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首批支持无线AI技术国际标准研究的数据集正式上线(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C114网讯,为推动无线AI的技术研究、产业发展和商用化推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vivo、OPPO、中信科移动、三星、中兴等企业在移动通信开放数据平台(www.mobileai-dataset.cn)发布首批支持无线AI技术国际标准研究的数据集,面向公众开放下载使用。发布数据集涵盖3GPP 5G-Advanced R18版本正在广泛讨论的基于AI的空口设计课题所涉及的主要用例,包括基于AI的信道信息(CSI)反馈技术,基于AI的高频波束管理技术,以及基于AI的定位技术。此外,第三届无线AI大赛的数据集也同步完成上线。此次上线数据集基于3GPP规范定义的信道模型和场景参数构建。针对空口AI技术的诸多应用案例,提供多种场景的数据集,便于使用者进行AI模型的泛化能力验证与交叉比对。每套数据集都提供了详细的参数格式说明,部分数据集提供了参考模型代码,方便数据使用者快速上手。高质量数据集是推动无线AI技术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此次数据集上线后,移动通信数据开放平台已经支持3GPP R18基于AI空口设计的基础数据集,三届无线AI大赛数据集,以及部分实测数据集。后续,移动通信开放数据平台将持续更新和扩展无线AI相关数据集,不断优化应用案例覆盖面和场景丰富度,面向广大的研究者共享更多量质俱优的数据集。
【关键词】数据集,主要用例,技术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广东移动携手华为完成5G新通话外场测试(2022-11-29)
【摘要】 11月29日,C114网讯,近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下称广东移动)携手华为,在广州完成5G新通话一阶段外场测试。本次试点由华为提供5G新通话核心网,对接异厂家平台,实现趣味通话和智能翻译两大业务能力验证。广东移动作为集团首批四个5G新通话试点省份之一,在集团计划建设部统一指导下,4个月内保质保量完成网络建设和业务测试,为中国移动5G新通话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话是运营商的基础通信业务,5G为通话的业务创新和体验升级带来了新机会。5G新通话是基于5G网络推出的新一代通话产品,在VoNR多媒体实时通信基础上,搭载新的数据传输通道,为用户提供除高清音视频之外的更丰富的实时交互服务,并建立以多媒体实时通信能力平台为中心,统一开放的网络架构,在兼容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业务的敏捷开发和快速部署。针对该项新技术,中国移动自2019年起就开始携手华为等核心设备厂家进行5G新通话产品的联合研发,牵头成立5G新通话工作组,组织上下游企业,推动标准演进和丰富产业生态,并在2022年7月发布《5G新通话技术白皮书》。相比传统通话,5G新通话新在“更快、更清、更智、更广”,在用户视频通话过程中,不仅可以“听得到”和“看的清”,而且能“摸得着”。5G新通话业务将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为产业注入创新活力。广东移动为实现快速推进5G新通话业务的全面商用,将在集团 “8+5”战略产品规划指导下,聚力创新,结合终端产业链发展进程,分阶段推出5G新通话业务,繁荣新通话业态,提升新通话用户体验。
【关键词】趣味通话,智能翻译,能力验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开放接入路由器获电信设备入网许可(2022-11-25)
【摘要】 11月25日,C114网讯,2022年11月,中国联通WIA系列路由器获得工信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WIA系列路由器是中国联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承载网开放接入路由器设备,是中国联通首个获批的承载网络电信级网元设备进网许可。获批入网的两款WIA系列路由器,系统层搭载了中国联通研究院自研的CUNOS网络设备操作系统。CUNOS应用层以云原生技术手段实现了SRv6、EVPN等新一代承载网络协议栈,可规模部署于智能城域网接入层。同时,基于软硬件解耦架构,WIA系列路由器通过在网络设备中内置算力模组并集成轻量化边缘计算平台,实现了网络接入设备就近终结边缘计算业务的能力,可为边缘云向用户侧进一步下沉提供有效技术手段。WIA系列路由器研发隶属中国联通Cubenet3.0核心攻关项目,旨在通过白盒化、模块化的新型设备架构,提升运营商承载网络边缘设备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该系列路由器及CUNOS系列研发成果已获得多项行业认可,包括“2021年中国通信学会未来网络领先创新成果”,2022年“中国首届算力大会算力赋能优秀案例”。本次获得工信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标志着该系列设备在功能、性能稳定方面已具备商用条件。中国联通通过CubeNet体系构建,深耕算网融合领域多年,并在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基础设施创新层面持续发力。WIA系列路由器获准入网,是中国联通布局自主可控型数字信息技术设施的关键里程碑,标志着运营商自研设备已走过技术创新的孵化期,迈入商用及规模商用的转化期。在网络强国战略的指引下,结合中国联通战略规划部署,联通研究院将坚持创新驱动,聚焦重点领域,蓄力关键技术自研可控新突破。
