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完成业界首个2万公里高度的中轨NTN在轨试验(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浙江电信,携手清华大学、上海清申科技、北京捷蜂创智科技,依托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天地一体卫星试验能力,成功完成NTN(非地面网络)制式在中轨卫星条件下的在轨技术验证,为远洋、极地等特殊场景通信及6G天地一体组网奠定关键基础。本次试验依托轨道高度2万公里的“智慧天网01星”展开,聚焦极地科考、宽带边疆、远洋宽带通信等地面网络覆盖缺失的特殊场景通信需求。试验配置Ka频段100MHz带宽,基于自研的NTN终端样机,完成FR2频段n510参数配置的透明转发模式在轨通信技术验证及海域宽带应用试点,实测下行峰值速率达140Mbps...
【关键词】中国电信,试验能力,奠定基础
【数字创意】蚂蚁国际推出虹膜识别智能眼镜支付方案(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蚂蚁国际讯,蚂蚁国际在第十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推出面向智能眼镜的Alipay+GlassPay支付方案。该方案集成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包括AI语音交互、意图识别及声纹核身,并展示了虹膜认证技术。虹膜认证通过比对260余个生物特征点,结合AI与活体检测技术,可抵御欺诈手段,实现精准识别。用户可通过智能眼镜完成叫车、司机对接、行程履约及会员奖励领取等操作,所有交易经声纹与虹膜认证核验,提供安全流畅的消费体验。Alipay+GlassPay由蚂蚁集团gPass技术驱动,致力于构建面向眼镜厂商和开发者的安全AI数字服务生态。
【关键词】Alipay,虹膜识别,智能眼镜支付
【海洋经济】钠电池技术突破储电量翻倍且可淡化海水(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国石化报讯,近日,英国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在钠电池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保留纳米结构钒酸钠水合物(NVOH)中的天然水分,实现了储电量翻倍、循环稳定性提升与海水淡化功能的同步突破。传统工艺通常通过加热去除NVOH结构中的水分,以避免对电池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该团队反向实验表明,天然水合状态并未削弱材料性能,反而使钠电池能量密度达到普通型号的两倍,在充电速度、循环稳定性等方面接近部分高端正极材料。另外,研究显示该材料在盐水中具有良好表现,可作为兼具储能与脱盐功能的活性介质,为未来开发以海水为低成本电解质的储能—淡化耦合系统提...
【关键词】钠电池,海水淡化,储能技术
【新 能 源】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试飞(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2日,中国能建宣布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实现空中收伞。该捕风伞可在300米以上高空捕获风能,通过牵引缆绳拉动地面发动机发电。试验还完成了双1200平方米做功伞的开收伞测试。与传统陆上风电相比,高空风电可节约95%的土地、减少90%的用钢量、降低30%的度电成本。10MW高空风能系统年发电量达2000万度,可满足1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此次试验标志着高空风电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其资源利用率与环保优势显著。5000平...
