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融】科技赋能,消费金融数字化创新在路上(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金融正加速前行,各类数字金融产品日趋丰富,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其中,与民生消费密切相关的消费金融借数字化形成突破之势,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消费金融服务已成为众多消费金融公司转型的目标。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在政策的推动下,新的一年,消费市场预计将继续释放巨大潜力。《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并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等。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消费金融行业有望成为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消费金融公司谋势而动,主动作为,将用持续的科技创新开辟更广阔的消费金融数字化之路。
【关键词】数字经济,消费金融,智能化
【金 融】金融界首颗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成功发射(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金融信息网讯,日前,万众期待的长征八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本次运载的卫星当中包含由平安银行定制,国电高科研发的首颗金融界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天启星座08星)。 “平安1号”的成功发射,是平安银行布局天基物联网,进一步部署星云物联网平台迈出重要的一步,作为平安天基物联网星座的首发星——“平安1号”正式展开在轨技术验证和应用测试。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矿山水文监测、海洋牧场、智能集装箱、生态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绿色矿山和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助力平安银行提升银行、物联网、供应链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为企业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金融科技,物联网,金融服务
【金 融】紫光国微董事长:超级金融芯将成为金融创新源动力(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金融信息网讯,日前,紫光国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道杰详细介绍了紫光国微的“超级金融芯”。他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数字资产、数字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深层次融合。新的经济模式呼唤新的金融服务功能,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金融行业由闭源式、集中式、数字化朝着开源式、分布式、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芯片作为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上游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由此衍生出来的大量金融应用场景,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演进,紫光国微凭借强大的芯片技术实力,研发出拥有众多先进技术的“超级金融芯”,全面赋能金融科技创新。据了解,紫光国微“超级金融芯”采用先进工艺制程,算力更强,容量更大、速度更快、超级耐用,体验更好。除此以外,“超级金融芯”还拥有智能算法、生物识别和近场通信等众多功能,并经过大量算法优化,保证关键算法运算更快,能够满足金融行业众多的应用场景需求。
【关键词】金融科技,芯片,服务场景
【金 融】云从科技推出多个基于“银联云”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近日,中国银联正式发布金融级云服务“银联云”,为产业各方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金融级云平台产品和服务。作为中国银联的重要合作伙伴,云从科技积极参与并提早布局,率先在业内推出多项基于“银联云”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共同助力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也是云从与中国银联继此前多项合作后,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又一重磅创新举措。AI与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结合,夯实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云从科技凭借在资源整合方面快速、灵活、经济的显著优势,为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孵化和服务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本次,云从科技发布了多个面向中小银行、基于“银联云”、以AI视频能力为支撑,以远程服务能力平台建设和多元化渠道协同为主要内容、有丰富应用场景及核心关键技术的远程智慧银行解决方案,携手中国银联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加速智慧银行升级。
【关键词】金融科技,银联云,AI
【金 融】数字资产以及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证券时报网讯,中金公司指出,在将要过去的2020年,围绕比特币等数字资产的生态环境(币圈)发生了巨大变化,是比特币价格过去一年上涨接近3倍,达到历史新高的2.7万美金,以及稳定币发行规模扩大3.5倍,达到历史新高的270亿美元。中金认为各国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政策日益明确,GBTC,PayPal等金融产品/渠道的出现,降低了传统投资人投资数字资产的进入门槛,以及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的兴起,是推动比特币及稳定币发展的三个内在要因。短期数字资产价格肯定受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影响出现较大波动,但是长期来看,数字资产以及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关键词】区块链,数字资产,金融服务
