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国产半导体材料取得全新突破(2020-01-03)
【摘要】 1月3日,集微网讯,国内半导体业除了在众所周知的核心芯片加速国产化替代之外,在短板之一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也在重兵压阵。近日,国内厂商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新突破。据金十数据报道,中国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公司宣布,该公司生产的半导体领域用系列——石英产品通过日本东京电子株式会社(下称“TEL”)的官方认证。据悉,这是石英股份效仿日本推行产学研结合,在2019年与中国南京大学合作,最终成功掌握了高纯石英砂的提纯核心生产技术,把石英砂的纯度提高到99.999%以上。这意味着国产半导体用石英系列产品已经打破欧美企业的桎梏,具备了进入TEL国际供应链体系的市...
【关键词】国产,半导体材料,全新突破
【电子信息】全球首款,成都中电熊猫基于IGZO技术100英寸8K液晶显示屏成功点亮(2020-01-03)
【摘要】 1月3日,集微网讯,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首款基于IGZO技术的100英寸8K GOA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显示面板日前成功点亮。据人民看点报道,作为全球首款完全自主设计开发的、基于IGZO技术的超高清8K GOA显示面板,该产品的成功点亮标志着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在迎战未来8K超高清时代的战斗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这也标志着IGZO技术应用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对于中国电子、中电熊猫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前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行政法务部部长陶家顺表示,这块8K的电视面板上面有3300万只TFT(薄膜晶体管),包括RGB三色的话...
【关键词】成都中电熊猫,8K液晶显示屏,成功点亮
【煤 炭】我国煤矿综采智能化取得重大突破(2020-01-03)
【摘要】 1月3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为推动我国煤炭开采少人化、无人化,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高效生产难题,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中国煤科天玛公司等单位在神东榆家梁煤矿建成了我国首个无人巡视、自主割煤的智能无人化工作面,标志着我国煤矿综采智能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榆家梁煤矿无人化工作面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在目前国内外自动化工作面“采煤机记忆割煤、支架自动跟机拉架、远程干预”的常规模式基础上,协同攻关,实现了多项创新。该项目投产后,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矿智能开采过程中煤岩无法识别的难题,真正实现支架区域内无人化,对建设安全智能、绿色高效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采智能化,矿区技术,自动化
【新 材 料】新技术自愈锂电池即将问世(2020-01-03)
【摘要】 1月3日,新材料网讯,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说,他们创造了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固体电解质,该电解质在受损后可以自愈,而且这种材料也可以在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或高强度化学物质的情况下进行回收利用。专家在论文中写道,他们的发明是对用固体材料(例如陶瓷或聚合物)代替锂离子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的推动。这解决了与电池经过多次充电和放电循环后形成树枝状晶体或固态锂的分支状结构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自愈锂电池,固体材料,树枝状晶体
【建 材】凯盛科技年产5000万片手机触控显示模组项目试产(2020-01-03)
【摘要】 1月3日,蚌埠新闻网讯,12月18日,凯盛科技年产5000万片手机触控显示模组项目进行试产,预计达产后年均利润约亿元。由此,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又添生力军,“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再增重要砝码。当天试产的年产5000万片手机触控显示模组项目是凯盛新型显示产业园的一期项目,总投资5.4亿元,拥有16条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生产线。“产品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一体化电脑、车载显示、智能家居等领域。”凯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马立云介绍,新型显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顺应安徽发展趋势、契合蚌埠发展要求,具有广阔的前景和...
【关键词】凯盛科技,手机触控显示模组,,凯盛新型显示产业园
【物 流】Fabric宣布全球首家地下自动化配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20-01-03)
【摘要】 1月3日,路透社讯,近日,总部位于以色列物流创企Fabric宣布,位于以色列沙洛姆梅厄大厦下方停车场内部的世界上第一个地下自动化配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公司在2019年7月宣布,Fabric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地下仓库,该仓库支持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按需完成新鲜、环境、冷藏和冷冻食品杂货的建设。Fabric2019年10月完成了由Corner Ventures牵头的1.1亿美元的B系列融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lram Goren表示,这将为初创企业在美国的扩展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推出面积仅有6000平方英尺,世界上最小的微型物流中心。该公司致力于将被忽视的城市空间改造成机器人配送中...
