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空轨”列车商业运营,在湖北恩施正式开工(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全国第一条“空轨”商业运营线——湖北恩施青云崖旅游观光线项目6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由总部设在武汉的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承接,总投资近6亿元,预计明年5月挂车,随后投入试运行。“空轨”列车即悬挂式单轨列车,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占地少、视野开阔、建设周期短、编组灵活,具有独特优势。湖北恩施青云崖旅游观光线项目既是青云崖度假区内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旅游观光设施,串联了度假区内的主要进出口、特色旅游景点。线路全长2.1公里,设车站3座。列车采用2节编组,定员170人。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通过两年的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成套技术,已申请专利40项。青云崖旅游观光线项目所处区域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项目建成后将对恩施市沙地乡、崔家坝镇、红土乡等28个深度贫困村脱贫具有一定带动作用。据介绍,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已投入2亿元进行“空轨”核心技术研发,并建成了湖北首条“空轨”试验线。
【关键词】核心,技术,研发
【高速铁路】国内高铁斜拉桥施工技术再创新(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高85.5米、重逾万吨的新建福厦高铁木兰溪特大桥主塔,随着塔基1.2万吨的球铰逆时针缓缓旋转,历时1小时23分钟,顺利完成90°转体,安全顺利到达指定位置。转体法施工技术,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转体法施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作业,可使桥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木兰溪特大桥全长18745米,主桥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双线无砟轨道、两个连续145米单跨。主塔状似“花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项目设计负责人表示,木兰溪特大桥主塔左侧紧邻杭深铁路线,转体前相距13.5米,完成90°转体后相距仅6米,而塔高则仅比杭深铁路线桁架桥高40米。一边是施工面积十分逼仄,一边是大桥主塔体量庞大。为确保现场施工作业和铁路邻近营业线安全,木兰溪特大桥主塔无法采用已有的带梁转体施工方法,只能大胆尝试裸塔转体施工技术。专家表示,木兰溪特大桥主塔采用的裸塔转体施工技术,丰富了高铁桥梁施工技术,也为后续类似项目设计及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转体法,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铁路新型牵引变压器通过国家鉴定(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期,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工业公司和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艾德瑞电气公司共同研发的铁路专用节能环保植物油牵引变压器,在河北保定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通过国家电气装备领域权威机构——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新产品鉴定。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中使用的牵引变压器绝缘油大部分为矿物绝缘油,变压器铁心则多采用传统叠积式铁心结构。矿物绝缘油一旦泄漏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叠积式铁心结构会使变压器产生电磁损耗,降低供电效率。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运用在轨道交通电气产品制造行业数十年积累的经验,将已经成熟的节能卷铁心设计结构与环保的植物油绝缘技术相互融合,研制出铁路专用节能环保植物油牵引变压器。该产品环保性能明显改善,可在28天内实现超过97%的生物降解,相比国家标准,空载损耗降低32%,负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均降低10%,变压器过载能力提升25%,运行噪声下降10分贝左右,输变电效率明显提升。沈阳变压器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国家变压器行业著名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李文海介绍,该产品是国内外首台采用植物油的卷铁心牵引变压器,标志着我国植物油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在节能环保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电气,装备,领域
