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启动试运行(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我国首家千万点秒级国产实时新能源数据平台——中国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于6月29日启动试运行。该系统以陆风、海风、光伏、储能、氢能等生产场景为基础,覆盖新能源前期、基建、生产三大管理功能板块,打通了应急管理、绩效管理两个关联业务,成为对产业开放、对社会开放、对资本开放的“三个开放”数据产业平台。目前该系统已覆盖集团各区域集控中心,实现了集团监控、区域集控、场站运维三级管理。
【关键词】华能新能源,光伏发电,光伏运维
【电 力】我国水电新能源控制系统在贵州黔源电力集控中心成功投运(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6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华电睿信”跨流域自主可控水电新能源集控系统在贵州黔源电力集控中心成功投运。据悉,这是“华电睿信”系统在实现水电新能源的现地层、站控层安全可控基础上,首次进行集控层的实际运用,标志着我国水电新能源控制系统全面实现自主安全可控。
【关键词】华电睿信,水电新能源,黔源电力
【电 力】17项变压器装备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级鉴定(2021-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日前,我国变压器装备制造业通过了一重大科技成果群的国家级鉴定。在湖南衡阳举行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新型节能输变电技术论坛、输变电产业集群高峰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持启动了对特变电工衡变公司近4年来自主研发的17项新装备的成果鉴定:8项装备达国际领先水平,7项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2项装备达国内先进水平。鉴定通过的国际领先产品类型之多、等级之高,均刷新了行业鉴定历史纪录。
【关键词】变压器,输变电技术,智能制造
【电 力】牵引变电所机器人,自主巡逻监控绵泸高铁电气运维(2021-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5月21日,作为成渝经济区城际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川南城市群快速客运通道之一的绵泸高铁联调联试进展顺利,其电气化建设智慧化程度再创新高,在业内首次采用自主研制的牵引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这个机器人可自行设定路线实现自主巡逻,利用超声波雷达实现机体360度避障与防跌落功能。在电量不足时,机器人可选取最短路径到达充电室进行自主充电;灵活手臂,远程操作;配备可见光摄像机及红外热成像仪,可进行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诊断,并通过远程无线传输,进行智能巡检,使管理人员在远程全面细致地掌握现场运维情况。
【关键词】电气化,变电所,电力机器人
【电 力】海水抽蓄电站前瞻技术关键成果通过评审(2021-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在湖北武汉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前瞻技术研究项目(2017YFB0903700)”关键成果“波浪扰动环境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实证平台”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多位行业权威专家赴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抽水蓄能实验大厅,现场见证了实证平台实证过程,并审查了试验报告。与会专家肯定了该项成果,指出波浪扰动环境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实证平台,集成了水—机—电—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实证平台运行安全稳定,实现了可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全工况运行。该平台为国内可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建设、试验、运行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填补了国内外在波浪扰动模拟和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模型动态特性试验领域的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海水抽蓄电站,南方电网,抽水蓄能
【电 力】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上线(2021-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5月27日,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在江苏正式上线,不仅第一次精准计量出了火力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实现了碳排放的实时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精确到每秒,单台机组每天采集数据超过 1000 万条,完成计算比对约 50 万次。这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性、连续性和准确性,系统具备千台机组碳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准确的碳计量,有助于制定更为科学的减排降碳措施。同时,碳排放计量的实测数据可以作为配额依据,提高碳市场的活跃度,促进碳达峰早日实现。
【关键词】电力行业,碳排放,江苏方天电力技术公司
【电 力】国网重庆电力加快人工智能典型应用落地(2021-04-30)
【摘要】 4月3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22日,重庆大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安全专责陈瑜打开人工智能公共平台的监督票单模块,平台自动检查票单填写情况。两分钟后,自动检查流程结束,显示票单全部合格。自从人工智能公共平台上线后,重复性工作可以交给“数字员工”完成,工作效率高且不会出错。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筹开展人工智能“两库一平台”(样本库、模型库和人工智能公共平台)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落地应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目前已在人工智能公共平台成功上线13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涉及设备运维、电网调度、智能客服等业务领域,其中智慧工地建设、调度智能语音助手等5项应用入选公司“2020年电力人工智能白皮书”典型案例。
【关键词】国家电网,人工智能,电网调度
【电 力】我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上的枢纽站升级(2021-04-30)
