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海上风电集群自进化功率平滑控制方法(2023-08-29)
【摘要】 8月29日,中国电力讯,海上风电集群的风速时空相关性强,加剧了整体有功输出的波动幅度,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更为突出,海上风电集群有功输出平滑控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手段。传统方法的优化效率低、难以支撑高频率控制,且对预测误差、执行偏差灵敏度过高。因此,提出了“策略离线训练、在线快速寻优、控制效果自进化”的控制架构,建立了深度强化学习的海上风电集群有功输出平滑控制模型。首先,提出了面向集群功率平滑控制的短期收益函数,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求解最优指令;其次,提出了面向功率策略校准的长期收益Policy函数,根据历史反馈数据有效矫正控制偏差;最后,建立了智能体状态、控制收益和控制决策之间映射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智能体训练与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在平均风速为7.5m/s的给定风况下,所提方法能够降低功率波动幅度达20%,同时将发电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
【关键词】风电技术,海上风电,风电集群
【电力设备】我国零碳内燃机关键技术实现突破(2023-07-27)
【摘要】 7月27日,北极星碳管家网讯,湖南衡阳高新区的南岳电控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套氨氢融合复合动力燃料供给系统。这一重要突破使得商用车氨氢融合内燃机研发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并且相关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氨氢融合零碳燃料技术被视为全球动力和能源领域的重大技术变革,它克服了单一氢能在运输、储存、车载、安全及成本等方面的应用缺陷。在2021年,一汽解放和佛山仙湖实验室与南岳电控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了氨氢融合零碳燃料技术的研究。其中,南岳电控负责核心关键零部件——氨氢融合复合动力燃料供给系统的研发。
【关键词】内燃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
【电力设备】华东电网首次实现含大规模新能源和直流接入的受端电网全电磁暂态...(2023-07-27)
【摘要】 7月27日,电网头条讯,7月17日,按照国调中心统一部署,含新能源和直流大规模接入的超万节点华东电网2024年运行方式全电磁暂态仿真建模顺利完成测试,在仿真规模、精度、建模速度等方面均取得突破。从此,华东电网日常调度生产运行仿真能力从传统的大电网机电暂态提升至全电磁暂态仿真,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技术支撑。全电磁暂态仿真能够精确模拟大量电力电子化设备接入电力系统带来的动态特性,可为深入了解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特性提供有力支撑。此次搭建的华东全网2024年运行方式全电磁暂态仿真数据共有10944个三相交流节点、9961条线路、600台同步发电机、2424个动态负荷、5460个静态负荷、1018台光伏设备、506台风机。
【关键词】暂态仿真,新能源,华东电网
【电力设备】南方电网公司云边融合技术取得新突破(2023-07-27)
【摘要】 7月27日,南方电网报讯,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完成地级边缘集群和南网调度云的协同联调,成功与云端进行了底座、制品、应用和监控等交互测试,实现了云端向边缘集群赋能、边缘集群向云端集约的技术架构可行性验证。此次技术验证在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属首次,将有效提高南网调度云的管理水平,丰富各级电力调度系统协同交互方式,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据介绍,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是为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的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和现货市场高效运营两大业务的新一代调度技术框架,是调度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抓手。该平台采用“云大脑+边缘节点”两级融合的系统架构,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展针对海量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等新型厂站的建模、接入、监视、控制、市场化运作与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云计算,电力调度系统,云南电网
【电力设备】大连化物所成功研制10kWh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2023-07-27)
【摘要】 7月27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自主开发出10kWh磷酸焦磷酸铁钠基钠离子电池系统,并实现了用电负载的稳定供电。经测试,系统输出能量为9.7kWh,直流侧能量转换效率为91%。该系统由5个独立的电池模组和与其配套的逆变器、控制模块共同组成。其中,每个模组(50V/40Ah)由34个20Ah级钠离子软包电池、采用2并17串方式构成。该钠离子电池体系具有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系统的成功研制,对于推动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储能电池,储能系统
【电力设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智能巡维技术取得新突破(2023-06-28)
