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北京银行拟构建冒烟指数AI助手,风险预警平均提前7个月(2025-08-21)
【摘要】 8月21日,移动支付网讯,近日,北京银行发布AI驱动投贷后管理应用升级项目公告,以提升投贷后管理质效。公告显示,项目预算为55万元,该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在采购人全面风险预警平台(“京行E警通”系统)构建冒烟指数AI助手。其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打造智能交互分析系统,可从平台数据中通过问答提取信息、建立关联;能依据用户岗位权限判断查询内容以保障数据安全;支持用户通过对话快速掌握采购人有效授信客户的预警信息,可按区域、机构等维度深度分析,全方位解读存量客户的冒烟指数等信息;还能自动解析风险信息,提供预警原因解读及风险处理建议,为客户经理和管理人员的...
【关键词】北京银行,AI助手,风险预警
【科技金融】香港金管局等发布报告:75%香港银行已采用AI技术(2025-08-20)
【摘要】 8月20日,移动支付网讯,8月18日消息,香港金管局联合香港银行公会及香港银行学会共同发布了《2026至2030年未来银行能力建设》研究报告。该报告对银行业未来五年的技能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评估。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访银行认为科技发展将成为未来主要增长动力,其中93%的银行特别强调了对AI技术相关技能的需求。本次研究共收集了147家银行的反馈数据。调查数据显示,36%的受访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将其科技预算的30%以上投入金融科技领域。展望未来,95%的银行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维持或增加金融科技投资,其中50%的银行计划将投资额提升10%至2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75%...
【关键词】香港,AI技术,银行
【资产管理】证券类App最新月活达1.67亿,环比增长3.36%(2025-08-20)
【摘要】 8月20日,证券日报讯,证券类App作为股票交易重要载体,其月活人数反映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7月A股新开账户数超196万户,环比增19.27%,券商App月活人数也随之增长,7月达1.67亿,环比增长3.36%。11家券商App月活超500万,涨乐财富通月活1135.58万,环比增3.53%。50个证券类App月活均环比上涨,平均增幅3.78%,西南金点子环比增幅最高达8.49%。第三方证券App也具流量优势,同花顺等7月分别达3501.05万、1714.09万、1191.86万。为把握业务机遇,券商纷纷升级迭代App,借助AI大模型赋能,优化行情异动解读等功能。如国泰海通证券推出灵犀App,东吴证券上线“AI看自选”功能。同时...
【关键词】证券App,月活增长,智能化
【新 材 料】志特新材发布薄型相变高温隔热阻燃材料,开启新材料科技新纪元(2025-08-19)
【摘要】 8月18日,东方财富网讯,志特新材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了具有革命性的薄型相变高温隔热阻燃材料。该材料在建筑、新能源、消防、航天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标志着高温隔热材料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材料在吸热密度、防护性能、持续吸热时效等方面远超传统材料,特别是在消防防护、航天军工领域表现突出,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此外,志特新材还积极布局AI与量子计算领域,通过与前沿科技企业的合作,加速新材料研发,推动科技创新。
【关键词】薄型相变材料,高温隔热,阻燃技术
【电子信息】国产存储EDA唯一量产平台诞生(2025-08-19)
【摘要】 8月19日,爱集微讯,华大九天推出国内唯一可支撑超大规模Flash/DRAM量产的存储芯片全流程EDA解决方案,实现设计-验证-量产一站式服务。2024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达1670亿美元(NAND Flash 696亿美元,DRAM 973亿美元),WSTS预测2025年将增至2043亿美元,占半导体市场30%。该方案突破传统设计模式对海量阵列和复杂信号处理的瓶颈,在全定制设计平台和物理验证环节实现技术创新,保障超大规模存储芯片流片可靠性,打破国外垄断。华大九天的突破填补了国产EDA工具在存储芯片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半导体核心工具链的自主可控迈出关键一步。存储芯片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近三分之一份...
