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基于VR+5G新媒体沉浸式交互技术,“人民VR+”正式启动(2020-10-21)
【摘要】 10月21日,网易科技讯,近日,《讽刺与幽默》报社主办研讨会正式发布“人民VR+”。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表示,“人民VR+”是国家新闻动漫传播示范平台旗下的VR新媒体平台,是该报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前提下,积极求新求变的实质举措。据了解,平台以“人民VR+党建”为引擎,后续会逐步推出“人民VR+文旅”“人民VR+科教”“人民VR+健康”“人民VR+金融”“人民VR+会展”等系列。据悉,“人民VR+”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作为渠道支持,由兰亭数字提供技术支持,是多方合作共同推出的媒体与5G融合产品。
【关键词】交互技术,新媒体,沉浸式
【文化传媒】新技术正改变电影行业,人工智能为电影注入丰富可能(2020-10-19)
【摘要】 10月19日,人民网讯,从无人机拍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到不再需要眼镜的新3D技术,各种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正在改变电影行业。人工智能(AI)是其中影响极大、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技术。在整个电影生产和管理领域,人工智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全面而深刻的,电影行业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因为人工智能而掀起了一股变革的浪潮。观看一部由人工智能编写剧本、设计视听效果、制作特效、自动剪辑、制定发行策略,甚至参与表演的电影,已经不再是一种未来主义的想象,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技术,电影行业
【文化传媒】“科技+传媒+文化”有机融合,封面传媒搭建首家国家级科博会云展...(2020-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活动受到很大制约,线上活动则突飞猛进,而这对之前擅长线下活动的媒体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展览中,封面传媒积极破圈,搭建了全国首个完全在云端呈现的国家级高科技展会,成为国内首家搭建国家级科技博览会云展馆的媒体,主动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封面传媒基于传媒运营能力,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实现“科技+传媒+文化”的有机融合。据了解,第八届科博会云展馆上线两天观展人次就达1689.6万。本次科博会的云展览平台,在底层技术层面体现了封面传媒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系统稳定性、安全性、整合方面的能力;在前端技术层面体现了封面传媒在UI设计、3D引擎应用、三维场景搭建、三维展品模型制作上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在AI大数据方面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封面传媒,科技,科博会
【文化传媒】浙报传媒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谋媒体智能化发展(2020-09-24)
【摘要】 9月24日,浙报融媒体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讯,当前,传媒业在融合中迎着5G、AI等前沿技术的蓝海向纵深发展,媒体与用户、媒体与内容、媒体与产业、媒体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与边界正在重构,生发出对技术应用的巨大需求。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在华为云、计算、网络、数据存储、5G、机器视觉、智能协作、物联网、高新视频、信息创新等业务领域的合作。浙报集团将加快推进“端、用、云、台”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打造内容为王、技术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新型传播体系。据透露,双方将围绕全媒体智能中台、5GVR/AR、媒体智慧化能力、音视频技术、IT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关键业务推进合作。浙报集团将借助华为数据中台成功经验提升其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建立的全媒体智能中台的业务能力,在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精细化管理、标签管理、用户画像、算法模型、智能推荐等技术领域以期实现突破。
【关键词】浙报传媒,媒体智能化,华为
【文化传媒】技术服务媒体正向智慧文博和数字文旅迈进(2020-09-20)
【摘要】 9月20日,封面新闻讯,9月21日至25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将在四川绵阳举行。届时,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云展馆——“2020科博会云展馆”也将与大众见面。本届云上科博会开创性地实现了一个“最大”,两个“首创”和两个“领先”——3D建模模型组总数实现国内规模最大;首次将3D建模与交互技术应用到展品一级,首次实现展馆、展区、展厅到展位的全场景云端适配和呈现;领先采用多级加载技术形式,大幅缩短用户等待时间,领先运用全程AI+大数据辅助导览,全面提升云展体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楚新评价指出,上述五大硬核实力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支持云上科博会实现从参观到沉浸再到参与的深度体验。“这为智慧文博在后疫情时代的创新探索,找到了一条好路子,”黄楚新直言,封面传媒智媒云的技术+传媒属性,推动其从“技术服务媒体”迈向“智慧文博、数字文旅”。