【摘要】 4月3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16日,国网甘肃电力对我国首座第一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设备制造以及第一次运行管理的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330千伏一母线停电老旧刀闸进行更换。该站2005年投运,16年以来一直安全稳定运行。随着西北电网快速建设投运和兰州周边经济快速发展,该站330千伏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遮断容量、热稳定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负荷发展需求。为此,国网甘肃电力公司立项对330千伏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整体更换。此次升级改造后,将全面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需求,极大提高稳定供电效率,避免电能资源浪费,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省地方经济建设,为省内地市清洁能源低碳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并为西北地区电网跨区域输送清洁能源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断路器,隔离开关
【电 力】乐清电气牵手上海电科院,破解智能电气技术难题(2021-04-30)
【摘要】 4月3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日前,“平台协同 智能联盟”低压电气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乐清举行,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电气行业前沿技术研究,解决智能电气行业共性和个性技术难题,为乐清智能电气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利用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承担国家低压电器行业标准归口工作的优势,将相关研究成果充分导入乐清,围绕乐清智能低压电气产业,加强和深化工程师培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合作,全面提升工程师核心能力,助力乐清低压电气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低压电气,乐清电气,上海电科院
【电 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云系统完成双活切换(2021-04-30)
【摘要】 4月3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云系统顺利完成双活切换!本次切换依托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V8(DM8)、达梦共享存储集群(DMDSC)、达梦读写分离集群(DMRWC)产品进行,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基于系统的相关业务开展顺利。调控云是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的调控云子平台,旨在以新兴智能化手段支撑调度管理、运行评估等业务的高效开展。调控云中有一项技术要点——“A、B站点双活”。这一概念是指调控云系统中各节点均采用双站点模式(同一节点上异地部署A、B两个站点)进行建设并实现站点间数据的高速同步。两站点均衡配置,在业务层面均可同时对外提供服务,实现异地应用双活。
【关键词】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云系统完成双活切换
【电 力】三峡新能源陕西淳化100MW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3月19至20日,我国南海海域首批两台大直径单柱复合筒风机基础在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安装完成,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应用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对解决海上风电浅覆盖层嵌岩基础施工有重大意义。本次安装的单柱复合筒基础由三峡上海院设计,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施工。该基础是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也是南海首个大直径纯钢型的新型基础形式,该批单柱复合筒基础筒裙直径36米,筒高9.5-12.5米,单柱直径达10米,总高度55.2-58.2米,总重约220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负压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
【关键词】三峡新能源,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电 力】国内海上风电基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3月19至20日,我国南海海域首批两台大直径单柱复合筒风机基础在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安装完成,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应用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对解决海上风电浅覆盖层嵌岩基础施工有重大意义。本次安装的单柱复合筒基础由三峡上海院设计,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施工。该基础是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也是南海首个大直径纯钢型的新型基础形式,该批单柱复合筒基础筒裙直径36米,筒高9.5-12.5米,单柱直径达10米,总高度55.2-58.2米,总重约220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负压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
【关键词】海上风电,基础创新,三峡集团
【电 力】湛江外罗海上风电二期项目首台风机吊装顺利完工(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3月29日12时28分,南海海域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又传捷报,湛江外罗海上风电二期项目首台风机吊装顺利完工。该项目规划装机20万千瓦,安装32台6.2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风机轮毂中心高度105米,叶轮直径172米,整体重量达到800吨。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为4.7亿千瓦时。按火力发电标准煤耗计算,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标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78吨、二氧化硫排放54吨,助力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海上风电,首台风机
