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研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应答新机制(2021-07-07)
【摘要】 7月7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E120R蛋白靶向调控cGAS-STING通路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为非洲猪瘟基因缺失疫苗研制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相关研究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据通讯作者郑海学研究员介绍,通过报告系统筛选,发现非洲猪瘟病毒的E120R蛋白能够显著抑制cGAS-STING通路介导的抗病毒反应。进一步研究揭示,E120R通过阻断TBK1-IRF3复合体的形成,从而抑制IRF3的激活,抑制I型干扰素的表达,促进非洲猪瘟病毒的复制。E120R的72-73aa是其抑制天...
【关键词】非洲猪瘟,E120R蛋白,天然免疫应答
【农 业】研究揭示生物助剂促进生物质酶解机制(2021-07-07)
【摘要】 7月7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农产品加工微生物创新团队通过研究评估生物助剂对纤维原料酶解的影响,揭示了生物助剂辅助生物质酶解的作用机制,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高效炼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精炼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预处理增加原料可消化性,酶解糖化释放可发酵糖,微生物发酵生产目标产物。其中,酶解糖化是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发酵糖的限速步骤,由于缺乏高效的产纤维素酶微生物,用酶成本高达纤维素乙醇总成本的20%~30%。该研究评估了廉价生物助剂对纤维原料酶解的...
【关键词】生物助剂,生物质酶,可发酵糖
【农 业】科研人员通过编辑感病基因,创制水稻广谱抗病新材料(2021-07-07)
【摘要】 7月7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感病基因,实现了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广谱抗病性改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据宁约瑟研究员介绍,稻瘟病(Rice blast)和白叶枯病(Bacteria leaf blight)是水稻最严重的真菌和细菌病害,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植物抗病基因(R gene)赋予病原菌小种特异性抗性,而感病基因(S gene)是病原菌成功侵染寄主必需的关键因子。通过遗传杂交对抗病基因聚合是提高作物抗病性的重要手段,基因编...
【关键词】科研人员,感病基因,广谱抗病
【电子信息】5G毫米波技术新突破,反向散射技术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2021-07-07)
【摘要】 7月7日,集微网讯,近年来毫米波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通常来说,5G毫米波设备一般需配置多个堆叠晶体管,成本较高,这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近日,据智东西报道,佐治亚理工学院、诺基亚贝尔实验室和赫瑞瓦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实现低成本反向散射无线电传输的方法即反向散射技术,该方法能够让设备实现“每秒GB”的5G传输速度。反向散射技术是指设备自身不产生信号,但是通过反射传输过来的信号,从而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这一技术能够通过对单晶体管进行高阶调制,使设备减少对晶体管的需求来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提升毫米波在5G通信下的效果,减少信号...
【关键词】5G毫米波,技术突破,设备成本
【资产管理】量化私募异军突起,百亿元级私募数量增至82家(2021-07-07)
【摘要】 7月7日,证券日报讯,2021年已过半,对于私募业来说可谓是收获颇丰。尤其是对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说,一方面是全市场管理基金数量和规模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是头部私募数量再度扩容。据最新数据发现,截至6月29日,年内证券类私募基金新备案数量高达1.3万只,同比增幅近八成;全市场管理基金数量突破10万只,较去年末增加了9500多只,增幅近10%。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管理资产规模突破百亿元的私募数量已达82家,其中,最近一年新晋加入“百亿元级俱乐部”的私募超过半数。其中,部分私募的管理规模则突破了千亿元。多位私募人士表示,上半年私募业再度取得佳...
