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研究发现改善通风可显著降低校内新冠感染风险(2022-03-24)
【摘要】 3月24日,新华网讯,意大利戴维?休姆基金会和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改善教室通风可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室内每小时换气次数达到6次可使新冠病例数降低80%以上。22日发布的这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于2021年9月13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对马尔凯大区的10441间教室进行对比分析,其中316间教室配备了机械通风系统,而其他10125间则没有配备。研究结果显示,配备机械通风系统的教室中出现新冠病例数明显更少,且通风越好的环境下新冠病例数越少。具体而言,与没有通风系统的教室相比,换气次数达到每小时2.4次的教室内病例数减少40%,每小时换气4次的教室内病例数减少约67%,每小时换气6次的教室内病例数减少近83%。研究还显示,如果安装最高效的通风系统,意大利学生的新冠感染率可以从每十万人中250人感染降至每十万人中50人感染。
【关键词】意大利,改善通风,新冠感染,风险
【健康医疗】以色列研究:第四剂疫苗对抵御新冠病毒效果“微乎其微”(2022-03-17)
【摘要】 3月17日,新华网讯,以色列媒体17日援引该国谢巴医疗中心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第四剂疫苗抵御新冠病毒效果“微乎其微”。《耶路撒冷邮报》援引谢巴医疗中心感染预防和控制部门主任吉莉?雷格夫-约凯的话说,在大约600名试验参与者中,270人接种了第四剂辉瑞或莫德纳疫苗。他们体内无论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还是中和抗体水平,都与第三剂疫苗接种一个月后测得的水平基本相似。中期试验结果表明,与接种了三剂疫苗的健康年轻人相比,第四剂疫苗效果并不显著,仅对防止有症状感染起到了“温和保护”作用。研究同时强调,接种第三剂疫苗对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来说仍极为重要。谢巴医疗中心2021年12月启动了关于第四剂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1月17日该中心公布的初期研究结果显示,第四剂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效果较差,许多接种了第四剂疫苗的人仍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目前,以色列卫生部规定免疫抑制人群、60岁以上老人、医务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可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时间需与第三剂相隔至少4个月。
【关键词】以色列,第四剂,疫苗,新冠病毒
【健康医疗】胎儿生长迟缓,成年后血压升高风险加大(2022-03-17)
【摘要】 3月17日,新华社讯,西澳大利亚大学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胎儿在子宫内生长迟缓与成年后血压升高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高血压》杂志上。研究团队利用西澳大学雷恩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对1440名处于母亲孕15周到即将分娩间不同阶段的胎儿生长发育的超声检查结果,以及其中680名胎儿长大成年后的血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综合考虑和调整了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的情况下,胎儿出生前腹围、头围的发育情况与他们进入成年期后的血压值有显著关联。在胎儿时期腹围、头围发育迟缓或低于正常水平的人,进入成年期后的血压收缩压平均比普通人高出3.5毫米汞柱。这项研究还显示,母亲在孕期患上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疾病,或是有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胎儿的生长造成影响,增加孩子成年后患心血管病的可能性。
【关键词】胎儿,生长迟缓,成年,血压升高
【健康医疗】澳大利亚4个州出现乙脑病毒传播(2022-03-10)
【摘要】 3月10日,央视新闻网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近期在澳大利亚多地传播。根据澳联邦卫生部和各州卫生部数据,截至3月9日,澳已有新南威尔士等4个州发现该病毒传播,至少10人确诊,已报告两例死亡病例。澳联邦卫生部副首席医疗官索尼娅·贝内特9日对媒体介绍,乙脑病毒在澳传播已有一周,已发现多个养猪场的猪感染该病毒。这种病毒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蚊子携带病毒的方式之一是叮咬过患病的猪。澳卫生部门提醒近期遭受洪水灾害地区的居民注意防范蚊虫叮咬,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关键词】澳大利亚,乙脑病毒,传播
【健康医疗】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死亡(2022-03-10)
【摘要】 3月10日,央视新闻网讯,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9日发布的消息,在该中心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8日去世,目前尚不清楚确切死因。这一特殊移植手术是全球首例,该病人术后存活了约两个月。这名57岁、名叫戴维·贝内特的病人于1月7日在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了这项手术。据介绍,其移植手术中使用的猪经过基因改造,被“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以及一个特定基因以预防植入人体的猪心脏组织过度成长。这一手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有望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移植手术,协助挽救未来接受手术的患者。研究人员通过贝内特的手术获得了宝贵信息,并计划在未来继续进行相关临床试验。
【关键词】心脏移植,手术,特殊
【健康医疗】冠心病发病风险有了精准预测模型(2022-03-02)
