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黑石公司利用3D打印固态电池,成本节省70%、能量密度提升20%(2020-09-28)
【摘要】 9月28日,北极星氢能网讯,近日,黑石资源公司宣布,其专利3D打印技术可用于打印锂离子固态电池,并已取得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显著成绩。该公司一直通过其德国子公司黑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下一代电池技术,包括其专利3D打印技术和电池大规模生产研究。这些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提供更大的能量密度和更多的充电周期。与使用液体电解质的传统电池技术相比,黑石公司的3D打印工艺具有降低成本、灵活地生产电芯、将能量密度提升20%等优势。此外,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将非储能材料,如铜和铝的用量减少10%,并且不影响电极的化学性能。
【关键词】黑石公司,固态电池,3D打印
【电力设备】上海硅酸盐所新型高功率储能电极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2020-08-28)
【摘要】 8月28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应用研究团队在高比电容少层介孔碳电极材料的宏量制备方法、极速储放能的高比容量黑色二氧化钛电极材料、超高倍率电容式储能的纳孔氧化铌基单晶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支撑了融合“电容+电池”储能优点的高能量和高功率储能器件性能实现突破。针对碳材料表面双电层储能比容量低的问题,该研究团队基于早期设计的高比电容的氮掺杂少层碳介孔,以实现高性能氮掺杂碳的宏量制备与实际应用为导向,提出了“硅原子锚定活性氮”、“硅-硼/铝原子协同调控活性氮类型/含量”、“镁辅助调控孔结构”等材料设计与制备新思路,发明了“溶胶凝胶-热处理”相结合的规模化制备氮掺杂无序介孔少层碳的新方法,所得氮掺杂碳材料导电率达150 S/cm、比电容达690 F/g、30,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达90%。
【关键词】上海,高功率,储能电极材料
【电力设备】光电探测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论极限,有望为光伏设备大幅提效(2020-08-28)
【摘要】 8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芬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黑硅光电探测器,其外部量子效率达130%,这是光伏器件这一效率首次超过100%的理论极限,有望大大提高光电探测设备的效率,而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手机、智能手表和医疗设备内。光电探测器是可以感测光或其他电磁能量的感测器,可将光子转换成电流,被吸收的光子形成电子-空穴对。光电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等。量子效率是用来定义光电探测器等设备将其受光表面接收到的光子转换为电子-空穴对的百分比,即量子效率等于光生电子除以入射光子数。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创纪录的效率意味着科学家可以大大提高光电探测设备的性能。
【关键词】光电探测器,量子效率,突破极限
【电力设备】日本发明长寿命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16.6%(2020-08-28)
【摘要】 8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已开发出兼具高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模块。研究人员表示,该模块实现了16.6%的转换效率,即使在经过2000小时的照射后,仍能保持约86%的初始性能。与目前主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由于其转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因此超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 另一方面,为了普及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既要提高其发电效率,又要加大尺寸。 虽然小面积电池已经实现了与晶硅相当的高效率,但很难实现均匀成膜,而且随着电池体积的增大,转换效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转换率16.6%
【电力设备】美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反掺杂”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2020-08-28)
【摘要】 8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美国科学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反掺杂”工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更好的设备。他们用这种方法制造了一个效率为17.8%的微型模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以支持大规模生产。该小组利用叶片涂层工艺制备了钙钛矿(甲基铵碘化铅)器件,并比较了分别退火了3分钟和20分钟的相同器件。两种设备最初都记录了1.14 V的开路电压,但在黑暗中老化20天后,3分钟的设备增加到1.20 V,而20分钟的设备略微下降到1.13 V。通过对两个装置的检测,研究小组发现,在经过退火的较短的装置中,“反掺杂”过程在起作用,而在较长的装置中则没有。“短退火处理保持了钙钛矿的化学成分,并允许一个显著的自发反掺杂过程,”研究人员说。经过常规长时间退火处理的钙钛矿膜中不存在这种现象。
【关键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低成本
【电力设备】“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Q460高强钢管塔成套设计及加工技术研究”通...(2020-07-31)