【关键词】边缘计算,技术手段,持续发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次基于低频5G商用基站的通感融合测试验证(2022-11-16)
【摘要】 11月16日,C114网讯,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中兴通讯使用4.9GHz低频5G商用基站,完成了室外无人机、车辆和行人感知测试验证以及室内场景下呼吸感知的测试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在一定环境下室外低空无人机最远感知距离超过1400m,同时实现无人机、车辆和行人多目标移动轨迹感知,初步验证低频感知在低空安防、交通安全管理等应用可行性。室内场景下开展了视距和非视距呼吸感知测试,其中在视距场景下呼吸监测能力与商用呼吸监测仪表相当,可助力健康管理等感知应用。通信感知融合技术作为5G-Advanced的重要创新方向之一,基于现有通信系统设计使能感知,扩展通信系统传输数据以外的应用能力。通过基于通信系统的感知,一方面可以提供环境中非终端目标探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通信网络规模部署优势融合现有感知技术提升其感知范围和精度。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针对智慧低空、智慧交通、智慧生活等场景展开毫米波、Sub6G等不同频段5G通感融合技术研发与验证。此次基于低频5G商用基站的通感融合测试,实现无人机、车辆与行人的轨迹感知和呼吸健康监测感知,为5G通感技术在多个领域开展业务应用验证了技术的可用性,为5G商用网络向垂直行业拓展提供创新思路,助力释放5G商用网络更多产业价值。后续中兴通讯将在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进一步深耕5G通感融合的技术演进。未来中兴通讯将积极探索5G通感融合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全行业发展。
【关键词】测试验证,可行性,创新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太原移动:首次实现DAS与Qcell融合组网新突破(2022-11-11)
【摘要】 11月11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太原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在太原洲际酒店,完成传统室分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分布式天线系统)与Qcell(BBU+PHUB+PRRU合设的统称)新型室分融合组网创新技术验证,是移动范围内基于DAS与Qcell融合方面的全省首次验证,该方案的成功可极大提升用户感知和频谱资源效率。经现场验证,5G网络下综合下载速率可提升85%。随着5G网络的快速建设,前期优先使用DAS的低成本覆盖低业务需求场景,利用QCELL高速率优势覆盖高速、大容量场景,从而实现5G全场景覆盖。随着5G室分覆盖的不断完善,很多场景难免存在DAS与QCell共部署的情况,然而从现网应用来看,共部署后两种覆盖方式存在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 同步信号)干扰、用户感知差的情况。基于以上情况,太原移动联合中兴通信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分析论证,同一BBU不同基带板下挂两种设备,会出现基带信号处理不同步的问题,导致时隙间干扰增加;如果融合为同一小区,即可有效消除干扰。为了验证,将基站版本进行升级,经小区融合后,结果符合预期,业务正常且干扰消除。经测试,太原洲际酒店平均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由17.77dBm提升至32.37,提升率达82%;下载速率由544.17Mbps提升至1010.5Mbps,提升率达85%;上行速率由73.02Mbps提升至153.14Mbps,提升率达109%。小区间干扰得到明显抑制,且方案施工简单,效果立竿见影。