【关键词】量化私募,百亿元级私募,增至82家
【航空运输】日本机场增加太阳能发电设施助力脱碳(2021-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为为配合“零碳社会”的构建,助力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日本国土交通省提出了全国机场和周边公共土地增加大型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目标。据此,到2030年,全国机场及周边土地设置太阳能发电设施的面积将增加到2300公顷,为目前水平的12倍,将机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至零。上述太阳能发电设施增加后,预计将生产出70万户普通家庭的用电量和每年削减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届时,机场的排放量实际为零。为了加快机场设施的节能化和车辆的电动化,日本国土交通省决定在公开招募机场实施的先进项目后,再研究予以支持推广的措施。
【关键词】太阳能,脱碳,零碳社会
【食 品】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花生单细胞测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21-07-06)
【摘要】 7月6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科技人员在国际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花生单细胞基因表达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绘制了花生叶片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栽培种花生为异源四倍体豆科作物,开展花生功能基因表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物所花生团队在前期开展花生二倍体野生种、四倍体栽培种全基因组测序解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再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scRNA-seq)对花生叶片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单细胞测序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是近年来研究基因表达量的新方法,与传统的组织转...
【关键词】花生,基因表达,转录因子
【食 品】研究发现调控水稻籽粒形状的新机制(2021-07-06)
【摘要】 7月6日,食品伙伴网讯,水稻粒形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商品性状。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米粒外形的喜好不同,因此调控水稻籽粒的长宽比成为育种目标之一。科学家前期研究发现,G蛋白信号对水稻籽粒长度有正调控作用,但其分子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研究组与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团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CLG1,能够泛素化G蛋白γ亚基GS3,并介导GS3通过内涵体途径降解,改变G蛋白信号,调控米粒长度。科研人员此前获得的T-DNA插入突变体clg1-1(Chang Li G...
【关键词】水稻,籽粒形状,基因调控
【新 能 源】国家纳米中心等在低驱动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荷产生机理研究中获进展(2021-07-06)
【摘要】 7月6日,新能源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朱凌云、魏志祥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易院平合作,在低驱动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荷产生机理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mall Exciton Binding Energies Enabling Direct Charge Photogeneration Towards Low-Driving-Force Organic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并被选为Hot paper。近年来,随着给体-受体-给体(A-D-A)型非富勒烯受体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基于Y6及其衍生物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单结器件效率已超过18%。这种提高主要归功于在给/受体界面...
【关键词】国家纳米中心,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教育培训】斑马APP发布斑马逻辑思维学习机(2021-07-06)
【摘要】 7月6日,多知网讯,近日,斑马APP发布教育硬件产品:斑马逻辑思维学习机。这是斑马自发布汉语拼音认读机和指读学习机后的又一次尝试。斑马逻辑思维学习机设计了许多场景,用以引导孩子多维思考,让孩子在情景中通过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其中内容包括逻辑与规律,视听与记忆,图形与空间,动手与益智等6大类。随机附带的卡片上会有一道道互动问题标注的星级显示问题的难易程度,将卡片插入学习机,孩子即可根据语音提示,通过点击图画进行互动,贴合了斑马APP思维S1-S3阶段内容。斑马APP认为:不同的卡片间会串联起一个个互动问答,让孩子眼、耳、手、脑并用,提升孩子逻辑思维能...
【关键词】斑马APP,学习机,逻辑思维
【外 贸】广西龙邦口岸那西通道首票进口货物顺利通关(2021-07-06)
【摘要】 7月6日,新华丝路网讯,7月1日,两辆载有136吨铅锭的越南货车通过海关H986机检查验无异常后,办理放行手续,直接过驳中国货车驶出口岸卡口运往进口企业,这也是中越边境广西龙邦口岸那西通道临时开放获批后通关的首批进口商品。以前货物入境后,一般要两到三天时间才可以提货。现在采用‘提前申报’方式办理通关手续,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节省了时间成本。据了解,“提前申报”模式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以在取得提(运)单或载货清单(舱单)数据后,利用货物在途运输时间向海关提前申报办理报关申报、单证审核、税款缴纳等手续。运输车辆抵达海关...
【关键词】广西龙邦口岸,提前申报,西部陆海新通道
【生物产业】CD47抗体组合疗法治疗胃癌达到72%客观缓解率(2021-07-06)
【摘要】 7月6日,药明康德讯,日前,ALX Oncology公司宣布,其靶向CD47免疫检查点蛋白的在研抗体疗法ALX148,与抗HER2抗体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化疗联用,在治疗HER2阳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GEJ)癌的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组合疗法达到72%的客观缓解率。CD47免疫检查点蛋白是肿瘤细胞表达的“别吃我”信号,阻止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表达这种蛋白的肿瘤细胞。它也是目前抗癌免疫疗法开发的一个热点。ALX Oncology设计的ALX148的独特之处在于抗体的Fc端进行了特别的处理,让它无法激活Fc受体。ALX Oncology认为,能够激活Fc受体的抗CD47抗体可能激发巨噬细胞吞噬表达CD47...
