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AI赋能,量化投资进入精细发展阶段(2023-07-09)
【摘要】 7月9日,第一财经讯,今年来,生成式AI、大模型概念在A股市场持续火热,这也令与AI相关的量化投资成为热点。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期间,宽德投资联合创始人冯鑫在数据智能论坛上表示,AI在量化领域的应用很广泛,包括文本的处理、社交网络分析、图数据库、知识图谱,如果结合GNN(图神经网络)、GAT(图注意网络)。“不过量化投资不应被神话,也不应被魔化。”冯鑫表示,量化投资不应“唯规模论”,对于资管行业来说,无论公募私募,以及量化还是主观,对投资能力评估是更有效。另外,量化投资要立足长期,不仅要与投资人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也要与监管进行有效沟通。“当前国内量化投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黑翼资产创始人邹倚天在上述论坛上介绍,从国内量化投资行业发展历程来看,2012年至2017年,大部分量化管理人仍然主要采用OAS(价值和动量策略)之类的模型;从2017年开始,大量的量化管理人开始使用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到了2020年之后,很多管理人都转向深度学习模型。
【关键词】AI赋能,量化投资,精细发展
【资产管理】百亿量化阵营新增3家(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私募排排网讯,2023年上半年即将收官,A股市场在经历了一月份的全面反弹之后,随即进入震荡调整,三大指数也走出了极为明显的分化行情。截至6月29日收盘,今年以来仅有上证指数实现上涨,累计涨幅达3.01%,深证成指微跌0.91%,而创业板指则持续走低,累计跌幅达7.10%。而在起起伏伏的市场行情下,今年上半年仍然有私募规模进一步突破,晋升为百亿私募,分别是稳博投资、千宜投资、博润银泰投资三家量化私募。另外,王亚伟掌舵的千合资本管理规模也在今年年初重回百亿,至此国内百亿私募共达114家。
【关键词】百亿量化,新增,3家
【资产管理】竞争加剧,量化私募齐步发力“AI+另类数据”(2023-06-22)
【摘要】 6月22日,中国经济网讯,2023年以来,生成式AI、大模型概念在A股市场持续大热。在量化投资领域,与AI相关的量化投资研发也在进一步深化。通过AI赋能对各类投资数据进行深度“解读”,以机器学习等方式提升对另类数据的应用,正成为不少百亿级量化私募发力重点。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量化指增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进一步增大,AI技术将是下一阶段量化行业“立体研发”、长期竞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竞争加剧,量化私募,AI+另类数据
【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或达1.5万亿,量化进入精细化新时代(2023-06-19)
【摘要】 6月19日,中国基金报讯,经过几年的狂飙之后,1万多亿的量化私募行业也进入到规模增速减缓的“内卷期”,有私募表示发展的“田园式时代”结束,进入到“精细化时代”,竞争更加激烈。对于量化私募未来的发展,多家受访私募和三方机构表示,经过2019年到2021年的大发展,量化私募规模或已达1.5万亿元,目前已进入一个增速趋缓的阶段,未来行业更需要高质量发展,行业竞争会更精细化,大量化私募在人才、算力和数据方面具有优势,头部效应逐渐显著;小私募需要更加努力,如果有独特小而美的特定策略也能有一定空间,且具有策略容量内“规模小”优势。
【关键词】行业规模,1.5万亿,量化
【资产管理】百亿量化私募诚奇资产年内38只基金10只跌幅过13%(2023-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经济网讯,开年以来,A股的持续回调让众多私募基金业绩不佳,以深圳诚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诚奇资产)为例,在该公司有更新净值的38只产品中,截至5月27日,有12只基金年内业绩为负,占比达三成,其中10只跌超13%。从跌幅靠前的基金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指数增强型量化基金,如诚奇盈发中证500指数增强1号,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11月30日,虽然累计收益率有23.80%,但截至2022年5月27日,该基金在今年内的收益率却是-14.97%。从其历史走势看,自2021年9月以后该基金出现高位震荡,在年末反弹过后随新一年的来临开始正式调整。其历史最大回撤值就发生在2022年5月6日,达-22.54%。
【关键词】百亿量化私募,诚奇资产,跌幅过13%
【资产管理】加紧指增产品备案,多家百亿量化私募行动(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财联社讯,今年5月以来,私募基金新产品备案的步伐不曾停止。截至5月28日,5月以来共计899只私募产品完成备案。这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分别有600只、101只、163只。以管理类型看,受托管理、顾问管理的产品分别有864只、35只。梳理发现,5月以来,多家百亿级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完成备案,包括明汯投资、宽德投资、稳博投资、致诚卓远、衍复投资、世纪前沿、金戈量锐、艾方资产、千象资产、黑翼资产等。从产品类型看,包括宽德投资、稳博投资、世纪前沿、衍复投资在内的多家量化私募,5月新备案的多为指数增强类产品;此外,致诚卓远、艾方资产等量化私募多只新备案产品多为信托计划。沪上老牌私募重阳投资,5月新增备案的6只产品均为信托计划,并在5月10日这一天同时完成备案。