【摘要】 7月31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迅,近日,由中国电科院牵头的公司科技项目“特高压交流同塔多回Q460高强钢管塔成套设计及加工技术研究”在北京通过国网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研究提出了Q460高强钢管残余应力分布模型、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韧脆转变温度及锻造法兰级差配置原则,形成了Q460级差锻造法兰规格库;通过了Q460钢管真型塔试验验证,提出了Q460钢管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的应用原则,形成了Q460高强直缝焊管与带颈锻造法兰焊接作业指导书和Q460钢管塔加工技术条件,为Q460高强钢管塔结构的设计及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研究成果可应用特高压钢管塔的设计和加工环节,进一步降低了钢管塔重量,为低温区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特高压,加工技术,验收
【电力设备】亚洲首次实施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浮运(2020-07-30)
【摘要】 7月30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迅,近日,三航新能源公司在江苏鲁能如东H14#海上风电场2#基础施工中,亚洲首次成功实现大直径单桩浮运与沉桩,标志着三航局已完全掌握大直径单桩浮运施工成套关键技术。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建设如火如荼,正处于“抢装潮”的关口,面临船机资源紧缺,上网电价下行的压力,大直径单桩是海上风电建设的主要基础型式,传统的驳船运输与沉桩工艺需要占用大量船机设备等资源,成本较高。为降本增效,针对无过渡段单桩和桩顶沉桩保护法兰的特点,公司风电研发团队通过技术攻关、方案设计,研发了集封堵、防翻转、拖航、浮力扶正于一体的大直径单桩封堵器,同时为保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开发了具有密封检验、姿态控制、进水感知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并形成配套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亚洲,海上风电,单桩浮运
【电力设备】美澳科学家太阳能电池技术创新 突破光伏电池灵敏度的界限(2020-07-30)
【摘要】 7月3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迅,近日,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将将光从硅带隙下方“上转换”为高能光,硅太阳能电池可以捕获高能光。许多太阳能技术都没有利用到光谱的某些部分,但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推动光伏电池灵敏度的发展,将低能量的光转化为能激发硅的更有能量的可见光。研究人员利用氧气作为光转换催化剂,通过光化学“上转换”实现了这一点。虽然已经开发出了在近红外光子能量上转换光的系统,但在硅带隙之下的上转换一直无法实现。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RMIT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自然光子学》上解释说,他们展示了一种上转换成分,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吸收低能量的光,并利用分子氧将光转移到有机分子上。
【关键词】光伏电池,灵敏度,界限
【电力设备】世界首台160千伏超导直流限流器带电成功,100%自主研发 “国产货...(2020-07-30)
【摘要】 7月30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迅,近日,世界首台160千伏超导直流限流器在广东汕头南澳多端柔直示范工程启动并带电成功,标志着这个超级工程正式进入了“临床试验”的关键阶段,将在真实运行环境中完成各项调试,以确保下一步整体试运行顺利。超导直流限流器是限制电网故障电流的一种装置,当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降低短路电流,让隔离故障的断路器能够更容易、更及时地断开故障。
【关键词】160千伏,超导直流,限流器
【电力设备】欧盟联合体致力将25.4%的异质结-IBC太阳能电池投入量产(2020-06-30)
【摘要】 6月3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迅,近日,由欧盟委员会提供380万欧元支持的Nextbase项目将欧洲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起来,旨在制造采用异质结(HTJ)和叉指式背接触(IBC)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该委员会发表的声明说,瑞士HJT公司梅耶博格提供的生产设备将用于商业规模生产25.4%的HTJ-IBC太阳能电池。该计划的合作伙伴德国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GmbH的项目协调员丁凯宁说,该效率将“构成工业上可行的IBC-SHJ(硅异质结)技术的欧洲纪录”。丁补充说:“目前硅太阳能电池的实验室世界纪录是26.7%,这也是基于IBC-SHJ概念,但制造成本很高。我们的方法已接近最佳水平。”Nextbase财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个由4个电池组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原型,他们说其效率达到23.2%。该研究团队表示,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制造工艺,使其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成本低于0.275欧元/瓦,他们表示,这一数字接近亚洲制造的标准光伏技术。
【关键词】欧盟,异质结-IBC,太阳能电池
【电力设备】韩国储能技术率先取得突破,使用亚纳米粒子稳定锂氧电池(2020-06-29)
