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无人机阵列海水取样项目通过验收鉴定(2021-04-01)
【摘要】 4月1日,广东科技报讯,3月26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深圳分部在深圳市龙岗区大鹏新区坝光国际生物谷展厅组织召开项目验收鉴定会,对广东省海洋实验室资助的无人机阵列海水取样项目进行了鉴定验收。无人机阵列原位海水监测和取样是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解决河口-海洋复杂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区域取样需求而设计研发的。本项目能在珠江口低氧区、海洋牧场-贝藻综合养殖区等生态环境开展立体应急监测;满足海洋负排放、碳中和生态工程的采样及监测需求;为绘制中国近海物理流场、营养盐分布、初级生产力对微生物参与碳循环影响的集成图提供技术支撑。本次验收项目的推进将有助建设大湾区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和生态工程,并在深圳和香港联合管辖海域的海洋环境健康问题监控中发挥引领作用,着力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深港海域海洋环境“东优西劣”的历史级难题,率先实验海洋负排放、碳中和生态工程。
【关键词】海水监测,海水取样,海洋监测
【海洋经济】浙大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研究登《自然》封面(2021-03-04)
【摘要】 3月4日,海洋知圈讯,日前,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交叉力学中心李铁风教授团队联合之江实验室,与合作单位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率先提出机电系统软-硬共融的压力适应原理,成功研制了无需耐压外壳的仿生软体智能机器人,首次实现了在万米深海自带能源软体人工肌肉驱控和软体机器人深海自主游动。这种环境自适应的仿生软体机器人和智能系统,将为深海探索科考、环境监测与资源勘探提供解决方案,为复杂环境与任务下机器人及智能系统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深海探测,高端装备,深海生物
【海洋经济】中国海洋学会团体标准《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海上比测方法》通过...(2021-03-02)
【摘要】 3月2日,海洋知圈讯,2月26日,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标准化分会在天津,组织召开了《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海上比测方法》团体标准审查会。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及某研究院等多位专家出席。经审议,《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海上比测方法》通过送审稿审查。该标准的制定是对我国现有海洋仪器设备检测标准的有效补充,完善了实海况下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的比测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将填补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海上比测方法的空白。
【关键词】检测标准,填补空白,比测标准
【海洋经济】中科院海洋所发现深海微生物新物种并揭示其元素循环驱动机制(2021-03-01)
【摘要】 3月1日,海洋知圈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对碳、氮、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在地球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进行描述、示踪和预测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地球各种生命形式中,微生物因其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物质代谢方式丰富,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的驱动作用。深海微生物具有丰富的遗传与代谢多样性,但由于采样和培养条件的限制,目前对深海微生物在地球化学元素循环中的基础性作用仍知之甚少。因此,揭示不同深海环境(如深渊、热液、冷泉等)微生物驱动元素循环的机制,有助于阐明深海微生物对海洋乃至整个地球范围元素循环的贡献。为了解深海微生物驱动元素循环的机制,孙超岷研究团队针对热液、冷泉及深渊三种典型深海生境的微生物,结合宏基因组测序、微生物纯培养及各种组学技术系统揭示了三类深海典型微生物驱动碳、氮、磷、硫及镉等元素循环的机制,同时发现并命名了一类古菌新门及一类典型硫酸盐还原细菌新种。以上研究为深海微生物新物种的发现及其驱动的元素循环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范例。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深海微生物,元素循环
【海洋经济】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机器人集群全自主作业智能协同项目完成海试(2021-03-01)
【摘要】 3月1日,海洋知圈讯,近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的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项目群成功让海洋机器人学会了团队协作,流畅的典型任务演示顺利通过了海试验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架构模式从集中式(有中心)/混合式发展为分布式(无中心),系统协同智能化水平从半自主升级为全自主,适应任务场景及环境从确定结构化拓展为未知非结构化。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海工装备,全国首次,先进水平
【海洋经济】同济大学海洋学院钟广法和中科院深海所彭晓彤合作研究关于“深海...(2021-02-01)
