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国内首部全LED虚拟拍摄电影《未知行星》概念片在渝发布(2021-10-29)
【摘要】 10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员会、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1中国科技影视高峰论坛”举办。论坛上一部由LED虚拟拍摄的作品得到关注。这部由达瓦未来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电影《未知行星》概念片,运用了LED虚拟拍摄技术打造。在传统绿幕拍摄+后期合成流程统治影视特效制作几十年后,LED虚拟制片技术的出现真正颠覆了整个特效行业,并且在《星球大战》美剧《曼达洛人》的拍摄中大放异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电影和电视剧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所见即所得”的虚拟拍摄技术。采用全LED虚拟拍摄,演员就在虚拟画面中表演,表演难度大幅降低。另外还可实时输出合成后的影片,直接就能看到成片效果,易于及时修改。加上不需要花大量人力进行抠图,拍摄周期大幅缩短、拍摄成本大幅降低。
【关键词】虚拟拍摄,重庆市,科技影视
【文化传媒】爱奇艺与上海电影学院成立“智能制作联合实验室”(2021-10-25)
【摘要】 10月25日,互联快报网讯,24日,“上海电影学院&爱奇艺智能制作联合实验室”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电影特效国际高峰论坛上揭牌。双方将依托实验室聚焦声音优化、纯视觉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创新合作,并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影视工业化发展。共同的研究理念让爱奇艺和上海电影学院一拍即合,将在虚拟制作、人工智能、音视频创作等多个领域合作,以技术创新解决行业难点,推动中国影视工业化进程。爱奇艺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合作中,声音优化和纯视觉动作捕捉都属于虚拟制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优化将提升影视剧自动配音的效果,使译制片配音更快更好,进而帮助中国影视内容走向全球。动作捕捉是虚拟偶像的关键技术之一,双方将围绕提升识别实时性、多部位识别精准度等,探索手机摄像头完成动作捕捉,降低虚拟偶像的制作门槛。
【关键词】爱奇艺,智能制作,声音优化
【文化传媒】Google与AT&T合作Stadia串流技术,藉此打造定制化串流游戏服务(2021-10-22)
【摘要】 10月22日,百度新闻讯,日前,Google证实与AT&T合作Stadia流媒体技术,借此打造定制化流媒体游戏服务。以目前AT&T提供流媒体游戏服务,将以限期内免费游玩的《蝙蝠侠:阿卡汉骑士》为主打,吸引更多人使用此项服务。同时,AT&T也将通过搭配旗下5G连网服务,或是家庭宽带上网方案销售此项流媒体游戏服务内容。由于在Google Stadia服务中并未上架《蝙蝠侠:阿卡汉骑士》等游戏作品,因此可以确认AT&T此项服务仅使用Stadia背后流媒体技术,内容部分则是以自身洽谈合作项目为主。代表Google在此合作中仅提供流媒体技术,并且让AT&T能更专注在内容合作洽谈,并且通过定制化服务界面对外提供订阅使用。
【关键词】串流技术,游戏服务,流媒体
【文化传媒】Vfine公播系统用音乐+技术赋能公播行业健康发展(2021-10-19)
【摘要】 10月19日,网易新闻讯,近日,国内优质商用音乐服务商Vfine Music上线Vfine公播服务系统,为各类型的商业空间、营业场所及公共场所提供智能、正版、一站式的背景音乐解决方案,用AI智能技术赋能公播行业发展,为公播音乐领域带来更安全、更透明、更便捷、更多元的选择。此次上线的公播服务系统中,Vfine全面置入了官方原有的正版海量音乐曲库,为不同行业的客户进行针对性的选曲和歌单定制服务。在轻量级播放系统和店铺播放数据监测下,企业客户可以进行科学智能的播放计划编排,在Vfine公播后台自行设置歌单,按照年、季度、月、周自定义时间、节日等多重维度播放计划。除此外,AI智能语音功能是此次Vfine公播服务系统的一大亮点。用户可以在后台自行输入文本,将文字转换为语音播放,并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发音人、语调、语速等,方便企业用户进行快速的语音插播。
【关键词】公播系统,音乐,技术
【文化传媒】中国移动5G FUN映厅惊艳亮相(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浙江新闻网讯,28日,中国移动5G FUN映厅正式上线。5G时代下,迅猛发展的科技改变了我们探知世界的触角,也改变了大众生活娱乐的方式。不知不觉,“云观影”“线上发行”等词汇开始活跃,新的“家庭观影模式”也悄然兴起。作为5G服务大众的“先行者”,中国移动早就在“数字院线”的推广上做足了准备。从今年5月17日在移动宽带电视“准同步院线”上映国内首部战疫记录电影《一起走过》,再到上影节期间独家上线了4K修复版《女篮5号》、《纸蜘蛛》、《尤利》和9部“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推荐的年度优质影片,可以说为众多影迷输送了一波又一波的“超级福利”。
【关键词】中国移动,5G,数字院线
【文化传媒】科技创意多角度展示古都新貌(2021-09-24)
