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云南中调与金风科技联队“功率预测”斩获2021电力调度AI应用大赛...(2021-11-02)
【摘要】 11月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日前,由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纂的GB/T 40607—2021《调度侧风电或光伏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报批稿)》公布,新标准提升了功率预测的精度要求,并在预测时间尺度上增加中期功率预测指标。在此背景下,为加速新技术与电力调度业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场站的功率预测水平,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开展2021电力调度AI应用大赛,并于10月21日在南方电网生产科研综合基地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
【关键词】金风科技,金风慧能,风电
【电 力】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2#机球阀静水调试顺利完成(2021-11-02)
【摘要】 11月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10月26日,水电六局承建的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工程2#机球阀静水试验顺利完成,标志2#机组机组正式进入整机调试阶段。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共布置有4台单机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每台机组单独布置1套进水球阀及操作系统,进水球阀为卧轴双面密封球阀,下游侧工作密封有进水阀控制系统自动操作,上游侧检修密封有手动操作并设有防腐蚀机械锁定装置。采用双杠双向液压接力器开启、关闭球阀。每台球配置一套油压装置。球阀静水试验根据调试规程分别进行了手动控制试验、自动开关试验、事故关机试验及失电关机试验等项目。
【关键词】中国水电第六工程局,抽水蓄能,抽水蓄能电站
【电 力】广东深圳电力装备率先全国突破核“芯”关键技术(2021-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在深圳南山科技园北区,有24台特殊的充电桩为往来于此的电动车充电蓄能。由于采用了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南网伏羲”芯片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它们相较于其他充电桩,电路板主控芯片面积减少一半以上,整机功耗降低至少10%。此前主控芯片长期为国外生产厂商垄断,严重制约我国电网核心技术的发展,而“南网伏羲”正是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据深圳供电局介绍,截至9月8日,在深圳有充电桩、电能表、集中器等8类共340台电力装备使用“南网伏羲”,全国率先突破核“芯”“卡脖子”技术,实现全国产化自主可控。这些电力装备均为该局牵头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具有主动免疫能力的电力终端内嵌入式组件和控制单元研发与示范”南山区示范工程。工程自今年3月投运,涉及电力监控、能源计量和智慧能源三个新型电力系统场景,分布于变电站、智慧园区、配网片区、居民小区等30个地点,至今运行良好,并于近日完成现场验收。
【关键词】充电桩,电力装备,深圳供电局
【电 力】北斗系统全面助力电力等行业服务升级(2021-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河南郑州举办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上发布消息,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结构趋于成熟,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较2019年增长16.9%。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救灾减灾、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以及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
【关键词】电力,北斗,核心基础设施
【电 力】河津发电职工自行研制一种煤仓层皮带间犁煤器落煤筒密封装置被授...(2021-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河津发电职工自行研制的“一种煤仓层皮带间犁煤器落煤筒密封装置”,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由于电厂燃用动力煤流动性差,煤仓蓬煤形成孔洞导致原煤仓返粉,特别是掺烧了煤泥等粘度较大的煤种后,蓬煤更为严重,皮带间煤粉弥漫。该项专利主要给落煤筒加装了两个盖板,在犁煤器上方焊接了两个定滑轮,通过钢丝绳将犁煤器和盖板连接。当皮带运煤时,犁煤器降落投入使用,通过钢丝绳牵引将落煤筒盖板拉起,当皮带停运时,犁煤器抬起,落煤筒盖板降落,将落煤筒入口封堵,有效抑制蓬煤返粉,消除设备隐患和消防隐患,保护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关键词】河津发电,犁煤器,犁煤器落煤筒密封装置
【电 力】瓦轴突破多项风电轴承关键技术(2021-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风能展览会上,瓦轴集团展示了今年研制成功的多规格大兆瓦风机配套轴承,其中,我国首个陆上4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单列圆锥结构主轴轴承填补了国内空白,引起国内众多客户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风电等新能源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风力发电机的生产大国和需求大国,但风电轴承的国产化率不高。瓦轴集团一直聚焦风电轴承“卡脖子”重点问题进行攻关,集中精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先后自主研发了一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风电偏航和变桨轴承、主轴轴承、齿轮箱轴承、驱动器轴承和发电机轴承,成为全球可以全系列批量生产配套风机轴承的企业之一,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关键词】瓦轴,风电轴承,2021风能展
