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中国电科院牵头研发的超导能源管道样机完成满负荷运行试验(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电力与液化天然气混输超导直流能源管道样机完成24小时满负荷运行试验。据介绍,电力与液化天然气混输超导直流能源管道研究属于前瞻性技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导直流能源管道的基础研究”展开。该样机具备超导电缆输电与液化天然气输送两种功能。高温超导电缆输电主要采用液氮冷却真空绝热管道内的高温超导电缆缆芯,技术较成熟,但超导材料价格昂贵且制冷费用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温超导电缆输电技术的实用进程。氢气、天然气、乙烯等以液化形式输送,需要先进行超低温液化处理,要求输送管道低温且恒定。两种能源的输送在低温制冷方面的共同需求为混输能源管道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电科院,超导能源,管道样机
【电力设备】中国电科院: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杆塔真型试验完成(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中国电科院组织开展的白鹤滩-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杆塔真型试验顺利完成。本次试验依据工程途经地理环境,选择了4基真型塔,包括Z27102A直线塔、J27102A转角塔、SZ29102直线塔、ZC30302B直线塔,均为工程典型杆塔,荷载大、结构复杂、其中SZ29102塔为首基混压双回直线塔、ZC30302B塔为30毫米的重冰区杆塔,需经过铁塔加工、方案编制、试验开展、结果分析等阶段,4基真型塔的试验工期紧、任务重。
【关键词】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杆塔
【电力设备】飞腾 CPU 助力国内首套自主可控 TCS 在华电龙游电厂成功投运(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基于飞腾 CPU 的国内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在华电浙江龙游电厂成功并网投运,标志着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实现了自主可控,在燃气发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获得了重大突破,将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相比传统的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对于控制系统的要求更高,除了分散控制系统(DCS)、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还有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TCS作为燃机电厂的 “核心大脑”,负责整个燃气轮机的控制和保护。TCS 决定着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安全,而芯片则是 TCS 中最核心关键的部件。
【关键词】自主可控,TCS投运,飞腾,CPU
【电力设备】车载液氢瓶火烧试验首获成功(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北极星氢能网讯,近日,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车载液氢瓶火烧试验。该试验瓶为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液氢重卡车载氢瓶,甁内充装液氢真实介质,先后完成了蒸发率、维持时间和耐火烧性能等关键测试。本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基于我国氢能装备检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车载液氢瓶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火烧试验是车载液氢瓶的一项重要试验内容,主要考核车载液氢瓶在火烧情况下压力泄放装置的工作能力和车载液氢瓶的耐火烧性能,车载液氢瓶内储存大量液氢真实介质,危险因素高,火烧试验难度大。
【关键词】车载,液氢瓶,火烧试验
【电力设备】我国首台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装备研制成功(2021-06-17)
【摘要】 6月17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内首台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装备,在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充磁后的永磁风力发电机通过了型式试验,所有测试指标均达到产品技术要求。这是我国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技术的重大突破,相关技术及装备研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磁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直径超过4.3米,高度达1.5米,共有84个永磁磁极,每个磁极由20多个磁钢块拼装而成,传统制造工艺采用已充磁的磁钢块,人工拼装成大的磁极,由于磁钢块间存在巨大的排斥力,拼装难度大,工艺复杂,操作危险、生产效率低。
【关键词】首台大型,永磁电机,充磁装备
【电力设备】德国研究中心研发无TCO异质结硅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22%(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德国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GmbH的科学家制造了一种异质结硅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的正面触点处没有透明导电氧化物(TCO)。TCO是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已经在接触的晶体硅(c-Si)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的两侧使用了数十年,以提供横向导电性以收集载流子。“我们的最新研究表明,Ag接触或Al接触可能是无TCO SHJ太阳能电池的候选材料,其效率可达到22%以上,”研究人员Shenghao Lee告诉光伏杂志。在Joule中发表的研究中,用于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无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正面触点研究表明,TCO可以确保足够的横向导电性,但它具有良好但不完美的透射率,从而导致损耗。短路电流密度。
【关键词】TCO电池,异质结硅,效率22%
