【高速铁路】广西移动5G专网全线覆盖贵南高铁广西段(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为保障贵南高铁广西段全线通车后旅客享受优质网络,广西移动坚持落实高标准、严要求、细措施、精管理要求,顺利完成河池段、南宁段5G专网建设。经测试,全线移动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标,视频全程清晰流畅,沿途直播高清无卡顿。目前,贵南高铁实现5G全覆盖,为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打下坚实的网络基础。为了做好南宁段网络建设任务,广西移动组建了“多专业、多部门、多单位”组成的项目团队,从站点规划、施工建设、网络优化等全流程严把质量关,经过严格的故障模拟、运行参数测试,试运行指标全面满足“高速化、智能化”场景的网络使用要求。据现场测试,贵南高铁全程5G网络质量稳定,高清视频、语音通信业务顺畅,全程实测下载速率峰值速率达1106Mbps,下载速率均值763Mbps,上行峰值速率达98Mbps,上行均值速率达到81Mbps。高铁5G信号的强化和稳定,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数智服务。
【关键词】网络,质量,稳定
【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全数字化综合运维平台”入选十大标杆场景(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在2023中国(合肥)场景创新峰会暨独角兽发展论坛上,轨道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全数字化综合运维平台”从200多个申报项目脱颖而出,通过专家评审,成功入选十大标杆场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全数字化综合运维平台通过建立轨道、桥隧状态寿命及维护关键参数评估体系和智能化工务运行维护保障体系,探索车辆、弓网、轨道、桥隧及环境多元耦合的综合评价分析,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运维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平台由数字化底座和智能化机器人系统设备组成,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手段,搭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全线基础设施模型,覆盖轨道、高架结构、地下结构、隧道结构和管片,通过移动巡检设备和现场检测传感器感知噪声、振动、位移等信息,突破现有专业界限,实现全线各部位、实时、不间断的综合感知和数据无障碍共享。通过三维可视化全面呈现并监测基础设施数据,构建具有监控预警、指挥调度、部门联动等功能的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界面,提前预知各项风险,减少事故发生,建立集态势感知、领导决策、应急联动为一体的“指挥中心”+“作业中心”模式。
【关键词】基础,设施,数据
【高速铁路】全国首条零碳高速具备通车条件(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济南绕城东二环至长深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其中,长深至潍日高速段已于2022年12月建成通车,标志着该项目全线具备通车条件。济潍高速公路全长161.9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六车道,概算投资421.35亿元,是全国首条零碳高速、山东省首条新建智慧高速,也是全国首条面向全寿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高速公路。项目途经山岭重丘及微丘区、采空区,桥隧比高达41%,气象环境复杂。项目在设计阶段,坚持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贯穿于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全过程,创新搭建可再生能源利用、零碳智慧能源网运行、碳排放综合管控、污废资源化处理、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林业碳汇提升等六大系统,实现多运营场景的碳中和,全力打造国内首条零碳高速。建设过程中,项目充分利用匝道圈、边坡、服务区、收费站、隧道、声屏障等建设场景,综合布局光伏发电系统,结合不同的场景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高速公路+光伏”的应建尽建。据统计,项目全线隧道光伏棚洞装机容量约2400千瓦,运营期累计发电量约6400万度,共计节约电费约4500万元。
【关键词】建设,场景,综合
【高速铁路】山东首座双向八车道S线型跨铁路桥转体成功(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山东省内首座双向八车道S线型跨铁路桥——济宁市海川路北延上跨新兖铁路立交桥项目双幅转体桥实现空中52.5度“转身”,与主体桥精准对位,为实现项目全线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转体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跨越国铁繁忙干线新兖铁路,南北两幅各长140米、宽18.2米,总重3.4万吨,桥面纵坡3.6%,采取分幅浇筑、双幅转体的方案,是山东境内首座集双向八车道、纵坡最大、单箱双室、左右分幅为一体的S线型跨铁路转体桥。据了解,该转体桥所处的济宁市海川路北延上跨新兖铁路立交桥,线路全长1256米,设计时速60公里,是济宁市打通“断头路”和畅通出行的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打通新兖铁路南北两侧交通,对缓解铁路南北两侧交通压力,完善区域路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纵坡,最大,单箱