【高速铁路】轨道运营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顺利完成交流机车A端子整治工作(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期,由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技术教育部牵头组织、检修工队负责实施的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端子整治工作,在朔黄铁路发展公司机辆分公司、各联运单位检修部门及厂家技术人员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因早期出厂的神华号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端子受当时制造工艺的影响,在机车后续使用过程中陆续发生炸裂的情况,危机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按照朔黄公司机辆分公司相关要求,各联运单位需对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端子隐患进行治理,我单位此次整治主要涉及7137和7138两台神华号交流机车。为保证此次整治顺利完成,运输处技术教育部积极部署,联系朔黄铁路公司机辆分公司提供整治场地和相关工装设备,联系各联运单位成立交流机车A端子整治突击小组,联系厂家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等。运输检修工队抽调业务精湛的检修人员与各联运单位检修人员共同实施整治工作。整治期间技术部门安排技术人员现场进行全程盯控,并协调处理在整治期间遇到的各类突发问题。在所有参与整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15天顺利完成了7137和7138两台神华号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 端子的整治工作。通过此次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端子整治工作,消除了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端子在运行过程中炸裂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机车的运行品质,确保了机力供应。
【关键词】制造,工艺,影响
【高速铁路】北斗“牵手”高铁,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获悉,由国家铁路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共同召开的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启动暨初步设计评审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五院”)承担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通过示范工程的带动引领,打造新时代智慧铁路,将大力促进中国北斗和中国高铁两张“国家名片”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我国自主科技创新,支撑行业安全健康发展,同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挥“1+1>2”的聚合效应。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是国家北斗重大专项面向铁路行业的首批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由国家铁路局推荐立项并联合批复可研。会上,由5位卫星导航领域、铁路领域院士领衔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现场评审。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将围绕“1+1+9”进行建设布局——即建设1个大数据中心,构建1个时空信息云平台,融合大数据、GIS、物联网、5G、云计算、BIM技术,面向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及运维三大阶段,在铁路工程测量、自动化监测系统、智慧工地系统、位置感知预警防护系统、铁路工务巡检、轨道测量及平顺性检测、“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集装箱定位跟踪、高分遥感地质调查、高铁列车控制系统等9大铁路业务版块进行示范应用;同步推进北斗知识产权布局和“一带一路”专利预警,着力打造产品系列化、技术标准化、应用规模化、服务产业化、市场全球化的“五位一体”北斗应用产业。 “项目将按照‘需求牵引,产学研用联动;示范带动,上中下游整合’的总体思路,以‘可复制、可推广、有特色’的理念,在9大铁路北斗应用场景进行规模化使用,目前已经在京沈高铁星火站、北京铁路局部分线路陆续开展应用示范,预计于2020年底进行项目整体验收。”铁五院北斗铁路行业综合示范应用项目技术负责人饶雄表示,该项目成果在打破国外导航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垄断,推动形成北斗铁路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将促进北斗系统产业化应用发展,为中国铁路智能化、自动化、自主化发展注入“芯”动力,并带动上中下游产业更好地助力“两新一重”建设。
【关键词】北斗,铁路,行业
【高速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科技防汛智能预警(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注重发挥技防在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随着6月1日正式进入汛期,无人机、3D建模、卫星导航、二维码查档等技防手段在确保汛期安全中作用凸显。今年,太原局集团公司在防洪地点和重点地段安设700个二维码标牌,建立设备二维码档案。防洪人员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查询该地段防洪重点、现场实时情况和应急抢险路线。汛期到来前太原北站已完成增设排水沟、沉淀池等防洪预抢工程。无人机航拍获得的地形地貌数据能够精准确定易发水害区域的地势走向,3D建模技术精准测算排水设备泄洪能力,优化排水设施设计。该局集团公司还建有34处生态边坡。他们运用生态技术防止路基边坡水土流失,将装有草种的生态袋、生态格栅固定于铁路两侧边坡,有效分散雨水冲刷强度。
【关键词】应急,抢险,路线
