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山东能源成功研发储氢新材料,实现关键材料技术新突破(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北极星电力网迅,近日,山东能源轻合金公司成功研发储氢用大规格高精度铝合金型材,具有重容比小、单位质量储氢密度高等优点,有效破解了氢能安全高效存储应用的技术瓶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满足了高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的技术要求。随着一系列研发项目成果在“复兴号”标准动车组、600公里高速磁浮车体铝型材上成功应用。
【关键词】山东能源,储氢新材料,技术突破
【摘要】 5月27日,北极星电力网迅,近日,山东能源轻合金公司成功研发储氢用大规格高精度铝合金型材,具有重容比小、单位质量储氢密度高等优点,有效破解了氢能安全高效存储应用的技术瓶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满足了高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的技术要求。随着一系列研发项目成果在“复兴号”标准动车组、600公里高速磁浮车体铝型材上成功应用。
【关键词】山东能源,储氢新材料,技术突破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新型防腐涂料变压器温升模拟实验。实验数据显示,与传统防腐涂层相比,新型防腐涂料可延长变压器绝缘纸服役寿命,显著提升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环保性能,还克服了常规涂料添加高导热填料后防腐蚀性能下降的难题。由于传统防腐涂层热导率远低于外壳金属材料,极大限制了变压器整体的散热效率,容易引发变压器温升故障。中国电科院科研团队经过5年科研攻关,通过采用高导热石墨烯材料改进变压器表面防腐涂层散热性能,成功研发出新型变压器用新型高导热绿色环保腐蚀防护涂层技术。
【关键词】高导热环保,变压器,防腐涂层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氢能网,近日,氨作为100%可再生液体燃料,可为船舶、卡车和发电机提供动力,在从化石燃料转向净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将氢气储存在液氨中的研究中,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将开发一种与氢气混合的新型液氨,可像汽油一样泵入发动机。与纯液氨燃料相比,新的氨氢液体燃料混合物预计可将发动机效率提高20%,并将未燃烧的氨量减少一半。与氢等其他零碳燃料相比,该混合燃料的储存空间更小。
【关键词】氨氢液体,无碳运输,效率提高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能源网,近日,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顺利完成国内首例套管外敷光纤水平井——金龙JLHW2039井压裂施工及压裂液体服务保障任务,为准噶尔盆地效益开发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填补了国内工程技术领域空白。金龙JLHW2039井是新疆油田部署在准噶尔盆地金龙2井区的一口开发井,也是国内首次成功应用桥塞分压管外光纤监测技术的试验井。这口井运用的套管外敷光纤技术,就像给井内安装了一双眼睛,光纤监测信号可以分析压裂过程中采集的微振信号,预测岩石破裂的时间和空间位置、计算裂缝的几何尺寸和延伸方向,从而评价压裂效果,最终评估产量性能。
【关键词】外敷光纤,水平井压裂,首例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近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展事业部一科技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证书。“新型压力注浆接地技术”取得了多项新突破。在该技术中降阻材料以冶炼产业废弃阳极碳为原料,且降阻材料的导电性将不再受水分丢失影响。与传统的深井接地、电解离子降阻技术相比,更加绿色环保且长效稳定。同时,当变电站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可在预留接口继续注浆降阻,不仅有效减少了停电时间、次数,也减少了接地网面积,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截止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在张掖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常乐电厂750千伏送出工程、花海330千伏变电站工程、环西110千伏变电工程等一系列电网建设工程中落地应用。
【关键词】新型压力,注浆接地,技术突破
【摘要】 3月31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尚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的无粘合剂S@Ti3C2TX夹层结构薄膜,其硫分散均匀,可作为高容量阴极,具体优势如下:该新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薄膜的上下表面均覆盖一层很薄的纯Ti3C2Tx薄膜,中间的主要部分由S@Ti3C2Tx复合材料组成。而该复合材料由纳米硫在Ti3C2TX溶液中原位可控化学沉积形成,保证硫的分散。结果,该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初始短期激活后在300 mA h g-1下的初始可逆容量为489 mA h g-1,经过280次稳定循环后容量保持在415 mA h g-1,平均库仑效率约为95%。
【关键词】无粘合剂,夹层结构,薄膜
【摘要】 3月31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一项国际标准TR 63222-101《Power quality management-Power quality data application(电能质量管理-电能质量数据应用)》经国际电工委员会供电系统方向技术委员会TC8讨论通过后获批立项。该标准具体研究工作由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获批立项后将有助于推动电能质量数据应用领域的国际标准统一。随着新能源发电、直流配电网、储能电池等大批非线性源荷资源接入电网,电网电磁环境更加复杂,迫切需要挖掘电能质量监测数据蕴含的潜在信息,以更好服务电力生产及电网、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能,质量数据,应用国际
