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立陶宛能源部:到2040年,波罗的海沿岸六国将打造2500公里氢能源...(2024-09-20)
【摘要】 9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据立陶宛《商业日报》9月9日报道,立陶宛能源部当天表示,到2040年,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和德国等六国,将通过一条长2500公里的绿色氢能源走廊串联起来。根据北欧和波罗的海天然气传输系统运营商9日完成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北欧-波罗的海氢能走廊每年可运输270万吨氢燃料。该走廊将成为欧洲首批运营的跨境氢项目之一,预计到2050年每年可减少37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标普全球网站9日称,北欧—波罗的海氢能走廊是欧洲氢能主干网的一部分。欧洲氢能主干网计划到2030将建成28000公里长的专用氢气管道网络,到2040年将扩展到28个欧洲国家共53000公里。该计划得到了31家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的支持。北欧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水力和风力发电,通过水电解生产氢气,并可以通过管道将氢气出口到德国等高需求中心,预计德国将需要大量进口氢气才能满足预期需求。北欧—波罗的海氢能走廊项目合作伙伴于2022年12月签署合作协议。2023年4月,欧盟委员会授予该项目共同利益项目地位,使其能够获得欧盟资金并加快审批速度。有关报告称,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提高供应来源的多样性,增强波罗的海地区和欧洲能源安全。
【关键词】氢气,通过,管道
【绿色环保】全球钢铁业脱碳前行,需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低碳解决方案(2024-09-09)
【摘要】 9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钢铁行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表示:“钢铁行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达14%。”世界钢铁协会相关数据预测,碳中和背景下,随着钢铁需求的小幅增长,粗钢产量到2050年将达到22亿吨至24亿吨。产量增加,钢铁行业也需负责任地减少碳排放量。国际能源署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的低碳转型之旅需要历经几个阶段。其中,2020年-2030年为过渡期;2030年-2050年/2070年为推广和转型期,钢铁行业在这一阶段将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价值链的“净零排放”。埃德温·巴松提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需要满足以下先决条件:稳定和廉价的清洁能源供应,业务运营和产业链的降碳,“低碳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化发展,低碳排放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全球贸易活动为气候行动提供支持,以及持续向循环经济过渡等。埃德温·巴松表示,钢铁行业需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低碳解决方案。就目前而言,高炉冶炼工艺降碳潜力大,伴随技术升级加速,该工艺的低碳解决方案还将日益具有经济性。此外,长寿命周期的钢铁生产活动,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满足低碳属性需求。
【关键词】减少,排放,碳中和
【绿色环保】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公报显示,去年中国PM2.5浓度下降(2024-09-09)
【摘要】 9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9月5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最新《空气质量与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其中数据显示,由于人为排放的减少和控制得当,与2003年—2023年的参考期相比,2023年,中国的PM2.5浓度有所下降。《公报》指出,数据显示,与2003年—2023年的参考期相比,去年,北美的野火造成异常高的PM2.5排放量。由于人类和工业活动导致的污染排放增加,印度PM2.5水平也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与之相反,由于人为排放的减少,中国和欧洲的PM2.5测量结果低于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这一趋势自世界气象组织2021年首次发布《公报》以来就长期存在。中国PM2.5浓度的下降,是我国长期大气污染治理显现出的积极效果之一。从以前重霾频发,到如今蓝天常在,中国空气污染防治成效有目共睹。近10年,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我国的煤源性污染基本得到了解决,对二氧化硫的治理有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聚焦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推进“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等五大路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质量,稳定,改善
【绿色环保】国际最新研究:南极野生动物中发现禽流感(2024-09-04)