【关键词】自动化,配送,地下
【船 舶】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发改委验收(2020-01-03)
【摘要】 1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联合6家单位建设的“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上海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成为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的海洋工程装备领域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中首个完成验收的实验室。专家组认为,实验室突破了海洋工程中压电站测试、深海元器件可靠性评估等15项关键技术,新增了压载水、防爆等检测项目83项,建立了海工装备环境条件观测等数据库5项,形成了船舶与海工装备及其配套设备测试试验技术体系14项,完成了检测试验项目345项,申请发明专利及编写标准规范多项,形成了动力、电力、通用测试技术等研发、测...
【关键词】海工装备,检测试验技术,通过验收
【化 工】Chemetry与Technip研制出环氧丙烷新工艺(2020-01-02)
【摘要】 1月2日,化工在线讯,Chemetry和TechnipFMC签署了独家合作协议,用于许可公司的eShuttle技术用于生产环氧丙烷(PO)。PO是世界范围内生产的一种商品化学品,主要用于聚氨酯产品,涂料和个人护理产品。与大多数常用工艺相比,Chemetry的PO生产技术显著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碳足迹和资本支出,几乎消除了废水的产生。该技术使用独特的金属卤化物离子工艺来生产高纯度的PO,而不会产生有害的氯气或大量废水。与氯醇工艺相比,eShuttle PO工艺消耗的电能少60%,并且没有废水要处理。eShuttle工艺的预期资本成本比同类世界级工厂的成本低约25%。该协议利用了Chemetry在电解器设计,电...
【关键词】Chemetry,Technip,环氧丙烷新工艺
【化 工】中国化学与上化院共建联合技术中心(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化学官网讯,2019年12月16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的“联合技术中心”在上海举办揭牌仪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胡迁林代表联合会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化学工程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贾美平致辞,并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良君一同为联合技术中心揭牌。揭牌仪式上,双方签署了聚烯烃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开展实质性合作。聚烯烃材料的产业化技术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被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两部委列入“卡脖子”技术目录。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烯烃新...
【关键词】中国化学,上化院,共建联合技术中心
【化 工】西安交大合成制出高储能密度耐高温柔性环氧薄膜(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日前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永红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环氧树脂分子结构特征、宏观电场下极化机制及高温储能性能三者的影响作用机制,创新的设计了非对称聚醚胺-脂环胺分子链结构,合成制出目前储能密度最大的耐高温柔性环氧薄膜,其相关研究成果以《非对称脂环胺-聚醚胺分子链结构提高高温聚合物薄膜电容的储能密度》为题,在国际化学工程领域顶级期刊《化学工程》在线发表。据了解,该薄膜不仅成本低廉、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异,同时具备优异的储能性能。环氧薄膜在工作场强550 MV/m、储能效率90%下的储能密度...
【关键词】西安交大,高储能密度耐高温,环氧薄膜
【化 工】年产气30亿立方米,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开钻(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开发井,2019年12月13日正式开钻,这标志着我国已系统掌握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全套技术。陵水17-2气田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预计平均日产天然气900万立方米,高峰年产气可达33.9亿立方米,完全投产后,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陵水17-2这样千亿规模的气田,从勘探到开发大约需要8年的时间,我国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外8年的工作量,在技术上进行了3大类超过20项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突破包括深水开发井水合物防治这些方面的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关键词】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开钻
【食 品】南京农业大学研发出新型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2020-01-02)
【摘要】 1月2日,新华网讯,如今,生鲜肉、鲜切果蔬等荤素、生熟混搭的“生鲜调理食品”越来越受“上班族”青睐。但由于缺少安全有效的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保鲜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食品通过生产线被输送到高压电场“过”一下,周围的气体就会产生光电子、离子和自由基团,与微生物接触,破坏其细胞结构,30秒即可完成杀菌。“整个过程从传统的先杀菌、再包装,变为先包装、后杀菌,降低了包装中的二次污染和化学残留。与目前广泛采用的热源杀菌技术相比,这套保鲜包装技术采用高压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杀菌过程中升温幅度低,能量消耗少,既能高效杀菌,...
