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海安一纺织项目新技术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2021-06-01)
【摘要】 6月1日,南通发布讯,2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再生聚酯纤维高品质纱线高效低耗纺纱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进行专家鉴定,一致认定该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该项目的优势在于,通过研究再生聚酯与其他纤维混纺的精细混和技术,改善纤维混合的均匀度以及混纺比的精确度,提高了纱线品质;通过研究柔性梳理技术及梳棉间歇吸落棉自控技术,减少了纤维损伤,提高了再生聚酯纤维的梳理质量,降低了能耗;研发了再生聚酯纤维纯纺、混纺的化纤精梳技术,有效去除疵点杂质,提高了纤维梳理伸直程度,实现了高质量纺纱;在细纱工序将赛络纺技术与重定量高效纺纱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再生聚酯纤维纱线的优质高产;研发了专用机械式假捻装置,开发低捻高强纱细纱纺制,解决兼顾纱线柔软度与强力的问题;研发了细纱短车串联集落系统,减少了用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前不久,项目产品经过第三方检测,再生聚酯纤维纯纺及混纺纱线产品质量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该项目成果已可实现产业化,将可满足高端品牌客户对高品质纱线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高效低耗纺纱,科技成果鉴定,再生聚酯纤维
【纺织服装】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科研攻关项目发布新成果(2021-06-01)
【摘要】 6月1日,纺织服装周刊讯,为加快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2020年3月,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和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了“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制品科研攻关项目专项基金”,并发布了《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科研攻关项目》申报指南,旨在有针对性地推动相关学科基础、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攻关。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在专项基金的支持和创新中心的技术推广下,多家企业与高校汇集了纺织产业链的一系列成果,主要涉及疫情防护与隔离急需的口罩、防护衣等高阻隔功能纤维材料,轻质舒适纺织材料与复合材料、纳米与生物医用纤维材料与制品、智能纤维与智能防护材料与制品、防护用纤维与产品的检测与评价等,实现了基础研究、成果转换和应用的突破,一批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产业化应用。目前这31项成果已成功申请了多项专利、文章、标准等,其中包含22项专利、3篇文章、4个标准以及27个项目成品检测报告,涵盖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突破三个方面,攻克多项防护制品关键技术,多维度提升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内外应急防护做出贡献。
【关键词】盛虹,纤维材料,科研攻关成果
【纺织服装】恒元机械成功研发高端废气处理装备,助力印染产业可持续发展(2021-05-12)
【摘要】 5月12日,柯桥日报讯,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深入推进,废气处理设备已成诸多企业争相布局的热门领域。最近,绍兴柯桥恒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功研发AirFresh高端废气处理装备,为印染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力量。这套高端废气处理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是纤维床过滤除雾收集系统,是将定型机外排废气直接进入系统冷却单元,冷却的废气通过纤维床过滤器,把99%以上的油、水、异味和颗粒物过滤成无可见物的清洁空气。