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公募量化基金规模维持环比小幅增长(2023-11-17)
【摘要】 11月17日,金融界讯,在行业整体缩量的背景下,量化行业规模维持环比小幅增长。公募量化基金整体规模3198亿元,环比小幅增长;私募量化基金规模约1.58万亿,在私募行业占比约27%。业绩方面,股票指数增强策略超额水平持续回升、但受beta影响绝对收益有限;量化对冲策略业绩平稳,年内抗跌效果显著。CTA策略三季度触底修复。展望来看,权益资产Beta端性价比仍存,交易结构利好中小市值Alpha机会;商品市场波动率处于低位,量化CTA策略有望阶梯式回升。此外,在年末机构资金再配置的背景下,适当关注风格敞口和杠杆水平。
【关键词】公募,量化基金,规模小幅增长
【资产管理】量化增强再升级,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正在发行(2023-11-14)
【摘要】 11月14日,金融时报讯,2023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震荡行情。从市场各类宽基指数的横向比较来看,代表小盘指数的中证1000指数表现相对抗跌,且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中小盘指数往往也更具弹性。Wind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至今年10月末,中证1000指数累计上涨了34.75%,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18.66%。对于投资者而言,小盘股虽具有较优的成长性,但选股难度不小,投资小盘指数是一种更省心的方式。为助力投资者更好把握投资机遇,中银基金量化团队再推新品,正在发行的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基金(A类:019555,C类:019556)或将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优秀的中小盘成长股,把握成长新机会。
【关键词】量化增强,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正在发行
【资产管理】交易所强化程序化交易管理,量化私募积极依规申报(2023-10-30)
【摘要】 10月30日,中国基金报讯,9月1日,交易所发布《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的证券交易行为实行实时监控,对高频等情形予以重点监控,10月9日起施行。对于交易所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因诺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监管要求私募基金报告的信息进一步扩展,不仅要提供账户基本信息、资金情况和交易数据等传统信息,还需提交有关服务器位置、系统测试报告以及应急预案等更加详尽的信息。这意味着监管的信息要求更加全面和严格。启林投资表示,根据新规,存量产品需在10月9日新规实施起60天内进行登记,登记报备期间,不影响现有的程序化交易;10月9日之后开立的新账户,需报备后方可进行程序化交易。此外,多家量化私募表示,政策明确了程序化交易定义,建立交易报告制度,规范行业发展,对于非高频量化交易影响不大。
【关键词】交易所,强化交易管理,量化私募
【资产管理】A股逐步反弹,量化私募看多指增策略(2023-10-30)
【摘要】 10月30日,中证网讯,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上周(10月23日至27日)逐步迎来探底回升。当前市场估值和主要股指依旧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多家头部量化私募表示,A股在3000点一线大概率是市场的重要底部,当前市场无论对于主观策略还是量化策略,都应当是偏左侧投资的较好时点。考虑到量化指增策略的收益来源、历史收益率等情况,现阶段预计也是量化指增策略的较好投资配置时机。量化指增策略产品的收益主要由阿尔法收益和市场的贝塔构成,因此,每当大盘指数和估值处于低点,就意味着量化指增产品的贝塔风险更小,且有较大的潜在上涨空间。因此,在目前时点配置量化指增产品,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关键词】A股反弹,量化私募,指增策略
【资产管理】主观和量化表现欠佳,多家知名私募产品触及预警线(2023-10-27)
【摘要】 10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这段时间,市场连续调整,导致不少私募产品净值出现大幅回撤。尤其从10月18日开始的一段连续下跌,让主观策略和量化策略都表现欠佳。10月26日市场消息称,多家知名私募旗下部分产品净值触及预警线,其中知名私募聚鸣投资旗下产品“发送净值预警通知”。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聚鸣投资旗下的聚鸣多策略7号的单位净值为0.8190元,今年以来亏损11.56%。该机构旗下还有多只产品已经跌破了传统的净值预警线0.8元,比如聚鸣新动力2号,截至10月20日的单位净值为0.7940元。聚鸣多策略8号P期的单位净值为0.7868元。不光是主观策略,近期,量化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回撤也不小。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知名量化私募复胜资产旗下的复胜正能量三号E期,截至今年10月20日的单位净值为0.8224元,复胜正能量三号E期离传统的净值预警线0.8元只有一步之遥。另外复胜资产旗下的复胜正能量三号F期,截至今年10月20日的单位净值为0.7986元。
【关键词】主观,量化,预警线