【关键词】技术验证,全场景,不断完善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首家完成与第三方终端5G毫米波独立组网外场测试验证(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C114网讯,近日,在中国信通院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中兴通讯在10月初完成实验室5G毫米波独立组网全部功能项目的技术验证后,首家在怀柔外场完成了和第三方终端5G毫米波独立组网下全部性能项目的测试验证,为5G毫米波独立组网的商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次测试,中兴通讯的高性能、低功耗毫米波NR基站和搭载高通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的CPE测试终端采用毫米波独立组网(SA)模式下的FR2 only方式进行连接,在200MHz单载波带宽、下行4载波聚合、上行2载波聚合的配置下,分别完成了DDDSU和DSUUU两种帧结构的全部性能项目的验证,包括单用户吞吐量、用户面和控制面时延、波束切换和小区切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DDDSU帧结构时下行峰值速率超过7.1Gbps,采用DSUUU帧结构时上行峰值速超过2.1Gbps。毫米波独立组网模式的FR2 only方式,是指在不使用LTE或者Sub-6GHz锚点的情况下部署5G毫米波网络,并完成终端的接入和业务流程。运营商能够在该模式下更加灵活地为个人和商业用户提供数千兆比特速率、超低时延的无线宽带接入服务,实现所有适用场景的绿色固定无线接入网络部署。随着国内毫米波研究持续推进,后续IMT2020(5G)推进组还将进一步开展毫米波组网技术研究,中兴通讯将在推进组指导下持续创新,同时继续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动毫米波产业发展,为工业、企业和消费级应用场景的超大网络容量和数千兆比特的极致性能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测试验证,扎实基础,技术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联想包揽四项国际自动驾驶挑战赛冠军,车计算技术进展迅猛(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C114网讯,近日,在欧洲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CV)2022自动驾驶多目标跟踪挑战赛上,凭借业界领先的技术实力,联想集团研究院自动驾驶算法团队一举包揽了该领域全部四个竞赛的冠军。这四个竞赛包括BDD100K多目标跟踪任务 (MOT,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多目标跟踪和分割任务(MOTS,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and Segmentation),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目标跟踪任务(SSMOT,Self-supervised MOT),以及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目标跟踪和分割任务(SSMOTS,Self-supervised MOTS)。欧洲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ECCV)与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PR)一起构成了国际计算机视觉的三大顶会。6月,在CVPR2022会议上举办的BDD100K多目标跟踪挑战赛上,联想研究院一举击败20多个国内外顶尖团队,夺得MOT冠军。至此,联想研究院已拿下该领域今年6项冠军中的5项。此前,联想集团已经宣布进军车计算领域,致力于通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算法等技术,助力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此次包揽ECCV自动驾驶多目标跟踪挑战赛四项冠军,有力地展示了联想在车计算领域的技术实力。
【关键词】冠军,任务,车计算
【新一代信息技术】福建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完成URLLC能力验证,达业界最高水平(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C114网讯,近日,福建电信联合中兴通讯于泉州外场展开URLLC高可靠性、低时延的网络能力验证。本次测试利用泉州2.1G和3.5G频段商用现网,使用中兴通讯端到端网络设备,演示了定点时延和普通终端时延对比。目前现网用户面双向时延为20ms。本次测试采用URLLC的终端在3.5G频段下,环回时延可控制在5ms以内,达到业界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本次测试在不同场景下对URLLC的各种关键技术,如:Minislot、PDCP复制、低码率传输及上行重复发送等进行了充分验证,测试结果均符合预期。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5G的愿景是实现万物互联,多种先进空口技术的引进使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成为可能。