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贸】监管创新点燃发展引擎--深圳海关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2021-11-30)
【摘要】 11月30日,海关总署网站讯,近年来,深圳海关依托前海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在跨境物流关键节点上重点发力,创新推出“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实现各类货物在前海综合保税区内自由集拼、有序分拨中转,助力前海建设海运国际中转集拼中心和离港空运服务中心。截至今年10月,已有2.61万个集装箱、价值200.27亿元的货物在前海通过海运集拼分拨至全球,另外还有累计8.08万吨、价值512.4亿元的货物在前海登机。此外,深圳海关在前海实施“全球中心仓”监管模式,实现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同仓存储、进口与出口同仓调拨、小额交易与大宗贸易同仓交割、内贸与外贸同仓一体,企业可更加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该模式目前已吸引华为、中外运、西部数据、海思芯片等80余家企业在前海聚集,推动前海ICT(电子元器件)物料供应链中心建设。
【关键词】深圳,监管创新,前海深港合作区
【外 贸】中欧班列东通道“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首单测试成功(2021-11-08)
【摘要】 11月8日,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讯,近日,一批自长沙综合保税区启运的“液压锤”通过中欧班列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这是满洲里海关首次使用“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通关的中欧班列货物。该批货物的顺利通关,标志着“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在中欧班列东通道正式开启,口岸验放进入“读秒时代”。据了解,“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是依托海关总署铁路新舱单及进出境运输工具管理系统而创新开展的一种运输工具“转关”监管作业新模式,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可以在启运地和指运地海关办理完毕所有通关手续后,在边境口岸直接进出境。满洲里海关监管处处长张月辉表示,通过该业务模式有望实现进出口货物在铁路口岸“秒级”通关。同时,该业务模式通过海关和铁路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依托电子信息“多跑路”,实现进出口企业“少跑路”。
【关键词】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快速通关
【外 贸】汕头海关助力市场采购贸易快速发展(2021-10-29)
【摘要】 10月29日,海关总署网站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申报简便、通关速度快等优势,为“单小、货杂、品种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对接国际市场的便利通道,受到许多汕头企业的青睐。为帮助更多企业享惠市场采购贸易政策,助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汕头海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多部门召开专题宣讲会,组织专家团队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相关政策、报关单申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打击虚假贸易等内容进行解读介绍,同时多渠道收集澄海玩具协会、市场采购企业意见建议,采纳合理化诉求,有力推动市场采购实际运作商户持续增长。此外,该关还设立市场采购业务服务专窗,以无纸化修改撤销报关单、24小时响应企业诉求等方式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支持企业顺畅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汕头市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额6.7亿元。
【关键词】汕头,市场采购,无纸化
【外 贸】海关“云眼查”:执法全记录,查验更快捷(2021-10-29)
【摘要】 10月29日,海关总署网站讯,今年以来,大连海关依托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的法治规范和保障作用,创新运用目的地检查新模式“云眼查”,推动实现全过程记录新模式。据介绍,海关“云眼查”集成了虚拟现实、5G、云存储、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查验作业过程中,海关关员无需到现场,通过指派企业工作人员戴好定制AR眼镜,按照系统布控指令,完成现场开箱、检查等作业。视频画面通过5G高速网络,回传到海关,查验关员再通过实时交流互动、关键点位拍照、全过程录像,一次性完成商品检查、集中研判以及现场信息全记录。在“云眼查”新模式下,作业效率较以往提升了3~5倍。此外,“云眼查”配套的AR眼镜是海关开发的专用设备,可以确保整个监管过程音视频数据安全可控、作业全过程实时受控,执法信息实时存储备案。
【关键词】大连,云眼查,增强现实
【外 贸】天津海关助力北京冬奥会物资便利通关(2021-10-29)
【摘要】 10月29日,海关总署网站讯,10月27日,一批北京冬奥会物资在天津海关顺利通关,标志着冬奥会海运进境物资保障进入冲刺阶段。该批北京冬奥会货物为368件专用转播器材,分装在13个集装箱里,在天津海关放行后将运往北京。北京冬奥会海运进境物资量大、种类多,为确保通关高效、安全,天津海关在通关监管现场开设北京冬奥会物资专用窗口,提供通关、监管、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实施全天候通关和优先查验等保障措施,为北京冬奥会物资提供通关便利。同时,天津海关加强现场关员的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坚决筑牢口岸监管安全防线。对于北京冬奥会海运进境物资,企业可以应用“船边直提”模式,船舶抵港即可放行并卸到企业车辆上完成提货,提箱时间最短可压缩到2小时。截至10月27日,天津海关累计保障海运进境冬奥会物资快速通关89批,价值5.9亿元人民币。
