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使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空客A319neo完成首飞(2021-11-05)
【摘要】 11月5日,中国民航网讯,空中客车、达索航空、ONERA、法国交通运输部和赛峰集团已启动对使用非混合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单通道飞机的首次飞行研究。近日,在图卢兹地区进行的飞行测试期间,一架空客A319neo的CFM LEAP-1A发动机在使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条件下运行。地面与飞行测试的初步结果预计将于2022年发布。本次非混合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由道达尔能源(Total Energies)提供。该燃料由主要通过废弃食用油和其他废物脂肪组成的酯类和脂肪酸加氢工艺(以下简称“HEFA”)制成。HEFA由石蜡烃制成,不含芳烃和硫,大约57吨可持续航空燃料将用于整个测试活动。这项名为VOLCAN(使用新型替代燃料飞行)的研究有助于整个航空业目前正在推进的全球脱碳进程,并受益于“法国复兴”(France Relance)恢复计划所筹措的资金,该计划中的一部分致力于航空脱碳,由法国民航局(DGAC)在法国交通运输部长Jean-Baptiste Djebbari的监督下实施。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大规模部署和使用,以及促进对将100%可持续航空燃料用于单通道商用飞机和新一代公务机进行认证。
【关键词】空客,A319neo,可持续燃料
【航空运输】白云机场为行李装上“身份证”(2021-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在广州白云机场,一种新型的行李标签悄然上线。这种行李标签在外观上与之前的旧标签并无明显区别,但它里面藏着一张薄薄的芯片,成为了每件行李独特的“身份证”。这就是RFID行李标签。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在行李全流程跟踪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记录存储各节点行李信息,为旅客提供行李定位服务,从而降低行李错运率,实现快速查找行李功能。目前,基于该技术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已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过该系统,行李保障人员不仅能对每件行李心中有“数”,还能眼中有“图”。在装车、发车、运输、装机等环节,保障人员通扫描行李并上传系统后,就可以从系统后台更直观、准确地掌握每件行李在各节点中的实时状态,这是一种全新的行李保障体验。此外,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还将与“机场通”及航司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预计今年底通过“机场通”及航司APP,旅客就能随时随地查询到自己所托运行李的相关信息,出行更放心。
【关键词】白云机场,行李标签,全流程跟踪
【航空运输】汕头空管站完成自主科技项目验收工作(2021-10-21)
【摘要】 10月21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汕头空管站对2020年度自主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结题验收。专家组仔细查阅验收材料,并依据项目合同书要求,逐项评估了各项目完成情况、取得科研成果和经费支出情况等,经讨论后形成验收意见,认为《中小型机场管制服务决策辅助系统》和《基于GIS的天气雷达回波强度补偿软件》项目均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指标,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中小型机场管制服务决策辅助系统》基于空管自动化系统和管制综合信息系统数据提供管制运行亟需而在用设备短期无法解决的各类决策信息,降低管制人工收集信息、人工决策带来的风险压力,为管制运行安全保障提供更多手段。《基于GIS的天气雷达回波强度补偿软件》则在不追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完成对因地物遮挡变得偏弱失真的雷达回波进行补偿,提高航空气象基础数据质量。此次验收的两个项目是汕头空管站基于安全生产需求独立研制的技术改进产品,在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问题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汕头空管,科技创新,项目验收
【航空运输】哈尔滨机场行李转盘自动消杀装置上线试运行(2021-10-21)
【摘要】 10月21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践行科技防疫理念,哈尔滨机场信息管理部联合旅客服务部自主设计安装了行李提取转盘自动消杀装置。以往行李的消杀工作由人工手持消杀设备进行喷洒,人员长时间吸入消毒液易造成健康损害。信息管理部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行李提取转盘自动消杀装置。该装置由工作台、控制箱、供液系统、溶液箱、检测组件和喷头等组成,可实现自动或手动开启、消杀区域全覆盖,使消杀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目前,该装置已在8号行李提取转盘安装完毕并开展试运行,效果良好。下一步,信息管理部、旅客服务部将跟踪消杀装置的运行情况,结合相关部门的使用建议与意见,进一步优化装置功能,开展消杀装置的全面推广工作。