【关键词】指增产品,备案,百亿量化私募
【资产管理】量化产品超额收益缩水(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上海证券报讯,今年以来,主观投资策略普遍表现不佳,量化产品却超过八成取得正收益。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初,有业绩记录的1804只股票量化产品,今年以来整体收益率为6.00%,其中1533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84.98%。虽然逾八成量化产品斩获正收益,但从超额收益来看表现不佳。据同源数据统计,截至4月末,量化私募中证500指增、沪深300指增和中证1000指增策略今年以来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4%、-0.48%、2.99%,量化选股策略平均超额收益率也仅为-0.83%。和去年相比,今年以来量化产品的超额收益处于低位。私募排排网统计,2022年全年中证500指增策略和中证1000指增策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9.93%和16.36%,均高于今年以来的数据。
【关键词】量化,超额收益,缩水
【资产管理】恒丰银行荣获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量化管理级认证(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金融新闻网讯,近日,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的2023年新一批获DCMM等级证书的企业名单中,恒丰银行获评DCMM量化管理级(四级),标志着恒丰银行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成熟度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DCMM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牵头发布,是数据管理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也是当前国内最权威的数据管理成熟度认证体系。2022年7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2年度第二批DCMM贯标试点企业名单,恒丰银行位列193家试点企业首位。为落实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高省属企业数据管理能力的要求,恒丰银行积极开展DCMM贯标评定工作。
【关键词】恒丰银行,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量化管理级
【资产管理】昔日千亿量化投资巨头,押注赛道投资“翻车”(2023-05-27)
【摘要】 5月27日,财联社讯,2022年7月,幻方量化备案成立了4只跟踪行业指数的私募基金产品,引发行业关注。但从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幻方中证新能指数增强基金净值跌至0.6897元,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净值回撤超31%。除了新能源,幻方量化旗下跟踪医疗和原材料的行业指数增强基金表现也不佳。多位业内人士坦言,量化投资以高度分散和较强适应市场能力备受投资人青睐,但行业指数增强策略使其最显著的优势难以展现,尤其是在极度分化的市场环境中,此类策略只能“靠天吃饭”。
【关键词】千亿量化巨头,赛道,“翻车”
【资产管理】英国和印度寻求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合作(2023-04-28)
【摘要】 4月28日,ZAKER讯,近日,英国与印度两国间金融服务合作的主要论坛——印度 - 英国金融合作伙伴关系(India-UK Financial Partnership,简称 IUKFP)对 " 如何加快加强两国间金融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合作 " 出具了一份报告。在这份名为《利用金融科技和数据的力量》(Harnessing the power of FinTech and data)的报告中,IUKFP 对两国政府及监管机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明确了英国和印度作为彼此优先合作伙伴以落实金融科技的共同发展,包括相互学习对方的成功经验,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国各自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并为金融包容和完善的共同议程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国,印度,金融科技
【资产管理】再提速,多家银行金融科技金额投入超百亿(2023-04-28)
【摘要】 4月28日,腾讯网讯,数字经济大规模崛起的背景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全面进入加速期。2022年A股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已过半,多家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将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助力业务下沉。通过梳理发现,多家银行在去年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金额,金融科技人才占比也进一步提升,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仍是发力金融科技的主力军。具体来看,2022年,6家国有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金额均超百亿元。其中工商银行科技投入金额达262.24亿元,位居国有大行榜首。该行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 8.3%,数据分析师超7700 人。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以232.90亿元的金融科技投入和232.11 亿元的信息科技投入资金紧跟其后。
