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 械】首个机械储能领域国际标准技委会秘书处落户南网(2023-11-28)
【摘要】 11月28日,南方电网报讯,11月20日,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复,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储能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南方电网公司。这是国际首个储能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委员会,标志着我国机械储能领域标准全面迈向国际化。机械储能技术可以将电能以各种形式的机械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实现时间维度上的能源转移,是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相比其它储能技术,机械储能具有使用周期长、造价低、容量大、稳定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的显著优势。机械储能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应用对于服务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深远意义。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承接好机械储能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建设,发挥牵头组织职责,为秘书处开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工作提供完善系统的制度保障,组织国内机械储能优势力量,联合相关国家,共同推动机械储能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加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通对接。
【关键词】机械储能,国际标准,南方电网
【机 械】德帕姆全新一代超大流量超高压转子泵成功下线(2023-11-23)
【摘要】 11月23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讯,11月14日,德帕姆举办了克尼罗瓦转子泵的新品发布会,全新一代超大流量超高压转子泵隆重揭幕,在国内率先实现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重大创新。董事长周良、克尼罗瓦事业部全体以及相关技术、生产部门参会,更邀请了业内权威专家牟介刚教授,共同见证德帕姆最新科技成果发布这一重要时刻。此次高温高压高流量转子泵能研发生产成功,并且做到了业内领先,就是克尼罗瓦团队“敢”接别人不敢接的活,“干”出别人做不到的果。这款超大流量超高压转子泵的问世,不仅为国内石化产业跨越高质量发展门槛提供科技“撑杆”,还树立了业内转子泵标准的首发“标杆”。
【关键词】德帕姆,超高压,转子泵
【机 械】原子能院成功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2023-11-14)
【摘要】 11月14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器质谱小型化、紧凑化是当前国内外加速器质谱研究的热点领域。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探索,原子能院加速器质谱研究团队对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的核心难点——加速器紧凑化进行了创新研究,并突破高压馈入、气体输入、高压绝缘、间隙加速、气阻分布等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串列加速器。其中,串列加速器长度仅为1米,大小为传统串列加速器1/3;整套谱仪占地面积约30平米,较传统同性能的AMS装置缩小2~3倍;可实现碳-14、铝-26、碘-129、铀-236等十余种核素的高效与高灵敏分析,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原子能院,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
【机 械】江苏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数字化创新集成平台获奖(2023-11-07)
【摘要】 11月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讯,近日,在第十届江苏互联网大会上,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研发的“江苏省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数字化创新集成平台”成功入选“2023江苏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双化协同),这是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入选的首个案例,标志着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在信息化和智慧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双化协同”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由中共江苏省网信办、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和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联合组织。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全省“双化协同”。经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56个案例入选,“江苏省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数字化创新集成平台”即为其中之一。“江苏省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数字化创新集成平台”是江苏省在全国首批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中,智慧监测应用场景的落地成果。平台以服务水、气污染防治攻坚为核心,实现省域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及相关行业、领域数据汇交、业务集成、污染溯源、智能化调度等功能,以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多元数据的融合,构建智慧监测体系,提升生态环境协同管理效能。
【关键词】江苏,智慧监测,集成平台
【机 械】东方红HB2204混合动力拖拉机商品化上市(2023-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一拖讯,10月26日,在202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东方红HB2204混合动力拖拉机,商品化上市发布会隆重举行。发布的东方红HB2204混合动力拖拉机是中国一拖自主研发的一款新能源拖拉机产品,这也是中国一拖在大马力先进智能拖拉机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款拖拉机已通过了各项性能试验和田间作业验证,具备了批量化生产和上市条件,后续将会有更多型号的混合动力拖拉机陆续推向市场。未来,中国一拖将继续践行央企担当,坚持创新驱动,主动奋发有为,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东方红HB2204混合动力拖拉机是中国一拖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220马力混合动力拖拉机,主要用于大型农场的深耕、深松、联合整地以及运输等作业工况,可与其它农机进行智能联合协同作业,作业高效、控制精确、操纵舒适、排放清洁。它的成功研发,标志着中国一拖在拖拉机混合动力关键技术方向实现了重大突破,必将极大地助力中国大型农业装备创新发展,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更好的装备支撑。