【资产管理】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四个一体化”战略方向发布(2023-10-26)
【摘要】 10月26日,证券日报讯,10月25日,2023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京东科技发布了供应链金融科技“四个一体化”战略方向,即内场+外场、科技+金融、上游+下游、B端+C端的一体化。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负责人在会上表示,随着当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彼此依存度越来越强、业务流程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产业链交织更加复杂、供应链对于市场需求变化反应更加敏捷,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也进入下一个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产业多方对供应链金融科技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如何借助生态多方力量,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链路更透、行业洞察更专、平台链接更通、平台运营更精”,充分协同金融与科技侧的“有限供给”与产业侧的“无限需求”,正是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的机遇所在。基于此,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正式发布“四个一体化”战略方向,即内场+外场、科技+金融、上游+下游、B端+C端的一体化。
【关键词】京东,金融科技,战略方向
【资产管理】丽泽管委会主任李国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金融+科技”产...(2023-09-27)
【摘要】 9月27日,央广网讯,作为新一轮城南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面积8.09平方公里,核心区用地2.81平方公里,是二三环之间唯一一个仍有增量土地释放的地区。以丽泽路为界限,丽泽金融商务区被分为南区、北区。据李国龙介绍,丽泽金融商务区先期启动的是南区建设,总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190万平方米。按照计划,今年位于南区的D01地块、D02地块和中证广场项目将开工建设。6月13日,聚焦数字人民币、数字监管、数字资产等重点领域,规划建设28万平方米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所在地块也顺利出让。他表示,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所在地块为南区最后一宗产业用地,其顺利出让标志着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的建设即将“收尾”。下一步,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建设重心将放在北区。目前,丽泽北区国际金融城的地下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国际金融城建设总规模约16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打造涵盖商务办公、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活力中心。
【关键词】丽泽管委会,营商环境,“金融+科技”
【资产管理】广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第二批项目征集启动(2023-09-27)
【摘要】 9月27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日,广东证监局、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广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第二批项目征集遴选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称,广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第二批试点项目覆盖面更广,申报类型更明确。《通知》称,第二批试点在首批试点项目工作开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征集范围,除证券期货交易场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基金销售等基金服务业务机构、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之外,增加了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子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金融科技企业(含上市类)等试点申报机构主体,明确了业务创新类、公共服务类、技术创新类、科技赋能类等四类试点项目类型,积极挖掘出更多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试点项目,努力形成广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良好局面。
【关键词】广州,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资产管理】限购难成“双全法”,公募量化前路扑朔迷离(2023-09-27)