【高速铁路】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新技术,创新施工建好商合杭生态高铁(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中国中铁三局集团商合杭高铁15标项目部位于安徽芜湖,周围一片绿水青山。在施工中,该项目部加大环水保投入,提前开展大临用地复垦,在施工中全面体现绿色施工理念,为建设精品工程、生态高铁贡献力量。项目部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绿色施工系统,可对拌和站废水废渣进行分类处理,系统分离出的砂石料可用于临建工程,废渣依次汇入多级沉淀池经压滤机进行统一处理,处理产生的废渣被压成饼可直接用于工地维修维护便道,污水经压滤机处理后变成清水汇入清水池,可重复循环使用。整套设备每日仅节约冲洗用水就达100吨,实现主要污染物零排放,彻底解决了拌和站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渣的排放问题。在含山南站施工中,项目部结合含山南站地形地貌特征,秉持“实用、经济、高效、美观”的原则,制订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春秋观花、冬夏赏叶、层次分明”专项绿化施工方案,力求站场绿化与站房的统一协调。站场范围内种植了紫荆、重瓣碧桃、春鹃、樱花、榆叶梅、桂花、美人梅、紫薇、红叶石楠、茶花、无刺枸骨球、茶梅球等苗木。站场两端咽喉区采用矮化树木和草坪相结合,给人一种宽阔的草滩感觉,2站台绿化与站场徽派的围墙相互衬托,全方位展示了绿色铁路的施工理念。
【关键词】实用,经济,高效
【高速铁路】时速600“磁悬浮”开展拖车试验,中国制造新高峰(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在牵引车的牵引下,一辆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承担研制的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浮试验样车驰骋在同济大学校嘉定校区磁浮工程试验线上,开展拖车试验。(铁路时讯)所谓磁悬浮列车,即借助无接触的磁浮技术而使车体悬浮在轨道的导轨面上运行的列车,摩擦阻力较小,速度很快。目前我国仅在长沙和上海拥有磁悬浮列车,而长沙的磁悬浮列车时速仅仅只有100公里,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使用的却是德国的技术,在磁悬浮列车这一个领域,世界上研究较为深刻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日本的最高试验时速达到了603公里,德国的也达到了505公里。本次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启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和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列车等项目,正是在填补国内在磁浮列车这一块的短板,争取通过研究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仿真验证与优化设计研究》和《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两个课题,分别由中车青岛四方和中车株机承担研制600公里时速和200公里时速的磁浮列车。作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磁浮中心一直积极发挥其作为我国磁浮交通技术的研发基地、试验基地、产业化推广基地的作用,主动服务于企业产业,推动磁浮技术产学研发展。磁浮中心自去年开始与中车青岛四方、中车株机密切交流,对接企业需求,对1.5公里磁浮试验线进行了线形、牵引变电站、车地通信基站等设施设备的系统检测和维护,并与中车四方和株机商定了实验方案,为今年的上线试验做好了充分准备。高速铁路和磁悬浮列车会为我国铁路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尝试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项目既是抢占科学技术的前沿,也是为老百姓创造更快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关键词】科学,技术,前沿
【高速铁路】“重庆造”技术先进,首次迈出国门(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中欧班列(重庆)运载100辆“重庆造”乘用车抵达德国不来梅哈芬市。这是“重庆造”乘用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以专列形式批量出口德国。近年来,我国铁路呈现出飞速的发展态势,高铁里程数增长近数倍,全国铁路网再一次完善。而同样的在国外,中国铁路走出了国门,国家总理李克强更是积极向其他国家推荐中国铁路,再这样的态势下,中国铁路先后与多个周边国家签订了建设协议,造就了中国铁路的口碑,让中国的铁路口碑传到了全球各地,更是在近期成为欧盟铁路最高认证,可以说中国铁路的实力已经超过大多数的国家。“一带一路”是纵贯古今、统筹海陆、面向全球的世纪蓝图。实践证明,这一重大合作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谱写了全球共同发展的新时代篇章,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作为中国铁路,在铁路建设和技术的发展在一个很先进的水平上,能够克服大部分的铁路建设困难,满足周边国家的铁路某些线建设苦难的问题,中欧班列拉近了重庆与世界的距离,也拉近了我们与一带一路全球贸易伙伴及全球用户的距离,打通我过与周边国家的交通障碍。为确保中欧班列顺利开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团结村站严格卡控关键环节,确保班列空车选配优先、技术作业优先、机车动力优先,精确开行计划、作业时间、运行线路和装卸地点,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发国际市场提供高效快捷运输保障。
【关键词】高效,快捷,运输保障