【关键词】华大九天,EDA,存储芯片
【电子信息】自主突破,九峰山实验室首发6英寸InP激光器与探测器外延工艺(2025-08-19)
【摘要】 8月19日,九峰山实验室讯,九峰山实验室在磷化铟(InP)材料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出6英寸InP基PIN结构探测器和FP结构激光器的外延生长工艺,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国内首次在大尺寸InP材料制备领域实现从核心装备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协同应用。FP激光器量子阱PL发光波长片内标准差<1.5nm,组分与厚度均匀性<1.5%;PIN探测器材料本底浓度<4×101?cm?3,迁移率>11000 cm2/V·s。该技术有望将国产光芯片成本降至3英寸工艺的60%-70%,助力国产光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的竞争力提升。九峰山实验室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打破了国际...
【关键词】磷化铟,外延工艺,国产化
【科技金融】日本将批准首个以日元计价稳定币JPYC(2025-08-19)
【摘要】 8月19日,移动支付网讯,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近期在数字货币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日本金融服务局(FSA)将于今年8月批准首个以日元计价的稳定币JPYC。报道显示,日本监管当局批准注册金融科技公司JPYC Inc.负责相关业务,预计注册后数周内开始发行。日元稳定币JPYC将由政府债券等流动性资产支持,以保持其价值稳定在1 JPYC兑1日元水平。据了解,个人、法人及机构投资者在申请购买JPYC并完成转账付款后,JPYC将被存入其电子钱包。JPYC不仅可用于国际汇款,还可用于法人支付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区块链资产管理服务。JPYC预计在2025年9月前上线,初期可能优先服务企业客...
【关键词】日本,稳定币,技术
【海洋经济】“单筒双井”技术在海上成功应用工(2025-08-18)
【摘要】 8月18日,齐鲁晚报讯,近日,胜利海上首口“单筒双井”新工艺生产井——埕北22H-16井顺利完钻,由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新胜利一号”平台承钻,标志着“单筒多井”技术在我国海上油田的首次成功应用。该工艺通过在隔水导管下入多串套管,在一个井筒内完成多口井施工。与传统钻井相比,该技术能够在主井眼分出多个分井,从而实现对同一油气藏的多向开采,提升采收率。同时,它能有效节约平台空间,提高有限井口利用率,并显著降低单井钻井成本,预计节约幅度可达30%。在施工过程中,海洋钻井公司联合甲方及技术单位组建专项攻坚团队,开发新型工具、梳理工艺流程并全程...
【关键词】海洋钻井,工艺创新,油田开发
【生物产业】AI设计出两种新型抗生素:有望对抗耐药淋病与MRSA超级细菌(2025-08-18)
【摘要】 8月18日,IT之家讯,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宣布,AI成功设计出两种新型潜在抗生素,有望杀死耐药性淋病病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两种药物由AI从原子层面设计,经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已成功杀死超级细菌,但仍需数年改进和临床试验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当前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严重,新抗生素研发停滞,此次MIT团队直接利用生成式AI设计针对淋病和MRSA的抗生素。该团队让AI分析3600万种化合物,通过学习不同分子结构对细菌的影响来设计,同时排除与现有抗生素相似、类似肥皂及对人类有毒的化合物。虽已得到两种新型潜在药物,但还需一到两年改进,人体测试过程漫...
【关键词】AI,抗生素,耐药菌
【资产管理】量化工具”下沉”,二十余家券商已推出T0算法服务(2025-08-18)
【摘要】 8月18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将AI技术和量化交易能力嵌入App,推出面向投资者的T0算法(日内回转交易算法)服务,为自身开辟新业绩增长点。近期,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第一创业等相继推出相关服务,目前已有二十余家券商旗下平台支持开通,多家券商也在筹备。T0算法是基于AI量化模型的自动化交易工具,能捕捉日内价格波动价差,帮助投资者降低持仓成本。易观千帆专家夏雨指出,这是行业发展与市场环境共振产物,可提升交易量与佣金收入。巨丰投资张翠霞认为,其推动市场生态重塑,提升交易公平性与市场流动性。但T0算法服务对投资者专业性要求高,适合有经验、风险...