比如,MiniSlot将调度最小颗粒度从slot级缩短至符号级,缩短调度和反馈时延。针对URLLC的低码率MCS/CQI表,实现高可靠。而随着垂直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超低时延的需求日趋旺盛。是否能适配垂直行业能力要求成为5G发展的源动力。作为5G能力铁三角之一,URLLC正推动着行业的技术革命。未来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千姿百态,URLLC可广泛应用于远程控制、自动驾驶、AR/VR、智能电力等场景。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未来,中国电信将会携手中兴通讯持续探索URLLC的极致能力,积极推动URLLC在各行业的场景应用,为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关键词】网络设备,验证,应用场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携手产业完成首批5G RedCap端到端实验室测试验证(2022-10-21)
【摘要】 10月21日,C114网讯,近日,中国移动携手华为、中兴、展锐完成首批5G RedCap端到端实验室测试验证。本次实验室测试基于5G低频(700MHz)和中频(2.6GHz),有效验证了RedCap端到端基本功能及业务性能,是5G RedCap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加快RedCap生态成熟和商用部署奠定坚实基础。本次测试验证涵盖RedCap的用户识别与接入控制、基于专用BWP的资源控制、移动性管理与异系统互操作、业务峰值等关键技术及性能测试用例,同时首次完成5G R17 RedCap网络下VoNR通话业务,为RedCap支持可穿戴、视频监控、电力生产等业务奠定重要基础。另一方面, RedCap可继承5G NR各类优秀特性,如低时延、高可靠、业务保障、数据不出厂、低功耗、强覆盖等诸多优势,助力5G赋能千行百业。为满足5G多样化业务需求,3GPP R17提出了5G轻量级(reduced-capability, RedCap)终端,在确保业务需求及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终端裁剪,可有效降低终端成本、体积和功耗。RedCap面向中高速应用场景,补足5G能力中间地带,具备小型化、低成本优势,能够实现带宽、成本、性能、功耗等的平衡,在万物互联中应用前景广阔。中国移动将携手广大产业合作伙伴,从标准、网络、终端、应用四个方向持续推进RedCap产业加速成熟,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增添新活力。
【关键词】测试验证,商用部署,奠定基础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完成业界首个DS超短帧技术外场验证(2022-10-11)
【摘要】 10月11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在江苏徐州,率先完成业界首个DS 1ms超短帧技术的外场测试验证。本次验证基于江苏5G商用现网,使用中兴通讯5G网络、联发科技5G工程样机,在室内场景完成该技术的试点,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端到端双向用户面平均时延4.2ms,业界首次中低频5G商用网络达到低于5ms的时延性能,相较2.6G公网,时延降低54%,同时叠加slot重复、低码率MCS(调制与编码策略)等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功能,可实现99.99%的数据包时延在6ms以内的保障能力。DS 1ms超短帧是以0.5ms为间隔进行上行、下行数据传输机会的转换,可有效缩短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的调度等待时间,更好地满足工业机械臂控制、天车远控等业务对5G网络的确定性需求。中国移动研究院一直积极主导研究和推动该技术的完善和成熟,前期已完成3GPP标准中DS超短帧TRS(跟踪参考信号)的完善、室内外同频异帧结构组网方案可行性论证、以及交叉时隙干扰规避系列创新方案等多项工作,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先后完成DS超短帧实验室和外场试点,在验证基本性能的同时,验证了帧头偏移降低交叉时隙干扰影响的创新应用方案,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端到端产业成熟和规模商用落地进程。DS超短帧技术在兼容其他URLLC功能的基础上,极大提升5G网络的确定性低时延能力,在工业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等URLLC业务场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中国移动研究院将携手产业持续推进DS超短帧的快速商用,加速垂直行业和5G网络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行业5G数字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测试验证,商用现网,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诺基亚贝尔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和中国电信完成电信级云原生5G核心网...(2022-09-23)
