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南京工业大学开发微流体气喷纺丝技术(2020-03-31)
【摘要】 3月31日,南京工业大学讯,据悉,南京工业大学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纺丝技术和无纺布材料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微流体气喷纺丝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超细纤维的制备,平均直径为65纳米,是目前纺丝技术中生产纤维最细的,过滤隔离病毒的效果也就更好。传统的纺丝技术生产出的纤维,一般直径在几百纳米,而气喷纺丝技术所制备的纤维直径仅几十纳米,可以更好的隔离病毒,将气喷纺丝的纤维膜负载在传统的无纺布上,就能制备出隔离病毒效果更优的N95口罩滤芯层。目前,该课题组开发的熔喷无纺布材料和微流体气喷纺丝技术均已经投入量产。采用该技术,他们一天可以生产8吨纺丝原材料(熔喷料),1吨熔喷料可供应20万只N95口罩或者80万只同样可用于防疫的普通医用口罩滤芯层。
【关键词】微流体气喷纺丝,熔喷无纺布,普通医用口罩
【纺织服装】日本东丽开发首款100%植物基涤纶纤维,减少石油依赖(2020-03-26)
【摘要】 3月26日,国际纺织讯,近日,日本材料制造商东丽工业(TorayIndustries)希望开始大规模生产完全由植物生产的涤纶,这一突破有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合成涤纶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都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从甘蔗中提取乙二醇的技术已经存在,而东丽公司在出售的一些纤维中使用了以植物为基础的替代品。Virent能够制造出一种生物衍生的对苯二甲酸,它占涤纶含量的70%。显然,甘蔗和玉米中不可食用的部分将被加工成这种化学物质。该植物纤维据说具有与传统聚酯相同的耐用性和易加工性。东丽和Virent设想的材料被用于运动服装,汽车内饰和其他产品。日本销售额最大的纺织企业东丽(Toray)计划,随着对此类产品需求的增长,该公司计划到2030财年将其环保材料的供应相对2013财年翻4倍。
【关键词】日本东丽,植物纤维,环保材料
【纺织服装】HeiQ推出对抗冠状病毒的抗病毒纺织品技术HeiQ Viroblock NPJ03(2020-03-26)
【摘要】 3月26日,美通社讯,近日,瑞士科技奖和瑞士环保奖得主HeiQ推出了经测试可有效对抗冠状病毒的抗病毒和抗菌纺织品处理技术HeiQ Viroblock NPJ03。为支持全球冠状病毒抗击行动,HeiQ推出了抗病毒和抗菌纺织品处理技术HeiQ Viroblock NPJ03(简称“Viroblock”)。经口罩测试证明,这一疗法可有效对抗人体冠状病毒(229E),显著提高抗病毒对数减少值,从未处理口罩的2.90提高至4.48,病毒传染性降低超过99.99%。Viroblock独特结合囊泡和银技术,旨在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留存。HeiQ囊泡技术针对冠状病毒等脂质发达的病毒,快速杀死病毒,而HeiQ银技术则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复制。Viroblock可用于各种纺织品表面,包括口罩、空气过滤器、医疗服、窗帘等。
【关键词】抗病毒,囊泡技术,抑制细菌
【纺织服装】美国材料化学发现一款能收集人体热量的面料(2020-02-28)
【摘要】 2月28日,快科技讯,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的材料化学家开发了一种可以收集人体热量的布料,这种布料可以为小型可穿戴设备提供动力。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材料化学家Trisha Andrew表示,许多可穿戴生物传感器、数据发射器和类似的个性化健康监测设备发展迅速,如今已经越来越小型化。但它们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电源通常是笨重的。现在,她和她的博士生Linden Allison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收集人体热量的织物,为小型可穿戴微电子设备(如活动追踪器)提供动力。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最佳做法是自然地将温度计集成到成衣中,这使得尽管有持续的磨损,仍能在整个温度计上保持显著的温度梯度。
【关键词】特殊面料,收集热量,温度梯度
【纺织服装】研究发现荧光染料TICT态准确预测方法(2020-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研究员徐兆超团队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教授刘晓刚团队合作,发现了准确预测荧光染料TICT态的方法。研究团队设计了PRODAN系列染料和聚集诱导发光类(AIE)染料来验证TICT的判别规律。通过计算PRODAN的S1势能面发现,N-TICT在水中会发生,而O-TICT在水中不会发生。计算比较不同分子的S1势能面,发现引入吖丁啶的分子P4的ERB最大(0.38 eV),而EDE(-0.14 eV)最小,推测其不易形成TICT。实验表明,在PBS缓冲液中,P4(0.38)的量子产率大约是P2(引入二甲胺)的两倍。研究团队通过粘度、超快光谱等实验,证实了TICT态在P2和P4中都存在,但淬灭荧光的幅度不同。相比二甲胺,吖丁啶的引入有效地抑制了TICT的形成。通过大量实验证据,研究团队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并终结了PRODAN长达20年的机理之争——在水溶液中,PRODAN确实会形成TICT态,淬灭荧光(不排除其他淬灭机制的影响)。
【关键词】荧光染料,TICT态,预测方法
【纺织服装】日本东丽首创100%基于植物原料的聚酯纤维(2020-02-25)