【关键词】CD47抗体,组合疗法,胃癌
【港 口】海事助力世界首个数字孪生智能装船系统上线(2021-07-05)
【摘要】 7月5日,中华航运网讯,日前,国能(天津)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装船系统上线,这是世界首个基于船岸数字孪生技术的散料行业智能装船系统,推动天津港智能港口建设,并为全球散货港口全流程智慧化提供“天津港务方案”。经测算,该系统可为船舶平均在泊时间减少8%,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作业安全性。为助力该智慧港口项目落地,天津南疆海事局与天津港务建立合作机制,深入对接项目的研发运行过程,提供海事支持和服务。南疆海事局将协助天津港务智能装船系统研发纳入为民实事清单,经多次沟通协调,从船舶安全、海事监管、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能港务,智能装船,智慧港口
【新 能 源】国内首个深水区海上风电场开始风机吊装(2021-07-05)
【摘要】 7月5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国内自主研发的应用于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阳江下线,并即将在阳江海域进行全国首个漂浮式海上发电应用研究,标志着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和风电开发正向深远海方向率先展开探索。与此同时,在阳江沙扒海域,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华电阳江青洲三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进行风机吊装。这是国内首个在水深35—50米深水区建设的海上风电场。阳江海上风电开发已率先实现从近海浅水区向近海深水区突破。
【关键词】深水区,海上风电场,风机吊装
【海洋经济】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岩石圈三维形变研究取得新进展(2021-07-05)
【摘要】 7月5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深海地球动力学学科组张江阳助理研究员、张帆研究员、林间特聘研究员,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杨宏峰教授,在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岩石圈的三维挠曲形变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以马里亚纳海沟为对象,根据高精度海底地形、重力异常、地震等数据约束,首次模拟了整个马里亚纳海沟三维板块挠曲,计算了挠曲应力与破裂带的三维空间变化,并揭示了马里亚纳俯冲板块最南部的水通量明显多于中北部。理论模拟得到的破裂屈服带与观测到的地表正断层、拉张型地震,以及地震波速约束的板块含水区变化吻...
【关键词】深海地球动力学,空间分布,俯冲带研究
【海洋经济】我国科学家建立起首个微藻拉曼组数据库(2021-07-05)
【摘要】 7月5日,海洋知圈讯,微藻是地球上代谢功能最为多样化的生物类群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生物技术产业中重要的一类光合细胞工厂。然而,微藻的种质鉴定和代谢功能检测通常十分繁琐,目前,自然界大部分微藻难以培养。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发表了首个微藻拉曼组数据库,并结合机器学习,示范了单细胞精度、快速的微藻种类鉴定和代谢功能表征。这一新技术为微藻细胞工厂的高效挖掘和筛选提供了一个免培养、高通量的强有力手段。
【关键词】海洋生物,微藻种类鉴定,代谢功能检测
【轻工造纸】山东省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申报的“一种食用菌菌渣的制浆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21-07-05)
【摘要】 7月5日,中国纸业网讯,7月1日,山东省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知,由其申报的“一种食用菌菌渣的制浆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专利主要内容源自山东省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承担的山东省2018年重点研发项目《食用菌菌渣制浆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GSF117011)。在杨其玉等科研人员艰苦努力下,已经全部完成,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以食用菌菌渣为原料,将食用菌生产和生物制浆结合起来,采用高温预浸、高浓磨浆等清洁制浆技术制得高得率浆。项目技术创新性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制浆方法,发明专利
【电子信息】宁波江丰电子超大规格热等静压设备正式投产,系国内首台(2021-07-02)
【摘要】 7月2日,集微网讯,6月30日,江丰电子超大规格热等静压设备投产仪式在宁波江丰热等静压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据余姚日报报道,这是国内首台超大规格热等静压设备。首炉高纯度钽靶也于当天顺利产出。热等静压设备是金属材料、粉末冶金领域中最高端的装备,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把各种粉末混合、加工,形成更新的材料。这次投产的超大规格热等静压设备是由江丰电子和川西机器联合自主研制而成,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相关技术参数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有效热区工作高度4.5米,直径1.25米,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500℃,最大压力可达2000个大气压,相当于20000米深海底的压力,是制备高端...
