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意】50万尼特级亮度,JBD宣布实现0.13英寸红光Micro-LED微显示器量产(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VR陀螺讯,近日,Micro-LED微显示器制造商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Jade Bird Display,以下简称“JBD”)宣布实现了50万尼特级超高亮度的0.13英寸红光Micro-LED微显示器的量产。据称,JBD本次推出的0.13英寸红光芯片中,像素尺寸仅4微米,Micro-LED发光点仅2微米,但其可轻松加载微安级的驱动电流,产生50万尼特级超高亮度。相比较,基于量子点色转换的QD-LED及MicroOLED作为另外两项主流的自发光微显示技术,根据目前公开仅数千尼特的亮度水平,JBD的红光芯片实现了数十倍的性能超越。
【关键词】JBD,红光芯片,Micro-LED微显示器
【数字创意】TCL获“一种VR眼镜外壳及VR眼镜”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VR陀螺讯,近日,据天眼查显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已获“一种VR眼镜外壳及VR眼镜”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于2022年1月25日申请,2022年6月7日正式获得公开授权(授权公开号:CN216696878U)。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R眼镜外壳及VR眼镜,所述VR眼镜外壳包括环形壳体和填充层,所述环形壳体被去除部分以形成填充部,所述填充层设置于所述填充部中,所述环形壳体的密度大于所述填充层的密度。由于填充层的密度小于环形壳体的密度,因此在相同体积时,使用填充层代替环形壳体的被去除部分,能够减轻壳体的整体重量。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R眼镜外壳能够在保留外壳较高的硬度同时减轻VR眼镜的整体重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关键词】TCL,VR眼镜,外壳
【数字创意】芯视元发布两款Micro OLED硅基微显示芯片(2022-06-22)
【摘要】 6月22日,IT之家讯,据南京芯视元发布,公司两款Micro OLED硅基微显示芯片产品发布,硅基微显示芯片为MicroOLED微显示器件的核心元件。Micro OLED微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厚度薄、质量轻、视角大、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等特性,而且更容易实现高PPI(像素密度)、体积小、易于携带、功耗低等优异特性,特别适合应用于头戴式显示器、AR/VR眼镜。芯视元专注于硅基微显示芯片设计,本次发布的两款产品,有效显示尺寸分别为0.39英寸和0.26英寸。基于此次发布的0.39英寸产品的MicroOLED微显示屏,分辨率为1920x1080,平均亮度大于1000nit,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宽色域、高色饱和度和低功耗等显示性能。
【关键词】芯视元,硅基微显示芯片,硅基微显示器
【数字创意】投影显示器开发商TriLite与Dispelix合作研发用于AR眼镜的超紧凑...(2022-05-30)
【摘要】 5月30日,VR陀螺讯,近日,投影显示器开发商TriLite发布公告称,目前已经与透明波导领导企业Dispelix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适用于AR眼镜的超紧凑显示系统。目前TriLite已经推出Trixel 3,它是市面上体积最小的激光投影模组,体积小于1cm2,重量仅有1.5g。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LBS投影仪和光波导之间的额外中继光学器件,这样能使得光学系统尺寸大大降低。TriLite首席执行官Peter Weigand表示,Dispelix的波导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双方合作将会诞生更为轻薄且性能更好的消费级AR眼镜。
【关键词】TriLite,Dispelix,AR眼镜
【数字创意】苹果智能眼镜新专利曝光,或采用轻巧、耐用且有弹性的结构设计(2022-05-30)