【摘要】 2月25日,亚洲纺织联盟讯,近日,日本纺织品生产商东丽集团(Toray Industries, Inc.)将开始大规模生产完全由植物原料制成的聚酯纤维材料,这项突破有望减少纺织行业对石油的依赖、减少碳排放。东丽的已有技术可以将甘蔗加工过程中剩下的糖蜜转化成乙二醇,其销售的一些纤维产品中已经在使用这种植物基的替代品。这种技术生产的聚酯30%的原料来自糖蜜,70%来自石油。东丽表示,部分来源于植物的聚酯材料可以减少1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100%的植物基聚酯材料可以减少5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东丽和 Virent 设想,这种材料将用于户外运动服、工作服、汽车内饰和其他产品。
【关键词】东丽集团,聚酯纤维,植物原料
【纺织服装】激光打印在几分钟内生产出防水电子纺织品(2020-02-03)
【摘要】 2月3日,亚洲纺织联盟讯,近期,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成本低廉且可扩展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制造出嵌入储能设备的纺织品。在短短三分钟内,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出一个10x10cm的智能纺织品补丁,它是防水的、可拉伸的,并且很容易与能量收集技术集成。该研究分析了概念验证智能纺织品在一系列机械、温度和可洗性测试中的性能,发现它保持稳定和高效。研究人员已经为这项新技术申请了专利,它是在RMIT种子基金和设计中心项目赠款的支持下开发的。
【关键词】激光打印,防水电子纺织品,成本低廉
【纺织服装】大连化物所发现荧光染料TICT态准确预测方法(2020-01-23)
【摘要】 1月23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兆超团队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教授刘晓刚团队合作,发现了准确预测荧光染料TICT态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是一种会淬灭荧光并大幅降低染料光稳定性的光物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分子给体或者受体片段逐渐扭转至垂直构型,使得电荷完全分离。抑制TICT的发生能够显著提高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满足当前生物单分子检测和超高时空动态分辨的前沿需求,但不同荧光体系TICT是否存在的预测一直是一个挑战。研究人员以“实验/理论”相结合的模式深刻理解和探索分子发光机理,近期实现了对不同荧光体系TICT存在的预测。根据TICT的结构特点,归纳了13种荧光染料的不同类型的S1势能面,发现在S1势能面上,当旋转势垒(ERB)较高,驱动能(EDE)较大时,分子会倾向于保持亮态(LE或者ICT态),即不形成TICT;当ERB为正值,EDE为负值时,分子会部分形成TICT;ERB为零且EDE为负值时,分子会大量形成TICT态,大幅淬灭荧光。由此,TICT的形成可以根据ERB和EDE来判断。
【关键词】大连化物所,荧光染料,预测方法
【纺织服装】湖北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仙桃开建(2020-01-23)
【摘要】 1月23日,中国纺织讯,近期,湖北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仙桃市彭场镇开建。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领导表示,该中心将填补一项国内空白。非织造布产业集群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打造的13个千亿产业集群之一。2017年,湖北省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被列入省发改委、省质量强省办公室、省市场监管局“十三五”国家级质检中心规划。仙桃市是唯一的“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已形成集产品研发、原料生产、制品加工、辅料配套、物流运输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非织造布中高端制品超过60%,出口份额占全国的40%,产业集群两次跻身“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去年销售收入突破330亿元,今年再创历史新高。据介绍,湖北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投资1.2亿元,首期投入5500万元,主要建设非织造布检测大楼6060平方米,第二期将投入6500万元,建设8000平方米综合检测大楼。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全省和周边地区非织造布产品第三方质量检测需要,成为全国区域性非织造布标准制订修订、科技研发、应用推广、技术培训、信息发布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填补国内空白。
【关键词】湖北,非织造布产品,技术培训
【纺织服装】中国熔喷非织造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评审(2020-01-23)
【摘要】 1月23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讯,中产协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熔喷非织造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进行评审,对申请单位量子金舟无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量子金舟无纺技术有限公司专注熔喷非织造技术、装备与产品的研发生产,提出了“熔喷+超短纤维”新技术,开发了熔喷高效低阻防护口罩滤材生产工艺,首创熔喷PBT吸音、保温材料,环保可降解熔喷擦拭湿巾材料等,有效提升了我国熔喷非织造复合技术水平,拓展了熔喷产品的应用市场。
【关键词】熔喷非织造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口罩滤材
【纺织服装】国内最大生物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开工(2020-01-23)