【关键词】南京农大,冷杀菌,产业化应用
【食 品】粉垄技术让甘蔗增产近六成(2020-01-02)
【摘要】 1月2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广西科技厅科技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粉垄研究团队在广西隆安县那桐镇实施的“粉垄雨养甘蔗栽培示范及增产提质生态机理研究”项目进行田间测定。结果显示:核心示范区粉垄种植甘蔗200亩,亩产10.76吨,比对照增产4.13吨,增幅62.39%;大面积粉垄种植甘蔗1450亩,亩产5.05吨,比对照增产1.85吨,增幅达57.81%。据悉,粉垄是一种回归自然、良性活化利用自然资源及遏制土壤生产力退化的技术,其最大的科学发现与创造在于“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的“全层耕”“底层耕”(遁耕),可应用于改造利用盐碱地、退化草原和荒漠化土地生态...
【关键词】粉垄技术,甘蔗增产,生态重建
【食 品】盐碱水中养殖脊尾白虾成功(2020-01-02)
【摘要】 1月2日,食品商务网讯,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水池塘和盐碱水域生态工程化养殖技术与模式”——海水养殖品种脊尾白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硫酸盐型盐碱水中养殖成功。盐碱水具有复杂的水质类型和高pH值、高碱度等特点,一般水产动物无法在其中正常生存和繁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盐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脊尾白虾耐盐碱能力较强,长到5厘米以上一般只需2~3个月,生产周期短,一年可以多次起捕养殖,是一种非常适宜开展盐碱水养殖的经济虾类,在黄海和渤海沿岸其产量仅次于中国对虾和中国毛虾,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虾类...
【关键词】盐碱水,脊尾白虾,盐碱地治理
【银行同业】苏宁银行“云开”破冰:行业首个线上线下一体化核心系统问世(2020-01-02)
【摘要】 1月2日,金融界讯,近日,由苏宁银行自主研发、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核心银行系统“云开”成功投产上线。据苏宁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O2O银行”,苏宁银行自筹建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信息科技战略,并重点投入被称之为“银行信息系统皇冠上的明珠”的核心银行系统自主研发。“云开”系统研发从最初的底层架构设计、数据建模、原型开发,到最终落地上线,历时近两年时间,期间克服了种种技术难题。作为南京市重点研发项目,“云开”系统目前已发表各类软件著作权及发明专利数十件。该系统已承载苏宁银行2500万用户和300万账户的日常...
【关键词】苏宁银行,O2O银行,云开
【绿色环保】首届环境技术进步奖发布,企业成技术进步主要推动者(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获悉,“工业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49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40项。企业成为揽获这一新生科技奖项的最大赢家,49项获奖项目中有37项由企业牵头,企业成为获奖主体,呼应了国家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要求。据悉,环境技术进步奖的设立是为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对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技术进步奖的授奖范围仅包括...
【关键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绿色环保】中石化南化自主研发酸雾尾气治理技术(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自主研发的钠碱吸收技术近日首次成功应用于大型硫酸生产装置酸雾尾气治理项目。经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检测,二氧化硫、硫酸雾等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优于硫酸工业污染物标准中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项技术将为国内硫酸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撑。据了解,南化公司研究院在国内较早从事硫酸工业及环保技术研究,其废酸裂解技术解决了很多炼厂的废硫酸循环利用问题,并曾将硫酸雾尾气治理提标与废酸裂解技术配套使用。硫酸是工业之母,但硫酸生产装置酸雾尾气治理是行业难题。南化公司在充分调研的基础...
