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不戴就断电,共享电动车智能头盔上线(2022-09-22)
【摘要】 9月22日,澎湃新闻讯,近期,长沙县第一批共享电动车高端智能感应头盔正式投入使用。9月21日,长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人员特意来到街头体验了升级版的智能头盔。扫码、取出头盔不佩戴,工作人员发现共享电动车无法启动,但只要按要求戴上,共享电动车便恢复正常。同样,如果在行驶途中摘下头盔,电动车将立刻发出“车辆即将断电请佩戴好头盔”的提示,并在30秒后断电。“预计到10月15日,我们会完成对全县所有共享电动车的技术升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长沙县共享电动自行车头盔已经过几代升级。2021年3月《湖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辖区各家共享企业都为共享电动车配备了头盔。从最初由一根塑料绳拴在车上,到2021年逐步升级为4G智能头盔,运用4G通信技术识别用户取还头盔的动作,实现扫码开锁后头盔自动弹开,还车时先归还头盔才能关锁。几次技术迭代升级,既是对全县戴帽率提升的有效助力,又是对共享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反哺。
【关键词】共享电动车,智能头盔,长沙
【共享经济】工信部:国内北斗高精度共享单车投放量突破500万辆(2022-09-21)
【摘要】 9月21日,北京商报讯,9月20日,在“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透露,近年来,我们大力支持北斗短报文、高精度、低功耗等芯片/模块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改进工艺、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完善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支持车道级应用,2022年上半年,平台北斗活跃用户量平均每日4030万,业务量每日3.2亿次。北斗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北斗高精度共享单车投放量突破500万辆,货车前装北斗超过百万辆。2022年上半年,新进网手机中有128款支持北斗,出货量合计1.32亿部,出货量占比达98.5%。
【关键词】北斗,共享单车,投放量
【共享经济】高德打车AR实景找车功能全面上线,覆盖6万多景区、商圈、车站(2022-09-09)
【摘要】 9月9日,蓝鲸TMT讯,8日,高德打车AR实景找车功能全面上线。据了解,在全国6万多家景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四个城市的90座商场、高铁站,乘客叫车后,可以使用AR实景找车功能,在AR实景导航的引导下找到上车点。具体到各类场景,在景区等室外场景下,乘客在高德叫车后,点击“进入步行导航”按钮并竖起手机,就会进入AR导航模式,在实景中会出现行进方向的引导标识,乘客按照引导前行,即可精准地抵达选定的上车点,避免找错位置;在交通枢纽、商圈等室内场景下,乘客叫车后,点击“AR”按钮,行进方向的引导标识就会出现在实景中,乘客按照引导前行即可。据介绍,此前,高德打车率先在北京的五个商场上线了AR实景找车功能。数据显示,AR实景找车功能能够帮助乘客精准地找到上车点,缩短了上车时间。高德打车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除了让叫车更快,高德打车还聚焦“快上车”,形成了上车全场景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德打车,AR,实景导航
【共享经济】浙江宁波:小遛共享推AI视觉停车技术(2022-08-29)
【摘要】 8月29日,京报网讯,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工作委员会成立会议上,小遛共享作为首批核心代表企业签署了行业自律公约。这也是目前被广泛运用在机动车自动驾驶领域的“AI视觉”技术首次被运用在共享单车骑行领域,进一步奠定了小遛共享“行业停车技术”引领者的江湖地位。小遛共享重磅首发的这项“AI视觉停车”技术,通过在路面布置绿色“T”型图标作为停车标志线标识,运用单摄像头实现“厘米级”定位和车辆位置姿态一致性,同时,通过深度学习及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停车准确率的不断优化。在展会现场,小遛共享创始人朱波介绍说,该项停车技术具有深度学习算法,算法识别率≥97%;控制车辆精准停放,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可实现90度停车,测向精度达到度级;灵敏度高,采用0.5T FLOPs高性能AI芯片,识别灵敏度<1.8秒;能适应各种复杂场景,性能稳定。
【关键词】小遛共享,AI视觉停车技术,深度学习算法
【共享经济】滨海高新区启动“智能封签”项目试点:智慧监管“锁”牢外卖安全(2022-08-22)
【摘要】 8月22日,北方网讯,如今,外卖几乎成为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生活的“标配”,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滨海高新区近日在全市率先启动智能封签项目,在外卖餐食封签工作中开启智能监管,牢牢“锁”住外卖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作为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领域智慧监管方面的探索性尝试,此项工作在全国尚属首例。记者在以“‘食安封签’落地滨海进万家”为主题的智能封签项目试点启动仪式上看到,一份装有外卖的塑料袋开口处,被一只绿色电子密封夹“锁”住,这就是智能封签。而在旁边电脑上的“高新区外卖智能封签数据监控”平台,可实时查看外卖运送等情况。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封签可与监管部门的主机或手机App等相连,将封签的开关时间、锁体状态、当前位置等相关信息随时上传,让监管部门、餐饮商家和消费者及时了解外卖“身在何方”,以及运送过程中是否有被打开、污染等情况,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关键词】外卖,智能封签,外卖食品安全
