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西南交通大学牵头研发国内首套铁路单相MW级宽频带阻抗测量仪器并...(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人民铁道网讯,7月15日,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MW级可控宽频带阻抗测量及匹配性分析仪器》和成都铁路局配套试验项目资助下,由西南交通大学何正友、胡海涛教授团队牵头,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同研制的MW级可控宽频带阻抗测量及匹配性分析仪器,在新开通的渝昆高铁友助村牵引变电所(重庆永川区)圆满完成了现场测试。此次现场测试得到了成都铁路局供电部、宜宾工电段,成都维管段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多谐波发射、宽频带阻抗测量、宽频带振荡理论的研究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仪器在低频谐波(1Hz)、高频谐波(20kHz)、宽频带谐波(1~1000个谐波同时发射)注入等核心指标处于领先水平,为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新能源并网系统、电力系统的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该项目历时5年,顺利完成了项目立项、技术方案评审、生产研发、施工调试、现场示范等多个阶段,最终实现了仪器装置落地试验,并通过了四川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的第三方认定。该仪器主要由高压开关柜、宽频变压器、电力电子斩波柜和电阻柜构成。其中,斩波柜通过Chirp-PWM信号控制反串联IGBT模块,投切电阻柜的模块化大功率电阻,产生频带双边可控、能量分布均匀的宽频谐波电流扰动,并通过特制宽频变压器并联注入到牵引供电系统,从而获取电压响应并快速测量目标频带的宽频带阻抗特性。仪器的测量频带范围为1Hz~20kHz,一次性等幅注入的谐波个数最高可达1000个,频率分辨率最小可至1Hz。本次现场实验完成了直接供电、AT供电等多种供电方式下的牵引网阻抗测试,仅1分钟就自动完成了1Hz~20kHz的牵引网阻抗快速测量,实时获取了系统宽频带阻抗曲线与谐振幅频信息。仪器一方面可用于车网参数匹配分析,如谐振、宽频带振荡的分析与治理,另一方面可用于故障定位、保护整定校准等。该仪器的成功研制与现场测试推动了我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力系统在可控多谐波注入式阻抗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技术引领与示范作用。
【关键词】仪器,装置,落地
【高速铁路】京滨城际铁路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创新号”顺利始发(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人民铁道网讯,6月20日,京滨城际铁路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创新号”顺利始发,这标志着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2号隧道进入全速盾构掘进施工阶段,为隧道如期贯通奠定坚实基础。京滨城际铁路是“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2月,其宝坻至北辰段及沿线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宝坻站、宝坻南站、北辰站已开通运营。天津机场2号隧道位于东丽区,北接天津机场地下站,向南下穿宁静高速高架段后引出地面。线路全长8663米,为单洞双线隧道,其中盾构段7720米,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为进一步提高掘进效率,这条隧道分2个区段实施盾构,其中长度4882米的6—5区间,由“京滨创新号”盾构机负责。京滨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将在天津滨海机场形成集铁路、民航、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线路将与京唐、京津城际等多条线路联通,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结构,为京津冀地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快捷,出行,服务
【高速铁路】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人民铁道网讯,在6月24日至25日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复兴号高速列车突破了运行阻力、能耗、噪声、平稳性等方面的一系列世界难题,攻克了牵引、制动、网络、减振降噪、集群运维等方面的重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现了安全高效运行,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通过复兴号高速列车的研制,我国建立了完整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标准体系,打造了由数千家企业组成的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形成了轨道交通领域高端装备产业链,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优势、实现产业链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发成功并投入运营以来,国铁集团持续推进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形成了涵盖时速350公里、2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8辆、16辆、17辆等多种编组型式,标准型、高寒型、智能型等不同配置的系列化产品,适应广域环境运行、满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截至2023年底,复兴号高速列车累计投用1194标准组,运送旅客22亿人次,累计安全运行23.4亿公里,开行范围覆盖30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基于复兴号技术平台,研制的雅万高铁高速列车2023年10月在印尼雅万高铁投用,匈塞铁路高速列车2024年6月在塞尔维亚首次亮相,为世界铁路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中国智慧,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编组,标准型,高寒型
