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首座“空中造楼机”亮相南京江北(2023-04-10)
【摘要】 4月10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南京首座“空中造楼机”在江北新区完成首根结构立柱吊装。施工单位中建三局现场负责人介绍,这也是“空中造楼机”在南京首次亮相,用于加快项目150米塔楼建设。目前,造楼机3层核心筒和预埋件底座已完成施工,蓝色钢制网包围着开阔的钢制作业平台。据了解,“空中造楼机”提供全封闭的作业空间,既有施工作业层,又有工具房和控制室。在这里面,结构安装、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几大环节可以同步施工、接续完成,直到下一次顶升。此次吊装的立柱,既为“工厂”底座提供支撑,又是“爬升”的液压油缸。基于8根立柱组成的液压顶升系统,造楼机可以随着施工进度步步爬升。在“空中造楼机”下层将设置一座总控室,如同大脑,自动采集和分析位移及压力数据,及时控制纠偏,24小时“站岗放哨”。据了解,该造楼机将于本月完成全部安装,开始第一次爬升,助力江北新金融中心建筑“拔节生长”。南京已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空中造楼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是南京市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转型的缩影。
【关键词】南京江北,空中造楼机,全封闭作业
【建 筑】国内首台超大直径TBM/泥水单护盾双模盾构机“华隧奋进号”下线(2023-04-02)
【摘要】 4月2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和广东华隧建设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超大直径TBM/泥水双模盾构机“华隧奋进号”在顺德基地成功下线。这是中铁工业应对不同复杂地质条件盾构掘进施工的又一创新突破,为我国城市铁路隧道施工提出了新装备。“华隧奋进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4.29米,整机总长约145米,总重约4250吨。设备融合了单护盾TBM+泥水平衡盾构两种模式,既具备泥水盾构机地层控制精度高、安全性强的特点,又兼具单护盾TBM掘进速度快的优势,能够同时保障安全、质量和进度目标。两种模式快速切换,能够灵活应对地下水位高、存在断裂带和节理密集带等不良地质条件施工。同时,该盾构机还搭载了4项针对性系统,可以为大坡度、长距离、连续下坡施工保驾护航。“华隧奋进号”盾构机为珠肇高铁圭峰山隧道掘进而“量身定制”。
【关键词】华隧奋进号,双模盾构机,快速切换
【建 筑】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城盾隧安荣获首个地下空间抢险维保领域的“上海...(2023-03-31)
【摘要】 3月31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城盾隧安编撰的国内首部《城市地下交通结构抢险及维保工程服务规范》正式发布,填补了行业标准的空白,为树立守护城市地下空间安全提供专业标准。同时,上海隧道城盾隧安也成功荣获“上海品牌”认证,成为首个地下空间抢险维保领域的“上海品牌”。上海隧道城盾隧安通过全国化布局将“上海服务”惠及全国各地,通过国内六个城市建立的应急抢险基地辐射周边城市,形成“2+24小时”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先后在全国13个省市、26个城市完成700余次应急救援任务,维保线路36条、累计维保里程达1500公里。因优质的服务品质,上海隧道被7个城市委办、业主授予“应急抢险队”称号的企业。上海隧道城盾隧安以地下工程应急救援抢险、地铁运营结构维保、隧道综合整治大修三大服务业务为核心,同步衍生出城市更新、地铁保护区施工、隧道综合大运维三大拓展服务业务。切合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专业服务,为拓宽国内行业服务模式提供参照。上海隧道城盾隧安持续拓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业界前沿装备的研发,研发应急抢险管控平台APP,第一时间掌握隧道状况核心数据,构筑完善的全国联动应急抢险维保体系,塑造国内地下空间抢险维保行业顶尖服务品质。
【关键词】隧道股份,抢险维保,管控平台APP
【建 筑】全国首个,设计建造全流程“一键生成”(2023-03-21)
【摘要】 3月21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在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建造项目——位于洪山区的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项目现场,关于建筑行业“数字建造”的多个流程展示,令到场的参观者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留存,记录下行业最新技术前沿成果。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是全国首个采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造的建筑工程,是湖北省数字试点工程,由中南建筑设计院牵头总承包,联合中建四局成立技术工作组,开展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中建四局项目总工王康介绍,整个建筑的总用钢量达数千吨,涉及建筑内部的多处承重结构部位。以装配式钢结构施工为例,“建筑数字模型”直接“一键生成”钢结构加工车间机代码,“打印”出来的钢构件与设计需求“完美匹配”。省去传统钢结构深化设计及人工翻译机代码的繁琐工序。经由“建筑数字模型”产生的“施工方案模拟动画”,让工人直观了解,一看就懂。