【关键词】智慧文博,数字文旅,技术
【文化传媒】媒体领域AI技术出现“溢出效应”(2020-09-05)
【摘要】 9月5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投资成立的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其中汇集了30多款媒体机器人。“目前‘媒体大脑’已服务900多家媒体,其中有很多是县级融媒体。”新华智云首席产品官王敏介绍,这些基层媒体的采编人员和视频制作人员相对缺乏,而“媒体大脑”中的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可以帮助它们快速对视频素材进行智能剪辑。,近一两年的新趋势是,原本面向媒体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溢出到文旅、会展、体育等相关行业,为这些行业带来新的服务。“媒体行业是‘媒体大脑’的大本营,很多新技术都会先应用到媒体行业,然后拓展到其他行业。”王敏说。Magic拍摄机器人就是首先从媒体行业溢出到其他行业的应用之一。
【关键词】媒体领域,溢出效应,AI技术
【文化传媒】ACRCloud音频识别技术在短视频中检测受版权保护的音乐(2020-08-29)
【摘要】 8月29日,百度新闻讯,音乐是TikTok和其他短视频应用程序崛起的前沿和中心。不仅是视频平台收获了大量的流量,音乐版权持有者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收入。为了检测受版权保护的内容,唱片公司和出版商急需一种叫做音频“指纹”的技术,这是一种现在由苹果所有的Shazam首创的工具。ACRCloud,一家总部位于北京和杜塞尔多夫的拥有五年历史的初创公司,正在与Audible Magic和Nielsen拥有的gracnote之类的公司竞争以提供该服务。它可以快速匹配目标歌曲的“指纹”或是关键声学特征,如一首曲子的节奏和音调,以及数百万首曲目的参考数据库。ACRCloud通过监测音乐标签帮助西方一些大型版权商的收集音乐的版权使用情况。公司无法披露这些标签的名称,因为合作伙伴关系是保密的。唱片标签运用了初创公司的自动内容识别算法来监控广播和电视节目,以及像YouTube和TikTok这样的平台上的用户生成的内容,或应向版权所有者支付的任何服务。
【关键词】音频识别,短视频,音乐
【文化传媒】技术持续更迭,电影造梦(2020-08-27)
【摘要】 8月27日,北京商报讯,正在热映的《八佰》是第一部全程采用数字IMAX摄影机拍摄的国产电影,即将登上大银幕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也采用了这一拍摄技术。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甚至IMAX的出现,电影技术的提升,也带给了电影更大的想象空间。如今,3D观影已经不新奇,伴随5G时代的来临,VR、AR、MR等虚拟技术在电影内容制作、放映方面会被更多应用,5G的高速、大带宽等特点会使得云端影院越来越可行,终端设备进一步成熟。对于新技术的革新,电影从业者也做好了准备。本月初,奥斯卡院线与联通公司签署了5G影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通过5G技术将电影发行放映和宣发的传统模式进行智能化升级,如打造未来影院的无人化,将影院植入直播、电竞、游戏等更多运用场景等。
【关键词】智能化升级,电影银幕,3D观影
【文化传媒】中国科技馆启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2020-08-24)
【摘要】 8月24日,中国新闻网讯,主题为“电影,点亮科学之梦”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8月23日在中国科技馆球幕影院现场与“云上”直播两个通道开启。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表示,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特色版块,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将进一步聚焦科技电影对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推动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今年的活动以云上共享、科普惠民为特点,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展映国际一流的科技电影和丰富的电影科普活动,为全国公众提供欣赏世界一流科普电影的机会,展示电影科技发展成果,传递热爱自然与崇尚科学的理念,同时,继续为科普场馆和特效电影人搭建观摩、洽谈、借鉴、交流的平台,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共享,实现科普电影行业的共赢发展。
【关键词】电影科技,疫情防控,科学素质
【文化传媒】国家大剧院首次采用“8K+5G”技术直播音乐会(2020-08-09)
【摘要】 8月9日,新华社讯,国家大剧院“华彩秋韵”线上系列音乐会8日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上演。此场音乐会首次采用“8K+5G”技术进行直播,使市民观众在王府井、中关村等地都能感受到现场氛围。作为全球首次音乐会“8K+5G”直播,“华彩秋韵”系列演出首场音乐会引领了艺术传播领域的创新——首次在舞台艺术类演出中启用“8K+5G”转播车,该转播车为全球首台“8K+5G”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此外,这场音乐会也首次让“8K+5G”技术呈现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让广大市民在消费终端体验高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首次实现面向消费终端领域的大规模8K超高清网络云分发,将“8K+5G”应用从点对点示范应用扩展到面向8K电视和5G手机的消费级应用,让“8K+5G”技术走进老百姓的消费生活中。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线上直播
【文化传媒】虾米音乐曲库突破3000万用技术创新为数字音乐发展护航(2020-07-31)