【摘要】 1月23日,东北网讯,鑫达集团30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哈尔滨新区平房区举行。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生物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据悉,鑫达集团作为国内改性塑料龙头企业,积极响应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实施号召,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级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13.26万平方米。该项目将建设一栋综合楼和四栋厂房,配置42条生物基复合材料生产线,主要生产PLA/矿物质复合材料、PLA/生物质复合材料、PLA/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PP/生物质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基PA复合材料,其余16条生产线(包括6条中试生产线、10条母粒生产线)的项目主要产品为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生物基/矿物质复合材料、生物基/生物质复合材料、生物基/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石油基/生物质复合材料五大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新能源与电力装备、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等领域。
【关键词】生物基复合材料,鑫达集团,新能源
【纺织服装】以色列抗菌涂层技术可用于医用纺织品处理(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新华网讯,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一个团队利用超声波将具有抗菌功能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嵌入”织物纤维中,以形成抗菌涂层。通过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几乎任何一种普通织物都可以变成抗菌织物,相关技术有望广泛用于医用纺织品抗菌处理等领域。据悉,细小的氧化锌纳米颗粒是成功抗菌关键所在。抗菌涂层工艺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无需使用任何化学黏合剂,氧化锌纳米颗粒之间就可牢固地黏合在一起,实现涂层高度均匀且抗菌性能稳定的目标。经抗菌涂层加工后,从病床床单到被子再到病号服等医用纺织品都可变成细菌“绝缘体”,有望大幅提升医院的卫生条件,减少交叉感染。此外,添加抗菌涂层后的纺织品可以耐多次清洗,在92摄氏度的水中清洗65次仍能保持抗菌功能。
【关键词】以色列,抗菌涂层技术,纺织品
【纺织服装】亨斯迈纺织染化开发突破性染色助剂(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亚洲纺织联盟网讯,据悉,由Huntsman Textile Effects(亨斯迈纺织染化)开发的突破性ERIOPON?E3-SAVE染色助剂,经过精心设计,将预精练、染色和还原清洗结合在单次浴中来解决聚酯纤维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工艺密集问题。ERIOPON?E3-SAVE染色助剂采用新型“单浴精练染色清洗概念”,可缩短聚酯纤维的染色周期,从而节省时间、水资源、能源和成本。凭借最先进的聚合物技术,ERIOPON?E3-SAVE助剂可用于喷射式染色,无需添加消泡剂,其优异的匀染性也改善了染色重现性,无需额外增加其他匀染剂。经过ERIOPON?E3-SAVE助剂处理的聚酯纤维、超细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符合bluesign?标准、危险化学品零排放(ZDHC)第3等级和国际品牌的限制物质清单的要求。
【关键词】聚酯纤维,纺织染化,染色助剂
【纺织服装】Tinctorium利用细菌生产永续靛蓝染剂(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亚洲纺织联盟网讯,美国新创公司Tinctorium正试图透过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的细菌来应对牛仔布行业生产永续靛蓝染料的挑战。该公司正利用发酵生物技术来生产蓝色染料。该过程透过利用编程和自然产生方式进行细菌培育并使其产生颜色。细菌靠糖分喂养生长,透过专业的编程技术让细菌分泌靛蓝前体,然后再与某种物质进行混合。这种结合方式产生了直接性的靛蓝溶液,可直接运用在现有的牛仔布生产设备中。该种溶液有很多好处。它不仅有助于加快工序速度(整个发酵过程不到两天即可完成),而且可规模化生产,并且染料生产量的唯一限制是使用生物反应器缸的容量大小以及可处理多少次循环。它也更易于净化,并且更具永续性。
【关键词】Tinctorium,永续靛蓝染剂,牛仔布
【纺织服装】善用微生物,英新创业者研发节能省水染色技术(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亚洲纺织联盟网讯,英国一家生技新创业者正在开发新纺织染色技术,利用鸟类和蝴蝶鲜艳颜色作为颜料,让微生物在布料上重现鲜艷色泽,藉此减少染色过程中使用大量水和有毒化学物。使用合成颜料的一般染色作业,涉及大量高浓度有害化学物质,例如铬或其他重金属盐类,且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水,产生的废水是重大污染源。Colorifix表示,它使用的方法不含有害物质,视设备、颜料和布料种类而定,最多可减少高达90%用水量,且较一般染色作业于更低温状态进行。消费者逐渐意识到服饰业是污染最严重产业之一,这使得重视形象的零售业者开始着手解决其服装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带来的冲击,而染色阶段是其中最大症结之一。
【关键词】微生物,染色技术,污染问题