【摘要】 9月24日,科技日报讯,昨天上午,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北京展区以“古都新貌——北京文化新篇章”为主题,聚焦红色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带来280件展品、21项互动体验,成为文博会现场的关注焦点。北京展区共738平方米,但VR、AR、AI、CAVE、8K、5G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将有限的实体展陈空间拓展成了无限、立体、生动的文化空间。步入展厅,具备裸眼VR效果的多媒体CAVE沉浸式空间最为吸睛。高4米、宽7米、进深4米的屏幕围合而成的空间内,正在播放短片《韵漫京城》。从最美中轴线到北大红楼再到798艺术区,观众站在屏幕前,就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北京的古都新貌,大家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关键词】科技创意,古都文化,北京
【文化传媒】3D打印新技术推动传统古建文化传承(2021-09-15)
【摘要】 9月15日,科技日报讯,赏心悦目的中国古建筑模型不仅仅是件艺术品,更是一种严谨的古建专业表达方式。在古建筑的研究、教学、存档以及实际施工中,古建模型是一种非常有用、有效的工具和方法。通常,古建模型是由经验丰富的木工师傅基于传统木工方式制作而成,历时数月,周期长、成本高。最后成品的模型常常是孤品,存放于博物馆,对一般人而言,可望而不可即。最近,3D打印新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已成功研制出三个古建模型(南禅寺大殿、法起寺三重塔、故宫角楼)。与传统木作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快捷、精确,成本大大降低,非常适合于广大的古建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3D打印机可以将数字模型直接转化成实体,可不间断工作,免去了木作方式的锯、刨、凿、雕等过程。以前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模型,现在只要几周就足够了。例如,用4台打印机制作故宫角楼模型,大约2星期就可完成。
【关键词】3D打印,古建文化,技术
【文化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将推出全国首个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2021-09-09)
【摘要】 9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8日,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暨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京举行。本次合作中,最大亮点在于三方将携手打造全国首个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三方将共同推进剧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提升剧场智慧化水平,逐步实现创新科技在剧场智慧管理、智慧运营、观众体验、线上演播、多剧场联动直播等场景的应用落地,打造行业领先的“5G智慧剧场”示范,并携手推动“5G+4K/8K超高清+云网一体”在演艺产业的应用,促进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助力舞台艺术业态创新和剧场数字化升级。
【关键词】国家话剧院,5G,智慧剧场
【文化传媒】以优质音乐内容为主,流媒体技术为辅,创造音乐宣发新玩法(2021-08-31)
【摘要】 8月31日,所有的业务形态以聚合的形式通过流媒体呈现,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用户的手中。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干预甚至影响着榜单变化的元素。它在内容创作和传播途径上相比很多传统宣发手段都有创新。现在,基于5G时代的通信网络,咪咕音乐研发了一个新的音乐媒介产品视频彩铃,在通话前30秒会给用户提供不同与过去音频的一段视频,用于音乐、影视宣发。例如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和今年的《创造101》等等IP都尝试了这一宣发途径,传播效果可观。
【关键词】音乐内容,流媒体技术,音乐宣发
【文化传媒】用世界先进影视技术舞动“十四五”(2021-08-31)
【摘要】 8月31日,在今年两会期间推出的创意MR艺术舞台秀《舞动“十四五”》,视频时长严格卡在145秒,为契合“十四五”规划可谓“武装到了牙齿”。这次拍摄,首次把工场的两大利器——MOCO运动控制系统(Motion Control)和MR智能演播厅合体。”MR智能演播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四面屏AR演播系统,MOCO运动控制系统也是全球顶级的影视拍摄系统,二者的结合实现了很多“不合理的任务”。技术难点之一是虚拟制片的流程。主创团队这次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影视工业流程——虚拟制片。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忍受绿幕,也无须等待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后期,所有关键决策人现场协作,实时生成最终画面,立等可取,随时可改。
【关键词】影视技术,艺术舞台,演播系统