【摘要】 2月1日,海洋知圈讯,1月26日,国际著名地学杂志《Geology》在线发表同济大学海洋学院钟广法教授与合作者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彭晓彤研究员的研究论文:“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plastic litter in submarine canyons—The role of gravity flows”。该文报道了过去3年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考察在西沙北海底峡谷所获得的关于深海底栖大塑料垃圾(macro-plastics)分布与搬运机制方面的新发现。此项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1)底栖塑料垃圾占海洋塑料垃圾的70%以上,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但其在海底的搬运和扩散机制并不清楚。前人提出了内潮、浊流等多种假说,但确切的证据仍很缺乏。本文通过载人深潜考察获得的关于底栖塑料垃圾的分布样式及其变化,为深海塑料垃圾的重力流搬运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2)深海底流活动不易观测,大塑料垃圾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造沉积物,具有天然沉积物所不具备的特点,如鲜艳的颜色、特殊的形状、较大的粒径(数十厘米甚至更大)和较低的密度,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示踪剂,用于重建或追溯现代深海底流活动。(3)本文所发现的可以用流体动力学加以合理解释的深海底栖塑料垃圾的非均匀、聚集式分布特点,为未来监测乃至清理深海大塑料垃圾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载人深潜考察,底栖塑料垃圾,海洋生态
【海洋经济】营养盐比例失衡或将促使中国近海有害藻华顽固存在(2021-02-01)
【摘要】 2月1日,海洋知圈讯,随着人口快速增长、食品和能源产量升高、农业用地面积扩大以及化肥使用、废水排放和养殖粪便不断增多,过量的氮、磷营养盐进入全球水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并引起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藻华暴发和水体低氧等现象,严重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近几十年来,中国近海有害藻华频发,对自然生态、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近日,中国海洋大学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学者使用耦合模型的研究方法,估算了1970~2010年河流输送、陆源地下水排放、海水养殖活动和大气沉降输入中国东部黄渤海、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的总氮、总磷年通量及其摩尔比值,结合近海有害藻华的历史监测数据,探究了二者的潜在关系,并预测了未来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下的陆源总氮与总磷比值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输入中国近海的总氮比总磷增长更快。自1980年代起,输入黄渤海近岸海域总氮与总磷的摩尔比值开始超过25,输入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总氮与总磷的摩尔比值开始超过30,与此同时,各海域的有害藻华开始大规模、多频次暴发。输入近海的总氮与总磷之间的不协调不仅与其来源、通量之间的差异有关,也与二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差异造成的磷比氮更多地被滞留在陆地和淡水系统紧密相关。在未来几十年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背景下,陆源输入中国近海的总氮与总磷的比值均将维持目前的高水平,甚至进一步升高;即便是在面向可持续发展、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总氮、总磷通量的SSP2情景下,总氮与总磷的失衡情况也会进一步加重,而这很有可能导致中国近海的有害藻华暴发成为更为复杂而顽固的环境问题。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全面认识输入中国近海氮、磷营养盐的来源、通量、比值及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多重影响下的长期变化和未来趋势,以及有害藻华暴发与氮-磷营养盐输入失衡之间的潜在关系,对未来营养盐来源管控、近海富营养化治理和有害藻华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海洋生态,耦合模型,有害藻华暴发
【海洋经济】中科院海洋所杨红生课题组主导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硬壳蛤Me...(2021-02-01)
【摘要】 2月1日,海洋知圈讯,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杨红生课题组主导,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罗格斯大学、杜克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The hard clam genome reveals massive expans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inhibitors of apoptosis in Bivalvia”在生物学权威期刊《BMC Biology》在线发表。硬壳蛤,又称美洲帘蛤,自然栖息地位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具有肉质鲜美、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点。中科院海洋所张福绥院士等人于1997年首次将硬壳蛤从美国引入我国,率先系统研究了硬壳蛤基础生物学和生理生态学特征,建立了一套以“基础研究-高效育苗-池塘养殖”为主线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硬壳蛤规模化苗种繁育和池塘养殖技术工艺,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和产业链。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推广,硬壳蛤已成为福建、江苏、山东、河北和辽宁等沿海池塘生态混养的重要经济贝类,养殖面积近百万亩,年产值数十亿元,已出口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我国新的贝类养殖产业。该研究利用Pacbio测序技术结合Hi-C技术成功绘制了首个硬壳蛤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基因组大小为1.79 Gb,contig N50达到1.77 Mb,scaffold N50达到91.38 M,共编码34283个基因。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全基因组精细参考图谱的绘制,揭示了双壳纲贝类凋亡抑制因子IAP基因大规模扩张与分化现象。