【共享经济】美团亮相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无人机助力“3公里15分钟”万物到...(2022-08-19)
【摘要】 8月19日,猎云网讯,“点点手机,在网上种草的口红,就能从离家最近的百货商场发出,无人机最快15分钟就能送到消费者的手中。”8月18日,美团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多款在仓、在途、在楼机器人产品,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基于即时零售全场景下的硬核科技体验。据悉,从2021年起,美团零售业务启动智能仓项目,从仓库分拣业务场景入手,相继完成了智能冻品分拣到线、智能双层分拣到团、AMR等技术落地。“美团基于实际零售场景和真实用户需求,重点投入能够对人形成补充和助力的智慧化、自动化技术,致力于提高零售行业效率。”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在自动配送车、仓内分拣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近年来,美团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也明显增多,尤其是以自动配送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领域。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线上线下零售边界进一步消融,消费者多元需求需要科技创新的“发动机”驱动。未来,美团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依托线下实体商家的本地供给,通过最快、更好的即时物流履约能力,服务更多本地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
【关键词】美团,无人配送,分拣
【共享经济】饿了么智能头盔专利获授权,进一步提升骑手安全保障(2022-08-05)
【摘要】 8月5日,TechWeb讯,近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饿了么智能头盔获得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220131561.5)。这款头盔内设提示模组、通信模组,可以进行语音播报,骑手还能通过头盔直接与客户交流,避免骑行过程中操作手机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头盔内置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若骑手没有正确佩戴头盔或者遇到碰撞等意外情况,就会被立刻识别。根据专利说明书,饿了么智能头盔集合了多种模组:通信模组包含蓝牙耳机、麦克风等;检测模组的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能够对配送异常进行检测识别;提示模组可以与骑手接单APP进行连接,将系统提示信息转化成语音播报;信息采集模组可以确认头盔佩戴者信息。据了解,该款头盔已经在全国推广试点,饿了么对每顶智能头盔进行补贴。骑手可根据自己配送需要,选择是否使用智能头盔。智能头盔分为冬季版和夏季版。夏季版更加轻便、通风。
【关键词】饿了么,智能头盔,专利
【共享经济】日本7-Eleven联合ANA拟于2025年推出无人机配送服务(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钛媒体讯,据共同社7月28日消息,有关用小型无人机配送便利店商品的服务,7-Eleven日本和ANA控股公司27日宣布将力争在2025年度实现实用化。设想是向购物不方便的离岛和山区进行配送。预计将利用可以从智能手机进行订购的7-Eleven商品配送服务。道指出,两家公司从2020年开始共同进行了多次实证试验,预计最快今秋在福冈市的离岛再次进行测试。ANA将推进确立运航体制和选定无人机的工作。7-Eleven将推进设置店铺用地内的无人机起降点以及选出可用无人机配送的商品。
【关键词】无人机配送,7-Eleven,商品配送服务
【共享经济】三一重卡联手小马智行,年内量产自动驾驶卡车(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中国质量新闻网讯,7月28日,三一重卡与小马智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高端自动驾驶重卡产品,共同发展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基于各自资源和技术优势展开全面合作,三一重卡线控底盘和整车开发领域的技术+小马智行“虚拟司机”技术,深度合作。共同定义和开发面向未来智慧物流的车规级、带冗余的L4级别高端智能重卡产品,赋能未来干线物流运输。目前,基于三一新能源卡车平台打造的自动驾驶两台样车已经进行全面路测试验,累计里程超两万公里,为后续车辆研发和量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合资公司计划于2022年内实现小规模量产自动驾驶卡车,2024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几年后年产量将有望突破万辆规模。根据双方商业化运营经验,基于更为合理的车辆控制及路径规划,自动驾驶卡车较传统卡车可节能10%~20%。
【关键词】自动驾驶卡车,三一重卡,小马智行
【共享经济】高德公布业内首个城市内车道级导航,并首先在北京市开展内测(2022-07-28)
【摘要】 7月28日,蓝鲸TMT讯,高德地图宣布已可支持城市内普通道路的车道级引导,并首先在北京市开展内部测试。据了解,被邀请参与测试的用户在驾车使用高德地图时,能够全程体验到动态三维、指引更精细的导航服务。据介绍,这是业内首个在智能手机端推出的支持城市内道路、全程一体化的车道级导航产品。该产品能够将城市内道路和周边环境信息,包括具体车道数、红绿灯和周边楼宇等,以三维立体的科技模型在高德地图中呈现,并通过动态箭头和车道引导进行更细致的指引。新一代高德车道级导航是实时高清渲染、AI自动化建模、动态视景等多种前沿技术的整合应用。
