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临近空间长航时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启明星50”首飞成功(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由航空工业一飞院研制的“启明星50”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在陕西榆林首飞成功。该机是航空工业研制的首款超大展弦比高空低速无人机,首次采用双机身布局的大型无人机,第一款以太阳能为唯一动力能源的全电大型无人机平台。该机是一款能够在高空连续飞行的“伪卫星”,其利用高效、清洁、绿色、环保的太阳能,可长时间留空飞行,执行高空侦察、森林火情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地理测绘、通信中继等任务。“启明星”大型太阳能无人机是航空工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是航空工业践行“绿色航空”“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此次首飞成功,为航空工业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发展和型号立项奠定了坚实基础,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复合材料领域、飞行控制领域等关键技术发展,提升我国向临近空间及远洋远海执行任务的能力。航空工业将以此为契机,面向市场、面向需求,抓紧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全面加速大型太阳能无人机的研制工作,持续引领行业自主创新发展。
【关键词】太阳能,低速无人机,首飞
【航空运输】自主研发,货物行李消毒装置在泉州晋江机场“上岗”(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民航网讯,为坚决“外放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严格落实“人、物、环境同防”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于2021年7月开始研发“民用机场货物行李智能全方位消毒装置”。截至目前,其已稳定运行半年,消杀200万余件、1.5万余吨货物,有效封堵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渠道。该设备增设了自动消毒装置和货物行李输送轨道,消毒喷嘴在磁力作用下也可进行多角度调节,从而扩大了消毒剂的喷射范围,实现行李360度无死角消杀。机体采用自备电瓶供电模式,解决了联通电源的空间桎梏和使用时长短等问题。机台底部设置有滑轮,仅需两人就可以推动此设备。其传送平台高度可升降,能无缝衔接货机传送车、货运安检仪传送带等。输送辊表面的水膜能够在停止消杀时快速被风干,避免灰尘、细菌或病毒附着,减少人工清洁次数。消毒装置还兼备雾化喷淋消毒系统,拥有消毒液可回收循环结构。其自带的货物检测器,可自动检测腹舱内有无货物。在无货物消杀时,设备会自动停止运行,有效节约成本。为满足台账可查询的需求,研发团队建立的消杀系统还能实时记录消杀数据,方便消杀数据储存及后续查看。
【关键词】货物行李,消毒装置,晋江机场
【航空运输】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召开两型发动机和一型辅助动力装置适航...(2022-08-17)
【摘要】 8月17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在湖南省株洲市组织召开了AES20型涡轴发动机、AEP100型涡桨发动机和APA50型辅助动力装置三个项目的适航工作启动会。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王晓明及三个项目适航工作组成员参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航发动研所、南方公司、东安公司、控制系统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动研所介绍展示了三个项目的研制背景、构型情况、研制工作及适航工作情况,并就研究所设计保证系统现状、建设路径及验证计划等内容进行了说明;型号研制团队分别向中心汇报了三个型号的设计特征、研制工作进展情况和后续计划安排。中心针对两型发动机项目作了型号合格审定过程宣贯,针对一型辅助动力装置项目作了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合格审定过程宣贯,明确了三个项目审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参会代表就型号适航工作中关注的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关键词】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适航审定
【航空运输】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首飞成功(2022-08-11)
【摘要】 8月11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在江西鄱阳顺利首飞。首飞当日,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在离地起飞后,圆满完成了人工起降、悬停、前飞、后飞、左飞、右飞等悬停机动科目并顺利着陆,各系统工作正常,状态良好,这标志着该型机从设计试制阶段正式进入试验试飞阶段。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针对潜在用户需求设计研发的一型舰载通用无人直升机平台,它继承了AR-500BJ的技术成果,并全面提升了平台的飞行性能和任务能力,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的成功首飞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轻小型舰载无人直升机体系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后续,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将在国内多地开展功能和性能试飞试验,计划2023年完成鉴定。
【关键词】无人直升机,首飞,自主研发
【航空运输】宁波机场新导航运控室建成投用(2022-08-10)