【关键词】天津,冬奥会物资,船边直提
【外 贸】金华海关智慧海关赋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2021-10-15)
【摘要】 10月15日,新华丝路网讯,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杭州海关所属金华海关立足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优势,依托华东地区交通枢纽优势,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跑出金华外贸发展“加速度”。近年,金华海关投入无人机等科技设备在海关监管场所巡查,并配备单兵系统实施企业不到场的无纸化查验,通过系统大数据“智能审图”、集中审像及智能设备,开展非侵入式查验,在线审核集装箱和监管货物图像资料等,提升现场智能化监管水平。此外,金华海关在本关区推广铁路转关电子运抵报告,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及进出口企业业务培训会。电子运抵报告在浙中公铁联运港上线后,实现了中欧班列货物提前申报,运抵自动放行、快速通关。“智慧海关”的科技化赋能,达到了企业通关更快捷、群众办事更便利、海关监管更高效的“三赢”局面。
【关键词】金华,智慧海关,科技赋能
【外 贸】“无感查验”快速通关,“智慧海关”助力监管(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海关总署网站讯,一辆满载液晶显示屏组件的货车抵达钦州港口岸,即将从这里出口。货车缓缓驶入海关大型H986集装箱查验设备,准备接受海关机检查验。仅15秒,货车的扫描画面就从百公里外推送至南宁海关集中审像中心的“海关集中审像系统”中,“智能审图AI”即刻在后台对图像展开分析。数秒后,智能审图结论就已作出,AI将结论和图像推送至审像中心关员许丽萍的办公电脑前,她结合智能审图结论对图像进行人工分析研判,确认无异常后在系统选定“未见异常”的结论,现场得到指令后随即放行,整个查验过程仅用时5分钟。近年来,南宁海关着力聚焦以“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为内容的“三智”海关发展新要求,推动审像集约化改革,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畅通通道物流、压缩通关时间、密切区域海关监管合作等方面采取相关举措。
【关键词】南宁,智慧海关,无感查验
【外 贸】第130届广交会将首次线上线下举办,线上展品超300万件(2021-09-15)
【摘要】 9月15日,新华丝路网讯,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130届广交会将于下月首次在线上线下融合举办,展期时间为5天,按16大类商品设置51个展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介绍,本届广交会展期虽然由三期缩短为一期,但将呈现更加优质的品牌展、精品展。线下有7500家企业参展,就规模而言,仍然是疫情下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线下展会。设品牌展位11700个,占线下展位总数的61%,22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优质企业占比跟历届广交会相比显著提升。线上更新上传的展品总量超过300万件,大量新品上线。在本年度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评选中,涌现出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智能化和绿色环保的创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反映出中国制造、中国外贸在向科技创新和“双碳”目标方向积极转型。
【关键词】广交会,线上线下融合,进出口
【外 贸】智能绿色低碳,多项建筑“黑科技”亮相服贸会(2021-09-08)
【摘要】 9月8日,新华丝路网讯,正在举行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多个建筑“黑科技”集中亮相。科技感十足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字信息化智慧平台,时时演示着3D可视化功能界面。一台外形酷似机械臂的“机器人”十分亮眼。这是一款预埋件焊接机器人,由中国建筑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团队研发,曾用于核反应堆建造。展区内,一幢由玻璃和钢结构“骨骼”搭建起的中建科工大厦模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大厦外立面采用全玻璃幕墙结构,确保室内自然采光效果,并使用固定遮阳和遮阳卷帘,减少室内眩光;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占建筑总用电量的1.51%;内部设置二氧化碳控制系统,对人员密集区域进行空气调节,保障室内空气质量;采用综合节能的外围护结构措施和高效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建筑总能耗降低27.94%。
【关键词】服贸会,建筑技术,智能绿色低碳
【外 贸】中国(湖南)-瑞士(沙夫豪森)线上智能网联研讨会举行(2021-09-01)
【摘要】 9月1日,新华丝路网讯,8月26日下午,中国(湖南)-瑞士(沙夫豪森)线上智能网联研讨会顺利举行。会上,中方重点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模式”。“长沙模式”是通过建设“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强大的云”+“灵活的网”一体化的总体框架,搭建了国内一流的全场景测试环境、示范场景与产业合作平台。中方期盼与瑞方在智能网联领域标准共建、场景示范、商业模式创新、产城融合等方面探讨进一步合作。瑞士智能交通空间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其首推的先导项目“12路自动驾驶公交”。“12路自动驾驶公交”运营时间已超过一年,几万名乘客体验了智能交通科技的独特魅力。该项目还将智能电梯创新性地整合到现行整体交通概念之中,与自动驾驶公交无缝连接,为参观欧洲最大瀑布——莱茵瀑布的游客带来了自然风光与尖端科技的双重体验。