【高速铁路】蒙古国首套铁路智能无人化装车系统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08-28)
【摘要】 8月28日,人民铁道网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科工储装设计、加工的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铁路快速定量装车站项目主体钢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蒙古国首套铁路智能无人化快速定量装车系统取得阶段性成果。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是目前世界储量最大的炼焦煤矿,是距离我国最近的大型焦煤矿区,属于优质炼焦用煤,原煤出焦量达到60%以上,储藏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目前探明焦煤储量64亿吨,其中炼焦煤16亿吨,动力煤48亿吨。铁路快速定量装车站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蒙古国煤炭储运装效率,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在全力推进上述项目实施的同时,中国煤科科工储装依靠自身大宗散装物料储运装技术和装备方面的领先优势又签订了两套蒙古国快速定量装车系统项目。面向未来,中国煤科科工储装将以优质的服务争取更大海外市场,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煤炭,储运,效率
【高速铁路】雄忻高铁山西段实现“空中造桥”,综合工效可提升20%以上(2023-08-28)
【摘要】 8月28日,人民铁道网讯,从中国铁路太原局传来消息,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的雄忻高铁同河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XG-64型铁路悬灌造桥机在大桥18号主墩顺利完成第一节段自动走行,山西省首台应用于高铁建设的悬灌造桥机成功实现空中造桥,这也是山西高铁建设首次使用这一技术。雄忻高铁同河特大桥跨同河连续梁全长208米,最大跨度64米,主墩墩高28.5米至30米,为保证施工安全高效推进,XG-64型上承式结构悬灌造桥机,首次在雄忻高铁山西段投入使用。施工期间,施工现场的信息化中心通过大数据、5G等技术,可实现造桥机行走、模板调节、线型监控、喷淋养护自动化和结构受力的可视化,做到施工过程实时监控、精准控制、及时预警。其中,悬灌造桥机拼装用时8天,造桥机模板走行调整每节段仅需6个小时,较原先传统工艺分别节省48个小时和6个小时,大幅减低了人工和机械投入,综合工效可提升20%以上。雄忻高铁连接河北省雄安新区与山西省忻州市,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约342公里,其中山西境内约122公里,是山西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对山西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造桥机,模板,调节
【高速铁路】我国首个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地铁项目列车下线(2023-08-28)
【摘要】 8月28日,人民铁道网讯,8月18日,由中车株机公司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合作研制的我国首个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地铁项目列车,在宁波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下线,将应用在宁波地铁3号线二期项目上。相较于传统转向架,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实现了以下升级和优化:使车辆结构更加紧凑,轴箱内置式转向架不仅减少了放置空间和车辆重量,还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同时,减少了运行的风阻,降低噪音和振动,提升乘坐舒适性;让驱动系统更高效紧凑,驱动系统采用紧续型结构设计,在有限的构架空间内实现了牵引电机、联轴节和齿轮箱的紧凑布局安装。齿轮箱集成了接地装置,结构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快捷;实现轴箱轴承寿命更高,通常轴箱轴承的免维护周期为5年80万公里,而车轮的寿命普遍在10年150万公里左右。采用更高寿命的轴箱轴承和便于检修的轴箱体结构,让轴承免维护周期与车轮寿命等同,使整个轮对组成可实现等寿命维护;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轴箱内置后,车轴长度缩短,受力状态得到改善;转向架外廓空间明显缩小,可有效降低与轨道旁异物刮擦的机率;列车簧下质量同比降低20%以上,轮轨作用力可降低30%,经计算机模拟计算,安全性可提高约10%;有效降低列车能耗,轴箱内置压缩了车底底部构架和车轴的横向尺寸,使得该项目六节编组列车整体减重达15吨,预计可减少运行能耗约6%;维护成本更低,轴颈中心距的缩短能够有效减少轮对摇头刚度,车轮在直线及各种半径曲线上的磨损平均降低30%,预计可节省部件维护成本约11%。
【关键词】轴箱,轴承,检修
【高速铁路】上海首条采用“无人驾驶”盾构技术地铁成功始发(2023-08-28)
