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美空军机翼项目融合大批先进复材生产工艺,碳纤维梁结构采用3D打...(2021-04-16)
【摘要】 4月16日,新浪财经讯,4月7日,美国初创3D打印企业Continuous Composites宣布完成与美国空军实验室为期两年的机翼结构设计合约,并通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出机翼样件。该项目融合了一大批先进的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梁结构和模具采用3D打印技术,肋结构采用长纤注塑工艺,蒙皮采用自动铺丝技术。其中,Continuous Composites公司负责生产的是两根8英尺(约2.44米)长、4磅(约1.8千克)重的碳纤维锥形梁。利用其专利3D打印技术CF3D,生产过程实现了原位预浸+固化,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并缩短了交付周期。锥形梁的纤维含量约为60%,孔隙率控制在1%-2%。Continuous Composites首席执行官Tyler Alvarado表示:“感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空军以及其他项目合作伙伴的充分信任。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美国空军的其他战略合作项目。”
【关键词】美空军,机翼,碳纤维
【新 材 料】Phinergy开发铝空气电池,续航为锂电池四倍(2021-04-16)
【摘要】 4月16日,新浪财经讯,以色列清洁能源初创公司Phinergy和印度能源巨头印度石油公司(IOC)共同拥有的IOP公司,致力于将铝空气电池投入商用。他们将与印度两家领先汽车制造商Ashok Leland和Maruti Suzuk合作,以测试Phinergy开发的铝空气电池,评估其商业用途。目前,已开发出由25个铝空气电芯构成的电池原型,将在Maruti Suzuki的电动汽车,及Ashok Leland的电动卡车中进行测试。铝空气电池的技术原理很简单,从空气中吸入氧,与电芯中的水和铝反应生成电能。其优势在于,一旦铝被完全腐蚀,可以为电池更换新的负极(铝板)和电解质。对于消费者而言,只需将用过的电池换成新电池。研究人员表示,铝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8kWh/kg,而锂电池为1-1.5kWh/kg。因此,使用领先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仅达到100-150公里;而使用铝,即使只有一半的能量密度,仍可实现四倍的续航里程。
【关键词】Phinergy,铝空气电池,锂电池
【新 材 料】QuantumScape的专有固态电池技术获大众汽车认可(2021-04-09)
【摘要】 4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开创固态电池技术的公司QuantumScape获得了大众汽车(VW)的背书,根据QuantumScape发布的声明,该公司已经 "达到了技术上的里程碑,这是大众汽车集团美国投资公司追加1亿美元投资的成交条件。QuantumScape指出,QuantumScape (QS)通过提供与电池领域众多替代品的最新比较,展示了其固态电池的 "游戏规则改变潜力"。这个里程碑是大众汽车在德国的实验室里成功测试QuantumScape的最新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这将是大众汽车与QuantumScape在2020年5月14日签订的股票购买协议下的第二笔,也是最后一笔交易,该协议规定总投资额为2亿美元。大众汽车对QuantumScape的投资现在将膨胀到2亿美元。当然,这并不是该公司最近几个月来唯一获得的高调支持。举例来说,QuantumScape已经获得了 微软 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德国汽车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SAIC Motor)的支持。对于那些不熟悉QuantumScape电池技术的人来说,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 "无阳极"的锂金属电池,在阳极集流器上沉积锂离子形成临时阳极,然后在放电过程中解体。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在阳极中使用碳或硅作为主机材料,以提供容纳锂原子的结构。虽然QuantumScape要到2024年才会正式推出产品,但它已经证明了其电池的商业可行性。举个例子,在对其固态电池单层版本的持续测试过程中,该公司宣称已经成功完成了1000次循环,同时保留了90%以上的容量(接近室温和适度的压力条件)。这些电池还支持在15分钟内快速充电至80%的容量。此外,QuantumScape还宣称,其电池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还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密度。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使用聚合物分离器和液体电解质不同,这些电池使用的是热稳定的固态陶瓷分离器。该电池也完全摒弃了液体电解质。就其产品发展路线图而言,QuantumScape已经成功地在30mm×30mm的外形尺寸中堆叠了多达四层的电池。最终,该公司的目标是将这些层数增加到8到10层之间。该公司还计划采用70mm×85mm的电池片外形尺寸。该公司计划从2023年起,在其自主工厂(称为QS-0)开始每年制造约10万块电池。