【关键词】江丰电子,静压设备,正式投产
【智能家电】松下发布全球首款洗衣机器人(2021-07-02)
【摘要】 7月2日,网易新闻讯,6月29日,“悦界 而至”2021松下洗护新品发布会在杭州隆重举行。全球首创的松下洗衣机器人,成为本场发布会最大亮点。该产品作为继搅拌式、滚筒式、波轮式以外的第四种洗涤方式,填补了电动洗衣机诞生至今110年以来的技术空白。凝聚多领域200多位研发工程师耗时1000余天,在上万次测试后研发的仿真人工压洗方式,并创下了20多项专利,能够针对内衣、毛衣等需要手洗的衣物,采用独创的气囊按压方式对衣物进行无损伤洗涤。
【关键词】松下,首款,洗衣机器人
【智能家电】小米UWB技术开启应用,“一指连”智能操控更便捷(2021-07-02)
【摘要】 7月2日,新浪科技讯,去年十月份,小米正式宣布了UWB技术,是具备空间定位的新一代连接技术,手机指向设备即可定向操控,并为其命名为“一指连”。UWB技术全称Ultra Wide Band,也就是超宽带通信,拥有500MHz带宽传输数据,具备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功率小、精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室内高精定位、物联网设备交互、文件传输等应用场景。目前,小米旗下一款全新的蓝牙设备加入了UWB无线发射功能,可实现此前发布的“一指连”技术。小米“一指连”UWB技术能够实现厘米级定位和±3度的角度测量精度,并推出了“一指操控”和“一指投送”两大创新功能。一指操控:拿起手机,对准...
【关键词】小米,UWB技术,一指连
【新一代信息技术】广西电信携手中兴通讯率先实现基于2.1GHz的海面5G商用超远覆盖(2021-07-01)
【摘要】 7月1日,C114网讯,近日,广西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在全国首次完成5G基于2.1GHz的海面超远覆盖试点,实现了现阶段5G海面传输的最高速率、最远距离。此次试点在商用航线和极限覆盖等场景进行,基于商用基站和商用终端,在海拔150米站高下,对海上旅游航线进行商用超远覆盖,20M频谱带宽的下行平均速率达到110.47Mbps,是航线4G网络速率的5倍多;2.1GHz NR覆盖的极限距离拉远到43.5公里距离,用户仍能正常视频通话,45公里距离能正常接入,相比3.5GHz,它具有频率低、路损小和绕射能力强等特点。此次试点取得的优异性能表明,海面等超远覆盖场景的商用将成为可能,有力推进了北部湾海...
【关键词】最高速率,最远距离,海面传输
【纺织服装】新型纤维素丝制成的电子纺织品具有巨大潜力(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讯,据外媒New Atlas报道,由于材料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我们开始看到衣服有一天可能不仅仅是为了保暖或保护人体免受风雨的侵袭。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由导电纤维素制成的新线,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新例子,这种线可以加工成纺织品,产生各种用途的电力。该技术用基于一种名为PEDOT:PSS的导电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的墨水对木质纤维素线进行染色。这种“卷对卷”的涂层过程将线变成了导电线,以至该团队宣称其创造的纤维素线拥有创纪录的高导电性,而加入银纳米线后可以进一步提升导电性。由此产生的线可以用家用缝纫机缝制成织物,生...
【关键词】纤维素,电子纺织品,发电
【纺织服装】珞石机器人助力纺织行业实现高效自动化生产(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机器人网讯,作为轻型机器人专家的珞石机器人,一直致力于以技术赋能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机器人技术把人类从繁重、重复、不安全的工况中解放出来,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工问题,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解决整个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助力行业加速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步伐,用效率改变世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珞石机器人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控制系统,使得珞石六轴工业机器人拥有世界一流的性能水平,再通过珞石提供的末端执行机构,把机器人放置在第七轴行走轴上,可以实现一台机器人对应多组纺织机纱线筒自动上下料,高效完成吸纱、拨纱...