【关键词】硬壳蛤,参考图谱,海洋生物,国际首次
【海洋经济】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海洋微塑料源汇解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2021-02-01)
【摘要】 2月1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碧鹃研究员领衔的渔业环境污染生态学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9.038)、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IF=4.049)等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发表了2篇海洋微塑料源汇解析相关研究论文,报道了该团队在海洋微塑料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该研究引入香农指数(Shannon-Weaver Index)分析了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多样性,发现莱州湾的微塑料多样性最高,靖海湾的最低,与调查区域的污染来源多样性一致,表明香农指数能很好地指示微塑料来源的多样性;并进一步从微塑料丰度和多样性角度,阐明人类活动能够从“源”上影响沉积环境微塑料的分布。同时探讨了沉积环境微塑料“汇”的影响因素,发现沉积物的粒径组成和水动力条件能够影响微塑料的沉降和再悬浮,从而介导微塑料在半封闭海区沉积环境中的再分配,最终改变其在沉积物中的赋存特征。此外,该团队还分析了实验采样点的浅海养殖区海水中微塑料的丰度、尺寸、颜色、形状和成分,估算了微塑料在养殖区表层海水中的现存量。结果表明,湾内表层海水的微塑料含量较高,而湾口处的含量较低;尺寸以<0.5 mm为主,形状主要是颗粒状,颜色主要为透明,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等。通过估算得出实验采样点的浅海养殖区表层海水中微塑料的现存量为96.15 kg。以上研究从“源”到“汇”阐明了我国典型近岸海域环境中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的影响因素,为厘清我国近岸海域微塑料的排放格局与污染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渔业环境,海洋生态,微塑料
【海洋经济】我国首个国产船用耐蚀钢实船示范应用工程取得良好效果(2021-01-12)
【摘要】 1月12日,龙de船人讯,近日,“基于IMO标准的船用耐蚀钢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国产船用耐蚀钢应用示范工程,汇集我国钢铁、造船、航运等行业顶尖科研力量。为加快推进国产船用耐蚀钢的实船应用,在工信部的组织下,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的积极推动下,中国船舶集团第十一研究所联合国内骨干材料研发、钢铁生产、船舶建造、船检、船运等企业,组成了“产、学、研、检、用”联合研发团队,开展了“基于IMO标准的船用耐蚀钢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首艘国产耐蚀钢应用示范船“大庆435”轮经服役跟踪评价,其国产耐蚀钢及配套辅材耐蚀性能良好甚至优于国外耐蚀钢材料,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应用效果。我国已全面系统掌握国产耐蚀钢造船工艺性能控制技术,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用耐蚀钢腐蚀评价装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耐蚀钢生产、检验及应用规范,建立了完整的耐蚀钢生产、检验、建造及服役跟踪评价体系,实现了对国产耐蚀钢材料及建造工艺全面考核,有效降低了新材料工程应用的风险。
【关键词】IMO标准,船用耐蚀钢,示范效果
【海洋经济】振华重工主持制定的三项团体标准发布(2021-01-11)
【摘要】 1月11日,龙de船人讯,近日,由振华重工主持制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批准的《工程船用移船定位锚绞车》(T/CSNAME 007-2020)、《自升式平台(船舶)动力定位系统》(T/CSNAME 008-2020)、《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T/CSNAME 009-2020)三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三项团体标准制定项目于2019年批准立项,历时一年多,经过标准草案编制、立项、审查、报批等程序,终获通过。这三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海工行业工程船用移船定位锚绞车、自升式平台(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和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的标准空白。
【关键词】振华重工,团体标准,海工行业
【海洋经济】中国第一艘燃料电池游艇在大连海事大学研发成功(2021-01-11)
【摘要】 1月11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由大连海事大学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造的中国第一艘燃料电池游艇“蠡湖”号通过试航,标志着我国燃料电池在船舶动力上的实船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近年来,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想应用在船舶上,还需要解决诸多安全与技术问题。大连海事大学的研究团队依托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先后解决了船舶氢气加注、氢气瓶组轻量化、涉氢安全设计、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船舶混动系统设计等技术难关。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燃料电池游艇船长13.9m,采用70kW燃料电池及86kWh的锂电池组成混合动力,设计船速18km/h,续航180km,可载乘员10人。
