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法国再削减预算50亿欧元以争取赤字达标(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新华社讯,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勒梅尔日前宣布,在年初宣布的200亿欧元预算削减基础上,将法国政府2024年预算支出再削减50亿欧元,以争取实现预算赤字达标。法国政府此前计划,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2024年降至5.1%,到2027年降至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以内。2023年法国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5.5%。法国财政部11日发布报告指出,由于“法国2030”投资计划资金释放、军费开支增加以及教师工资提升,截至2024年5月底,法国公共支出已达年度预算的44%,高于2017年至2023年间同一统计时段的平均水平41%。债务方面同样不容乐观。截至2024年3月底,法国公共债务增至近3.16万亿欧元,约占GDP的111%。2023年,法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为110.6%,远超《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60%。今年5月底,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预计,2024年至2026年,法国预算赤字平均将占GDP的4.6%,高于此前预测的3.9%。到2027年,法国预算赤字仍将达到GDP的3.5%,高于法国政府2.9%的目标。
【关键词】法国,削减预算,赤字达标
【宏 观】欧盟机构:全球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高1.5摄氏度(2024-07-10)
【摘要】 7月10日,新华社讯,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8日发布公报说,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高出1.5摄氏度。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而努力。公报数据显示,自2023年7月以来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1.64摄氏度。数据还显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66摄氏度,比2023年6月高0.14摄氏度,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6月。此外,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已连续13个月创同期最高纪录。
【关键词】欧盟机构,全球,平均气温
【宏 观】美联储会议纪要出炉:等待更多信息获得降息信心(2024-07-04)
【摘要】 7月4日,中国证券报讯,北京时间7月4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6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会议纪要。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认为,在“有更多信息让他们更有信心”通胀正朝着2%的目标迈进之前,降低借贷成本是不合适的。“绝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评估称,经济增长“似乎正在逐渐降温”。多位与会者表示,其目前的政策立场是“限制性的”。官员们表示,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的月度涨幅较小,表明通胀取得明显进展,并得到了5月CPI数据的支持。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官员强调,让高利率继续抑制需求需要保持耐心,而另一些官员则指出,如果通胀保持高位或进一步上升,利率“可能需要上调”。多名官员表示,美联储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意外的疲软,还有几名官员表示,需求进一步下降可能推高失业率,而不仅仅是减少职位空缺。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随着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达到更好的平衡,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的谨慎态度日益增强。几位与会者特别强调,随着劳动力市场正常化,需求的进一步减弱现在可能会产生比过去更大的失业反应,因为在过去,劳动力需求的减少更多地是通过职位空缺的减少来体现的。尽管美国经济继续以稳健的步伐增加就业,但近几个月来失业率小幅上升。
【关键词】美联储,会议纪要,降息
【宏 观】贸发会议报告:2024年一季度全球贸易趋势转好(2024-07-03)
【摘要】 7月3日,新华社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趋势转好,货物贸易额环比增长约1%,服务贸易额环比增长约1.5%。报告说,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主要由中国、印度和美国的强劲出口驱动。当季,欧洲出口仍未恢复增长,非洲出口额减少5%。报告显示,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发展中国家贸易和南南贸易进出口额均增长约2%;发达国家进口额持平,出口额仅增长1%。按行业来看,各行业贸易增长差异很大,绿色能源和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增长强劲。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约3%,短期贸易前景谨慎乐观。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运输成本上升和新兴产业政策等因素可能会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贸易限制措施和对国内产业的过度关注可能会阻碍国际贸易增长。
【关键词】2024,一季度,全球贸易
【宏 观】日元对美元汇率创1986年12月以来新低(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新华社讯,据日本媒体报道,海外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26日跌破160比1关口,刷新1986年12月以来最低纪录。4月29日,海外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60比1关口后,日本进行了大规模干预,导致日元汇率快速拉升,因此投资者普遍对日本政府将再次介入汇市的预期增强。日媒报道分析认为,由于日本贸易逆差等原因,日元抛售操作近期恐难结束,日元或将持续走软。
【关键词】日元,美元,汇率
【宏 观】日本核心CPI连续33个月同比上升(2024-06-24)
