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美“星链”计划第六批60颗卫星成功发射(2020-03-20)
【摘要】 3月20日,新华网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18日用一枚“猎鹰9”火箭将“星链”计划第六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继续搭建全球卫星互联网,但火箭第一级未能按计划回收。据该公司官网介绍,美国东部时间18日8时16分,搭载60颗卫星的“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发射约15分钟后,这批卫星被送至地球上空的一个椭圆形轨道,未来它们将借助自身搭载的推进器最终进入地球上空约550千米处的运行轨道。此次使用的“猎鹰9”火箭是第5次执行发射任务。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说,在火箭上升过程中,火箭9个引擎中的1个提前熄火,但没有影响运送卫星至太空。接下来会对熄火原因进行调查。据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从去年5月起,前五批各60颗“星链”卫星被陆续送入太空。有关文件显示,该公司还计划增加3万颗卫星,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
【关键词】美国,卫星发射,星链
【高端装备】韩国第五大海运公司申请债务重组(2020-03-12)
【摘要】 3月12日,龙的船人网讯,韩国船东兴亚海运(Heung-A Shipping)已经申请开始执行一项债务重组计划,旨在解决公司的债务危机。该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主要债权人韩国发展银行提出的债务重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公司债权人将接管公司,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公司保持运营。兴亚海运希望这一重组计划可以帮助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并使业务运营正常化。据悉,兴亚海运是韩国第五大海运公司。该公司自2016年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净亏损382亿韩元(约3200万美元),比上一年亏损增长近50%。
【关键词】韩国,债务重组,兴亚海运
【高端装备】瞄准物料交付,UCA与Brain Corp合作开发自主移动机器人(2020-03-12)
【摘要】 3月12日,高工机器人网讯,3月10日,人工智能公司Brain Corp和高性能材料搬运设备公司之一UniCarriers Americas Corporation(以下简称“UCA”)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开发用于零售、仓库、机场的物料交付用途自主移动机器人。据了解,Brain Corp主要针对移动机器人的“大脑”,其开发的BrainOS操作系统,能够整合现成的硬件和传感器。目前他们的机器人在物流中心、机场、大型零售商等处广泛运营使用,安全性在BrainOS中的优先级很高,并且已经通过实地测试。BrainOS还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在系统扩展的升级过程中,软件能够保证极其旺盛的生命力,BrainOS设备可以下载新的配置文件,在机器人闲置时进行更新。BrainOS也易于使用,创新的“演示学习”功能能够学习机器的手动操作后自主执行任务。UCA是物料搬运设备的制造商,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马伦戈,拥有由130多家授权经销商组成的网络,在北美,中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近250个地点并且是世界领先的物料搬运和物流设备制造商之一的三菱Logisnext的一部分。UCA销售和服务UniCarriers品牌的叉车,并服务日产叉车、TCM、Atlet和Barrett品牌的传统产品。
【关键词】人工智能,材料搬运设备,自主移动机器人
【高端装备】德国企业对工业4.0的应用依然还在摸索中(2020-03-05)
【摘要】 3月5日,同心智造网讯,以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数字化双胞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工业4.0,如今已成为德国工业的最新名片。不仅西门子、博世等大企业倾力推动,不少科研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企业,也在各种支持下逐渐参与其中,以应对技术和市场的全新变革和挑战。不过,由于在成本支出、经营理念、数据安全、人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挑战,许多德国企业对工业4.0的应用还在摸索中。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工业4.0领域专家夏尔玛统计,约有30%的德国中小企业在工业4.0升级时感到力不从心,其经济实力无法承担未知的后果。
