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日本企业与鸿达兴业签署《年产30万吨离子交换膜法大型电解装置合...(2020-02-21)
【摘要】 2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鸿达兴业与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签署《氯 碱制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优势,从资源、技术、装备等方面开 展合作,推进双方在氯碱和氢能领域方面的合作。2020年2月1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中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金材科技有限公司与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签署《年产 30 万吨离子交换膜法大型电解装置合同》,加快推动公司氯碱制 氢、储氢、运氢及氢能应用产业化的发展。鸿达兴业是我国知名的 大型资源能源综合产业上市公司,拥有“氢能源、新材料、大环保和交易所”四 大产业,形成了完善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产 业化、现代化的知名企业。目前公司的 PVC、烧碱、电石、稀土新材料、土壤调理剂等产品产能和综合经营实力在行业名列前茅。公司利用氯碱制氢的技术和经验优势,积极开发氢气的综合应用和市场,推动制氢、储氢、运氢及氢能应用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旭化成株式会社,应用,产业化
【绿色环保】英媒:全球沙子贸易繁荣引环保忧虑(2020-02-21)
【摘要】 2月21日,北极星环保网讯,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期刊载题为《全球沙子贸易繁荣引发环保担忧》的报道称,世界上最常用天然材料沙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一些脆弱的天然栖息地遭到开采,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禁止出口沙子。经合组织说,从重量来看,建筑业的沙子、砾石和碎石块用量超过了全球所有化石燃料和金属的总消耗量。该组织预测,未来40年里,为了满足全球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建筑业对沙子和砾石的需求量将上升约一倍。报道称,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沙子进口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进口增幅最大的是人口急剧增长的国家。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巴林去年进口了超过57万吨沙子,创历史最高纪录。印度2018年的沙子进口量超过52万吨,而此前八年的年均进口量约为5万吨。泰国的沙子进口量在过去几年里也大幅增加。随着沙子需求量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国家)正寻求通过禁止或严格限制出口来保护本国资源。
【关键词】严格限制,保护,本国资源
【绿色环保】特斯拉拟尽快在欧洲和中国扩大太阳能屋顶瓦业务(2020-02-14)
【摘要】 2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纽约时报》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在美国加紧安装太阳能屋顶业务的同时,特斯拉还将把该业务拓展到欧洲和中国市场。据悉,去年10月,特斯拉推出了第三版太阳能屋顶瓦,得益于产品优化和更快的安装速度,其价格大幅下降。有媒体梳理之后发现,特斯拉V3太阳能屋顶瓦较前代产品价格下降了40%。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希望迅速扩大新一代太阳能屋顶的生产和安装,但此项工作需要新聘请大量安装人员。在降价之后,全美范围内对特斯拉太阳能屋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它只会在具备特斯拉安装人员的市场上销售。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将基于各地招募安装工人的情况来决定在哪些市场扩大太阳能屋顶的安装规模。就在上个月,媒体曝光了美国国内少数新增市场名单,特斯拉计划短时间内在上述地方开始安装新版太阳能产品。现在,马斯克首次在twitter上证实特斯拉计划将太阳能板产品扩展到欧洲和中国市场。
【关键词】业务拓展,欧洲,中国市场
【绿色环保】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超化石能源(2020-02-14)
【摘要】 2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德国行业组织Fraunhofer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德国电力生产年度数据显示,2019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6%,比2018年提高5.4个百分点。这是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次超过化石能源。Fraunhofer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德国发电总量为5156亿千瓦时。其中,风力发电量达到1272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24.67%;生物质发电为444亿千瓦时,占比8.5%;太阳能和水力发电量分别为465亿和192亿千瓦时,占比分别达到9%和3.8%。上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合计达到约2374亿千瓦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化石能源发电量出现大幅下滑。Fraunhofer研究所统计结果表明,2019年,德国燃煤发电量为1509 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9%,比2018年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褐煤净发电量为1022 亿千瓦时,比2018年下降了22.3%;硬煤净发电量为487亿千瓦时,比2018年减少了237亿千瓦时,降幅达32.8%。叠加541亿千万时的燃气发电和少量燃油及垃圾焚烧发电,2019年德国化石燃料的净发电量约为2070亿千瓦时,首次低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关键词】发电,占比,价格