【高速铁路】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发布(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人民铁道网讯,6月26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研制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它的强度是钢铁的5倍以上,但重量不到钢铁的1/4,是轨道车辆轻量化的绝佳材料。该车的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具有更轻更节能、强度更高、环境适应力更强、全寿命周期运维成本更低等技术优势,实现了车辆性能的全新升级。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等单位共同攻关,攻克碳纤维大型复杂主承载结构一体化设计、高效低成本成型制造、全方位智能检测维护等关键技术,系统解决工程化应用难题,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商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上的应用。此外,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通过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碳纤维列车智能运维平台,实现了整车安全、结构健康及运用性能的自检测与自诊断,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该车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降低了22%。目前,该碳纤维地铁列车已完成厂内型式试验。按照计划,年内将在青岛地铁1号线投入载客示范运营。
【关键词】运维,成本,检修
【高速铁路】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技术迈向工程应用(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铁四院)表示,该院牵头承揽的中国铁建科研重大专项顺利结题。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此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弥补了现有常导高速磁浮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产业链、可工程化应用等领域的不足。项目组以建设常导高速磁浮长大干线为应用场景,围绕桥梁建造、隧道建造、站场主要技术标准研究、长定子牵引网建造关键技术、牵引供电及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道岔系统关键技术等7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性地对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技术专利进行分析与布局。同时,项目组还发明了适用于桥路隧全覆盖的功能件轨道梁一体化结构,研发了高精度多向无级可调支座保证施工及运维的精度要求,创新设计了适用于常导高速磁浮施工及运维的专用设备,以提升施工效率、减少运维难度。目前,该项目研究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部分工程。
【关键词】施工,运维,专用
【高速铁路】平潭超级虚拟轨道列车完成新线路测试(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日前,平潭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完成平潭高铁站至龙王头海洋公园的新线路测试,实现岚岛智慧交通再提升。高铁站是平潭重要的旅客集散点,此次列车临时开行至高铁站也是首次切换线路和运行夜间测试,主要是为了测试高铁枢纽的游客接驳疏散效果和相关线路行车数据采集,为后续线路规划提供支撑。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是一款融合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优势技术的新型轨道交通产品,不仅具有轨道交通的平稳性好、载客量大等优点,还可根据实际客运需求灵活调动运行线路,应用于城市交通支线、旅游景区线路等,被称为“运行在马路上的地铁”。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5月在平潭试跑,运行以来累计运送旅客近15000人次。
【关键词】交通,优势,技术
【高速铁路】中铁装备小直径双护盾TBM“武陵号”下线(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日前,中铁装备研发制造的小直径双护盾TBM“武陵号”(中铁1456号)顺利下线,该设备将用于湖北竹溪县南北水系连通(以下简称“鄂坪调水”)工程引水隧洞项目。“武陵号”TBM开挖直径4.03米,全长约420米,是为鄂坪调水工程量身打造的小直径双护盾TBM。鄂坪调水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TBM独头掘进9.59千米,隧洞最大埋深达790米,将面临“长距离、小断面、地质复杂”三大挑战,为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岩爆、大断层破碎带、突泥涌水、煤系瓦斯地层等风险源。针对项目特点,研发人员为设备搭载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可对刀盘前方水体和不良地质进行实时探测报警,有效保障施工安全;配置了智能掘进系统,可实现TBM的智能自主掘进,大大提升了该设备施工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智能,掘进,系统
【高速铁路】华为发布F5G城轨云光网方案,助力智慧城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城市轨道交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规模建设走向智慧化运营,城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成为行业共识。随着5G、F5G以及AI等新的ICT技术的发展,助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演进,如何构建一张绿色、安全、稳定和极简的通信网络底座,助力城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需求。近日,在2024年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上,基于F5G(第五代固定网络)的大带宽、高可靠、确定性低时延、极简运维等技术优势,华为推出的智慧城轨云光网解决方案具备“弹性扩容”“安全可靠”和“极简运维”等特征和价值,匹配了智慧城轨行业趋势和业务发展诉求。该方案包含线网骨干网、线路传输网、车站接入网三层网络架构,提供线路级OCC互联、单线路的车站间互联、车站内业务综合接入。截至目前,华为智慧城轨云光网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10+线路成功商用。未来,华为将携手客户和伙伴不断实践和应用,将F5G通信技术与城轨行业趋势进行深度融合,为城轨智能化发展构建可持续演进的数字底座,加速城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通信,网络,底座