【摘要】 9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病毒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南极地区的不同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中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包括在黑眉信天翁和南极毛皮海狮中。该发现表明,禽流感疾病影响的地理范围正在扩张,并对南极这一偏远地区产生潜在的生态影响以及对野生动物带来威胁。进一步遗传学分析提示,H5N1禽流感病毒存在来自南美洲的潜在引入途径,可能是通过迁徙鸟的移动传播,并显示该病毒在亚南极地区岛屿上的不同物种和地区迅速扩散。不过,本次研究采样中,一只王企鹅和一只凤头黄眉企鹅在接受检测时未感染该病毒。论文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H5N1对南极当地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并引发了对野生动物感染当地之前没有的疾病的担忧。他们指出,进一步研究可探索病毒在该生态系统内的传播、潜在的防范措施,并监测后续传播以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因此,未来有必要开展持续监测和生物安全措施,以降低禽流感病毒对南极等偏远地区野生动物的威胁。
【关键词】野生,动物,威胁
【绿色环保】西班牙土地荒漠化的警示,制定全国范围内的荒漠化防治行动计划(2024-09-04)
【摘要】 9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它持续破坏和威胁人类的生活环境,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国家行动计划,西班牙有18%的土地面临极高的荒漠化风险,20%的土地属于中度风险区。西班牙荒漠化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来自极端干旱气候。自2022年以来,西班牙降雨量下降了28%,长期的干旱少雨让西班牙处在缺水状态,导致国家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过度耗水。西班牙作为欧盟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巨头,被誉为欧洲的“菜篮子”。西班牙的土地面积有一半是用来种植水果蔬菜,八成以上淡水用于农业灌溉。西班牙的农业用水量几乎是该国所有家庭用水量的7倍。为有效应对荒漠化问题,西班牙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一是实施干旱可视化工程。西班牙创建了实时监测气象干旱的预警系统。该系统由西班牙科学家开发,通过卫星数据和一系列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降雨量和蒸发量,即土壤表面和植物的水分损失。由此产生的可视化地图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并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数据,特别是在农业等关键行业。二是政府对抗旱政策的选择。西班牙政府持续推行造林活动,至今已种植约500万公顷的林木,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0%。此外,西班牙政府还实施了地中海荒漠化防治项目、国家土地清单制定项目、西班牙土地情况地图创建计划以及全国荒漠化防治行动计划。
【关键词】清单,制定,项目
【绿色环保】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卫星记录以来最高点(2024-08-29)
【摘要】 8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今年6月,全球多个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海面温度不断创下同期新纪录。NOAA在6月13日报告称,全球大部分海域5月的海面温度高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其中热带大西洋的海面温度创历史新高。气候变化或是导致海洋温度升高的“罪魁”。2023年,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气候条件,使该地区海面温度升高。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指出,厄尔尼诺现象使海面再次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全球多个地区引发更多极端高温。海洋温度升高显著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从2023年1月到2024年5月,全球至少6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珊瑚礁白化事件——这是海水变暖的直接结果:当海洋温度比夏季长期温度高出约1℃并持续4—6周后,就会出现珊瑚白化现象。藻华现象在世界各地泛滥。一项研究显示,2003年至2020年,藻华的覆盖率增加了13.2%,频率增加了近60%。2023年6月,北大西洋北海地区的藻华使海水变成肮脏的橙色,从太空中都能看到。这一地区经历了过去18个月的极端高温,今年6月,该地区气温比正常温度高5℃。NOAA科学家说,该地区“在发烧”。
【关键词】海面,温度,升高
【绿色环保】西方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正在加速降温(2024-08-29)
【摘要】 8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全球范围内,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正在加速降温,尤其是在西方市场。受气候危机、社会公平等全球性问题带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ESG投资一度风靡金融圈。然而,今年上半年,全球ESG股票型基金领域首次出现资金撤出。根据巴克莱数据,截至6月,今年ESG股基资金净撤出规模已达到400亿美元,仅4月一个月净流出就达到140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月度撤回资金规模。截至今年4月,全球ESG债券型基金连续13个月获得资金流入,今年迄今已筹集220亿美元资金。ESG股基资金流负增长,几乎在全球主要市场都有出现。4月,美国ESG股基撤资规模达44亿美元,在全球占比达31%。摩根大通指出,截至今年5月的过去12个月,全球可持续股票和基金的回报率为11%,而传统股票和基金的回报率则为21%。截至5月底,今年全球发行ESG基金刚超过100只,5月一个月只发行了16只ESG基金,这是2020年初以来最低月度发行量。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共发行566只ESG基金,低于2022年的993只。