【摘要】 8月10日,中国民航网讯,经过连续多日高温作业,宁波机场新导航运控室如期完成建设,8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新导航运控室采用了更先进、更安全、更可靠的设计,加上信号转换模块、集成报警系统、自动化监控改造等多项自主科技创新成果加持,达到民航业内先进水平,预计可满足未来10到15年宁波机场航班导航运控需求。据悉,宁波机场新导航运控室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信号转换模块,使用光纤替代电缆与宁波空管连接,不但大幅度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还彻底消除了电缆信号易受干扰、易受雷击、易掉线等安全风险。宁波机场自主研发了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推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报警系统,打破仪表着陆系统ILS、测距仪DME和台站温度报警系统等系统的数据壁垒。在硬件上,系统采用光电隔离技术分离各系统信号,避免了系统之间的信号干扰;在软件上,系统使用汇编、C++等语言编写配套软件,集中采集、汇总、分析各系统数据,及时通过声音、光线、短信等形式向工作人员发送警报信息。地面自动化监控和空中自动化监控是实时监控空中和跑道上飞机状态的系统,本次对这两个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直接使用光纤替代昂贵的专用终端,将信号无损接入新运控室,实现实时运行监控,大幅缩短故障处理应急响应时间,提高了异常事故处理能力。宁波机场通过自主科技创新,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导航运控室的整体水平,还减少了资金投入,仅地面自动化监控和空中自动化监控技术改造,就节约费用近20万元。新导航运控室建成投用,是宁波机场导航运行安全的一次稳健跃升,是宁波机场高举科技创新旗帜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宁波机场研发人员“工匠精神”转化而成的具体成果,为宁波机场航班恢复和四期扩建工程贡献导航支撑力量。
【关键词】宁波机场,导航运控,自动化监控
【航空运输】珠海机场携手航科院中宇公司联合开发珠海机场数字塔台系统(2022-08-05)
【摘要】 8月5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民航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携手航科院中宇公司共同助力推进“国产自主研发数字塔台技术与机场运行融合应用”。珠海机场数字塔台项目将基于地理信息平台,把机场外部空间、场面静态数据运用GIS技术进行场景3D建模,真实的展示机场的场景,并通过将视频、北斗、GPS、雷达、多点等大数据相互融合,实现场面态势动态实时监视,摆脱场地及天气的束缚,观测角度及高度可随意调整,甚至可将观测点放置于跑道上方,使机坪塔台管制实现“场面数字3D真实展示、场面态势视频可视、场面航班与动态目标可管”。项目基于珠港公司与航科院中宇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各自发挥其在相关领域的资源、能力和技术实力等优势,开展联合开发,并共享开发成果;后续,待产品成熟后双方将共同申报民航机场新技术应用推广。
【关键词】珠海机场,数字塔台,融合应用
【航空运输】空中客车与CFM国际公司对开放式风扇架构发动机开展飞行测试(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空客公司与CFM国际公司开展合作对CFM尖端的开放式风扇发动机架构进行飞行测试。CFM国际公司是通用电气(GE)与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的50/50平股合资公司。作为CFM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创新(RISE)验证计划的一部分,该飞行测试验证机将被安装在一架空客A380飞机上,旨在推进和加速先进推进技术的发展。相关飞行测试项目将于2026年~2030年在位于法国图卢兹的空中客车飞行测试中心进行。在使用空客A380进行试飞前,CFM将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克托维尔的GE航空飞行测试运行中心进行发动机地面测试和飞行测试验证。飞行测试项目将实现若干目标,这些目标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发动机和飞机的效率,其中包括:提升对发动机与机翼集成整合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理解,提高推进系统效率;验证性能优势,包括更高的燃油效率,与当前效率领先的发动机相比进一步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评估声学模型;确保可以兼容使用100%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关键词】空客,发动机,飞行测试
【航空运输】大兴机场航站楼电力巡检智能机器人顺利“上岗”(2022-07-26)
【摘要】 7月26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在大兴机场航站楼KB2开闭站和东北电气管廊内,两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完成轨道安装与全站巡检联调测试,顺利上线工作。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投入运行,将进一步提高航站楼供配电系统巡检能力。航站楼开闭站与电气管廊的日常巡视检测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巡检主要通过固定式监控检测设备和手持式检测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兴机场航站楼管理部根据开闭站与电气管廊所处环境的特点,经过综合研判,分别引进了与现场工况贴合度较高的轮式机器人和挂轨机器人。借助视觉技术与各类传感技术,机器人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一次性获取包括仪表读数、开关状态、元器件温度和环境气体等在内的多种关键数据,借助楼宇建筑设备网,将实时数据传输至综合巡点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报警联动。巡检系统还可基于现场数据反馈情况,灵活布置巡检任务,做到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电气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增加了设备巡检频次,提高了巡检质量,同时减轻了班组运检工作压力。现场例行巡检频次可由每月1次变为每周1次,单次整站例行巡检时间由人工巡检的60分钟缩减至13分钟。大兴机场航站楼管理部将充分利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综合平台,实现电气巡检智能化、数字化,以科技手段赋能安全,搭建电气巡检管理新模式,助力机场供配电系统平稳、高效运行。
