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甘肃电力投运西北首个省外备调调度交换系统(2020-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8月19日,国网甘肃电力顺利完成西北地区首个省外备调调度交换机组网调试工作,标志着该公司正式满足国家电网主备调调度交换系统异地双机互备工作要求。该系统的投运,可实现甘肃电网主用调度系统在遭受突发性事故或自然灾害时,电网备调立即投运,主、备调之间调度电话业务平稳过渡,备调系统及时承担起组织、指挥、协调甘肃电网安全生产调度的功能,大幅提高了甘肃电网安全运行及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甘肃电力,省外备调,调度交换系统
【电 力】国内首次海拔3000米以上75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成功实施(2020-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8月27日,在海拔3348米的青海海西州天峻县布哈河畔,国网青海检修公司在线路带电情况下顺利消除750千伏月海Ⅱ线540号塔的危急缺陷。这是青海省首次75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也是国内首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开展750千伏带电作业,开创了国内同电压等级线路高海拔带电作业先河。此次带电作业的750千伏月海Ⅱ线是青藏联网工程的交流输电工程,是贯通青海省东西部的一条输电大动脉,也是青豫直流等新能源跨省区、远距离输送的重要电源和汇集通道。
【关键词】750千伏,输电线路,远距离输送
【电 力】数字孪生技术将对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带来重要影响(2020-07-10)
【摘要】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日前,临港地区110千伏博艺数字孪生站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首次实现实体变电站与数字孪生站同步建设、同步移交,是数智化转型的创新工程。所谓“数字孪生”,是以数字化方式为物理对象创建的虚拟模型,来模拟其现实环境中的行为,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孪生”的两个变电站,一个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实体变电站,负责实际供配电,一个则存在于数字和虚拟世界之中,对实体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从而做到及时修理,防患于未然。试点实施后,浦东供电公司在打造的三维变电站模型基础上,融入实体变电站运行中的动态信息。得益于数字孪生技术,变电站内的设备模型都清晰显示,能够随时查看设备状态、关键状态量、遥信遥测数据以及环境数据等重要信息,甚至是试验报告也可随时读取。
【关键词】数字孪生技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
【电 力】老电厂新动能:智慧发电 “预”见安全(2020-07-10)
【摘要】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在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已运行47年的传统煤电企业——大唐陡河发电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借助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对原有设备运行监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40多年的运行经验和历史数据转化为数字模型,成功设计研发了“发电机组辅助预警系统”,通过发电机组运行在线分析与预警,不断提高机组运行监控安全水平。
【关键词】老电厂,新动能,智慧发电
【电 力】贵州:贵阳首个农村电网智能配变台区投运(2020-07-10)
【摘要】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6月22日,在贵阳市息烽县温泉镇天台村龙潭沟文曲广场,南方电网公司贵州贵阳供电局首个农村智能配电网台区投运,这也是贵阳市供电区域内农网配变第一台实现智能化管理的供电台区,标志着贵阳地区正式进入智能配变台区时代。项目建成后,智能配电网台区主要供电设备运行实现在线数字化监测与控制,出现故障后,通过系统快速分析查找故障,用户复电时间进一步压缩。为进一步推进配电网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检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推动贵阳电网实现配电网可监、可控自动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贵阳首个,农村电网,智能配变
【电 力】首个海岛智能微电网群组网试运行(2020-07-10)
【摘要】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6月24日,砣矶岛子微网与大钦岛子微网在孤网状态下实现直流互联,标志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山东长岛智能微电网群互联工程”组网并试运成功,这也是国内首次将柔性直流配电技术应用于微电网群互联的示范工程。该工程通过微电网群能量管理系统对光伏、储能、柴油发电机等各类型分布电源进行协同控制,并首次利用±10千伏/3兆伏安柔性直流配电系统进行多个海岛子微网系统协同、柔性互联,全面提升各海岛子微网之间的功率友好交互支撑能力,最终实现微电网群系统多模态、多工况稳定运行,提升海岛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为未来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配电网建设运行提供典型示范。
【关键词】海岛,智能微电网,群组网
【电 力】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即将实现智能电表全覆盖(2020-06-11)
【摘要】 6月1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锡林浩特市城区剩余的老旧电表进行更换工程,目前已经接近尾声,预计7月底全部更换完毕,全市将实现智能电表全覆盖。智能电表不仅容量大,能够满足用电客户负荷增加带来用电容量增大的需求。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锡林浩特供电分局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于2019年6月起,启动了新一轮老旧计量改造工程,此次单相表改造24649块、三相表改造1744块,同时对配套下户线电表箱等进行集中免费更换,总投资3876.42万元,安装低压进户线625公里,安装低压电缆119公里。
【关键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即将实现,智能电表全覆盖
【电 力】河南联通助力建成5G智能特高压变电站(2020-06-11)
【摘要】 6月1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豫南换流变电站建设现场,一台5G智能机器人搭载着VR全息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和4K可见光摄像头,在特定路线上自动巡检,遇到前方障碍物,还可实现超声波自动避障。这是河南联通5G技术在“青豫直流”工程落点站——豫南换流变电站建设现场的一个应用场景,也是河南省内首次将5G技术应用于特高压基建现场,充分考虑了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行的需求,将智能基建工地与后期智能换流站同步衔接。“青豫直流”工程是我国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作为“新基建”的重头戏,5G技术在豫南换流变电站的应用,体现了新基建和特高压项目的结合、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结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河南联通,5G智能,特高压变电站
【电 力】全国首家“双零”燃煤电厂诞生(2020-06-05)
【摘要】 6月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6月5日,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长电公司)中水深度回用系统建成投运。该系统以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为基础,进一步将中水用于发电机组的锅炉补给水。至此,该公司每年可节约水资源1600万吨,实现生产全过程“地表水零取用”,结合先前投运的“废水零排放”系统,该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双零”燃煤电厂。
【关键词】全国首家,“双零”,燃煤电厂
【电 力】“5G+特高压”推动电网转型升级(2020-06-05)
