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国网天津电科院:完成海河特高压站GOE型套管修后局放试验(2020-04-23)
【摘要】 4月23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迅,近日,国网天津电科院党员突击队在海河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现场完成1号主变压器GOE型套管修后局部放电试验工作,为国网公司建立特高压检修标准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局部放电试验是验证电网设备春季检修工作整体质量,确保变压器具备投运条件的重要试验。电科院组织多专业技术骨干为主的党员突击队,深入特高压变电站检修现场,科学合理细化试验方案,创新完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昼夜赶工、连续奋战,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了3台1000千伏主变压器GOE型套管修后局部放电试验,并将预计工期由4天缩短至2.5天,为后续检修工作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关键词】国网天津,GOE型套管,修后试验
【电力设备】阿特斯N型多晶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3.81%(2020-03-09)
【摘要】 3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2020年3月6日发布新闻宣布,公司技术团队研发的N型大面积高效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3.81%,创造了新的大面积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此次破纪录的太阳能电池应用了阿特斯自主研发的P5高效电池技术,该结果获得了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测试认证。这是阿特斯在最近9个月内第三次创造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前两次阿特斯创造的P型多晶电池换效率世界纪录分别为22.80%和22.28%)。阿特斯一直在开发和商业化量产P5太阳能电池技术和组件产品。2019年9月,阿特斯创造了P型高效P5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22.80%的世界纪录。时隔数月,阿特斯又采用157mmx157mm(面积246.44cm2)N型P5硅片和PASCon(钝化接触)技术,创造出23.81%的新的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关键词】阿特斯,多晶电池,转换效率
【电力设备】晶科推出全黑单晶组件,转换效率21.22%(2020-03-09)
【摘要】 3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随着平价上网即将到来,隆基、英利等诸多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纷纷加入BIPV领域,近日,晶科新推出了用于住宅光伏项目的全黑单晶组件,全黑单晶组件也满足特定的建筑要求。晶科表示,这是“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住宅太阳能电池板之一”,其输出功率为405W,转换效率为21.22%,全黑单晶组件是专门为住宅光伏市场设计的。全黑单晶组件还具有黑色背板和黑色框架,外观特别光滑,可与屋顶相匹配,但没有透露更多技术细节。全黑面板的优点是金属网格线通常在表面上不可见,这使它们更容易从视觉上集成到屋顶中。面板具有全黑色外观,也可以用于满足特定的建筑要求。然而,对于住宅应用来说,效率略低于传统模块。
【关键词】晶科,单晶组件,转换效率
【电力设备】东方日升:已储备BIPV技术并得以应用(2020-03-04)
【摘要】 3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3月3日,东方日升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作为第一批进入光伏行业的公司,一直在探索光伏+这块应用,目前公司已储备了BIPV的相关技术并得以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司总部办公楼顶的项目。据了解,东方日升作为国内较早一批从事光伏发电业务的企业之一,积极布局BIPV,常州2.05MW的BIPV项目已于2019年8月28日通过电网验收并开始发电。预计年均发电量约为200万kWh,内部投资收益率14.8%。同时,BIPV需要高效率和配合建筑表面的灵活性,如果匹配异质结电池,将能发挥更大的发电和美学优势。
【关键词】东方日升,BIPV技术,光伏发电
【电力设备】韩国研发出效率为20.4%的柔性CIGS太阳能电池(2020-03-03)
【摘要】 3月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据外媒报道,日前韩国能源研究所(KIER)宣布,其开发了一种用于BIPV的柔性CIGS(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超轻且超薄”。KIER报告指出,该电池的转换效率为20.4%,这一记录已接近去年7月由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EMPA)制造的同种电池创下的20.8%的世界纪录。但韩国研究所的研发结果还未被第三方确认。薄膜电池基于柔性塑料基板,因此无法使用大约550摄氏度的常规CIGS沉积工艺。韩国研究人员声称使用了一种新的低温成膜技术,该技术并未影响设备的性能。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外部碱引入技术将碱性氟化物(如氟化钠和氟化钾)应用于CIGS吸收层。韩国科学家补充说,他们将进一步研究新工艺如何用于批量生产大面积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
【关键词】韩国,太阳能电池,效率
【电力设备】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开工(2020-02-25)