【关键词】高空风电,捕风伞,试飞成功
【生物产业】全球首例,英美两国医生利用机器人完成中风血栓切除手术(2025-11-11)
【摘要】 11月11日,IT之家讯,11月10日,苏格兰邓迪大学教授Iris Grunwald与美国佛罗里达神经外科医生Ricardo Hanel合作,利用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例中风血栓切除手术实验。手术分别在邓迪大学和杰克逊维尔进行,两地相距超过6400公里。Grunwald通过远程操作机器人,在一具捐献的人体遗体上成功清除血栓;数小时后,Hanel跨大西洋操控同一设备完成手术。实验使用立陶宛公司Sentante的机器人设备,遗体灌入模拟血液,手术过程通过实时X光监测。团队表示,若技术获临床批准,将显著缩短患者等待时间。Grunwald称操作培训仅需20分钟,网络延迟仅120毫秒。
【关键词】全球首例,机器人,中风血栓切除
【生物产业】Baxdrostat在Bax24 III期试验中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收缩压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安慰剂校正后降幅达14.0 mmHg(2025-11-11)
【摘要】 11月11日,美通社讯,Bax24 III期试验的完整结果显示,Baxdrostat在12周时使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实现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安慰剂校正后降幅达14.0 mmHg(95% CI -17.2,-10.8;p<0.0001)。夜间动态平均收缩压降幅为13.9 mmHg(95% CI -17.5,-10.3;p<0.0001),坐位收缩压降幅为10.3 mmHg(95% CI -14.9,-5.6;p<0.0001)。71%接受Baxdrostat治疗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0mmHg,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7%(优势比15.2[95% CI 6.6,35.2;p<0.0001])。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试验,降压效果
【新 能 源】我国建成国际先进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2025-11-11)
【摘要】 11月11日,中核集团讯,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竣工并投入运行。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量子放射性计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是国内首个基于磁量热原理实现低能γ射线单光子脉冲探测的创新平台,能将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提升至百电子伏特(eV)量级。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出量子磁量热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部件,实现了国内磁量热原理信号探测“从无到有”的突破。同步启用的“一线多用”产研平台聚焦高端仪器“卡脖子”技术难题,构建了覆盖设计、开...
【关键词】量子计量,放射性,国际先进
【科技金融】易鑫发布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XinMM-AM1(2025-11-11)
【摘要】 11月10日,天津市租赁行业协会讯,易鑫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了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XinMM-AM1。该模型具有高响应速度和低延迟的特点,能够支持语音Agent的实时交互,并大幅提升获客、风控与运营效率,增强用户体验。XinMM-AM1通过全渠道互动、全模态感知、全局协同与全量安全合规等关键能力,赋能汽车金融业务全链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决策,有效解决行业难题。易鑫作为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持续推动智能汽车金融生态的建设。
【关键词】Agentic大模型,汽车金融,智能化
【新 能 源】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发ITER朗缪尔探针(DLP)完成最终设计评审(2025-11-10)
【摘要】 11月10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讯,近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朗缪尔探针(DLP)系统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通过最终设计评审。该探针是ITER偏滤器上的重要诊断部件,用于测量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等参数,将安装于2号、10号、14号扇段偏滤器位置。自2015年签署初步设计合同以来,研究团队完成4版产品设计及测试,联合厦门钨业突破热负荷承受纪录,成功通过5000次10MW/m2和300次20MW/m2热循环测试。评审专家肯定了中国团队的全钨探针结构和高集成电源设计。下一步团队将优化方案并推进后续评审工作。此次突破标志着我国在ITER关键诊断系统研制...
【关键词】核聚变,朗缪尔探针,ITER
【农 业】太阳光驱动二氧化碳转甲烷的“双活性位点”催化新策略(2025-11-06)
【摘要】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讯,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创新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太阳光驱动二氧化碳转甲烷的“双活性位点”催化新策略,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ACS Nano)》。该研究通过纳米半导体晶面介导的“嵌入式双活性催化位点”设计,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转化速率较现有氧化铈晶面催化剂提升4倍以上,甲烷选择性达100%。传统沼气提纯方法能耗高、碳排放量大,而该技术可在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兼具“固碳减排”与“提纯增量”双重优势。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
【关键词】太阳光驱动,双活性位点,催化
【农 业】解锁智能时代下种质资源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创新路径(2025-11-06)
【摘要】 11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野生稻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系统解析了水稻种质资源在杂交稻改良中的遗传潜能,揭示其在杂种优势形成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整合了2088份水稻资源,筛选517份代表性材料,构建770个杂交组合,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鉴定出171个重要农艺性状位点(其中105个为新发现),并明确了基因OsGRW5.1调控粒宽与粒重的功能。团队还建立了杂交组合智能预测模型,可预测50万个潜在组合表现,发现超过45%的优势单倍型来源于地方稻种。该研究为杂交稻遗传改良提供了新路径,成果发表于《分子植物》。...