【关键词】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大众汽车
【新 材 料】格罗方德:芯片短缺持续到2022年,公司拟投14亿美元扩产(2021-04-09)
【摘要】 4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执行长Thomas Caulfield表示,目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超过 100%,整体产能满载,而格罗方德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增加产能。然而,目前半导体产业供应不应求的情况仍未趋缓,可能将持续到2022年或是更晚。Caulfield指出,芯片的短缺正对全球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像是延误了汽车生产,或是消费性电子制造商的营运等,而芯片的短缺也凸显了晶圆代工厂的重要性。因此,像格罗方德这样的晶圆代工厂也加紧脚步,投资数十亿美元以建造新的产线和购买新设备,以解决需求激增和供应短缺的困境。Caulfield进一步说明,过往晶圆代工厂的投资,都是着重在先进制程,以打造最尖端、高效能的芯片。然而,疫情加速了远距工作的需求,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产品需求激增,这些消费性电子产品中除了CPU之外,还需要其他的芯片(例如电源管理IC),这成为芯片短缺的开始。例如,目前汽车芯片现在十分短缺,但缺少的并非是使用先进制程的芯片,而是像车用雷达等芯片,这些产品目前并不需要最先进的制程技术。Caulfield认为,要增加芯片供应数量还得花上数个月的时间,但产能提高对长期投资是有意义的。格罗方德表示,这笔14亿美元的资金,将平均分配给其位于美国、新加坡和德国的三座工厂。Caulfield称,其中约1/3的投资将来自客户(确保芯片供应)。从明年开始,这些工厂将提高产量,生产12至90纳米的芯片。Caulfield预计,公司明年的产量将增长13%,2022年预计将增长20%。
【关键词】格罗方德,芯片短缺,扩产
【新 材 料】产能翻倍!巴斯夫马来西亚丙烯酸分散体新生产线投产(2021-04-02)
【摘要】 4月2日,外媒讯,近日,巴斯夫位于马来西亚巴西古丹(Pasir Gudang)的全新丙烯酸分散体生产线正式投产,实现产能翻倍。这座技术先进的装置将为亚太区涂料、建筑、黏合剂及包装行业供应丙烯酸分散体。新增产能将着重服务东盟及澳新市场。新建的生产线完善了现有装置,采用最新分散体技术生产 Acronal EDGE, Acronal PLUS,Joncryl 和新一代 Acronal ECO 等系列产品。巴斯夫全力打造环境友好的生产体系,该生产线运用了冷凝液汽提回收技术,可减少淡水消耗及废水产生。巴西古丹生产基地坐落于多功能综合型柔佛自由贸易区,是该区域出口的战略要地。巴斯夫东盟及澳新区分散体和树脂部总监 Peter van der Zwan 表示:“毗邻三大世界级港口,扩建后的基地将成为我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其他东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客户的主要生产基地。新建的生产线于今年3月投产。”
【关键词】产能,巴斯夫,丙烯酸分散体
【新 材 料】索尔维新型波纹管技术实现更大程度的汽车轻量化(2021-04-01)
【摘要】 4月2日,外媒讯,索尔维和曼派(Maincor Rohrsysteme GmbH&Co. KG)率先开发出能够制造更具灵活性、且拥有不同壁厚和直径的挤出波纹管技术。这一先进技术将有助于应对内燃机(ICE)和电动汽车技术(包括电池,电动马达和动力电子设备)结合产生的全新汽车热管理设计挑战。这项技术成功采用了索尔维Ryton? PPS的单层挤出牌号XE3500BL,这是一种高性能树脂,能够全面优化PPS波纹管的制造,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销售。领先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已经指定了这种耐用、轻便的材料来代替较重且占用空间的橡胶管/金属夹紧装置,为流体输送管线搭建更加灵活,敏捷的解决方案。索尔维Ryton PPS在高达200°C(392°F)的温度下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即使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延展性、韧性、耐化学性以及固有的阻燃性皆表现优异。
【关键词】索尔维,波纹管技术,汽车轻量化
【新 材 料】为供货给大众汽车,美国固态电池公司QuantumScape计划融资8亿美...(2021-03-26)
【摘要】 3月25日,外媒讯,3月22日,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宣布计划增发1300万股A类股票,按照周一的收盘价计算,增发股票价值超过8.2亿美元。据了解,本次融资主要是为了将其试生产线的规模翻倍,并为其合作伙伴大众汽车生产更多的电芯,按照之前的计划在2023年开始生产固态电池样本。这家公司是斯坦福大学前研究人员于2010年在美国硅谷圣何塞成立的新公司,主要从事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目前所用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还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使电动汽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Stan Whittingham博士,还是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QuantumScape已经有了约200项固态电池技术专利和专利申请。这或许也是公司备受资本追捧的原因之一。大众集团认为2025年之后就可以销售固态电池了。