【高速铁路】简统化接触网将在盐通高铁首次全线使用(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研发的简统化接触网将在盐通铁路全线投入使用。据了解,简统化接触网采用结构简约化、零件集成化的设计理念,通过统一参数、统一结构、统一材质,提高了装备简统化水平和服役性能。试验数据表明,简统化接触网零部件的制造工艺、防腐性能、耐磨性能都优于传统工艺,且更为环保。简统化接触网首次全部实现了接触网零部件材质标准中国化。简统化接触网制造成本与既有接触网基本相当,全寿命周期产品成本将更低,同时为后续的机械化施工和运营提供便利,也为智能化检测监测预留了条件。盐通铁路是我国首条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高速铁路,由中国铁设作为工程总承包方承担,该项目采用了智能客站大脑、一体化综合视频云平台以及简统化接触网等多项智能化创新技术。盐通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组成部分,自盐城站引出,向南经大丰区、东台市、海安县、如皋市,终点为通沪铁路南通西站,新建正线全长156.6公里,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通车后,对完善中国沿海铁路动脉,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开通。简统化接触网在盐通铁路全线应用,是简统化接触网首次在一个项目中全线范围的应用,对推动我国铁路装备自主创新及高铁技术“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零部件,制造,工艺
【高速铁路】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5月30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结果揭晓,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了一批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先进集体和个人。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以行业知名专家为骨干,是复兴号研发创新的国家队。创新团队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依托国家“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及高铁关键装备研发试验工程”项目,在重大装备攻关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坚持自主创新,打造了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精品工程,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及性能世界领先,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速度世界第一;搭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动车组全新技术平台,推动中国高铁技术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全方位突破了核心技术,开展了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核心系统攻关,提升了整车气动性能、牵引功率密度比、制动防滑性能等,研发成果已广泛运用于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了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开展大西、郑徐高速综合试验,构建了我国高速铁路装备成套试验验证体系,全面验证了复兴号性能指标及优化方案,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实现2列动车组以时速420公里交会及重联运行试验,试验研究水平世界领先。立足运输需求,持续技术创新,研发了覆盖不同速度等级、满足不同运用需求的复兴号系列产品,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打造了中国制造亮丽名片,引领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
【高速铁路】轨道板制造技术升级,高铁建设“智能”提速(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注入模板,盐通铁路全线轨道板预制任务顺利完成。依靠两条国际领先的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自动化生产线,中铁九局路桥分公司盐通轨道板场实现了轨道板的工厂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为盐通铁路的早日开通争取了宝贵时间。盐通轨道板场是国内首个设置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流水机组法)的板场,也是国内首个具有CRCC产品认证证书以及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智能化板场。作为盐通铁路全线唯一一家轨道板施工单位,盐通轨道板场主要承担着盐通铁路全线P5600型、P4925型等六种型号53748块CRTSIII型轨道板的预制、装车等施工任务。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自动化生产线是以时速3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所需无砟轨道板为生产目标,由中铁九局集团路桥分公司主导研发的一套轨道板智能制造工程装备。它是一条完整的闭环式生产线,由模具清理、脱模剂喷涂、预埋套管安装等9大工位组成,且全程由智能机器人操作,中控室负责所有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动作的集中控制。
【关键词】轨道板,施工,效率