【关键词】湖北,应急中心,建筑数字模型
【建 筑】中建一局三公司试点“零碳建筑”(2023-03-10)
【摘要】 3月10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随着最后一根钢梁缓缓上升,精准就位,顺利吊装完成,由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建学府印悦项目17地块零碳“托老所”钢结构圆满封顶,“托老所”整体雏形初现,为完成节点工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长虹东路与阳光南大街交汇处,总建筑面积102050.3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6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1370.34平方米,共12栋单体建筑1栋配套楼。其中配套建筑“托老所”采用零碳设计,该建筑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设计主导,建成后可作为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使用,是国内首批“零碳建筑”试点工程,采用主动+被动设计理念使室内实现舒适环境,并达到运维阶段碳排放为零的效果。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项目部本着精益求精建设精品工程,统筹安排项目管理工作,各项工序精密衔接,各工种交叉施工,形成大干快上的局面。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外部协调,优化结构设计,调配优势资源,加强施工组织,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做好做实过程施工。
【关键词】中建一局,零碳建筑,零碳排放
【建 筑】十七冶获第七届建设工程BIM大赛多项荣誉(2023-03-10)
【摘要】 3月10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第七届建设工程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结果,十七冶荣获一类成果1项、二类成果1项、三类成果2项。获评一类成果的是《BIM技术助力兰州奥体中心一场三馆项目智慧建造》。其重点展现了十七冶以卓越的智慧建造和钢结构技术、匠心打造超大无柱空间的钢铁“花瓣”、树立智慧精品场馆新标杆的风采。大型场馆工程具有工期紧、体量大、多专业交叉、造型复杂、施工组织及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该项目团队通过开展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在工程中的深度应用及科研专题研究,以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攻关支撑起精品场馆的建设,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新突破,也为行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作用。获评二类成果奖项的是《中冶集团西北区域总部项目施工BIM技术应用》。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BIM技术进行辅助方案编写、重难点施工工艺模拟、机电管线优化、图纸审查、二次结构施工、装饰装修排布等方面的应用,达到了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获评三类成果奖项的是《BIM技术助力兰州生态创新城科创大道道路及综合管廊新建工程数字化转型及精细化管理》《BIM施工深化助力北京古月佳园装配式住宅项目低碳建设》。其中北京古月项目利用BIM技术减少施工中的返工浪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从材料控制、能源节约、工艺优化等各方面强化减碳措施,共减少碳排放量近60吨,获评北京市绿色工地,完成工程低碳建设目标,为提升数字化智慧化建造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十七冶,BIM大赛,智能建造
【建 筑】中铁四局新技术获中国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3-02-27)
【摘要】 2月27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2022年度中国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成都召开,由中铁四局联合浩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装备、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超大断面山岭隧道马蹄形盾构法建造关键技术》荣获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铁四局等研发的超大断面山岭隧道马蹄形盾构法建造关键技术依托蒙华铁路(现浩吉铁路)白城隧道工程。通过近4年“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探明了超大断面马蹄形管片结构承载机理和破坏特征,创新设计了不同埋深多曲率7+1分块马蹄形管片结构形式,研发了超大断面马蹄形盾构掘进控制关键技术,形成了超大断面马蹄形盾构法建造成套技术,填补了工程界在超大断面马蹄形盾构法山岭隧道修建方面的空白,实现了山岭盾构法隧道由圆到非圆的突破,成为隧道技术进步的里程碑。