【摘要】 8月28日,人民铁道网讯,8月23日,由隧道股份承建的上海地铁首条采用“无人驾驶”盾构技术建造的上海轨交21号线一期康南路站—军民路站区间上行线盾构成功始发。该隧道区间为21号线首个始发盾构区间,共计737.694米,也是隧道股份“智驭先锋”数智化项目的首次试点应用。“智驭先锋”数智化项目是隧道股份在“数字中国”战略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隧道股份依托盾构自主驾驶系统及配套的数智隧道管控平台、全寿命周期设备管控平台,依靠盾构内植入先进算法、感知系统以及数字化管控中心,全力推进盾构机“无人驾驶”落地实践,让盾构可自主完成包括施工掘进、沉降控制、轴线控制等一系列复杂施工作业,标志着传统的隧道施工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阶段。“智驭先锋”数智化项目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发的“盾构自主驾驶系统”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精准感知施工信息的基础上赋予了盾构机自主判断、自主认知、自主决策、自主控制的能力——就像是为盾构植入了大脑、眼睛和耳朵。依托感知系统,盾构可以实时“看到”周围土体的变形数据和地面沉降数据;通过 “大数据”以及具有学习功能的算法控制模型,盾构还可自主控制各项施工参数,实现自动掘进,并自动纠偏、调整姿态,实现长距离精准前行。目前,该系统除了在上海地铁21号线建设中运用外,还应用于全国多个城市15台次盾构、不同地质下的掘进施工,累计掘进超过12公里,各项数据均达到优良标准,并创造了单月461环(829.8米)的国内9米级盾构掘进纪录。
【关键词】设备,管控,平台
【高速铁路】济郑高铁钢板梁吊装,创国内上跨既有线铁路桥钢板梁吊装重量最大...(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人民铁道网讯,7月4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济郑高铁山东段跨小清河特大桥上跨京沪铁路三、四线桥钢板梁顺利吊装完成,为济郑高铁山东段按期开通完成又一个关键节点。据了解,此次吊装施工的钢板梁重量达460吨,创造国内上跨既有线铁路桥钢板梁吊装重量最大的施工记录。此次吊装施工,中铁十局项目部采用国内罕见的2000吨级超大型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作业,将460吨的钢板梁吊起至16米高后,逆时针旋转91度至京沪铁路三、四线正上方,然后缓慢精准放置于高度13米的小清河特大桥21#、22#桥墩之上,完成此次吊装施工。履带吊装施工在京沪铁路四线南侧进行,吊装最大半径达68米。此次吊装施工中履带吊自身重量、吊装半径、钢板梁重量均为济郑高铁全线施工之最。为确保此次施工顺利进行,中铁十局建设者克服临近既有线铁路施工、要点施工时间短、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难题,精心组织施工方案,提前演练吊装流程,为上跨京沪铁路三、四线钢板梁顺利吊装作足充分准备。为了确保落梁位置精准,工程技术人员对梁端线及梁体中线进行了反复多次放样,同时利用bim技术对梁体就位情况进行了多次模拟。为避免钢梁在履带吊旋转时自由转动的问题,经反复讨论,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实现了梁体安全、快速、精准就位。
【关键词】安全,快速,精准
【高速铁路】福厦高铁试车跑出时速453公里的高速(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人民铁道网讯,日前,搭载新技术部件的新一代CR450动车组试验列车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以单列最高时速453公里、双向两列相对交会最高时速891公里运行,这既标志着新一代动车组研制取得新进展,也是中铁十一局三公司精湛轨道施工工艺的有力证明。项目使用了全国先进新型铺轨机组——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轨铺设机组,同时铺设四根钢轨,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尚属于首次。他们还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铺架综合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助力福厦高铁安全优质高效铺轨施工。自2022年12月开始,福厦高铁开始进行轨道精调施工。根据建设要求,该公司福厦高铁项目部精心编制静态验收工作方案,选取优秀的作业队伍,采用精测仪等先进设备,实施高效的作业管理模式,组织管理人员对轨道线路进行徒步排查,历时6个月完成福州南至泉州东段精调施工,为新一代CR450动车组科学试验顺利展开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使钢轨性能及结构满足列车高速行驶要求,该公司福厦高铁项目部严控质量要点,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和工艺水平,并通过采用国内先进闪光焊轨机组焊接钢轨接头,引进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作业终端软件、实时跟踪调整打磨方案等方式,为钢轨廓形、粗糙度等技术指标和线路焊头平直度、钢轨放散锁定轨温及拉伸量等重要技术参数提供保障,护航列车平稳高速运行。
【关键词】技术,参数,保障