【关键词】大兴机场,电力巡检,智能机器人
【航空运输】Z15(AC352)获颁证,填补国产民用中型直升机领域空白(2022-07-26)
【摘要】 7月2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网讯,今日,民航局在哈尔滨向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先进中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Z15(AC352)型直升机型号合格证。Z15(AC352)型直升机是中航工业哈飞与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合作研制的首款国产民用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也是国内首个以新修订《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R2)为审定基础并完成相应设计、试验、验证的直升机。Z15(AC352)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7.5吨,最大航程850公里,配装由中国航发集团与法国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联合研制的涡轴16发动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双发、宽机身、前三点可收放轮式起落架,可搭载14至16名乘客。该型机采用了4轴数字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玻璃座舱、高集成度航空电子设备、5片旋翼的球柔性主桨毂以及抗坠毁机身等多种成熟技术,旋翼系统和机身寿命可达20000小时,传动系统和发动机的大修间隔高达5000小时,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内部空间大、舒适性好、航程远、经济性优等显著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油气平台通勤运输、海上搜索与救援、通用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领域。此次颁证标志着该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具备了进入国内民用市场的条件,填补了我国国产民用中型直升机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民用直升机,型号合格证,国产
【航空运输】阿里昆莎机场正式启用公共RNP AR程序(2022-07-14)
【摘要】 7月14日,中国民航网讯,今日,西藏航空TV9807/B323J航班于北京时间08时33分平稳降落在阿里昆莎机场,标志着阿里昆莎机场公共RNP AR程序正式运行。阿里昆莎机场是高高原支线机场,地形复杂,空气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一半,导致飞行性能双重衰减,飞机载量受限,由于各航空公司的执飞程序,在位置报告点名称、能量管理、程序名称等管制关键信息上,存在飞行程序不一致、运行标准不一致问题,尤其是执飞航空公司均要独立设计一套自用的RNP程序,不仅会产生数百万的成本费用,还会耗费较长的设计、审定和验证时间,当执飞航空公司增多、程序增多时,加大了指挥难度,同时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阿里机场公共RNP AR程序的正式启用,代表着在复杂地域的环境中能有效提高飞行安全裕度,节约运行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其灵活的程序设计,又为扩展空域容量,增加跑道起降频次,减少飞行时间,降低油耗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公共RNP AR程序的正式启用,更有利于吸引更多新的航空公司执飞阿里航线,增加旅客乘机的选择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阿里机场,高高原机场,飞行安全
【航空运输】“平行现实”突破性技术将在达美航空底特律枢纽正式登场(2022-06-17)
【摘要】 6月17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从达美航空获悉,达美航空将与Misapplied Sciences公司合作,自6月29日起在底特律大都会机场首度为旅客带来平行现实测试版体验。这一开创性技术在2020年CES展会上首次亮相,它可以让多达100名旅客在同一块数字屏幕上同时查看按他们各自行程设置的个性化内容。愿意参与体验的旅客可以看到自己的航班及机场指引信息。每一位旅客都将获得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与他们并排站在一起的其他几十位旅客,也都在享受着同样的体验。利用多视图像素和专利技术,平行现实体验可以让每一位旅客在经过数码屏幕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为其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信息,且以他们自己选择的语言显示。定制化信息包含个性化的机场指引、航班信息或登机时间更新。推出“平行现实”体验是达美航空努力打造现代化机场体验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达美航空,平行现实,个性化信息
【航空运输】上海峰飞常态化测试自动驾驶载人eVTOL(2022-06-08)