【摘要】 6月28日,南方电网报讯,近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在广州组织召开“抽水蓄能电站多维度智能巡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技术鉴定会,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成果为人工巡检的全面替代打下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智能巡检技术取得新突破。据介绍,该项目由南网储能公司牵头组建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从“看得懂”“听得清”“摸得透”“分析准”四个方面入手,充分满足巡维需求。该成果研发了虚实融合的图像样本生成方法及适应抽蓄电站复杂场景的机器视觉辨识技术,攻克了图像样本采集难、复杂光影背景识别准确率低等难题,并首次形成了满足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区域巡维要求的视频观测点和算法配置规范,为行业奠定标准规范基础。
【关键词】智能运维,抽水蓄能,南方电网
【电力设备】海南电网三亚供电局配网电缆实时监测系统上线(2023-06-28)
【摘要】 6月28日,南方电网报讯,近日,海南电网公司三亚供电局成功研发并上线运行配网电缆防外破、中间接头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配电线路基础数据全清晰、设备状态全掌握,标志着三亚配网电缆运维领域向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据了解,该配网电缆防外破、中间接头实时监测系统围绕人工替代和数据整合两个要素,以实现线路状态一目了然、风险管控一线贯穿、生产操作一键可达、决策指挥一体作战等为目标,通过对电缆中间头及通道加装低功耗在线监测模块,建设电缆三维数字化资产静态数据库,建立电缆数字化运维监督体系,打造配电线路通道防外破线上管理体系,确保了外部环境、电缆运行情况的全状态感知,实现了设备故障实时预警。
【关键词】电缆监测,配电网,海南电网
【电力设备】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研制成功(2023-06-28)
【摘要】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研制成功
6月28日,电网头条讯,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在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试验示范工程中完成人工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断路器成功开断低频短路电流,燃弧时间12毫秒,选相控制燃弧时间误差仅为0.2毫秒,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预期。这标志着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研制成功,具备工程投运条件。该断路器可实现低频系统快速可靠开断,提高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和电寿命。该断路器的成功研制,为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解决常规交流电网的大容量短路电流快速开断及限制等提供了关键技术和装备。
【关键词】断路器,输电系统,低频输电技术
【电力设备】国网河南电力深化应用配电线路故障停电“百秒感知”技术(2023-06-28)
【摘要】 6月28日,国家电网报讯,6月25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今年已利用配电线路故障停电“百秒感知”技术累计完成近700次配网故障研判,准确率超过98%,提高了配网故障抢修工作效率和客户用电获得感。依托该技术,该公司将故障平均研判时间从过去的约45分钟压降至100秒以内。配网是面向客户的末端电网,出现故障后会直接影响客户用电体验,需要尽快抢修复电。2022年6月以来,国网河南电力基于自主开发的主网故障信号研判算法、故障感知应用模块等,研发应用配电线路故障停电“百秒感知”技术,进一步提高配网停电故障感知及时性和准确性。主网故障信号研判算法和故障感知应用模块进一步贯通了营配调等专业数据资源,优化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网故障研判启动条件。
【关键词】配电线路,电力调控,国网河南
【电力设备】800m级水头抽水蓄能关键技术国际领先(2023-05-25)
【摘要】 5月25日,南网储能讯,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800m级水头抽水蓄能电站超高压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建设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该科技成果的评价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钮新强、张宗亮两位院士领衔,成员由来自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的8位专家学者组成。评价会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秘书长汪小刚主持。会上,南方电网公司战略专家刘学山代表项目组汇报了研究成果。专家委员会听取汇报并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依托阳蓄电站工程实践,针对超高压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建设难题,从设计关键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围岩渗控设计理论与技术、高压灌浆关键理论和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创新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和工程应用成果,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超高压钢筋混凝土输水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