【摘要】 9月23日,C114网讯,近日,在中国电信的主导下,诺基亚贝尔和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完成了基于亚马逊云科技运行诺基亚云原生5G核心网络(5GC)的验证测试。这是继诺基亚5GC和亚马逊云科技在美国DISH正式商业化运行5G核心网后,该电信级技术方案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实际部署和测试,也是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和公有云厂商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在中国的再次合作,为5GC网元从传统专有架构及电信私有云平台部署模式向基于公有云架构全面云化部署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次测试面向企业用户5G专网应用场景,严格按照中国电信轻量级核心网络测试规范进行,测试对象主要包括在亚马逊云科技上部署的诺基亚云原生5GC网元AMF、SMF、UPF,以及数据库UDM和UDR。除了5GC基本业务功能验证之外,此次测试还进行了5G专网系统的性能测试,以验证5G专网典型配置模型(4万用户和20G吞吐量流量)下测试系统的长时间可靠性。诺基亚5GC和亚马逊云科技顺利通过了所有功能测试以及性能测试,展现了亚马逊云科技可以满足电信级网元在控制面以及用户面的高可靠等级要求。此次测试证明了诺基亚5GC基于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快速实现与主流云厂商的快速集成和部署,同时其提供的业务功能和性能能够满足企业用户对5G业务的技术需求。也为国内运营商采用创新模式为企业用户提供5G专网方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诺基亚和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合作的基础上,将携手中国运营商一起,服务中国客户。
【关键词】验证测试,实际部署,新基建
【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信部: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推进eSIM技术应用(2022-09-16)
【摘要】 9月16日,中新网讯,近日,有网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留言询问我国是否有eSIM手机卡的推广计划。15日,工信部答复称:我部高度重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坚持在确保用户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推广。目前,我部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推进eSIM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扩大eSIM技术应用范围。
【关键词】积极推动,新技术,新设备
【新一代信息技术】福建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款5G行业综测仪测试验证(2022-09-07)
【摘要】 9月7日,C114网讯,随着5G走向深入发展,打造数字产业,赋能美好生活成为5G的使命与责任。面对5G在电网、矿山、钢铁、港口等行业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力落地,如何评估ToB业务指标是否满足业务需求,如何进行业务SLA指标评测,验证测试方案和测试仪表产品等成为业界关注的新课题。近日,福建移动携手中兴通讯于福州外场联合开展了5G行业综测仪产品的首测。针对外场重点完成了三项业务验证,即基于5G行业综测仪的电网差动DTU、多路视频监控Ⅰ帧碰撞模型的业务模拟测试及质量测评、高频精准时延测量业务(ms级),以及基于NodeEngine的SLA维测效果展示。测试结果较好地评估了该款产品可以很好地支持极简WEB UI接入、行业主流业务模拟、业务质量评估、业务质量报告自动输出等主要功能,为垂直行业应用业务指标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了评估依据。此次使用的中兴通讯5G行业综测仪产品(TNG,ToB Network Guardian),针对当前行业SLA测试面临着网业匹配测试难、ToB业务SLA验收难、ToB问题定界定位难的三大挑战,使用了APP+Sever架构,集成5G ToB能力测评、业务模拟、质量评价、日志分析等功能,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填补了行业中产品和技术方案的空白。该综测仪产品也是业界首款的一体化便携测试设备,未来通过端网联动,还能实现业务感知KQI劣化关联网侧KPI联动的创新功能,支持对异常快速定界定位,提供异动检测能力。