【关键词】T0算法,量化交易,券商服务
【生物产业】首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公布,为行业展示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新范式(2025-08-15)
【摘要】 8月15日,证券日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第一批),覆盖生物育种、发酵工程等多个环节,破解传统生物制造痛点,推动产业升级。生物制造具“生物系统+工程体系”双重属性,人工智能重构其核心逻辑。如北京深势科技AI算法可缩短医药研发周期。上海天鹜科技自主研发蛋白质通用AI模型,实现“从序列到功能”端到端预测。人工智能引发产业生态链式反应,上游研发从“经验驱动”转为“数据驱动”,中游实现柔性生产,下游构建“制造即服务”新生态。上市医药公司也参与其中,如北京诚益通生物反应过程智能控制。专家认为,该融合是产业范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应用案例
【医 药】褪黑素颗粒首仿申报,亿帆医药抢滩儿童睡眠市场(2025-08-14)
【摘要】 8月14日,药智网讯,8月,CDE官网发布公示,亿帆医药全资子公司宿州亿帆药业有限公司褪黑素颗粒上市申请获受理。这款规格为1g:2mg的化学药品4类仿制药,瞄准的正是中国6-15岁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入睡困难问题。褪黑素作为一种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内源性激素,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治疗中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然而截至2025年8月,国内褪黑素颗粒仅有原研进口产品获批上市。亿帆医药此次按化学药品注册分类4类申请上市许可,成为国内首个仿制申报企业。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群体数量庞大,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患者群体。这些儿童中,高达50%-80%存在睡眠问题,其中...
【关键词】褪黑素颗粒,首仿申报,亿帆医药
【新一代信息技术】我国构建世界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等与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钟翰森研究员等团队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与阵列规模无关的常数时间消耗,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了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该方法为大规模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目前,该系统单比特门保真度达99.97%,双比特门保真度达99.5%,探测保真度达99.92%,已追平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国际最高水平,为构建基于中性原子阵列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奠定了技术...
【关键词】人工智能,刷新记录,关键技术
【海洋经济】二氧化碳海洋直捕技术海试成功(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中化新网讯,8月12日,碳能科技与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公司联合研发的电化学二氧化碳海洋直捕(eDOC)系统在广东完成海试,标志着国内海洋直捕碳技术首次从实验室走向实际海洋应用。海试装置海水处理量为1.0 m3/h,累计运行600小时,72小时测试结果显示CO?提取量43.4 NL/h、提取率81.1%、纯度63.4%、直流电耗5.8 kWh/Nm3。该技术通过调节海水pH,将碳酸氢盐转化为溶解态CO?,并经膜组提取高纯度气态CO?,脱碳海水中和后回排,形成环保闭环。项目可与海水制氢、绿色甲醇合成耦合,服务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消纳,亦可与海水淡化、绿氢生产结合,生产高附加值绿色燃料,契合...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电化学,海洋碳汇
【海洋经济】我国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集成完工(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津滨网讯,8月11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国内首批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完成集成并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我国在海洋油气装备关键节点柔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本次集成的3套设备具备管节点预制、组块节点、深水导管架等多类型节点的智能焊接能力,单机可承载30吨工件,设计寿命20年,核心软件与工艺库实现100%国产化,硬件国产化率超80%,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该机器人融合视觉识别、三维激光定位、AI焊缝识别、路径规划、自适应焊接等10余项国内创新技术,实现一键启动智能焊接,并具备轨迹智能纠偏、双面四丝填充等功...
【关键词】海洋工程,智能焊接,柔性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完成全球首个基于空芯光纤的单纤114.9Tb/s S+C+L多波段超大容量现网验证(2025-08-11)
【摘要】 8月1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联合宣布,双方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至东莞段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基于空芯光纤的单波1.2Tb/s S+C+L多波段137.36km现网验证,单向传输容量达114.9Tb/s,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光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试验,通过深度耦合超宽谱光系统与空芯光纤两大前沿科技,为构建超大容量、超远距离、超低时延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坚实基座。本次在深圳至东莞段空芯光纤商用线路上进行的现网测试,取得了关键成果,主要体现在传输容量领先、传输距离领先、光系统方案领先三个方面的领先。
【关键词】验证,重大突破,光通信
【医 药】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平均减重降幅高达12.4kg(2025-08-08)
【摘要】 8月8日,医药观澜讯,8月7日,礼来宣布了3期临床研究ATTAIN-1的积极顶线结果。该研究在3127名肥胖或至少伴有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超重但无糖尿病的成人中,评估了在研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在第72周时,orforglipron的三个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orforglipron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对于主要终点,每日一次且在对饮食和饮水不加以限制的前提下,orforglipron 36mg体重降幅高达12.4%,而安慰剂组为0.9%。礼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递交orforglipron的上市申请。在AT...