【绿色环保】蒙古国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乌兰巴托污水处理厂项目贷款协议(2020-02-03)
【摘要】 2月3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讯,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谢平与蒙古国财政部部长呼日勒巴特尔在京签署乌兰巴托污水处理厂项目贷款协议。该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惠及蒙45%的人口,有利于提高乌兰巴托水资源管理水平,改善首都民众的居住环境。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蒙古国农业、教育、市政交通、电力通信、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融资支持了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有力支持了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深化中蒙两国经贸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改善,首都民众,居住环境
【绿色环保】黑碳排放增加85%,低硫燃油环保性受质疑(2020-02-03)
【摘要】 2月3日,北极星大气网讯,德国环境署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VLSFO的部分调和物将造成船舶黑碳排放量激增,其排放量远超HSFO。目前,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考虑是否在北极水域停用VLSFO。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水域通行性已大大增强。据预测,根据目前北冰洋冰川融化速度,到了2025年,除了加拿大北极群岛部分区域海水密度较高外,其他地区基本无冰,船舶可以正常通航。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充分利用北极航线。对于我国来说,北极圈除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外,其亦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从我国的大连港出发,沿日本海北上,进入白令海峡,途经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最后抵达西欧,这是连接东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商船不必行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英吉利海峡——航线跨越大半个地球——节省了时间与金钱,运输效率成倍增加。然而,前述研究报告指出:“……含硫量为0.5%的新型混合燃料内含有70%到95%的高比例芳香化合物,燃烧后将导致黑碳排放量比HSFO增加10%到85%……而当发动机低于满负荷运转时,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船舶,黑碳排放量,激增
【绿色环保】IMF报告显示:全球碳排放量再次上升(2020-01-23)
【摘要】 1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报告称,全球碳排放量在2009年后稳步下降几年之后,从2017年开始回升,要减缓气候变化,必须减少碳排放量。报告显示,全球碳排放量在2017年增加了1%,在2018年又增加了2%。近年来,中国的碳排放量逐年减少,原因是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增加,经济增长已更加依靠服务业而非制造业。印度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碳排放量则在不断增加。2018年,除美国外,所有七国集团经济体的碳排放量均出现下降。美国碳排放量增长是由于工业生产复苏,同时也有可能源于恶劣的天气。IMF指出,在过去5年中,能源强度(即每单位GDP的能源使用量)和碳强度(即每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的下降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量的增长。但2018年能源强度对减排的贡献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全球工业生产周期性回升所致,其结果是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无法抵消人口和全球人均收入增长、尤其是人均收入在2017年和2018年回升导致碳排放增加。
【关键词】依靠,服务业,非制造业
【绿色环保】绿色能源或可缓解南非用电危机,风电场已贡献3976兆瓦发电量(2020-01-23)
【摘要】 1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据南非当地媒体报道,南非目前最大、投资超过10亿兰特的绿色能源项目都是风电场;这些独立发电商(IPPs)贡献了3976兆瓦发电量,而煤炭发电厂贡献了36400兆瓦;最大的3个风电场每个发电量近140兆瓦。值得注意的是,南非目前已经建成的最大风电场项目就是由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在南非开发的德阿二期北区项目,装机发电量为144兆瓦。紧随其后的分别是Loerisfontein风电场二期(发电量138兆瓦)和霍巴布风风电场(发电量137兆瓦),全部位于北开普省。据悉,龙源南非德阿项目是中国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项目分两期同步建设,分别位于北开普省德阿镇西南25公里处和东北75公里处,装机容量分别为100.5兆瓦和144兆瓦,总投资约为25亿人民币。
【关键词】缓解,南非,用电危机
【绿色环保】英国为天然气管网注入氢气试点碳减排(2020-01-17)