【金 融】金融科技监管改革,彭博爆料蚂蚁集团IPO明年难重启(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凤凰网讯,11月30日,据彭博社报道,知情监管官员透露,随着中国改革监管金融科技行业的规定,蚂蚁集团在明年重启其庞大上市计划的机会看起来越来越渺茫。知情监管官员称,蚂蚁集团正在审视安抚监管部门所需要作出的改变,这一过程仍处于初期阶段。监管部门要求蚂蚁集团的业务遵守一系列新的拟议指导方针,涵盖消费者借贷等领域。鉴于蚂蚁集团有如此多的工作要做,而且一些规定尚未阐明,其首次公开招股(IPO)可能在2022年前无法完成。彭博行业研究预估,根据中国在11月初发布的互联网小额贷款监管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蚂蚁集团将被迫补充资本,这意味着它需要大约120亿美元才能达到新规的要求。蚂蚁集团还需要为其两个小额贷款平台——花呗和借呗——向中国银保监会申请新牌照。知情人士称,银保监会将限制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的小额贷款平台数量,不大可能会批准向蚂蚁集团发放两个牌照。
【关键词】蚂蚁上市,数字金融,金融牌照
【金 融】南海将打造“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高地(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凤凰财经讯,近日,智瞰未来·2020产业区块链发展高峰论坛在千灯湖畔举行。活动聚焦产业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吸引了中山大学、IBM、微众银行、浪潮集团、趣链科技等知名企业机构的金融科技及产业专家超300人参与。大会旨在集结多方智慧,拓展产业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助力产业方突破发展瓶颈,让产业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总经理张鑫在论坛中表示,随着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越发重视,产业区块链即将迎来爆发期,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场景落地。广东金融高新区正通过结合南海区产业优势,大胆尝试创新,积极推动产业上链,不断挖掘产业区块链的更多潜在价值。下一步,在国家大力发展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战略背景下,广东金融高新区将继续重点打造“区块链+”金融科技、“区块链+”智能制造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区块链方向,探索利用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实体,赋能产业。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金融科技,产业孵化
【金 融】Libra最早或于2021年1月推出,最初只锚定美元(2020-11-27)
【摘要】 11月27日,凤凰财经讯,11月27日,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报道,参与Libra计划的三名人士表示,社交巨头脸书(Facebook)提出并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准备最早于2021年1月推出。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初只会发行锚定美元的单一货币,锚定其他货币和锚定一揽子货币的Libra则将在稍后推出。三名知情人士表示,Libra的确切启动日期将取决于该项目作为支付服务运营何时获得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的批准,但最早可能在1月份。
【关键词】数字货币,支付,金融监管
【金 融】央行指导区块链蓝皮书发布(2020-11-25)
【摘要】 11月25日,和讯网讯,近日,“2020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区块链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分别担任主编的《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0)》、《中国监管科技发展报告(2020)》、《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三部蓝皮书均由中国人民银行等权威机构指导,来自监管机构、银行、科研院所、行业名企的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同参与编写。三部蓝皮书的执行主编、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朱烨东指出,区块链助力数据要素确权、共享及开放,赋能数字经济。利用区块链的隐私计算、数字签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边缘计算等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确权,能提供可追溯的数据流通路径,为数据要素的传输和多个机构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保障,有助于政府和社会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为数据流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区块链应用的价值不仅强化了数据真实性,更为金融增信提供了保障。同时,跨链与隐私安全等技术也为金融服务信息安全构建了防火墙。
【关键词】金融科技,区块链,监管科技
【金 融】大湾区首个“城际组合港”启用,金融科技“ABCD”助力一体化通关(2020-11-11)
【摘要】 11月11日,第一财经讯,11月9日,依托金融科技ABCD(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服务平台正式落地首个“城际组合港”应用项目——“蛇口-顺德组合港”,这两个港口将率先通过智慧港口、智慧监管、智慧贸易和智慧金融等四大服务解决方案,支持在海关辖区之间贸易各方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服务平台是大湾区首个贯通港口、海关、物流、企业、金融等贸易全流程的互联共享区块链网络,由平安集团旗下金融壹账通与招商局港口集团共同构建而成。据介绍,“蛇口-顺德组合港”试点场景已成功开展进出口实货测试,累计完成超200标箱的业务试运行。在组合港监管模式下,进出口物流整体时长由5~7天压缩至2天,效率提升60%,企业运输和报关成本节省30%。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科技,智慧港口
【金 融】蒙古最大银行TDB银行将推出加密货币服务(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财经网讯,近日,由前三星开发商创建的区块链公司Hexland和白标技术公司Delio开始与位于乌兰巴托的蒙古贸易和发展银行(TDB银行)达成合作。TDB银行是蒙古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在全国设有50家分行,按其总资产计算,在17家蒙古银行中排名第二。但是此次合作不限于上述三家公司之间。据媒体详细报道,蒙古挖矿资源和区块链公司MDKI也与TDB银行达成合作协议,MDKI的合作伙伴还包括加密货币挖矿巨头Bitfury。TDB银行主要与行业客户合作。它的投资组合包括400多家蒙古公司,并为他们提供项目贷款、贸易贷款、财务咨询等服务。Hexland同时提供诸如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和验证以及钱包开发等服务。
【关键词】加密货币,数字金融,钱包开发