【关键词】东方红,混合动力,拖拉机
【机 械】江苏圣泰阀门超大口径60寸闸阀顺利通过试验(2023-10-30)
【摘要】 10月30日,江苏圣泰阀门讯,近期,圣泰阀门(SNY)为西北地区某多晶硅项目生产了超大口径楔式闸阀,该阀门设计口径为60",压力150lb。设计特点:(1)流体阻力小,结构长度较短;(2)启闭较省力,介质流动方向不受限制,全开时,密封面受工作介质的冲蚀很小;(3)形体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工艺性较好。由于口径较大,设计和制造难度也要加大,圣泰阀门在超大口径阀门设计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阀门的强度,刚度,流量特性,来保证阀门在大口径工作条件下的安全和性能;在制造过程需要专门的安装,维护设施和区域来组装阀门,并且使用了专门的检测设备对阀门的性能,强度进行检测。在圣泰阀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个超大的阀门能够一次性通过密封实验,是圣泰阀门良好技术的体现,也是产品质量的保障,这也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关键词】圣泰阀门,超大口径,闸阀
【机 械】空天院等推出遥感智能训推一体机(2023-10-30)
【摘要】 10月30日,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讯,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赛博智能团队基于自研的遥感智能解译基础模型,联合中科边缘智慧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空天·灵犀”遥感智能训推一体机,突破了基础模型轻量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遥感基础模型的高时效灵活部署,提供了数据、模型、平台、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空天·灵犀” 遥感智能训推一体机集成了遥感多模态数据、轻量化基础模型、智能解译软件系统,具有多任务高精度、模型高效训练推理、低成本灵活部署及自主创新四大核心特色。“空天·灵犀”遥感智能训推一体机搭载的高精度、高时效轻量化基础模型,能够在自然资源、交通住建、农林牧渔、应急救灾及水利等国民经济多行业实现要素精细分类、实景三维重建、地物广域搜索等多任务应用,有效提高遥感数据服务能力。以复杂环境下地物要素分类为例,模型实现了数十类典型要素的精细化自动分类,部分可细化至子类,如水生耕地、旱耕地、工业建筑、低矮住宅、商业建筑、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精度较传统模式提升20%以上,单幅影像处理耗时大幅降至分钟级。
【关键词】遥感智能,一体机,空天院
【机 械】深圳先进院等开发出超灵敏光学等离子体传感器(2023-10-24)
【摘要】 10月24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慧团队,在《纳米光子学》(Nanophotonics)上,发表了题为Ultrasensitive label-free miRNA-21 detection based on MXene-enhanced plasmonic later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的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MXene材料增强的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技术,用于实时、无标记、超灵敏的miRNA检测。上述成果可实现对低浓度(10-14?M)miRNA的无标记实时检测,可对单碱基错配的miRNA序列进行区分,并可在复杂的环境介质中进行miRNA检测。该传感方案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能够为包括miRNA在内的一系列生物标记物提供超灵敏检测手段,在各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伴随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深圳,等离子体,传感器
【机 械】川武仪表滑板切断阀在聚丙烯PDS工况首试成功(2023-09-25)
【摘要】 9月25日,川武仪表讯,运行在PDS工况下的自控阀不仅需要经受高频、快速动作的考验,而且还需要保持持久的密封性能。另外介质中还含有粉末等固体颗粒物,阀门还需经受介质冲刷磨损、卡阻的考验。因安装位置重要,阀门工况苛刻,这类阀也一直被ARGUS、KTM、METSO等进口阀门垄断。根据PDS工况的不同,阀门年动作频率10~200万次不等,阀门的动作寿命、密封性能是考验阀门性能的硬指标。鉴于进口阀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周期长,维修时间、成本高等情况。榆林某能源公司在充分了解滑板阀产品结构特点并结合PDS阀工况,与重庆川武仪表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了一款用于PDS工况的滑板切断阀产品。此阀安装于940-R-201粉末到940-S-301的工艺管线上,位号1310-HV-2402,用于丙烯+PP粉的切断。主要用来解决阀门内漏、启闭卡阻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川武仪表,滑板切断阀,PDS工况
【机 械】国产化大口径强制密封球阀通过验收(2023-09-22)
【摘要】 9月22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讯,日前,由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承担的科研课题“大口径强制密封球阀、轴流式调节阀国产化”项目研制产品——NPS24 Class 900强制密封球阀,于昌吉试验场完成现场测试及专家鉴定,顺利通过工业性试验验收。鉴定专家认为,本课题研制的大口径强制密封球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在天然气计量检定工艺系统推广使用。专家表示,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和现场推广应用,将有力解决以往受进口阀门制约难题,打破技术垄断,提高保障能力,并降低同等规格阀门采购单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国家管网集团,大口径,球阀
【机 械】保变电气研制成功我国首台220kV正立油浸大电流互感器(2023-09-21)