【摘要】 9月27日,中证网讯,9月22日,今年来几度收紧限购金额的招商量化精选“松闸”,上调限购金额。该基金自9月22日起,限购金额由此前的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申请金额2万元调整为5万元。今年以来,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选先后8次调整限购额度,从最初1000万元/日的限购金额,最低曾调整至2万元/日。不仅招商量化精选,今年来多只公募量化产品“频频谢客”“有钱不赚”。一直令量化界叫苦不迭的“规模”,虽确实和量化产品的收益呈现负相关性,但无法成为公募量化基金难以实现长期持续性业绩的必然性“借口”,因此限购也只是权宜之计。对于公募量化产品来说,量化策略需不断迭代升级,才能提升市场适应性和策略有效性。而如何迭代量化策略,目前业内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和方向。
【关键词】限购,公募量化,扑朔迷离
【资产管理】证监会、交易所齐出手,热门量化私募收监管函(2023-09-04)
【摘要】 9月4日,新浪财经讯,本周A股行情波动较大,量化机构也深陷“割韭菜”的舆论质疑。9月1日康鹏科技强势涨停后被砸,收盘只上涨3.82%。从龙虎榜来看,3家量化席位现身,而该股近期融券余额猛增,昨天融券余额5800万,相当于流通值的4%。不过,盘后证监会很快出台监管措施;沪深交易所也对程序化交易单日最高申报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的交易行为予以重点监控。有私募人士表示,(环境)不停优化,及时推出措施,总归是好事。
【关键词】证监会,热门量化,收监管函
【资产管理】8月新增3家百亿私募,有2家是量化私募(2023-08-30)
【摘要】 8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讯,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8月新增3家百亿私募,其中2家百亿量化私募,百亿私募数量增至110家,百亿量化私募增至28家。8月以来市场一度交投惨淡,直到8月27日,多部门联手推利好,市场才开始逐渐活跃起来。从今年私募机构的业绩来看,截至8月25日,百亿私募收益前二十均已录得超5%的收益,其中量化私募占据二十强中半数席位。百亿量化私募只有28家,占百亿私募总数不足1/3。量化交易的量化多头策略整体表现亮眼,且业绩集中度要明显优于主观多头策略。这次新晋百亿的2家量化私募中,锐天投资在2018年就曾突破百亿。另一家新晋百亿量化私募是信弘天禾,在策略上与其它量化私募有所不同,信弘天禾以量化选股产品线为主要发力点,不挂钩指数,以经典的多因子量化模型为基础,叠加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合理收益风险比的股票投资组合。
【关键词】新增3家,百亿私募,量化私募
【资产管理】私募量化多头产品今年以来整体超额收益率5.54%(2023-08-17)
【摘要】 8月17日,中证网讯,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有业绩记录的916只私募量化多头产品今年以来整体超额收益率为5.54%。其中799只实现正超额,占比为87.23%。实现正超额的量化多头产品中,11只产品今年以来超额收益率超过20%,126只产品介于10%-20%之间,另有365只产品介于5%-10%之间。细分来看,中证1000指增产品今年以来表现最佳,有业绩记录的147只中证1000指增产品今年以来整体超额收益率为7.78%,远高于量化多头产品的整体水平。中证500指增产品整体超额表现紧随其后,有业绩记录的393只中证500指增产品今年以来整体超额收益率为5.45%,其中359只产品实现正超额,占比为91.35%。
【关键词】私募,量化多头产品,超额收益率5.54%
【资产管理】赋能量化投资,AI进一步渗透私募策略(2023-08-15)
【摘要】 8月15日,中证网讯,不少私募正持续将AI运用于量化投资,在股票策略整体表现欠佳的今年,量化私募能逆势而上,持续创造超额收益,AI技术功不可没。AI渗透量化投资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深。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在量化投资领域,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分析与交易过程。由于金融系统具有复杂、信息超载的特点,结合AI技术的量化投资,无论是在研究端还是交易端,相较从前都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量化投资,AI,私募策略
【资产管理】截至7月31日26家百亿量化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6.94%(2023-08-10)
【摘要】 8月10日,中证网讯,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有8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跌出百亿,同时有两家私募新晋“百亿梯队”,至此百亿私募最新数量为107家。其中有业绩更新的86家百亿私募中,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4.2%,其中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私募有71家。在上述实现正收益的私募中,今年以来,有13家收益超过10%,有21家收益率介于5%-10%,有37家收益率介于0%-5%。截至7月31日,26家百亿量化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6.94%,其中25家正收益,正收益量化私募数量占比高达96.15%。