【关键词】珞石机器人,自动化,纺织
【纺织服装】细旦再生纤维素纤维超高支纱项目通过鉴定(2021-07-01)
【摘要】 7月1日,纺织机械讯,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福建福州组织召开了由福建新华源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和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细旦再生纤维素纤维超高支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鉴定会。该项目针对再生纤维素纤维设计了专用齿形并采用复合涂层技术处理,提升了梳理效果和质量;为达到细旦再生纤维素超高支纱产业化需求,对各工序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以合理配置工艺和专件器材,建立系统性的细旦再生纤维素纤维超高支纱产业化方案。该项目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了细旦再生纤维素纤维超高支纱的产业化生产。据该项目承担单位表示,为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再生纤维素,超高支纱,项目鉴定
【纺织服装】智能化程度大提升!常州宏大INSHK定形智慧系统将成定形机“标配”(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纺织报讯,2020纺机联合展期间,常州宏大科技(集团)推出的INSHK定形智慧系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INSHK定形智慧系统是对现有定形机的一次全面提升,它是对纺织品多项工艺参数在线实时检测,通过大数据及工艺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完整定形机工艺执行系统,确保了纺织品的定形质量,构建了新一代定形机的控制方式,将对现有的定形加工智能化程度产生重大提升。其中,Hawk Vision密度检测超喂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高速图像测量,拥有抖动补偿专利技术,测控精度高、面料品种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好,并且拥有价格优势。HV-GM200智能在线克重仪,可实现克重实时...
【关键词】INSHK,定形智慧系统,定形机
【文化传媒】音质大升级,索尼精选推陈出新(2021-07-01)
【摘要】 7月1日,新兰新闻,作为高解析度行业的领军者,2018年索尼精选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家高解析度(HighResolution)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将真正符合HighResolutionAudio行业标准认证的音频内容带到广大爱乐人身边,并于2020年12月实现音质升级,上线192kHz/24bit流媒体音乐,正如索尼(中国)音乐事业部总监,索尼精选Hi-Res音乐主编矢崎尚文所说:“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网速和容量的大幅提升,数字音乐流行的格式也在逐步升级。”一直以来索尼精选致力于在移动场景下提升听音便捷性,为发烧友提供从高解析度硬件到音乐内容的整体解决方案。此次,索尼精选推出的TV客户端...
【关键词】音质升级,索尼,品牌
【海洋经济】我国成功开展功能纳米膜公斤级海水提铀海试试验(2021-07-01)
【摘要】 7月1日,海洋知圈讯,随着我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确定,核电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对天然铀资源提出了重大需求。6月16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姜标研究员研究团队在海水提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成功开展了我国首次基于纳米膜的最大规模海水提铀海试试验。本次试验的实施将有效推进我国海水提铀从“实验室”走向“海洋”,为海水提铀的工程化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碳中和,纳米膜,海水提铀
【文化传媒】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取得阶段性成果(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新网讯,承德市文物局30日透露,承德市文物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合作,共同开展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承德市文物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设立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共同合作开展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目前,双方合作完成了避暑山庄清舒山馆、清音阁、临芳墅、戒得堂、宜照斋等13处古建筑遗址的复原研究硕士生论文,并正在开展珠源寺、花神庙、广元宫、永佑寺、鹫云寺、乐成阁、千尺雪等处古建筑遗址历史原貌的复原研究和艺术再现,从勘...
【关键词】复原研究,艺术,古建筑
【煤 炭】淮北矿业集团2个技术装备被国家能源局列为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2021-07-01)
【摘要】 7月1日,淮北矿业集团讯,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列入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共26项,涉及煤炭行业的仅有2项,分别为淮北矿业集团“煤矿物联网平台与单兵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和桃园煤矿KJZ21矿井轨道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项目。该项目成功研发应用,解决了复杂工况环境下WiFi无线传输距离短、稳定性不足、带宽低、延时高的问题,并实现数据传输跨基站无线漫游等功能。同时注重小型化、多功能、实用性装备设计,打通井下各系统数据接入通道“最后一公里”。该项目2020年获安徽省科学进步三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进步三等奖,并取得发明专利一项...