【电 力】江苏如东800MW海上风电项目(H4#、H7#)升压站成功吊装就位(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3月29日,国家电投江苏如东H7#项目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顺利完成吊装就位,这是继3月28日01:15分国家电投江苏如东H4#项目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吊装就位完成后传来的又一捷报。历时43小时23分钟,江苏海上风电公司相继完成两座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吊装就位,成为国内首个完成此壮举的海上风电企业,再次为行业瞩目。国家电投江苏如东H4#、H7#两个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均为40万千瓦,各安装100台上海电气4MW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分别为33公里、66公里,各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变电站和陆上集控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4亿千瓦时。相比同级煤电,每年可节约标煤约7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3.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966吨、减少灰渣29.6万吨,节约淡水711.9万立方米。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关键词】江苏如东,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电 力】湖南省首批电网“智能巡视”系统长沙“上岗”(2021-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日前,在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110千伏高塘岭变电站,依托轨道式机器人、高清摄像头及智能巡检系统,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对全站设备巡视点位实施无死角监控、智能识别,实现了机器替代全程巡视。据介绍,变电站智慧化改造是国网湖南电力推动智能运检体系落地的重要工程。长沙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城市,近年来充分应用图像识别、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大力推动智能化替代工程,实现了倒闸操作“一键顺控”、设备异常“主动预警”、设备巡视“机器替代”等多项智慧功能。
【关键词】智能运检,湖南,电网“智能巡视”系统
【电 力】北斗通信技术在南方电网区域配电网领域首次场景应用(2021-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贵州电网公司在所属遵义供电辖区完成5条10千伏配电网线路北斗通信技术的试点应用。据悉,这是北斗通信技术在南方电网区域配电网领域的首次场景应用。空间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对配网资产定位、运行及维护检修等业务越来越重要,但贵州地区以山区为主,传统的人工线路巡视难度大,且存在极大的人身安全风险。北斗定位信息技术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可以实现相关信息的读取,为配电网智能巡检、安全管控及紧急救援等专业领域提供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北斗通信技术,南方电网,区域配电网
【电 力】我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交付使用(2021-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开发的我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在甘肃金昌正式交付用户,这是我国首次将清洁高效的循环床煤气化技术应用于合成氨行业,为合成氨装置提供原料气。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将为破解合成氨行业的环保困局提供全新的出路。目前,采用固定床气化炉为合成氨装置提供原料气的氮肥企业占我国合成氨产能的40%。由于污染严重,氮肥行业的固定床气化炉50%停产甚至全部停产。每年冬季是环境预警高发季节,众多氮肥企业的停产与春耕生产的农业用肥供应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矛盾。
【关键词】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
【电 力】超高海水淡化和发电性能复合光热新材料诞生(2021-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近期利用化学方法,将贵金属、半导体和碳基材料复合,得到一种新的具有超高海水淡化和发电性能的复合光热材料。目前,全世界能源的消耗主要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由此带来的化石能源枯竭和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持续困扰着人类。同时,为缓解淡水资源的短缺和能源危机,人们对海水淡化和发电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此,通过更好的设计和调控,制备出具有更高光热转换效率的复合材料是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海水淡化,发电性能,复合光热
【电 力】基于AI智慧算法的5G配电房在宁波鄞州投运(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1月20日,基于AI智能算法的5G配电房在宁波鄞州升级投运。自去年5月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携手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成功打造国内首个基于5G基站的智能配电房至今,双方深入合作、持续赋能,在原有建成5G配电房的基础上,深度挖掘5G轨道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管控平台等创新应用AI功能,升级实现了配电房内物物互联、人机交互、仪器仪表AI算法分析、短信功能推送、设备温度监控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配电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了供电系统运行自动化的感知程度。
【关键词】AI智慧算法,5G配电房,自动化
【电 力】晋能科技大尺寸HJT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7%(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2021年1月,经行业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研发团队研制的量产线上面积为274.27cm2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达到24.7%,成功实现业内在166mm大尺寸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上新的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晋能科技在探索异质结量产应用技术道路上新的突破,是166mm大尺寸异质结电池的成功尝试,为加快异质结电池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关键词】晋能科技,HJT量产,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