【摘要】 2月25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月24日,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承建的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800兆瓦(H6、H10)海上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如东800兆瓦(H6、H10)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项目。柔性直流输电是一种以电压源换流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和脉宽调制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具有可向无源网络供电,能实现输电系统有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无需额外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等优点,符合海上风力发电场长距离输电的要求,已成为海上风电场联网的首选技术。
【关键词】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开工
【电力设备】爱旭新能源发布风险提示公告,PERC技术未来有被替代的风险(2020-02-24)
【摘要】 2月2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月21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目前国内光伏企业数量众多,光伏行业“531新政”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集中度,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头部企业竞争程度。爱旭表示,如果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有可能将面临丧失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如果未来原材料及产成品价格出现超预期的急剧波动,也可能对ST爱旭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爱旭在公告中直言,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主要使用PERC技术,虽然PERC技术目前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光伏行业整体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如果未来其他技术路线出现重大突破,在量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大幅下降,则现有PERC电池技术将面临较大冲击甚至有被替代的风险,将对爱旭的经营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关键词】爱旭新能源,风险,PERC技术
【电力设备】科学家研发出更安全的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2020-02-20)
【摘要】 2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北伊利诺伊大学(NIU)和美国能源部(DOE)位于科罗拉多州Golden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人员2月19日在《Nature》杂志上报道了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发的重要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太阳能领域的后起之秀,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可能更便宜,生产更简单,并且至少在实验室较小尺寸的情况下,已显示出较高的效率水平。但是,由于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使其无法成为具有竞争性的商业技术。一个主要问题是铅的使用。大多数性能较高的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均包含水溶性铅,引发了人们对受损电池潜在泄漏危险的担忧。在北伊利诺伊大学的Tao Xu和NREL的Kai Zhu的带领下,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在太阳能电池的正面和背面应用铅吸收膜来隔离制造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所用的铅,并将潜在的毒性泄漏降至最低。
【关键词】美国,太阳能电池,效率
【电力设备】HJT:未来两三年内暂不具备性价比优势(2020-02-19)
【摘要】 2月1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随着PERC高效技术的大规模迭代几近完成,有关下一代高效电池技术的讨论和储备已提上各大企业的重要日程。其中,HJT异质结电池无疑最受光伏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热捧。HJT基于N型硅片,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可谓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效率高、无光衰、温度系数低、弱光响应高等诸多优势“加身”。从转化效率来看,HJT理论效率高达27%以上,实验室效率在26%以上。然而,从电池企业实际的运行测算来看,HJT技术还暂时不太成熟,未来两三年内还不具备性价比优势。从通威股份获悉,目前HJT效率相比PERC提升1%,量产效率24%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成本增加得很多。据悉,将国产设备降幅考虑在内,目前HJT单GW资额达8~9亿,远远高出PERC、PERC+以及TOPCON。
【关键词】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HJT
【电力设备】高海拔地区提高配网供电半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2020-01-21)