通过优化工艺结构,该设备运营成本比进口设备降低一半以上,真正实现高去除率和低维护成本。“恒元机械”是柯桥区湖塘街道的一家纺机制造企业,2013年开始涉足纺机生产,短短几年时间,公司通过与韩国行业巨头日星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去年开始,为配合绍兴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废气处理装备,首台AirFresh高端废气处理装备于今年3月底在申洲国际集团宁波北仑染整车间交付使用,各项参数及排放指标均达到进口设备的预期效果。接下来公司将依托纺织后整理烘干机、定型机及环保废气处理设备一体化研发销售服务团队,完善纺织印染机械产业链创新融合,致力于打造高端废气处理环保装备的自主品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恒元机械,高端废气处理装备,印染
【纺织服装】科学家将丝绸制成皮革:可3D打印出来和回收(2021-05-07)
【摘要】 5月7日,cnBeta讯,据外媒报道,来自塔夫茨大学的工程师们已经用丝绸制造出了一种类似皮革的新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通过3D打印成型并且在需要时很容易回收制成新产品。据了解,科学家们先从蚕茧中提取普通的丝纤维。这些纤维会被混合成浆液,在那里它们被分解成它们最初的蛋白质成分。然后,通过丝素跟增塑剂和植物胶增稠剂的结合产生可以用来3D打印的材料。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材料,研究小组在壳聚糖中加入了增塑剂和染料。团队表示,这种材料具有跟普通皮革相似的特性。它可以折叠、穿孔、拉伸和缝合在一起进而形成通常用皮革制成的衣服和配饰。3D打印的制作方法也可以通过调整来创建图案和纹理来改变其功能、外观和/或感觉。为了使这种材料更具可持续性,该团队表示,丝绸制成的皮革可以很容易地回收利用。一旦产品达到使用寿命,材料可以被重新溶解成丝浆,然后制成一种全新的丝绸皮革产品。即使最终被扔进垃圾填埋场,这种材料也是可生物降解的。该团队表示,他们未来的工作将包括测试生产这种材料的其他方法并更好地去比较这种材料跟动物皮革。
【关键词】丝绸,皮革,可回收
【纺织服装】山宁泰推出抗病毒新型纺织解决方案(2021-05-07)
【摘要】 5月7日,中国化工报讯,4月22日,瑞士山宁泰公司宣布,推出抗病毒新型纺织解决方案Sanitized T 99-19。据悉,该产品基于硅烷季铵盐化合物的专利技术,具有近100%的抗新冠肺炎病毒功效,并已得到了法国独立实验室认证。山宁泰方面介绍,经过Sanitized抗菌处理的纺织品和聚合物产品多年来一直用于卫生敏感领域。该产品可用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和防护服,酒店、护理机构和医院的床单或床垫中,经过处理的聚酯面料不仅具有抗菌功能,还能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病毒沾染。法国独立实验室测试发现,Sanitized T 99-19产品的抗病毒功效可达到99.84%。另外,山宁泰方面表示,纺织品制造商另外进行的终端产品测试也证明了Sanitized T 99-19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有效性。山宁泰纺织品添加剂业务单元主管Stefan Müller表示:“我们的颗粒和无金属硅烷季铵盐技术的这一出色的抗病毒测试结果,是在标准化和可重复的测试方法基础上取得的,符合我们的客户和市场的期望。由于应用范围广泛,Sanitized T 99-19能以很多日常卫生方式使用,并能为控制疫情的努力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山宁泰,抗病毒新型纺织,聚酯面料
【纺织服装】植物染色纺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1-05-07)
【摘要】 5月7日,中国纺织报讯,4月2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组织的“植物染色纺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在山东德州通过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植物染使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加工,全产业链生产均采用生态环保助剂,首创研发了新型散纤维水洗技术和生产线,可大幅降低水电气等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化学品用量,降低污染物与污水排放,实现节水减排。项目组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学术论文和标准,建成了国内首个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植物染全产业链工业化生产线,具有年产千吨纤维染色、五万锭色纺纱、百万米匹染布和百万件套健康产品的生产能力。植物染项目提出了植物染液微纳米杂质高效分离技术,研发了履带碾压式散纤维连续化水洗技术与装备、多频协同间歇式超声波促染技术与装备,提高了植物染料上染率和匀染性,降低了纤维表面杂质,提高了纤维可纺性。创新设计制备了振荡式开松梳理技术与装备和摆动自调节活动盖板梳理机构,自主研发了螺旋气流光洁纱生产关键技术与专件,提高了纱线质量。建立了基于植物染散纤维色纺加工的专用测配色体系,实现了多色系多品种植物染产品生产。优选低温上浆退浆技术,开发了系列植物染产品。