【电力设备】迈为股份HJT异质结电池效率经ISFH认证达25.05%(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认证,迈为股份研制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其全面积(大尺寸M6,274.3cm2)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25.05%,刷新了异质结量产技术领域的最高纪录。此次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全部采用迈为股份自主研发的高效异质结电池量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制成。25.05%的转换效率认证不仅体现了迈为实验室的先进研发水平,还意味着在其量产技术的驱动下,异质结电池的可量产效率迈过了25%这道分水岭,对于推进异质结的商业化应用,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HJT异质结,电池效率,达25.05%
【电力设备】全球最大7.XMW陆上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2021-05-20)
【摘要】 5月20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自主研发的7.XMW空冷双馈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已发往用户风场进行总装。该型风力发电机配套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鲲鹏”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陆上空空冷双馈风力发电机,是用户今年确定的陆上大功率风电机组标杆项目。该电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功率空空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自主研发能力更进一步,奠定了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在国内、乃至全球大功率双馈风力发电机引领者的地位,为风电行业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7.XMW空空冷双馈风力发电机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拥有多项前沿技术,在“功率高、转速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程度高”四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关键词】全球最大,7.XMW,陆上风机
【电力设备】华能集团获得首个欧盟国家专利授权(2021-05-20)
【摘要】 5月20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一种烟气低温吸附脱硝系统及工艺》获德国专利局批准,成为首个获得欧盟国家授权的专利。该专利是华能自主研发的“低温法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简称COAP技术)的核心专利之一。COAP技术属于华能原创、国际首创的颠覆性技术,该技术基于全新的低温氧化吸附机理,可将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目前,华能已形成COAP技术系列专利近50项,同时积极布局国际专利,已申请PCT专利5项、美欧日等海外专利12项。
【关键词】华能集团,欧盟,专利授权
【电力设备】超临界机组锅炉20%负荷深度调峰水动力实炉试验研究(2021-04-29)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为挖掘现有燃煤机组锅炉的深度调峰能力,将华能陕西秦岭发电有限公司7号超临界660 MW机组锅炉各类集箱和大量水冷壁管分别等效为压力节点和流量回路,建立基于流动网络系统法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根据守恒定律和传热关联式,通过迭代直接求解得到660 MW(BMCR)负荷时该锅炉的水动力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实炉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实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得到132 MW(20%BMCR)深度调峰干态运行负荷时锅炉水冷壁压力沿流动方向的变化、回路流量分配、炉膛出口汽温分布、管壁金属温度沿炉高方向的变化趋势。实炉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内螺纹螺旋管圈布置的超临界660 MW机组锅炉水动力突破了30%BMCR最低启动负荷的限制,实现了20%BMCR深度调峰负荷时的水动力运行安全,且流动稳定特性良好。
【关键词】超临界锅炉,20%,负荷,试验
【电力设备】P型TOPCon光伏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1.2%(2021-04-29)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的研究人员努力改进p型高效TOPCon电池的生产工艺。他们已经确定了最好的金属化浆料,帮助在制定这些电池的制造工艺步骤时降低接触电阻率和接触复合值。这个德国研究小组使用了尺寸为M2的掺硼Cz?Si晶圆片。他们表示:“我们已经证明,厚度为240 纳米的多晶硅层的整体效果最佳。”并补充说,他们采用这种配置实现了21.2%的功率转换效率。
【关键词】P型TOPCon,光伏电池,效率21.2%
【电力设备】全新波浪能技术无缝对接浮式风电(2021-04-29)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总部位于英国的能源公司TechnipFMC与专注于波浪能的澳大利亚公司Bombora合作,开发一个浮式风电+波浪能项目。该项目名为“InSPIRE”,于去年11月开始筹备工作。浮式风电在全球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不少示范应用。本项目的特色在于,将采用Bombora的波浪能专利技术“mWave”的设备安装在浮式基础上,与风机同时发电。在示范项目中,两者的容量合计6MW,之后在商业化应用时,将扩展至12MW或18MW。
【关键词】全新波浪能,对接,浮式风电
【电力设备】效率高达21.8%,梅耶博格推出400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2021-04-29)
【摘要】 4月2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瑞士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梅耶博格发布一种高性能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传统的PERC组件相比,该组件将提供高达20%的额外收益。据了解,该组件的效率高达21.8%,重量不到20kg。梅耶博格董事总经理Moritz Borgmann表示:“我们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能源产量,每个组件的额定功率高达400W。” Meyer Burger在Bitterfeld-Wolfen设有异质结电池生产设施,并在德国Freiberg设有高度自动化的组件工厂。预计两个工厂的生产将于五月底开始。然后可以从7月开始将第一个组件交付给客户。两个工厂的初始年产能均为400兆瓦,制造商希望到2026年将其增加到5吉瓦。
【关键词】效率21.8%,400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电力设备】光伏组件回收的新分层技术(2021-03-29)