【高速铁路】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始发(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4月29日从上海崇明顺利始发,标志着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全面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开启超大直径盾构独头掘进穿越长江之旅。“领航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由我国自主研制,是为穿越长江量身定制的“金刚钻”,刀盘直径15.4米,今年1月在浙江杭州下线,3月在上海崇明合体。“领航号”盾构机配置了隧道智能建造系统,搭载智能掘进、智能拼装、超前地质预报等创新技术,以“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方式自主掘进。“领航号”盾构机始发后,预计将按照每天10米至20米的速度掘进,开始万米“长跑”。盾构机将从地下穿越长江主航道、刀鲚保护区等,因此非常注重生态环保的要求,采用了先进的分离设备让渣土不落地。
【关键词】智能,掘进,拼装
【高速铁路】CR450动车组样车将在年内下线,时速达400公里(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十四五”以来,我国高铁在领跑世界的同时,不断研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目前正全面推进,CR450动车组样车将在年内下线。2017年9月起,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型列车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营,以时速350公里打造了世界高铁运营速度的新标杆,CR450动车组是在其基础上的又一次技术突破。根据已知的试验数据,CR450车体的重量大约10吨,比既有的CR400复兴号列车减少12%左右;运行阻力、能耗指标各降低20%;制动性能和牵引效率分别提升20%和3%,让列车在制动距离、噪声、能耗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运营时速提高50公里,达到时速400公里。CR450科技创新工程主要包括CR450动车组和时速400公里高铁线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自2021年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17项新技术部件样机研制,搭载CR400综合检测列车开展57项科研试验,创造了动车组明线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和隧道交会时速840公里新纪录。据了解,目前,时速400公里铁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更高速度综合试验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CR450动车组已完成顶层指标和总体方案制订,进入施工设计和样车研制阶段,样车将在年内下线,并将开展一系列试验。CR450科技创新工程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基础设施系统技术创新,填补时速400公里高铁技术标准体系空白,相关科研成果将广泛运用于铁路建设和运营领域,进一步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关键词】技术,突破,试验
【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综合智能化管理平台”智慧决策服务系统获...(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委员全体会议暨2023年度大会在太原召开,合肥轨道研究院报送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综合智能化管理平台”案例,荣获2022-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最佳实践优秀案例奖。本次入选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综合智能化管理平台”系合肥轨道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平台,该系统上线以来,先后获得“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安徽省新产品”“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案例”等荣誉,并入选“合肥市2022年度十大标杆应用场景”。该平台是集工务设施全生命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分析的一体化智慧决策服务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基础设施数据价值,进行主动风险监管,可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及使用寿命,实现城轨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流程化;同时,该项目深度融合GIS、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赋能运维业务,提供基于实时数据的可视化监测与海量历史数据的劣化预警等基础设施健康度管理功能,形成集成化、移动化的运维业务管理,建立可视化应急预案,指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全面提升了工务设施运维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合肥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综合智能化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以来,优化了轨道检测模式,提高了80%的巡检效率,减少约60%人工检修使用,其中,单线路病害形变检测每年可节省维保服务费用约1000万,降本增效成果明显。
【关键词】轨道,检测,模式
【高速铁路】平潭首辆超级虚拟轨道列车亮相(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4月26日,福建省首辆超级虚拟轨道列车在平潭亮相,并开启运行测试。超级虚拟轨道列车是一款融合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优势技术的新型轨道交通产品,无须铺设物理轨道,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可通过“图像识别+北斗定位”感知地面虚拟轨道前进,实现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该车外表以清新的“平潭蓝”为主色调,车长32米,设计时速70公里,最大载客量300人,是普通公交车的4倍。通过首末站下压式智能“快充”系统,该车充电10分钟即可运行25公里,还可升级为氢燃料,实现超200公里的长续航。这款列车融合了轨道交通与公交车的技术优势,具有平稳性好、载客量大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城市交通支线、旅游景区线路等。值得一提的是,该车具有双车头,可实现双端驾驶,能够根据实际客运需求灵活调动运行路线,有助于提升平潭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与游客服务功能品质。据悉,该车将于5月1日在平潭启动试跑,从龙王头海洋公园至北港村滚动发车。