【摘要】 3月31日,北极星氢能网讯,近日,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SwRI)正在探讨清洁汽车技术,以使传统内燃发动机能够高效利用氢燃料。SwRI的传动系统设计部门探讨潜在方案,以应对这些挑战,如提高现有氢内燃机概念的效率。最近,SwRI主管工程师Thomas E. Briggs博士、首席工程师Graham Conway博士和汽车推进系统部主任Terry Alger博士,对四种新方法进行模拟,通过火花点燃来燃烧氢气,为内燃机提供燃料。
【关键词】氢制动,热效率,达50%
【摘要】 3月31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青海省“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综合绩效评价,标志着青海电网在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历时5年,科研团队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提出了多种异质能源同质化建模理论及多能源同质化耦合模型的特征参数辨识方法,揭示了多种异质能源的多时空变化规律;提出了多能源电力系统电源规划可靠性准则,为多能源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可靠性量化评估提供了依据;提出了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及风/光小概率出力随机模拟的调度结果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解决了随机优化调度方法工程实用性难题。
【关键词】多能互补,协调调度,进展
【摘要】 2月28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对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已成为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举措。以某电厂一台亚临界600 MW煤电机组为例,针对增容提效改造目标,采用先进的AIBT通流改造技术和辅机节能技术对机组实施改造,并对增容提效改造后的煤电机组进行性能考核试验,对比分析改造前后机组的热经济指标。结果表明:机组容量从600 MW增容至630 MW,额定负荷下热耗率降至7 726.03 kJ/(kW·h),比改造前降低了500.17 kJ/(kW·h),低于改造目标值;供电标准煤耗降至289.68 g/(kW·h),较改造前降低了7.5%。该亚临界600 MW机组的增容提效改造案例可为煤电机组的安全节能升级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亚临界,煤电机组,增容提效
【摘要】 2月28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由国网甘肃电科院承担的“75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状态评估及健康诊断系统”项目完成云部署,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标志着多个运检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被打通,实现了对75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状态的智能高效感知、主动准确预警和实时精准评估。甘肃电科院建设的75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状态评估及健康诊断系统是收集变电主设备的全维度状态数据,应用设备健康中心中的变压器状态智能评价分析模型自动分析设备台账信息、实时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数据、带电检测结果、反措排查、不良工况、缺陷、检修、试验等数据,进行自主实时诊断并提前发出预警,实现设备智能管理、智能评价及主动预警功能,辅助运检人员进行设备预警、缺陷分析及决策处理。
【关键词】750千伏,变压器,智能诊断
【摘要】 2月28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5日联合发布了电力行业基于华为昇腾生态的AI预训练模型这一人工智能成果,通过该模型,深圳电网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效率提升5倍,目前该模型已应用于无人机精细化巡检等12类任务。据了解,在日常供电工作中,识别任务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80%以上。该AI预训练模型,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还使识别任务的平均准确率从85%提升到95%,让排查设备隐患、查找故障等特定任务更高效、更准确、更智能。
【关键词】深圳电网,AI,算法,效率提升
【摘要】 2月28日,北极星氢能网讯,近日,据韩国浦项工科大学官网消息,该校与中国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开展提高固体氧化物电池性能的氧化物激活晶格氧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上。固体氧化物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其安全环保的特点被广泛认知,但固体氧化物电池整体性能不高问题仍有待突破。联合团队从调节晶格氧(构成薄膜的氧)激活入手,通过共掺杂水平(Co-doping)来调节晶格氧活性,利用钴共掺杂(cobalt-doping)提升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正极性能。
【关键词】中韩研究,固体氧化物,电池进展