【关键词】国内,硫酸行业,绿色发展
【通信设备】日本开发6G芯片:单载波速度高达100Gbps(2020-01-02)
【摘要】 1月2日,IDC圈讯,近期,日本NTT集团旗下NTT设备技术实验室HideyukiNOSAKA、HiroshiHAMADA等专家撰文介绍了所研发的面向6G太赫兹无线通信的超高速芯片技术。据报道,NTT研发了磷化铟(InP)化合物半导体制造的6G超高速芯片,并在300GHz频段进行了高速无线传输实验,结果显示,当采用ASK调制时的速率为20Gbps;当采用16QAM调制时可达到6G的峰值速率100Gbps。另外,在100Gbps无线传输速度表现中,仅以单一载波完成,意味未来持续增加载波聚合数量的话,将能实现更高传输速度,借此让6G网络传输速度与可使用频宽可达5G网络的40倍以上。据悉,NTTDocomo等大型电信运营商将从明年春...
【关键词】日本,6G芯片,单载波
【绿色环保】国内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交付使用(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该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开发的我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12月4日正式交付用户。这是我国首次将清洁高效的循环床煤气化技术,应用于合成氨行业,有望为如何破解该行业的环保困局提供新出路。据了解,目前我国采用固定床气化炉为合成氨装置提供原料气的氮肥企业,占合成氨产能的40%。根据环境预警级别,氮肥行业的固定床气化炉50%被环保部门要求停产甚至全部停产。每年冬季也是该领域环境预警高发季节。此次交付的千吨级循环床加压煤气化装置,是我国首套低阶粉煤循环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向合成氨生产企...
【关键词】清洁高效,循环床,煤气化技术
【绿色环保】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旨在通过总结40年来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进展,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战略,开拓面向全球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大会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加快推动实现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大会强调,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龙头的监测技术队伍要围绕优化监测网络设置技术、统一监测技术方法、强化监测质量控制...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高速铁路】厦门地铁三号线首列车长春下线融入多项技术创新(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厦门地铁三号线首列车6日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称“中车长客”)顺利下线,预计今年12月下旬运抵厦门地铁车辆段。厦门地铁三号线车辆采用国际流行的B型铝合金车体,6辆编组,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最大载客量为2062人。中车长客介绍,该车辆不仅继承了厦门地铁二号线的优良“血统”,更融入了多项技术创新。车辆全部采用新一代无触点逻辑控制单元LCU,该配置代替硬线继电器回路并实现其逻辑控制功能,有效提升车辆冗余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据了解,列车配有走行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弓网监测装置,可以对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全程监控,全面掌握车...
【关键词】运行过程,实施,全程监控
【高速铁路】皖赣铁路安全智慧护路综合管理平台试运行(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日前,经过2年多时间的研发,全国首个铁路安全智慧护路综合管理平台在皖赣铁路鹰潭段试运行。自2017年10月份开始,结合正在实施的智慧鹰潭建设,研发人员经过无数次试验,研发出集高空瞭望监控、电子围栏预警、应急广播系统、手机APP于一体的铁路安全智慧护路综合管理平台。研发人员在该平台的电子地图上沿铁路线两侧30米至50米处设置电子围栏。平台还接入贵溪市“雪亮工程”涉及皖赣线沿线的21个视频监控点,并为其设置周界防范功能,将摄像头监视区域划在周界报警区域内,当有人员、车辆、大型动物等进入周界报警区域就会告知报警。他们还在铁路沿线的...
【关键词】铁路安全,智慧护路,综合管理
【高速铁路】成贵高铁技术攻关创造3个首次(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已经于12月16日全线正式开通运行的成都至贵阳的成贵高铁被誉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据介绍,成贵高铁工程在攻克技术难关中创造了3个“首次”:首次在高铁隧道溶洞顶板采用低预应力全黏结性锚索结构,使溶洞顶板更加稳定;首次在隧道溶洞堆积体和回填体地层之中修建大断面衬砌结构,在松散渣体内修建了约8层楼高的大断面隧道结构,开创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的新方法;首次对高铁隧道处理采用在运营期间进行补偿注浆控制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的措施,在隧道内预留了条件,可随时根据沉降情况,进行补偿加固,确保了隧道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此外,...