【关键词】德国,摸索,工业升级
【高端装备】机器人Eve助力耐克实现“当日达”(2020-03-05)
【摘要】 3月5日,高工机器人网讯,近日,耐克在日本启用智能机器人为仓库配送提速,在200多台机器人7x24小时无间断运行的助力下,耐克成功在日本推出“当日达”服务。这是这家服装巨头首次在其官网电商平台实现当日配送。这些机器人来自知名智能物流机器人企业极智嘉(Geek+),并且它们还拥有一个美妙的名字——Eve。据悉,Eve是一款拣选机器人,负责在仓库里把装有订单商品的货架运送到工作站,彻底颠覆传统的人工找货方式。当消费者在耐克官网下单之后,机器人Eve就会根据AI系统的指令,自主选择最短路线行驶到商品所在的货架。
【关键词】耐克,日本,机器人
【高端装备】丹麦特玛公司为美空军HC-130J搜救飞机提供嵌入式电子战训练系统(2020-02-27)
【摘要】 2月27日,航空工业信息中心讯,2020年2月26日,丹麦特玛公司宣布,美国洛马公司已授予特玛北美公司一份总金额1500万美元的固定价格类合同,为美空军的HC-130J飞机提供ALQ-213A“防御性辅助控制器”(DAC)和“无靶场电子战训练”(REWT)。这将允许洛马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将“防御系统套件”集成到HC-130J,并认证该套件的能力。这种“防御系统套件”使机组人员能够在执行任务飞行时进行现实的电子战训练,与在电子战靶场训练相比更灵活、更经济有效。据悉,特玛公司在过去15年中一直为各类军机提供电子战嵌入式训练系统,“无靶场电子战训练”是其最新版先进电子战现实训练系统;ALQ-213A“防御性辅助控制器”将为机组人员提供增强的机载防御系统控制,并为向“防御系统套件”增加未来系统做好了准备。
【关键词】特玛公司,美空军,防御系统套件
【高端装备】优傲与名傲机器人联手,建全球最大协作机器人中心(2020-02-27)
【摘要】 2月27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以下简称UR)和名傲移动机器人(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宣布在丹麦机器人之都欧登塞新建一座协作机器人中心(Cobot Hub)。UR和MiR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是丹麦机器人技术界的两家旗舰企业,将共享这座占地32,000平方米的新家。丹麦工商业和金融事务大臣Simon Kollerup出席了此次揭幕仪式。在美国联合母公司泰瑞达的资助下,MiR和UR投资3,600万美元在欧登塞购置了50,000平方米的建筑工地,并将在此建设一座协作机器人中心。协作机器人现在是工业自动化中增长最快的分支。协作机器人是一种用户友好型机器人,可以与人类紧密合作,而无需进行安全防护,从而改善工作环境和提升生产力。
【关键词】协作机器人中心,丹麦机器人,工业自动化
【高端装备】西班牙三家公司参与FCAS项目无人机开发(2020-02-20)
【摘要】 2月2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西班牙GMV公司、Sener Aeroespacial公司和Tecnobit Oesia集团(Tecnobit Grupo Oesia)2月17日与西班牙国防部签订协议,代表西班牙参与达索公司与空客公司牵头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项目研发。“下一代武器系统”(NGWS)项目是FCAS项目的子项目,包括研发新一代战斗机(NGF)和被称为“忠诚的僚机”的遥控无人机(RC),西班牙三家公司将参与遥控无人机的研发。据悉,法国与德国于2月12日启动FCAS项目演示验证工作,此项工作不仅要演示验证NGWS系统,而且还要验证集成未来空中战场所有要素的“空战云”(ACC)系统。该三家公司表示,在这项“欧洲航空业史无前例”的活动中,西班牙要承担FCAS项目1/3的工作量。
【关键词】西班牙,无人机,未来空中作战系统
【高端装备】欧洲航空安全局发布人工智能路线图(2020-02-20)
【摘要】 2月2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aviationtoday网站2020年2月19日刊文,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发布了人工智能路线图,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首个用于飞机系统的人工智能认证。EASA在2018年10月成立了一个内部人工智能工作组,并在新技术的实际认证取得进展之前,确定了能力、标准、协议和方法,之后发布了33页的路线图。该机构在给国际航空电子公司的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确认,他们已经收到了工业界提交的旨在为人工智能飞行员辅助技术提供认证的项目。EASA透露,“该机构确实在2019年收到了第一份关于人工智能飞机系统认证的正式申请。由于保密性,现阶段不可能对这些项目更加具体。我们的路线图中的日期是2025年,与申请者预期的项目认证目标日期相对应”。在路线图文件中,EASA将把人工智能定义为“似乎模仿人类性能”的任何技术。路线图进一步将人工智能应用分为模型驱动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人工智能,同时将这两种人工智能形式与联系起来以突破机器学习、深入学习和使用神经网络等,使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成为可能。