【关键词】湖南,沙夫豪森,智能网联
【外 贸】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新场景上线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2021-08-27)
【摘要】 8月27日,新华丝路网讯,6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应用场景正式上线运行,该场景致力于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建设,服务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25日,该平台已为30家物流、货代、外贸进出口企业和平台公司等提供资金支持12.54亿元人民币。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应用场景为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第七个场景。该场景紧紧围绕中欧班列发展金融需求,聚焦企业经营发展难点问题,主要包含四项功能:一是“企业经营信息查询”;二是“轻资产企业信用贷”;三是“企业舱单融资”;四是“铁路运单融资(试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新场景应用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深化科技赋能、推进信息共享。二是实现平台联动、提升融资效率。三是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服务创新。
【关键词】跨境金融,区块链,中欧班列
【外 贸】浙江义乌加快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2021-08-24)
【摘要】 8月24日,新华丝路网讯,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以来,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案例。义乌市税务局借助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有利载体和契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无纸化和数字化多元化的管理试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义乌是全球小商品集散地,商品出口到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义乌的出口企业多,年退税规模达60亿元。如何把这些钱规范、简单、便捷地退到企业,是摆在义乌税务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义乌市税务局以“互联网+便捷退税系统优化”为主要内容,主要实现企业“自主备案、无纸化保存、自动归档”。税务部门优化审核流程,解决企业备案不规范,税务人员上门核查或企业报送纸质资料“来回跑”等问题。
【关键词】义务,出口退税,数字化
【外 贸】出口监管仓库货物直接坐上中欧班列(2021-08-19)
【摘要】 8月19日,新华丝路网讯,近日,一批“特殊”的货物从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顺利装车,经东莞海关完成监管后,这批陶瓷餐具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与以往不同,搭乘这趟班列出口的18.6吨陶瓷餐具全部是从物流基地内的出口监管仓库出仓,是基地内出口监管仓库首批出口货物。长期以来,中欧班列的拼货、配货都是难题,有时货物已经备好了要存放一段时间等待列车班次,有时多家企业的货物需要有场所进行集拼,设立了出口监管仓之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作为海关保税监管场所的一种,出口监管仓库经海关批准设立后,可以方便对已办结海关出口手续的货物进行存储、保税物流配送、提供流通性增值服务。出口监管仓库的设立运作,可以方便企业货物即时理货、即时拼装、即时进出口,提高货物流通效率,增强铁路货运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东莞,出口监管仓库,中欧班列
【外 贸】黄埔海关创新监管,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2021-08-17)
【摘要】 8月17日,新华丝路网讯,自今年2月1日通过正式验收至8月1日,黄埔海关共监管进出区货量101.34万吨,货值556.26亿元。目前,黄埔综保区保税维修中心以及有色金属、进口汽车物流分拨中心初具规模,黄埔海关大力支持区内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推动区域外贸更高质量发展。针对有色金属运输存在单票货量大、多车运输调配难、一次性运输难度大的问题,黄埔海关为企业送去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叠加两步申报和分送集报,推出“一单多车分批进出”措施,企业可多车运输分批验放,有效解决企业车辆调集难的问题,提升了大宗商品入区的灵活性和通关流转效率。此外,穗东海关积极推广分类监管改革,通过自主研发解决了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在仓转换货物状态的难题,实现了“货物无需出仓,在仓转换状态”的功能,为黄埔综保区揽货、中转、集拼等一站式业务提供了强大助力。
【关键词】黄埔,创新监管,降低成本