【关键词】中国首条,绿色山区,铁路
【高速铁路】中铁二十五局四公司4项工法获评省级工程建设工法(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根据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发布的公告,由中铁二十五局四公司申报的《微生态滤床水处理系统施工工法》等4项工法获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工程建设工法。该四项工法分别是《微生态滤床水处理系统施工工法》《大体积大跨度市政曲线连续箱梁大角度水平转体跨越既有高铁站场施工工法》《大体积大跨度市政转体连续箱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以及《连续刚构梁0号块托架施工工法》。此四项工法的使用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工程安全质量,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前景。其中,《微生态滤床水处理系统施工工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
【轻工造纸】我国纸浆臭氧漂白及短程序漂白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纸业网讯,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日前组织并主持召开了“纸浆臭氧漂白及短程序漂白关键技术”项目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据悉,该项目对臭氧漂白、生物酶漂白关键技术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对漂白程序进行了优化组合,研究提出了X/D-Z-P和X/Z/D-EOP-D新型三段短程序漂白流程。该漂白技术已在7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硫酸盐浆漂白生产线应用,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该技术与传统的无元素氯漂白技术相比,降低了二氧化氯用量,减少了漂白用水量,改善了漂白废水可生化性能。该项目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晨鸣纸...
【关键词】纸浆臭氧漂白,短程序漂白,技术突破
【电力设备】西安热工院研发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得到成功应用(2020-01-02)
【摘要】 1月2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国内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工程在榆能集团榆神热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上成功实施。该工程采用西安热工院研发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攻克了间接空冷装置极低热负荷工况下的冬季防冻难题,将原本进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的蒸汽引去供热,突破了机组“以热定电”的供热和调峰能力瓶颈,使机组电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大幅提升。榆神热电作为榆林市主要的供热源,改造前实际供热面积为900万平米,改造后可带供热面积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不仅满足榆林市远期供热规划1800万平方米的要求,而且在供热期内机组可深度调峰...
【关键词】超临界,供热改造,空冷装置
【农 业】棉花所开放棉花资源和基因数据共享(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信息与分子设计中心构建的棉花资源和网络数据库网站(http://grand.cricaas.com.cn)正式上线。用户可在该网站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可视化展示等,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易懂。该数据库网站(Gossypium Resource And Network Database,GRAND)目前主要功能有:棉花SNP变异和Indel变异,基因组注释信息以及基因家族信息的可视化浏览、多重标准检索,比较检索,基因检索,Marker检索以及表型性状检索等多种检索功能、引物设计、表达谱展示、数据下载与上传等。目前该数据库只是第一版本,后续将开发更多功能...
【关键词】棉花资源,基因数据,数据库网站
【有 色】中孚实业公司引进罐盖彩色涂层线(2020-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有色金属报讯,据悉,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德国西马克集团(SMS group)引进了一条高度精密的全自动罐盖彩色涂层生产线,该生产线不仅有优异的表面品质,还有很高的能量效率,材料利用率也甚高。当前中国对食品铝罐的需求甚旺,该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全铝易拉罐盖,可根据不同需求,对材料涂印各种色彩与图案,精准度为±1/1000mm,生产线的灵活度很大,可以用溶剂基涂料,也可以用水基涂料。此外,还可以快速处理超薄带材,同时生产线的潜力很大,通过调节与换配部分备件,产量可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中孚实业,铝罐,生产线
【农 业】基因编辑技术可减缓作物群体多样性降低趋势(2020-01-01)
【摘要】 1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团队提出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减缓绿色革命带来的遗传侵蚀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据胡兴明博士介绍,遗传侵蚀指的是随着农业工业化发展,栽培的农作物会失去大量遗传资源,群体内多样性会大大降低,存在潜在生物或者非生物侵害危机。绿色革命基因sd1应用水稻育种以来,带有半矮秆基因植株的改良品种在多个生态区得到较快推广,淘汰了当地种植的农家品种,这种单一化的现代品种种植现象在中国尤为突出。研究人员认为,利用基因编辑工具,对已经保存的大量高秆农家品种进...