【摘要】 1月29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投建的国内首个智慧用能及能效服务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室在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标志着该公司具备了客户负荷参与电网运行的仿真试验能力,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保障。随着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建设推进,新疆电力公司在开展“供电+能效服务”工作中,面对的电力客户所属行业类型多元、用能设备特性迥异、用能行为不确定性强,亟需利用专业化技术平台,支撑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客户安全用电、碳核查碳评估等新兴业务建设示范。2021年,新疆公司营销部联合中国电科院用能所,自主研发了国产化智慧用能及能效服务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构建了包含10kV/400V典型客户的新疆地区数字电网仿真模型。
【关键词】国内,智慧用能,仿真实验室
【摘要】 1月29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多光谱智能巡检系统在黑龙江500千伏哈南变电站正式投用。该系统可全时域对变电站设备开展实时、精准、高效巡检。多光谱智能巡检系统应用可见光多光谱等技术,可精准识别变电站设备外观、温度及表计变化,通过数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检测到设备出现异常,该系统能自动形成分析数据并传送至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数据中台,为设备运维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今年,该系统将在黑龙江电网另外2座500千伏变电站和1座500千伏换流站应用。
【关键词】多光谱,智能巡检,系统投用
【摘要】 1月29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河北电科院顺利完成10千伏“双花瓣”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搭建,并开展基于真型平台的雄安新区配网保护装置及自愈终端功能测试。该平台模拟雄安新区配电架结构设计,包含“双花瓣”、双环网、“双极射”等多种网架结构,通过调整节点开关状态,可实现不同网架之间的灵活转变。平台能够模拟12种配网运行方式、24种故障类型,包括单相接地、相间短路及多重故障等故障类型,还原配电网运行状态及故障特性,可用于配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配网保护装置测试及故障自愈策略研究,助力雄安新区配电网建设。
【关键词】双花瓣,配电网,真型试验
【摘要】 1月29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开发出面向用户侧的30kWh锌溴液流电池系统。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2个独立的电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设计容量为30kWh。经测试,该系统在额定10kW功率下放电时,放电电量为30kWh。该系统可应用于分布式能源及家用储能等领域。锌溴液流电池具有成本低、开路电压高(1.82V)、能量密度高(>190Wh/L,基于2mol/L活性物质)等优势,非常适合在分布式储能及户用储能等领域应用。
【关键词】30kWh,锌溴液流,电池系统
【摘要】 12月31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13兆瓦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完成各项测试试验,顺利通过第三方型式试验认证,标志着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成功研制。该型号风电电机可配套11.5至13.5兆瓦的海上平台,实现了我国大功率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自主研制能力的再突破,相比上一代10兆瓦机型,发电量可提升40%以上,具有风能利用率高、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年均10米/秒的风速条件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5000万度清洁电能,能满足25000个三口之家一年的家庭正常用电,可减少燃煤消耗15250吨,二氧化碳排放38018吨。
【关键词】13兆瓦,海上风电,电机研制
【摘要】 12月31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美国储能开发商Volta Energy Products公司日前宣布与总部位于圣迭戈的KULR科技集团签订一个为期三年的部署订单,将KULR公司的热安全解决方案(最初为美国太空任务设计)应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防护。KULR公司开发的被动抗传播 (PPR)解决方案套件已用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任务,而用在电池储能系统中可以防止电池的热失控,遏止电池发生的火灾,并及时关闭电池储能系统以防止损坏和蔓延。
【关键词】太空技术,保障电池,储能系统
【摘要】 12月31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研究人员在硫电池技术方面取得进展。在不久的将来,电池的充电次数可能会增加一倍。该校能源与催化材料中心负责人Shizhang Qiao表示:“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高效电极材料,以促进电池反应,并提升金属硫电池的耐用性。对于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的下一代储能设备而言,金属硫电池是主要选项之一。然而,该类电池的循环耐久性普遍较差,可以充电的次数有限。相比之下,这种新硫金属电池至少可以充放电10000次。”这项研究为开发新一代金属硫电池开辟了途径,比起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有望储存至少两倍的重量比能量。钠硫电池比锂离子电池的成本要低数倍,是为电动汽车和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供电的主流电源。钠硫使用的材料通常具有环保性。
【关键词】硫电池技术,充放电,1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