【关键词】燃料电池,船舶动力,实船应用
【海洋经济】我国海岛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取得新进展(2021-01-08)
【摘要】 1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带科学与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海岛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近年来,海岛生态系统评估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大家基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然而,当前的评估方法仍缺少对海岛关键生态要素的全面考虑和对海岛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的充分把握。针对这些问题,海洋一所海岸带科学与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构建了基于海岛植被、土壤、景观3个关键生态要素的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3个要素和12项指标得出海岛生态系统健康指数(IEHI)。然后,探明了海岛天然区并辨识了影响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异质性的主要自然因子,通过阐明自然因子与各关键生态要素的内在关系并赋予整个研究区不同位置相同的自然背景,首次明确了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线,形成了海岛生态基准数据库,并得到了标准化的海岛生态系统健康指数(S-IEHI)。进而,基于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线,针对4种海岛典型人类活动,即城镇建设、交通发展、农田开垦和人工林建造,分别测定了各类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并量化了所有类型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的叠加影响。最后,采用情景分析方法,模拟了在规模变化和质量提升两个方面9种情境下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的变化特征,以期为提升海岛生态系统健康提供切实依据。上述研究在我国北方典型海岛群——庙岛群岛开展了示范应用。
【关键词】海洋生态,新进展,庙岛群岛
【海洋经济】海洋所免疫学研究获进展(2020-12-15)
【摘要】 12月15日,中国网讯,近日,Science Immunology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免疫学研究新发现,并同期刊发了国际同行专家对该发现的焦点评论。细胞焦亡是一种gasdermin依赖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gasdermin介导的细胞焦亡研究仅限于脊椎动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首次在无脊椎动物珊瑚中发现gasdermin E(GSDME),其被caspase 3特异性剪切激活后可产生两个功能片段,二者皆能诱导细胞焦亡。GSDME参与病原菌感染造成的珊瑚死亡,抑制GSMDE激活有效阻止珊瑚死亡。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J. Lieberman在Science Immunology撰文对相关研究作了“焦点评论”。
【关键词】细胞焦亡,免疫学,海洋生物
【海洋经济】国际知名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Cell子刊)在线发表...(2020-12-10)
【摘要】 12月10日,海洋知圈讯,近日,Cell Press旗下国际知名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以“Exploring New Blue Carbon Plants for Sustainable Ecosystems”为题发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徐长安研究团队蓝碳研究新成果。蓝碳(BC,Blue Carbon)策略指的是通过海洋生物对CO2的碳捕获和储存(蓝色碳汇)来缓解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战略。迄今为止,蓝碳策略主要集中在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的沿海生态系统,包括海草、盐沼和红树林。这些传统的蓝碳植物吸收了海洋沉积物中50%以上的碳,尽管它们所占的全球海洋面积不到2%。研究发现,当前的BC定义无法有效反映碳捕获与储存(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行为,应该通过将其他有潜力的海洋光合植物如海藻(大型藻类、微藻)纳入BC策略或CCS中加以扩展,这些植物在BC策略中由于它们是否代表二氧化碳的净汇而经常被忽视。
【关键词】海洋生物,蓝色碳汇,蓝碳策略
【海洋经济】海洋二所研究人员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海洋知圈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的英文著作《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受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资助,由Springer 和Science Press联合出版并在国际和国内同步发行。该著作是基于吴自银研究团队20余年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的总结,全书共计12章约90万字,对海底高分辨率探测技术、处理技术以及科学应用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包括星载、船载、无人自主探测和海底原位观测为一体的海底探测技术理论体系,并对海底数据自动滤波与处理、海底目标识别和海底声学底质分类等基于机器学习的前沿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该著作还尤其强调前沿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论述了海底探测技术在大陆架划界、海底地貌学和深海资源研究方面的应用。该著作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海底探测技术与理论,从前期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取经,开始向国际社会回馈并传播科学理论知识。