【摘要】 6月24日,新华社讯,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5%,达到107.5,连续第33个月同比上升。数据显示,当月能源价格涨幅明显,成为推升5月核心CPI的主要原因。日本政府5月将电力燃气费补贴减半,并开始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受此影响,当月电费同比陡升14.7%,推动能源价格同比上涨7.2%。6月起日本政府将取消电力燃气费补贴,预计电费上涨对核心CPI的推升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总体而言,成本推动仍是日本通胀上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日本,核心,CPI
【宏 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失学和教育不足致世界经济年损失10万亿美元(2024-06-18)
【摘要】 6月18日,新华社讯,针对全球有2.5亿少年儿童失学的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发布报告说,失学和教育不足使全球经济受到巨大损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呼吁各会员国尽快采取应对措施。这份名为《不作为的代价:儿童和青少年失学造成的个人、财政、社会损失》的报告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2030年前,失学和教育不足问题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预计达每年10万亿美元。报告估计,只要将过早辍学或缺乏基本技能的年轻人比例降低10%,一个国家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会提高1%至2%。报告还指出,女孩更多接受中学教育,有助于降低其在18岁前结婚的风险。在世界范围内,女孩在基本技能学习方面的不足是其早孕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阿祖莱表示,这份报告要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教育是一项战略性投资,是对个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最佳投资之一。
【关键词】联合国,失学,教育不足
【宏 观】高温天气“炙烤”全球多个行业(2024-06-18)
【摘要】 6月18日,新华社讯,入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炙烤。多国气候监测机构数据显示,今年5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5月”。在此情形下,全球包括农业、航运业、能源电力等多个行业也在经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全球平均气温为15.98摄氏度,比20世纪的同期平均气温高1.18摄氏度。极端高温以及与之相随的干旱天气会导致粮食减产。彭博社称,当前小麦的期货价格已达到2023年7月以来的最高点,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国俄罗斯的干旱、西欧的多雨以及美国小麦主要种植地堪萨斯州遭受极端干旱等。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电力市场更新报告:2023-2024年展望》,极端高温导致多地电力市场负电价小时数增多。同时,干旱也意味着水电的减少。该报告显示,全球水电年容量系数已从1990年至2016年的平均38%降至2020年至2022年的平均36%,这意味着全球水电每年少输出约240太瓦时电力。未来几个月,恶劣天气的威胁可能会让大宗商品交易员保持高度警惕,因为不确定性带来了波动性,而对于大宗交易市场而言,人们往往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定价。此外,干旱导致的油轮运输、液化天然气运输受限,这又将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紧张局势。
【关键词】气候变化,高温天气,干旱,电力
【宏 观】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预计年内最多降息一次(2024-06-13)
【摘要】 6月13日,新华社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2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多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预计今年内或最多实施一次降息。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七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美国经济活动继续稳健扩张,就业增长保持强劲,通货膨胀率在过去一年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声明说,最近几个月,美国物价水平在实现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方面“取得了温和的进一步进展”。这一措辞较此前声明中“缺乏进一步进展”有明显变化。声明重申,在过去一年里,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大目标的风险“已经趋于更好的平衡”。在对通胀率持续向2%的长期目标迈进抱有更大信心之前,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在评估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时,美联储将继续监测即将发布的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目标实现的风险,美联储将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美联储当天还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与3月相比,美联储维持了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在2.1%和2%。预计今明两年美国失业率分别为4%和4.2%。同时,今年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预期为2.6%,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预期为2.8%,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根据经济前景预期,19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对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预测中值为4.9%至5.4%之间。其中,11名成员认为美联储年内最多实施一次降息,8名成员预计美联储年内将实施两次降息。绝大多数官员预计,截至2025年底美联储有望至多实施5次降息。
【关键词】美联储,利率,降息
【宏 观】欧盟拟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2024-06-13)