【关键词】欧洲,航空,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全球首家让机器人成为正式员工的公司:一次充电最长运行90分钟(2020-02-13)
【摘要】 2月13日,环球网讯,挪威石油公司Aker宣布,他们正式引起了新的员工,而它就是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Spot。该机器人今年将开始在挪威海的Skarv油田对Aker BP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船展开巡逻,以测试其检查故障、检测碳氢化合物泄漏、收集数据和生成报告的能力。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Spot四脚机器人,重约55~66磅(25~30公斤),可携带31磅(14公斤)重物。SpotMini为纯电动机器人,一次充电最长可运行90分钟。Aker BP运营高级副总裁捷普特尔·迪戈里(Kjetel Digre)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机器人永远不会累,它们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该公司的CEO Karl Johnny Hersvik表示,Spot不会成为获得员工编号的最后一个机器人。
【关键词】机器人,正式员工,挪威
【高端装备】澳大利亚一扩建的船舶模拟中心投入运营(2020-02-13)
【摘要】 2月13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西澳港口部长阿兰纳宣布已扩建的英国水力研究院澳大利亚新船舶模拟中心投入运营。部长在讲话中谈到了港口对西澳大利亚州经济的重要性,保障了该州的能源、采矿和农业部门的大量出口。通过在模拟器的配置和操作上建立灵活性,该中心可以满足各种需求。所有模拟器可以串联一起形成单个虚拟端口环境,也可以单独运行呈现多个场景。英国水力研究院在澳大利亚的综合港口设计工作中广泛使用了一个或多个模拟器,例如雪佛龙澳大利亚公司的戈尔贡和惠斯登液化天然气码头以及壳牌澳大利亚公司的“前奏曲”号。模拟器也非常适合海员熟悉新的港口布局、更大或新的船舶类别,并允许海上引航员和拖船船长一起进行专业练习。
【关键词】澳大利亚,船舶模拟中心,运营
【高端装备】三星重工亏损扩大,今年接单目标提高至84亿美元(2020-02-05)
【摘要】 2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3日,韩国三星重工宣布,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较2018年同期扩大。同时,三星重工披露今年接单目标为84亿美元。在去年第四季度,三星重工净亏损达到1242亿韩元(约合1.04亿美元),而2018年同期净亏损为1057亿韩元。营业亏损为2150亿韩元(约合1.81亿美元),而2018年同期营业亏损为1337亿韩元。对此,三星重工解释称,销售额增长却亏损扩大,主要是因为一次性开支影响。第四季度,由于客户付款延迟,三星重工拨出了670亿韩元(约合5600万美元)作为贷款损失准备金。2019年全年,三星重工净亏损从2018年的3882亿韩元扩大至1.11万亿韩元(约合9.35亿美元)。全年营业亏损从2018年的4093亿韩元扩大至6166亿韩元(约合5.19亿美元),销售额增长39.6%达到7.35万亿韩元(约合61.90亿美元)。此外,三星重工将今年的接单目标定为84亿美元,高于去年全年78亿美元的接单目标,与去年全年实际接单量相比也提高了18%。
【关键词】三星重工,亏损,接单目标
【高端装备】美国会炮制航天新法案,轻月球重火星被指“瞎折腾”(2020-02-05)
【摘要】 2月5日,航天爱好者网讯,2020年1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科学委员会推出一项NASA授权法案,编号HR 5666,意在重新规划NASA未来数年间的深空探索活动。虽然该法案仍属于初稿阶段,但仍在美国航天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法案对现有计划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是2019年特朗普政府宣布的2024年的重返月球目标,在法案中推迟到2028年重返月面,并提出在2033年到达火星轨道。其次是登月方案的重大调整,作为支撑登月活动的中转空间站“月球轨道平台门户”被颠覆,改为奔火转移平台。还有,法案还规定登月舱所有权须回归NASA,商业公司不再拥有登月舱所有权,摒弃了商业货运补给(CRS)和商业载人航天(CCP)项目的服务购买模式。最后,载人登陆火星成为美国深空探索的最终目标,月球优先级有所下降。