【关键词】中铁四局,马蹄形,盾构法建造
【建 筑】中国中铁研制的全球直径最大硬岩掘进机“高加索号”掘进突破5千...(2023-02-16)
【摘要】 2月16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在服务于“一带一路”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vesheti-Kobi公路隧道工程中,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中铁隧道局共同研制的全球直径最大全断面硬岩掘进机“高加索号”掘进突破5000米大关,掘进总量达56.4%,项目掘进任务完成过半。“高加索号”硬岩掘进机开挖直径15.08米,整机长182米,总重3900吨,最大装机功率9900千瓦。研发团队首次在硬岩掘进机上采用了同步掘进拼装技术,并配备了主动铰接、双向旋转刀盘、双速减速机等针对性设计,能够实现主机姿态的精确调整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快速脱困,确保设备高效掘进施工。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项目主隧道区间全长9068米。自2021年9月,“高加索号”硬岩掘进机始发掘进以来,中铁隧道局团队科学管控、合理组织,克服了土层软弱、有毒有害气体突涌、地下水发育等不良地质,以及高寒地区环境恶劣、冬季施工周期长、物资稀缺等不利条件,取得了硬岩掘进机日进尺20米、单月进尺420米的佳绩。据了解,南北走廊公路是连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等高加索地区国家的重要通道,线路中部古多里山区冬季降雪量大、雪崩频发,容易造成道路交通中断。新建南北走廊KK公路项目隧道从古多里山脊底部穿过,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山区冬季交通中断问题,有效保障当地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与人员快速通过。
【关键词】中国中铁,高加索号,硬岩掘进机
【建 筑】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标准化建设入选全国示范案例(2023-02-14)
【摘要】 2月14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南京市BIM(建筑信息模型)助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质增效案例入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度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50强案例。一是共享式构建体系。区分对象、级别、范围三种维度,构建涵盖基础、通用、专用3层14类的城市工程建设项目标准体系,发布城市工程建设项目BIM系列标准10余项,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标准统一、信息传导和部门协同。二是智能化开展审查。建立云端审查审批系统共享,工程建设项目BIM报建规划、设计方案实现人审变机审,全市完成83个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含74个建筑工程、9个交通市政工程),规划许可总建筑面积超800万平方米。三是先行性彰显效益。全国首次实现基于BIM技术工程建设项目三维审查审批,指导全国的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模型规划报建,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头条报道。自2021年3月实施以来,已向全国3个省级党政代表团、9个省厅级主管部门、30余家城市单位、10余所高校介绍BIM建设成果,覆盖全国21个省。
【关键词】南京,BIM,共享式构建
【建 筑】上海建工着力数字化建造,AI算法施工方案智能生成云平台“上岗”(2023-02-13)
【摘要】 2月13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自主开发的“施工方案智能生成云平台”成功上线,这款建筑施工领域的AI产品有着自己的看家本领——可以自动生成施工机械设备方案,目前已经自动生成50多本方案,在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妇科肿瘤临床诊疗中心及科教综合楼等重点项目成功“上岗”。施工方案智能生成云平台及相应软件基于VUE技术,应用主流SpringBoot框架,利用数据检索与语义相关性算法,搭建了施工机械设备方案智能生成框架,建立了施工机械设备方案AI动态模版库。和传统人工撰写方式相比,施工方案智能生成云平台及相应软件有4大优势。首先,自动生成方案不需要二次编辑,内容和格式均满足施工方案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可直接用于方案审核、施工交底等后续工作。其次,只需要人工输入少量关键语义与数据信息,全过程耗时3-5分钟,就可自动同步生成两种文件格式(WORD与PDF)方案。第三,自动提取关键语义信息,自动校核关键计算参数,提供自审核界面,保证软件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同步开发了软件信息管理平台,协助技术管理人员统筹管理施工方案编制工作。最后,实现方案自动存档、模糊检索与分级检索,为项目技术员查询相关方案资料提供便捷的检索工具。
【关键词】上海建工,AI算法,智能生成