【关键词】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为6.94%
【资产管理】8家上市公司斥资7亿布局私募产品,量化策略受青睐(2023-07-31)
【摘要】 7月31日,中国基金报讯,近年来,随着资管新规落地,打破刚性兑付、利率下行以及私募合规性不断提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为上市公司理财的重要选项。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今年以来已有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私募基金产品的公告,认购金额合计超7亿元。具体来看,上市公司对于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区间没有明显偏好,但就产品策略而言,量化策略备受青睐。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这类闲置资金比较偏好低波动、收益稳健、安全性高的产品。近年来,量化策略的综合体验优于主观多头,不仅回撤相对更小,超额收益也比较稳定,更符合这类资金的要求。
【关键词】上市公司,私募产品,量化策略
【资产管理】头部量化私募频频调研“AI潜力”公司(2023-07-28)
【摘要】 7月28日,中证网讯,近日部分量化私募机构开始频繁调研上市公司,并进一步布局主观类产品。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7月以来私募机构合计调研上市公司数量近1400家,其中量化私募身影频现。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宁波幻方量化和浙江九章资产合计调研近百次,涉及82家上市公司。此外,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进化论资产和锐天投资等头部量化私募频频开展上市公司调研。
【关键词】头部量化,调研,AI
【资产管理】中小市值量化指增产品不断“放量”(2023-07-28)
【摘要】 7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近期A股低位回升,个股分化依旧。结构性机会仍然是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来自渠道人士的最新消息显示,尽管权益私募产品在发行端的整体复苏势头并不显著,但中证1000指数增强、国证2000指数增强、万得小市值指数增强等中小市值量化多头产品持续受到更多关注,并成为现阶段A股市场相对突出的增量资金。对于这一逐步壮大的新赛道,目前量化私募在整体肯定其多元化配置价值和策略研发通用性的同时,对于其能否成为业内新的“竞争主赛道”仍有一定分歧。
【关键词】中小市值,量化指增,不断“放量”
【资产管理】AI赋能,量化投资进入精细发展阶段(2023-07-09)
【摘要】 7月9日,第一财经讯,今年来,生成式AI、大模型概念在A股市场持续火热,这也令与AI相关的量化投资成为热点。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期间,宽德投资联合创始人冯鑫在数据智能论坛上表示,AI在量化领域的应用很广泛,包括文本的处理、社交网络分析、图数据库、知识图谱,如果结合GNN(图神经网络)、GAT(图注意网络)。“不过量化投资不应被神话,也不应被魔化。”冯鑫表示,量化投资不应“唯规模论”,对于资管行业来说,无论公募私募,以及量化还是主观,对投资能力评估是更有效。另外,量化投资要立足长期,不仅要与投资人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也要与监管进行有效沟通。“当前国内量化投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黑翼资产创始人邹倚天在上述论坛上介绍,从国内量化投资行业发展历程来看,2012年至2017年,大部分量化管理人仍然主要采用OAS(价值和动量策略)之类的模型;从2017年开始,大量的量化管理人开始使用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到了2020年之后,很多管理人都转向深度学习模型。
【关键词】AI赋能,量化投资,精细发展
【资产管理】百亿量化阵营新增3家(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私募排排网讯,2023年上半年即将收官,A股市场在经历了一月份的全面反弹之后,随即进入震荡调整,三大指数也走出了极为明显的分化行情。截至6月29日收盘,今年以来仅有上证指数实现上涨,累计涨幅达3.01%,深证成指微跌0.91%,而创业板指则持续走低,累计跌幅达7.10%。而在起起伏伏的市场行情下,今年上半年仍然有私募规模进一步突破,晋升为百亿私募,分别是稳博投资、千宜投资、博润银泰投资三家量化私募。另外,王亚伟掌舵的千合资本管理规模也在今年年初重回百亿,至此国内百亿私募共达114家。
【关键词】百亿量化,新增,3家
【资产管理】竞争加剧,量化私募齐步发力“AI+另类数据”(2023-06-22)
【摘要】 6月22日,中国经济网讯,2023年以来,生成式AI、大模型概念在A股市场持续大热。在量化投资领域,与AI相关的量化投资研发也在进一步深化。通过AI赋能对各类投资数据进行深度“解读”,以机器学习等方式提升对另类数据的应用,正成为不少百亿级量化私募发力重点。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量化指增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进一步增大,AI技术将是下一阶段量化行业“立体研发”、长期竞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竞争加剧,量化私募,AI+另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