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吉林化纤专注碳纤维研发生产 碳丝变身“黑黄金”(2023-07-31)
【摘要】 7月31日,经济日报讯,今年3月份,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在碳纤维领域的创新突破,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选为“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它比钢的强度大、比铝的质量轻,可用于新能源装备、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等领域,性能好、附加值高。在碳丝产能充分释放的同时,吉林化纤已形成从原丝到碳丝再到复合材料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成为大丝束原丝市场化企业,其大丝束产品已实现通用化、高品质、高效率,小丝束产品也已做到专业化、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多个规格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款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应用于知名风电叶片制造企业,有效带动了下游制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吉林化纤,碳纤维,“黑黄金”
【纺织服装】精工科技两项创新荣评“五小”成果三等奖(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纺织报讯,精工科技工会委员会发布《关于表彰2023年度6月份“五小”创新成果的决定》,决定授予碳纤维产业和精工电源产业申报的两项成果为“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并对两位技术升级者进行表彰奖励。碳纤维产业申报的开放式轴承加注油脂专用工装,通过小改造的方式自制专用加注工装,实现轴承油脂加注速度100%的提升,同时改善油脂加注质量,有效降低油脂加注的人工成本;精工电源申报的碳纤维膨胀节零件工艺创新,通过加工工艺革新改进,实现了膨胀节从折弯到焊接工序时间的缩减以及更美观的焊接成型。
【关键词】精工科技,“五小”成果,碳纤维
【纺织服装】白鲨针布荣获“2023年度卫生和母婴装备示范企业”称号(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纺织网讯,2023年6月29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卫生和母婴用品分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第二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作为纺织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以亮眼的成绩荣获“全国卫生和母婴用品装备示范企业”称号。六十多年来,白鲨针布发挥“针针一丝不苟,齿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耕于纺织行业。此次荣誉既是对白鲨针布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贡献对肯定,也激励着白鲨人继续向前,开拓创新,突破自我。
【关键词】速卖通,加密货币,FLOKI购物
【纺织服装】鹰游纺机碳纤维生产系列装备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纺织服装周刊讯,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在西宁主持召开了KS1009碳纤维原丝卷绕机、MS901大卷装退丝机、ES901新型宽幅热风循环箱式预氧化炉、ES903宽幅低温碳化炉、MS209碳丝自动换卷卷绕机五个碳纤维生产装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通过评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的五项科技成果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这些碳纤维生产装备均在中复神鹰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线上实现了平稳运行,并取得了良好效益。相信在下一步的市场推广应用下,将为我国碳纤维生产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提升国产碳纤维的竞争力。
【关键词】鹰游纺机,碳纤维,科技成果
【纺织服装】泰慈康携孖纺新品亮相CBME孕婴童展(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讯,近日,上海泰慈康实业有限公司携孖纺新品精彩亮相第22届CBME孕婴童展。此次展会,慕瑾日记首次亮相——孖纺新技术产品“孖纺植柔洗脸巾”。一经展出,立刻吸引全场注视。这种新型生产工艺所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源自植物天然木浆、可生物降解,最大限度的实现不含塑料且可堆肥。针对禾纺1代非织造布,泰慈康进行了研发创新。
【关键词】泰慈康,孖纺新品,植柔洗脸巾
