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2024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正式启动(2024-05-13)
【摘要】 5月1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了2024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启动会。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智新、王国法等专家与会。此次大赛以“智能开采,照亮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竞赛推动智能采煤技术的交流与创新,提升采煤工作面的管理水平。大赛设有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和特厚煤层等多个赛道,比赛将持续至10月,最终通过理论答题、现场核验和集中答辩等多环节评选出优胜者。启动会上,组委会还发布了《2023全国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创新实践成果》,涵盖了自动化控制、智能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案例。此次智能采煤创新大赛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煤炭行业在智能化技术应用上的进一步深化。通过竞赛形式促进技术交流,不仅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和学习的平台。预计未来智能采煤技术将在安全、效率等方面带来更多突破。
【关键词】智能采煤,创新大赛,煤矿,采煤技术
【煤 炭】国家矿山局防冲重点实验室“落户”山东能源集团(2024-04-19)
【摘要】 4月19日,山东能源集团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正式在山东能源集团建立。这一实验室将成为全国唯一专注于研发防冲技术和装备的平台。实验室的设立不仅为山东能源集团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支持,也将进一步加强国内矿业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创新。该实验室已集结了来自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致力于开展机械化防治、数据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工作。实验室还将开发一套完整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旨在实时监控矿井安全状况,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防冲效果。
【关键词】国家矿山局,防冲实验室,山东能源,防治技术
【煤 炭】中国煤科发布“太阳石矿山大模型”,助力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2024-04-09)
【摘要】 4月9日,科技日报讯,4月7日,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矿山人工智能论坛上发布了“太阳石矿山大模型”,这是国内首个为煤矿多维度应用场景设计的大模型。该模型通过六个层面的构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算法模型层、应用服务层、安全可信与测试层、行业生态层),汇聚了大量的煤炭行业数据,并支持100+种AI算法,以服务矿山运维决策、灾害预警等需求。此项技术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煤炭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助力行业数据治理和大模型合规评测体系的建立,推动煤炭行业的安全、可信、绿色发展。
【关键词】中国煤科,大模型,智能化转型,煤炭行业
【煤 炭】“数字基因”助力晋能控股集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04-03)
【摘要】 4月3日,新华财经讯,晋能控股集团正在加速其数字化转型进程,以培育新质生产力。集团将数字技术融入煤炭产、运、储、销、用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一转型不仅增强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还优化了煤炭全周期管理模式。通过综合管控中心的建设,晋能控股集团实现了数据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协同,促进了产业发展。集团还着力于煤炭生产经营信息采集平台的建设,推动决策的精准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煤炭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晋能控股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是对现代企业管理和生产方式的积极探索,通过将“数字基因”融入各业务环节,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数字基因,晋能控股,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
【煤 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稀缺难选焦煤精深分选关键技术与装备”启...(2024-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矿业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稀缺难选焦煤精深分选关键技术与装备”于3月24日在徐州正式启动,标志着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进展。此项目聚焦于稀缺难选焦煤的精深分选技术,旨在开发流体-界面协同强化分选过程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创新发展煤炭精深分选的理论、技术与装备体系。会议汇集了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以及行业专家,讨论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强调了高质量完成项目预期目标的重要性,以支持我国炼焦煤资源的高效利用。此项目的启动对我国炼焦煤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推动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还有助于提升焦煤加工利用的精准性和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炼焦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研发计划,焦煤,精深分选,技术与装备
【煤 炭】四川建成首个5G+智能煤矿(2024-03-27)
【摘要】 3月27日,人民网讯,四川省内首个5G+智能煤矿项目近日通过了“数字筑路行”探访团的实地探访。此项目是由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中兴通讯公司与四川嘉阳集团联合开发,通过引进新一代5G无线通信技术和强化智能传感、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大幅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项目构建了包含“超融合硬切片承载网”、“5G无线通信系统”、“5G+精确定位”等多个智能系统,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四川嘉阳集团量身定制的5G+智能矿山建设方案,成功应用于解决南方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被视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典范。
【关键词】四川,5G+智能煤矿,中国煤科,安全生产
【煤 炭】科技创新让煤炭固废再生“金”(2024-03-20)