【摘要】 6月29日,北极星储能网迅,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院(KAIS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Jeung Ku Kang等研究小组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摘要自生产和稳定的高加载Sub-Nanometric粒子在Multishell空心有机框架及其利用率在锂-O2高性能电池,发表在先进的科学,研究人员解释他们如何设计Sub-Nanometric粒子(snp)的有机框架内的原子簇大小改善大质量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KAIST小组发现,在电池应用中,当MOFs被分离水分子处理后,它们与钴离子反应形成双核氢氧化钴。它也可能稳定的钴氢氧化物在原子水平内的亚纳米孔。这样做可以使电池的过电位降低63.9%,从而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十倍。据微锂电小组分析,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锂氧装置可以给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带来真正的改进,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将其推向市场。
【关键词】储能技术,亚纳米粒子,锂氧电池
【电力设备】钾离子电池电解质界面膜研究获突破(2020-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科学报迅,日前,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波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教授王伟团队等单位合作,成功制备一种具有生成稳定合理电解质界面膜的柔性无定型碳纤维,将电解质界面膜的厚度控制在了2—4纳米范围内。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高倍率钾离子电池合理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为题在线发表于《纳米能源》。近年来,碳负极材料因价格低廉且具高的电子电导率等优点,成为了钾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过多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消耗了大量的电解液并导致较高的不可逆容量是碳材料科学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关键词】钾离子,电解质,界面膜突破
【电力设备】英国公司研发出效率为17.5%的光伏瓦,总重量为6公斤(2020-06-01)
【摘要】 6月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迅,近日,英国的屋顶瓦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太阳能瓦,这种太阳能瓦采用了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该公司表示,这种太阳能瓦类似于标准的混凝土屋顶瓦,适用于新建和翻新的屋顶。据制造商介绍,这款深灰色的扁平形砖的功率输出为18w,效率为17.5%。“每平方米需要9.7块砖,总产量达到175瓦。”公司创始人兼联席董事Antonio Lanzoni告诉pv杂志。“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获得了专利,为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Lanzoni说,该设备由一个连接在混凝土屋顶瓦上的pv蚀刻玻璃面板制成,采用了一家“在欧洲很成熟”的中国生产商生产的22%效率的太阳能电池。该产品具有25年的性能保证,重量为6公斤,其中光伏设备贡献1.2公斤,包括3毫米的缎纹钢化玻璃。
【关键词】英国,效率17.5%,光伏瓦
【电力设备】日托光伏发布新型高效MWT光伏组件(2020-05-19)
【摘要】 5月1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迅,近日,日托光伏推出了第二代高效MWT C系列和D系列组件。采用专利MWT技术,经典的C6-II和全黑D6-II组件提供更高的功率和更大的应用灵活性。据悉,第二代C6-II和D6-II光伏组件具有多重升级功能,输出功率高达375W。MWT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焊带设计,而是创建了导电的背板互连结构,从而避免了焊接应力和电池微裂纹,从而提高了长期可靠性。背面接触设计可确保电池的稳定连接,而不受距离和位置的影响。得益于进一步优化的组件布局设计和半切技术,第二代产品增加了40W的额外功率输出。
【关键词】日托光伏,新型,MWT光伏
【电力设备】德国新加坡联合研究微调等离子体技术,太阳能电池性能取得新突破(2020-05-14)
【摘要】 5月14日,北极星太阳能电网迅,近日,本周发表的两项不同研究表明,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与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合作进行的研究中,在使用等离子体增强技术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近年来,等离子增强已经用于旨在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热稳定性的广泛研究中。该技术包括通过金属纳米结构增强细胞的电磁场,从而改善器件在可见光谱中的低光学吸收。上周,发表了有关该主题的两项新研究,表明对金属等离子体激元效应的兴趣近来并未减弱。在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与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合作进行的研究中,已对该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小组解释说,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对钙钛矿细胞来说特别有趣,因为它们的性质可以通过控制金属纳米结构的形状、大小和介电环境进行微调。因此,结合等离子体结构的钙钛矿细胞可能具有更薄的吸收层,不影响光学厚度,并且可以设计为半透氧器件。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微调,等离子体
【电力设备】三星实现固态电池新突破,循环寿命超千次(2020-05-07)