【高速铁路】好运达智能工厂技术获专家评审,已达国际领先水平(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5月,由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技术研讨会在好运达天津工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分享了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涵盖双块式轨枕、小型预制件智能工厂的系统架构体系和智能产线的技术架构体系,从设备兼容、通用标准、管理提升、强化管控视角,分享了为基建行业高端智能建造的新技术和新方案。在评审阶段,与会专家分别对好运达智能工厂技术进行了全面评审,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研讨气氛浓厚而热烈。评审结果显示好运达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所采用的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也是最完善的,不仅引入了目前比较先进的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还引入了虚拟仿真,用仿真来模拟生产线在虚拟环境中的设计、规划、测试、生产、维护与预测等行为,为优化方案提供数字依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智能建造领域智能工厂的领航标杆。
【关键词】双块式,轨枕,技术成果
【高速铁路】国内首创,福厦高铁关键技术施工取得新进展(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5月13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多联无支座3×70m连续刚构首个交接墩0#块顺利浇筑,标志着桥梁上部结构对称悬臂浇筑施工正式拉开序幕。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3×70m多联无支座连续刚构桥共计20联,全桥不设支座,两联之间交接墩的0号块是分离的,结构形式新颖,为国内首次采用,也是福厦铁路项目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具有抗震性能好,结构轻盈美观的特点,在不考虑周转的情况下需投入62对挂篮,施工组织及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针对这种新颖的结构形式,项目部积极研究施工技术,多次召开专家评审会,采用对称悬臂施工的方式,在交接墩处设置临时锚固,利用预应力将悬臂的部分拉住,临时锚固就像人的骨骼,靠骨骼支撑起整个悬臂施工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减少了现浇支架的搭设,大大提高了施工功效,节约了施工成本。据了解,《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立项的重大科研课题之一,项目部在服务依托工程施工技术储备外,同时将研究内容进行外延,课题研究形成的关键技术将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大量应用于海洋高速铁路非通航桥,提升项目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推动我国大跨度高速铁路、跨海桥梁的技术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新颖,结构,形式
【高速铁路】国产化动车组及高铁车载用真空灭弧室顺利通过国家级试验验证(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据中国西电集团5月消息,近日,中国西电集团研制的高铁车载专用真空灭弧室,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试验验证,一举打破车载断路器核心部件多年来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为动车组及高铁车载用真空灭弧室国产化应用贡献了应有力量。该真空灭弧室新品为长寿命单断口车载断路器专用产品,是中国西电集团所属宝光股份(6.48-2.11%,诊股)配合国内新型车载高压永磁机构断路器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在试验站顺利通过了机械寿命试验、电寿命试验、温升试验及绝缘试验后,又在客户工厂进行了延寿试验。试验证明,该产品完全满足国家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外产品。该产品在设计上采用先进的仿真技术,结合宝光40年真空灭弧室设计及制造经验,严格遵照长机械寿命、特长电寿命、高可靠性要求,进行高强度主回路结构设计,长寿命波纹管设计及疲劳寿命验证,优良的均压屏蔽系统设计。在制造过程,宝光股份突破了稳定长寿命波纹管制造和质量控制技术,确保了产品长机械寿命、长电寿命的“双长”指标。
【关键词】车载,专用,真空灭弧室
【高速铁路】新机组法流水生产线单日破“百”(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郑济客运专线GRTSⅢ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预制采用《新机组法》流水线施工技术和工艺,较之前坑式或全钢台座施工工艺有较大的前瞻性,它采用了全自动化系统控制模式,能够运用互联网快速提取和建立相应的数据,实时查看现场生产情况和调取数据参数,有效的为轨道板的预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和数据分析,快速高效达到数据信息共享。疫情防控与生产齐头并进。中铁三局濮阳轨道板场自3月4日复工生产后,在疫情联防联控的基础上,积极调配有限的资源合理安排人员加快预制生产,由于疫情的影响原计划全部推倒重来,目前,GRTSⅢ型轨道板剩余25000块,根据生产工期安排年底要完成全部的计划,然而,计划88套模具全部到位的情况下,每天计划100块的生产任务,然而仅有74套模具正常使用,部分模具配套没有完全到位,濮阳轨道板场结合实际与时间赛跑,在各工序的衔接上争分夺秒、环环紧扣,尤其在混凝土同步养护试件强度中,在确保蒸养15个小时内强度不小于45MPa基础上,抓住天气回暖一切有利时间,放张、脱模工位人员提前一小时到现场,达到了点对点交接工作。
【关键词】全自动化,系统,控制模式