【纺织服装】逸科技落地苏州,以科技赋能面料创新探索“无边界纺织”(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福布斯中国讯,近日,逸科技总部落地大龙荡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这标志着逸科技集团“无边界纺织”的探索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依托于无边界合作联盟,逸科技集团不断进行业务升级,现在涵盖以科技功能面料为主营业务的飘逸纺织,以智能穿戴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唯逸科技与智里科技,科技服装品牌风谜科技,也整合了中科院、哈工大、华为鸿蒙等众多民族科技力量,这些都是无边界合作联盟带给逸科技集团的。而这次逸科技总部作为无边界合作过程结出的果,从技术到面料、服装应用以及使用场景已经初步形成了小闭环,并不断迭代升级。
【关键词】逸科技,科技赋能,面料创新
【纺织服装】神马股份一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从神马股份传来消息,由该公司主导实施的“高强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多头直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2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是我国国防安全发展亟需的重要战略支撑材料之一。“高强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多头直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是由神马股份主导,联合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化工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三橡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该项目开发出万吨级高黏聚酰胺66连续聚合技术、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阶梯控温、多级高倍牵伸纺丝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1.2万吨/年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直纺生产线,并通过加捻、浸胶及航胎等配套工程化应用技术研发,实现了高性能聚酰胺66帘子布制备,成功应用于航空轮胎领域,为航空科技、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神马股份,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
【纺织服装】环保人造蛛丝产量提高八倍(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科技日报讯,如果要将重组蜘蛛丝用于日常,提高产量至关重要,特别是时尚行业对可再生材料的需求很大。在一种工程贻贝足蛋白的帮助下,研究团队创造了新的蜘蛛丝融合蛋白,称为双端Mfp融合丝(btMSilk)。微生物生产的btMSilk的产量是重组蛛丝的8倍。btMSilk纤维在重量轻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强度和韧性。这可能会为服装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传统纺织品提供一种更环保的替代品。研究人员表示,新合成丝是用工程细菌制成的廉价原料,所以它是一种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替代品,可以替代尼龙和聚酯等石油衍生纤维材料。
【关键词】环保人造蛛丝,btMSilk纤维,韧性
【纺织服装】嘉麟杰冬奥制服起绒面料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期,“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正式公布,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麟杰)“冬奥制服多功能起绒面料的开发及产业化研究”项目荣获“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嘉麟杰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经过多轮筛选成为冬奥会制服面料的生产单位,通过集成技术创新,成功开发轻薄保暖、亲肤舒适、绿色环保多功能面料,攻克冬奥制服专用起绒面料在防风与透气、抗静电与抗菌等方面叠加导致的技术难题。该公司在制服面料开发期间采用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瓶、纺织品做成的再生纱线完成再生循环,积极响应“绿色办奥”理念。不仅如此,嘉麟杰将这一理念坚持贯彻到日常经营中,不断增加研发项目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也在产品设计源头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影响环境的负面因素。
【关键词】嘉麟杰,冬奥制服,科技进步奖
【纺织服装】抗病毒抗菌面料实现量产 科技赋能纺织服装行业变革(2023-04-28)