【摘要】 1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英国基尔大学近日表示,鉴于氢气燃烧后只产生热量和水具有“零碳排放”的特性,校园区内已正式实施一项绿色能源试点项目,把氢气按一定比例注入天然气管网中用于供暖,有助于减少英国整体的碳排放量。据悉,这项由英国政府支持的绿色能源项目由基尔大学与多家公司和机构合作开展。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在校园区内的天然气管网中最高按体积20%的比例注入氢气,这种混合了氢气的天然气将输送到校园内的住宅和教学楼中用于供暖,以降低供暖耗能产生的碳排放。更为便利的一点是,使用这种新方法后,用户无须改变现有设备和管道。据了解,目前,83%的英国家庭使用天然气取暖,家庭住宅和工业方面的供暖供热占据了英国1/2的能源消耗以及1/3的碳排放。因此,如果上述方法能够在英国全国推广,预计每年可减少约600万吨CO2排放,相当于路面上减少了250万辆汽车。
【关键词】绿色,能源,试点项目
【绿色环保】《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呼吁制定新行动计划扭转生物多样性恶...(2020-01-17)
【摘要】 1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代理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媒体见面会,就媒体关注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在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中国能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借鉴”“对云南省和昆明市在前期的筹备工作当中都有什么建议和要求”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穆雷玛介绍,全球认为2020年是一个生物多样性超级年,是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COP15在中国举办,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能为世界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中国倡导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口号,而是采取很多实际措施,形成了许多有效机制。中国始终愿意与各国分享经验、互学互鉴,这无疑有利于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威胁
【绿色环保】哈萨克斯坦拟引资建设垃圾发电项目(2020-01-09)
【摘要】 1月9日,北极星固废网讯,据哈萨克斯坦《斜体字报》近日报道,哈生态、地质和自然资源部部长米尔扎加利耶夫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哈萨克斯坦将吸引投资者进入垃圾处理行业,其中垃圾发电项目或将成为首选。据悉,哈萨克斯坦生态、地质和自然资源部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拍卖机制,通过吸引私人投资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米尔扎加利耶夫表示,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吸引投资者进入垃圾处理行业的最佳方案是垃圾焚烧发电。哈将采用严格的欧洲垃圾焚烧排放标准,确保“绿色”排放,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据了解,目前,哈萨克斯坦国内因垃圾处理费用标准极低,垃圾处理率仅为13%—14%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想吸引投资者进入该行业,需要将费率标准提高数十倍,而这几乎没有可能。对此,哈萨克斯坦生态、地质和自然资源部表示,垃圾焚烧发电将比照可再生能源发电进入国家电网,投资者通过售电获取收益。这样,投资者将更加关注售电价格,而不会将关注点放在垃圾处理费用标准上。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拍卖机制
【绿色环保】意大利国电全力“脱碳”(2020-01-09)
【摘要】 1月9日,北极星大气网讯,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近日发布了最新的“3年能源可持续投资计划”,将在2020-2022年间投资278亿欧元继续扩大绿色事业版图,这一投资规模较此前公布的2019-2021年3年投资计划增加了11%,旨在跟随全球脱碳和电气化趋势步伐,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该公司官网声明显示,2020-2022投资计划将围绕3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即实现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加大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以及创建可持续城市和社区。278亿欧元的投资中,超过一半的资金约144亿欧元将用于可再生能源部署,旨在到2022年实现14.1吉瓦的新增装机,届时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装机的占比将接近60%。能源转型、脱碳和电气化方面的投资则达到130亿欧元,其中12亿欧元旨在推进电气化建设,118亿欧元将投资于电网的持续数字化和自动化。Enel首席执行官FrancescoStarace表示,2020-2022投资计划基于已建立的固有可持续商业模式,并致力于两大能源趋势:脱碳和电气化。“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脱碳和电气化将会加速,因此新的3年期计划设定了更大的投资规模和更高的绿色发电占比,旨在帮助我们实现2050年完全脱碳的目标。”
【关键词】电网,持续数字化,自动化
【绿色环保】泰国新项目成功签约,国投电力垃圾发电项目再传捷报(2020-01-02)