【关键词】基因编辑技术,群体多样性,遗传资源
【农 业】白肋烟缺绿性状形成基因被克隆(2020-01-01)
【摘要】 1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利用定位克隆策略成功克隆烟草白肋烟形成基因,并深入分析白肋烟形成的分子机制,为加快白肋烟相关的育种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Planta)》上。据吴新儒和龚达平副研究员介绍,作为目前烟草主要的栽培类型之一,白肋烟是当今世界流行的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并在烟草氮同化和抗病育种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特殊的表型,白肋烟通常被认为是叶绿素代谢缺陷的突变体。一系列经典遗传学分析表明,白肋烟的缺绿性状由两个隐性核基因共同控制,但相关研究在过去几十...
【关键词】白肋烟,分子机制,育种
【农 业】中单111和中单6323实现高质量籽粒直接收获(2020-01-01)
【摘要】 1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在东北玉米产区内蒙古包头市召开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田间现场会,展示了最新选育品种中单111和中单6323,玉米专家组对品种表现进行了现场鉴定。中单111和中单6323均表现早熟抗倒、籽粒含水量低(22.4%、22.32%)、产量高(969.2千克/亩、824千克/亩)、落穗损失率低(1.03%、1.56%)、落粒损失率低(0.92%、2.79%)。专家组认为,耐密高产宜粒收品种中单111和中单6323在高密度全程机械化种植下,生理成熟后站秆晾晒30余天不倒伏,实现了高质量籽粒直接收获,适宜在东北土默川平...
【关键词】中单111,中单6323,高质量籽粒
【游戏产业】PS5和Xbox Series X的GPU和内存硬件数据泄露(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DoNews讯,根据Digital Foundry(DF)的报道,已获得索尼和微软的下一代主机PS5和Xbox Series X的GPU(图像处理器)和内存的硬件数据。消息显示,PS5主机的GPU的运算能力为9.2 teraflop(万亿次浮点运算),将采用GDDR6规格的内存,与AMD的RX 5700显卡属于同规格内存。Digital Foundry公布了他们获得的PS5 GPU数据详情:使用36个AMD Navi架构(与锐龙RX 5700架构相同)的自定义运算单元,加速频率2000MHz(兆赫兹)。相比之下,PS4使用的是36个GCN架构运算单元,加速频率为911MHz。Xbox Series X的信息则相对模糊。它的GPU芯片名为Arden,运算能力可达12 teraflops,...
【关键词】PS5,Xbox,Series,硬件数据
【游戏产业】Xbox总管:云游戏胜在便捷,本地仍为最佳方式(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DoNews讯,Xbox总管Phil Spencer在接受外媒Game Informer采访时说道:“坦白地说,最佳的游戏方式仍是本地游玩。云游戏是一种以便捷为主的技术,这是玩家们在远离主机并且想要玩游戏时的一个选择。”微软Xbox部门很重视的一个方面就是云游戏的延迟,而xCloud团队承认这一方面仍旧面临着挑战。Spencer则是直截了当地说:一般来说,串流云游戏只有对那些有能力使用它的人来说才会是一种便利。的确,如果串流云游戏的网速、带宽、数据流问题都能够解决的话,那么云游戏的确是非常完美的游戏方式,但目前来说,它们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游戏与电影或者音乐不同,它需要在单...
【关键词】Xbox,云游戏,本地化
【游戏产业】Unity将进行全面升级,带来实时3D技术,支持大场景编辑(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游戏葡萄讯,在即将发布的Unity 2019.3 版本中,Unity将正式推出高清渲染管线HDRP(High Definition Render Pipeline)和通用渲染管线URP(Universal Render Pipeline)。通过 HDRP,开发者可用来开发3A级高画质的游戏和应用;通过可适用于所有Unity支持的平台URP,其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和更高的性能。对于开发者而言,想要打造次世代游戏画面,首先要克服图形技术、支持实时光线追踪及动态天气效果、还需要具备次世代的玩法及音效标准等。简而言之,次世代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3D技术方面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让虚拟世界更加接近真实的画面效果,同时拥有完美的音效...