【文化传媒】沈阳故宫全息剧院“再现”清帝东巡场景(2021-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新闻网讯,中国国内首座宫廷博物馆全息剧院3日亮相沈阳故宫介祉宫。该剧院采用“第4代AR全息数智人”技术和无头盔AR全息技术“再现”清帝东巡期间,后妃向皇太后问安的场景。全息剧院通过展示出与真人等大的全息历史人物形象,与介祉宫真实的宫廷环境融为一体,形象而真实地再现历史上皇太后、皇后等人物的宫廷生活,画面清晰、色彩饱满、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生动形象。沈阳故宫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故宫全息剧院合理利用原状陈列,将其作为展演舞台,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技与文物的结合之美,享受沉浸式的博物馆参观体验。
【关键词】沈阳故宫,全息剧院,AR技术
【文化传媒】AI“征战”东京奥运会,人工智能+体育赛事未来可期(2021-08-02)
【摘要】 8月2日,科技日报讯,目前,东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据悉,本届东京奥运会采用了AI评分、视觉追踪等多项科技,在安全检查、动作捕捉、辅助评分多个环节发挥了作用。为了让赛事评分更加公正,此次东京奥运会在体操项目上引进了由日本富士通公司开发的AI评分辅助系统,在2019年世锦赛,国际体操协会就应用了该评分系统。据悉,本届东京奥运会运动员的最终得分,就是结合AI和裁判的判断,再经裁判综合判断后,最终打出的分数。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正逐渐显现。但现在的技术大多采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作为边裁提高判罚精准度,避免误判。成熟的AI评分系统,要能够基于运动员动作和姿态,独立做出与人类专业裁判一致且完整的评价。
【关键词】人工智能,体育赛事,东京奥运会
【文化传媒】东京奥运转播“首次”采用中国云技术(2021-07-29)
【摘要】 7月29日,中青网讯,在2021年的7月23日,我们迎来了延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因疫情防控空场举办,东京奥运超99%赛事将用中国云技术转播。这是1964年奥运会电视直播以来,又一次奥运技术变革。2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发布会上表示,感谢中国提供的技术,为全球奥运观众提供新颖的观看体验。阿里云表示,OBS将提供三维运动员追踪技术,让观众看到每个运动员的实时奔跑速度,并提供比赛不同阶段的详细分析。云技术(Cloudtechnology)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
【关键词】东京奥运,转播技术,云技术
【文化传媒】利用数字技术助推电影行业多领域融合发展(2021-07-23)
【摘要】 7月23日,人民日报讯,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采用新技术,为今后网络电影的传输朝着观众的不同需求提供强大的技术基础。采用新技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利用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技术,将这些技术联合起来助力电影行业朝着多媒体发展;第二是提高传输能力,传输电影的方式从拷贝到硬盘再到卫星下载分发、放映。而5G实现了将电影一对一传输到电影院,同步传输到观众家中;第三是实现高速度;第四是存储能力,即大数据。电影从现场拍摄到绿幕拍摄结束,虚拟拍摄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影行业,融合发展
【文化传媒】音质大升级,索尼精选推陈出新(2021-07-01)
【摘要】 7月1日,新兰新闻,作为高解析度行业的领军者,2018年索尼精选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家高解析度(HighResolution)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将真正符合HighResolutionAudio行业标准认证的音频内容带到广大爱乐人身边,并于2020年12月实现音质升级,上线192kHz/24bit流媒体音乐,正如索尼(中国)音乐事业部总监,索尼精选Hi-Res音乐主编矢崎尚文所说:“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网速和容量的大幅提升,数字音乐流行的格式也在逐步升级。”一直以来索尼精选致力于在移动场景下提升听音便捷性,为发烧友提供从高解析度硬件到音乐内容的整体解决方案。此次,索尼精选推出的TV客户端率先登陆索尼电视BRAVIA,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更多品牌电视上线。索尼精选以TV客户端与移动客户端账号同享的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实现听音场景互通,这也成为索尼精选的内容服务扩充新听音场景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音质升级,索尼,品牌