【摘要】 3月2日,人民网讯,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教授和鲁向锋教授团队建立了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该评分模型可实现我国居民冠心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评估,并提出不同遗传和临床风险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和方案。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顾东风介绍,该研究整合了26万东亚人群的冠心病基因组数据,鉴定了东亚人群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的540个变异,以及这些变异位点的效应值,构建了适合东亚人群的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并在我国前瞻性随访20年的4万多人群队列中评价和验证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人员进一步结合现行《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评价了多基因风险评分的应用价值,发现多基因风险评分可以显著改善传统临床风险的再分层能力,尤其是对于传统中、高临床风险患者临床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健康医疗】新材料或可提高骨植入成功率(2022-02-28)
【摘要】 2月28日,新华社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将抗菌材料用于制作传统骨植入物,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植入成功率。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期刊上。研究者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骨植入手术将越来越普遍。根据澳大利亚骨科学会2021年关于全国关节置换登记的一份年度报告,2020年共有超过170万例关节置换手术登记。但是骨植入手术也有相当程度的失败率,植入物引发的感染和排异反应都会导致手术失败。
【关键词】新材料,骨植入,成功率
【健康医疗】新研究: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少数族裔比白人遭受更多歧视(2022-02-25)
【摘要】 2月25日,新华网讯,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美国少数族裔比白人遭受了更多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歧视。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少数民族健康和健康差异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展,23日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月刊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24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迄今针对新冠疫情所致相关歧视开展的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元化的研究。研究人员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对5500名成年美洲印第安人、亚裔美国人、非洲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太平洋岛民、白人等进行了在线调查,询问受访者是否经历过与新冠相关的受歧视行为,包括由于被认为感染新冠而受到侮辱、威胁或骚扰,听到种族主义言论等。调查结果显示,22.1%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历过受歧视的行为,42.7%的受访者表示有人误认为其属于容易感染新冠的族裔而害怕与其接触。美国所有少数族裔均比白人更易遭受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歧视,其中亚裔和美洲印第安人遭受这种歧视的可能性最大。调查还显示,英语水平有限、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较低、居住在大城市以及亚拉巴马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田纳西州等地的群体受歧视的比例较高。
【关键词】新冠疫情,美国,歧视
【健康医疗】日本“第6波疫情”中的死亡病例数创新高(2022-02-25)
【摘要】 2月25日,人民网讯,据NHK电视台报道,2月22日,日本全国新增死亡病例322例,单日新增首次超过300例并创下历史新高;23日新增死亡病例246例,仅次于前一天。截至2月23日,日本在进入2022年后爆发的“第6波疫情”中的累计死亡病例达到4196例,超过了2021年8月至10月间的累计死亡病例数(3073例),为日本国内数波疫情中的最高值。对此,日本专家指出,当前易重症化的老年群体的确诊病例数还未出现下降趋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该群体的死亡病例数会继续增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进第三剂新冠疫苗的接种进程,并严格贯彻实施疫情防控措施。
【关键词】日本,疫情,死亡病例
【健康医疗】新冠疫苗或有助对抗感冒(2022-02-14)
【摘要】 2月14日,新华社讯,德国乌尔姆大学医院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一项新研究发现,接种新冠疫苗不仅可有效预防新冠重症发生,还可能起到抑制其他冠状病毒的作用,帮助人们对抗普通感冒等疾病。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美国《临床传染病》杂志上。公报说,除新冠病毒外,至少还有6种冠状病毒会感染人类,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以及一些会引发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由于不同冠状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结构相似,研究人员希望探明新冠疫苗是否有助遏制其他冠状病毒感染。研究人员选取24名志愿者,并对他们接种新冠疫苗前以及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后的血清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所有志愿者在接种新冠疫苗前,其血清已对多种导致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显示出中和活性。接种新冠疫苗后,这种中和作用增强了1.5倍至4倍。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对SARS冠状病毒也能起到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说,接种新冠疫苗虽然不太可能防止感冒发生,但或许能起到降低感冒发生频率、缩短感冒持续时间或减轻感冒严重程度的作用。