【关键词】哈尔滨机场,自动消杀,科技防疫
【航空运输】白云机场推出国内首个飞机泊位警示系统(2021-10-13)
【摘要】 10月13日,民航资源网讯,近日,白云机场投入运行国内首个飞机泊位警示系统。泊位警示系统由自动泊位系统、中控通信系统和信号灯指示系统三部分组成,当机位有飞机正在进入时,机位正前方的服务车道就会向司机亮起红灯,禁止车辆通行;相邻两个机位前方的服务车道会向司机亮起黄灯,提醒司机慢行;飞机进位完成后,就会亮起绿灯,车辆正常通行。该警示系统将交通信号灯和原有泊位系统结合起来,通过系统自动化控制飞机泊位引导、信息自动化处理和信号灯指挥三个流程,实现自动泊位系统根据当前机位的不同状态显示相应的交通信号,确保飞机进位的安全性,提高了服务车道运行速度,降低飞机进位风险。目前,白云机场在T2航站楼所有存在视线盲区的37个停机位都安装了泊位警示系统,服务车道的车辆通行效率大大提高。飞机泊位警示系统是白云机场打造“平安机场”“智慧机场”,解决车辆与飞机运行冲突问题的重要尝试,该系统在保证安全秩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了服务车道的运行效率,在国内机场尚属首创。
【关键词】白云机场,泊位警示,安全运行
【航空运输】三亚机场对客梯车平台护栏完成技术改造(2021-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为切实做好民航特种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促进安全及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海航基础旗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汽车运输服务部基于实际运行保障需要,对28台客梯车平台护栏完成技术改造。客梯车在保障航空器时需与航空器保持较近的靠接距离,但部分客梯车由于设计原因导致平台护栏长度有限,使得靠接难度系数加大,另外因右侧护栏与客舱间距较宽,还存在人员跌落风险。为解决以上问题,三亚机场经过多次研究测试,有针对性地对28台客梯车护栏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对平台右侧护栏加长30cm以及对伸缩平台两侧防撞胶筒加长处理,使客梯车靠接航空器距离增加至安全范围、护栏与客舱间距缩短至安全距离,确保旅客能够安全、顺畅地上下客舱。此次针对客梯车平台护栏的技术改造,在提升安全运行裕度的同时更好地为旅客及航司提供保障服务,后续三亚机场还将持续关注安全运行及旅客服务质量,多方位提升安全裕度及旅客满意度,扎实守住安全底线、提升服务品质,为旅客安全出行筑牢坚实屏障。
【关键词】三亚机场,客梯平台,技术改造
【航空运输】深圳机场率先试行“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2021-09-13)
【摘要】 9月13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深圳机场“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开始试运行,成为首家实现该安检模式的国内机场。机场方面介绍,在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下,旅客通过闸机自助验证进入1号安检通道后,自主脱下腰带和鞋,并通过手提行李CT安检设备对随身行李进行检查,行李中的笔记本电脑、雨伞等物品无需再单独取出。随后,旅客通过毫米波人体检查设备进行人身检查。检查前,只需将随身物品掏出,仪器若不报警即可快速通行,检查员不再使用手持金属探测器接触旅客,只对报警部位进行安全确认即可放行,改变了传统安检模式中由安检员对旅客进行手工人身检查的方式,正常情况下最快两分钟便能完成所有安检程序,整体过程更高效、快捷。近年来,深圳机场持续推进“智慧机场”建设,“智慧安检”项目先行先试,相继成为民航局“旅客‘易安检’计划”、差异化安检模式首批试点单位。此次“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上线是深圳机场在“智慧安检”项目中的又一尝试,对民航探索安检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示范效应和标志性意义。
【关键词】深圳机场,无接触安检,自助模式
【航空运输】合肥机场引进“烛光”智能机器人助力智慧化疫情防控(2021-09-13)
【摘要】 9月13日,民航资源网讯,近日,合肥新桥机场迎来了两名特殊“员工”,它们是“烛光”通用型智能消毒机器人,主要在机场航站楼公共区域进行全天候的喷雾消杀。这两台“烛光”智能消毒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利用超声波干雾技术消毒模块,将过氧化氢溶液雾化成干雾,弥散在空间中,达到环境中的空器消毒效果。同时,该两台消毒机器人还可通过远程智能化操作,实现人机分离,进行自主导航、自主移动、自主工作,有效提高消毒效率,节省消毒时间与人力成本。在接下来时间里,“烛光”智能消毒机器人将作为合肥机场疫情消杀突击队的正式成员,持续对合肥机场航站楼出发厅与到达厅展开24小时全覆盖、无死角的喷雾消毒,将为合肥机场旅客的安全出行提供持续健康环境,同时也标志着合肥机场疫情防控工作迈上了“智慧化”“智能化”的新台阶。
【关键词】合肥机场,疫情防控,智慧化
【航空运输】乌兰浩特机场升级消杀装置,安检物品筐实现六面消杀(2021-09-08)