【关键词】杂交稻,种质资源,遗传潜能
【海洋经济】全球首台S90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改装项目成功落地(2025-11-06)
【摘要】 11月5日,龙de船人讯,11月5日,Everllence宣布全球首台B&W S90二冲程发动机完成双燃料甲醇动力改装,中远海运集运旗下2万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天秤座”成功试航,标志着大缸径主机脱碳改装取得里程碑成果。本次项目将原11S90ME-C发动机升级为11S90ME-LGIM(液态甲醇喷射)型号,由Everllence PrimeServ与中远海运重工联合实施,涵盖从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到系统调试、海上试航的全流程。Everllence在日本投资建设的4S90试验台验证了甲醇燃料性能,为该项目提供实验支撑。作为行业首例,该改装平台以“多燃料灵活性”为核心理念,使船舶能够兼容多种替代燃料体系,帮助...
【关键词】甲醇燃料,船舶脱碳,船舶改装
【资产管理】多只科技类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2025-11-06)
【摘要】 11月6日,证券日报讯,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公告,为旗下科技类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下半年以来已有20余只科技类ETF完成流动性服务商扩容,超半数为年内新成立产品。易方达基金新增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为易方达恒生生物科技ETF流动性服务商;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分别为旗下机器人50ETF、5G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晨星(中国)分析师崔悦表示,科技类ETF市场关注度高,但部分产品规模偏小、成分股流动性不足,需优化流动性安排。前海排排网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指出,流动性服务商能缩小买卖价差、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价格异常波动,并在...
【关键词】市场关注度
【新 材 料】稳定“单线态裂分”效应提升硅太阳能电池效率(2025-11-06)
【摘要】 11月5日,科技日报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太阳能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实现了一种稳定的“单线态裂分”效应,可显著提升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这一过程通过在硅电池表面叠加一层超薄有机分子层,使高能光子分裂成两个低能激发态,从而增加向硅层注入的电荷,提高电流输出。该技术使用的有机材料双吡咯并萘啶酮(DPND)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这一发现为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提供了新途径,有望将理论效率提升至45%。
【关键词】单线态裂分,硅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
【农 业】作物基因表达精准预测工具助力小麦智能育种(2025-11-06)
【摘要】 10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成功开发深度学习框架DeepWheat,可实现跨组织、跨品种的基因表达精准预测,为作物智能设计育种提供新工具。研究成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小麦基因组庞大且复杂,基因表达具有组织和发育阶段特异性,准确预测基因组变异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对育种至关重要。研究团队整合小麦多组织和时期的表观组与转录组数据,构建两个互补核心模型,开发出双模型协同的DeepWheat框架。该工具能识别关键调控元件变异的组织差异效应,实现小麦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的高精度预测,并...
【关键词】基因表达,智能育种,深度学习
【农 业】机器学习为生物炭氧化还原活性的调控提供新见解(2025-11-06)
【摘要】 10月31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讯,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秸秆资源化利用团队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揭示了热空气氧化激活生物炭氧化还原活性的机制。研究发现,热空气氧化作为一种绿色策略,可将生物炭的电子供给能力提升10倍以上,电子接收能力提升数倍。机器学习分析表明,电子供给能力主要受碳结构特性调控的电子迁移率影响,而电子接受能力则主要受活性位点数量制约。该研究为生物炭氧化还原活性的精准调控提供了新见解,有助于促进其在生物和非生物介导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关键词】机器学习,生物炭,氧化还原
【科技金融】邮储银行发布U证3.0版,科技赋能助力企业融资驶入“快车道”(2025-11-05)
【摘要】 11月4日,邮储银行+讯,近日,邮储银行发布线上U证(国内信用证)3.0版,进一步提升客户端操作体验,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客户综合金融服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上线当日,邮储银行河北省廊坊市分行成功为辖内某燃气公司开立一笔2000万元的信用证,随后邮储银行为受益人高效完成交单、承兑,实现了企业通过U链平台落地线上开证与承付“一键发起”的全新模式。此次U证3.0版的成功发布,是邮储银行以科技赋能金融、深耕区域经济的重要成果。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持续探索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路径,以更专业、更高效、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高质量...