【建 筑】中建海龙科技加快MiC建筑技术应用,助推行业转型升级(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施企协”)公布,在“2022年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中,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科技”)自主研发的“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入选。中建海龙科技创新研发MiC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在设计阶段将建筑拆分为模块单元,工厂内高效完成模块的结构、装修、水电、设备管线、卫浴设施等所有施工工序,在现场通过可靠连接技术快速组合拼装成建筑整体,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作为先进的建筑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中建海龙科技MiC技术成果经院士专家组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水平,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中建海龙科技针对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模块化集成建筑,从节点设计、制作工艺、施工方法和集成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同时,中建海龙科技依托MiC技术获得多项成果,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企业工法、企业标准图集、深圳市地方标准等,并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等9项奖励。近年来,随着MiC模块化集成建筑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国内建筑行业应用MiC技术的进程亦不断提速。未来,中建海龙科技将通过MiC快速建造模式的推广应用,以智能建造和数字化技术为切入,持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中建海龙,MiC,模块化集成
【建 筑】珠江流域首条超大直径市政盾构隧道盾构机始发(2023-01-11)
【摘要】 1月11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随着“大道先锋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由中国铁建所属铁四院设计、中铁十四局承建的珠江流域首条超大直径市政盾构隧道——海珠湾隧道工程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这标志着广东省、广州市双重点项目正式开启了穿越珠江之旅。海珠湾隧道工程线路全长4.35公里,其中盾构段长2077米,管片外径14.5米,最大埋深50.64米,设计为双管盾构隧道。隧道超浅覆土始发接收,始发覆土9.1米、接收覆土10.2米,承受最大水土压力5.2巴,还将两次穿越破碎带,两次穿越珠江航道,长距离穿越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地层,极易产生刀盘结泥饼、开挖仓滞排,是目前国内施工环境和建造难度较大的超大盾构隧道之一。据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王德福介绍,项目团队结合多年来的丰富经验,量身定制两台开挖直径15.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刀盘刀具、冲刷系统、环流出渣、耐压耐腐蚀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设计,配备了常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等多项创新技术。同时,在掘进过程中,项目团队将充分应用BIM、数字孪生技术等,为盾构机保驾护航,确保项目建设安全高效推进。据介绍,海珠湾隧道是广州南站快速通道的控制工程,计划2024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广州中心城区直通南站仅需15分钟可达,对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道先锋号,超大直径,数字孪生
【建 筑】世界首台硬岩泥水平衡顶盾机下线(2023-01-11)
【摘要】 1月11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中铁装备研制的世界首台硬岩泥水平衡顶盾机“中铁1268号”在南昌生产基地成功下线。该设备创新采用“顶管+盾构”的设计概念,可有效满足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中非开挖、小直径、长距离、曲线顶进等特殊要求,对提升城市地下管网机械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铁1268号”开挖直径3.68米,将用于长沙市重点民生工程——长沙雷锋水厂原水管线项目桃花岭穿山隧道施工。针对项目超长距离掘进、超硬岩地层、传统顶管无法满足的特殊工况,中铁装备联合参建各方,创新地使“中铁1268号”搭载超硬岩复合刀盘,采用“先顶管、后盾构”的施工模式,有效应对了项目施工难题。“中铁1268号”顶盾机的成功下线,实现了装备与工法协同创新,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工法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电力、燃气等地下管网工程,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海绵城市、城市更新改造等建设。