【摘要】 1月2日,北极星固废网讯,12月底,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控股投资企业新源(中国)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泰国正式与曼谷市政府完成农垦及安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签约。这是继成功投资运营曼谷市首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后,又取得的里程碑进展。成功拿下曼谷第2座和第3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曼谷农垦和安努两个新签约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近100亿泰铢,处理规模均为1400吨/日,合计每年可为曼谷市处理约11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占比接近曼谷市年垃圾总量的30%。签约完成后按照合同要求,国投电力将抓紧启动两个项目的前期各项工作,确保在2022年底前建成投产。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及“走出去”发展战略,按照国投集团的总体要求,国投电力积极推动结构调整战略,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成功介入了垃圾发电领域,并作为“十三五”后期及“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任务之一。后续,在推动安努及农垦项目开发建设的同时,将继续在东南亚地区争取更多优质垃圾发电项目投资机会,尽快提升公司垃圾发电项目规模及质量,实现国投电力垃圾发电业务做强做优。
【关键词】电力,垃圾,发电业务
【绿色环保】印尼: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23%(2020-01-02)
【摘要】 1月2日,北极星大气网讯,据行业资讯网站“亚欧经济情报”报道,印尼日前公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到2025年,该国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将达到2407.4万千瓦,占印尼国内总发电量的23%。印尼政府计划,到今年年末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到1033.5万千瓦,明年扩大到1125.6万千瓦,2024年再增加到1742.1万千瓦。印尼政府预计,为实现2025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所需投资额将达369.5亿美元。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下属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源保护总局局长Sutijastoto表示,今年年内将有2座地热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9.5万千瓦和8万千瓦)和1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2万千瓦)投入商业运行,完全可以实现今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据了解,目前,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仅占其国内总发电量的13%—14%。2017年之前,印尼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多半为水力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从2018年开始,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加速推进。根据最新规划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细目,预计光伏发电将投资174.5亿美元,水电及微型水电将投入145.8亿美元,风力发电为16.9亿美元,垃圾处理发电为16亿美元,生物质发电为13.7亿美元,混合动力发电为2.6亿美元。印尼民营电力生产商协会高级理事里扎尔建议,为了吸引民营企业向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投资,政府有必要加紧对现行的规定进行修订。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投资
【绿色环保】悉尼海水淡化厂过量咸水排放吸引大量鱼类(2019-12-26)
【摘要】 12月26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讯,由南十字大学(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领导的新研究发现,悉尼海水淡化厂具有出乎意料的好处:过量的咸水排放会吸引大量鱼类。这项为期七年的研究是由南十字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在悉尼海水淡化厂于2010年首次启动前后以及该厂暂时停止运营期间共同进行的。结果“海水淡化排放对珊瑚鱼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今天(12月19日)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凯拉赫教授说:“在该项目开始时,我们认为高盐盐水会对鱼类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对鱼类的丰富度以及鱼类数量的明显积极影响感到惊讶和印象深刻。”“重要的是,对鱼类生活的积极影响还包括商业和休闲渔民所瞄准的鱼类增加了133%。“关于鱼为什么如此喜欢它,我们认为它们可能是对与盐水高压释放相关的动态混合所产生的湍流的反应。但是,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关键词】盐水,高压释放,相关
【绿色环保】韩国多举措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9-12-26)
【摘要】 12月26日,北极星固废网讯,韩国从1995年1月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制度。此后韩国的垃圾回收率不断提高。韩国民众的垃圾分类习惯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主要举措包括推出收费专用垃圾袋。垃圾袋价格不便宜,促使人们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垃圾排放,并对垃圾进行精细的分类。垃圾袋的收入,也为政府的资源循环部门提供了财源。首尔市资源循环科科长崔圭东说,2018年首尔市出售专用垃圾袋的收入约为1586亿韩元,占到首尔市一般生活垃圾处理费用的七成。垃圾袋的售价由政府统一调控,因而价格有可能调整变化。建立严格监管体系。除了需要严格分类,不同辖区以及各个小区对于垃圾投放的场所也有不同规定。有的小区有固定的垃圾投放场所,有的小区则规定了垃圾投放的具体时间段以及临时投放场所。从2000年开始,韩国补充实施了“垃圾违法投放举报奖金制度”,奖励额度最高可达处罚金额的80%。首尔市还推出了垃圾分类监管体系,由警察、环卫工人等参与管理监管,并在小区垃圾投放处设置摄像头。这对随意乱扔垃圾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垃圾分类逐渐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垃圾分类,韩国,回收率