【摘要】 6月8日,中国民航网讯,连日来,上海峰飞航空科技公司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各地团队联动,对其自动驾驶电动垂直起降(eVTOL)“盛世龙”载人飞行器改进型全尺寸验证机,持续开展常态化飞行测试,并于今日发布完整飞行演示视频。“盛世龙”是峰飞的首款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设计最大起飞重量1500公斤、可搭载4人、巡航速度200公里每小时、纯电最大航程250公里。峰飞公司表示,这款eVTOL可用于城市内、机场-市内、城际间或交通不便地区的出行;此次用于常态化测试飞行、并发布完整视频的,是该款飞行器的2号机,相比1号验证机,2号机进行了包括飞行架构及客舱布局在内的多项升级优化,更接近于最终设计。峰飞航空科技表示,其具备有效的垂直集成能力,在飞控航电、电机电控、核心零部件、大型机身轻量化高强度碳纤维复核材料等方面,均掌握了相应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根据“由小到大、由物到人”的战略规划,此前峰飞的eVTOL自动驾驶飞行器已经完成近万架次的转换飞行,并率先在海岛、器官移植、核酸检测样本运输、商业物流等场景实现eVTOL技术的应用落地。
【关键词】上海峰飞,自动驾驶,电动载人飞行器
【航空运输】国产eVTOL磐拓航空缩比验证机T1试飞成功(2022-06-07)
【摘要】 6月7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位于上海的磐拓航空科技发布了其研制的倾转涵道风扇eVTOL的50%缩比技术验证机T1的试飞视频。磐拓航空表示,验证机T1的研制历时一年,是磐拓PANTALA的几何尺寸1:2缩比技术验证机,旨在验证串列双层翼盒,分布式涵道风扇构型的可行性、建立多学科仿真模型、验证外形气动效率和飞行控制逻辑。过去一年中,磐拓航空进行了理论计算、仿真实验、样件试制、生产组装、台架实验、静力实验、振动实验、系留实验、试飞实验等多项技术工作,迭代多次并达到设计指标。除此之外,工程团队建立了先进的数字化开发体系,与全球一线供应链合作,形成了多项知识产权,为全尺寸验证机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验证机,试飞,知识产权
【航空运输】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首飞成功(2022-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鲲龙AG600飞机是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是我国首次按照民用适航标准研制的大型特种飞机,是与运20大型运输机、C919大型客机并称的三型国产大飞机之一。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的首飞成功,标志着鲲龙AG600项目全面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灭火功能型号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跨越了又一个重大项目里程碑,是国家自主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此次首飞的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最大起飞重量60吨,最大载水量12吨,填补了国产大型航空灭火飞机的空白。该型机设置增压舱,采用电传飞控和综合航电,配置全任务系统,相比技术验证机具有更高安全性、更大投水量、更远航程、更优秀的平台系列化发展能力。航空工业将以建设鲲龙AG600为龙头的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为己任,加快推动型号研制和市场化应用,积极开展灭火和救援使用模式研究,并推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示范运营基地试点建设,计划于2023年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并投入实战应用,2024年灭火机取得中国民航适航证并交付用户使用,2025年救援机取得中国民航适航证并交付用户使用。
【关键词】两栖飞机,应急救援,航空灭火
【航空运输】“吉祥鸟”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2022-05-17)
【摘要】 5月17日,中国民航网讯,今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再添新利器。首飞后,AC313A直升机研制工作从试制阶段转入试飞阶段,按计划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AC313A是在AC313基础上研制的一款13吨级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该型机全面采用MBD三维设计技术,整机外形优美流畅,整体风格稳重大气,宽体机身结构具有更大的使用空间。AC313A换装新型发动机,提升了传动系统功率和寿命可靠性,升级了机电、航电、飞控、操纵等系统,增装健康监测系统(HUMS)、旋翼防除冰等机载设备,最大外吊挂起飞重量13.8吨,洒水能力5吨,可运输28名乘员。航空工业将以AC313A成功首飞为新起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加速型号研制和适航取证工作,以型号研制最新成果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AC313A,首飞,应急救援体系
【航空运输】AC352直升机完成局方审定试飞(2022-05-13)
【摘要】 5月13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航空工业AC352直升机完成局方专项审定试飞最后一个试飞科目,稳稳降落在建三江湿地机场上。这标志着AC352直升机局方审定试飞全面完成,适航取证进入倒计时。AC352直升机局方专项审定试飞包括A类起飞着陆、空速指示系统、平飞性能、爬升性能、稳定性和低速操纵特性等87个科目,共计飞行37.25小时。试飞过程中,局方通过核查申请人提交的飞行试验数据,对AC352直升机的性能、操纵品质和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基于局方与申请人多年合作建立的充分信任和AC352直升机试飞中的表现,此前,局方在申请人验证试飞期间开展审定试飞工作。在专项审定试飞开始前,已并行完成局方审定试飞50.2小时。后续,AC352直升机将开展功能和可靠性试飞。2016年12月,AC352直升机在哈尔滨首飞成功。2019年11月正式进入申请人条款验证试飞。AC352直升机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民用直升机7吨级谱系空白,对促进我国直升机系列化发展、扩大民用直升机产业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AC352直升机,适航取证,系列化发展
【航空运输】烟台机场防疫“神器”正式上岗(2022-05-11)