【高速铁路】世界首台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在朔黄铁路正式投用(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人民铁道网讯,6月20日,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重要煤运通道朔黄铁路成功在4小时“天窗期”内完成了首孔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换、运、架”全部作业,标志着世界首台铁路桥梁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正式投用。为突破现有换梁施工技术的限制,由铁五院和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联合研制的“太行号”应运而生,“太行号”提载带有道砟及轨排的整孔新梁,在天窗点开启后由临近站区编组联运至待换桥位,完成体系转换后,将既有梁整孔提起装车,架设新梁并精调到位,线路恢复后换运架一体机运输旧梁离场。换梁后的线路经大机捣固,迅速恢复运营通车。据悉,这是世界范围内在运营铁路上首次实现不断线、不停运,完成对既有桥梁的更换作业,达到“即换即通车”,填补了世界铁路行业整孔换梁施工、“天窗期”完成线上作业的技术空白,为中国既有铁路的快速维养与快速迭代,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装备与成套技术保障。
【关键词】新梁,精调,到位
【高速铁路】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正式发布,引领智慧交通向强人工智能升级(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人民铁道网讯,6月29日(首届)广州大湾区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暨展览会盛大召开,会上,由佳都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震撼发布。截止目前,国内已陆续发布不同行业的大模型,今天发布的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是垂直轨道交通行业,在业内具有创新独特、技术领先、智慧迭代的特点,是典型的面向轨道交通领域的行业大模型。佳都知行大模型采用混合云多模技术,整体上形成“大模型基础设施”、“大模型中间件”、“大模型行业应用”三层架构,从而进行“预训练+精调+基于行业数据反馈”的强化学习。以智能轨道交通场景为例,其本质是使用通用大模型,结合行业数据、经验和知识进行进一步训练和微调的模型。具体来讲,佳都知行通过利用通用大模型的强大表示能力,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特定的数据信息,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实时的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以及全新的类人交互体验,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在运维管理方面,基于行业大模型的运维工单处理流程化繁为简。知行大模型化身“数字运维专家”,与维修人员进行单轮或多轮对话,协助其排查故障原因、分析解决方法并提供维修辅助决策,提升维修效率及维修质量。维修人员还能通过智能问答获取故障设备的专业、位置等具体信息、工班排班信息,实现功能自动化(提报、派单、分配、闭环、生成报告)完成维修闭环,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
【关键词】大模型,基础,设施
【高速铁路】信息化赋能渝昆高铁建设,开创以数提效、以智赋能的新局面(2023-06-07)
【摘要】 6月7日,人民铁道网讯,位于昭通市彝良县的炳辉隧道全长21.17公里,是渝昆高铁第二长隧,隧道地质复杂、岩性多变,属I级高风险隧道,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被列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从炳辉隧道二号横洞洞口乘车前行约两公里到达掌子面,在这埋深数十米的隧道内,手机信号满格,通信毫无障碍。在炳辉隧道二号横洞内,只见全智能三臂凿岩台车、多功能拱架台车、衬砌台车、挂板台车、仰拱自行式液压栈桥、智能化喷淋养护台车、湿喷机械手、多功能钻机等工装设备和3D断面扫描仪、激光导向仪等仪器设备大显身手。隧道机械化、智能化施工得到全面推进。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昆高铁是也是云南省内首条开行旅客列车时速目标值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滇中城市群之间的联系,极大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数字通信技术、智能设备的赋能之下,渝昆高铁建设跑出加速度。广大参建单位和建设者努力探索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各关键要素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控制水平。通过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让施工现场感知更透彻、互通互联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入,项目建设更高效。
【关键词】智能化,施工,全面
【高速铁路】国内首创重载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技术发布(2023-06-07)
【摘要】 6月7日,人民铁道网讯,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国内首创重载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技术5月24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智慧重载铁路发展取得新进展,将推动我国重载铁路进一步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我国重载铁路基础设施运维水平。重载铁路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朔黄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重载煤运通道,是国家能源运输的“大动脉”。近年来,随着运量提升,长大编组重载列车实现规模化常态化开行,朔黄铁路原有的基础设施运维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专家认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新技术与重载运输业互相融合,对推动重载铁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智能大脑平台已接入既有业务系统19个,形成数据集20余个,研发新算法132余项,构建模型15个,智能运维系统的五大模块可提供近800项应用功能,满足各级用户管理、生产工作需求。