【摘要】 4月28日,新浪财经讯,日前,安奈儿在深圳宣布,电子束接枝抗病毒抗菌面料成功量产,首款量产产品也同期上市。这也是国内首条电子束接枝技术制备抗病毒抗菌纺织品的生产线。去年8月,安奈儿成立合资公司安奈儿水木进行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商业应用及推广。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与建设,国内首条电子束接枝技术制备抗病毒抗菌纺织品的生产线于今年4月成功实现量产,并实现首款量产产品上市。据了解,电子束接枝抗病毒抗菌面料是通过电子束接枝的方式将抗病毒抗菌功能材料与纺织面料进行共价键形式的牢固结合,从而得到安全、长效、广谱抗病毒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樊春海院士盛赞“电子束接枝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助剂与纺织品牢固结合的问题,是高分子化学、高能物理、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与纺织服装行业的创造性结合,可能会引起纺织服装行业的一次功能性革命。”
【关键词】抗菌面料,安奈儿,首款量产
【纺织服装】首个嵌入织物的纤维泵制成 或改变可穿戴技术游戏规则(2023-04-28)
【摘要】 4月28日,科技日报讯许多基于流体的可穿戴辅助技术需要将一个大而嘈杂的泵整合到衣服中,这导致可穿戴设备与不可穿戴的泵捆绑在一起。现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纤维形式的泵,这种光纤泵可被直接缝合到纺织品和服装上,重量轻,功能强大,还可水洗。这项创新可应用于从外骨骼到虚拟现实等领域,或将改变可穿戴技术的游戏规则。
【关键词】嵌入织物,纤维泵,可穿戴技术
【纺织服装】新研究模仿北极熊毛皮制造保暖面料(2023-04-28)
【摘要】 4月28日,科技日报讯,美国研究人员从北极熊身上得到灵感,研制出一种新型保暖纺织面料,能利用环境中的可见光加热皮肤,同时防止热量流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说,新型面料由双层聚合物组成,比棉布轻30%。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北极熊通过毛发与皮肤的双重保暖机制抵御严寒,它们的毛发是半透明的“光纤”,能高效传导可见光和红外线,同时起到隔热作用;皮肤则富含黑色素,能吸收毛发传来的光产生热量,并且抑制皮肤升温后以红外辐射形式散发热量。新型面料上层是半透明的聚丙烯纤维,性能与北极熊的毛发类似;下层是带有PEDOT聚合物涂层的尼龙,PEDOT像黑色素一样能有效吸收光线并抑制红外辐射。试验表明,光照强度为130瓦/平方米时,该面料的保温效果比棉质T恤高约10摄氏度。光照强度达到与高纬度冬季阳光相当的650瓦/平方米时,该面料可支持零下28摄氏度的低温,与北极熊面临的严酷生存环境类似。
【关键词】仿北极熊,保暖面料,可见光加热
【纺织服装】新型真空绝热复合材料 能在极温环境下应用(2023-04-28)
【摘要】 4月28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南京工业大学王泽鹏、韩保恒等同学在陈舟副教授、胡军峰副教授、姚山季教授等老师的指导下,凭借该项技术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斩获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组金奖。该真空绝热复合材料主要由纳米级无机纤维芯材、超薄金属阻隔膜和气体吸附材料,通过真空熔焊一体化成型技术制备而成。其利用真空绝热原理,可有效避免气体对流传热引起的热对流。项目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真空快速激光焊接装备,可对厚度仅为0.1毫米的超薄金属阻隔膜进行无漏焊接,实现真空绝热复合材料在-196℃—800℃极温领域的应用。同时,为了降低真空绝热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能,该项目团队采用高速离心—二次喷吹纳米纤维成型技术,开发出纳米级无机纤维芯材。
【关键词】真空绝热,复合材料,无机纤维
【纺织服装】嘉华尼龙在锦纶行业领域深耕17年,推动产业实现科技、绿色发展(2023-03-28)
【摘要】 3月28日,纺织经济信息网讯,据悉,嘉华尼龙在锦纶行业领域深耕了17年,无论是在梭织、针织、织带、无缝等行业领域,还是在运动、户外、健身、内衣、家居等生活场景中,都能看到嘉华尼龙的身影。从多元产品体系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到品牌传播推广,嘉华尼龙为推动产业实现科技、绿色、时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率先垂范,在行业树立了标杆。另外,同时,浙江嘉华特种尼龙有限公司与海恩斯坦纺织检验(上海)有限公司就“面料触感研究服务”战略合作进行了签约。双方的强强联合将为促进锦纶在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中的价值落地,提升锦纶产品在消费市场的认可度与影响力,确保新产品安全可靠地进入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嘉华尼龙,锦纶行业,绿色发展
【纺织服装】既抑菌抗病毒,又提高舒适性 多层复合面料制成新型防护服(2023-03-28)
【摘要】 3月28日,纺织经济信息网讯,近日,从南通大学获悉,该校防护服研发学生团队研发出一种具备主动抗菌抗病毒功能的新型防护服。该防护服抑菌率高达99.99%以上,抗病毒活性率达到99.42%以上,可重复使用50次以上。 南通大学防护服研发学生团队针对现有防护服的不足,用了近2年时间,研制出多层高导湿、可复用防护面料。该新型防护服面料由疏水防护层、抗菌隔绝层和舒适层复合而成。面料最外层为疏水防护层。该团队对涤纶织物进行有机硅疏水剂整理,通过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刻蚀与诱导技术、高温焙烘处理,制得超疏水涤纶织物,实现了防水、自清洁功能。专业机构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出色的耐洗涤牢度和耐摩擦牢度,为最终产品的可重复使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复合面料,新型防护服,抑菌率