【关键词】业务验证,5G,主要功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福建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次意图驱动业务分级体验保障商用...(2022-09-02)
【摘要】 9月2日,C114网讯,近期,福建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在泉州圆满完成了意图驱动的业务分级体验保障方案的商用验证,实现“意图1分钟内下发,毫秒级守护,3分钟内系统快速反馈意图保障效果”,在业界首次验证将意图网络理念转为商用部署,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该方案创新性地将业界最为关注的意图网络引入通信行业,并以业务保障为突破口,将意图相关的技术深度融合到日常最为常见的保障场景,包括防疫扫码、抖音直播、腾讯视频和微信会议四大场景。用户只需简单输入自然语言即可轻松完成各类复杂场景下特定业务的全流程体验保障,实现了“四极”网络保障,极易使用、极速响应、极优性能、极致保障。2022年,福建移动与中兴通讯全面启动自智网络领域战略合作,以提供“零等待、零故障、零接触”的新型网络与ICT服务为目标,打造“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数智化运维能力。此次意图驱动的业务分级体验保障成功完成商用验证,是福建移动和中兴通讯在无线智能化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和突破,意图网络将进一步提升网络智能化水平,实现无接触式业务体验保障,所想即所得,让复杂的网络业务保障善解人意。意图网络在保障场景的成功尝试,为其他场景的深度应用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福建移动将与中兴通讯联合产业链各方进一步合作扩展应用场景,从目前的4类场景扩大到日常主流业务场景,打造意图保障生态圈,开创全场景运维一体化意图网络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保障效果,创新性,商用验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完成业界首个动态智能超表面技术原型...(2022-08-23)
【摘要】 8月23日,C114网讯,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个5G基站和动态智能超表面协同波束赋形技术原型验证,双方在智能超表面领域的研发进入基站与智能超表面动态协同的第二阶段。2021年,双方完成了智能超表面第一阶段静态超表面技术原型验证,初步探索了智能超表面技术在5G盲区、弱区定点覆盖提升的可行性。今年,中国移动研究院继续深耕智能超表面技术的研究,联合中兴通讯率先完成了具备协同波束赋形能力的智能超表面原型样机研发,并分别在实验室和外场环境完成了业界首个技术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比静态超表面只能提升定点覆盖,基站和智能超表面协同波束赋形技术不仅可大幅提升基站覆盖范围,还可支持移动场景下的用户无缝连接。智能超表面(RIS)技术是人工电磁超材料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结合的跨界创新,该技术采用可编程新型亚波长二维超材料,通过数字编码对电磁波进行主动的智能调控,在不同的阵元之间配置不同的相位偏置参数实现电磁波的波束赋形,被认为是6G的候选关键技术之一,有望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智能超表面的第一阶段是静态超表面,该技术可实现信号定点覆盖提升,但是存在波束方向无法调整、覆盖范围较小、工程部署困难等问题。联合项目团队创新性提出基于5G基站的智能超表面动态协同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基站通过空口向智能超表面发送波束ID等信息,指导智能超表面动态选择和切换波束,实现动态波束扫描和用户跟踪,该方案实现了6G技术的5G化应用。外场验证中,进行了动态智能超表面应用前后定点覆盖和用户移动场景覆盖、速率拉网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动态智能超表面在整个测试区域均带来较大增益,最大RSRP提升23dB,用户速率提升5倍。本次在上海实验室和园区外场测试结果表明,新的动态智能超表面协同技术相比静态超表面技术可大幅提升覆盖范围和工程部署的灵活性,为5G网络深度覆盖以及未来网络演进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科学可行的创新路径,为智能超表面未来商用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技术验证,外场环境,协同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研究院牵头完成首批透明天线试点应用(2022-08-17)