【关键词】行驶,大轴,货车
【高速铁路】我国首列出口新能源轻轨列车成功下线(2023-06-07)
【摘要】 6月7日,人民铁道网讯,6月6日,中国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在中车唐山公司成功下线,这是我国首列出口新能源轻轨列车。该列车将服务于阿根廷胡胡伊省的乌马瓦卡景区。此次下线的“中国造”新能源轻轨列车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端旅游列车工业设计打造面向中低运量城轨交通和旅游观光的平台化产品。列车采用全电池驱动,在车厢顶部设置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可模块化扩展多种动力模式,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列车两端设有驾驶室,可双向驾驶,既可多个单元灵活编组,也可多组列车重联运行,载客定员可实现从72人到388人灵活调整。据了解,中国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于2022年5月签约,同年10月在中车唐山公司开工,列车将在胡胡伊省全长约43公里的贝尔格拉诺C线城际客运米轨铁路运营,其外观线条和配色以乌马瓦卡山谷为主要特征,并采用独特的广角观景窗设计,为游客乘车观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列车拥有智能人脸识别解锁、空调远程温度调节、智慧人机交互终端等智能化的人文感知系统,乘客通过智慧人机交互终端和动态地图,可随时查询线路、时刻表、站台导图、车厢布局等信息。
【关键词】人机,交互,终端
【高速铁路】我国新型城际市域智能列车问世(2023-06-07)
【摘要】 6月7日,人民铁道网讯,5月7日,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新型城际市域智能列车(CINOVA2.0)在青岛正式发布。其在国内城际市域列车领域首次采用智能辅助驾驶、数字孪生等“黑科技”,搭载30多项智能化配置,实现行车、服务、运维等全运用场景智能化。该智能列车专门用于城际市域铁路,是我国首款城际市域列车的智能升级版。在继承城际市域列车“快起快停、快速乘降、载客量大、安全可靠”等特点的基础上,融合了“复兴号”的先进设计理念,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打造,具有外形更靓丽、大脑更聪明、跑起来更节能、乘坐更舒适、运用更经济等技术优势。与首款城际市域列车相比,“升级版”智能列车首次采用“无接触”式智能卫生间,开关门、洗手、取纸、冲水、座圈更换等操作均采用自动感应。
【关键词】经济,技术,优势
【高速铁路】济青高铁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下线(2023-05-05)
【摘要】 5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4月26日下午,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线。该动车组即将投入到“五一”假期的客运服务,为旅客提供更加智能舒适的乘车体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CR400BF复兴号动车组的基础上,结合复兴号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的智能技术和运营经验,在16个方面增设智能配置,具有科技智能、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特点。2021年6月25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次上线运行,引领了中国铁路客运装备智能化发展方向。由中车长客研制的CR400BF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沪、京广、京张等干线运行,获得乘客、用户的一致好评。济青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以地方为主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青银通道的东端部分,与京沪、石济、石太等高速铁路相连,东接青岛枢纽,形成了山东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对于密切山东半岛与北京、上海、石家庄、太原等地的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保,安全,舒适
【高速铁路】中车长客首创互联互通双流制市域列车正式发布(2023-05-05)
