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山东高速研发的“高速公路扫码报警系统”上线(2024-10-23)
【摘要】 10月23日,大众日报讯,近日,济菏高速改扩建工程长清段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为更好保障司乘安全出行,山东高速依托济菏改扩建工程数智化建设项目自主研发的高速公路扫码报警系统在该路段正式上线,为省内高速公路首次应用。以往高速公路发生突发情况时,驾驶员往往无法准确告知事故位置,影响事故处置效率。齐鲁高速从解决实际运营痛点出发,研发了高速公路扫码报警系统,并将“二维码”张贴于高速公路沿线护栏百米牌背面。发生交通事故后,司乘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一键报警。监控指挥中心数智平台即时接到警情后,可准确锁定报警人员位置。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查看实时情况,远程引导司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同步联动高速交警、路管救援、交通行政执法等联勤力量进行施救,显著提高现场事故处理与救援工作的精准度和及时性,有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关键词】山东高速,研发,系统
【公路运输】重庆奉建高速完成智慧建造场景数据资源入表,全国首单(2024-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奉建高速日前完成全国首单高速公路智慧建造场景数据资源入表,助力高速公路建设数字化发展。奉建高速是G6911安康至来凤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安康至来凤高速公路奉节至巫山(渝鄂界)段,全长约48.385公里。作为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重庆市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项目,近年来奉建高速积极推进智慧建造技术集成应用。本次奉建高速依托“奉建高速电子竣工文件数据”“奉建高速BIM+GIS智慧建造数据”两项资产数据入表,总价值258万元。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将持续打造以奉建高速建设项目为代表的智慧建造应用场景,以BIM技术和智慧建造技术集成应用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作为旗下企业,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企业中完成首例建设数据资产入账入表实践案例,为基于高速公路数据资产实现再融资,深入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创新融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庆,奉建高速,数据资源入表
【公路运输】河北省首条高速公路北斗自由流收费通道测试成功(2024-10-09)
【摘要】 10月9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河北省首条高速公路北斗自由流收费通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段—新元通道”测试成功。该项目整条通道包含京港澳高速京石段、新元高速全部21座收费站、235条车道,里程达246公里。北斗自由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动精度定位和路径识别)、地基增强系统、多种电子支付手段融合应用,实现北斗用户车辆快速驶入、驶出收费站,并精确还原车辆行驶路径,完成通行费计费,实现在线实时扣费,能够显著提高收费站通行效率,具备可靠、便捷、开放、经济等显著优势。司乘出行时打开手机App客户端,拍照上传车辆照片,绑定银行卡,通过信息认证,从设定的北斗自由流收费站上下高速公路,即可感受畅行高速公路的新体验。与传统ETC车道相比,北斗自由流车道通行效率将提高5%~15%,该技术应用为交通堵点提供了解决新方案。
【关键词】河北,高速公路,收费通道
【公路运输】蜀道高速集团ETC匝道预交易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全车型自助通行(2024-09-18)
【摘要】 9月18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道高速集团”)宜泸高速大学城收费站ETC匝道预交易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ETC车辆在到达收费站出口之前能够提早交费、快速通行,并设有自助收发卡机器人,以智慧升级引领高速公路出行新体验。ETC匝道预交易系统,是指在收费站前方匝道处设置ETC门架,当车辆驶出高速公路进入匝道时,ETC匝道预交易系统提前感应ETC车辆信息,系统自动完成车牌号识别和无感扣费。预交易成功的车辆可直接驶离出口ETC车道或人工收费车道,享受提前抬杆通行的便捷,解决了传统ETC车道“停一停,缓一缓”的问题。
【关键词】蜀道高速集团,ETC,系统
【公路运输】京石高速率先实现所有混合车道智慧机器人全覆盖(2024-09-11)
【摘要】 9月11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京石高速第四期智慧机器人项目顺利验收,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项目的完工,标志着京石高速在河北省内率先实现了所有混合车道智慧机器人全覆盖。智慧机器人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大数据技术,代替了传统人工发卡、收费,有效实现入口全车型发卡、出口自助交费。智慧机器人全覆盖后,京石高速的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与传统人工发卡、收费相比,智慧机器人车道入口发卡时长不超过5秒,发卡效率可提高20%;出口收费时长平均减少5秒~10秒,通行效率可提高30%,有效提升了车辆通行速度。同时,智慧机器人还能对车道上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车道的安全畅通。智慧机器人的引入,不仅能为司乘人员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通行体验,还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收集和分析车道上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型、行驶速度等数据,京石公司可以更加科学地优化车道资源配置,提高整体通行效率。