【关键词】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减重
【医 药】治疗儿童哮喘,阿斯利康抗体新药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2025-08-08)
【摘要】 8月8日,医药观澜讯,8月7日,阿斯利康宣布,其呼吸生物制剂本瑞利珠单抗注射液(benralizumab)新适应症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儿童(6至<12岁)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本瑞利珠单抗是精准靶向嗜酸性粒细胞的抗IL-5R生物制剂,此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SEA的维持治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本次的批准是基于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的TATE 3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在该临床试验中,本瑞利珠单抗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显示其在6-11岁SEA儿童中,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药效特征与安全性,与青少年及成人研究结果一致,支持其在儿童群体中使用。...
【关键词】儿童哮喘,阿斯利康,抗体新药
【高端装备】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2025-08-08)
【摘要】 8月8日,光明网讯,8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成功完成首次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任务。该航空器从深圳起飞,经过58分钟飞行,将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运送至150公里外的海上油气平台。相比传统船舶运输10小时以上的耗时和直升机的高成本,“凯瑞鸥”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次试飞实现了“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闭环,为海上紧急物资运输和应对渔船滋扰等场景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动航空器,海上运输,低空经济
【医 药】正大天晴小分子创新药罗伐昔替尼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025-08-07)
【摘要】 8月7日,医药观澜讯,8月7日,正大天晴宣布其1类新药罗伐昔替尼片(rovadicitinib,TQ05105)被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治疗。罗伐昔替尼为一款JAK/ROCK双重小分子抑制剂。目前,其用于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MF)在中国处于上市审评阶段;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在中国处于3期临床研究阶段,在美国已获准开展2期临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30%-70%。研究表明,JAK/STAT以及ROCK2...
【关键词】正大天晴,小分子创新药,罗伐昔替尼
【资产管理】中国平安深度应用AI技术,发布“EagleX”全球风险管理平台(2025-08-07)
【摘要】 8月7日,证券日报讯,8月6日中国平安在深圳举办活动,介绍自主研发的风险减量智能服务平台“鹰眼系统”,展示多项创新技术。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在全国预警25.9万场自然灾害,发预警信息42.6亿条等。今年是鹰眼系统上线十五周年,当日发布其海外版EagleX,这是国内直保公司首个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首期上线三大功能,为海外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自2010年起平安产险建设鹰眼系统,已历经1.0到3.0版本升级,3.0可识别24种自然灾害风险。借助EagleX,平安产险助力巴基斯坦某水电站应对山体滑坡风险。此外,平安产险在理赔等环节也广泛应用AI技术,基于PingAnGPT大模...
【关键词】AI技术,风险管理,鹰眼系统
【电子信息】国产半导体装备重大突破!璞璘科技纳米压印设备交付客户(2025-08-06)
【摘要】 8月6日,爱集微讯,璞璘科技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首台PL-SR系列喷墨步进式纳米压印设备通过验收并交付国内客户,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设备攻克了非真空完全贴合、喷胶与薄胶压印等核心技术,支持线宽小于10nm的工艺,超越国际巨头佳能同类产品(14nm线宽)。相比传统EUV光刻技术,纳米压印技术可降低60%设备成本和90%能耗,尤其适用于存储芯片制造。该设备已完成存储芯片、硅基微显等领域的研发验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璞璘科技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纳米压印设备的空白,展现了国产半导体装备的创新能力。纳米压印...
【关键词】纳米压印,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
【电子信息】中国科大微电子学院在水陆两栖紫外光电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25-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科大微电子学院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孙海定教授课题组受两栖生物启发,研发出一种无需封装、可在水下和陆地稳定工作的水陆两用自供电紫外光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水凝胶/铟镓氮纳米线异质结构,在280-420 nm紫外波段表现出高选择性检测能力,响应率达130.7 mA/W,响应速度小于10毫秒。研究团队进一步构建了全天候滨水环境紫外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紫外强度,并发现阴天仍存在显著紫外辐射(超过1 mW/cm2)。相关成果发表于《ACS Nano》并入选封面论文,为复杂环境下的可穿戴光电传感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将仿生学与光电技术深度...