【关键词】邮储银行,线上U证,企业融资
【农 业】AI助力作物育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丰登·种业大模型”(2025-11-05)
【摘要】 11月5日,人民日报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组成的联合研发团队,于2024年4月发布了“丰登·种业大模型”。该模型经过科研攻关,于今年7月推出生物育种领域的科研智能体——“丰登·基因科学家”,辅助科研人员探索和验证未知的基因功能。作物育种的关键在于通过基因组精准设计优化农艺性状,而“丰登·基因科学家”能够模拟专家推理过程,自动完成从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到分析结果的完整流程。自今年5月向全球开放以来,已有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印度中央水稻研究所等国际权威育种机构使用。未来,系统将持续融入更多作物数据、环境数据...
【关键词】AI,作物育种,上海实验室
【科技金融】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再添新成果(2025-11-05)
【摘要】 11月4日,新浪财经讯,微众银行此次有3篇论文被EMNLP大会录取,分别为联邦大模型框架、大模型压缩、推理知识迁移方向的研究探索。微众银行AI研究团队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AI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与技术思考。微众银行是国内数字银行的先行者,始终秉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坚定不移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自立行以来,微众银行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普通民众和小微企业平等享有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面向未来,微众银行正加速从“数字原生”向“AI原生”跃迁:夯实AI基础设施,深化AI全场景应...
【关键词】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
【科技金融】工商银行申请一种多模式数据的特征筛选方法专利,提高了显著特征的准确率(2025-11-05)
【摘要】 11月4日,金融界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多模式数据的特征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873537A,申请日期为2025年09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数据的特征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评分卡模型对当前筛选任务对应的基础数据集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数据集;基于预设筛选划分规则及当前筛选需求对目标数据集进行数据划分,确定包含目标筛选数据分组的筛选数据分组集合及包含目标筛选方式的筛选方式集合;基于目标筛选方式对目标筛选数据分组进行特征筛选,确定目标筛选...
【关键词】工行,数据,特征筛选
【海洋经济】我国首台自主研发520mm缸径低速机成功实现氨燃料运行(2025-11-04)
【摘要】 11月4日,龙de船人讯,11月2日,中船集团旗下中船动力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520mm缸径低速机技术集成验证平台,在上海临港试验基地成功实现氨燃料加注、通氨密性及氨模式点火并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首次在低速船用发动机上实现氨燃料运行模式验证。该平台采用氨-柴油双燃料缸内高压直喷技术,具备氨燃料替代率高、燃料切换灵活、安全控制精密等特点。本次试验全面验证了氨燃料喷射器、燃料控制系统、安保系统与供应系统等关键部件性能,并完成了氨燃料辅助安全设施的功能验证,确保系统在高压、高温工况下的稳定运行。这一成果代表我国在船舶绿色动力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中船动力,氨燃料,低速机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效60倍,中兴通讯AI攻克芯片检测难题(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同花顺讯,在5G、AI、云计算发展的当下,芯片检测至关重要,但传统检测依赖经验丰富工程师,效率低且误差大。中兴通讯打造的芯片空洞智能检测系统实现了技术破局,它是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与多模态大模型的深度融合,通过“视觉-语言”智能交互,精准区分真实缺陷与干扰特征。该系统0.5秒精准锁定芯片区域,99%识别灵敏度,3秒完成单图检测,效率提升60倍。中兴通讯将其嵌入自研材料检测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且系统泛化能力强,能快速适配多种场景,未来还将拓展AI在微观检测场景的应用边界。中兴通讯这款芯片空洞智能检测系统堪称工业质检领域的革新利器。它以AI...