【关键词】植物染色纺,产业化,鉴定
【纺织服装】魏桥纺织成功开发抗冠状病毒面料(2021-04-07)
【摘要】 4月7日,魏桥创业讯,疫情常态化掀起民用纺织品追求舒适感和家居安全、卫生、健康的浪潮,更促使纺织企业更多的投入开发功能防护性面料。近期,魏桥纺织联合集团公司旗下恒富针织、宽幅印染,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抗冠状病毒”系列面料。针对纯棉等天然纤维抗病毒功能持久性弱等问题,该系列面料采用特殊的抗菌抗病毒材料,应用双组份抗菌抗病毒整理剂处理织物,通过物理和化学双重杀菌、抑菌作用,来获得长期高效的抗菌抗病毒性能。公司将此整理技术应用到针织服装面料、家纺面料等产品,经检测,织物经过抗菌抗病毒处理后,对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都有优异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参照标准ISO18184-2014纺织品纺织产品抗病毒活性的测定,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检测,对人类冠状病毒(HCoV-229E)的灭菌率>99%。
【关键词】魏桥纺织,防护性面料,抗冠状病毒
【纺织服装】复旦大学团队发明超级电子织物,织出的“布料”能当显示器(2021-04-01)
【摘要】 4月1日,学术头条讯,来自复旦大学的彭慧胜团队成功发明了一种新奇的智能电子织物,在测试中,这种织物展现出了优异的可拉伸性、透气性和耐用性,同时该织物还能作为大面积显示屏,根据不同的数字信号输入呈现出多元化的内容,相关研究论文于北京时间3月11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据了解,这种新型的电子纺织品在设计方面是将导电纬纱和发光经纱纤维交织在一起,在纬纱与经纱的接触点便形成了微米级的电致发光单元,值得关注的是,该织物成品在1000次弯、拉、压循环测试后,绝大部分电致发光单元仍表现良好,且这些电致发光单元的亮度在100次清洗干燥循环后依然保持稳定。材料方面,他们使用基于硫化锌(ZnS)磷光体的电场驱动装置来编织显示织物,与OLED器件不同,分散在绝缘聚合物基体中的ZnS磷光体通过在聚合物基体上交变电场被激活。这种电场驱动装置只需要纬纱和经纱之间的空间接触就可以照明,使其本质上耐用,适合大规模生产。这种电子纺织品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通讯辅助工具。未来随着更多功能的集成,这些“智能纺织品”有望在通讯、导航、医疗保健、可穿戴、物联网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柔性制造,电子织物,智能纺织品
【纺织服装】性能绝佳“环境足迹”低可持续性聚乙烯纺织面料问世(2021-04-01)
【摘要】 4月1日,科技日报讯,据英国《自然?可持续性》杂志16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新开发的、环境足迹低的聚乙烯纺织品面料。现阶段,时尚产业(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仅次于油气产业。这是因为纺织制造业会消耗大量的水,产生数以百万吨计的废弃物,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总量的5%到10%。纺织设备的维护通常会比制造环节消耗更多的能源和水。此次,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斯福特兰纳?波利斯基纳及其同事,利用标准的纺织业流程和设备,生产了聚乙烯(PE)制成的纤维、纱线和面料。这种聚乙烯完全可回收,是如今最常用的塑料之一。而研究团队发现,即使不经过任何化学处理,这些面料也具有耐污渍、吸水性好、快速干燥的特点。这种聚乙烯纱线可以使用环保技术进行上色,避免了传统工序产生的大量有毒废水。研究团队还发现,使用聚乙烯转化面料能显著减少以往使用环节产生的环境足迹。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由聚乙烯制成的面料在纺织制造等产业的一系列应用和消费市场中,将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关键词】聚乙烯,纺织污染,纺织面料