【摘要】 5月30日,VR陀螺讯,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苹果公司的一项专利申请,该专利涉及头戴式设备,尤其是头戴式设备(如智能眼镜)光学组件的对准机制。本专利公开的头戴式设备可以提供一种包括波导的组件排列,该波导与系统负载转移到波导的能力解耦。这种解耦可以通过利用低刚度的弹性粘合剂将某些部件粘合在一起来实现。这使得系统可以弯曲和变形,而不会将应力转移到波导上。这种解耦也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在支撑结构和波导之间具有相对较低位移的区域进行粘合来实现。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组件保持对齐,同时使头戴式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减小。
【关键词】苹果,专利,智能眼镜
【数字创意】Meta展示大型动态对焦液晶透镜,或用于制造可变焦VR头显(2022-05-30)
【摘要】 5月30日,VR陀螺讯,此前有分析猜测Meta下一代高端VR头显Cambria可能会采用Pancake与可变焦相结合的光学设计。近日,肯特州立大学和Meta Reality实验室一项新的研究对大型动态聚焦液晶透镜进行了展示,据介绍,该透镜可用于制造可变焦的VR头戴式设备。在SID Display Week 2022峰会展示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5厘米动态聚焦LC镜头进行了表征,以测量其能力并确定优势和劣势。优势:动态对焦镜头能实现高质量图像,同时支持-0.80 D到+0.80 D的动态对焦范围和低于500毫秒的切换速度。劣势:动态聚焦LC透镜会因为相位重置段使得在视图接近透镜边缘时图像质量下降——在概念上与菲涅耳透镜中由突起的脊状部位引起的光散射相类似。研究人员表示,要真正利用这项技术构建变焦头戴式头显,动态聚焦LC镜头将与传统镜头结合使用,以实现VR头戴式头显所需的光学通道。此外,精确的眼球追踪也是必要的,这样系统才能知道用户在看哪里,从而知道如何针对该深度正确调整镜头的焦点。
【关键词】VR,Meta,变焦
【数字创意】声网发布多场景线上教学解决方案,升级职教课堂学习体验(2022-05-12)
【摘要】 5月12日,蓝鲸教育讯,昨日,声网在线举办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新生态下,包括在线职业教育、在线音乐、在线美术、在线编程、Stem在内的在线教育多场景教学解决方案。同时为兼顾降低教学场景研发门槛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声网还发布了从PaaS到aPaaS教育产品矩阵,并联合生态的SaaS教育、智能硬件、云市场组件,共同整合互动应用技术服务,为教育线上化的全方位业务赋能,共同构建高质量、高稳定的一站式线上教学场景解决方案。声网教育行业产品负责人李斯特在会上介绍,“在以产品力是线上教育创业者未来竞争核心力的趋势下,声网实现了真正的视频互动大班课,能支持128人音视频上行;学生端和老师端提供了背景虚拟化、人像抠图、美颜、虚拟人像等功能;复杂环境下能做到AI降噪和回声消除;在SDK崩溃率上,声网的指标是0.004%,已经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千分之一,能更好地保障课堂的稳定流畅性。”
【关键词】在线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声网
【数字创意】高通宣布新的Wi-Fi标准——Wi-Fi 7,可增强低延迟XR体验(2022-04-20)
【摘要】 4月20日,VR陀螺讯,全球电信巨头高通最近宣布了一项新的Wi-Fi标准,即Wi-Fi 7。与传统Wi-Fi相比,速度更快,延迟更低,设备之间的干扰更小,有望让人们更容易体验更舒适的网络。高通表示:“凭借高效的无线互联网速度和持续的低延迟,Wi-Fi 7提升了无线体验,并将加速新兴应用的发展,包括低延迟的扩展现实(XR)、基于社交的云游戏、8K视频流,以及同步视频会议和投影。高通技术公司的Wi-Fi 7解决方案推动了Wi-Fi的发展,提高了速度、延迟和网络容量,并支持320MHz信道、4K QAM和高级多链路实现等先进功能,如高带宽同步多链路。”高通也将继续支持Wi-Fi 6和6E的发展,同时领导Wi-Fi 7标准的制定。
【关键词】高通,Wi-Fi7,低延迟XR
【数字创意】4月底发布,海外“黑科技”可以让用户在VR中感受到物体(2022-04-20)
【摘要】 4月20日,VR陀螺讯,一项新的技术可以让VR用户尽可能真实地触摸和感觉到元宇宙中的物体。据WALA最新消息显示,SpinOcchio是一种虚拟世界控制器,它将允许用户感受虚拟世界中的物体,就好像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触摸它们一样,它可以利用旋转来让用户感受到物体相关表面。MAKinteract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确定物体在皮肤上滑动或在手中滑动的方式的差异,并将这些信息与用户的视觉提示配对。在他们测试了“在VR中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觉提示感知运动和厚度的触觉真实感”后,他们能够使用控制器复制滑移。据称,控制器在此后还将提供物体的真实感觉,甚至可能允许用户在不实际握住物体的情况下感受到物体的厚度。这是一项定位前沿的“黑科技”,一旦投入使用将大大增强虚拟世界中的沉浸感。据悉,SpinOcchio预计将于在4月30日至5月5日在新奥尔良举行的2022 ACM CHI计算系统中的Human Factors会议上正式亮相。