【关键词】紫外传感,水陆两栖,可穿戴
【新 能 源】电涡流技术精准预警变桨轴承裂纹,破解风电运维难题(2025-08-05)
【摘要】 8月5日,上海应谱讯,上海应谱科技基于电涡流原理和裂纹因子算法,研发出变桨轴承裂纹监测系统,可精准识别微米级裂纹。该系统通过柔性传感器布设在变桨轴承外圈关键位置,实时监测裂纹形成与扩展趋势,解决了传统检测手段难以发现早期裂纹的行业难题。某风电场48台2MW机组部署该系统后,成功预警并定位了30mm的裂纹,避免了潜在的结构失效事故。该技术适配新老机组,安装便捷,为风电运维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电涡流技术的应用为风电行业提供了更精准的裂纹监测手段,有助于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和运维成本。该技术的成功部署验证了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为风电机组的安全运...
【关键词】电涡流技术,变桨轴承,裂纹预警
【新 能 源】远景两叶片风机高效稳定运行500天(2025-08-05)
【摘要】 8月5日,中国能源网讯,远景能源研发的两叶片陆上智能风机在内蒙古稳定运行500天,可利用率达99.3%,年等效满发小时数3048小时,性能表现与同场三叶片风机相当。该风机基于远景Model X平台设计,采用高速双馈技术,具备轻量化、高效率特点,在特定场景下可降低初始投资成本15%,优化平准化度电成本10%。远景通过自适应控制技术降低疲劳载荷30%,并完成制造、运维、吊装等工程技术攻关,实现两叶片风机的商业化落地。此前,远景曾在2012年推出全球首款两叶片海上风机“Game Changer”,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运行经验。远景能源的两叶片风机技术为风电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有助...
【关键词】两叶片风机,技术创新,绿电消纳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开通我国首条空芯光纤商用线路(2025-08-04)
【摘要】 8月4日,科技日报讯,7月29日,中国移动在广东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从技术原型到实际应用的跨越,更为深港两地跨境金融业务搭建起一条超低时延的“信息高铁”,使跨境业务处理效率成为行业标杆。期间,中国移动组织产业链输出了CCSA研究报告2项、企业标准1项、专利近20项、高质量论文11篇等关键成果。此次首条商用线路的开通,标志着我国新型光通信核心技术在应用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和跨境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关键词】中国移动,自主研发,行业标杆
【新 能 源】精准狙击“发热”痛点,风电变桨技术革新(2025-08-04)
【摘要】 8月4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阳光风能发布四象限变桨驱动器,解决大兆瓦风机轮毂过温问题。该技术通过IGBT模块整流实现能量回馈,替代传统制动电阻,显著降低轮毂温度风险。阳光风能还提出“四重保护机制”,提升变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国产变桨系统故障率已从200%降至5%,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阳光风能的四象限变桨技术有助于提升风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发电效率。通过能量回馈设计,解决了大兆瓦风机轮毂过温的行业痛点,为风电大型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国产变桨系统故障率的显著降低,体现了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和进步。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行业提质增效的模式,...
【关键词】变桨系统,四象限技术,风电安全
【绿色环保】我国科学家发现“吃”硫化氢和甲烷的最深海底生命群落(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在水深9533米的海底世界,存在着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它们不依赖阳光,而是利用地质流体中的化学反应获取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研究团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了这些生命群落及伴生流体活动,相关研究成果7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科研人员利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首次在9533米的深渊及绵延2500公里的海沟底部,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和甲烷储库。这些生命群落主要由深海管状蠕虫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组成,它们依靠富含硫化氢和甲烷的流体维持...
【关键词】地球,深渊,奥秘
【新 能 源】金风科技助力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并网(2025-08-04)
【摘要】 8月4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金数据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正式投运。金风科技为该项目提供26台GWH221-7.7MW陆上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2万千瓦。项目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实现能源供应与算力需求的动态匹配,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38.74%,每年可减少56.7万吨碳排放,并降低AI算力成本25%以上。金风科技的风电机组技术有助于提升数据中心绿电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项目采用的高塔架、大叶轮机组和智能感知技术,显著提高了发电效率,同时满足数据中心对电力稳定性的严苛要求。...