【纺织服装】山东岱银研发抗静电织物专用导电纱线(2021-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纺织报讯,近日,山东岱银纺织服装研究院在专家指导下,成功推出抗静电织物专用导电纱线。该纱线采用自主研发工艺技术生产,相比传统生产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综合成本低、成品卷装大、无接头、质量可靠等优势。产品性能可根据客户对抗静电面料技术指标要求选用国产或进口导电纤维。该产品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和应用,已形成三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规格,这些品种都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生产。该类产品的成功推出,丰富了岱银集团功能性纱线和面料的产品门类,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岱银纺织服装研究院将在现有技术平台基础上,立足市场需求,设计开发更多新产品,努力将岱银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导电纱线专业生产研发基地。
【关键词】岱银,抗静电,导电纤维
【纺织服装】嵌入电极的超灵敏、超弹性纤维(2021-03-09)
【摘要】 3月9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Fabien Sorin领导下的EPFL的光子材料和纤维设备实验室(FIMAP)提出了一种制备柔性传感器的新思路。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可以快速简便地将不同种类的微结构嵌入超弹性纤维中的方法,从而由弹性体制成了其中包含电极和纳米复合材料等的纤维。这种纤维甚至可以检测到最轻微的应力与应变,并且在承受接近500%的变形后仍能恢复初始形状。通过在关键位置添加电极,可以将纤维变为超灵敏的传感器。这使它们成为制造智能服装和假肢的理想选择,还可以为机器人制造人造神经。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生产数百米的纤维。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人员还看到了这种纤维在其他许多方面的应用潜力,特别是由于热拉伸工艺可以轻松进行大规模生产。毫无疑问,这对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该项技术已经提交了专利,并引起了来自纺织领域相关企业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柔性制造,超弹性纤维,热拉伸工艺
【纺织服装】乌斯特公司推出新一代Uster Quantum 4.0 清纱器(2021-03-09)
【摘要】 3月9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讯,2021年3月4日乌斯特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举行新一代Quantum 4.0清纱器新闻发布会。新一代Quantum 4.0清纱器创新地将电容式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检测单元,针对不同纱线类型,通过简单的设定就能灵活的选定电容、光电、复合式检测,从而确保采用最佳的清纱模式。Quantum 4.0的另一项创新是“混纺检测”,该功能能够识别不同类型原料的混杂。Quantum 4.0对丙纶和异物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新的丙纶(PP)分级为用户提供了丙纶含量的概况,而高级的异物(FD)分级现在显示5%以下的额外类别。这两个功能与全面异纤控制(TCC)一起能更好的控制异纤。Quantum 4.0除了识别卷绕时的瑕疵外,还注重从源头上预防瑕疵,增加了许多智能分析功能。Quantum 4.0通过以上创新从而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性、预防性和灵活性。智能双重技术系统提供了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实现智能的纱线质量控制。
【关键词】乌斯特,清纱器,智能双重技术
【纺织服装】卡尔迈耶配备全新提花理念的新一代数字化机型(2021-03-02)