【纺织服装】一款用液态金属做成的智能服装(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高分子科学前沿讯,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用于智能服装开发的重要材料,但是金属本身的硬度比较大,不能满足服装的柔性需求,因此不能在智能服装中大面积使用。而液态金属是一类低熔点的合金材料,可以在室温环境中保持液体形态。将液态金属与服装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智能的服装。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公布了一种采用液态金属制备智能服装的新方法。他们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棉织物上制备大面积的液态金属电路,并且该液态金属电路可随服装被任意折叠和拉伸。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还设计出具有人机交互、无线供电、柔性显示以及人体热管理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服装系统。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系列基于该项技术制备的液态金属智能服装。这种液态金属智能服装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与刚性电子器件结合可以制造出多功能、大面积的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为开发个性化定制智能服装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液态金属,智能服装
【纺织服装】以色列抗菌涂层技术可用于医用纺织品处理(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新华社讯,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一个团队利用超声波将具有抗菌功能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嵌入”织物纤维中,以形成抗菌涂层。通过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几乎任何一种普通织物都可以变成抗菌织物,相关技术有望广泛用于医用纺织品抗菌处理等领域。细小的氧化锌纳米颗粒是成功抗菌关键所在。抗菌涂层工艺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无需使用任何化学黏合剂,氧化锌纳米颗粒之间就可牢固地黏合在一起,实现涂层高度均匀且抗菌性能稳定的目标。经抗菌涂层加工后,从病床床单到被子再到病号服等医用纺织品都可变成细菌“绝缘体”,有望大幅提升医院的卫生条件,减少交叉感染。此外,添加抗菌涂层后的纺织品可以耐多次清洗,在92摄氏度的水中清洗65次仍能保持抗菌功能。
【关键词】抗菌涂层
【纺织服装】仿生品牌vollebak再推蓝闪蝶变色夹克(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纺织科技杂志讯,近日,继今年早些时候推出革新性黑色鱿鱼夹克后,英国服装品牌vollebak推出了最新设计“‘blue morpho jacket(蓝闪蝶夹克)”。这款夹克模仿了蓝闪蝶随光线变色的翅膀,能在十亿分之一秒内从亚光蓝色变为仿生蓝色。随光变色的反射光即使身处热带雨林也能在一千米之外被直升机飞行员发现。这款蓝色闪蝶夹克的表面模仿了蝴蝶翅膀的微结构,包含了大量高反射性蓝色玻璃微粒。这款夹克还有针对极端条件的设计,能保证最大的活动范围,完全采用密宯式拼缝,防水性能优越。夹克还有海洋竞赛风格航海兜帽和超高衣领,与口鼻接触处还使用了美利奴羊毛,整件衣服配备6个透气孔以及4个大号防水前袋。
【关键词】vollebak
【纺织服装】澳大利亚研发“防鲨”潜水衣材料(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环京津新闻网讯,澳大利亚南澳弗林德斯大学新近研发一种潜水衣材料,可能保护潜水者免受鲨鱼撕咬伤害。据悉,研究人员把轻便又坚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潜水衣常用的氯丁橡胶相结合,创造出新材料。研究人员把新材料制成两种不同类型面料,与普通潜水衣面料一同接受测试。项目主管查理·胡文尼尔斯介绍,结果显示两种新面料均可就鲨鱼撕咬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测试中,研究人员用面料包裹含有传感器的钢盘并放进海里,供大白鲨撕咬;同时在实验室中尝试切割、撕裂并穿透面料。研究人员说,需要进一步测试用新材料制成的潜水衣功效,以及人们穿着潜水衣时可能遭遇的肉体伤害。
【关键词】澳大利亚,潜水衣材料
【纺织服装】维达莱推出H.O.P.E.系列面料,展现企业环保态度(2019-10-14)
【摘要】 10月14日,中国轻纺城讯,维达莱毛纺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毛纺公司之一,拥有350多年的悠久历史,已逾同一家族的13代人经营,此次公司参加上海Milano Unica展览,发布最新低碳环保H.O.P.E.系列面料及公司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350多年来,维达莱在经营面料事业期间,除了保证产出高质量的面料产品之外还一直致力于尊重环境以及尊重产出高质量产品的人们。这个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的社会引发了整个时尚界和年轻一代客户对社会和环保主题日益敏锐的关注意识。最新的H.O.P.E.系列面料(“How to Optimise People andEnvironment如何优化人与环境”)是这种历史性意识产生的结果。维达莱希望借这个新系列面料向人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相信世界会有一个更好、更宜居和更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维达莱,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