【关键词】淮北矿业,技术装备,煤炭行业
【新 能 源】我国首台百吨级自主设计制造乏燃料运输容器下线(2021-07-01)
【摘要】 7月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6月30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百吨级乏燃料运输容器——CNSC乏燃料运输容器顺利下线。作为国内首台批量化生产的国产化百吨级乏燃料运输容器,将进一步夯实中核集团乏燃料运输保障能力。乏燃料运输容器是乏燃料运输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本次下线的CNSC乏燃料运输容器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运输核电站乏燃料组件的专用设备,能够装载21组乏燃料组件按照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跌落、火烧等安全性验证试验,能够保证乏燃料货包的安全运输。下线容器即将投入到核电站乏燃料运输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我国乏燃料运输能力,发挥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自身优...
【关键词】百吨级,自主设计制造,乏燃料运输容器
【高端装备】美国将使用3D技术建造交付第一艘商船(2021-07-01)
【摘要】 7月1日,腾讯网讯,美国ABS船级社、Robert Allan Ltd.,、Signet Maritime Corporation以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合作,使用终端至终端的3D设计流程完成一艘商业船舶设计、建造及验证。这也是美国首次在船舶上进行这种类型的项目。由Robert Allan设计的混合动力拖轮 (ART)将在德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港为船舶和海工设施护航。据悉,这艘混合动力拖轮将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颁发的检验证书,并根据ABS船级社的要求进行建造和运营。3D模型将应用于所有结构的设计及建造中。这一过程预计将简化整个设计、验证及建造期间各相关方的沟通,降低了成本以及投入的时间。
【关键词】3D设计,简化流程,降低成本
【化 工】国内首套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业化项目签约(2021-07-01)
【摘要】 7月1日,化工在线讯,6月,沈鼓集团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与安阳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设备总承包合同,该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国内第一套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业化生产装置,并且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业化生产装置。该项目利用河南顺成集团产生的焦炉煤气和安钢炉料公司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11万吨甲醇同时联产7万吨LNG,不仅实现碳减排,还生产出绿色低碳燃料,大幅减少了企业大气污染并充分实现资源的高价值综合利用。可以预见,安阳顺利二氧化碳制绿色低碳甲醇(碳中和)项目的建成将有利地丰富我国的节能减排方式,并最终成为减...
【关键词】国内首套,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业化项目签约
【化 工】我国煤气化装备再创佳绩(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0日,晋华炉3.0辐射废锅副产蒸汽达产达效长周期稳定运行现场会传出佳讯:具有标志意义的晋华炉3.0在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连续稳定高效运行超过百天,单炉生产有效气97000标准立方米/小时、副产9.0~9.8兆帕、饱和蒸汽60吨/小时,创造了新的里程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表示,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和利用的核心技术,晋华炉的研发与应用引领了我国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晋华炉3.0在全国单体能力最大的新疆天业汇合建设的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气化装置上成功运行,废锅副产蒸汽达产达效稳定运行100天,性能指标优异...
【关键词】我国,煤气化装备,再创佳绩
【化 工】兰州石化茂金属聚丙烯纤维料首次工业试生产成功(2021-07-01)
【摘要】 7月1日,化工在线讯,5月28日11时,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聚丙烯装置成功产出茂金属聚丙烯纤维料产品,标志着公司首次茂金属聚丙烯纤维料工业试生产成功,创造了国内同类产品一次开车成功的记录,是该产品向规模化生产迈出的关键一步,为国内同类产品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石化院兰州中心2018年完成了“茂金属聚丙烯纤维料的中试开发”研究项目,依托该项目形成的中试技术,双方合作在中国石油聚烯烃重大科技专项立项研究。一次产出茂金属聚丙烯纤维料产品,是石化厂聚烯烃联合车间继低密度装置茂金属产品成功生产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关键词】兰州石化,茂金属聚丙烯纤维料,首次工业试产
【化 工】我国能源装备领域获重大突破(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组织的首台套天然气长输管道国产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鉴定验收会在浙江衢州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机组性能完全满足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运行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能源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在工业性考核期间,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简称“燃驱压缩机组”)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运行可靠性,其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关键生态指标——氮氧化物排放优于进口现役机组。在可靠性方面,“千小时故障停机次数”指标也优于进口机组同期水平。截至目前,机组已经稳定运行超过...