【摘要】 3月2日,纺织导报讯,在ITMA 2019(巴塞罗那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Karl Mayer(卡尔迈耶)展示了其新一代数字化机型HKS 3-M ON。该设备主要基于全新的ON提花机构,并通过k.ey将机器连接至云端,使之可以从KM.ON的安全云端直接下载花型数据,达到了花型变换的简单快速化,速度与配备N型提花机构的设备相当。在WTiN线上展会上,卡尔迈耶发布了更大工作幅宽的280英寸的HKS 3-M ON,其运行速度比上一代机型高出15%,并提供了最大的起花灵活性。客户可以借助机器灵活的产品适应性来轻松应对当前的市场变化和成本管理要求。作为一款全能机型,HKS 3-M ON结合了经典N型和EL提花机构的生产优势,目前能达到的最大幅宽是300英寸。除了提供更高的性能外,最新一代HKS 3-M ON在操作方面也比之前的机型有所简化,例如盘头更换、梳栉拆装等操作更加简便等。这些改变也将应用到其他工作幅宽的HKS 3-M ON机型上。
【关键词】卡尔迈耶,提花,数字化机型
【纺织服装】兰精推出新款产品,帮助提升牛仔行业的可持续性(2021-03-02)
【摘要】 3月2日,纺织导报讯,兰精集团推出采用Indigo Color技术的天丝TM莫代尔纤维,此举将推进牛仔行业的可持续性。这款新上市产品采用了开创性的Indigo Color技术,利用一步式纺纱-原液着色工艺将靛蓝染料直接植入TENCELTM莫代尔纤维。与传统工艺相比,这种工艺的色牢度更高,而且资源消耗更少,更具可持续性。这项创新技术已荣获欧盟生态标签认证-通过生态标签认证代表产品具有出色环保性能,仅在整个生命周期都能满足严格质量标准的产品才能通过该认证。随着品牌商和供应链合作伙伴追求更高可持续性,牛仔行业对环保替代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此次推出采用Indigo Color技术的天丝TM莫代尔纤维就是为了帮助行业减少牛仔面料和成衣的生态足迹。这款奥地利生产的新产品主要采用山毛榉木,木材来自可持续管理森林,并获美国农业部(USDA)指定为BioPreferred?产品。为了让采用Indigo Color技术的天丝TM莫代尔实现商业化,兰精已与包括牛仔工厂Candiani和Cone Denim等多家领先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携起手来。
【关键词】兰精,莫代尔纤维,可持续发展
【纺织服装】五洋纺机新型绒毯经编机面市(2021-02-25)
【摘要】 2月25日,五洋纺机讯,日前,五洋纺机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385绒毯经编机生产速度又创新高,稳定生产运行转速保证950转/分钟,最高突破1000转/分钟。该新型经编机现已批量生产销售,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五洋纺机生产的绒毯经编机主要用于编织各种毛绒毛毯和地毯面料等。传统的288绒毯经编机速度在750转/分钟左右。为提高绒毯经编机运行速度,五洋纺机花了3年时间,投入巨资,对整个机型进行了重新设计、建模、动态模拟、仿真计算和数据分析。五洋新型385绒毯经编机采用优化的凸轮连杆机构,及电子送经、电子横移、电子牵拉、电子卷布等集成智能控制系统;优化了成圈机件的配合及整机的结构,保障机器高速运转的可靠性及织物的质量。新机型在安装调试和试运行过程中,还不断进行了破坏性及耐久性试验。新研制的385绒毯经编机稳定运行转速达950转/分钟及以上,提高效率近30%,对于节约用人、用地、用电等各类成本成效显著。
【关键词】五洋纺机,绒毯经编机,生产速度新高
【纺织服装】东华大学:受植物蒸腾作用启发研究出吸湿凉爽功能性纺织品(2021-02-25)
【摘要】 2月25日,纺织导报讯,近日,东华大学丁彬课题组基于仿生植物蒸腾作用成功制备了具有多级互连网孔结构的吸湿凉爽纺织品。该织物是以聚氨酯/氮化硼纳米片(PU/BNNS)高导热取向纤维为材料,利用纤维间多级分叉的互通孔道,实现了反重力单项导湿与高效散热的性能。制备的吸湿凉爽纺织品的单向导湿指数可达1072%,水分蒸发速率可达0.36g/h,通过热红外摄像机可以直观地看出仿生PU/BNNS纤维膜与传统织物相比在干/湿条件下均表现出更好的散热性能。此外,在优化性能的基础上,该工作提出了基于多级互连网孔结构的导湿散热机制,为深入了解纤维材料多级连通孔道中的热湿输运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多功能吸湿凉爽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吸湿,高导热纤维,蒸腾作用
【纺织服装】平煤神马:抗菌尼龙纤维研发成功(2021-02-23)
【摘要】 2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菌尼龙纤维通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检测中心的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为抑菌率大于99%,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帘子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开发的抗菌尼龙纤维,具有抗菌性能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内衣、母婴用品、家纺、医护、汽车内饰等领域。目前,市场上的抗菌尼龙纤维产品普遍采用后整理法,抗菌耐久性不稳定。该公司联合研发中心经过半年的反复研究、试验,采用共混纺丝法生产出抗菌尼龙纤维。因受抗菌剂与尼龙纤维的物化反应、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等因素影响,市面上采用共混纺丝法生产的抗菌尼龙纤维非常少。下一步,该公司将积极优化生产工艺,争取产品早日投放市场。