【关键词】抽水蓄能,储能技术,南网储能
【电力设备】我国首个厂站直流系统可靠性在线检测装置通过鉴定(2023-05-25)
【摘要】 5月25日,南方电网报讯,近日,由云南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直流系统可靠性自动检测装置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厂站直流系统可靠性在线检测领域的空白,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蓄电池是厂站直流系统内重要的应急电源,在主供电源故障时,为全站二次设备和断路器操作机构提供工作电源,以保证相关设备正常工作。近年来,因蓄电池失效、电源回路开路等直流供电不可靠造成的保护及开关拒动隐患增多,成为影响继电保护、安自装置及开关拒动的风险因素。为此,云南电网公司电力调度中心继电保护科牵头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历时两年,先行先试研究基于可变时间尺度、小容量、短时间放电技术的直流系统可靠性在线监测方案,并组织开发了直流系统可靠性自动检测装置,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关键词】直流系统,二次设备,断路器
【电力设备】关键装备与技术破解海上风电运维难题(2023-05-25)
【摘要】 5月25日,风能专委会讯,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正通过加强产业协同,打造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其中,不仅包括全球首个在一个产业园区内聚集从风电整机与关键零部件,到检验检测实验室和大型科研装置等完整产业链的“四个一体化”的风电产业集群,也在建设面向全球的海上风电装备及服务出口、运维、施工建设基地的风电母港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园,打造国字号工程施工企业和船队。此次会议在汕头举行,引起了全球风电行业的广泛关注。来自中国、挪威、荷兰等国家政府部门代表,以及国内外海上风电开发企业、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科研机构、海上风电施工与运维龙头企业、船舶设计与建造企业的嘉宾参加了此次会议。
【关键词】风电船舶,风电运维,关键装备
【电力设备】京津冀地区电网广泛应用新能源微电网智能协同测量技术(2023-05-25)
【摘要】 5月25日,北京市场监管讯,北京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所属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针对火电、新能源发电混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成功研发基于北斗和5G技术的新能源微电网智能协同测量技术,研制出高实时、高准确、误差联动修正的高、低压碳排因子计量校准装置,为电力系统碳排因子测量难题提供了全链条系统解决方案,为促进北京市开展CCER和碳资产管理打下重要基础。目前,该项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京津冀电网多个变电站及开闭站上,三年来为北京市多个重大工程、重大活动的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为中建集团、燃气集团等重点用能单位实现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打下了重要基础,对进一步推动5G和北斗系统在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智慧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电网,碳资产,碳排放
【电力设备】能量密度达140Wh/kg,哈工大重研院发布钠离子电池(2023-04-27)
【摘要】 4月27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集中发布了一批新能源创新技术和成果,同时,与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七院创新院、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进行了集中签约。据了解,哈工大重庆研究院发布的技术成果中,包括由智慧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独自开发的新一代钠离子电池。测试显示,这款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0Wh/kg,低温性能实现突破,在-20℃低温环境中容量保持率可达85%,快充性能优良,常温充电20分钟即可完成80%的充电量,各项性能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未来,该款钠离子电池可广泛应用于低速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公共汽车/大巴、电动船舶及工业储能、通信基站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创新技术,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
【电力设备】我国首个全自主可控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数智调速系统通过鉴定(2023-04-27)
【摘要】 4月27日,南方电网报讯,4月18日,南网储能公司研发的我国首个全自主可控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数智调速系统“XS—1000G”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数智调速系统状态智能分析与故障预警、多接力器同步协调控制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抽水蓄能机组关键控制保护技术全面自主可控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有力增强了我国抽水蓄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自主研究成果XS—1000G型调速系统采用多项创新技术,控制系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具有算法高效、功能完备、性能优异等特点,并成功应用于广蓄电站7号机组。截至4月中旬,XS—1000G型调速系统已连续运行逾500小时,工况启动次数达150余次,性能稳定可靠。