【关键词】中铁1268号,顶盾机,机械化建设
【建 筑】中国建科牵头组建的“双碳”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2023-01-03)
【摘要】 1月3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科)牵头组建的我国“双碳”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个推荐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复。这是迄今为止由中央企业牵头建设并获批的五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建设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是统筹一体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突破建筑绿色低碳领域技术瓶颈,整合建筑绿色低碳领域产业链创新资源,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以中国建科作为牵头建设单位,联合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建设。
【关键词】中国建科,低碳建筑,创新中心
【建 筑】全线首台TBM“渝越1号”始发,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进入TB...(2022-12-28)
【摘要】 12月26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伸工程全线首台TBM“渝越1号”在渝中区大坪西站至终点区间顺利始发,标志着全线正式进入TBM施工阶段。承担此次掘进任务的“渝越1号”TBM,是中交集团充分适应重庆地质和水文条件设计的硬岩掘进机,由刀盘、盾体和7节台车组成。主要采用液压驱动方式,可以满足复杂地层掘进要求。刀盘直径6.88米、长约92米,总重(含后配套)超580吨,具有敞开式掘进模式、数字化信息处理、自动化控制掘进参数等功能。此次TBM始发掘进段位于项目终点至大坪西站右线区间,全长1.2公里。掘进区间最大坡度42‰,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洞顶最大埋深95米,最小埋深32米。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伸工程线路全长10.61公里,东起小什字站,途经湖广会馆、凯旋路、十八梯、七星岗、菜园坝铁路枢纽等站点,西至18号线一期工程富华路站(不含),线路有3座换乘车站,可分别与5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18号线北延伸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密渝中区轨道交通线网,对于重庆市“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渝越1号,全线始发,液压驱动
【建 筑】BIM技术助力“智慧建造”,打造安庆新地标(2022-12-23)
【摘要】 12月23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由中建二局安庆万达广场项目BIM团队参与的“SMART BIM竞赛”、“新基建杯”、“共创杯”、“智建杯”和“优智杯”等国内BIM大赛,分别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用优异的技术成果助力项目智慧建造。项目以项目经理部为中心,项目技术部为执行部门的模式进行BIM技术创新,组建了土建、机电、精装和钢结构BIM工作小组,负责BIM模型的创建、维护,各专业深化工作职责,建立标准化样板,确保BIM应用在工程上的落实。BIM团队通过搭建项目三维模型,更好的进行施工图纸审查、深化设计以及可视化的三维交底,特别对于一些复杂施工节点,解决了平面图纸不能直观发现问题的弊端,在保障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项目成本及施工工期。项目深度利用BIM技术开展工作,在项目完美履约的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2篇核心期刊已见刊等科技成果。
【关键词】BIM,智慧建造,三维交底
【建 筑】世界首台全断面硬岩矩形盾构机“掘进号”上岗(2022-12-21)
【摘要】 12月21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世界首台全断面硬岩矩形盾构机“掘进号”(中铁1112号)在重庆顺利始发。这是在大断面矩形盾构机上首次实现开挖100%全覆盖,解决了在异形盾构机上对盲区尤其是硬岩处理困难的难题。应用该矩形盾构机的隧道全长176米,为单洞单向两车道隧道,设计时速30公里/每小时,隧道洞身主要为砂质泥岩地层,强度30兆帕左右,下穿机场快速路、内环快速路,距离构筑物较近,施工难度较大。“掘进号”(中铁1112号)矩形盾构机开挖断面宽10.42米,高7.57米,采用两层六刀盘组合布置形式,搭配上下左右共6个截割滚筒的切削补充,切削区域相互交叉,断面开挖覆盖率达100%,是一台真正的全断面多刀盘矩形盾构机。项目研发团队还在矩形断面全断面开挖系统、沉降控制系统、岩石地层姿态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确保设备掘进更安全、更顺利。该设备总装机重量约1000吨,采用顶推方式施工,主顶推力10300吨,具有更强大的破岩能力和掘进效能,能够满足复合地层或硬岩地层矩形隧道开挖、掘进,同时对地层扰动极少,确保了下穿快速路安全风险可控。