【关键词】美国,航天法案,火星
【高端装备】毛里塔尼亚使用无人机对付沙漠蝗虫(2020-01-21)
【摘要】 1月21日,全球无人机网讯,国外媒体报道,毛里塔尼亚将很快测试无人机,以抗击蝗虫大批破坏农民的庄稼和生计的问题。这次试验归功于联合国,联合国希望将沙漠蝗虫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国家沙漠蝗虫防治中心联合开展了这项试验。据悉,无人机将用于监视和跟踪蝗虫并启动预警系统,以确保对农民的农作物造成的损害最小。除无人驾驶飞机外,还将在已知蝗虫繁殖地区部署5个团队,由10名探险家组成,这将有助于一旦蝗虫蜂拥而至,对农民和社区产生影响。这些小组将部署21天,成员包括阿尔及利亚,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尔,塞内加尔,乍得,利比亚,马里和突尼斯。这一轮测试将探索这些无人机是否适合在毛里塔尼亚境内使用,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允许它们在受沙漠蝗虫影响的其他国家使用。
【关键词】毛里塔尼亚,无人机,沙漠蝗虫
【高端装备】韩国造船业全面布局“智能+”时代(2020-01-21)
【摘要】 1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韩国造船业正在全力以赴开发智能船舶,打造智能船厂,希望利用5G、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克服市场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在与中国造船业的竞争中始终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近日,现代重工集团宣布,已经在其独立研发的HiMSEN发动机中引入了AI、大数据、物联网(IoT)等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推出一套最佳的船舶运营系统。据现代重工介绍,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己的现代智能设备管理方案,增强了其独立的Hi-Touch船用和发电发动机,与过去相比可将燃料成本削减了10%以上。与现代重工类似,韩国另一家主要船企三星重工已经在去年联合韩国最大移动运营商SK电讯(SKT),成功完成了首个5G动力远程控制模型船的自动航行实验。在测试过程中,三星重工成功地在距离巨济船厂约250公里的大田市一个远程控制中心遥控模型船的测试操作。此外,大宇造船也在与韩国LNG船运营商Hyundai LNG Shipping(HLS)合作开发智能船舶技术,同时也在与现代商船一起研究物联网、船舶材料仓库自动化系统等技术。
【关键词】韩国造船业,智能,领先优势
【高端装备】空客公司BelugaXL运输机正式投入运营(2020-01-15)
【摘要】 1月15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空客公司首批生产的6架“超级大白鲸”(Beluga XL)运输机当中其中一架正式投入运营,其余5架Beluga XL将于2020-2023年相继投入运营。Beluga XL长63米,宽8米,载重量51吨,航程4000公里。在世界现有运输机中,Beluga XL运输机货舱横截面最大,可运载2个A350 XWB机翼。和正在运营的“大白鲸”(BelugaST)相比,其运力提升30%。据悉,空客公司2014年11月启动A330-200运输机改装成BelugaXL项目。改装工作包括降低了驾驶舱位置、重新设计货舱结构和尾部机翼,更换Trent 700发动机等。BelugaXL历经200次飞行测试、累计飞行700小时,于2019年11月通过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型号认证。
【关键词】空客公司,运输机,投入运营
【高端装备】全球最大重型运输和吊装公司诞生(2020-01-15)
【摘要】 1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全球最大的重大件运输公司荷兰Mammoet完成了英国竞争对手——全球第三大重型运输和吊装公司ALE的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重型起重运输服务供应商”。此次合并后,Mammoet会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制定整合方案,在继续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安全管理和世界级的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将ALE与Mammoet的业务紧密联系。合并之后的全球业务覆盖范围是前所未有的,拥有超过140个办事处和分支机构,确保覆盖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及城市区域以更好的维护客户关系。据悉,Mammoet和ALE与比利时的Sarens公司是目前全球三大超重型吊装专家,拥有大型起重机、起重船只和顶升系统。Mammoet和ALE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其设备机队的规模,按照起重能力计算,将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吊装公司Sarens的接近两倍。