【关键词】固态电池,QuantumScape,融资
【新 材 料】欧盟ALMA项目启动,打造减重45%的纯电动乘用汽车结构(2021-03-25)
【摘要】 3月18日,外媒讯,2月23日,欧盟资助项目ALMA(电动汽车轻质材料及先进工艺的生态化设计)举行线上启动会,包括德国Fraunhofer ITMW研究所在内的九名项目成员参会。该项目为期三年,目标是研发一款成本可控、重量较现行基准下降45%的纯电动乘用汽车车体结构,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利用高强钢、SMC等多种材料打造一款模块化的汽车平台。根据欧盟计划,2030年之前,区域道路内零排放汽车的数量将提升至3千万辆以上。汽车的电动化和轻量化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路径。Fraunhofer ITMW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下属的技术数学与经济数学研究所,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的多尺度模拟设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能提供订制化的模拟工具,用于优化汽车轻量化结构的设计,通过模拟SMC成型工艺控制纤维密度和取向,通过多尺度模拟的方式计算微观结构的机械性能及热性能,预判其强度及耐损伤性能。”Fraunhofer ITMW研究所流体及材料模拟部长Dr. Konrad Steiner表示。
【关键词】欧盟,ALMA,轻量化材料
【新 材 料】韩国开发无钴正极材料,经过500次循环保持83%的容量(2021-03-19)
【摘要】 3月18日,外媒讯,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容量正极材料,可以在不使用昂贵和有毒的钴的情况下,使锂离子电池保持数百次稳定的充放电循环,这将有助于实现电动汽车长距离行驶。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团队,通过开发简单的富锂层状材料合成工艺来控制局部结构,从而实现这一目标。这种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既能稳定地维持500多次充放电循环,又不需要使用昂贵有毒的钴金属,将成为有前景的下一代高容量正极材料之一。该团队曾发现,在富锂层状材料的过渡金属层和锂层之间的原子均匀分布,可能是激活富锂层状材料电化学反应和循环性能的重要因素。该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控制合成条件,提升原子在结构中的分布程度。该团队利用固态反应,开发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新工艺,可用于制造原子分布优化的正极材料。结果表明,从电化学活性和循环性能方面看,这种合成富锂层状材料具有优化的局域结构,使大量锂得到重复利用。实验还证实,在数百次循环中,氧的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稳定可逆的。
【关键词】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无钴正极材料,锂电池
【新 材 料】宇部实业计划扩产聚酰亚胺薄膜(2021-03-18)
【摘要】 3月18日,新浪财经讯,日本宇部实业目前正在考虑扩大其聚酰亚胺(PI)薄膜的产量。聚酰亚胺薄膜被用作电视机和智能手机等产品的柔性基板。这种材料的优点包括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和低吸收性。宇部实业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大量被用作贴片(COF)半导体封装基板,可以安装在电视机、智能手机等的LCD面板上。宇部实业拥有大约70%的市场份额。其聚酰亚胺薄膜还用于其他应用。据预测,2021财年全球COF市场将增长8%左右。此外,随着智能手机需求复苏,电子电路基板应用的销量也在上升。未来COF市场增长总体将放缓,但预计到2023~2024年COF市场仍将保持每年3%~5%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宇部实业,扩产,聚酰亚胺薄膜
【新 材 料】白宫行政命令建立弹性碳纤维供应链,加强美国国家安全(2021-03-12)
【摘要】 3月10日,新浪财经讯,2月24日,拜登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以帮助在美国建立更具弹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和基本商品供应链。根据这项宣布,该命令将在联邦机构间立即展开为期100天的审查,以解决四个关键产品供应链中的漏洞。这些产品包括活性药物成分(api)、半导体和先进的包装、大容量电池和重要的矿物质,包括碳纤维。审查将确定政府近期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与国会合作),其主要目标是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以保护美国免于未来面临关键产品短缺,保持美国的竞争优势并加强美国国家安全。这些行动也将确保该国面对挑战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关键词】碳纤维,美国,国家安全