【绿色环保】联合国气候变化马德里大会闭幕(2019-12-19)
【摘要】 12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5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闭幕。因谈判各方分歧严重,大会未就《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谈判这项核心任务达成共识。马德里大会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前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解决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本届大会对2020年前盘点、适应、气候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本次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始终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虽然大会在核心议题《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相关谈判中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但中国仍将继续推动相关各方争取早日达成共识。中国将坚定不移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百分之百兑现承诺,与各方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轮换举行,2020年的大会按计划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关键词】适应,气候资金,技术转让
【绿色环保】阿根廷典型水域存在农药污染(2019-12-19)
【摘要】 12月19日,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讯,来自加拿大和阿根廷的科研人员,利用极性有机物整合采样技术(Polar Organic Chemical Integrative Samplers),对阿根廷科尔多瓦省(Córdoba)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Buenos Aires)两河一湖中的农药进行了采样和液相质谱检测。结果发现,在13种目标化合物中,阿特拉津的检出浓度最高,尤其是Brava 湖出湖水中浓度可达2179.4 ± 198.5 ng/L,已经超过了加拿大保护淡水水生生物的水质基准浓度1800 ng/L。麦草畏和2,4-D常常和阿特拉津一起用于控制田间杂草生长,但麦草畏和2,4-D的检出浓度明显低于阿特拉津,在Ctalamochita河水中检出的最高值分别为215.9 ± 15.5 和319.3 ± 9.3 ng/L。此外,湖水和河水中还检出多种杀菌剂,如戊唑醇、多菌灵、嘧菌酯和氟康唑等,其中有些杀菌剂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或个人护理用品,表明来源于城市废水。总体上,该研究显示阿根廷的典型水域存在着农药污染,有些水域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大,而有些则受城市废水系统影响较大。
【关键词】相当浓度,阿特拉津,农药
【绿色环保】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东京举行(2019-12-13)
【摘要】 12月13日,经济日报讯,12月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三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日本东京举行。中日双方共签署了涉及节能、循环经济、污染防治、氢能源、绿色技术创新等领域的26个合作项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梶山弘志出席论坛并发表开幕致辞。来自中日两国约800名代表围绕节能、循环经济、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氢能源、清洁煤炭技术及火力发电、中日长期贸易6个议题展开交流探讨。张勇表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前中国正致力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关键词】节能,循环经济,污染防治
【绿色环保】苏伊士在东南亚赢得两项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合同(2019-12-13)
【摘要】 12月13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讯,苏伊士集团分别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各签署了一份合同,总值1080万欧元。新加坡水务管理机构公用事业局(PUB)委托苏伊士集团扩展和维护系统,以对水库和集水区的运作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为期四年。此举配合新加坡智能公用事业局路线图,以通过全面实现智能化来满足新加坡未来的用水需求和优化水资源管理。而另一份于马来西亚签定的合同,将为登嘉楼州40万居民提供饮用水。苏伊士集团在新加坡赢得的合同加强了与PUB之间的合作。双方合作始于2015年,旨在分享专业知识和共同开发技术,以保护水资源,并应对新加坡在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方面的挑战。自2016年起,新加坡滨海堤坝集水区采用苏伊士AQUADVANCED?城市排水系统,该系统为创新的智能解决方案,现正扩展应用至整个城市。该解决方案运用天气信息和管网中的现场传感器数据为海堤坝集水区提供实时的状况更新。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方案可以预测管网内的水力状况和流量,并向PUB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协助降低洪涝风险,优化水资源管理。
【关键词】新加坡,马来西亚,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