【摘要】 7月31日,央广网讯,日前,首届“上海国际独立音乐季”(IMIS)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近百家音乐机构和嘉宾相聚云端为数以百万的全球观众带来中国最大的在线音乐产业的盛会。会上,虾米音乐产品及用户运营负责人龙吉表示,虾米音乐正在通过产品创新,继续推进发现音乐新世界的使命。我们将通过专业音乐内容、精准推荐算法以及音乐版权服务,更好的服务广大用户和音乐人。未来,虾米音乐将在3000万曲库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优质内容,继续推进寻光计划等音乐人项目。龙吉认为,作为国内首个加入MQA音源的数字音乐平台,虾米给用户提供了更加高品质的音乐服务,让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感受到沉浸式的音乐视听体验。虾米数据显示,MQA上线后超高音质的使用者增幅超30%。同时对于广大音乐人而言,MQA音频技术会帮助音乐作品呈现出更好的质感和表达,这也为数字音乐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技术创新,数字音乐,虾米音乐
【文化传媒】全国首个影视产业后期制作共享空间在上海启用(2020-07-31)
【摘要】 7月31日,解放日报讯,昨天,全国首个影视产业后期制作共享空间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揭幕启用,打破了电影后期制作“接单—发单—生产制作”的固有模式,为电影人描摹了一幅“带着创意来,拿着作品走”的美好蓝图。可以说,影视产业后期制作的革命性创新,上海又走在了全国前列。共享空间就像是电影制作产业的富士康工厂,具备高度集成的优势。”浦东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负责人江传荣说,在这里灯光、美术、导演、化妆、服装等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从海量的人才数据库里寻找,组成一支最合适的制作团队。所有硬件设备也可以从共享空间租用,甚至包括5G传输、存储等新基建设备服务。“不管你是一名导演、编剧,还是一位普通的网红,只要你有创意有想法,就可以来共享空间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后期制作,共享空间,影视产业
【文化传媒】腾讯云启智慧影视产业基地落户松江区助力上海“影视科技”双翼齐...(2020-07-26)
【摘要】 7月26日,东方财富网讯,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海一直是领先的光影艺术之都,是中国电影发展的见证和缩影。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投入,将影视产业作为发力点,推动“精品内容”与“影视科技”双翼齐飞。今天,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暨高峰论坛于松江区隆重召开。在发布会上,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人民政府与腾讯签署腾讯云启智慧影视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通过腾讯智慧影视科技赋能影视产业、联动腾讯云启产业生态平台打造产业、科技、人才的闭环,加速中国影视工业化与智慧化升级。这也标志着全国影视行业首例集“科技平台+产业生态+人才孵化”一体的项目正式落地。
【关键词】影视产业,影视科技,科技平台
【文化传媒】小冰只花两分钟写一首歌,人工智能离艺术越来越近(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青年报讯,日前,小冰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毕业,主攻音乐创作,并获得2020届“荣誉毕业生”称号。小冰目前已经形成了流行、古风、民谣等几个大的音乐风格,其中最擅长的是古风音乐,创作水准最高。小冰的潜力无限,在具备创作流行音乐的素质之后,将来通过算法和数据的优化,完全可能在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领域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介绍,分三步:首先,基于小冰已有的音乐创作模型,微软把端口给到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让他们去听小冰创作的海量音乐作品,并给出系统性的点评;其次,老师也教会人类程序员基本的乐理知识,包括编曲技巧等,用于优化小冰的创作模型;最后,小冰不断学习,不断交作业,老师不断给反馈。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古典音乐
【文化传媒】在线电子导览融合多项创新技术,驴迹科技加快博物馆数字化进程(2020-06-30)
【摘要】 6月30日,南方企业新闻网讯,近期,国内最大在线电子导览供应商——驴迹科技研发了智慧博物馆产品,综合了场馆导览、数字馆藏、线上展览、后台管理等四大板块,通过将在线电子导览与AI识别文物、AR复原、三维文物展示、全景看展、直播看展等功能相结合,对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进行多元馆藏展示和传播。博物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积极建设数字化博物馆,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渠道,将博物馆相关文化信息与大众共享,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技术快速、便捷,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优势,使文化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际上,数字博物馆的背后还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短视频等业态流量大增,相关指标创历史新高;云娱乐、云直播、云看展等新业态用户数高涨,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项网上展览,春节期间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
【关键词】创新技术,博物馆,电子导览