【关键词】海洋探测,高分辨率,深海资源
【海洋经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承担的HY-2C卫星在轨测试海上同步观测试验启航(2020-12-03)
【摘要】 12月3日,海洋知圈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承担的HY-2C卫星在轨测试海上同步观测试验搭载“滨海527”试验船在舟山港启航,观测任务为期约20天。本次任务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委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舟山润禾海洋科技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标并组织实施。试验海区覆盖广东南部海域,依托万山雷达高度计海上定标场和试验船开展协同观测,参数包括大气温湿廓线、海面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海表层温盐等要素,为HY-2C卫星在轨测试提供第一手现场观测资料,保障了HY-2C卫星载荷功能验证和产品评价的可靠性,为卫星工程评价和在轨交付的提供重要依据。HY-2C卫星已于2020年9月21日成功发射,是我国第三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海洋动力卫星系列的第二颗业务星。将与2018年10月发射的海洋二号B卫星及后续规划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组网运行,共同构成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关键词】海上同步观测,广东南部海域,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海洋经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治理互花米草技术达“国际领先”(2020-11-06)
【摘要】 11月6日,海洋知圈讯,互花米草原产北美大西洋沿岸,是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上世纪80年代,互花米草作为固岸护坡植物被引种到山东沿海,但近几年来,互花米草呈爆发式扩张,影响本地原生植物物种,降低潮间带生物多样性,阻隔湿地水文连通性,导致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局部崩溃,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成为制约山东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灾难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东营市政府,依托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与治理技术科研攻关及工程示范,治理成效显著,成果被评估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科技支撑。
【关键词】海洋生态,滨海湿地,生态文明
【海洋经济】“维京之星号”邮轮安装全球首个海上PCR核酸检测实验室(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维京游轮(Viking Cruises)总部宣布已完成首个全规模的海上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安装工作。这一行业首创的全新船上装置将为游轮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防疫检测能力,也使维京游轮能够以非侵入式的唾液检测方式,对全体船员和宾客进行核酸检测。该实验室有足够的能力对每一位船员和宾客进行每日检测,为应对全球各地的新冠病毒疫情提供了一定的灵活度。“维京之星号”将于11月中旬抵达挪威奥斯陆。届时,维京游轮将展示该PCR实验室,以及船上新的设计和运营流程。
【关键词】新冠疫情,核酸检测,游轮行业
【海洋经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合作在GRL发文,揭示深海...(2020-11-03)
【摘要】 11月3日,海洋知圈讯,近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贺治国教授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韩喜球研究员关于深海热液系统中矿物颗粒输运机制的研究取得新成果,相关学术论文“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of particles laden by rising submarine hydrothermal plumes”,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下的地学综合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GRL)在线发表。该论文围绕热液颗粒物的输运与沉积模式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利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大糦热液区热液羽流的现场观测数据,通过建立高精度数值模型,对不同流速底层流影响下的深海热液羽流携带的铁氢氧化物等矿物颗粒进行了综合分析,揭示了热液源矿物颗粒的三种典型输运模式,发现了热液沉积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颗粒物的输运距离与密度、粒径和底流流速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阐明了热液颗粒物发生近喷口沉降或长距离输运的影响因素及其力学机制。该研究成果为海底热液喷口的追踪和多金属硫化物的找矿勘探有重大意义,并为深入理解深海热液系统在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中的作用和贡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深海热液系统,海洋勘探,能量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