【关键词】全断面硬岩,掘进号,顶推施工
【建 筑】济南CIM基础平台一期建设告竣(2022-12-21)
【摘要】 12月21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山东省济南市CIM基础平台现阶段已完成一期全部建设任务,建成了全域全时空的“城市空间数字底板”,为打造全省领跑、全国一流的数字城市,率先建成数字先锋城市,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济南市通过对二、三维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项目建设、物联感知、公共专题等数据资源的汇聚、关联和融合,基于CIM基础平台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及综合性空间底座,实现城市关键态势的实时化和可视化,辅助城市运行综合监测和指挥调度。同时,借助CIM基础平台的感知、融合、分析和模拟能力,支撑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数字建造、城市安全、社会治理等多领域CIM +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城市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智能化运行管理。该平台是基于时空大数据平台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进一步拓展和升级,按照“一库”“一平台”“N系统”“N应用”模式,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开展标准规范体系、数据库设计、测试数据生产、基础平台建设,二期开展四个BIM审查子系统(规划设计审查、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和竣工图数字化备案)建设、业务系统对接功能完善、基础软件采购等。基于CIM基础平台,济南市政府会同大数据、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水务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CIM+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搭建各类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深化拓展CIM基础平台在多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济南,CIM平台,数字城市
【建 筑】国产最大直径顶管机“铁军号”下线(2022-11-16)
【摘要】 11月16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由中国铁建所属铁建重工与中建八局联合打造的国产最大直径顶管机“铁军号”在铁建重工第一产业园区顺利下线,即将投入项目施工建设。据了解,“铁军号”应用的项目地质条件复杂,需穿越河道、古城墙、市政路、铁路,涉及多处220千伏高压线迁改,穿越地层为全断面硬岩层、上软下硬地层、黏土地层等。项目采用3条并行且不同断面的管廊同时开挖,其中下穿文物保护区与主干道段采用顶管施工,顶管管节外径5.4米,是全国同类工程中最大圆截面顶管,这对顶管机设计提出较高要求。铁建重工根据项目特点,与中建八局联合研制国产最大直径顶管机“铁军号”,通过针对性设计和多项智能辅助系统,确保顶管机安全、环保、高效完成超大断面管廊施工。此次“铁军号”的成功下线,标志着铁建重工在国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顶管领域的又一次突破,对于进一步提升管网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军号,成功下线,智能辅助
【建 筑】广东智能建造首批试点项目应用建筑机器人(2022-11-03)
【摘要】 11月3日,建筑培训网讯,近日,作为广东省智能建造第一批试点项目,中建七局南方公司深圳大鹏新区安居风铃府项目在底板施工阶段首次应用四轮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和履带抹平机器人。四轮激光整平机器人应用于混凝土摊铺后,对混凝土振捣和整平,该机器人通过红外线发射器精准控制板面标高,在混凝土浇筑后以最小压强对地面进行无痕施工,激光自动调整刮平和振捣机构,确保地面平整度达到最佳状态。该机器人使用电力作为能源,节能环保的同时具备操作简单、平整度误差小等优势,能最大限度保证施工后地面的平整度,减少人工施工的误差,使地面密实均匀。在操作熟练的情况下,每小时施工效率能达到400~600平方米。履带抹平机器人应用于混凝土地面初凝后对地面进行提浆、收面和压实等施工作业。该机器人的回转机构使用伺服电机驱动,以此实现大范围摆臂作业,通过抹盘自调平机构,进一步确保高精度施工。该机器人使用电力作为能源,采用遥控操作,在节能环保的同时具备收光收面均匀高效、上手快、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在操作熟练的情况下,每小时施工效率能达到200-400平方米。据悉,中建南方公司安居风铃府项目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坚持推进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广东省智能建造第一批试点项目和2022年深圳市工程建设和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广东,四轮激光,整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