【摘要】 9月8日,中国民航网讯,为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筑牢机场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乌兰浩特机场安检护卫部“好苗儿”创新工作室对消杀装置进行了升级,目前六面消杀装置已在常旅客和贵宾安检通道投入使用。安检物品筐是安检通道旅客最常用、使用最频繁的设施,在引进行李消杀装置后,虽然解决了以往手工消杀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安检员发现物品筐底部存在消毒盲区,乌兰浩特机场安检护卫部“好苗儿”创新工作室就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消杀装置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底部增加一层抗腐蚀耐磨的铝合金材质隔板,在隔板和原消杀装置底面之间增加一段喷雾管,最终实现了六面立体全覆盖消杀。
【关键词】乌兰浩特机场,安检,消杀装置
【航空运输】白云机场机坪运行管理系统上线测试(2021-09-07)
【摘要】 9月7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全国首个“机坪运行管理系统”在广州白云机场上线测试,开创了中国民航机坪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机坪运行管理系统将机场电子地图数据库(AMDB)与停机位分配系统、场面监视雷达系统、空管电子进程单系统、飞行区车辆管理和远程指挥室视频监视系统等信息系统高度融合,打通数据共享壁垒,实现运行数据实时交互。系统创造性地进行分类模块化设计,通过搭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指挥调度管理平台,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全覆盖和视频实时传输技术,实现机坪管制与地面保障拖车之间的线上指令发布、航班拖行路线实时导航、航班拖行的运行安全监控等功能。其中,拖飞机模块通过利用现有无线网络全覆盖技术和视频实时传输技术,实现机坪管制与地面保障拖车之间的线上指令发布、航班拖行路线实时导航、航班拖行的运行安全监控等功能。通过可视化电子围栏告警、航空器定位数据共享,实现了飞行区施工数字化、图形化的全流程实时管控。白云机场将加快推出预管理、航空器试车管理等功能模块。未来该系统将为白云机场地面航空器滑行路线优化、地面滑行时间精准统计、地面运行效率和航班正常性提升搭建分析平台,为远程塔台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关键词】白云机场,机坪管理系统,信息化支持
【航空运输】峰飞无人机空运海鲜,“上海-舟山”往返近200公里(2021-08-27)
【摘要】 8月27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驾驶飞行器从上海出发,跨海直飞到舟山,装载上梭子蟹、大黄鱼等舟山标志性海鲜特产,再返程飞回上海。往返总航程近200公里,单程近100公里,单程用时仅为1小时。这是自2020年底民航总局启动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以来,我国首次使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驾驶飞行器来进行超长距离海岛场景物流运输实践。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这款无人驾驶飞行器,采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构型,兼顾长航时和大载荷,并且拥有稳定的飞控、航电系统和安全冗余设计,具备100km以上超远图数传能力、广域卫星通信能力和平飞7级抗风能力。此次成功跨海进行近200公里的无人驾驶飞行,是对eVTOL飞行器高性能的实践验证,也让“舟山海鲜1小时到上海,2小时上餐桌”成为了可能。
【关键词】无人机,空运海鲜,电动垂直起降
【航空运输】三亚机场上线智能消毒机器人(2021-08-13)
【摘要】 8月13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引进智能消毒机器人,用于公共区域环境消杀,助力机场疫情防控工作智能化,为旅客提供安全、放心的出行环境。智能消毒机器人能够超干雾化多种消毒液,通过高速气流将雾化后的雾滴弥散到消毒区域中,持续进行360°全方位无死角消毒;机身周围自带紫外线消毒模组,可提供257.3nm波长的紫外线,实现对地面区域的杀菌工作,除此之外,智能消毒机器人可根据提前设置的路线和区域自动进行精准工作,遇到行人时会主动避让并发出“请让一让”的提示音。目前,三亚机场已将智能消毒机器人分别在T1航站楼行李提取厅和T2航站楼行李提取厅投入使用。智能消毒机器人的引进弥补了传统人工消毒方式存在的缺陷,在减少人员接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切实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感,推动三亚机场实现科学防控、智慧防控。
【关键词】三亚机场,消毒机器人,智能化