【关键词】京石高速,智慧机器人,通行效率
【公路运输】江西首个道路事件检测系统投入使用(2024-09-10)
【摘要】 9月10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江西省首个道路事件检测系统在大广高速泰赣段正式投入使用,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智能巡视。该系统基于外场视频的人工智能事件识别平台,结合智能视觉分析、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及信息传输等技术,能够精准有效检测道路上发生的异常停车、行人、抛洒物、拥堵等多种影响道路安全的事件,并将事件视频图像及预警区域图像自动切换到后台主监控屏幕上,为应急指挥监测人员提供直观、即时的信息支持,从而大幅度提高异常事件发现和处置效率,提升交通安全水平。目前,江西交通投资集团吉安东管理中心已在大广高速泰赣段设置了120余处事件监测点位,后续还将根据车流情况增设监测点位,全力构建智慧交通网络。
【关键词】江西,道路事件检测,高速公路
【公路运输】新疆首个规模化运用公路路面智能建造项目启动(2024-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公路公众号讯,2024年8月,在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新疆荒漠区高等级公路路面智能建造先导应用试点”施工现场,无人摊压机群进行路面摊铺工作。沥青摊铺是道路施工的常见工序,而采用“无人摊压机群”施工,既提高效率,又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作业,还大大减少了对驾驶人员的依赖,杜绝过压漏压等现象。该试点项目拟计划沥青路面采用无人摊压机群单幅施工全长11公里,宽11.35米,共计12.5万平方米,整个试点项目施工期为8月29日至9月10日共计13天。该技术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工艺自动规划系统、机群协同调度系统、多重安全系统等,对施工过程中摊铺、碾压轨迹、机械间距、人机间距的精准控制。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快与建筑施工深度融合,而无人摊压机群施工正是现实应用场景之一。
【关键词】新疆,公路,智能建造
【公路运输】河北探索公路高风险点可视化实时监测(2024-08-21)
【摘要】 8月21日,中国交通新闻网讯,日前,在河北张石高速公路涞水至涞源段涞水方向K92+450处路侧,边坡监测设备在线稳定运行,数据采集设备正实时把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河北省公路基础设施健康监测平台。为确保公路上重要的桥梁、隧道、边坡安全,近两年,河北省有关单位在多处重要公路基础设施试点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待技术成熟后在全省进行推广,张石高速公路涞水至涞源段边坡就是试点之一。张石高速公路涞水至涞源段涞水方向K92+450处边坡山体共安装了24套深层位移监测设备,位于边坡以下20米,帮助工作人员判断整个边坡是否出现滑动;边坡表面的中间、顶部安装了4套位移监测设备,能够监测边坡表面变形情况;边坡底部区域是较为坚固的混凝土挡墙,挡墙表面安装了6个位移监测设备,监测挡墙是否出现变形、滑动。同时,边坡上还安装了4套地表裂缝监测设备、1个雨量计和5套地下水位监测设备。
【关键词】河北,高风险点,实时监测
【公路运输】上海首个绿色智慧高速公路收费站启动建设(2024-08-21)
【摘要】 8月21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日前,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隧道股份”)以“投建管运”一体化模式打造的上海首个绿色智慧高速公路收费站——G15嘉西收费站及管理用房光伏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装机容量近2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设备,将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原则,为高速公路的各类机电照明设备持续“充电”,既能有效降低尖峰时段用电负荷,满足高速公路运营的用电需求;又能将多余电能并入电网获取收益,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目标。项目将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到收费站建筑结构和智慧高速运营体系中,通过空间布局耦合、光电转换效率优化,并结合智慧能源管理算法等,为智慧收费站、智慧高速的设施设备提供稳定的绿色能源,预估可满足约60%的用电需求。此外,多余的电能还能并入电网,为企业“点光成金”获取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关键词】上海,绿色智慧,收费站
【公路运输】四川首个高速公路AI智慧收费机器人“上岗”(2024-08-19)
【摘要】 8月19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四川省首套高速公路入口AI智能机械臂发卡机器人和出口多方式自助交费系统,在巴广渝高速公路协兴收费站上岗,标志着巴广渝高速公路正式启动推进智慧化转型。这是四川省内高速公路首次应用AI智能机械臂发卡机器人。该系统通过配备激光传感器和视频AI设备,智能感知车辆高度、车窗位置、车辆停靠距离,并驱动机械臂将通行卡准确地递到司乘人员面前,实现取卡高度和距离的智能自适应,解决了停车位置随机、取卡难、车辆高度不一致等传统取卡方式难以处理的多个难题。同时,AI智能收费机器人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识别设备,对车牌和车型可进行二次核验,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车牌和车型,避免错误收费和漏收,融合超载超限治理等多种功能,方便特情处理。系统还同步整合ETC功能,支持ETC车辆不停车通过。
【关键词】四川,高速公路,收费机器人
【公路运输】浙江省首条信创车道在临浦收费站上线(2024-08-14)