【关键词】高德,车道级导航,内部测试
【共享经济】长沙成为共享电动自行车智能头盔首批应用城市(2022-07-15)
【摘要】 7月15日,潇湘晨报讯,近段时间长沙持续高温热浪,骑共享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的人多了起来,也给交通出行安全埋下隐患,不过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将改变这一现象。记者13日从市交警支队获悉,长沙升级共享电动自行车“智能头盔”,用户不戴头盔,电动自行车将直接断电无法使用。目前升级版智能头盔正在陆续投放市场,预计年底全部完成替换。长沙共享电动自行车头盔已经过几代升级。2021年3月《湖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长沙各家共享企业都为共享电动车配备了头盔。从最初由一根塑料绳拴在车上,到2021年逐步升级为4G智能头盔,运用4G通信技术识别用户取还头盔的动作,实现扫码开锁后头盔自动弹开,还车时先归还头盔才能关锁。“不过老版的头盔无法识别控制是否戴在用户头上,导致仍有部分用户骑行不戴头盔。”市交警部门相关人员表示,智能头盔技术再次迭代升级,全部投入使用后,有望在年底实现共享电动自行车“戴帽率”100%的目标,长沙也成为智能头盔首批应用城市,更好地为市民安全骑行服务。
【关键词】共享电单车,升级版智能头盔,试点
【共享经济】“慧治网约车”来了,可精准识别非法运营车辆(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科技日报讯,“发现违规车辆津H02×××。” 在预警点位的执法人员收到车载移动布控设备的报警提示和违法车辆抓拍图片后,迅速通知前方执法人员采取布控措施,不到30秒,执法人员就在距离预警点位200米的红绿灯路口引导涉嫌违法车辆靠边停靠并实施执法检查。得益于《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会同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积极探索打造能够服务于一线执法、应用于实际场景的数字化治理模式,联合打造了“慧治网约车”数字化应用体系。“慧治网约车”数字化治理场景通过汇聚企业登记、行政审批、执法监管以及平台企业的订单信息等数据,自动识别高风险违规车辆并提供热力图和预警信息,不仅能够实现执法勤务的灵活部署和执法检查的精准实施,还能够一键获取有关网约车的订单数据等证据材料,保证了执法取证的快速进行,减少对社会车辆和道路交通的影响。通过以上慧治举措,天津市网约车订单合规率不断攀升,交通运输部对全国36个中心城市订单合规率排名显示,天津市排名已从2021年8月的第25名跃升至今年5月的第15名,订单合规增长率全国第一。
【关键词】慧治网约车,天津,非法运营打击
【共享经济】外卖骑手戴上智能头盔,劳保用品添“智”,劳动安全加“码”(2022-06-28)
【摘要】 6月28日,工人日报讯,智能头盔、5G智能安全帽、“自带”安全培训的安全帽……随着科技的发展,劳保用品不断更新换代,在各项新技术的加持下,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满足不同工作需要的高性能劳保用品不断被开发出来。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以及生产作业环境的改变,职工对劳保用品有了新需求,期待劳保用品的配备和发放都能与时俱进。受访专家建议,运用新技术为劳保用品添“智”,为劳动安全加“码”,在提升劳保用品功能性和舒适度的同时,在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上实现智能化。今年4月起,美团公司在北京、珠海、佛山、苏州、东莞等地试点投放了10万顶智能头盔,这款头盔采用物联网传感器检测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以及5G通信技术,搭载的语音通话和接单功能,大大提升了配送安全性。“不戴头盔就相当于没打卡,戴头盔时长不达标,会视为缺勤。”谈起头上的智能头盔,美团外卖骑手张军说,夏天总有骑手觉得戴头盔太热,不愿戴,现在智能头盔能自动监测骑手戴盔情况,相当于强制性要求戴头盔,降低了安全隐患。
【关键词】外卖骑手,智能头盔,安全保障
【共享经济】文远知行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传感器套件WeRide SS 5.0(2022-06-07)
【摘要】 6月7日,TechWeb讯,6月7日消息,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正式发布全新一代自动驾驶传感器套件WeRide Sensor Suite 5.0(简称WeRide SS 5.0),并宣布搭载该套件的Robotaxi车队已全面投入规模化测试与应用。WeRide SS 5.0拥有12个摄像头、7颗固态激光雷达,共同构成6大感知模组,布局在车身不同位置,让自动驾驶套件真正与汽车融为一体,最大化保留车身原有造型的同时实现全方位的强大感知能力。据介绍,相较文远知行上一代传感器套件,WeRide SS 5.0在尺寸和重量上进一步缩减:顶部前感知模组高度减少66%,厚度减少15%,整体重量减少17%。WeRide SS 5.0的诞生不仅是文远知行史上最快的一次传感器套件升级,也是跨度最大的一次突破——从机械激光雷达向固态激光雷达的硬件迭代、从聚焦高端配置向多样化配置的技术普惠过渡。
【关键词】文远知行,自动驾驶,传感器套件
【共享经济】上汽共享电动汽车调度专利公布(2022-06-01)
【摘要】 6月1日,界面快报讯,天眼查App显示,5月2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共享电动汽车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在共享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场景下,能够以目标网点在历史时刻下的第一取车订单量、第一还车订单量、外源特征来预测第二取车订单量和第二还车订单量,并进一步考虑实时运行状态进行车辆调度。基于本发明,能够实现共享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需求预测,并结合网点实时资源生成最优的车辆调度方案,以此实现网点供需平衡,以更小的调度成本实现更高的订单达成量和用户满意度。