【关键词】芯片,中兴通讯,应用边界
【新 材 料】新型气凝胶:轻如空气,硬比钢铁,长效耐受1400℃高温(2025-11-03)
【摘要】 10月28日,科技日报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气凝胶材料创新团队在伊希斌教授的带领下,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性能气凝胶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超轻、高刚性、超弹性、高弯曲柔性、抗冲击性等特点,其导热性仅为普通玻璃的1/39,并能长效耐受1400℃高温。经过15年的研发,该团队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放大的全链条攻关,其中两项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种新型气凝胶解决了传统气凝胶“身子脆”、“做得慢”、“用不起”三大难题,实现了产业化,并已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关键词】气凝胶,高温耐受,新材料
【绿色环保】我国地球深部能源探索迈出关键一步(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15日9时16分,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这一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钻井难度极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已钻穿23套地层,深入5.4亿年前的震旦系地层,首次进入四川盆地深部“无人区”,标志着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深地川科1井所处区域7000米以下即进入未知地层,钻探犹如“开盲盒”;井下超过200摄氏度的高温让金属钻具“像面条一样柔软”,地层压力超过130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区域承受着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传统观点认为8000米以下地层高温高压难以成藏,是油气勘探的禁区,但分析从地下9500多米深...
【关键词】科技,专项,研制
【绿色环保】嫦娥六号月壤中发现陨石残留物有助解释月球水来源(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科学家在对嫦娥六号2克月壤样品的科学分析中,识别出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而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来自这类陨石的撞击贡献。该成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3时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研究人员介绍,陨石被誉为“太阳系的信使”,是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但由于地球大气层和地质活动的影响,绝大多数陨石难以完好保存,尤其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在地球陨石记录中占比不足1%。而月球因缺乏大气和地质活动,成为保存陨石撞击痕迹的“天然档案馆”。由中国...
【关键词】冷却,结晶,产物
【绿色环保】麻省理工开发出“混凝土电池”(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据MIT News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通过将水泥、水、含纳米级颗粒的超细碳黑与电解质相结合,构建出具备导电特性的新型混凝土材料——碳基混凝土。据该团队介绍,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未来有望整合储能、自修复、碳封存等多元功能,成为兼具结构支撑与能量存储能力的“巨型电池”。?目前,该碳基混凝土已实现的最高性能为,每立方米可储存超过2kWh的能量,足以支撑一台常规冰箱运行一天。
【关键词】实现,最高,性能
【新 能 源】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光电转化效率突破30%(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新华社讯,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与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成功实现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的精准、无损探测。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偶极钝化层,显著提升了载流子迁移率和扩散长度,最终制备出光电转化效率达30.1%的新型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该成果于10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并被《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收录。太赫兹技术的应用为钙钛矿光伏电池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推动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发展。此次研究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光电转化效率突破30%具有里程碑意义。太赫兹技术...
【关键词】钙钛矿光伏,太赫兹技术,光电转化,,
【新 材 料】我国光刻胶领域取得新突破,首次解析光刻胶分子微观结构(2025-11-03)
【摘要】 10月28日,化工新材料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及合作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为开发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光刻技术是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微缩的核心驱动力,而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微观行为一直是制约先进制程良率提升的关键瓶颈。彭海琳团队的研究克服了传统技术无法原位、三维、高分辨率观测的难题,为在原子/分子尺度上解析液相界面反应提供了强大工具,有望推动先进制程中光刻、蚀刻和湿法清洗等关...