【关键词】新冠疫苗,对抗,感冒
【健康医疗】拉沙热病例十余年后再现英国(2022-02-14)
【摘要】 2月14日,新华社讯,英国卫生安全局11日报告,该国发现3例拉沙热病例,其中一名患者死亡。这是英国十余年来首次发现拉沙热病例。英国卫生安全局在一份声明中说,这3个病例来自东英格兰同一个家庭,并与近期西非旅行史有关。英国卫生安全局首席医疗顾问苏珊·霍普金斯说,拉沙热病例在英国很罕见,不容易发生人际传播,总体而言公众患病风险非常低。“我们正在联系感染患者确诊之前曾与他们有过密切接触的个人,以提供适当的评估、支持和建议。”英国卫生安全局建议,在拉沙热患者接受治疗的医院,一些工作人员可能需要接受检测,并比正常情况下佩戴更多防护装备。英国国民保健制度东英格兰分支机构11日宣布拉沙热病例的出现为“区域重大事件”。在此之前,英国从1980年以来一共报告8例拉沙热病例,上次报告病例是在2009年。
【关键词】拉沙热,病例,英国
【健康医疗】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4亿例(2022-02-11)
【摘要】 2月11日,新华网讯,世界卫生组织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4亿例,死亡病例超577万例。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0日17时13分(北京时间11日零时13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332592例,达402044502例;死亡病例增加12005例,达5770023例。其中,美国是累计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确诊病例超过7644万例,死亡病例超过90.2万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19%和15.6%。累计确诊超过1000万例的国家还有印度、巴西、法国、英国、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其中印度和巴西累计确诊病例分别超过4247万例和2677万例,死亡病例分别超过50.6万例和63.3万例。美国、印度、巴西三国累计确诊病例占全球总数的36.2%以上,累计死亡病例占全球总数的近35.4%。按世卫组织区域划分,欧洲区和美洲区迄今报告确诊病例分别为160298261例和141406978例,死亡病例分别为1804729例和2552218例。这两个区域累计确诊和死亡病例占全球总数的比例均超过75%。
【关键词】全球,新冠确诊,病例
【健康医疗】匈牙利外长:中国疫苗安全有效(2022-02-11)
【摘要】 2月11日,人民日报讯,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9日说,中国的新冠疫苗安全有效。西雅尔多表示,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和俄罗斯的“卫星V”疫苗已在匈牙利广泛使用,但仍未得到其他欧盟成员认可。他说:“现在,是时候让世界最终意识到选择疫苗不是政治承诺了。当全世界都在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疫苗时,批准疫苗不应该是一个政治问题。”匈牙利是首个认可并使用中国新冠疫苗的欧盟成员。匈总统阿戴尔和总理欧尔班去年2月先后接种了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疫苗。
【关键词】匈牙利,中国疫苗,新冠疫苗
【健康医疗】东京都2月下旬起将面向中小企业职工开设新冠疫苗大型接种点(2022-01-28)
【摘要】 1月28日,人民网讯,东京都政府近日公布,为加快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进度,将联合日本商工会议所以及东京医师会,自2月下旬起面向都内中小型企业职工开设新冠疫苗大型接种点。东京都政府透露,东京都将在23区所辖区域以及多摩地区各设立一处新冠疫苗大型接种点,将选用的疫苗暂定为莫德纳疫苗,每处接种点每天的施打规模为500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27日夜参加一档日本电视节目时表示,目前政府对是否宣布东京都发布“紧急状态”持谨慎态度。
【关键词】东京,新冠疫苗,接种点
【健康医疗】德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首超20万(2022-01-27)
【摘要】 1月27日,新华网讯,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7日凌晨公布的新疫情数据,德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03136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首次突破20万例。该研究所的数据还显示,德国27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188例,累计死亡117314例;该国7天新冠感染率(每10万人7天内新增确诊病例数)升至1017.4,首次破千。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24日达成协议,将一致坚持现行的限制接触防疫政策。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协商会议后表示,相比许多邻国,严格的防疫措施让预期的高感染数字较晚才波及德国,但“我们必须保持谨慎,坚持(防疫)路线”。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0日公布的疫情周报显示,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已占德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的89%,预计未来数周,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数将继续急剧上升。截至26日,德国已有73.6%的民众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关键词】德国,新冠,确诊病例
【健康医疗】法国宣布将用“疫苗通行证”取代“健康通行证”(2022-01-21)