【关键词】共享电动汽车,车辆调度,专利
【共享经济】饿了么上线AI菜品分析系统,助力餐饮商户发力外卖业务(2022-05-25)
【摘要】 5月25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2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饿了么方面获悉,饿了么近期面向商家上线了一款AI菜品分析系统“饿小味”,帮助商家研发新菜品、设计套餐,助力餐饮商户发力外卖业务。根据饿了么平台数据,5月以来,平台新签约餐饮商户数不断攀升。同时,平台上餐饮外卖订单较4月同期增长三至四成,适合家庭用餐场景的品质营养套餐需求明显增加。夏季的火锅、烧烤、龙虾等品类的特色餐饮外卖订单也在快速增长,基本达到去年夏季的日平均订单量。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帮助商家更好地解决外卖产品在套餐设计、新菜研发上的痛点,平台近期面向商家上线了一款AI菜品分析系统“饿小味”,通过平台的数字技术及市场洞察能力,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商家研发新菜品、设计套餐。
【关键词】饿了么,AI,菜品分析系统
【共享经济】Uber方面宣布已在加州试点自动驾驶送餐服务(2022-05-20)
【摘要】 5月20日,三易生活讯,日前Uber方面宣布,已在加州的Santa Monica与West Hollywood两座城市推出了自动驾驶送餐试点项目。据悉,在此次自动驾驶送餐服务试点中,Uber将分别与Serve Robotics和Motional两家公司合作开展基于人行道机器人的送餐服务,以及基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送餐服务。据悉,Uber此次试点的人行道机器人送餐服务将由Serve Robotics提供人行道机器人。后者总部位于旧金山,是由Uber旗下Postmates自动交付部门分拆后成立,旨在通过自动人行道送货机器人解决最后一英里的交付问题。此前在去年三月,该公司曾获得英伟达独家投资的1000万美元。对此Uber方面表示,此次试点项目所搜集的数据将用于未来自动驾驶送餐服务的大规模推广,并表示,“该技术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大规模运作”。此外据其透露。这两项自动驾驶送餐服务所使用的车辆均有操作员实时监控。
【关键词】Uber,自动驾驶配送,送货机器人
【共享经济】北斗高精度共享单车大规模应用(2022-05-20)
【摘要】 5月20日,中国网讯,在5月18日新闻联播中,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已发布《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产业生态范围进一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北斗高精度芯片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应用突破500万辆,成为北斗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的里程碑,北斗大众应用进入黄金期。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华大北斗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亮在采访中表示,作为北斗芯片在大众领域规模化应用的典型成果,北斗高精度定位在共享出行领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解决共享单车无序停放这一城市治理难题最合适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共享单车,北斗芯片,乱象治理
【共享经济】顺义区引入美团无人配送车助力疫情防控工作(2022-05-06)
【摘要】 5月6日,潇湘晨报讯,近日,美团无人配送车首次为顺义区南法信镇焦各庄村封控区群众配送生活物资,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配送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该款美团无人配送车拥有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更智能、更安全、更稳定,续航里程约120余公里,装载量150余公斤,可适应全天24小时大规模需求。此外,为确保该无人配送车无故障运转,美团派驻一名工作人员全天驻守现场。
【关键词】美团,无人配送,疫情防控
【共享经济】商汤推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物资“无接触”配送(2022-04-25)
【摘要】 4月25日,蓝鲸TMT讯,上海疫情形势牵动人心,记者从商汤科技方面获悉,该公司已携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上海抗疫。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由于聚集着多支医疗队与志愿者团队,每天都需要进行各类物资的“无接触”配送,以及医护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灵活转运。了解相关需求后,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接驳小巴与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团队加班加点,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了12公里的自动驾驶路线调试,目前小巴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助力抗疫物资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高效运送,以技术支援临港新片区抗疫。
【关键词】“无接触”配送,人工智能,商汤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