【纺织服装】锦纶66凭借优异的耐磨性应用前景广阔(2023-03-28)
【摘要】 3月28日,纺织经济信息网讯,近日,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阳光在《锦纶66产业的发展及趋势展望》演讲中表示,在众多类型的尼龙中,锦纶66和锦纶6是使用最广泛的。虽然它们在许多应用中相互竞争,但锦纶66凭借优异的耐磨性、可降低干热和蒸汽收缩率、更好的染料耐洗牢度和紫外线耐光牢度、出色的尺寸稳定性、更高的熔点、更高的抗拉强度,更胜一筹,应用前景广阔。英威达在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从己二腈到聚合物的一体化的锦纶66生产基地,加上毗邻的英威达亚太区研创中心,将为客户和下游应用领域伙伴提供优质产品供应和尖端研发实力支持。
【关键词】锦纶66,耐磨性,染料耐洗
【纺织服装】伊品生物采用可循环再生的植物原料,制成高品质生物基尼龙材料并...(2023-03-28)
【摘要】 3月28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讯,作为一家现代化生物制造企业,伊品生物采用可循环再生的植物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将赖氨酸转化成戊二胺,进而制成高品质生物基尼龙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助力可持续时尚。另外,依托伊品生物的成本及技术优势,旗下黑龙江伊品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2年推出了全新一代生物基尼龙材料——EYLON伊纶?,并在纺织服装领域全面推广,用生物技术替代石化技术路径,大幅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同年,经全球领先的生物基测试实验室——BETA实验室检测,EYLON伊纶?生物基碳含量达到48%,通过美国农业部(USDA)生物基产品标签认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伊品生物,循环再生,植物原料,尼龙材料
【纺织服装】可竹科技打造化纤厂干燥数据采集系统(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纺织网讯,可竹科技干燥数据采集系统主要为生产化纤(POY、FDY)过程中色母粒的加热干燥进行数据采集,为传统行业打造智能化工厂。该系统采用HMI通过485和以太网通讯采集每个加热仪表的状态和温度,记录历史曲线,每3分钟记录一次,状态和温度数据,通过交换机由总屏采集所有干燥机的加热数据,并记录和保存,并实现U盘导出历史数据。该系统工作过程全程数据监控,自动生成数据报表和报警信息记录等信息,后期也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接入办公区局域网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生产管理。
【关键词】可竹科技,化纤厂,数据采集
【纺织服装】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个棉花品种通过国审(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新疆农垦科学院讯,近日,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余渝研究员带领的棉花抗逆育种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通过自主杂交和系选法选育的棉花新品系“金垦1760”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220003。“金垦1760”是以华中农业大学引进材料29-1(优质、抗病材料)为母本,自育品系金垦1053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通过南繁加代、定向选择、抗性筛选、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抗逆陆地棉新品系。将来,余渝研究员团队将围绕“金垦1760”品种优势特性,做好良种繁育和良种良法配套,更好发挥该品种优良的生产性能潜力,同时做好示范推广。
【关键词】新疆农垦,“金垦1760”,陆地棉新品
【纺织服装】武汉纺织大学研发出一种具有仿驼峰结构的层级织物(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武汉纺织大学讯,在自然界中,驼峰是骆驼独有的一种近乎完美的保护屏障,能够长时间避免骆驼受沙漠白天极端热环境的影响。驼峰内部脂肪的隔热性可抑制外界热量的输入,同时,其周围分布的汗腺通过调节汗液流动方向,能避免骆驼进一步发生过热现象。得益于此,驼峰中自然形成的内部脂肪和汗腺集成功能,使得骆驼可以长期生存在炽热高温的沙漠地区。如何结合现有的纺织的织造技术,解决个人热防护和热湿舒适管理难以兼容的难题。不懈努力下,徐卫林院士团队在研究动物的纤维时找到了答案。课题组通过热轧处理和超声波焊接,将阵列式隔热单元和异型芯吸通道整合在一起,设计了一种具有仿驼峰结构的层级织物。与商用防护面料相比,该HHF的层级结构设计赋予了防护服面外方向超低的导热性,实现极端火灾环境中超高的热防护性能。同时,层级织物中耦合的异型芯吸通道赋予的单向导湿功能,可实现人体所需的热湿舒适性。模拟皮肤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生消防织物在极端条件下(80℃)的底部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比传统消防服低20.6℃和13.6%。
【关键词】武汉纺织大学,仿驼峰结构,热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