【高速铁路】“智能+生态”型的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即将助力高质量发展“加速度...(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京雄城际铁路是承载千年大计运输任务、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干线,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撑建设雄安国家级新区具有重要意义。该线路建成后,雄安站将成为雄安新区路网性主客站、地面综合交通枢纽,主要服务新区中长途客流,实现新区与全国高铁网紧密联系。一方面,京雄城际铁路将是我国高铁新技术的总集成。京雄铁路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三维数字化智能管理,全线开通时,这条高铁即是一条实体高铁,也是一条数字化的高铁。届时,该铁路建成运营后,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实现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与石家庄1小时交通圈,将进一步完善了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的结构,便利了沿线群众的出行,从而提高了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由此可见,高铁不仅可以缩短了地域之间的时空距离,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民众出行,而且能够加速了人口流动、带动了商贸往来、增进了文化交流等等。另一方面,京雄城际作为我国智能高铁的新标杆、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不能用单一经济维度来衡量,还要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据笔者所知,京雄城际在建设中首次推进了模块化制造和装配式建筑设计,将之广泛应用在供电、通信、电力、电气等四电房屋和大型临建上,不仅降低了复垦难度,还提高了成品周转利用率。此外,在京雄城际铁路沿线的景观设计上,也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未来京雄城际将呈现出一条绿化景观的廊道。
【关键词】高铁,新技术,紧密联系
【高速铁路】盐通高铁使用新技术让梁重减轻百吨(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随着最后一榀新型箱梁在江苏如皋的海安特大桥架设到位,盐通高铁完成正线架梁。此次采用的新技术,让梁重减轻百吨。盐通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156.6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全线共设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皋南、南通西6座车站。为克服因疫情影响复工推迟带来的工期吃紧,苏北铁路工程建设指挥组织参建单位加大人员、设备等施工资源投入,加班加点,对全线剩余的7孔简支箱梁采用国内首创的“纵移法”架梁施工,确保按照节点计划完成全线架梁。盐通高铁此次架设的新型简支梁,是中国高铁首次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制造的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该新型简支梁在国内同类标准简支梁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优化,梁高降低0.25米,梁重减轻100吨,32m简支箱梁支座吨位减小50吨。
【关键词】高铁网,中沿海,铁路
【高速铁路】新机组流水线GRTSⅢ蒸汽养护效果佳(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GRTSⅢ型先张法轨道板的预制技术与工艺,张拉技术是轨道板预制过程中关键环节,因此,轨道板养护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环,目前,由于气温还处于不稳定期,轨道板预制完成后运送到蒸养棚后,需要通过静置180min、洒水养护300min;升温120min、洒水养护20min;恒温360min、洒水养护180min;降温120min、洒水养护180min四个阶段,在5℃-30℃的环境中静置过程中高强度混凝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时刻查看混凝土的变化,在升温阶段温度控制十分关键,混凝土板内埋有传感器,中央控制室操作人员在锅炉运行达到3.0--4.0MPa时,关注蒸养棚内的温度每小时不应大于15℃/h,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板芯温度不应超过55℃,降温时不应大于10℃/h,所以升温阶段是轨道板养护关键所在,升温速度大于15℃/h高性能混凝土升速快,而且容易造成混凝土变脆开裂,如爆米花在高温的催使下变得膨胀、干、脆、口感好,轨道板相反需要在设定的温度平衡上升,这样不但轨道板表面光滑颜色均匀,而且脱模时容易表面呈现一层细小的水珠。
【关键词】轨道板,养护,工序
【高速铁路】全国首票中欧班列铁路舱单共享模式测试成功(2020-03-06)
【摘要】 3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3月4日,从西安载货启运的“长安号”中欧班列在满洲里海关办完运输工具放行手续顺利离境。这标志着满洲里海关联合西安海关成功完成全国首票“中欧班列铁路舱单共享模式”测试,中欧班列铁路舱单进入共享时代。据了解,该模式是在海关总署新铁路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系统中开发的“转关”作业新模式,实现了“一单到底”的监管愿景,企业申请后即可完成边境海关和内陆海关的关联。同时,口岸信息可实现多口上传且数据格式也得到了统一,海关和铁路部门信息交互更加便利,真正贯通海关与铁路“总对总”数据通道,实现电子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对实现铁路口岸大出大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模式还将大幅减少中欧班列在口岸的停留时间及通关成本,除必须在口岸查验、检疫的进出口货物外,进出口货物可以完全实现在起运地和指运地海关办理完毕所有通关手续,在边境口岸直接进出境。依托该模式,中欧班列可实现集拼集运功能,带动沿线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满洲里口岸作为欧亚大陆桥重要物流节点的枢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监管,愿景,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