【摘要】 9月21日,保变电气讯,近日,保变电气互感器公司研制成功220kV正立油浸大电流互感器,该产品一次电流参数5000安培,是我国迄今为止一次电流参数最大的220kV正立油浸电流互感器。该产品将应用于内蒙古锡西500kV变电站工程项目。该产品研发难度大、生产周期短,为了确保产品一次研制成功,互感器公司进行了认真准备,前期开展了技术咨询、方案确定、材料成本估算等多项扎实工作。技术部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专项组,负责该项目产品的研发。项目组成员认真研究技术要求,重新进行了电密计算;优化产品结构,确保产品满足电气要求。此外,结合公司实际,确定工艺方案,确保结构设计的可操作性,满足生产要求。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生产部门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积极开展技能攻关,确保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在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该产品一次试验合格,顺利研制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科研水平,为更好地服务用户、开拓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保变电气,互感器,研制成功
【机 械】兴澄特钢特级高碳铬轴承钢顺利通过“江苏精品”首次认证(2023-09-21)
【摘要】 9月21日,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讯,近日,兴澄特钢拳头产品“特级高碳铬轴承钢”顺利通过“江苏精品”现场评价审核,并获得“江苏精品”认证证书。目前,兴澄特钢高标准轴承钢产销量已连续13年全球第一,连续22年全国第一,通过替代进口,拉动了国内下游轴承行业实现同步发展,开创了国内连铸轴承钢在汽车、铁路、风电、机械、冶金等应用领域的先河。此次获得“江苏精品”认证证书,充分证明了兴澄特钢高碳铬轴承钢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了创新能力强、品质卓越、品牌效应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在体现自身精品品牌的同时,也无形中发挥着行业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不断推动轴承钢产品在高精尖领域应用,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关键词】兴澄特钢,高碳铬轴承钢,江苏精品
【机 械】川仪股份研制的1E级安全壳淹没液位变送器(JE61)顺利发运(2023-08-28)
【摘要】 8月28日,川仪股份讯,近日,川仪股份为国家228工程自主研制的1E级安全壳淹没液位变送器(JE61)顺利发运。1E级安全壳淹没液位变送器用于事故后安全壳内液位的长期监测,是保障电站安全停堆及后续监测电站状态的重要设备。该设备工况复杂,需满足在高温、高辐照、地震、LOCA、水淹、严重事故等恶劣工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此前该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川仪股份联合上海核工院于2018年开始立项研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通过持续技术攻关,顺利完成了国产化1E级安全壳淹没液位变送器的产品研发、样机制造、鉴定试验等工作。经鉴定,公司所研制的1E级安全壳淹没液位变送器满足各项指标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川仪股份始终坚持以川仪所长服务国家所需,1E级安全壳淹没液位变送器(JE61)的顺利发运,实现了国产化设备首台套应用,是228工程1E级设备国产化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为核电站关键设备全面实现国产化贡献了川仪力量。
【关键词】川仪股份,变送器,1E级
【机 械】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研制成功(2023-08-21)
【摘要】 8月21日,快科技讯,8月18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中储国能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套30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完成集成测试,顺利下线。据了解,膨胀机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负荷高、流量大、流动传热复杂、高效宽工况运行要求高等技术难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发团队先后攻克了全三维设计、复杂轴系结构、动态调节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首台30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级高负荷膨胀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压缩空气储能研究的机构,通过19年的努力,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体系,先后突破了系统全工况设计与控制、多级高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高效超临界蓄热换热等关键技术,并分别于2013、2016、2021年建成国际首个1.5MW级、10MW级、10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大规模化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相比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300MW系统规模将提高3倍,单位成本降低20~30%,效率提高3~5%。此次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完成集成测试并顺利下线,标志着国际首套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词】膨胀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机 械】中俄机器人产业交流对接会在北京举行(2023-08-17)
【摘要】 8月17日,机经网讯,8月16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俄罗斯机器人协会共同举办的中俄机器人产业交流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园举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于2013年,目前已拥有530多家会员,与俄罗斯机器人协会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中俄双方继续保持沟通交流,共同促进中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务实合作。此次会议为中俄机器人企业沟通交流和对接洽谈搭建了有效平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企业成为俄罗斯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合作伙伴,双方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合作潜力,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关键词】中俄,机器人产业,北京
【机 械】思特威推出全新升级AI系列图像传感器新品(2023-08-10)