【金 融】比特币大涨,摩根大通对其前景看好(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凤凰网讯,在今年6月比特币单价突破1万美元之后,一路势如破竹。10月28日,比特币一度升至13856.30美元/枚上方,创2018年1月以来新高。而此前对比特币嗤之以鼻的摩根大通,近期发表观点看涨比特币。摩根大通全球市场战略部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如果比特币作为一种替代货币与黄金展开更激烈的竞争,那么它的长期潜力是巨大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千禧一代将成为投资者世界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摩根大通的看涨立场部分是由PayPal最近决定向其客户提供比特币,以及另外一家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最近将50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加入其资产负债表的举措所驱动。另一个主要因素则是年轻一代选择比特币而非黄金的趋势。
【关键词】比特币,加密货币,黄金
【金 融】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成立,三方面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2020-10-28)
【摘要】 10月28日,第一财经网讯,在10月27日召开的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由上海保险交易所(下称“保交所”)联合行业共建的“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未来将进一步赋能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保交所董事长曾于瑾表示,中心将整合行业力量,从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制定标准三个方面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区块链跨机构、跨行业、跨地域的多场景技术创新与应用。他表示,中心各参与方将以区块链再保险标准制定和应用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应用;并依托“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搭建保险行业及产业链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区块链被称为‘信任的机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连接性,能有效解决数据的唯一性、连续性和互信等问题。由于保险的本质是风险交易,具有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保险业务通常参与方众多,需要开放、可信的方式连接各参与方,所以区块链与保险行业有天生的契合性。
【关键词】区块链,保险业务,风险交易
【金 融】苏州开通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3.9万多个,场景2200多个(2020-10-27)
【摘要】 10月27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10月26日,首届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创新周在苏州相城开幕,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落成启用。2019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和江苏省政府指导下,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苏州市相城区、苏州高铁新城共同设立了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将作为对外服务输出的重要基础设施发挥作用。据了解,中心未来将作为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运营中心,承担数字人民币的生产、发行、运营等功能。当前苏州正积极推动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央行数字货币三项试点工作,推动数字金融产业加快发展。会上透露,目前苏州已上线数字货币场景2200多个,开通个人数字钱包3.9万多个。
【关键词】数字金融,数字钱包,金融科技
【金 融】上股交区块链与证监会监管链接通,全业务数据上链促进科技金融融...(2020-09-29)
【摘要】 9月29日,中国金融新闻网讯,9月28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简称“上海股交中心”或“上股交”)宣布,上海股交中心区块链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已能够实现全部业务数据上链,并成功与证监会监管区块链实现连通对接。区块链技术在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落地应用,将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业务创新和规范发展。上海股交中心基于同济区块链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梧桐链,发挥区块链防丢失、防篡改、可追溯、易扩展等特点,创新性地运用梧桐链的智能合约和UTXO技术实现数据上链,确保申报数据与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与完整性;基于跨链技术规范,实现与监管系统的互操作性,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提供巨大的便利。同时,能够实现资源集聚和资源共享,缓解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局面,弥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不足的现实,并解决资本市场业务流程冗长、业务操作成本过高、多重监管且标准不统一以及存在中心化信任架构等问题,提高市场规范效率,降低资本市场信任成本,重塑资本市场信用管理体系。
【关键词】数据监管,区块链建设,金融科技
【金 融】海南省与小米签署合作协议,深化金融科技、云计算等领域合作(2020-09-29)
【摘要】 9月29日,新华财经网讯,9月28日,海南省委、省政府与小米集团在海口举行会谈,会后,海口市、儋州市分别与小米科技、金山云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在金融科技、云计算、物联网和总部经济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省委书记刘赐贵表示,海南坚持把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贯穿到每一个项目里、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各类市场主体迅速增长,境内外人才不断涌入,取得明显成效。在此过程中,海南始终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发展,着力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5年间实现了产业从百亿元级到千亿元级的跨越。同时,持续推进“五网”基础设施、“智慧海南”、国际海底光缆和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各类企业开放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希望小米集团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吃透海南自贸港政策,加快推进区域总部、国际总部规划建设,不断聚集更多高端人才、研发机构、先进制造、国际业务等资源,以实际行动参与自贸港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和企业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