【摘要】 8月17日,通信世界网讯,日前,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福建公司、山东公司、广西公司,以及京东方公司分别在杭州、福州、东营、聊城、桂林等城市开展了业界首批5G新型透明天线试点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次试点的透明天线性能优、尺寸小、透明度高、环境融合度好,是天线形态的重大革新,对解决5G深度覆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移动研究院在对透明材料及其工艺特点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透明天线创新方案,成功实现了频带拓宽、支持双极化、高隔离度、大功率容量等关键需求。透明天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和透明介质基体构成,对可见光具有高透过性,在居民区覆盖、室分系统等深度覆盖场景应用时可更好地与环境融合。5G透明天线具备以下优点:一是整体透明,美观度高,安装灵活;二是增益、波束宽度等电气性能指标、环境可靠性指标与传统天线相当,可以保证高性能;三是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为充分验证透明天线在5G现网的覆盖效果,本次试点在浙江、福建、山东和广西选择了5个站点,在不同倾角设置下对比了透明天线和传统天线的覆盖性能。试点场景下,透明大张角天线相比传统定向板状天线,室内覆盖能力平均提升13dB左右,下行速率平均提升12%,上行速率平均提升26%;与大张角射灯天线相比,室内覆盖能力也基本相当。同时,透明天线的美化效果更好,安装更灵活。透明天线是天线领域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随着移动无线通信频段越来越高,及人们对于通信业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天线来实现更好的信号覆盖。如何使天线更好地融入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光学透明的电磁材料由于其视觉透明的效果,可成为小区及室内天线美化的重要方向。本次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在高楼、街道、小区、室内等环境复杂、用户集中的场景下,运营商对于深度覆盖将拥有更多、更新、更灵活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5G网络服务。
【关键词】网络服务,突破性,试点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携手河南联通率先完成5G VoNR语音质量EMI创新评估(2022-08-12)
【摘要】 8月12日,C114网讯,近日,中兴通讯携手河南联通,历时4个月,在洛阳完成了基于NGI网优工具的VoNR语音质量EMI评估功能验证,率先实现了5G语音业务质量非插入式评估功能的国内首局落地。随着全国VoNR商用加速,VoNR语音感知评估需求迫在眉睫。传统的语音质量评估采用”路测+MOS盒”的插入式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评估周期长、评估过程繁琐,且只能对专项测试期间的特定测试样本进行评估,不能反应全时段、全网络的语音业务质量。基于此,中兴通讯开发了基于NGI网优工具的VoNR语音质量EMI (Equivalent MOS Indicator)创新评估功能。EMI功能基于E-Model模型,综合考虑通话过程中影响语音质量的丢包、抖动、编码类型、时延等因素,进行上下行EMI语音质量的评估。该功能为非插入式评估,可直接从无线侧对网络用户的语音质量进行评估,摆脱了”路测+MOS盒”的传统评估方法,提升了评估效率、降低了评估成本;真正实现全时段、全网络的“全民MOS评估”。此次验证结果显示,EMI与路测MOS拟合度高,可用于全网级、小区级、话单级多维度EMI统计分析,并可与MR/CDT等数据关联分析,快速定位语音质差原因,支持上下行EMI、质差EMI的地理化渲染,自动输出上下行EMI区间统计,针对空口、传输、核心网因素进行质差原因占比分析。此次中兴通讯携手河南联通对5G语音业务质量非插入式评估的成功验证,开启了VoNR语音质量评估与优化的新阶段。后续基于NGI的VoNR语音质量EMI评估优化功能还可以实现语音质差问题根因定界定位,为VoNR语音感知问题分析及闭环解决提供指导,从而帮助运营商进一步提高5G网络语音业务质量,有效提升5G用户的语音业务体验。
【关键词】评估功能,业务质量,5G
【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唯一高寒地区自动驾驶测试场完成5G专网基站建设(2022-08-05)