【关键词】投资,回报率,预期
【绿色环保】美媒:由氢能供给能源,埃及新首都要建“零碳排放大楼”(2024-08-23)
【摘要】 8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据美国《新闻周刊》8月19日报道,埃及新首都将于明年年初建造一座造价10亿美元的50层办公大楼,和以往的摩天大楼不同的是,这座新地标将由环保的氢能为大楼供给能源。为了缓解首都开罗的过度城市化问题,埃及在距离原首都约50公里处建造一座“新行政首都”,而这栋由氢能供能的大楼将是新首都的地标建筑。大厦的建造商对媒体表示,该建筑名为福布斯国际大厦,计划在2030年完工。为了打造“环保城市”的概念,这栋大厦将用氢能作为供电等日常运转的能源,如果大楼建成运转,将是一座“零碳排放大楼”。除了环保外,这栋大楼还立志打造豪华舒适的办公环境,将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系统,并建有两部超高速VIP电梯和一个直升机停机坪,以此吸引国内外的优质企业进驻。
【关键词】日常,运转,能源
【绿色环保】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上汽最高36.3%,特斯拉独享最低9%(2024-08-23)
【摘要】 8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进行终裁信息披露,对拟议税率进行小幅调整。3家抽样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吉利、上汽的反补贴税率分别从17.4%、19.9%和37.6%,小幅下调至17%、19.3%和36.3%;其他合作公司的税率由20.8%上调至21.3%;非合作公司的税率由37.6%下调至36.3%。加上原有的10%的基础关税,意味着上汽将被征收46.3%的关税。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委员会称,特斯拉为其从中国出口欧盟的汽车争取到了最低的9.0%关税,大幅低于7月4日公布的20.8%。此外,此次披露的信息明确,德国制造商宝马、奔驰等在将其产品出口至欧盟时,至少需支付21.3%的关税。而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些制造商被列入“非合作公司”,本应支付最高税率,因其未向欧盟委员会提供尚未投产的车型信息等。可见,欧盟对中国本土车企的征税税率只是小幅下调,而对美国等汽车制造商的征税税率较此前披露的信息大幅下调。这意味着,较中国本土车企而言,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优势可能会因此显著提升。
【关键词】价格,优势,提升
【绿色环保】日本大阪府部分水体严重污染,有机氟化合物含量超标400多倍(2024-08-16)
【摘要】 8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日本大阪府摄津市一处地下水检测出有机氟化合物含量超标400多倍后,当地民间团体组织附近千余名居民进行血液检测。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约三成受检者血液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含量超标。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难以降解,会在环境和人体中累积,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署将其中一种代表性物质全氟辛酸(PFOA)列为致癌物,将另一种代表性物质全氟辛烷磺酸(PFOS)列为可能致癌物。这家民间团体8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接受血检的大阪府和兵库县1190名居民中,约三成人血液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含量超标。该团体要求日本中央政府为居民做免费血检,并采取相应对策。2023年以来,日本冲绳县、大阪府和东京都等地接连曝出水体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含量超标,附近居民血检异常。由于事发区域大多邻近驻日美军基地和日本自卫队基地,这些基地被视为可能的污染源。此外,一些工厂也被视为有造成污染的嫌疑。
【关键词】物质,含量,超标
【绿色环保】气候危机使英国保险赔付额飙升(2024-08-16)
【摘要】 8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受气候危机影响,英国保险公司赔付金额创7年来新高。据英国《卫报》12日报道,行业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极端天气给家庭和企业造成的损失急剧增加,与天气影响相关的索赔金额达到1.44亿英镑,各类保险总赔付金额环比增长5%,达到14亿英镑。报道称,英国保险协会(ABI)表示,由于房屋因风暴、暴雨和管道结冰被损坏等情况频出,与天气相关的索赔已连续5个季度使保险业损失超过1亿英镑。今年上半年,英国经历了大量降雨和恶劣天气。《卫报》此前报道称,据普华永道估计,仅在今年第一周,风暴“亨克”就造成近1.5亿英镑的索赔金额。ABI政策顾问克拉克表示,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的极端天气可能对人身安全及其房屋造成毁灭性影响,她呼吁政府重点关注灾害预防和恢复措施,降低英国在气候危机影响下的脆弱性。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英国保险公司赔付了与天气影响相关且创纪录的5.73亿英镑,比2022年多出1.5亿英镑。此外,2023年与天气影响相关的平均赔付额接近每单5000英镑,而前一年仅略高于3000英镑。以当前趋势,ABI预计2024年各类保险总赔付额有可能超过去年的49亿英镑(其中已经支付了约27亿英镑)。
【关键词】预防,恢复,措施
【绿色环保】日本启动第八轮核污水排海,预计排放7800吨(2024-08-09)