【航空运输】首都机场地服公司再获三项软件著作权(2021-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首都机场地服公司(BGS)投资研发的“危险品电子管理信息系统”和参与建设的“首都机场生产运行智能管理系统”取得了“首都国际机场生产运行智能管理系统”“首都机场生产运行无线手持终端系统”“BGS危险品电子管理信息系统”三项软件著作权。智能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包括BGS资源运行调度和手持终端管理两部分,是航空地面服务行业的专业生产系统。该系统使用业内领先的软件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内嵌BGS多年积累的业务经验和运行管理体系,通过对BGS人员、特种车辆等资源的统筹管理,配合一线岗位使用智能手持终端,实现了与航班保障任务的精准匹配,使有限的运行成本发挥最大价值,有力地确保了安全生产、航班正点、服务达标、低碳运行。危险品电子管理系统是基于IATA航空危险品运输的规则,从分类、包装、标识、处置、存储等各方面建立了快速便捷的查询处理系统。作为航空货运站的一个独立模块,该系统与BGS货站操作系统进行整合,将之前货运员工根据经验和手册操作危险品的低效模式,改为了快速检索、收运、存储、应急管理系统化的高效模式,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显著减少误理率。2021年截至目前,BGS已获得四项软件著作权,且仍有一项正在申报中。最新获得的软件著作权是BGS打造智慧地服、助力四型机场建设的又一新成果,彰显了BGS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型地服企业转型的坚定步伐。
【关键词】首都机场地服,软件著作权,技术创新
【航空运输】世界首台航空涡扇发动机热吹除雪车起动点火仪式举办(2021-08-02)
【摘要】 8月2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由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指导,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创新促进局主办,西安航天基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航天通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甘肃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陕西中霖集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陕西泰和弘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航空涡扇发动机热吹除雪车起动点火仪式,在航天基地成功举办。据悉,该款航空涡扇发动机热吹除雪车是世界首款航空涡扇发动机热吹除雪车,具有超大排气量、超低油耗、长寿命、高可靠性的特点,是目前除雪最快、油耗最低、可靠性最高、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碳排放最少的热吹除雪车,市场应用潜力巨大。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新型航空涡扇发动机热吹除雪车产品,搭建一个将技术、人才、资本、市场和服务等要素进行深度融合和资源配置的“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发挥研发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本和市场的各自优势,合力促进本项科技成果转化,尽快形成主打产品,更好的服务于机场、大型桥梁隧道、高速公路等用户。
【关键词】涡扇发动机,除雪车,碳排放
【航空运输】航空遥感系统通过国家验收将正式开放运行(2021-07-22)
【摘要】 7月22日,民航资源网讯,今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在辽宁营口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并将对各领域用户开放。航空遥感系统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建设内容包括两架国产中型遥感飞机平台,10余种遥感载荷,具备综合遥感多源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的航空遥感数据综合处理与管理系统,以及位于北京的航空遥感系统综合楼和位于辽宁营口机场的飞机库。项目团队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其中80%的遥感设备为自主研发并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航空遥感系统的建成,填补了国内具有长航程、多功能、多观测窗口的中型航空遥感飞行平台研制空白,以及多谱段、多时相、多极化、多角度等不同维度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观测系统研制空白,为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手段,为提高和发展我国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提供重要实验平台。
【关键词】航空遥感,实验平台,国家验收
【航空运输】东航研发中心推出MR软件助飞行学员沉浸式学习(2021-07-14)
【摘要】 7月14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开发的“基于MR技术的波音737飞机燃油、液压飞行操纵系统”学习软件,取得了国家版权中心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这一MR(混合现实技术)软件由东航研发中心昆明基地开发,实现了沉浸式的学习效果,推广到改装训练后,让东航飞培学员的学习能有身临其境、“看得见”的飞行系统。MR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能够生成立体化的视觉和音效,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在驾驶舱面板设置相应电门时,能看到相应的系统如何工作,当驾驶舱内显示系统出现故障时,能看到故障的实际情况,根据检查单处置时,也能观察到系统的变化。由此,依托该软件的培训,得以有效发挥出飞行学员的各种感官作用,使飞行学员接收更加丰富、具体、完整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B737机型的燃油系统和液压飞行操纵系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飞行软件,MR技术,沉浸式学习