【关键词】金融科技,智慧海南,数字经济
【金 融】首家证监会试点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落地北京四板(2020-09-28)
【摘要】 9月28日,新华财经网讯,为落实国务院《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并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机制作用, 9月28日,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上线暨与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活动隆重举行。该系统的上线标志着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面向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登记托管系统落地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据介绍,本次系统的上线是深证通金融区块链平台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权登记场景下的首次应用,是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所属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股交中心”)落实国务院《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围绕登记托管等场景,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并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机制作用的重要举措。双方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重新开发建设了北股交中心股权登记托管系统,打造北京市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区块链登记基础设施。
【关键词】区块链,股权登记,托管系统
【金 融】外滩大会发布10大金融科技趋势,上海有机会竞争下个全球金融中心(2020-09-28)
【摘要】 9月28日,中国金融新闻网讯,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9月24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外滩大会发布了《2021全球10大金融科技趋势》,从可信、智能和普惠三个维度预测了金融科技未来的走势。这10大趋势包括:全栈可信、主动安全防御、跨链、基于隐私保护的共享智能、时序图计算、持续智能、自动因子发现的机器学习、知识图谱与多模态学习、深度个性化和开放透明。过去十多年里,金融科技引发的数字变革已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这一变革让普通人有机会享受到更全面的金融服务;这一变革也让金融行业的二八定律开始向八二格局转变;而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会给行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改变。根据《2021全球10大金融科技趋势》,六个趋势与构建信任及隐私保护相关。继伦敦、纽约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后,上海正成为下一个世界金融中心的有力竞争者。去年9月,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发布,中国内地排名最靠前的城市便是上海,并且以第5名再次力压东京。到今年3月,最新一期GFCI排名中,上海更首次晋级全球第四,显示了国际投资者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信心。
【关键词】金融科技,数字变革,机器学习
【金 融】9地60个项目: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全面落地(2020-09-01)
【摘要】 8月31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8月24日,随着广州、成都两地公示首批试点应用项目,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已全面落地。去年12月,人民银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并支持在北京率先开展试点。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覆盖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雄安新区、杭州、苏州、广州、成都9个试点地区的60个惠民利企创新项目,涉及60余家金融机构和30多家科技公司。总的来看,此次试点紧扣“六稳”“六保”要求,围绕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旨在加快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加速金融数字化转型,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滴灌式”金融服务,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创新活水。
【关键词】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数字化转型
【金 融】雄安新区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2020-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近日,河北省政府印发《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建立金融服务体系是9项主要任务之一。方案提出,鼓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具体来看,方案指出,支持符合相关资质的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大胆创新,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在线支付结算、在线融资、在线担保等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引导符合相关资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加强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合作,提供安全高效的本外币支付结算服务。2020年4月起,人民银行DC/EP(央行数字货币)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8月27日,根据央视报道称,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各项测试及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在雄安新区,麦当劳等19家公司已开始试点数字货币。
【关键词】金融科技,数字货币,跨境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