【关键词】城市,交通,支线
【高速铁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3月2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完成达速试跑,实现了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此款列车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内置氢能动力系统,采用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能量控制系统。试验过程中,列车以16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为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此次试验首次验证了氢能列车在零下25摄氏度至零上35摄氏度环境温度下的实际性能,试验结果中各指标均达到车辆设计要求,车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悉,氢能市域交通具有清洁环保、运维简单、建设周期短、固定投资少等优势,具备高速度、大运量、快速乘降、安全智慧等特点。不同于传统列车依靠化石能源或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这次成功达速运行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
【关键词】车辆,设计,要求
【高速铁路】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正在测试使用(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英特尔公司透露,该公司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融合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将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城轨交通场景。目前,该技术正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进行测试使用。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一样,掌静脉识别也属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首次使用掌静脉检票系统前,需预先录入掌静脉纹理特征至服务器。在掌静脉纹理特征采集过程中,只需将手掌悬空放置于采集器上方10余秒,经过二次验证确保信息准确性后,即可完成录入。该系统的误识率达到了千万分之一,误拒率(FRR)为十万分之一,其部署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上进行测试,单次掌静脉识别速度已可达100-200毫秒,可以满足百万级应用场景需求。后续,相关各方将联手开发第二代产品,持续优化性能。同时,英特尔公司及其生态合作伙伴会根据测试应用情况及重庆的计划,与重庆相关方面共同推进掌静脉检票系统项目正式落地应用。如若顺利,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有望成为国内第一条全线开启“刷掌”乘车方式的轨道交通线路。
【关键词】测试,应用,情况
【高速铁路】方大集团已研发适用于高速铁路的站台安全门系统(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方大集团表示,公司的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是轨道交通与高铁站台的组成部分。公司在这个领域已深耕20多年,是国内较早从事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和运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先后应用于北京、天津、广州、深圳、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40多个城市的100多条地铁线路。目前,公司的站台屏蔽门系统产品在国内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的覆盖比率超过60%。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还牵头起草了我国首部《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236-2022)行业标准,并参与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验收规范》(T/URTA0009-2022)团体标准。公司已研发出能够适用于高速铁路环境下的站台安全门系统,能够实现根据进站高铁的不同车型,智能化对应列车门开启站台安全门,该产品已获36项专利。目前正将产品推向市场,尽早实现应用,开启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关键词】应用,场景,市场
【高速铁路】统一铁路机车齿轮油80W-140通过中国中车25万公里路试测试(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统一股份全资子公司统一石化自主研发生产的铁路机车齿轮油80W-140,通过了中国中车的严格测试和路试验证,成为中国中车认可的优质用油。这是统一在低碳润滑领域中的又一次突破,也是统一凭借低碳、高质量、高效润滑的优势,实现进口替代的有力证明,为国产润滑油树立了新的标杆。中国中车是我国最大的铁路设备制造企业,对润滑油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极高。此次通过测试并获得认可的统一铁路机车齿轮油80W-140是一款采用全合成基础油技术和先进添加剂的低黏度多功能齿轮油,专门针对重载、长换油周期的铁路车辆设计研发,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还兼具卓越的高温氧化稳定性、节能减磨、稳定的剪切性等特性,可广泛适用于高速、重载、震动与冲击以及外界环境(如温度)变化等重型传动系统,为铁路机车提供卓越的润滑保障。就整体产品性能而言,统一铁路机车齿轮油80W-140不仅满足中国中车对铁路机车用油的苛刻要求,更是超越了现有产品的性能标准。通过全国实时跟踪记录50台车的路试数据,统一创下了最长安全运行超25万公里的换油记录,远超过现有产品的换油标准20万公里。降级、低碳,在重要的用油场景实现进口替代,是统一多年来持续推动的核心产品方向。截至目前,统一低碳产品解决方案已全面覆盖工业、工程机械与矿业、商用车、乘用车、铁路机车、农业机械等九大领域,成为我国低碳润滑行业中的先行者。在卡客车、工程机械、船舶、工业等多领域,统一还实现了高性能低碳润滑油的国产化替代,进一步补强了我国润滑行业进口替代优势,让国产润滑油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关键词】国产化,替代,补强