【摘要】 8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八轮排海于8月7日开始。据报道,此轮排海将持续到8月25日,预计排放量约为7800吨。去年8月份,日本政府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国际社会反对和担忧。自2023年8月24日起,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进行了七轮核污染水排海作业,总计排放核污染水约5.5万吨。此前,针对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第七轮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6月28日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在尚未解决国际社会对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净化装置长期可靠性、监测安排有效性等关切的情况下,日方执意通过排海将核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世界,是对全人类健康、全球海洋环境、国际公共利益的公然漠视,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关键词】海洋,环境,国际
【绿色环保】世界气象组织:7月极端高温影响全球数亿人(2024-08-09)
【摘要】 8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世界气象组织8月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7月的极端高温影响了全球数亿人,在人类社会引发连锁反应。亚洲国家中,日本7月平均气温是自189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打破了去年创下的纪录,预计日本高温天气8月仍将持续。印度也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7月。数据还显示,地中海和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在7月也遭受热浪持续侵袭,造成人员伤亡并影响公众健康。希腊、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保加利亚等国都经历了各自国家有记录以来的最热7月。此外,仅8月1日当天,在美国就有约1.65亿人处于高温警报之下。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说,过去一年,广泛、强烈且持续的热浪席卷了每个大陆,至少10个国家在不止一处出现了超过50摄氏度的单日气温。
【关键词】影响,公众,健康
【绿色环保】水源检出有机氟化物超标,日本多家医疗机构呼吁明确污染源(2024-08-02)
【摘要】 8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7月31日,日本多家医疗机构举行联合记者会,呼吁东京都及日本政府就居民血液中有机氟化物浓度开展全国范围检查,并希望日本各级政府确定有机氟化物污染源、推进污染清除作业。今年3月以来,千叶县的柏市、镰谷市以及白井市内,共7处下水道、59处水井中发现有机氟化物浓度超过日本暂定国家标准。今年4月,镰谷市对当地水井进行水质检查后发现,调查的17口水井中有7口有机氟化物浓度超标。在随后扩大范围检查后发现,镰谷市被抽查的水井中有13口浓度超标,其中最严重的达到日本暂定国家标准的700倍。而在5月底6月初,检查人员在镰谷市附近的柏市发现,当地21口水井中有机氟化物浓度超标,最大数值超过了日本国家标准的30倍。日本社会医疗法人社团表示,此前就相关问题向东京都政府提出建议要求,但东京都政府的回答笼统含糊,未对有机氟化物污染源问题进行明确回答,对于清除污染的方式也未作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氟化物,污染源,问题
【绿色环保】北美地区野火频发,专家呼吁加强应对(2024-08-02)
【摘要】 8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美国、加拿大等地野火频发,且蔓延迅速、难以扑灭。美国国家跨部门消防中心7月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天美国有超过100处大型野火在燃,过火面积超过8228平方公里。另据加拿大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4日,加拿大有超过300处仍处于失控状态的野火。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火灾气象学家本杰明·哈切特说,加利福尼亚州近年来频繁出现严重野火灾害,这与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有关。受气候变化影响,有的年份非常潮湿,有的年份非常干燥,以目前仍在加州肆虐的野火为例,前几年的潮湿天气有助植物生长,今年创纪录高温又使植物干枯易燃。多名美国专家提出,除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外,还可以通过计划烧除等方式预防火灾。计划烧除是指有计划、可控制地使用低强度地表火烧除林下、林缘、草地的可燃物,以提前消除或减少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提高森林草原防火能力。多年来美国西部一些地区在遇到野火苗头时就迅速将其扑灭,但这也会导致大量可燃物堆积,进而出现更猛烈野火。因此,计划烧除有助于预防极端野火发生。
【关键词】草原,防火,能力
【绿色环保】欧洲首个100%氢燃料发电厂即将启动(2024-07-26)
【摘要】 7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12日,Essar能源转型公司(Essar Energy Transition,EET)宣布,将启动EET氢能发电项目,该项目是欧洲首个100%氢燃料发电厂。EET氢能发电厂位于EET燃料公司的英国斯坦洛炼油厂,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将从EET Hydrogen的生产厂购买氢气,并向斯坦洛炼油厂供应电力和蒸汽。EET还将开发1GW蓝氢工厂和至少50MW的电解槽。目前首批350MW的蓝色氢生产能力已经获得规划许可,将于2027年启动。EET表示这是欧洲首个氢气发电厂,它还将为该地区的其他工业用户提供低碳电力,以支持他们的脱碳目标。目前,欧洲计划建设的其他氢气发电厂,如英国的Keadby Hydrogen和德国的Gersteinwerk,预计将在本十年末前后投产。EET氢能发电厂将分两期开发,达到125兆瓦的发电能力,每天可提供6000吨蒸汽,氢气将取代碳氢化合物,每年可减少740000吨二氧化碳。新工厂将取代斯坦洛现有的锅炉装置,这些装置目前为炼油厂的运营提供约50兆瓦的电力。斯坦洛炼油厂计划到2030年将总排放量减少95%,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低的炼油厂。
【关键词】脱碳,目标,建设
【绿色环保】中英科学家合作揭示:人类活动导致过去百年来全球降水变率增强(2024-07-26)