【关键词】绿电直连,源网荷储,算力降碳
【绿色环保】全球首台套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冶京诚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台套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自2022年10月21日在建龙西钢1#转炉落地应用以来,截至2025年7月成功实现近千日安全运行,累计冶炼超两万炉次,成为转炉烟气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标杆,持续引发钢铁冶金行业高度关注。转炉中低温段烟气作为较高品质余热资源,其安全稳定回收长期受困于煤气爆炸风险与烟尘黏附沉积等关键技术瓶颈。传统喷淋降温方式虽可有效避免煤气爆炸风险,却导致烟气余热被直接浪费。中冶京诚团队首次提出高温区“主动防爆+被动泄爆”的防爆理念,研发出高温火种捕集、高温泄爆、中低温...
【关键词】系统,长效,平稳
【绿色环保】我国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技术取得进展(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1A20321、72025401)资助下,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狄子琛副教授与清华大学鲁玺教授团队合作在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气-渣协同减排钢铁工业碳排放(Synergistic gas–slag scheme to mitigate CO?emissions from the steel industry)”为题,于2025年5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上。工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钢铁-焦化产业贡献了全球工业碳排放量的30%,伴生的高温熔渣(1600°C)与工艺尾气(含CO/H?/CH?)蕴含大量热能...
【关键词】空间,匹配,模型
【绿色环保】我国科学家揭示地球深部“能量引擎”(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地壳断裂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改写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能量剧本”。研究团队通过“压裂—反应”实验平台模拟地下数公里内的断裂活动。当岩石破裂产生新鲜表面时,断裂的化学键(自由基)瞬间与水相遇,生成可观的氢气和过氧化氢。项目负责人朱建喜研究员形容:“地震(剧烈的地壳断裂过程)等构造活动就像一台发电机,不断把机械能转换为化学能和电能。”氢自由基与过氧化氢耦合驱动了铁的氧化—还原循环,铁原子在两种状态之间反复“循...
【关键词】直接,取用,能量
【海洋经济】吨级“空中汽车”完成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海洋石油官微讯,8月3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任务。此次飞行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联合实施,运输物资包括新鲜水果与急需药品,从深圳起飞后经58分钟跨海航程成功抵达150公里外的惠州19-3海上平台。“凯瑞鸥”是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及适航证的2吨级eVTOL,本次飞行标志着远海低空物流补给体系迈入实用化阶段。传统船运耗时长、直升机成本高,此次任务打通了“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闭环。为确保飞行顺利推进,团队针对高盐雾、强风、有限起降空间等...
【关键词】eVTOL,低空经济,海上平台
【资产管理】量化基金净值强劲上涨(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证券时报网讯,近来A股小微盘股行情带动公募量化基金净值强劲上涨,不少产品净值近期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超97%的公募量化基金取得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7月申万宏源小盘指数涨5.54%,创2023年4月下旬以来新高,前7个月累计涨12.22%;同花顺微盘股指数7月涨5.06%创历史新高,前7个月累计涨45.49%;巨潮中小盘指数7月涨5.01%,前7个月累计涨7.59%。受此影响,多只公募量化产品7月表现突出,浙商汇金量化精选混合等35只产品7月净值涨幅超10%,华夏量化选股股票A等23只产品7月30日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A等235只量化基金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复权...
【关键词】量化基金,净值,强劲上涨
【数字创意】Meta更新sEMG腕带在输入方面的研发成果(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VR陀螺讯,7月24日,Meta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其在表面肌电(sEMG)腕带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sEMG技术通过捕捉手腕肌肉的神经信号,将其转化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与设备的无缝交互。Meta开发的sEMG腕带原型已成功与Orion AR眼镜集成,支持用户在无需传统输入设备(如键盘或鼠标)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例如在自然垂于身侧的手势下完成轻敲、滑动和捏合等动作。此外,结合手写识别技术,用户可在硬质表面快速记录信息,实现隐秘沟通。Meta的神经网络基于数千名受试者的数据训练,能够精准解码细微手势,且无需个体校准。尽管通用模型已具备出色的性能,但少量个性化调整...