【关键词】VR触感,SpinOcchio,MAKinteract
【数字创意】PS VR2搭载的眼动追踪,支持检测瞳孔直径和眨眼状态(2022-04-06)
【摘要】 4月6日,VR陀螺讯,在GDC 2022上,PlayStation VR2公布了眼动追踪功能的详细信息。除了追踪你正在看的东西——你的注视点,它还可以追踪你的瞳孔直径和眨眼状态。人的瞳孔直径在黑暗中扩大,在明亮中收缩,但它也会根据你的情绪状态而变化。从理论上讲,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它来衡量您是否对所经历的事情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将瞳孔直径应用于数字化身可以改变社交VR的性质,并且眨眼的动作识别还可以使用户在虚拟社交空间中的眨眼同样得到展示。此外,恐怖游戏的开发者或许能够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选择触发恐慌的时机。目前,索尼还未进一步透露其瞳孔直径和眨眼状态数据收集的方法。不过,我们现在看到了它更多有趣的应用场景。当然,眼动追踪的主要功能是注视点渲染。这意味着系统仅在您当前查看图像的位置进行高分辨率地渲染,其余部分则处于低分辨率状态,从让VR设备性能资源利用最大化。这种额外的性能可用于提高环境的图形保真度或将大型游戏移植到VR中,而无需降低画质。
【关键词】PS,眼动追踪,眨眼状态
【数字创意】芯视元成功点亮单绿色Micro QLED产品(2022-04-06)
【摘要】 4月6日,陀螺科技讯,近日,南京芯视元发文称,已实现成功点亮单绿色Micro QLED,这是继上个月成功点亮全球首颗单红色Micro QLED后的又一突破。QLED与传统OLED、LED等自发光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色域(120%NTSC)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又因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彩色化,可实现超高分辨率显示,是下一代彩色高分辨率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芯视元称,本次点亮的Micro QLED绿色纯正,画面细腻,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等众多优点。该产品由东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扑浪量子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预计将在2022年4月底正式发布。
【关键词】芯视元,QLED,显示屏
【数字创意】海信HiReader阅读器上市发布,护眼阅读创新升级(2022-03-29)
【摘要】 3月29日,中关村在线讯,近日,海信阅读手机官方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护眼阅读产品——海信HiReader阅读器。这是继去年发布TOUCH音乐阅读器之后,海信阅读手机在护眼阅读领域对多元化数字阅读载体的又一次拓展和延续。在6.7英寸护眼墨水屏,300ppi高像素密度,7.5mm/177g轻薄机身,Android开放系统,3000mAh超大电池容量等诸多优势功能的加持下,海信HiReader阅读器为用户带来“大有视野,随心所阅”的全新沉浸式阅读体验。在屏幕显示方面,海信HiReader阅读器采用6.7英寸的超大墨水屏,像素密度达到300ppi,而得益于行业领先的超窄墨水屏边框,让其拥有了84%的超高屏占比,让用户阅读更为沉浸。此外,海信HiReader阅读器自带柔和阅读前光,可根据外界光强弱,实现36级DC调光,从而满足各种环境光下的护眼阅读需求。
【关键词】数字阅读,海信,护眼
【数字创意】英伟达展示新技术,可将2D照片快速转为3D模型(2022-03-29)