【新 材 料】SK携手POSCO拟研发电动汽车电池包生产用复合材料(2021-03-12)
【摘要】 3月10日,新浪财经讯,3月10日,SK中国发布消息称,SK综合化学(SK innovation石油化学事业子公司)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决定合力开发对于未来汽车出行至关重要的轻量化新材料。3月8日,在首尔POSCO中心,POSCO社长金学东、SK综合化学社长罗庚秀等经营高层签订了开发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的业务协议。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以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变化,两家公司在开发创新型汽车材料的必要性上达成了共识。两家公司计划研发可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Battery Pack)的复合材料、能够最大限度附着在钢铁材料上的塑料材料,以及汽车框架等具有较强抗外部冲击力的汽车零部件材料。
【关键词】SK,浦项钢铁,电池包复合材料
【新 材 料】拜罗伊特大学开发新型玻璃隔板,可提高电池安全性(2021-03-05)
【摘要】 3月5日,新浪财经讯,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yreuth)将与特斯拉德国公司(Tesla Germany)和瓦尔塔迈科电池公司(Varta Microbattery)等知名合作伙伴联手开发由玻璃制成的新型电池隔板。该联合项目名为GlasSeLIB(锂离子电池玻璃隔板),旨在进一步提升高科技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电池的安全性取决于隔板,因为隔板可以将电极隔开,防止短路。根据项目计划,新开发的隔板是一种“丝状玻璃薄膜”,并且具有至少达到500 ℃的高耐温性能。在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很多高科技应用中,采用这种隔板,有助于电池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据研究人员介绍,只有生产出非常薄的薄膜,才能实现这些优势。项目经理Thorsten Gerdes表示:“对我们来说,将玻璃薄膜的厚度降至20微米以下,这是一大制造挑战。但是,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大幅提高电池的性能,如存储容量,就必须提升或至少保持电池的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拜罗伊特大学,新型玻璃隔板,特斯拉
【新 材 料】三星SDI宣布55亿扩产匈牙利电池工厂(2021-03-04)
【摘要】 3月4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外媒报道称,三星SDI宣布将向其位于匈牙利的动力电池工厂投资94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扩充电池产能,增加对宝马、大众等在内的欧洲客户的电池供应。三星SDI计划在2030年前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9.8亿)将匈牙利工厂的电芯月产能提升至1800万颗。目前该工厂正处于扩建的第二阶段。扩建完成后,匈牙利电池工厂的产能将达到20GWh,接近三星SDI去年的电池总产量。此外,三星SDI还计划在匈牙利建立第二座动力电池工厂,但尚未明确时间表。据悉,三星SDI将在匈牙利工厂生产其高镍NCA方形电池,也就是被称为下一代电池的Gen5电池,计划将在下半年实现量产供货。三星SDI表示,应用Gen5电池的电动汽车的一次行驶距离可达600公里,这意味着Gen5电池的能量密度至少为600Wh / L。
【关键词】三星SDI,匈牙利,NCA电池
【新 材 料】巴斯夫2020年全年的销售额下降了1.67亿欧元(2021-02-26)
【摘要】 2月26日,新浪财经讯,巴斯夫(BASF)2020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增长8%,为159.05亿欧元,这主要由销量和价格上涨所致。2020年全年的销售额下降了1.67亿欧元,至591.49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预计为11.13亿欧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32%,材料、化学品和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大幅超出分析师的平均预测。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两大业务领域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略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测。
【关键词】巴斯夫,销售额,润滑油
【新 材 料】浦项化学16亿元扩充正极产能(2021-02-26)