【摘要】 5月11日,中国民航网讯,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守好“外防输入”第一道关口,近日,烟台机场引进光波快速消毒机用于国际入境航班旅客行李消毒。目前,该设备已正式“上岗”,这是烟台机场继引进货物静电喷雾消杀系统后,用科技手段加强疫情防控的又一新举措。光波快速消毒机内置12条紫外线光波灯管,主要利用光波所具有的高效、广谱灭杀细菌病毒的特性,让行李经过流水线的高强度紫外线照射,灭杀可能附着的细菌、病毒,能将旅客行李箱包进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杀菌消毒,每分钟可对10件行李进行消杀,不仅能大大提升行李消毒效果,还能作用到消毒液喷洒消毒模式下无法清理到的部位,有效降低病毒输入风险,阻断病毒传播路径,为旅客健康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及时引进新的消杀设备是烟台机场借助科技手段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后续,烟台机场将有针对性地完善消杀现场监督管控,对国际入境航班的货邮行实行全流程、无死角消杀以及全链条、全范围监管,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基础保障工作。
【关键词】烟台机场,光波消毒机,科技防疫
【航空运输】山西全力打造通用航空制造业全产业链(2022-05-10)
【摘要】 5月10日,山西新闻网讯,近日,从山西省工信厅获悉,山西省提出要全力打造通用航空制造业全产业链,今年通用航空制造业营业收入实现倍增,新增3户企业迈过行业平均水平、1户企业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山西省通用航空制造业发展壮大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一是推动航空原材料制造,依托已建成的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瞄准航空市场需求,加强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T1000/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打造航空用碳纤维生产基地。二是聚力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开展2座、4-5座、9座、11座、19座系列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掌握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完整的通用航空器整机研发、设计、制造改造能力。三是加强中高端无人机产品研发,重点开展200公斤无人机、400公斤固定翼大型无人机、1500公斤货运无人机研发,形成独具特色的中高端无人机设计研发能力。在促进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方面,要发挥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园(中德园)、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以及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园快速发展,形成以通用航空产业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基地;支持晋中通用航空产业园大力发展无人机制造与应用,促进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通用航空,制造业,产业集聚
【航空运输】民航华北局颁发辖区首个轻型运动类航空器合格证(2022-04-29)
【摘要】 4月29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向河北天启通宇航空器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颁发了型号合格证(编号TC0063A-HB)及数据单,正式批准了J-RO C-100型自转旋翼机的型号设计工作。该证件的颁发,标志着华北地区首家获得CAAC型号合格证的轻型运动类航空器本土持证单位的诞生。J-RO C-100型自转旋翼机是由河北天启通宇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轻型运动类航空器。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56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为171千米/小时,有效载荷为251千克,实用升限为3200米,抗风等级为8级。该型航空器售价预计百万左右,后续将批量化生产,可广泛应用于飞行体验、驾驶培训、私人乘驾、农林喷洒、防火护林、交通巡逻等领域。近年来,自转旋翼机凭借简单的构造、较短的滑跑距离、较高的安全性等诸多优点,赢得众多航空爱好者的青睐,甚至经常会成为一些飞行爱好者DIY的对象。此外,运动驾驶员执照的申请门槛相对较低,持有公安部门颁发的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驾驶证除外)且持续符合机动车驾驶证体检合格要求的,即可豁免运动驾驶员执照中体检合格证的要求,这也为更多的航空爱好者体验飞行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轻型航空器,型号合格证,民航华北局
【航空运输】美国卫讯公司机载互联网系统获国内认证(2022-04-19)
【摘要】 4月19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知名卫星通信企业美国卫讯公司(Viasat)的A320系列飞机机载互联网系统,获得中国民航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认定。这是这家企业在我国国内获得的首份认证,Viasat将能够为国内民航的A320系列机型,安装其完整的Ka卫星波段机载互联网系统,包括天线、整流罩、调制解调器、服务器和无线应用等。来自Viasat的数据显示,其当前的机载互联网解决方案,已经为全球各地民航业服务了累计超过1650万小时的飞行时长。在装载Viasat机载互联网系统的飞机上,每台联网的设备都可以实现全视频流、网页浏览、即时通信、社交媒体滚动等应用,其解决方案还能帮助航空公司通过辅助内容和应用程序提高用户忠诚度、提升运营效率、增加创收机会。
【关键词】机载互联网,解决方案,监管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