【电 力】哈电风能首台6.75MW陆上最大风机成功发运(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哈电风能有限公司已顺利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E187-6750风力发电机组各大核心功能总成系统的车间总装功能调试、主传动链与主功率链综合性能试验以及首例国内创新型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的现场总装,相应大部件总成已分别渐次从哈电风能的镇江和湘潭制造基地陆续发往河北省张北实验风场完成最终样机吊装与调试。
【关键词】哈电风能,陆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
【电 力】国内首台7MW级海上风电主轴轴承研制成功(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轴研所)研制的7MW级海上风电主轴轴承在阳江基地成功完成安装调试。作为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零部件,7MW级海上风电主轴轴承长期被国外轴承企业垄断,轴研所技术团队攻克多个技术难点,成功将其研制,不仅填补了国产大功率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的空白,也打破了国外轴承企业对风电主轴轴承市场长期垄断的局面。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风电设备,风电轴承
【电 力】国内首套国产化火电“智能大脑”实施应用(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内首套芯片级全国产化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岸石”在国电电力内蒙古能源公司660兆瓦全辅机单列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成功应用,标志着集团公司分散控制系统全国产化芯片实现进口替代。分散控制系统作为火电厂的“核心大脑”,是确保电力稳定供应的关键设备,历来工业控制领域软硬件技术、关键核心芯片主要被欧美等国家垄断,操作系统、CPU等软、硬件却均依赖进口产品,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攻克这一难题,国电电力内蒙古能源公司与智深公司合力推动基于国产芯片及国产核心元器件、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分散控制系统(iDCS)在2号机组上应用。
【关键词】国家能源集团,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
【电 力】广东深圳电力装备率先全国突破核“芯”关键技术(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截至9月8日,在深圳有充电桩、电能表、集中器等8类共340台电力装备使用“南网伏羲”,全国率先突破核“芯”“卡脖子”技术,实现全国产化自主可控。这些电力装备均为该局牵头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具有主动免疫能力的电力终端内嵌入式组件和控制单元研发与示范”南山区示范工程。该工程填补了国内有关技术的空白,有助于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夯实“新基建”安全基石。一方面,这些装备可彻底消除因采用进口芯片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以肩负电力数据传输等功能的DTU配网数据传输单元为例,凭借全国产化自主可控,它具备了主动免疫能力,可像人体免疫细胞一样排除异物,保障数据安全传输;另一方面,节能优势显著,除前文提到的充电桩外,全国产化的电能表功耗低于国家标准50%以上。
【关键词】南方电网,充电桩,电力装备
【电 力】国网天津电力采用绿色技术建设输变电绿色工程(2021-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由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建设的泰康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落实“双碳”要求,致力于打造绿色“标准化”工程的实践样板,建成后将极大满足该地区“煤改电”和产业发展用电需求。2021年5月20日,国网天津电力发布《天津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6方面30项重点任务,到2025年在津基本建成具有“成果领先、技术先进、模式成熟、支撑发展”典型模式的“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助推天津率先实现碳达峰,支撑天津市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建设。泰康路110千伏变电站全过程落实“双碳”方案要求,充分运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实现新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服务便捷化。项目今年5月份开工,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运。
【关键词】输变电绿色工程,国家电网,天津电力
【电 力】北京电力尖端检测设备上线提高作业自动化水平(2021-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8月11日,在京电智能库的物资质量检测中心,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检测人员应用自主研发的辊筒式变压器快速检测线,高效开展配电变压器全自动流水作业检测。作为现代智慧供应链深化运营的重要内容,北京电力建成了集“检储配”于一体的京电智能库,并持续完善京电智能库检测作业系统,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30类物资检测能力全覆盖,其中8类A级、22类B级。
【关键词】北京电力,京电智能库,配电变压器
【电 力】广西平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采用世界领先的城市生活垃圾...(2021-08-19)
【摘要】 8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由国机集团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广西平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进料投产。该项目垃圾处理能力可达400吨/天,年发电量5248MW。该项目采用世界领先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采用“干法+半干法+湿法”相结合的超低排放工艺技术,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可彻底解决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问题,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关键词】垃圾发电,超低排放工艺技术,终端处理