【摘要】 2月26日,新浪财经讯,韩国浦项制铁(Posco)子公司浦项化学宣布将投资275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扩大其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将其现有产能扩充3倍。浦项化学计划到2023年将其光阳工厂的正极材料年产能扩充至10万吨,这足以满足110万个60 kWh电池包的正极原料需求。此前有报道称,浦项化学光阳工厂的大部分正极材料产能将供应给LG化学与通用在美国成立的动力电池合资公司Ultium Cells LLC。双方预计在未来3-4年内达成约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1亿元)的供货交易。目前,浦项化学在韩国光阳市和龟尾市的正极材料工厂的年产能分别为3万吨和1万吨。此外,浦项化学还计划在中国和欧洲建设正极材料工厂,为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
【关键词】浦项化学,扩充产能,正极
【新 材 料】陶氏化学:一季度聚乙烯及聚氨酯增长势头强劲(2021-02-08)
【摘要】 2月8日,新浪财经讯,美国陶氏化学预计聚乙烯(PE)和聚氨酯(PU)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推动第一季度和2021年盈利进一步增长。此前第四季度表现强劲,超过华尔街普遍预期。陶氏化学首席执行官Jim Fitterling在该公司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进入第一季度,需求仍保持良好态势,库存水平仍较低,开工率良好。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第四季度我们的开工率在90%左右。因此,我们将看到聚乙烯业务的利润率很高。”
【关键词】陶氏化学,聚乙烯,聚氨酯
【新 材 料】俄中学者建立高通量材料搜索新算法发现新型超硬碳材料(2021-02-08)
【摘要】 2月8日,新浪财经讯,俄罗斯萨马拉国立科技大学的VladislavBlatov教授与中国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曾庆丰副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通量晶体构型空间拓扑搜索算法,能够从任意的材料初始结构出发,完成对具有海量原子排列组合的晶体构型空间有效扫描筛选,从而发现新型材料结构。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由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出版,是发表理论指导和计算设计发现新材料研究成果的高端平台。
【关键词】萨马拉国立科技大学,高通量材料,超硬碳材料
【新 材 料】斯泰潘收购英威达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业务(2021-02-05)
【摘要】 2月5日,新浪财经讯,1月29日,斯泰潘公司(Stepan)宣布,已收购英威达(Invista)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业务及相关资产。该交易包括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和荷兰弗利辛根,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客户关系、库存和营运资金。被收购的业务全球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此次收购是以现金形式收购,预计将增加斯泰潘的息税摊销前利润。近几年芳香族聚酯多元醇需求仍然保持持续上涨。2020年全球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市场需求为60万吨。西欧和北美是全球最大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市场。
【关键词】斯泰潘,收购,聚酯多元醇
【新 材 料】韩国SKI在匈牙利建设第三座工厂(2021-02-03)
【摘要】 2月2日,新材料在线讯,1月29日韩国SKI宣布,将投资1.3万亿韩元(约11.6亿美元),在匈牙利建设其第三座电池工厂。据悉,第三座电池工厂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动力电池规划产能30GWh。SKI在匈牙利的第一座电池工厂已投产,设计产能为7.5GWh;第二座工厂目前仍在建设中,规划产能9GWh。随着第三座工厂建成投产,其位于匈牙利的动力电池工厂产能将达到46.5GWh。根据SKI的规划,其匈牙利第三座工厂计划于2024年左右建成投产,届时其对欧洲客户的交付能力将大幅提升。目前SKI欧洲主要客户为大众汽车、福特汽车。同时,在韩国本土,SKI的大客户还有现代等主流汽车厂商。与其他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一样,近几年SKI也疯狂在全球进行产能布局。除了此次加码欧洲工厂产能,SKI近年来在中国、美国也进行了产能扩张。其中SKI在中国的第一座工厂产能为7.5GWh,已于2019年建成投产,第二座工厂产能为27GWh,已于2020年建成;在美国市场,SKI第一座工厂设计产能为9.8GWh,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投产,其规划的美国第二座工厂也已经启动建设,规划产能为11.7GWh。
【关键词】韩国SKI,匈牙利,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