【关键词】Meta,sEMG腕带,人机交互
【数字创意】触觉反馈结合VR技术的医疗培训平台效果显著(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VR陀螺讯,7月20日,《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一项关于新型VR医学培训平台的研究。该平台结合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触觉反馈和高保真3D模型,显著提升了外科医生和医学生的技能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不仅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增强了受训者的信心和技能留存率,留存率高达90%。这一成果为解决全球医疗教育面临的高成本、资源有限和伦理困境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该平台的技术核心在于三大创新点的结合:高保真3D模型与交互、AI驱动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以及增强真实感的触觉反馈。通过Unity和Unreal Engine等工具,平台构建了高度精确的人体器官和...
【关键词】VR培训,触觉反馈,医疗教育
【数字创意】Meta与斯坦福大学展示3毫米全息显示屏(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VR陀螺讯,7月30日,Meta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展示了一款新型全息显示屏原型,该显示屏厚度仅为3毫米,为轻量化混合现实(MR)设备的商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突破。该显示器具备较大的视场角,能够自然地聚焦于多个图像平面,从而提供更自然的视觉体验。此外,该显示器将全息波导技术与人工智能(AI)模型相结合,以确保高3D图像质量。这种技术突破为未来轻量化、高性能的MR设备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有望推动混合现实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斯坦福,Meta,显示屏
【生物产业】礼来GIP/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在大型头对头研究中展现出心血管保护作用(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美通社讯,礼来公布SURPASS-CVOT3期研究结果。此为首个头对头比较两种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对比GIP/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与度拉糖肽。研究达主要终点,替尔泊肽在MACE-3事件发生率方面非劣效于度拉糖肽,风险降低8%,同时A1C下降与体重减轻更显著。替尔泊肽组全因死亡率较度拉糖肽组降低16%,还能延缓慢性肾病患者eGFR下降。该研究纳入超13000名患者,历时超4.5年,验证了替尔泊肽安全性与耐受性。结果将于9月EASD年会公布,年底前礼来向全球监管机构递交数据。
【关键词】替尔泊肽,心血管保护,头对头研究
【电子信息】自主创新再添利器,国产存算一体芯片实现端边AI普惠(2025-07-28)
【摘要】 7月28日,爱集微讯,后摩智能在WAIC 2025前夕发布全新端边大模型AI芯片“后摩漫界?M50”,并推出覆盖移动终端与边缘场景的完整产品矩阵。M50芯片基于第二代SRAM-CIM双端口存算架构,实现160TOPS@INT8、100TFLOPS@bFP16的物理算力,典型功耗仅10W,支持1.5B至70B参数的本地大模型高效运行。配套硬件包括力擎?系列M.2卡、力谋?系列加速卡及计算盒子,可满足PC、机器人、工业质检等多元场景需求。后摩智能通过存算一体技术解决传统芯片“数据传输慢、功耗高”问题,能效提升5~10倍,适配离线环境下的高安全、低延迟AI应用。公司已启动下一代DRAM-PIM技术研发,目标突破1TB/s片内...
【关键词】存算一体,AI芯片,后摩智能
【电子信息】东南大学徐晓宝/雷威团队的多维探测成像研究在钙钛矿晶圆制备与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2025-07-28)
【摘要】 7月28日,爱集微讯,近日,东南大学徐晓宝/雷威团队开发出六英寸高纯度铅卤钙钛矿晶圆制备工艺,解决了钙钛矿大面积均匀性与缺陷控制的难题。该工艺基于陶瓷制造技术,实现了晶圆级异质结构工程,载流子迁移率、寿命及缺陷密度等性能指标媲美单晶材料。团队成功制备了10×10 cm2钙钛矿异质结晶圆,并构建了256×256像素的X射线感知阵列,灵敏度达36532 μC·Gy?1·cm?2,检测限低至139 nGy·s?1,性能显著优于单晶探测器。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该研究为钙钛矿光电器件的规模化生产开辟了新路径,有望推动高性能辐射成像系统的实际应用。东南大学的研...
【关键词】钙钛矿,晶圆,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