【摘要】 8月14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一种自主可控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信创收费系统在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杭州南管理中心临浦收费站上线。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量大,车辆、人员信息的数据安全是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关注的重点,而该系统的投入使用能保证在原有收费人员和驾乘人员模式不改变、效率不降低、通行不间断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和自主性。信创收费车道对核心三大件进行全面国产化替换,采用了PK系统,使用国产处理器、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软件,将“可信计算3.0”技术融入CPU、操作系统和存储控制器,实现底层架构的本质安全。在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该车道收费系统还提升了高速公路收费管理自主安全性、低成本化和高智能化,支付更便捷、通行更流畅更高效。
【关键词】浙江,信创车道,收费站
【公路运输】江西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首次引入3D路面摊铺技术(2024-08-07)
【摘要】 8月7日,北青网讯,近日,3D路面摊铺技术首次在昌金改扩建项目K887+520右幅底基层试铺,试铺里程为780米。试铺结束后,经过试验数据检测,所有质量数据合格,符合规模运用的条件。本次3D路面摊铺技术的运用,为江西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中首次引入。该技术采用徕卡3D摊铺自动控制系统,与传统摊铺技术相比,可省去放样、打桩、挂线等复杂流程。3D摊铺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ICR80测量机器人、摊铺自动控制系统和摊铺机车身姿态控制系统组成。系统通过提前收集桩号、高程信息,形成3D图像,ICR80测量机器人实时跟踪摊铺机上的棱镜,实现动态调整、实时显示、全程掌控水稳和沥青摊铺层的标高、平整度等质量控制指标。面对不同的坡度施工,3D摊铺控制系统配备双轴倾斜传感器,可精准地对摊铺机车身姿态变化进行修正,同时利用软件算法与车身姿态传感器协作,按照道路设计数据,实现摊铺作业的精细控制,减少人为干扰,最大程度达到路面施工的精准、高效和安全,有效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江西,高速公路,3D路面摊铺
【公路运输】全国首例高速公路深竖井TBM施工成功(2024-07-11)
【摘要】 7月11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7月10日,由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四川路桥公路隧道分公司承建的宜攀高速火山隧道通风竖井在TBM“蜀畅号”的加持下顺利完成施工。火山隧道竖井长292.5米,创新性采用全国首台深竖井双出渣模式多支护敞开式TBM“蜀畅号”施工,与传统的钻爆施工方法相比,火山隧道竖井掘进机施工工法开创了复杂地层深竖井安全施工的先河,显著提高了安全性和机械化程度,减少施工人力约60%,并有效降低了围岩的扰动,减少了支护工程量,具有用工少、施工安全、开挖质量好等优势。火山隧道通风竖井施工完成,为火山隧道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国首台双出渣模式多支护敞开式TBM的成功应用,也为我国隧道深竖井施工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速公路,TBM,施工
【公路运输】四川成渝高速首次规模化启用车道智能收费机器人(2024-07-10)
【摘要】 7月10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随着智慧化高速迅猛发展,高速公路收费模式持续发生演变。蜀道集团天邛高速公路作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突破“一万公里”大关的新高速,全面采用云收费模式替代传统收费模式,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正式开启智慧收费新时代。此次天邛高速收费站全面使用云收费模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收费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具有数据集中处理、智能识别、高效便捷、灵活配置、远程监控与管理等特点。天邛高速的智慧化建设是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规模化启用车道智能收费机器人、云收费系统等新技术的创新举措,是探索标准化、智慧化、数字化高速公路的成功实践,更是四川省高速公路“一万公里”大关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四川成渝高速,智能收费,机器人
【公路运输】云南交投集团首套服务区智慧稽核系统正式投用(2024-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交投集团”)自主研发建设的服务区智慧稽核系统在昭通管理处麻昭高速昭通南下行服务区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主要针对服务区出入口车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采集车辆通过服务区的原始数据信息(服务区卡口ETC识别、服务区卡口图像等),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搭建稽查分析模型,实现“车辆特征信息分析与比对”“以图搜车”等功能。同时通过对服务区出入口数据的采集,可对服务区的车流、人流、车型、车牌、车辆价值、频次、新能源车辆等数据进行结构化整理,为充电桩、充气站等经营业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该系统的建成弥补了行业空白。
【关键词】云南交投集团,智慧稽核,系统