【摘要】 3月29日,VR陀螺讯,近日,英伟达展示了一项名为Instant NeRF的技术,它能利用一组2D照片快速生成一个3D全景模型。英伟达表示Instant NeRF模型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完成训练,并且几乎可以瞬间生成2D照片的3D模型。2D转换3D需要用到一种称为逆向渲染的技术,该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预测环境光线与物体的对应关系,来重建真实场景。生成3D模型时,Instant NeRF需要用到几十张不同的照片,以及记录它们相机角度的详细信息。为了降低前一代NeRF的训练时间,英伟达创建了一种称为多分辨率哈希网格编码的技术,该技术专为英伟达显卡而设计。英伟达表示,这项技术的计算资源消耗并不会特别高,消费级电脑也能使用。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训练机器人以提高空间意识,完善自动驾驶汽车软件以及快速将2D内容转换为虚拟世界的3D对象。不过,这项技术目前有一个缺陷,如果拍摄对象在2D捕捉过程中有较大幅度移动,那么生成的3D场景会变得很模糊。为确保成功率,如果拍摄对象移动元素很多,需要短时间内完成数据捕捉。
【关键词】英伟达,3D模型,逆向渲染
【数字创意】Manus新款VR手套展出,手指追踪精度更上一层(2022-03-29)
【摘要】 3月29日,VR陀螺讯,在上周召开的GDC 2022上,VR手套制造商Manus首次展出并演示了新产品Quantum Metagloves。该手套采用了新的磁力追踪技术,将提供更精准的手指追踪,尤其是在手指接触其他手指或手掌时。Quantum Metagloves有一个磁性底座位于手掌的背面,而每个手指的尖端都有一个模块,使其在磁场中能被感应到。这意味着手套可以检测到手指的长度和宽度,当与手的底层骨骼模型相结合时,可以实现更准确的手部追踪,并且该模型是根据用户的动态比例进行调整的。Manus表示Quantum Metagloves在近距离接触和自我接触的情况下,精准程度是独一无二的。但磁力追踪也绝非完美,当手持金属或电子产品可能就会扰乱追踪。不过官方表示可以保证多达8个手套在彼此附近活动时,相互间不存在干扰问题。这款企业级VR手套的定价为9000美元,4月开放预售,预计在2022年第三季度末发货。Manus希望有一天能将其推向消费者市场,但定制部件和制造的数量,导致其价格现阶段还难以降低到合理的水平。
【关键词】Manus,VR手套,手指追踪
【数字创意】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Virtualware一项新专利,用于其创新性VR追踪...(2022-03-22)
【摘要】 3月22日,VR陀螺讯,美通社3月21日消息,欧洲虚拟现实公司Virtualware因其创新性的沉浸式定位系统通过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认证。该系统名为Inmerso,是一个跟踪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通过沉浸式的技术在同一个空间进行交互。在实际应用中,该发明将允许用户同时培训多位技术型工人,进行复杂的操作流程。跟踪系统是体验虚拟现实所必需的一项技术,因为用户或对象必须能够在物理空间中自由移动。Nmerso采用非常高的刷新率,每秒更新位置高达60次,并且精度很高,因此即使是最小的运动也可以被检测到。该专利编号为US11169596B2,有效期为20年。该发明已获得西班牙知识产权当局授予的另一项专利。它还在欧盟的其他25个国家、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同步申请专利中。“借助这项新技术,我们将能够开发出更强大的技术来解决工业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该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Unai Extremo解释道。
【关键词】Virtualware,Inmerso,跟踪系统
【数字创意】火山引擎、阿里云、腾讯云联合发布“超低延时”直播技术标准,延...(2022-02-28)
【摘要】 2月28日,新浪科技讯,近日,火山引擎与阿里云、腾讯云联合发布一项“超低延时直播协议信令标准”。该标准首次正式定义了直播“客户端-服务器”信令交互流程,将传统直播技术3至6秒的延时缩短到1秒,可广泛应用于赛事直播、在线教育、电商直播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据火山引擎视频云工程师介绍,受到传输协议等因素限制,传统直播技术存在明显延迟。为了降低直播延迟,视频行业近年来开始使用WebRTC(网页即时通信)技术。但由于WebRTC没有定义信令交互流程,不同使用者都有各自一套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逻辑,效果参差不齐,行业缺乏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据悉,火山引擎、阿里云、腾讯云合作共建的“超低延时直播协议信令标准”,简化信令交互流程,对WebRTC技术做了大量优化,提升扩展性、播放秒开率和成功率,包括支持更多的音视频封装、通信协议,支持快速建立链接降低首帧渲染时间,以及支持信令安全增强等特性。数据显示,新的技术标准使大规模分发的直播延时进入1秒大关,最快可达到500毫秒。
【关键词】直播,超低延时,火山引擎
【数字创意】芯视元电致发光量子点硅基微显示屏成功点亮(2022-02-28)