【航空运输】国泰货运推出“智货查”服务(2021-07-07)
【摘要】 7月7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从中国香港国泰航空获悉,国泰货运现正在其全球网络内的29个航点逐步推出多维追踪系统“智货查”服务。据悉,国泰货运的“智货查”服务采用Descartes系统集团公司的低耗电蓝牙装置Core Bluetooth Low Energy(BLE)TM网络、卷标、数据记录仪阅读器及追踪器,让国泰货运及客户得以几近实时监察货物由出发机场至目的地机场运输期间的数据,令运送过程更透明。这是国泰首次通过物联网应用领域,在网络上远程监察货物状况。“智货查”服务适用于运送医药、鲜活及其他易损坏货物。记录仪能记录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数据,并把数据传送到货运站及禁区停机坪的蓝牙阅读器。除了GPS定位及温度的数据之外,“智货查”还可以根据货物类型提供更多数据,如光线、湿度(如运送鲜花)及震动幅度等,后者对运送特殊货物(如制造微芯片的光刻机)十分重要。透过“智货查”服务,除了客户可以监察他们的货物之外,国泰货运货务运控中心的专业货运团队也会全天候作出监控。团队不仅负责监控货物状况,还能适时指示停机坪和货仓的操作人员操控货物及按需要作出调整。
【关键词】国泰航空,多维追踪系统,远程监控
【航空运输】日本机场增加太阳能发电设施助力脱碳(2021-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为为配合“零碳社会”的构建,助力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日本国土交通省提出了全国机场和周边公共土地增加大型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目标。据此,到2030年,全国机场及周边土地设置太阳能发电设施的面积将增加到2300公顷,为目前水平的12倍,将机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至零。上述太阳能发电设施增加后,预计将生产出70万户普通家庭的用电量和每年削减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届时,机场的排放量实际为零。为了加快机场设施的节能化和车辆的电动化,日本国土交通省决定在公开招募机场实施的先进项目后,再研究予以支持推广的措施。
【关键词】太阳能,脱碳,零碳社会
【航空运输】昂际航电与中飞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昂际航电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民航大数据、综合航电技术等8大领域展开合作,此次签约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未来航空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升级,助力中国民航事业创新发展。据悉,早在2019年1月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来,昂际航电与中飞院便已达成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并就信息安全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研发方向进行了合作探讨。去年12月,基于新型机载防火原型研制,合作双方还签署了“机载防火系统”合作协议,全力支持中飞院新型机载防火原型系统的研制。而根据此次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信息安全、空中交通管理等8个领域实现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航空技术,民航大数据,人工智能
【航空运输】南宁机场HUD特殊Ⅱ类验证试飞成功(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随着HU1997航班在南宁机场平稳着陆,宣告着南宁机场HUD特殊Ⅱ类验证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同时,通过实战演练有效地检验了低能见度运行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将有效地提升航班在低能见度天气下的起降效率,促进航班安全正点起降。本次南宁机场HUD特殊Ⅱ类运行验证试飞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和高效联动下按计划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为提升南宁机场自身运行安全、服务品质和航班正常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检验了南宁机场的协同保障能力,积累了南宁机场与航空公司的试飞经验,推广了HUD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展现了南宁机场良好的企业形象。
【关键词】南宁机场,验证试飞,低能见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