【公路运输】贵州高速集团凯里收费站无人值守标准化车道正式通车(2024-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6月27日,由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南交科公司、凯里营运中心、新思维公司共同研发的无人值守标准化车道在凯里收费站试点成功,并实现正式通车。凯里收费站无人值守标准化车道依托国产自主可控技术,积极探索多源数据融合感知技术和“匝道自由流+多级诱导+自助机器人+远控云坐席”的无人化收费模式,搭建了“云计费+入口车辆治理+出口实时稽核”的综合应用模块,启用车道“智能机器人”、收费岛节点机等设备,所使用的国产服务器和操作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能同时满足大规模并发交易和复杂数据处理需求,车道鸿蒙控制器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芯片和软件,能有效实现车道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应用后,无论车辆是否安装ETC设备,都能通过无人值守标准化车道实现自助识别通行,进一步提升了车辆通行效率。
【关键词】贵州,收费站,无人值守
【公路运输】湖南高速隧道装上“智慧芯片”,实现一站式数字化管控(2024-06-12)
【摘要】 6月12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为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要求,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结合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实际情况,组织创新研发推广“湖南高速隧道集中监控系统”,为湖南省高速公路隧道装上了“智慧芯片”,可实现湖南隧道“一站式”智监、智控、智管、智服,助力湖南省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低碳运行。“湖南高速隧道集中监控系统”共设置“隧道集中监控点—运营分公司—集团公司”3个管理层级,主要融入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覆盖隧道日常监控、事故应急、安全监测、节能减排、日常养护等全方位业务场景。“湖南高速隧道集中监控系统”由湖南高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对接湖南360余座隧道,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近日已通过初步验收,预计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运行。
【关键词】高速隧道,智慧芯片,数字化管控
【公路运输】山东高速集团首创“云收费”自适应发卡机,智慧收费再升级(2024-06-12)
【摘要】 6月12日,中国高速公路公众号讯,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自主研发的“云收费”自适应发卡机投入使用。该设备不仅显著提升了收费站的通行效率和运营能力,也标志着山东高速集团智慧收费领域取得新突破。自适应发卡机运用智能识别算法对车辆的车型、车牌进行精准识别和校准,创新性地实现了取卡高度和距离的智能自适应。车道来车时,发卡机可智能判别车辆的最佳取卡位置,提前调整到最佳高度与初步伸出长度,并根据停车位置智能调节发卡伸缩距离,使司机取卡“伸手可得”,解决了传统发卡口位置固定、高度固定、不易取卡等问题。自适应发卡机通过升降预就位、预发卡缓存等功能使发卡速度提升10%以上,极大提升了车道通行效率。
【关键词】云收费,自适应发卡机,智慧收费
【公路运输】苏州市管高速投用AI2慧眼系统,路况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2024-06-05)
【摘要】 6月5日,扬子晚报讯,在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启动之际,一套名为AI2慧眼的高速公路事件智能感知系统在交投集团所属苏州高速公司正式投用。该系统可对高速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异常停车、异物抛撒、车辆逆行、路况拥堵等异常状况进行更加精准识别、检测和预警,为交通监控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真正意义上做到与现场实际调度同步进行,这也是目前省内运用在高速公路上最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AI2慧眼”模块基于数据融合、AI图像算法、规则引擎机器治理、深度学习优化智能技术,具备强大的图像识别、分析和处理能力,弥补了原视频智能识别检测系统算力不足、监测精度不高等问题,以其敏锐的“眼睛”结合监控中心指挥调度云平台的智慧“大脑”,同时结合人工辅助,进一步提升智能监测、科学预警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突发事件的科学调度和快速响应效率。
【关键词】苏州,慧眼系统,路况预警
【公路运输】安徽高速项目创新应用无人摊压技术,施工效率提高约50%(2024-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公路网讯,6月1日,在宣泾高速一期01标项目现场,安徽建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用无人摊压机群施工技术,完成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无人摊铺及碾压作业。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无人摊压机群施工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漏压、过压、欠压、超速等问题,同时降低了高温环境下的人工作业风险,减少了人员设备交叉作业的危险性,从而保障了施工安全,可将施工效率提高约50%。宣泾高速公路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是宣城至东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分为两期,建成通车后将成为皖南地区连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干线,对于优化皖南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支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此次宣泾高速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示了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显著优势,也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安徽,高速项目,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