【摘要】 5月7日,北极星储能网迅,近日,据外媒报道,三星高级技术研究所(SAIT)近期发布了一款全新固态电池原型技术,比传统锂离子电池体积小约50%,能量密度提高到900Wh/L,能够让当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在保持所搭载电池包体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提升一倍左右。三星全新固态电池的秘密在于它的电解质,与传统电动汽车电池采用的液体电解质不同,三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出固体电解质技术,其密度远远高于液体电解质。三星还引入只有5.0微米厚的全新银碳(Ag-C)涂层,这一Ag-C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减少阳极厚度,以解决固体电解质容易在电池阳极引发枝晶生长,而枝晶会缩短电池寿命,降低电池容量,并对整体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等问题。三星方面表示,这种电池充电次数可超过1000次(约100万公里的续航总里程),以用于在未来更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目前,这一电池技术还处于原型阶段,尚不清楚这项技术何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但该项研究前景光明,未来数月乃至数年,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将扩展该固态电池技术的测试范围,推动其大规模量产进度。
【关键词】三星,固态电池,循环寿命
【电力设备】历史性突破,转化率接近50%的太阳能电池(2020-05-06)
【摘要】 5月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迅,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能源》杂志上,其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转化效率接近50%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天阳能电池使用的是具有广泛吸收特性的Ⅲ-Ⅴ族化合物材料,通过六个连接点捕捉太阳光谱中特定部分的光,并且通过140层不同的Ⅲ-Ⅴ族化合物材料以提高连接点的性能。据悉,由这种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性和相对较高的制造成本,通常用来为卫星供电,而这款转化率接近50%的太阳能电池,是在集中照明情况下测量得出的,具体的转化效率值为47.1%;但在太阳光条件下,其转化效率也高达39.2%,这也是迄今为止转化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据相关人士指出,该研究小组并没有放弃对这种材料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优化,下一步计划减少电池内部电流流动的电阻障碍,以期提升转化效率,使其在集中照明条件下转化效率能达到50%以上。
【关键词】转化率,50%,太阳能电池
【电力设备】西班牙石油巨头雷普索尔进军光伏,开建其首个太阳能发电厂(2020-04-28)
【摘要】 4月28日,索比光伏网迅,近日,西班牙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商雷普索尔(Repsol)已开始126MW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工作,该电站位于西班牙卡斯提尔-拉曼恰(Castile-La Mancha)南部地区的曼萨纳雷斯市(Manzanares)附近。据悉,这项耗资1亿欧元的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建设,分别为45MW、45MW和36MW,由公司的能源部门雷普索尔电力天然气公司负责。这是雷普索尔目前在伊比利亚半岛进行的七个可再生能源项目之一,也是第二个在西班牙开工的项目,第一个是阿拉贡的一个风电场。雷普索尔还透露,其价值约2亿欧元、264MW的Valdesolar(Badajoz)光伏项目将在未来几周内开工建设。此外,雷普索尔还有4个正在进行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一个光伏发电厂、两个陆上风电场和一个海上浮动风电场。7个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累计发电能力共2045MW,而雷普索尔的运营发电能力为2952MW。
【关键词】雷普索尔,光伏,发电厂
【电力设备】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出能“变形”的太阳能电池(2020-04-26)
【摘要】 4月2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迅,近日,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获悉,该所柔性光电材料团队通过器件结构设计结合柔性替代材料的办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可折叠和可拉伸纸基太阳能电池,未来有望在便携可穿戴、柔性自供电电子系统等领域得到产业化应用。,该团队研发的可折叠薄膜太阳电池采用质轻、低成本、可折叠、可降解的纸基衬底,通过功能层及有机-无机界面特性改善,纸基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3.19%,为文献报道的纸基太阳电池最高效率。超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使得该类产品未来有希望成为便携可穿戴系统的理想功率源。
【关键词】中科院,变形,太阳能电池
【电力设备】光伏组件制造商Solaria将推出400W全黑单晶组件,效率达20.2%(2020-04-23)
【摘要】 4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迅,近日,光伏组件制造商Solaria表示,将于本季度在美国市场销售其全新的纯黑色PowerXT400w太阳能电池板。据了解,该单晶组件效率达到20.2%,功率密度更高。它的尺寸为1644毫米x1204毫米x40毫米,重22公斤。它有一个黑色的阳极氧化铝框架和2.84毫米的防反射钢化玻璃。值得一提的是,全黑太阳能电池板将配备来自美国逆变器专家Enphase的IQ7A微逆变器。Solaria是Enphase早期进入交流组件市场的关键合作伙伴,两家公司曾在2018年4月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交流组件。
【关键词】Solaria,400W,全黑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