【关键词】Unity升级,3D技术,大场景编辑
【游戏产业】上线2年回流20%,ROI翻2.5倍,网易又在日本尝试了一种新打法(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游戏葡萄讯,根据Google谷歌在日本市场的分享,《荒野行动》在今年下旬,通过一系列运作手法,在两个月内实现了20%的回流率,期间投放ROI是往常的2.5倍。《荒野行动》在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之后,在YouTube等平台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社群,配合线上广告拉回流,然后用更大型的品牌活动强化IP属性。更重要的是,网易运用Google Ads的众多服务,定向到流失超过15天的用户,并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谷歌在帮助《荒野行动》寻找目标用户的时候,运用了Google机器学习技术,根据安装量、应用内转化、ROI等目标,来进行自动优化和投放。从效果上来看,投放2个月后,20%的流失用...
【关键词】《荒野行动》,流失用户,回流
【金 融】金融科技深度重塑银行保险体系(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证券时报讯,当前,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被银行保险机构广泛运用于业务开展和转型升级中。其中,近期最热门的技术非区块链莫属。银行和保险机构在这一领域早有布局。例如,建行“区块链+物流金融”率先落地青岛,针对大宗商品交易虚假仓单、重复抵质押等问题,通过区块链加密资产方式实现物权流转,通过移动感知视频和电子围栏等方式进行货物监测,实现全流程线上可视化交易,增加监管透明度,提升智能风控水平。中行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商业银行应采取“强基础、建生态、促融合、提效率、...
【关键词】金融科技,区块链,保险行业
【外 贸】印度拟允许华为参加5G网络试验(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商务部网讯,据印度电视频道CNBC报道,印度政府拟允许中国网络设备公司华为参加印度的5G网络试验,试验计划于明年1月进行。据悉,所有参与试验的无线通信运营商都已经收到通知。其中包括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公司。印度信息和通信部长普拉萨德表示,所有公司都已获准参加这次试验,印度政府已决定把参加试验的5G频道分配给所有参加试验的公司。华为印度分公司首席行政官陈明杰曾在9月份表示,华为将向印度政府做出承诺,继续遵守印度所有的法规。此外,华为还将继续与印度政府展开积极合作,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5G,技术合作,通讯电信
【外 贸】海南成立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人民网讯,12月28日,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贸易自由化、证券化研究成果发布会暨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仪式在海口举行,标志着海南省在落实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场所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探索和践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据介绍,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后,将依托海南自贸港的区位优势和制度创新,以高标准、金融化、国际化为战略定位,服务科技与商业,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高效、透明、规范的国际化知识产权交易场所,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助推知识产权转让、转化与价值实现。交易中心未来5年内力争实现交易额过万亿元,成为国内最大、亚太地区...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新技术,自贸港
【金 融】金融科技已进入依托于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阶段(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亿欧网讯,近日,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科技创新 驱动行业变革”分论坛上,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韩开创表示金融科技已经从单纯的第三方支付、网贷平台等的初始阶段,发展到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阶段,其实际应用的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行业都已经在不断深入。比如,身份认证、消费金融、智能客服、智能投顾、大数据征信、大数据风控等方面,都已经出现了金融科技的实际应用,并且日趋完善。
【关键词】金融科技,区块链,消费金融
【金 融】深圳具发展区块链技术先发优势(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经纬网讯,数字货币的发展已然成为当下发展的热点,而深圳作为数字货币的试点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去年9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深圳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直到目前,它仍然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的唯一一家分公司。此外,深圳是区块链硬件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全世界有70%的区块链硬件设备,都由深圳华强北发出。同时,深圳也是中国区块链企业注册数最多的城市,截至今年8月19日,注册地位于深圳,且经营范围包含“区块链”的公司共有3950家,包括腾讯、华为、小牛资本等扎根深圳多年的民营企业。
【关键词】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