【摘要】 6月13日,新华社讯,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发布初裁披露,将于7月4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7.4%-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合作企业平均税率为21.0%。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执意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行动。此举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欧盟中国商会认为,该措施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
【关键词】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税
【宏 观】穆迪将美国6家地区性银行列入负面观察名单(2024-06-11)
【摘要】 6月11日,上海证券报讯,据外媒报道,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将美国6家地区性银行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这些银行的信用评级面临被下调的风险。穆迪称,上述银行对商业房地产贷款有大量敞口。报道称,穆迪将第一招商股份、富尔顿金融、欧德国家银行、皮帕克格拉德斯通金融、华盛顿联邦储蓄、F.N.B.Corp.等6家银行的长期评级列入可能下调的负面观察名单。穆迪表示,利率持续居高不下加剧了长期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在周期低迷时,拥有大量商业地产贷款的地区性银行面临持续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压力。
【关键词】穆迪,美国银行,信用评级
【宏 观】报告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2024-06-07)
【摘要】 6月7日,中国证券报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6月5日,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的企业招聘增长速度为今年以来的最低,进一步印证了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的趋势。数据显示,今年5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环比增加15.2万人,涨幅较4月明显收窄,这一数字低于市场对经济学家调查得出17.5万人的中值预测。其中,5月商品制造部门就业人数仅增加3000人,较4月的4.7万人大幅缩减;服务业增加14.9万人。贸易、物流和公共事业就业人数增加5.5万人,但信息业就业人数减少7000人。按企业规模来看,当月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就业岗位减少了1万个。员工数量在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和员工数量在50人至100人之间的中型企业分别创造了9.8万个和7.9万个工作岗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固,但一些地区明显疲软。进入5月以来,美国就业增长和工资增长均出现放缓。
【关键词】美国,劳动力,市场
【宏 观】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新高(2024-06-05)
【摘要】 6月5日,新华社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4日发布报告说,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历史新高,达97万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5.6万亿美元。这份名为《债务世界》的报告指出,全球公共债务仍在继续增长,且区域差异显著,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总额的30%由发展中国家背负,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6%。报告说,债务负担加重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医疗、教育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行动能力。受高利率等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公共债务成本高企,并面临债务重组难度高、外汇储备流失等严峻挑战。报告呼吁对国际金融架构进行改革,以应对债务问题带来的挑战,为全世界谋求一个“繁荣的未来”。
【关键词】2023,全球,公共债务
【宏 观】国际劳工组织下调2024年全球失业率预测(2024-05-30)
【摘要】 5月30日,新华社讯,国际劳工组织29日发布最新《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失业率将从2023年的5.0%降至4.9%,低于此前预测的5.2%。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失业率将保持在4.9%左右。国际劳工组织估计,2024年全球就业缺口将达到4.02亿人。低收入国家女性就业缺口率将达到22.8%,男性为15.3%;高收入国家女性和男性的就业缺口率将分别为9.7%和7.3%。报告还显示,全球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人数已从2005年的约17亿人增加到2024年的20亿人。报告指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世界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手段”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关键词】世界就业,社会展望,2024,失业率
【宏 观】德国消费者信心先行指数环比继续回升(2024-05-30)
【摘要】 5月30日,新华社讯,德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6月德国消费者信心先行指数为负20.9点,环比上升3.1点,连续第四个月环比回升。报告说,在反映德国消费者信心的3项指标中,购买倾向指标继续停滞不前,尚未显露复苏迹象,收入预期和经济前景指标环比分别小幅和显著上升。捷孚凯专家罗尔夫·比克尔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德国通胀率下降加上收入提升增强了消费者购买力,降低了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尽管如此,这种不确定性仍然明显,因为德国经济前景尚不明朗,消费者购买计划受到影响。
【关键词】德国,消费信心,先行指数