【文化传媒】科技加持传媒业,推动网媒再前行(2020-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大数据时代,传媒产业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越来越普遍。从整个业务流程来看,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从内容生成到内容分发、内容审核、运营管理、优化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对于信息传播来说,内容始终是保持用户黏性的根本所在。当今时代,物质前所未有地丰富,信息内容也前所未有地繁多,那么,在海量化与同质化的资讯和飞速的网络媒体环境中,生产出受众感兴趣的内容,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就成为关键。因此,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受众黏性。此外,对于内容生产的价值判断来说,传统媒体主要依赖记者个人敏感度、编辑经验水平来判断,而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内容生产则是以算法及其依托的数据作为判断依据,这也让内容生产在信息纷飞的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精准、快速。
【关键词】人工智能,传媒产业,信息内容
【文化传媒】AI主播、AI记者、AI编辑,传媒AI化加速(2020-06-28)
【摘要】 6月28日,新浪财经讯,目前为止,AI对于各行各业起到的作用都是正面性的,传媒行业也不例外。在内容生产上,AI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大量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合,编辑出简单的新闻文字,解决人工难以快速整理信息、迅速出稿的问题,强化了新闻时效性。而且,除了幕后编辑快讯之外,幕前AI虚拟主播,不含感情、机械化的工作态度,大大降低了新闻播报的出错率。其实,市面上已经存在写作机器人和AI虚拟主播,它们好评如潮。例如:新华社推出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封面新闻与阿里云合作的写稿机器人“小封”、钱江晚报与微软共同打造的机器人记者“小冰”等。在内容分发上,AI助力下个性精准化的内容推送已成为市场主流。用户与媒体内容机构之间,一方想获取所需内容,另一方想提高内容曝光量,这就需要媒体平台借助AI、大数据技术,将内容生产方信息传播至需求者面前,精准匹配双方需求。
【关键词】传媒AI,内容生产,整理信息
【文化传媒】在“5G+VR”中感受无限风光,中国市场规模 将达900亿(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人民网讯,自VR技术问世以来,相关产品便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问题,VR产业发展一直起伏不定。过去,在VR设备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常常会因为画面延迟、声画不同步而产生眩晕感。业内人士介绍,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效率,VR设备的体积重量相对较大,难以适应长期佩戴,“拔不掉”的数据线也限制了设备的便携性。“如今5G技术的融入能够很好地弥补VR技术缺陷,有效解决设备体验不佳的问题。”恒信东方公司副总经理吴狄杰表示,5G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传播的特点,因此5G+VR数据传输更快、更通畅,内容存储和呈现也不再耗费大量空间与时间,突破了VR原有的技术瓶颈,带来的体验自然更加舒畅。
【关键词】VR设备,技术瓶颈,数据传输
【文化传媒】“黑科技”助力媒体两会报道(2020-05-29)
【摘要】 5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这一重大变化,让传统的“面对面”“人对人”的采访形式发生巨大改变,也就此呈现了全国媒体史无前例的“云客厅”“云访谈”等“云”中盛宴。利用5G技术,首度以“云采访”模式联机受访者,让受众也感受了一把现场互动的新体验。“云连线”隔空采访延时已可低至200毫秒,同时,“云连线”即开即用,只需使用移动直播台APP或者网页、小程序就可以接入,连线信号通过采编录播一体机还可以将多画面连线视频分屏方式输出至大屏,与现场主持人互动,更可通过H5实现互动评论,多机位接入,灵活嵌入短视频等。可以说,“云访谈”效率更高了,内容更棒了,玩法更多了。
【关键词】两会,云采访,视频分屏
【文化传媒】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IP)平台正式上线中传暗水印技术(2020-05-28)
【摘要】 5月28日,新华网讯,近日,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IP)平台(www.ccmgip.com)正式上线中传暗水印技术,依托复旦大学多媒体安全实验室和国内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的顶级专家团队,以国际领先的加性隐码技术为基础,打造出安全可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暗水印技术,用于多媒体内容版权确权、监控溯源、维权取证。有效解决版权保护3大问题:保护自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使用;版权内容被侵权,及时发现提醒;自证被侵权内容的版权所有权。中传暗水印技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复合的多态变换域,以自适应方式、结合注意力机制,在作品发布前嵌入不可见的水印信息。由于嵌入的水印信息与作品内容特征紧密结合,将能够抵制多种攻击,即使经过侵权者的恶意篡改,只要留有作品的核心特征,其版权信息依然能够被精确提取。区别于其他水印,中传暗水印具有防截屏、防篡改、抗攻击、难去除、易兼容、人眼不可识别等特点,对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多媒体作品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现已应用于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IP)平台保护模块。
【关键词】文化传媒,新文创,中传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