【关键词】Mammoet,ALE,合并
【高端装备】韩国船企接单量连续两年排名第一(2020-01-09)
【摘要】 1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凭借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的优势,继2018年之后,韩国造船业2019年接单量再超中国,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1月6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援引克拉克森数据称,去年全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为2529万CGT;其中,韩国船企接单量共计943万CGT,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37.3%,排名第一。据悉,2011年韩国船企的全球市场分额达到40.3%,超过中国,但此后的2012年到2017年均被中国压制。2016年市场低潮时期韩国船企的市场份额曾经跌至16.7%,2018年1月触底反弹。去年上半年韩国船企表现并不亮眼,中国船企的订单量为468万CGT,韩国则为358万CGT,而后半年韩国船企的订单量(585万CGT)超越中国(387万CGT)实现逆袭。据分析,凭借在高附加值船舶建造领域的优势地位,韩国船企后程发力,拉开对中国企业的领先优势。不过,在手持订单方面,中国船企仍然以高达2693万CGT的手持订单量排名全球第一。韩国船企手持订单量排名第二,共计2260万CGT。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全球大型LNG船新船订单量共计11艘,全部花落韩国。得益于LNG船订单的助力,韩国船企在12月揽获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船订单,单月接单量为174万CGT,占全球单月新船订单量307万CGT的56.7%。
【关键词】韩国,船企接单量,排名第一
【高端装备】“钢铁侠”机器人将交付使用(2020-01-09)
【摘要】 1月9日,搜狐网讯,据美国知名机器人研发企业萨科斯机器人公司发布的消息,这家公司研发的新款工业用外骨骼机器人外形酷似“钢铁侠”,将于本月交付给首批客户。萨科斯机器人公司媒体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说,这款产品名为“Guardian XO”,可用独立电池供电,充满电后可持续工作8小时。据悉,Guardian XO是一套具有24个自由度的外骨骼全身机器人。穿戴着它,人可以举起90千克的重物,但仅仅感觉自己在举起4.5千克。它完全采用电动驱动,并且可以运行2个小时而不受限制。据介绍,这款外骨骼机器人拥有脊背和四肢,使用者只要一分钟就能“嵌入”其中。同时新用户只需要进行几分钟的培训就可以熟练操作。由于Guardian XO具有独立的腿和脚,因此大约自身67千克重的骨骼(及其所携带的物品)会绕过使用者,将重量直接转移到地面上。这意味着使用者并不需要将机器人束缚在自己身上,而是将自己束缚在机器人身上。因此尽管它看上去很笨重,但其实系统的重量并不是使用者承受的。
【关键词】美国,工业用,萨科斯
【高端装备】印度公布航天新计划:将发射月船-3号,启动载人航天项目(2020-01-02)
【摘要】 1月2日,腾讯网讯,印度国家航天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斯万(K. Sivan)1月1日召开记者会,公布了有关印度航天未来几年规划和目标,包括新的探月计划和载人航天计划。据悉,斯万表示,2020年印度将发射“月船-3号”(Chandrayaan-3)探测器。他表示,有关计划正在“顺利进行”,发射时间暂定2020年11月,不过也有可能延续到2021年。报道说,印度空间计划成本极其低廉,与美国、中国、俄罗斯数十亿上百亿经费规模完全不同。只要登陆成功,便可为未来的宇宙探索提供新的途径。此外,斯万表示,印度的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行定于2022年印度脱离英国独立75周年期间进行。如果这一计划实现,印度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独立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关键词】印度,航天计划,深空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