【摘要】 3月2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法国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的新能源技术和纳米材料(Liten)分支声称已开发出一种低污染,低能耗的分层工艺,可在其寿命周期结束时回收光伏组件。该技术包括使用金刚石线切割光伏电池,将模块的玻璃正面与基于聚合物的底片分开。CEA Tech表示,由于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约为30年,到2025年,欧洲应废除超过1000万吨的报废或有缺陷的产品。如今,最广泛使用的回收解决方案是压碎组件并将其用作建筑行业的回填。CEA-Liten专家认为,对于热技术而言,它们的能源成本仍然很高,并且对环境有害。他认为,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回收解决方案来回收硅、银和铜等金属。
【关键词】光伏组件,回收,新分层技术
【电力设备】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研发全球首台配网量子智能开关(2021-03-29)
【摘要】 3月29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在浙江杭州供电公司配网智能混合仿真实验室里,随着硬件调试、代码执行、量子加密的遥控分合闸指令被成功解密并接收执行,标志着全球首台电力量子加密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研发成功。这是首次量子加密技术与电力业务设备的融合应用,并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日常设备和业务,意味着业务数据传输安全成本巨大的传统问题将有望被解决,电力终端信息汇聚将具备超级安全保障。浙江杭州供电公司通过无线(5G)量子通信实现配电设备命令安全加固,将极大利用现有无线通信资源,盘活浙江公司50万套的配电设备,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强化配电网络、设备、业务的精准掌控度。
【关键词】杭州研发,配网量子,智能开关
【电力设备】金风科技风电锚索式基础新应用填补国内空白(2021-03-29)
【摘要】 3月29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金风科技旗下分子公司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历经17个月研发出风电锚索式基础产品,填补了风电行业在该领域的空白,意味着风电行业领域企业用“亦庄创新”技术可实现风电机组的降成本、延寿命,迎接风电行业补贴退坡与传统电力等价供应的平价上网时代。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风力发电技术也在快速迭代升级,除了风电机组本身,连接风电机组塔架及基础的制造与工程建设技术也在升级。
【关键词】金风科技,风电锚索式,新应用
【电力设备】国内海上风电基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2021-03-29)
【摘要】 3月29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我国南海海域首批两台大直径单柱复合筒风机基础在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安装完成,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应用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对解决海上风电浅覆盖层嵌岩基础施工有重大意义。本次安装的单柱复合筒基础由三峡上海院设计,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施工。该基础是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也是南海首个大直径纯钢型的新型基础形式,该批单柱复合筒基础筒裙直径36米,筒高9.5-12.5米,单柱直径达10米,总高度55.2-58.2米,总重约220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负压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
【关键词】国内海上,风电基础,创新突破
【电力设备】高效、低温催化制氢实现性能最佳(2021-02-09)
【摘要】 2月9日,北极星氢能网讯,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丁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石川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周武团队等的联合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研究团队设计合成了高密度、高分散的原子级金属铂(Pt)物种和立方相碳化钼(α-MoC)组成的界面催化结构,制备出一种高效、稳定的Pt/α-MoC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催化水煤气变换(WGS)制氢反应,这也是迄今报道的催化性能最佳的WGS催化剂。WGS反应是能源化工领域制取纯氢重要方式之一。受化学平衡限制,WGS反应在低温进行更有利,这对催化剂活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高效低温,制氢,性能最佳
【电力设备】锂电池废料短程利用与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2021-02-09)
【摘要】 2月9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锂电池废料短程利用与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日前获得生态环境部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据介绍,这项技术已实现锂电池废料中锂选择性回收和介质的短程循环,相关废水减排40%以上,为锂电池废料的短程清洁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在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落地,建成行业首套锂电池废料短程清洁利用与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并已推广应用到10余套产业化工程,累计形成知识产权44项。
【关键词】锂电池废料,利用,控制技术
【电力设备】新技术将氨无缝转化成氢,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2021-02-09)
【摘要】 2月9日,北极星氢能网讯,近日,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环保的方法来将氨转化为氢。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被刊登在了世界著名期刊《焦耳》上,它是实现零污染、氢燃料经济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来进行氨到氢的转化,而不是化石燃料热能,因为这项工艺的工作温度(250摄氏度)比传统方法(500-600摄氏度)要低很多。其次,新技术产生的纯氢不需要从任何未反应的氨水或其他产品中分离出来。第三,这个过程是高效的,因为所有提供给这个装置的电流都将全部直接用于生成氢,而不会因为寄生反应而造成任何丢失。
【关键词】氨转氢,直接利用,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