【摘要】 8月10日,思特威讯,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思特威),正式推出4MP和2MP两款全新升级AI系列CMOS图像传感器新品——SC431AI和SC231AI。作为AIoT及安防应用主流规格分辨率产品,两款产品均搭载思特威全性能升级技术SmartClarity?-3,集更优异的夜视全彩成像、高温成像、低功耗性能优势于一身,可更好赋能家用IPC、AIoT终端等智能无线摄像头和多摄像头解决方案。此次推出的SC431AI和SC231AI是思特威首批搭载全性能升级技术SmartClarity?-3的AI系列图像传感器升级新品。除了具有全面升级的夜视全彩成像性能以外,两款新品均在高温成像和低功耗性能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思特威将陆续推出采用SmartClarity?-3技术的AI系列升级产品,助力客户打造更优异、高性价比的智能视觉终端应用解决方案。目前,思特威SC431AI和SC231AI已接受送样,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
【关键词】思特威,AI系列,图像传感器
【机 械】科学岛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套深海质谱仪并成功海试(2023-07-14)
【摘要】 7月14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讯,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团队制出了国内首台深海质谱仪,并在南海某海域成功完成多次海试,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深海气体原位检测的水下质谱仪的研制与应用》为题发表在《中国分析化学》上。该工作填补了国内在深海质谱仪研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深海、深渊探测战略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为后续寻找海底油气及矿产资源,探究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等奠定了原位质谱探测基础。该技术不仅可用于深海探测,同样可用于内河、湖泊、近海水下溶解气信息获取,为水体环境污染和生态评估提供重要数据。该工作得到了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中“深海智能感知及决策技术”的资助。
【关键词】深海质谱仪,合肥物质科学院,深海探测
【机 械】全球超高海拔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首套塔筒顺利吊装(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水电四局讯,近日,由水电四局酒泉新能源公司承制的全球超高海拔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国家能源西藏那曲色尼区100兆瓦风电项目首套塔筒顺利完成吊装。该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境内,场址平均海拔4650米,是西藏目前已核准的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也是全球45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是西藏自治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实施项目,西藏自治区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装机规模100兆瓦,规划安装25台5段式单机容量4.0兆瓦东方电气风力发电机组。为实现该项目首套塔筒吊装节点目标,水电四局积极筹划、提前部署,安排人员组织现场探查,参与现场吊装协调和塔架前期消缺,从施工技术、设备人员、安全措施等方面加强了售后服务工作,同时和业主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流,做足了吊装准备。特别在运输交货方面,水电四局多次协同运输单位到现场进行道路勘测,配合业主方对进场道路进行改造,并由专人负责发运及现场协调售后工作,积极对接业主单位及时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首套塔筒吊装任务。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对于推动高海拔风机研发应用和高海拔风电项目规模化开发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万吨,对改善那曲市能源结构、保障百姓冬季供暖和电力安全供应、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电项目,首套塔筒,西藏
【机 械】光阴极直流高压电子枪和驱动激光系统研制成功(2023-07-10)
【摘要】 7月10日,大连化物所讯,近日,大连化物所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二十五室)杨学明院士团队成功研制了光阴极直流高压电子枪和驱动激光系统,标志着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研制工作攻克了又一项关键核心技术。直流高压电子枪系统与驱动激光系统是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中的两大核心系统,其主要用途在于获得高品质电子束源,从而为产生高亮度、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提供支撑。经过3年多的协同攻关,团队成功完成了这两大系统的研制,并开展了初步调试工作,顺利实现了连续波模式下一兆赫兹(1MHz)重复频率、100皮库(pC)单脉冲电荷量、330千电子伏特(keV)能量的预期目标。这两大系统的研制和调试成功,不仅打通了技术壁垒,还锻炼了技术队伍,为未来基于连续波超导加速器技术的大连先进光源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连化物所,高压电子枪,驱动激光系统
【机 械】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唐山揭牌(2023-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机器人网讯,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成果需求发布会暨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揭牌仪式在唐山举行。作为河北省首个机器人产业联盟,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将聚焦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以梳理产业链上关键技术为基础,整合多元化创新主体资源,通过进行政策与战略研究、组织供需对接、制定标准与规范、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发挥产业桥梁作用,推动与产业相关的技术革新和行业规范制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全省机器人产业的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促进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快速,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以此次联盟成立为契机,河北省将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激发全省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河北。
【关键词】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