【摘要】 3月20日,贵州日报讯,六盘水地区正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煤炭固废的有效再利用。其中,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技术,如将超低浓度瓦斯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方法,以及将煤矸石转化为白炭黑的技术,有效实现了煤炭副产品的高效转化和利用。这些创新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为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动力。该实验室目前已获得多项国家级课题和发明专利,成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六盘水地区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煤炭固废的再生利用,展现了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策略。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煤炭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推动地区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煤炭固废,再生,贵州
【煤 炭】推动煤炭科技成果国际交流,中国煤科启动七国语言传播项目(2024-03-15)
【摘要】 3月15日,新华网讯,为展示我国煤炭科技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并助力煤炭行业在智能化绿色开采、地质勘探、矿山安全以及煤炭清洁与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及装备全球推广,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近日启动了“中国煤炭科技论文荟萃”多语言传播项目。该项目依托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国煤炭科技成果的国际交流,选择优秀煤炭领域论文,借助人工智能AI翻译工具将它们翻译成英、西、俄、日、葡、阿、马来七种语言,并进行人工校对,以《中国煤炭科技论文荟萃》形式出版。同时,与国际知名平台如AMiner、ResearchGate、Scopus等合作,共同制定国际传播推广策略,将成果推送给全球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从而推动中国煤炭科技信息的全球共享。
【关键词】煤炭科技,国际交流,七国语言,中国煤科
【煤 炭】两会:加强原创性攻关,突破煤炭产业“卡脖子”技术(2024-03-14)
【摘要】 3月14日,新京报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在2024年3月11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强调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煤炭产业的重要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袁亮是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领域的专家,他指出,煤炭行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尤其是在智能矿山、低碳矿山、绿色生态矿山建设、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他建议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解决煤炭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同时,袁亮强调了提升科研人员的勇气,面对挑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
【关键词】煤炭产业,原创性攻关,卡脖子技术
【煤 炭】煤炭采掘装备向“智造”升级(2024-02-29)
【摘要】 2月29日,人民日报讯,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借助先进的智能掘进装备,一天可掘进巷道55至65米,有力保障了采煤工作的开展。曹家滩煤矿拥有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钻锚一体化智能快速掘进成套装备,是第一家采用的煤矿。钻锚一体化智能快速掘进技术装备,简化了支护流程,提升了巷道支护速度。该技术装备研发项目执行负责人、中国煤科首席科学家姜鹏飞介绍,传统综掘机掘进一个月只能掘进200米左右,如今每月能掘进1500米以上。
【关键词】煤炭,采掘装备,采煤工作,支护流程
【煤 炭】新疆在全球首次实现“双气共采”(2024-02-28)
【摘要】 2月28日,新疆日报讯,近日,新疆亚新煤层气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亚新煤层气集团”)主持承担的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煤炭地下气化(UCG)试验一次性点火成功,同时实现难采煤炭资源的“双气共采”,该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创。“双气共采”技术不仅可以开采煤层中的天然气,还能够同时获取煤气,极大地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该项目还实现了超千米煤层的原位气化,这一技术的成功突破在国内尚属首次。超大型无井式地下气化炉的构建,也为国内首例。这些创新成果展示了亚新煤层气集团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卓越实力。此次UCG试验的空气煤气热值平均超过每立方米2500千卡,最高突破每立方米4000千卡,这一试验结果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这一热值的提升,将为能源的清洁利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新疆,双气共采,煤炭资源,清洁利用
【煤 炭】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两项科技成果获奖(2024-02-28)
【摘要】 2月28日,三秦都市报讯,近日,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公布了2023年度“首届陕西省煤炭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其中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的两项科技项目荣获二等奖。这两项获奖的科技项目分别是“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和“基于多时态GIS的智慧矿区全要素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这些成果标志着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在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开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通过解决矿井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系统智能化向智能系统化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黄陵矿业,科技成果,陕西省,煤炭科学
【煤 炭】全国人大代表: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献策出力(2024-02-27)
【摘要】 2月27日,山西日报讯,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设备科副科长张世丽,利用自己作为基层工人代表的独特优势,积极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献策出力。张世丽在履职一年中,通过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参与法律监督活动、执法检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煤炭产业实情和行业发展难题。特别是在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方面,张世丽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推进“煤海常村云管控中心”的建设,通过数据化管理,实现调度指挥全景可视、重大危险智能预警、安全管理动态诊断等功能,以减少工作面压力,改善工人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张世丽表示,将继续加强学习,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更多建言献策。