【摘要】 2月28日,VR陀螺讯,芯视元Micro QLED产品采用FHD硅基背板,分辨率达到了5648 PPI,是首个电致发光硅基量子点产品。该产品由东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扑浪量子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预计将在2022年4月底正式发布。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自发光技术,因其发光效率高、调谐精度高、光发射峰窄等优势,可实现高饱和以及广色域的显示需求。QLED与传统OLED、LED等自发光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色域(120%NTSC)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又因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彩色化,可实现超高分辨率显示,是下一代彩色高分辨率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硅基量子点微显示屏作为下一代微显示技术,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宽色域、高色饱和度、低功耗和高亮度等优越的显示性能,未来在元宇宙可穿戴设备中必将大放光彩。
【关键词】芯视元,QLED,未显示屏
【数字创意】数百位海外音乐人参与内测,Encore正式推出AR交互式现场直播APP(2022-02-28)
【摘要】 2月28日,VR陀螺讯,近日,AR交互式现场表演平台Encore宣布推出Encore Studio应用程序。此次发布是在Battery Ventures领投的900万美元融资以及468 Capital、Parade Ventures、Nomad Ventures、Moving Capital、Kayak Ventures和Gaingels的其他投资之后推出的。Encore表示,它的平台为音乐艺术家提供了工具和技术,让他们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发布新音乐,并与粉丝进行对话和互动体验。使用Encore,艺术家可以通过他们的移动设备在自定义AR环境中进行创作和现场表演。粉丝通过游戏化的微交易,通过“十美分拍手”的形式参与其中,可以用来观看现场表演、与艺术家聊天和互动。在内测阶段,包括SSGKobe、The Cool Kids、Too $hort和DC the Don在内的数百位音乐人通过Encore平台为数万名粉丝创作和表演了节目。
【关键词】Encore,AR,直播APP
【数字创意】VRChat宣布为虚拟化身增加面部追踪功能(2022-02-18)
【摘要】 2月18日,VR陀螺讯,著名社交平台VRChat今天宣布,将推出带有一项名为“虚拟化身OSC”的新功能测试版,允许用户以新方式控制自己在游戏中的虚拟化身。最初的OSC协议是在2002年开发的,当时被用作连接音频设备和控制器进行音乐表演的一种方式。从那时起,由于该技术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开发者已经将其用于其他广泛的目的。VRChat于2021年开发者交流会上预告了虚拟化身OSC功能,它利用该协议的能力,允许用户使用由各种输入驱动的新型和有趣的虚拟化身控制。据VRChat称,开发者可以使用鼓垫来控制虚拟化身的耳朵,使用智能手机的陀螺仪来操纵眉毛,在收到Twitch捐赠时改变衣服的颜色,采用商业的眼睛和面部追踪技术来增强表情,等等。
【关键词】VRChat,虚拟化身,面部追踪技术
【数字创意】Magic Leap 2参数曝光:248g、超18个传感器、刷新率120Hz等(2022-01-28)
【摘要】 1月28日,VR陀螺讯,在1月23日至1月25日举行的SPIE.AR/VR/MR活动上,Magic Leap光学副总裁Kevin Curtis向外界展示了关于Magic Leap 2的更多参数信息。Magic Leap 2将采用分体式设计,设备重量为248g,性能(CPU/GPU)为Magic Leap 1的2~3倍,支持蓝牙5.1、WIFI 802.11 a/bg/n/ac/ax,以及更强的存储能力及续航能力。据了解,Magic Leap 2将配备超过18个摄像头和传感器,包括1颗环境光传感器、2个测高仪、2个磁力计、4个IMU(2个集成于头显、1个集成于手柄、1个集成于计算单元)、5个前置摄像头(用于测量3D深度和环境感知,其中包括1200万像素自动对焦RGB透视摄像头,支持二维码扫描)、4个眼球追踪摄像头(左右眼各两个)。此外,Magic Leap 2将配置眼球追踪以改善图像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渲染错误,并实现分区调光,可自动根据环境来调整亮度。且该设备的刷新率达120Hz,对比度为100:1。
【关键词】MagicLeap,参数信息,眼球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