【宏 观】美联储报告显示通胀让多数美国人财务状况恶化(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新华社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发布的《2023年美国家庭经济状况报告》显示,多数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物价上涨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报告显示,65%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物价上涨导致其财务状况较2022年更糟糕,其中19%的人认为其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美联储在报告中表示,尽管近期美国通货膨胀水平有所缓和,但价格上涨仍然是美国家庭在财务方面的首要担忧。报告显示,72%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其财务状况尚可,比例较2022年下降1个百分点,较2021年峰值下降6个百分点。63%的人表示能够以现金支付400美元的紧急支出,比例与去年持平,但较2021年下降5个百分点;13%的人表示根本无力承担这笔支出。
【关键词】美联储,通胀,美国人,财务状况
【宏 观】联合国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2024-05-20)
【摘要】 5月20日,新华社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16日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2.4%上调至2.7%。报告预计,2024年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6%,高于年初预测的1.3%;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1%,略高于年初预测的4.0%;最不发达经济体将增长4.8%,低于年初预测的5.0%。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8%,高于此前预测的2.7%。报告还预计,2024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将增长3.2%,高于年初预测的2.4%。报告认为,利率长期居高不下、债务困境、地缘政治紧张以及气候危机加剧,都将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挑战。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将低于2010年至2019年3.2%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联合国,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宏 观】日本一季度GDP负增长(2024-05-16)
【摘要】 5月16日,新华社讯,日本内阁府16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0%,继去年第四季度转正后再次出现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内需、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为负值。数据显示,当季内需环比下降0.2%,其中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环比下降0.7%,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企业设备投资环比下降0.8%,民间住宅投资环比下降2.5%。数据显示,当季外需环比下降0.3%。受汽车出货量减少等影响,当季日本出口环比下降5.0%,为四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进口环比下降3.4%。
【关键词】日本,一季度,GDP
【宏 观】多因素拉动需求 全球物流活跃度上升(2024-05-15)
【摘要】 5月15日,经济参考报讯,由于运费急剧上涨,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股价5月13日暴涨逾7%,中国多家航运类公司股价近日也出现显著上涨。马士基表示,红海地区集装箱船运输受到干扰的情况在加剧,预计今年二季度远东与欧洲间的运力将下降15%至20%,离岸更远的海域也开始受到袭击,这将进一步拉长航行时间、推高运费。近几个月来,由于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包括马士基在内的很多国际航运企业被迫放弃红海航线,改道非洲航线,船只绕行非洲大陆西南端好望角。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DHL快递发布的最新《航空货运月度报告》也指出,红海的紧张局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航空货运的需求,货量目前已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尽管地缘政治局势影响了物流成本,但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的贸易刚需回升将支撑物流行业景气度。DHL发布的报告指出,4月份,得益于亚洲航线电商业务所带来的运力需求和运费增长,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继续呈现积极上扬态势。该报告指出,当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6%。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最近创下了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形势继续向好。DHL预计,相比去年夏季,亚太地区宽体客机腹舱运力或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关键词】红海局势,全球物流,国际航运
【宏 观】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全球气候主要指标亮红灯(2024-05-06)
【摘要】 5月6日,金融时报讯,近一段时间,世界气象组织密集发布全球以及地区气候状况报告,多位全球气象专家警告全球变暖,呼吁重视全球变暖带来的安全风险。气候变化包含的范围远不只是温度,过去一年的气候状况,特别是前所未有的海洋变暖、冰川退缩和南极海冰损失,尤其令人担忧。3月19日,WMO发布了《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水平、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冰盖和冰川退缩等方面的纪录再次被打破,有些甚至是大幅度刷新。4月22日,WMO与欧洲联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联合发布的《2023年欧洲气候状况》报告说,欧洲成为变暖最快的大陆,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大约两倍。报告说,最近5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平均水平升高大约1.3摄氏度,而欧洲这一数字约为2.3摄氏度。WMO4月23日发布的《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受天气、气候和水文有关的危险因素影响,2023年,亚洲是世界上灾害最多发的地区。洪水和暴雨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最高,而热浪的影响则更加严重。
【关键词】气象组织,报告,全球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