【摘要】 6月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青豫直流”工程是我国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作为“新基建”的重头戏,5G技术在豫南换流变电站的应用,体现了新基建和项目的结合、变电站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结合、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结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5G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为确保建设、检修等任务安全高效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撑,将大大提高特高压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通过5G技术在特高压发展建设中的规模化应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河南电网转型升级,拉动国家新基建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5G+特高压”,电网,转型升级
【电 力】国内首座标准化数字化变电站220千伏宣家变应运而建(2020-05-29)
【摘要】 5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4月26日,经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历时27天的鏖战,220千伏宣家变顺利完成了第二轮综合检修。这是国内首座标准化数字化变电站,它是首个采用61850协议实现二次设备互联互通的变电站,它把操作箱之间的电缆换成了光纤,它拥有类似于飞机上的“黑匣子”记录所有的故障信息,它是一块传统变电站向数字化变电站进化的试验田。现在,它依然站在智能变电站的前沿。
【关键词】国内首座,标准化数字化,变电站
【电 力】中国首个工商业储能系统通过UL9540认证(2020-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继集装箱式大型储能系统获北美“绿卡”后,阳光电源储能系统ST556KWH-250UD近日又成功通过北美UL9540标准认证。德国莱茵TüV向阳光电源颁发了认证证书,这也是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首次通过该项认证。储能系统安全是行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相关标准一直在完备完善中。作为全球储能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北美地区对储能系统的品质和安规要求极为严苛。
【关键词】中国首个,工商业储能系统,UL9540认证
【电 力】我国功率等级最大、长度最长风电叶片 全尺寸静力认证试验完成(2020-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前不久,我国功率等级最大(10兆瓦)、长度最长(90米)的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认证试验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在天津圆满完成。试验的完成标志着我所试验测试技术在我国风电领域达到一流水平。据悉,此次参试产品由东方电气风电公司自主研制,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与该公司于2018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
【关键词】功率等级最大,长度最长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认证
【电 力】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贯通,创造多项输电领域世界第一(2020-05-15)
【摘要】 5月1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14日,由南方电网建设的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线路实现全线贯通。全线贯通的这条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线路全长1452公里,横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沿线途经高海拔、重冰区、喀斯特等复杂地貌,施工极其困难。这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首次实现了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连接云南、广西、广东三端换流站,创造了多项输电领域的世界第一。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领域,世界第一
【电 力】微电网的市场潜力巨大(2020-04-30)
【摘要】 4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世界银行团队引用了下面这张图,评估微电网的市场潜力:2017年全球无电人口为8.4亿,其中2300万人居住在已经有电网覆盖的地区,不属于微电网的市场;2017-2019年期间印度新增1亿用电人口;2017-2019年期间其他国家新增170万用电人口;到2019年还有7.16亿无电人口,其中非洲5.88亿人、南亚8500万人、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4300万人。因此微电网在全球可为7.16亿无电人口服务,这就是微电网的市场潜力。此外,如果考虑一些发展中国家供电系统的不稳定性,那么缺电人口还有10.95亿,其中南亚8.32亿人、非洲1.53亿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1.11亿人,微电网也可以发挥作用。
【关键词】微电网,市场潜力,供电系统
【电 力】5G将成我国电力行业提质增效关键支撑(2020-04-30)
【摘要】 4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成功加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以下简称“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在参与5G国际标准制定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业界认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广覆盖的5G网络,将成为推动电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
【关键词】5G,电力行业,提质增效
【电 力】宁夏33条超特高压电力线实现智能化巡检(2020-04-27)
【摘要】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目前,宁夏共有41条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660千伏直流超高压输电线路以及±800千伏和±10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总长2839余公里。去年年初,国网宁夏检修公司对这些超特高压特高压电力实施智能化可视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33条约2000公里线路,累计装设了3012台在线图像视频监测装置。至此,全区80%超特高压输电线实现了智能化巡检。
【关键词】宁夏,33条,超特高压
【电 力】智能机器人上岗,54亿千瓦时电量送往内地(2020-04-01)
【摘要】 4月1日,国际电力网网讯,为预先迎合更高的可视化需求,巴可携手合作伙伴持续跟踪辽宁电网调控中心状况和需求,并不断对调控中心解决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在长期以来的稳定运行中,巴可大屏的优秀品质已给辽宁电网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面对即将到来的可视化3.0时代,辽宁电网果断决定将目前大屏升级为巴可激光光源解决方案,以实现电网调控监管性能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54亿千瓦时,电量输送
【电 力】巴可激光升级方案献力辽宁电力(2020-03-31)
【摘要】 3月31日,国际电力网网讯,3月23日,宏力达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配电网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核心产品智能柱上开关成功突破了传统柱上开关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传统电气开关与物联传感设备、边缘计算、工业控制设备的融合,能高效地在终端进行故障研判、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并且实现远程人机交互。
【关键词】巴可,激光升级,辽宁电力
【电 力】配电网智能设备供应商宏力达闯关科创板(2020-03-31)
【摘要】 3月31日,国际电力网网讯,3月23日,宏力达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配电网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核心产品智能柱上开关成功突破了传统柱上开关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传统电气开关与物联传感设备、边缘计算、工业控制设备的融合,能高效地在终端进行故障研判、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并且实现远程人机交互。
【关键词】配电网,智能设备,宏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