【关键词】抽水蓄能,全面自主,性能稳定
【电力设备】华能成功研发投运全球容量最大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系统(2023-04-27)
【摘要】 4月27日,华能集团讯,4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建设的全球容量最大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系统在华能罗源电厂完成与电网的联调试验,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顺利进入商运阶段,标志着我国超级电容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水平跻身世界前列。该系统由8堆高效率超级电容和24堆高功率锂电池组成,耦合华能罗源电厂现有2台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共同参与电网调频,充分发挥了超级电容储能的快速性和锂电池储能的持久性,实现了电能快速、安全、大容量存储,满足电网的调频需求。该系统投入商运后,华能罗源电厂燃煤机组的调频时间可提升14倍以上,调节速率可提升4倍以上,调节精度可提升3倍以上,大幅提升了现有储能调频系统的灵活性、综合性能、使用寿命和经济性。
【关键词】混合储能,燃煤发电,投入商运
【电力设备】大规模独立站房式储能电站在福建宁德完成并网试验(2023-04-27)
【摘要】 4月27日,国家电网报讯,4月18日,福建宁德霞浦渔洋里储能电站顺利完成并网试验,其中包括福建省单体功率最大、容量等级最高的储能单元高低电压穿越试验。这次试验的完成也标志着单体容量5兆瓦/10兆瓦时储能单元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在新型储能工程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宁德霞浦渔洋里储能电站是一座独立站房式储能电站,位于霞浦县长春镇渔洋里村,于2021年6月7日开工建设,一期建设规模100兆瓦/200兆瓦时。宁德霞浦渔洋里储能电站投运后,预计每天可在用电高峰期提供20万千瓦时电能。此外,由于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储能电站还可以在短期内为居民生活供电,缓解变电站、输电线路的压力,有利于灾后电网恢复供电、保障地区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关键词】储能电站,并网成功,建成投运
【电力设备】新型氧离子电池问世,拥有极长寿命(2023-03-31)
【摘要】 3月31日,北极星储能网讯,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已成功开发出一种性能可与锂离子电池媲美的氧离子电池,据称这种电池寿命极长。虽然氧离子电池不能提供与锂离子电池一样高的能量密度,但它的存储容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可逆转地降低。氧离子电池可在不含稀有元素的情况下生产,并且由不可燃材料制成。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电池的工作方式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它们使离子在两个表面之间来回跳跃并产生电流。新电池技术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其潜在的使用寿命。氧离子电池可以毫无问题地再生能量,如果氧气由于副反应而损失,那么损失可简单地通过环境空气中的氧气来补偿。
【关键词】储能技术,储能电池,储能材料
【电力设备】葛南直流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通过型式试验(2023-03-31)
【摘要】 3月31日,电网头条讯,3月22日,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500千伏/1200兆瓦葛南直流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和工程抽样试验,标志着全球首套具有换相失败免疫能力的电流源型高压直流换流器研制成功并具备工程应用条件。据了解,常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采用基于半控型晶闸管的电流源型换流器,可实现最高千万千瓦的交流—直流换流能力,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技术手段。国网智研院新型直流换流装备科技攻关团队首创提出了基于半控、全控器件混联的新型可控换相直流输电技术,换流容量可达±800千伏/5千安,最大可控关断电流10千安,可从根本上消除特高压直流工程受端换流站换相失败隐患。
【关键词】换流阀,换流器,高压直流
【电力设备】大电网调控平台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鉴定(2023-03-31)
【摘要】 3月31日,电网头条讯,3月29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的“‘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大电网调控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针对特高压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一体化调度控制需求,以“一个电网、一套模型、一套系统”为建设理念,首创了“物理分布、逻辑统一”大电网调控平台体系架构,攻克了基础支撑、优化调度、安全防控三类关键技术,研发了大电网调控平台,有效提升了大电网海量数据的高效同步感知和实时处理能力,实现了大电网全网范围资源优化调度,支撑了对大电网一体化安全风险的防控决策。
【关键词】电网调控,特高压,智能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