【外 贸】阿拉山口海关多项措施保障“郑新欧”班列高效通行(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海关总署网站讯,近期,郑州遭遇历史性洪水,交通中断,影响部分郑州始发及过路班列正常通行。为保障“郑新欧”班列稳定高效运行,该关加强与目的地海关、代理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班列动态,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设立中欧班列专门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实施24小时通关制度,简化班列通关手续,加大舱单归并力度,提升申报效率;加强联系配合,与铁路部门密切协作、并联作业,进一步优化各方作业流程,大幅缩减班列口岸整体通关时间,降低灾情对班列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阿拉山口,中欧班列,河南洪灾
【外 贸】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海关积极助力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粮食定...(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海关总署网站讯,常态化开展粮食定点加工企业巡查,及时掌握区内企业生产情况和困难诉求,协助解决其在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等方面难题;安排专人前往企业进行委内加工业务宣讲,帮扶企业整合闲置资源,释放产能,上半年,指导企业开展内销加工饲料、油料8956.07吨,均作为加工原料运往疆内各地油料加工厂;加强与地方疫情指挥部沟通联系,积极助力加快疏通铁路积压散粮,施行7*24小时预约通关,保障进境粮食“随到随验”,上半年,累计验放保税粮食及油料作物814.95吨,主要货物为红花籽和葵花籽等。
【关键词】霍尔果斯,粮食加工,提高产能
【外 贸】小账册助力加工贸易企业复苏发展(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海关总署网站讯,小松(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完成了保税货物的库存盘点工作,公司外贸部经理王晶为海关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翘起了大拇指。“原来的加工贸易采取的是以合同为单元模式,每签订一份合同就要设立一本手册,我们公司一年大约需要办理20多本手册,业务手续和料件管理相对会比较复杂。”王晶介绍说,现在只需要办理一本电子账册,每半年做一次库存盘点,每年办理2次报核手续即可。王晶口中的“电子账册”指的是海关近年来推出的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改革的推进改变了原来以合同为单元的传统监管模式,实施企业自主备案、自主核报、自主缴税的管理方式,一家企业只需一本电子账册即可办理所有加工贸易业务,省去了传统模式中企业办理多本手册的通关手续,降低企业的办事成本。
【关键词】济宁,加工贸易,监管改革
【外 贸】广西龙邦口岸那西通道首票进口货物顺利通关(2021-07-06)
【摘要】 7月6日,新华丝路网讯,7月1日,两辆载有136吨铅锭的越南货车通过海关H986机检查验无异常后,办理放行手续,直接过驳中国货车驶出口岸卡口运往进口企业,这也是中越边境广西龙邦口岸那西通道临时开放获批后通关的首批进口商品。以前货物入境后,一般要两到三天时间才可以提货。现在采用‘提前申报’方式办理通关手续,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节省了时间成本。据了解,“提前申报”模式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以在取得提(运)单或载货清单(舱单)数据后,利用货物在途运输时间向海关提前申报办理报关申报、单证审核、税款缴纳等手续。运输车辆抵达海关监管场所后,无须海关查验的货物即可放行。与传统模式相比,“提前申报”模式免去货物在口岸内堆存和多次装卸环节,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有效降低了口岸环节物流成本。
【关键词】广西龙邦口岸,提前申报,西部陆海新通道
【外 贸】南通海关助力企业完成超大件叶片出口(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海关总署网站讯,近日,随着两台75吨起重机缓缓移动,海门艾郎风电科技今年第1000片风力发电机叶片在江苏海门东灶港口码头顺利装船准备出运。该批54片V136型的大家伙们吊装完成后,将搭乘外轮出境远航。针对该叶片重量极重、极长、堆放方式特殊的特点,南通海关主动对接、开辟超大件货物出口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解决叶片进出码头物流路线问题,协调东灶港充分利用岸线资源,实施内外贸货物物理隔离,国内物流与外贸出口两种作业方式在同一码头并行不悖,为企业按时交货增强了底气。海关的贴心服务赢得企业由衷点赞。在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南通海关落实企业问题清零机制,助力企业保订单、稳生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运转。今年以来,该关共计监管出口叶片26船,货值1.16亿美元,同比增长48.7%。
【关键词】南通,超大件货物,绿色通道
【外 贸】天津海关助力全球最大民用医院船顺利交船(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海关总署网站讯,6月24日,由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的“Global Mercy”号医院船的交船仪式在天津临港码头举行。该船在经天津临港海关监管合格后便可离港出境,扬帆远航。据了解,“Global Mercy”号总长174.1米,宽28.6米,总重37000吨,共有12层甲板,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民用医院船。为保障该船舶顺利建造,天津临港海关针对医院船建造周期长、工艺复杂的特点,制定“定期查体+家庭医生+专家会诊”的监管方案,定期进行实地调研,结合项目进度,对相关政策进行讲解指导,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疫情期间,根据企业申请和综合评估,通过减免加工贸易风险类保证金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依托微信小程序“天津临港”,提供24小时全天候预约通关、预约查验等措施,有效保障造船原料的快速验放。
【关键词】天津,医院船,灵活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