【文化传媒】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取得阶段性成果(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中新网讯,承德市文物局30日透露,承德市文物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合作,共同开展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承德市文物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设立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共同合作开展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目前,双方合作完成了避暑山庄清舒山馆、清音阁、临芳墅、戒得堂、宜照斋等13处古建筑遗址的复原研究硕士生论文,并正在开展珠源寺、花神庙、广元宫、永佑寺、鹫云寺、乐成阁、千尺雪等处古建筑遗址历史原貌的复原研究和艺术再现,从勘察测绘、文献考证、现场调研入手,对避暑山庄损毁不存的古建筑遗址的历史原貌进行虚拟复原。
【关键词】复原研究,艺术,古建筑
【文化传媒】海马轻帆上线“小说转剧本”功能(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网视互娱讯,在影视内容领域,同样有人工智能与影视内容创作融合并已规模化应用的典型案例:海马轻帆基于NLP算法打造的内容智能创作和内容智能评估系统。从2020年5月开始,海马轻帆陆续推出了“剧本智能评估3.0”、“剧本智能创作1.0”、“剧本智能评估4.0”,再到近期备受行业追捧的“小说转剧本”、“智能素材推荐”等AI辅助创作功能,海马轻帆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正在以开拓者的姿态,依托自研的AI算法技术不断为内容行业推出智能创作产品,引领着内容创作行业的工业化变革。人工智能在文娱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技术正在成为文娱产业高速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因此而诞生。
【关键词】海马轻帆,AI技术,NLP算法
【文化传媒】高格式技术为电影产业注入新生机(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中新网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CINITY相关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拟收购CINITY相关公司股权。截至公告日,中国电影已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成功摘牌,相关合同正在签署中。2019年8月,中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格式电影放映系统——CINITY影院系统投放市场,该系统创造性地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七大电影放映领域的高新技术。该系统是目前唯一支持4K/3D/120帧的电影放映系统,对于2D、3D影片的放映亮度分别达到36fL和20-28fL,是当前电影放映领域的最高技术规格和最佳电影展现形式。
【关键词】高格式,技术,电影产业
【文化传媒】VR博物馆让历史走入民众,实现文化普惠(2021-06-24)
【摘要】 6月24日,北京新视觉讯,从今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起,贝壳找房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连接北京、武汉、杭州、南京、广州、长沙、天津、成都、信阳等城市的九大博物馆,推出“VR看展”功能。在贝壳三维重建技术的支持下,广大用户凭借手机就能浏览每间展馆,实现足不出户纵览历史文化、学习党史国情的“云逛”体验。VR博物馆走红的背后是VR技术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作为贝壳找房旗下的三维空间重建服务商,贝壳·如视将三维数据重构技术应用于博物馆的线上搭建,以更清晰逼真的图像效果,1:1还原博物馆原貌,将大气恢弘的展厅和精雕细琢的藏品展现在用户面前。通过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贝壳找房以科技为用户带来全景仿真的空间体验。
【关键词】博物馆,VR,文化领域
【文化传媒】4K/8K超高清技术赋能产业变革,中国影视工业化雏形初显(2021-06-18)
【摘要】 6月18日,网易新闻讯,在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者们集中讨论了4k/8k、超高清沉浸式技术将会带来的产业变革,并充分肯定了实现数字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意义。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技术提升的步伐更是不可遏制的。高帧率、高分辨率、全景声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为沉浸、震撼的观感享受,这是影视行业必然的发展方向。在核心芯片、图像传感器、超高清摄影摄像机、采编播系统等各方面加快技术改进升级,从而实现内容生产、网络传输、终端呈现更各环节的突破,让我国拥有更为先进和成熟的影视开发能力,以满足国际大制作电影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超高清,影视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