【电 力】大渡河梯级水电竞价关键技术鉴定为国际领先(2021-08-18)
【摘要】 8月1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8月6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对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梯级水电竞价PRP自耦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来自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提高了流域水电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了流域水能资源,为清洁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大渡河,国家能源集团,水电
【电 力】国能胜利电厂冷却塔被认定创造“最高的冷却塔”吉尼斯世界纪录(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7月2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颁发了“最高的冷却塔”证书。国能胜利电厂冷却塔被认定创造“最高的冷却塔”吉尼斯世界纪录。国能胜利电厂冷却塔总高度为225米,比之前印度保持的世界纪录202米的冷却塔高出23米,成功获得“最高的冷却塔”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胜利发电厂2×66万千瓦机组工程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是锡盟煤电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国能胜利电厂部署了北京信达的S-NUMEN核心系统安全防护产品,以确保电力监控系统高效、平稳地运行。
【关键词】北京信达,火电厂,火电机组
【电 力】国内首款百米级超长碳玻混叶片成功下线(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7月29日,明阳智能MySE11-99A1叶片在广东汕尾海上叶片生产基地成功下线,这是明阳智能完全独立自主研发设计和制作的国内首款11MW级别的超大型海上叶片。该叶片长度99米,风轮直径203米,曾被权威风电行业杂志Windpower Monthly评为2020年度亚洲排名第一的全球最佳叶片。MySE11-99A1叶片将应用于MySE11MW平台,适用于I类风区,具有优秀的抗台基因,可承受最大瞬时风速70m/s。该叶型主梁采用新型碳玻混材料,结合了碳纤维高强高模低密度与玻璃纤维高延伸率低成本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玻璃纤维大叶片设计所面临的低模量,重量大的技术壁垒,为明阳智能在设计更大兆瓦级别、更长的海陆风电叶片保驾护航。碳玻混材料的成功应用,极大降低了叶轮系统重量和整机系统载荷,为重量与成本寻找到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明阳智能,风电叶片,风电设备
【电 力】海上风机“巨无霸”GE Haliade-X攻克台风(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海上风机“巨无霸”GE Haliade-X获得了挪威船级社DNV的“T级(台风级)”认证,可在台风条件下运行。在全球范围内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各海域中,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强,约占全球总数的36%。因此在发展海上风电的国家中,中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其次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欧洲则几乎不受影响。DNV负责可再生能源认证的执行副总裁Kim Sandgaard-M?rk表示,为支持海上风电的发展,风机应该针对台风这样的极端环境条件进行设计。
【关键词】GE,海上风电,挪威船级社
【电 力】国网湖南电力首批智能物联电能表上线运行(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7月27日,前不久,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长沙、湘潭的5个低压台区首批试点安装了543只智能物联电能表。智能物联电能表采用非介入负荷识别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客户家中有哪种电器设备在使用,使用的时间有多长。与在客户的电器上安装传感器的家庭介入式不同,这类电能表具备非介入功能,在不改变客户家中电器设备的前提下,即可识别客户家有什么电器在用电。
【关键词】电能表,用电负荷,国网湖南
【电 力】中节能(黄骅)垃圾发电项目顺利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2021-07-01)
【摘要】 6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6月25日,中节能(黄骅)生活垃圾发电项目1号机组一次性顺利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各项技术参数指标整体达到优良。据悉,该项目规划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一台日处理600吨炉排式垃圾焚烧炉,配一台1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设计年利用小时数8000小时,项目投产后年处理生活垃圾约24万吨。运行承载能力将辐射整个渤海新区。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节能
【电 力】浙江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零碳”智能微电网投运(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浙东南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零碳”智能微电网正式投运。这个智能微电网通过在山顶新建35千伏变电站,高效接入括苍山风电场清洁电,改变山顶迂回供电模式,减少线路损耗。同时建设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搭载智慧储能“数智微网”云平台,形成风储互补、高度自愈的区域能源互联网。
【关键词】智能微电网,区域能源互联网,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