【摘要】 5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4月27日,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互联互通双流制市域列车在青岛发布。列车运用我国首创的双流自动切换技术,能在两种不同制式的供电线路上不停车、不降弓全自动切换运行,实现市域铁路与城市地铁的“一车直达”与“零换乘”体验。目前我国轨道交通供电制式通常分为交流25kV和直流1.5kV。交流25kV制式,供电距离远,适用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直流1.5kV制式,供电距离近,适用于城市地铁和单轨列车。因为供电制式等不同,地铁、市域铁路列车通常不能跨线路运行。双流制列车突破运行中全自动交、直流转换的技术瓶颈,并且在转向架动力学性能、车辆气密性和压力波控制、车顶结构空间设计、动力单元自动切换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在25kV交流市郊铁路上,可实现高速度工况下的平稳运行,提升长途乘客的舒适度;在1.5KV直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能够以100km/h的速度快起快停,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营需求。双流制市域列车在行车、监控、服务、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智能化提升。列车配置弓网监测系统、转向架轴温监测系统、蓄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等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对关键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用车、地一体系统将数据传输到地面服务器,对车辆状态进行智能分析、预判,全面提升车辆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智能,分析,预判
【高速铁路】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线刷新试验速度纪录(2023-05-05)
【摘要】 5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为动力,扎实推进高水平铁路科技自立自强,组织开展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线时速220公里提速改造工程科学试验,创下时速222.2公里的最新试验速度纪录,标志着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综合试验能力再上新台阶。为更好支撑CR450科技创新等科学试验,铁科院集团公司于2022年10月正式实施环行线时速220公里提速改造工程,目标为北半环试验时速200公里、南半环试验时速220公里。铁科院集团公司统筹协调、倒排工期、狠抓进度,对大环线工务基础设施、接触网以及配套安全保障设备进行改造。工程于2023年3月基本完工,顺利通过静态验收及动车组上线技术条件评估。此次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线时速220公里提速改造工程科学试验主要面向轨道几何、动车组动力学响应、轨道动力性能、道岔动力性能、桥梁动力性能、轨缝区轮轨力、接触网性能等方面进行试验测试;从首圈时速80公里开始启动,经科学研判逐级提速,在南半环6.76公里处,最高试验时速达到了222.2公里。这是继1997年在环行线上创造212.6公里的时速后,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再次创下新的试验速度纪录。据了解,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目前拥有亚洲最大、我国唯一的铁路综合环行试验线,试验线路总长为61.1公里,由外环铁路综合试验线、中环城市轨道试验线和内环重载铁路试验线组成。本次环行线能力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后,可满足开展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试验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铁路科研试验能力,为我国高铁技术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试验检验平台,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环行铁道国际影响力,为我国高铁“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环行,铁道,国际
【高速铁路】国家重点计划“铁路基础设施隐蔽缺陷精准辨识与智能诊治关键技术...(2023-05-05)
【摘要】 5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4月22日,由山东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铁路基础设施隐蔽缺陷精准辨识与智能诊治关键技术”揭榜挂帅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济南举行。“铁路基础设施隐蔽缺陷精准辨识与智能诊治关键技术”项目是山东大学牵头承担的首个揭榜挂帅项目,联合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9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项目总经费6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500万元。该项目紧扣高铁基础设施隐蔽缺陷精准辨识和智能诊治的榜单任务,揭示隐蔽缺陷孕育致灾演化机理,突破“筛检—快检—精检”多级检测、协同辨识与诊断、高效智能整治关键技术瓶颈,自主研发智能检测、监测、整治与车载智能诊断装备、高性能修复材料与验证评估平台,构建验证平台、智能辨识、综合诊断和靶向整治四大技术体系,为预防性养维提供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支撑,全面提升高铁运营安全和智能运维水平,支撑实现中国智能高铁2.0持续领跑全球。
【关键词】运营,安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