【高速铁路】动态物联网技术助力机车打温(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人民铁道网讯,机车处在0摄氏度以下的不同温度区域,易发生部件不同程度冻结,因此要执行间隔时长不等的打温作业,让机车原地不动发动柴油机,为机车提供足够热量,以保证机车随时上线运行。机车处于打温状态时,需要工作人员“陪护”,每隔2小时上车巡检设备情况。黑龙江冬季寒冷漫长,打温作业一般持续半年之久,海拉尔、满洲里等纬度更高地区打温时间会更长,职工劳动强度大。对此,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立项攻关,研发出动态物联网“机车打温监控系统”。该系统由车载数据采集、地面数据收发、监控分析3个部分构成,可实现水温、油温、柴油机转速、蓄电池电压、冷却水温度等近百项重要数据自动实时采集,同时兼具火灾、转速异常、温度异常等14种报警及机车故障提示,还可实现精准估算打温油耗,最大限度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该系统监控分析为可视终端,可通过无线连接方式植入专用网络电脑,支持数据共享,为管理人员监控作业、远程指挥提供支持。
【关键词】数据,自动,实时
【高速铁路】世界最大直径高铁泥水平衡盾构机“领航号”在浙江杭州下线(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世界最大直径高铁泥水平衡盾构机“领航号”在浙江杭州成功下线,将投用于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崇太长江隧道建设。“领航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5.4米,主机长约15.8米,总长约128米,主机重约2600吨,是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直径最大(15.4米)、穿越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高铁隧道盾构机,搭载智能掘进、智能拼装、超前地质预报、盾尾密封安全预警、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等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系统,可实现隧道智能建造、设备状态可感可知,标志着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水平达到新的高度。“领航号”盾构机由中铁隧道局、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联合研制。“领航号”盾构机在长江水下穿越软弱、含瓦斯有害气体与高水压透水地层,面临泥水环流、物料运输、隧道轴线精准控制、超长距离掘进、通风管理、同步衬砌及后期运营安全保障等工程技术难题。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会同施工单位中铁隧道局项目部对“领航号”盾构机进行了耐用性、密封性、安全性、可视化、多体系、智能化、感知化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实现盾构掘进同步推拼、无人驾驶、智能健康监测与实时感知、智能吊装、智能自动化拼装和姿态自动控制。
【关键词】智能,自动化,拼装
【高速铁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盾构机“甬舟号”顺利下线(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人民铁道网讯,2月26日,一台超大直径盾构机“甬舟号”下线,刀盘开挖直径14.57米,将应用于目前世界上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端工程建设。“甬舟号”盾构机由中铁十四局集团、铁建重工集团联合研发,全长135米,总重量4350吨,配备特制刀具308把,总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金塘海底隧道为甬舟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西起宁波市鄞州区,东至舟山市金塘镇,全长16.18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1.2千米,最大埋深达78米。隧道穿越10万吨级金塘主航道,采用两台盾构机分别从宁波、舟山始发相向掘进,最终在海底实现对接,精度要求误差不超过20毫米,将实现世界首次超大直径盾构机海底对接并拆解。据悉,从舟山端工作井出发的“定海号”盾构机已于今年年初顺利下线,从宁波端工作井出发的“甬舟号”盾构机,将独头掘进4940米。工作人员介绍,针对海底隧道复杂的施工特点,项目团队对盾构机进行了6项创新设计,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发应用滚刀磨损智能监测系统,刀盘耐磨性、破岩能力更强,确保了掘进工效。
【关键词】海底,对接,拆解
【高速铁路】交控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轨道交通分布式运维方法及系统...(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人民铁道网讯,交控科技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轨道交通分布式运维方法及系统”,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827008.0,授权日为2024年3月1日。该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分布式运维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由若干数据调度器接收原始设备数据,对处理后数据集进行数据漂移检测以及数据分配,得到修正设备数据;将轨道交通线路分割为若干集中站处理器,每个集中站处理器包括至少包含1个实际站点,最多包含4个实际站点,接收修正设备数据,运行单机算法和模型调优,得到优化模型训练参数;由模型聚合器收集并整合优化模型训练参数,将整合后的模型训练参数下发至若干集中站处理器,完成全局模型聚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架构,设置集中站进行线路上数据集的切分,降低模型聚合器的工作量,避免单点故障,并采用数据漂移检测进行算法优化和系统升级。今年以来交控科技新获得专利授权1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80%。结合公司2023年中报财务数据,2023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24亿元,同比增4.94%。
【关键词】分布式,机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