【关键词】多家银行,金融科技,超百亿
【资产管理】商品期货市场再起大浪,量化CTA策略料迎触底时间窗口(2023-04-28)
【摘要】 4月28日,中证网讯,3月初至4月末,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出现一轮显著调整,多数品种均出现明显下跌。截至4月27日收盘,覆盖国内一篮子商品期货品种的南华商品指数3月以来下跌5.93%。而在3月以来波动幅度较大的品种方面,焦炭、铁矿石、纯碱、菜籽油、豆油等期货品种主力合约的区间调整幅度均超10%,个别品种的阶段性下跌幅度更超20%。对比于2022年全年商品期货市场的箱体震荡表现,大量品种的“趋势性特征”已相对较为明显。对于市场环境层面的变化,多家百亿私募均表达了积极看法。洛书投资副总经理胡鹏认为,随着市场环境和国内经济复苏等变化,量化CTA策略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有望显著改观。此外,千象资产合伙人、总裁吕成涛表示,今年以来,期货市场部分品种保证金率、交易手续费出现下调,有利于期货市场整体交易活跃性的提升。从第一季度期货市场成交量数据来看,同比去年已开始有所增长。整体而言,市场成交量的回暖、波动率的提升,对以趋势跟踪为主的量化CTA策略将带来利好。
【关键词】商品期货,量化CTA策略,触底时间窗口
【资产管理】重建架构破除藩篱,基金投研体系加速“数智化”(2023-04-17)
【摘要】 4月17日,证券时报讯,A股全面注册制落地,促使资本市场扩容的同时,也将让定价效率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加速了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则对基金公司投研的广度与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如何进一步优化投研团队的建设,成为市场关注的新课题。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数智化建设。南方基金认为,公募基金在重视团队稳定性以及团队决策基础上,需进一步加强数智化融合,打造投研一体化平台,研发多元投资模型,沉淀投资经验,持续深化多类别、跨周期的综合资产管理能力,从而为客户输出稳定、长期、可持续的投资业绩。大成基金表示,将加强投研智能平台建设,推动数据海量化、投研数智化、知识共享化、系统一体化与服务智能化。
【关键词】基金,投研体系,“数智化”
【资产管理】金融科技赋能,光大银行加快数字银行建设(2023-03-30)
【摘要】 3月30日,和讯网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2年,光大银行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坚强领导,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化“123+N”数字银行发展体系建设,推动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为加强金融科技赋能,光大银行合理有效规划金融科技资源,高度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全行科技投入61.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4%,比2019年科技投入增长约80%,连续四年平稳增长。2022年底全行科技人员超3200人,占全行员工的6.75%,较2019年底实现翻番,同时优化科技人员结构,形成科技管理、技术专家、骨干人员等人才梯队,充分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动能,赋能全行业务发展。
【关键词】金融科技,光大银行,数字银行建设
【资产管理】辅助量化投资,ChatGPT加速金融科技智能化(2023-03-30)
【摘要】 3月30日,中国财富网讯,近日,GPT-4再次引爆市场,不少投资者好奇,能否用ChatGPT来做量化投资,让人工智能来炒股。通过多位量化人士了解到,对于量化投资,ChatGPT主要可以提高其中基础代码编程部分的效率,并非是投资策略的研发替代。此外,基于金融行业特有的行业属性,类似于ChatGPT的AI应用尚不能接入到公募和私募的投研系统,直接辅助投研活动。专家表示,基于自主可控和数据安全的考虑,等到国内相关公司的大语言模型研发出来之后,可能会接入到资管机构的投研领域,ChatGPT将加速金融科技智能化。
【关键词】量化投资,ChatGPT,金融科技
【资产管理】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量化私募业绩分化加剧(2023-03-30)
【摘要】 3月30日,中证报讯,近期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加剧,在此背景下,国内头部量化私募管理人的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率表现分化,整体呈现出较大的离散度。国内某券商机构营业部数据显示,3月20日至3月24日当周,有业绩展示的67家主流量化私募机构(多数管理规模均在50亿元以上)中证500指增策略代表产品中,当周超额收益表现最好的产品与最差的产品,收益率差距高达4.34个百分点。其中,宽德、鸣石等机构当周超额收益表现居前,广量、衍合等机构当周则跑输中证500指数约2个百分点。多家百亿私募人士表示,市场内部结构的剧烈分化、私募管理人策略应对和模型迭代上的差异等,是造成本轮主流量化私募业绩分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结构性行情,量化私募,分化加剧