【关键词】煤矿,智能建设,法律监督,技术人员
【煤 炭】山东能源集团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2024-01-31)
【摘要】 1月31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山东能源集团组织和联合多家单位,历经10余年攻关,创立了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的数字化基础、全业务链数字化运行和智能化开采模式。该项目团队围绕深部基础理论研究需求,建立了基于矿山大模型的人工智能运行平台,开发了煤矿智能化十大数智系统,构建了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形成了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发新模式。该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制定了国家标准,并在资源回收率、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山东能源集团,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
【煤 炭】神东补连塔煤矿新平台上线(2024-01-26)
【摘要】 1月26日,神东煤炭之声讯,24日,神东补连塔煤矿启用了一款新的不安全行为预警可视化平台。该平台能够直观展示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频次和类别,并自动发出预警,提醒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系统通过对每位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积分预警提示,当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达到预警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据电工薛伟介绍,自从试运行这个系统后,矿里不安全行为的人数明显减少。
【关键词】神东,,煤矿,安全行为,数字化
【煤 炭】“数字煤炭”转型将进入高质量攻坚阶段(2024-01-26)
【摘要】 1月26日,新华网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在新华网《看见2024》节目中讨论了2023年煤炭行业的主要变化和2024年的发展趋势。2023年,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去年,我国煤炭运行呈现“产量稳、进口增、库存高、价格降”的良好态势,智能化煤矿的建设成为亮点之一。全国已有47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通过验收,平均单面能力达500万吨/年。王国法提出,在“数字中国”和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2024年煤炭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建设将进入高质量的攻坚阶段,以实现行业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数字煤炭,转型,智能化,煤炭行业
【煤 炭】多方热议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提升常态化运行水平(2024-01-12)
【摘要】 1月12日,人民网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的2023全国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总结大会暨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成果发布会上,与会嘉宾讨论了煤矿智能化的重要性。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165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强调,要顺应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趋势,推动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提出,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煤矿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手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强调,煤矿的高质量发展需实现煤矿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余兵介绍了集团在智能化煤矿建设方面的成果。
【关键词】智能采媒,科技创新,常态化运行,煤炭行业
【煤 炭】煤炭制蛋白质首次在经济上可行,中国科研人员尝试投入应用(2024-01-11)
【摘要】 1月11日,南华早报讯,在全球对动物饲料的需求持续飙升之际,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从煤中提取的甲醇制造蛋白质的开创性方法,这种方法既便宜又高效。报道称,这是用煤炭生产蛋白质首次在经济上变得可行。报道称,吴信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煤的全球储量约为1.07万亿吨,煤可以通过煤气化转化为甲醇。甲醇与水混合良好,与气体基质相比,发酵过程效率高,不需要专门的发酵设备。”在这种蛋白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酵母菌株毕赤酵母是使用甲醇培养的。但由于甲醇本身具有生物毒性且代谢路径复杂,约20%的甲醇会被浪费,转化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用于蛋白质合成,这降低了该过程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关键词】煤制蛋白,煤炭,科研,煤气化
【煤 炭】浪潮云洲×昊达煤矿:按下智慧矿山建设加速键(2023-12-29)
【摘要】 12月29日,上观新闻讯,28日,伊金霍洛旗昊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昊达煤矿)与浪潮云洲合作,依托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智慧矿山的建设。昊达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主要业务包括煤炭生产、销售、深加工和运输。该矿山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多项挑战,包括机械化设备智能化水平提升、安全保障系统完善、数据孤岛问题等。浪潮云洲通过其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包括数据采集、设备联动控制、数据清洗、转换、行业专家经验沉淀等服务,以推进昊达煤矿的生产控制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和安全本质化。此外,浪潮云洲还提供了三维数字孪生、二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实现了人员定位、安全管控、生产经营、车辆智能调度、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场景化数据服务。这一合作不仅解决了昊达煤矿的核心痛点,还提升了采煤生产作业效率和井下作业安全保障能力。
【关键词】浪潮云洲,昊达煤矿,智慧矿山,数字化转型
【煤 炭】“哈密煤直接转化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专项获批(2023-12-29)
【摘要】 12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26日,新疆大学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专项的批准,该项目名为“哈密煤直接转化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项目由新疆大学牵头,联合多家高校和企业共同申报,总投入达9993万元,实施周期为5年。该项目旨在解决哈密煤热解焦油收率低、含尘高、低值利用等问题,重点研发临氢快速热解与热半焦气化深度耦合技术等。通过项目实施,将开发适用于哈密富油煤高效转化的技术,建成百吨级芳烃生产装置和10万吨级/年的哈密煤热解与热半焦气化深度耦合示范工程。此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新疆大学,研发项目,哈密煤,精细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