【摘要】 8月5日,C114网讯,近日,黑龙江黑河自动驾驶测试场已完成5G专网基站建设,预计10月末完成后期平台建设,这是5G技术在全国首次应用于高寒地区自动驾驶测试领域。该项目由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与黑龙江省交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将为黑河自动驾驶测试场提供中国移动5G专网、5G专网运营平台、WLAN(无线局域网)和专线等网络与技术支撑。其中5G专网为专享模式,可实现测试场和办公楼5G覆盖,提供一体化专网基础设施和5G专网自助服务管理平台,并实现专网状态的可视化查看,具备网络资源监控、智能运维、告警提醒等功能。据了解,黑河自动驾驶测试场是国内首个高寒地区可覆盖传统汽车测试、智能网联技术测试及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综合性测试场。严寒到来时,黑河地区气温将达到零下40摄氏度,冰雪路面对于开展低温下高寒地区的车辆设备和性能测试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测试场占地78万平方米,可满足从T1级最基础的笔直道路到T5级湿滑路、雨雾等复杂交通环境的测试训练与能力评估要求。测试场模拟了数十种道路场景,仅城市道路就有机非混行道、苜蓿叶立交桥、冰雪混合路面等13种测试场景。整个项目设计依据高级辅助驾驶汽车ADAS相关测试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建设技术规范及寒地试车的相关技术要求等。
【关键词】平台建设,高寒地区,5G专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携手华为完成全国首个2.1GHz 8T8R AAU部署(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持续加强5G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打造高质量5G精品网,广东电信联合华为公司在广州完成全国首个 2.1GHz 8T8R AAU创新试点,相对于4T4R RRU,下行体验提升超50%,上行体验提升超150%,成为提升深度覆盖场景5G网络质量的关键创新方案。中国5G在2020年商用后,经过3年大规模建设,5G网络逐步从广覆盖转向深覆盖,如何提升高密度住宅区、城中村等高价值区域的网络质量成为当前5G建设的关键方向。广东电信联合华为公司持续开展创新合作,前期已完成2.1GHz 8T8R RRU在城中村场景的商用部署。相比传统4T4R设备,8T8R可提升70%的容量和4dB以上的覆盖。在此基础上,广东电信持续创新,为进一步推进居民区精品5G建设,联合华为完成全国首个2.1GHz 8T8R AAU新型设备创新试点,该设备采用一体化高增益阵列、精准波束扫描以及高分辨率空域配对等领先技术,在8T8R RRU设备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升覆盖2.5dB,提升容量15%。本次试点结果对8T8R AAU建设居民区高质量5G也给出了最好的证明。居民区高质量覆盖一直是移动通信覆盖难题,本次验证在居民区室内场景实测上行速率12.79Mbps,下行速率76.62Mbps。满足用户5G超清视话、高清直播等业务体验需求,同时该区域5G覆盖面积增加47%,5G流量提升52%。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本次2.1G 8T8R AAU创新试点,为5G深度覆盖方案提供了有益探索,后续广东公司将与华为公司持续深耕合作,加强创新提效,聚焦5G新技术、新产品对网络性能的提升,加速建设5G高品质精品网,让用户用更好的5G,享受更优的服务。
【关键词】新基建,持续创新,深耕合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科大揭示集成光量子器件中单光子阻塞新原理(2022-07-21)
【摘要】 7月21日,C114网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集成光子芯片量子器件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邹长铃研究组提出了在单个光学模式中利用极弱的光学非线性实现光子阻塞的新原理和新方案,并分析了其在集成光学芯片上实现的实验可行性。相关成果以“Single-Mode Photon Blockade Enhanced by Bi-Tone Drive”为题于7月1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单光子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在室温下实现可扩展光量子信息处理的核心资源。然而,受限于材料的非线性极化率和光学损耗,在非线性光学系统中直接观测到单光子级的光子相互作用极为困难,因此传统的单光子产生方法主要依赖于概率性的参量下转换并需要较高的泵浦光功率。研究组引入光子的频率自由度,提出在单个光学模式中利用两束连续激光控制其动力学演化。通过利用非线性腔对不同频率驱动的非均匀相应,在特定时间精准调控不同光子数态的布居数分布,高保真度地产生亚泊松量子统计光场。基于已报道的集成铌酸锂芯片的实验参数,研究者证明了该方案的实验可行性。审稿人一致认为,该研究引入了全新的物理机制(“the authors have introduced genuinely new physics”),揭示了动力学光子阻塞的物理本质;在已报道的相关研究中是最简单的且消耗了最少的资源。
【关键词】光子阻塞,新方案,光子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