【关键词】我国能源装备领域,获重大突破
【轻工造纸】日本触媒成功研发专用于纸尿裤的吸收性树脂再生技术(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纸业网讯,近日,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宣布,该公司开发出一种用于纸尿裤的高吸收性树脂的再生技术。该项技术由日本触媒与Total Care System公司、Livedo公司3家公司联合开发。Total Care System公司在回收纸尿裤方面有着良好的业绩,Livedo公司则是日本纸尿裤专业生产厂家。日本触媒的高吸收性树脂产量居世界首位。在全球对纸尿裤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将此前被焚烧处理的纸尿裤用树脂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2021财年开始,日本触媒将在福冈县大牟田市的Total Care System工厂开展实验,以尽早实现商业化。高吸收性树脂...
【关键词】日本触媒,吸收性树脂,再生技术
【电 力】中节能(黄骅)垃圾发电项目顺利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2021-07-01)
【摘要】 6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6月25日,中节能(黄骅)生活垃圾发电项目1号机组一次性顺利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各项技术参数指标整体达到优良。据悉,该项目规划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一台日处理600吨炉排式垃圾焚烧炉,配一台1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设计年利用小时数8000小时,项目投产后年处理生活垃圾约24万吨。运行承载能力将辐射整个渤海新区。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节能
【石油天然气】吉林油田依靠物联网实现举升技术智能化(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24日,吉林油田借助物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优势,积极研究探索智能举升技术,实现油井供采平衡自动平衡,达到节能降耗、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吉林油田储层渗透率低,油井普遍低产液,常规举升方式初期投资高,日常维护工作量大,系统效率低。吉林油田油气工程研究院将物联网技术与举升技术有机结合,在试验产液、含水计量及智能冲次调整等方面取得初步成功,为建设智能化油田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开展抽油机液量自动计量试验,首次实现了油井产液量24小时动态监测与显示,取得了产液量计量方法的突破。利用物联网技术试验井口微波式含水实时测...
【关键词】吉林油田,物联网,技术智能化
【石油天然气】新疆油田钻井数字化推进工程技术降本(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6月25日,新疆油田通过应用持续建设的远程技术决策中心,在玛湖油田艾湖2井区完钻6口水平井,平均钻井周期23.9天,较2020年的32天缩短36.8%。地质工程经济评价数字化发展、一体化整合,为深入推进工程技术降本增效提供了智力支撑。新疆油田远程技术决策中心一体化管理平台是由工程技术、工作流程和IT功能平台组成的协同工作系统,由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建设。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努力,新疆油田建成了钻井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具备实时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实时作业监控与优化、模板建立与作业预警、多专业协同地质导向四大功能,形成钻...
【关键词】新疆油田,远程技术,决策中心
【资产管理】布局债券与股票多头策略,量化私募加快攻城略地步伐(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上海证券报讯,随着私募业的快速发展,量化私募不仅内部厮杀激烈,而且在募集层面也面临着与其他策略私募的竞争。因此,量化私募正不断丰富产品线,拓展能力圈,一方面供私募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则能够提升自身对资金的吸引力。灵均投资表示,发行量化多头策略产品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市场风格变化比较快,指数大概率处于震荡状态,贝塔收益可能不太显著,量化多头策略产品在这一行情下具备优势,而且有望获得更丰富的阿尔法收益来源。二是过去3年的实盘数据显示,相比主观多头策略,量化多头策略的收益率和回撤情况均较为亮眼。除了拓展股票量化多头策略,...
【关键词】债券,股票多头策略,量化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