【资产管理】超量子基金创始人张晓泉,用量化来归因主观投资收益(2023-03-29)
【摘要】 3月29日,上海证券报讯,日前,由私募排排网、易方达基金主办,永安期货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超量子基金创始人张晓泉表示,每个因子都是风险来源。投资,即是通过承担和控制因子带来的风险,换取收益。张晓泉谈到,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拆解市场因子、规模因子、价值因子、动量因子、低β因子、质量因子共6个因子来分析主动投资收益来源。
【关键词】超量子基金,量化,主观投资收益
【资产管理】量化基金开门红,公募发力差异化投资策略(2023-02-27)
【摘要】 2月27日,上海证券报讯,截至2月23日,全市场831只量化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有810只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占比超过九成。今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走势震荡,量化基金却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正收益。据统计,今年以来有102只量化基金收益率超过10%。近段时间以来,多家公募基金也在发力布局量化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量化基金中长期收益表现较好,但量化策略的同质性已经引发公募行业的重视,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领域展开新的探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全市场831只量化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有810只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占比超过九成。其中,景顺长城专精特新量化优选股票A、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渤海汇金量化成长混合发起式收益率分别达到15.58%、15.43%、14.02%。此外,万家量化同顺混合A、国泰君安量化选股混合发起A、长城量化小盘股票、银华专精特新量化优选股票发起式A等产品的净值涨幅也均超过10%。
【关键词】量化基金,公募,差异化投资
【资产管理】收益分化加剧,百亿私募合晟资产感叹信用债投资难度加大(2023-02-24)
【摘要】 2月24日,财联社讯,各类资产PK中,号称业绩遥遥领先的债券私募,今年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了。截至2022年末,私募排排网收录的有业绩更新私募公司,股票策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多资产策略、债券策略、组合基金私募公司各有2780、522、658、269、208家。根据统计,债券策略在五大策略中整体表现遥遥领先,2022年平均收益为15.3%,正收益数量占比超八成;而在2022年的震荡行情影响下,股票策略平均收益为-11.77%,正收益占比也仅为19.21%。仅就百亿私募而言,2022年年度业绩首尾相差超过80%。债券类产品2022年业绩排名前十的产品也来自7家私募基金公司,合晟资产、银叶投资分别有3只和2只产品位列其中,洛肯国际、因诺资产、玖瀛资产、明毅基金、海南希瓦则各有1只产品。另外,这10只产品2022年的收益率在12.7%-68.84%。百亿私募中,2022年业绩排名倒数前十的债权类产品年度亏损区间在2.95%-14.55%。这10只产品来自8家私募基金公司,歌斐诺宝旗下3只产品位列其中,洛肯国际、银叶投资、久期投资、友山基金、迎水投资、合晟资产、乐瑞资产则各有1只产品。
【关键词】收益分化加剧,合晟资产,信用债
【资产管理】五年规模扩容至万亿元,量化交易受机构追捧(2023-02-24)
【摘要】 2月24日,华夏时报讯,经历了2022年股债双杀的市场行情后,进入2023年,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在寻找能够获得稳健收益的投资品。“年后我们接待了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自营、保险资管机构,希望能借助我们的量化交易优势,投一些金额。目前我们今年首只私募产品已经顺利募集完毕,即将向监管部门备案,投资方向是可转债市场。”2月18日,上海仟富来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许佳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据了解,尽管可转债并未受到太多个人投资者的关注,但是在机构眼中,自2019年国内可转债市场迅速扩容后,私募机构就率先“打头”入场,随后公募、券商也纷纷加入,可转债市场的交易规模水涨船高,而可转债以其收益“下可保底、上不封顶”的优势,成为各类机构争抢的“香饽饽”。“相比于海外市场,我国对于可转债发行人的资格审批非常严格,一般而言,都是优质上市公司且满足多项发行条件之后,监管层才会予以批准发行可转债,而如欧美资本市场基本对于公司发行可转债是不设限的。所以国内可转债可以说是最安全的交易品种之一,也是各类机构底层资产的标配。不过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我们预计可转债发行速度也会加快,市场的参与者会越来越多。”许佳莹表示。
【关键词】五年,万亿元,量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