【摘要】 1月21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日前,科技项目“高海拔地区提高配网供电半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青海省科技厅验收。项目研究成果实现了延长配电网供电距离、降低线路损耗、提升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标,其中,分布式就地补偿、有源自适应线路阻抗匹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12月26日,研究人员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连接班玛县、全长233千米的10千伏达三路串带赛五路上开展项目成果带电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该线路末端电压质量完全符合要求,牧民家的用电设备使用稳定。此前,在达日县这样的高原农牧区,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一般为40千米左右。国网青海电力将结合此项研究成果,持续深入研究系统提升偏远农牧区供电质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保障偏远地区农牧民用电质量、减少电网投资建设及运维成本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配网,关键技术,通过验收
【电力设备】合肥工业大学研发出同时具有超高能量密度和储能效率的无铅铁电陶...(2020-01-07)
【摘要】 1月7日,北极星储能网讯,固态介质电容器储能密度往往较小,且往往易受储能效率以及热稳定性的制约。合肥工业大学左如忠教授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成功设计和合成了BiFeO3-BaTiO3-NaNbO3三元系无铅钙钛矿铁电固溶体陶瓷。一方面因禁带宽度的增大、晶粒细化以及电阻率的提高,体系的介电击穿强度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伴随组成调控介电弛豫程度明显增强,电畴结构逐渐由宏畴演变为纳米电畴。利用压电力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到局域结构不均匀的纳米微区结构,形成了对电场几乎无滞后的极化响应和对温度不敏感的高介电响应,为同时获得高储能密度、高储能效率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提供了坚实的结构基础,并最终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储能电容器,具有超高的放电储能密度(8.12J/cm3)、高储能效率(90%)、优异的温度稳定性((±10%,-50~250oC)以及超快放电速率(t0.9<100ns)。
【关键词】能量密度,储能效率,电容器
【电力设备】特高压套管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2020-01-07)
【摘要】 1月7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1月4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致力攻关国家“卡脖子”技术的“特高压套管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特高压套管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总经费1.4亿,是国家电网公司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落实国资委“卡脖子”技术的攻关项目。长期以来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中高端套管被国外少数制造企业垄断,国家电网公司设立特高压套管重大科研专项,旨在实现特高压套管国产化、规模化和高可靠工程应用。
【关键词】特高压,套管技术,“卡脖子”技术
【电力设备】西安热工院研发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得到成功应用(2020-01-02)
【摘要】 1月2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国内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工程在榆能集团榆神热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上成功实施。该工程采用西安热工院研发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攻克了间接空冷装置极低热负荷工况下的冬季防冻难题,将原本进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的蒸汽引去供热,突破了机组“以热定电”的供热和调峰能力瓶颈,使机组电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大幅提升。榆神热电作为榆林市主要的供热源,改造前实际供热面积为900万平米,改造后可带供热面积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不仅满足榆林市远期供热规划1800万平方米的要求,而且在供热期内机组可深度调峰至40%以下额定电负荷,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超临界,供热改造,空冷装置
【电力设备】日本研发出厚度不到1毫米的可弯曲电池(2019-12-25)
【摘要】 12月25日,北极星储能网讯,日本山形大学3日宣布,开发出了超薄柔软弯曲的锂离子电池,厚度不到1毫米。报道称,研发的超薄可弯曲的锂离子电池使用了固体化后的凝胶状电解质。该产品非常的薄,厚度不到1毫米,可折叠使用。据了解,超薄可弯曲的锂离子电池是日本山形大学产学合作准教授森下正典开发的。此前森下正典也有过薄膜电池的开发事例,但最终的电池不能充分充电。此次在凝胶材料上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了实用化水平。使用凝胶状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不存在起火或漏液的危险,而且切断之后也可以使用。森下正典表示这项开发耗时4年,起初与企业进行了2年的共同合作研究。可弯曲的锂离子电池可以用于多种用途,比如手表的腕带部分等。
【关键词】日本,可弯曲电池,锂离子
【电力设备】飞轮储能电动钻机智能微电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9-12-20)