【摘要】 1月21日,新华网讯,法国总理卡斯泰20日宣布,为进一步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法国24日将启用“疫苗通行证”,取代此前的“健康通行证”,并从2月初开始逐步放宽部分防疫措施。卡斯泰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自24日起,所有16岁及以上的法国民众进入餐厅、酒吧、剧院、搭乘国内航班及城际列车的时候应出示全程疫苗接种证明,仅提供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者将不予放行。他说,民众到医院就医不受此限制,12至15岁未成年人也可继续使用“健康通行证”。同时,加强针接种范围扩大至12岁以上人群,自24日起符合条件者可预约接种。卡斯泰还宣布,自2月2日起,政府将不再强制要求远程办公、户外戴口罩等,夜店将于2月16日起重新开放。法国公共卫生部门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法国过去24小时新增确诊病例超过42万例,累计确诊超156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251例,累计死亡超12.8万例。法国从去年7月21日开始推广使用“健康通行证”,并于8月扩大适用范围。“健康通行证”包含持有者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等信息。
【关键词】法国,疫苗,通行证
【健康医疗】英国宣布将结束应对奥密克戎的防疫“B计划”(2022-01-20)
【摘要】 1月20日,新华网讯,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9日宣布,将于下周全部结束此前为应对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而启动的《应对新冠疫情:秋冬计划》B计划,即后备计划。约翰逊当天在议会下院宣布,英格兰地区将不再要求民众戴口罩或居家办公,新冠疫苗接种证明等也不再成为进入人员聚集场所的强制要求。此外,从3月24日起,将不再强制新冠检测阳性人员自我隔离。约翰逊同时强调,疫情还没有结束,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并非对每个人都是温和的疾病,尤其是如果你还没接种疫苗的话”。英国卫生大臣赛义德·贾维德表示,英国将于春季出台如何与新冠病毒共存的计划。
【关键词】英国,防疫,B计划
【健康医疗】欧洲药管局:疫苗对防重症仍有效(2022-01-13)
【摘要】 1月13日,健康报讯,欧洲药品管理局11日说,根据迄今获得的数据,奥密克戎毒株的危险性只有德尔塔毒株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新冠疫苗在预防因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引发重症和住院治疗方面仍然有效。欧洲药管局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尽管奥密克戎似乎比其他变异毒株更具传染性,但来自南非、英国和一些欧盟国家的研究表明,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住院的风险较低。基于这些研究,该机构估计,奥密克戎毒株的危险性只有德尔塔毒株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这份声明还说,最近发表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毒株引起有症状感染的有效性要低于其他毒株,并且这种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因此,可能会有更多已经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但这些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新冠疫苗在预防因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引发重症和住院治疗方面仍然有效。包括真实世界有效性数据的最新证据还表明,接种疫苗加强针的人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欧洲,疫苗,重症
【健康医疗】世卫组织:更新疫苗应对变异毒株(2022-01-13)
【摘要】 1月13日,健康报讯,世界卫生组织11日发表声明说,目前已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但现有新冠疫苗可能还需要更新以继续为人们提供足够的保护,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变异新冠病毒。声明说,世卫组织新冠疫苗成分技术咨询小组专家目前正在分析与“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相关的证据,并有可能据此修改针对新冠疫苗株系成分的建议。世卫组织根据变异新冠病毒的传播力、致病性等,将变异毒株列为“需要关注”或“需要留意”,其中奥密克戎、德尔塔等均属于“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具体而言,更新后的疫苗株系成分需要在基因和抗原上与正在传播的变异病毒近似,在预防感染方面更加有效,并能引起“广泛、强烈和持久的”免疫反应,以“减少对连续加强针的需求”。
【关键词】世卫组织,更新疫苗,变异毒株
【健康医疗】中国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2022-01-07)
【摘要】 1月7日,人民网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6日表示,通过该组织及合作伙伴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目前已向49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超过1.8亿剂中国国药和科兴新冠疫苗,中国疫苗在全球范围内为提高免疫力和拯救生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种中国疫苗的交付量占通过该计划交付的疫苗总量的近20%。“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由世卫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共同领导,旨在确保所有参与的国家和经济体都能公平获得新冠疫苗。官方数据显示,该计划迄今已向144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9.59亿剂疫苗。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按目前疫苗推广的速度,仍有109个国家和地区将无法在2022年7月前为其70%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而这是世卫组织此前一直呼吁所有国家都实现的目标。谭德塞将此归因于全球在新冠疫苗和健康方面的整体不平等,再次呼吁各国有效地分享新冠疫苗。
【关键词】中国疫苗,全球,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