【摘要】 7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文霞、研究员周天军等与英国气象局学者合作,以“人类活动导致过去百年来全球降水变率增强”为题在Science发表文章,指出过去百年来,全球陆地降水变率已经在显著增强,并可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综合理论研究、数值模拟、观测诊断和检测归因研究等多个方面的证据,科学界对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变化的物理机制认识越来越清晰。该研究利用国际上所有可公开获取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通过严格筛选和系统分析,揭示了1900年以来,在观测资料充足的地区,全球约75%的陆地上降水变率已增强,其中尤以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东部最为显著。降水变率的增强涵盖了多个时间尺度,包括天气尺度、月尺度和季节内尺度。就全球平均而言,逐日降水变率正在以1.2%/10年的速率增强。为理解上述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研究团队基于一个两层约化水汽收支动力诊断模型和最优指纹检测归因法,研究发现降水变率的增强可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由热力作用主导。温室气体增温引起大气水汽含量增加,有利于降水异常幅度增大、变率增强。同时,大气环流的变化也在年代际尺度上影响降水变率,这种动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明显,区域,特征
【绿色环保】日本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海结束,共排放7846吨核污染水(2024-07-18)
【摘要】 7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日本东京电力公司7月16日发布的信息,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海已于当天中午完成。本轮排海自6月28日开始,共计排放了7846吨核污染水。自去年8月日本政府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以来,已进行七次排海。对此,日本民众及专家表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在未能确保安全可靠的情况下,不断向海洋倾倒核污染水的行径,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愤慨。此外,16日原子力规制厅表示,东京电力公司方面为防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废液喷溅等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没有效果,要求他们加强管理,提高措施有效性。自去年秋天以来,福岛第一核电站接连发生放射性废液喷溅等事件,东京电力公司于今年5月至6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提交了相关结果。东电方面报告称,发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包括工作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考虑不足,以及与主承包商的信息共享不足等。
【关键词】措施,效果,管理
【绿色环保】欧盟绿色转型实效待观察(2024-07-18)
【摘要】 7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年来,经济失速化、政治碎片化、地缘危机持久化考验着欧洲民众的信心和耐心。面对种种问题,欧盟委员会选择将推动欧洲经济“绿色与数字化双转型”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优先方向。尽管欧盟押注绿色转型振兴经济,但实际效果尚不明显。以农产品为例,欧委会政策规定,农民有义务将至少4%的耕地用于非生产性功能或进行轮作,以及减少至少20%的化肥使用量等。受这些政策影响,欧盟的农业产量预计到2030年将比当前水平减少12%。面对绿色产业政策超出实际发展水平、“水土不服”的困境,欧委会不得不放宽政策并作出让步,预计未来相关政策的实施还将面临更多阻力。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冯德莱恩推动的欧盟绿色政策忽视了欧盟的经济和工业利益。路透社报道称,欧洲民众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正浇熄社会对绿色能源转型的热情。行业协会和普通民众则认为,欧盟严苛的绿色产业政策恐为外国产品抢占市场打开方便之门。同时,在6月落下帷幕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欧洲绿党失利,而对绿色产业政策持怀疑态度的右翼党团则成赢家,欧洲议会内部势力的此消彼长和政治博弈或将引发欧盟绿色政策转向。
【关键词】欧盟,绿色,政策
【绿色环保】气候变化或导致褐藻和海草减少,损害生态系统完整性(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褐藻和海草的全球分布范围缩减。这一研究为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产生普遍影响提供了新证据。褐藻和海草是构建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植物,它们参与海洋养分循环、促进碳封存、减缓气候变化、促进渔业发展,为沿海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功能。在这项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的研究项目中,研究人员对共计207种褐藻和海草在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预估的分布情况进行建模,并模拟它们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结果显示,到2100年,全球褐藻和海草的分布范围将缩减5%至6%,在全球多地的本地多样性平均下降3%至4%,而高度适合褐藻和海草生长的栖息地将在全球部分地区减少至少70%。研究人员表示,褐藻和海草的减少会影响其他物种,损害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关键词】分布,范围,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