【摘要】 12月20日,北极星储能网讯,2019年12月12日由西安宝美电气工业有限公司和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电动钻机智能微电网系统”顺利通过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北京联合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电动钻机智能微电网系统”是针对石油钻机大功率冲击负载特点,把燃油(气)动力机组空载或低载时的冗余动力和下放游车的势能储存在储能飞轮内,在起钻工况时大功率释放能量,从而平抑负载冲击,实现传动系统动力的柔性输出,达到改善发动机动力输出特性,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运行成本。在石油钻井平台的实际应用中,飞轮储能系统实现了单日300次以上的频繁充放电运转,性能优势十分明显。
【关键词】飞轮储能,智能微电网,国际先进水平
【电力设备】P型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22.88%,苏民新能源世界新纪录诞生(2019-12-19)
【摘要】 12月1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月18日发布新闻宣布,公司研发的大面积高效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88%,创造了P型多晶PERC电池的世界新纪录。该结果于2019年12月获得中国光伏权威检测机构——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PVT)的认证。此次技术成果,采用了158.75mm×158.75mm的多晶硅片,整合了低表面复合设计、背面局部钝化、点接触技术、正面多层减反射设计等多项电池新技术,推升开路电压Voc达到0.6859V,同时结合先进的金属化和局部掺杂技术,推升FF高达82.07%,最终创造了22.88%的多晶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另外,结合苏民自身的技术特点,该产品和所有其他苏民太阳电池一样,具有较佳的抗光衰、抗电衰性能,优异的PID性能,能很好地满足终端客户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
【关键词】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刷新记录
【电力设备】西安交大合成制出储能密度最大值耐高温柔性环氧薄膜(2019-12-10)
【摘要】 12月10日,北极星储能网讯,据西安交通大学消息,该校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永红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环氧树脂分子结构特征、宏观电场下极化机制及高温储能性能三者的影响作用机制,创新的设计了非对称聚醚胺-脂环胺分子链结构,合成制出目前储能密度最大值耐高温柔性环氧薄膜,其相关研究成果以《非对称脂环胺-聚醚胺分子链结构提高高温聚合物薄膜电容的储能密度》为题,近日在国际化学工程领域顶级期刊《化学工程》在线发表。该薄膜不仅成本低廉、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异,同时具备优异的储能性能。环氧薄膜在工作场强550 MV/m、储能效率90%下的储能密度达到了9.12J/cm3,是目前已知纯聚合物薄膜在相同电场和储能效率下的储能密度最大值。经过充放电循环测试,证明该材料不仅能够在120℃下长期稳定运行,还具备优异的击穿自愈性能,确保其在工业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西安交大,耐高温柔性环氧薄膜,储能效率
【电力设备】我国推出新型电力变压器,大楼里也能建变电站(2019-11-22)
【摘要】 11月22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随着大城市可建设用地资源日趋饱和,变电站“室内化、小型化、无油化”研究,对于实现变电站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前,深圳市奥电高压电气有限公司发布创新产品——220kV蒸发冷却电力变压器。该新型电力变压器作为推动“嵌入式附建变电站”项目落地的关键,将实现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设变电站。据介绍,220kV蒸发冷却电力变压器采用新型氟碳材料作为绝缘冷却介质,无闪点、不燃不爆,实现消防、环保与散热的融合。该产品研发历时5年,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关键难题。
【关键词】变压器,小型化,无油化
【电力设备】高效太阳能电池终于实现了无铅化(2019-11-14)
【摘要】 11月1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自2009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其发展一直倍受科学家关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28%)比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效率(15%~18%)高得多。然而,商用钙钛矿材料还存在重大缺陷:稳定性差,含有对健康不利的水溶性铅。《自然·化学》杂志11月11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化学工程助理教授Letian Dou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三明治结构钙钛矿材料,避免了铅的使用,并大大提高了稳定性。论文作者、博士后研究人员Yao Gao表示,新型有机-无机混合钙钛矿材料不仅具备优越的性价比,还为其他功能混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效率,稳定性
【电力设备】全球最大功率铁—铬液流电池电堆成功下线(2019-11-14)
【摘要】 11月14日,中国电力新闻网讯,11月5日,国家电投所属中央研究院和上海成套院联合项目团队,研发首个31.25千瓦铁—铬液流电池电堆“容和一号”成功下线并通过了检漏测试。该电堆是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铁—铬液流电池电堆。铁—铬液流电池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能够广泛应用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从提供短时间的调频、提高电能质量到长时间的削峰填谷、缓解输电线路阻塞,是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所带来的问题和提升电网对其接纳能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铁—铬液流电池,功率,储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