【关键词】平煤神马,尼龙纤维,抗菌
【纺织服装】“抛弃”布料,3D打印和再生面料让服装更魔幻(2021-02-20)
【摘要】 2月20日,新京报讯,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前卫的新型面料逐渐成为高级定制服装的亮点——设计师不再局限于丝绸、针织等传统布料,尝试3D、可再生、生物科技等新型面料。比如,被称为“3D打印女王”的荷兰时装设计师Iris van Herpen,在本季巴黎高级时装周上展示了最新作品“重生之根”,灵感源于自然界的真菌,设计师与海洋环保组织合作,利用可回收塑料等环保材料,3D打印制作的时装颇为惊艳。本季Viktor&Rolf 2021春夏高定系列中,设计师将剩余面料、旧衣服等进行拼接,可以看到刺绣、蕾丝、立体花卉、薄纱、亮片等元素与各种材质相结合,将怪诞趣味发挥到极致。日本设计师Yuima Nakazato摆脱针线与传统布料的局限,运用生物技术面料与手工工艺展现设计的魅力。比如,他将金属和塑料应用于设计,让时装获得独特的结构和纹理;利用安全气囊、降落伞等废旧工业产品,打造出充满未来感的航天服系列。
【关键词】新型面料,再生面料,纺织服装
【纺织服装】纳米新材灭活新冠病毒技术发布(2021-01-28)
【摘要】 1月26日,中国纺织报讯,1月22日,中国科学院王占国院士团队、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鼎科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宣布: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复合新材料研发成功,并于1月6日正式通过国家权威机构P3实验室的检测,证实其对新冠病毒灭活率可达到99.97%。纳米新材灭活新冠病毒技术所使用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无源、长效、广谱、自适应的特征,可灭活包括黑曲霉在内的7种霉菌、大肠杆菌在内的20多种细菌,对甲醛等污染气体具有降解作用。对于新冠病毒,该技术可通过复合材料的氧化作用,将病毒和细菌中的蛋白质迅速变性,同时与有害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将有害气体迅速分解。基于该技术的空气消毒机相较于其他同功能产品更为无源、环保、高效。无源即消毒机本身不需要额外的施加高压电场产生等离子体,没有紫外灭菌,没有臭氧产生,细菌、病毒及有机化学气体只要触碰到滤芯就会被灭活或氧化还原分解掉;环保即消毒机本身不产生任何有害健康的物质,可以实现人机共存;高效即消毒机10秒内可迅速灭活新冠病毒;如此快速灭活,属于国内国际首创。
【关键词】纳米新材,灭活新冠,中科院
【纺织服装】新一代石墨烯纺织保温材料在上海发布(2021-01-22)
【摘要】 1月19日,证券时报网讯,近日,2020年度石墨烯产业发展座谈会暨百家企业进宝山启动仪式举行,石墨烯联盟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研发团队发布了新一代石墨烯纺织保温材料,这也是该材料全球首发。项目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分别开发了石墨烯保温仿羽绒聚丙烯纤维-烯暖绒、中空石墨烯聚丙烯保温纤维-烯暖棉、石墨烯中空超保温粘胶纤维-烯柔棉三类产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远红外发射率达88%,保暖率为85.3%,热阻值为0.452m2k/W;同时兼具优异的抗菌性能,经水洗50次后抑菌率均高于96%。这三种材料的性能基本接近天然羽绒,但是成本只有天然羽绒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目前,利用石墨烯纺织保温纤维制成的服装,已经在我国的油田勘探开采和后勤部队中开始小规模试穿,保温效果明显,且材料体积明显小于达到同等保暖指数羽绒所需体积,对野外勘探和部队作训都有很大实际帮助。其中,用于中石油青海油田的防寒服饰通过试用验证,产品具有优异的性价比,已获得10万套采购订单。专家评议该产品技术在国内外未见同类报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石墨烯,纺织保温纤维,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