【关键词】光刻胶,微观结构,集成电路
【新 材 料】黑龙江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型高效脱氨技术登上《自然》杂志(2025-11-03)
【摘要】 10月30日,科技日报讯,黑龙江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项新型高效脱氨技术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标志着我国在药物合成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底物普适性,使用2,5-二溴吡啶通过亚硝酰胺方法合成目标产物,具有简单高效和极具竞争力的特点。此项技术已成功完成公斤级规模的放大生产验证,为未来大规模生产、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由黑龙江立科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合作完成,可应用于制药、化工、材料、农药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脱氨技术,药物合成,经济效益
【绿色环保】零碳燃料低速发动机将成为我国船舶减碳“换道超车”的关键(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发动机)氨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试验能力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建成支撑我国零碳船舶动力的关键装备——首台氨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由于传统燃油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全球低碳零碳战略成为大势所趋。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加速绿色转型步伐,寻求替代燃料和新型动力技术,获得更加清洁、高效的动力解决方案。将传统燃油发动机替换成柴油与低碳零碳燃料双燃料运行模式,是目前航运业实现减碳的一条主要路径。作为大型专业化船用低速发动机制造企业,中...
【关键词】船用,低速,发动机
【数字创意】东京大学开发出超低功耗的戒指型控制器picoRing mouse(2025-10-31)
【摘要】 10月31日,VR陀螺讯,东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超低功耗指环型无线控制器“picoRing mouse”,可作为“鼠标”来操作。这款小型设备可检测手指动作,适用于VR头显的虚拟空间操作及AR眼镜的交互控制。传统指环式输入设备仅能搭载小型电池,存在数小时即耗尽电量的问题。尤其采用BLE(蓝牙低功耗)通信时,连续传输存在局限性,难以实现长时间使用。相比之下,picoRing mouse单次充电即可持续运行一个月以上。其核心在于指环与腕带间采用了超低功耗无线通信方案,将通信部分功耗降至传统方案的2%左右,成功突破了BLE的限制。该方案应用磁场背散射通信机制,全球首次将微瓦级(μW)...
【关键词】AR眼镜,东京大学,戒指控制器
【数字创意】Shiftall收购Diver-X公司的位置追踪技术“ContactTrack”(2025-10-31)
【摘要】 10月31日,VR陀螺讯,日前,Shiftall公司收购Diver-X公司旗下位置追踪技术“ContactTrack”业务,旨在强化XR领域位置追踪技术。Shiftall是一家从事VR/XR及IoT相关产品开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近期推出小型轻量化PCVR头显“MeganeX”系列及VR控制器。“ContactTrack”是高精度位置追踪技术产品,对实现下一代VR/XR体验具有关键作用。收购完成后,Shiftall将推进开发高性能位置追踪产品,目标是实现全身追踪。
【关键词】Shiftall,Diver-X,ContactTrack
【数字创意】RAONTECH推出0.13英寸的LCoS显示模组(2025-10-31)
【摘要】 10月31日,VR陀螺讯,韩国AR/VR微显示解决方案商RAONTECH推出0.13英寸LCoS显示模组“P13”。P13尺寸仅为6.25毫米×4.65毫米,比以往同等分辨率产品缩小约60%,采用3μm像素技术,分辨率800×800,像素密度是同尺寸LEDoS显示屏两倍以上。其单面板设计可在紧凑光学系统中实现高质量色彩还原,完整光引擎模组可嵌入智能眼镜镜腿中,进一步丰富RAONTECH全彩显示产品组合。
【关键词】RAONTECH,LCoS,显示模组
【高端装备】中威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推进水翼船技术研发与船型性能优化(2025-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在广州市“广海汇”平台支持下,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签署多项科研合作协议,聚焦高性能船舶研发。合作内容包括电动水翼船设计开发、船型优化及拖曳水池模型测试等。中山大学谢鹏教授团队针对电动水翼船的自动控制与飞行稳定性问题,开发了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和飞行控制算法(HFCbox),实现实时攻角调节与航行姿态闭环控制。中威公司依托碳纤维船舶建造技术,启动全浸式电动水翼船项目,双方将在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开发等领域联合攻关。此外,中威公司还通过中山大学拖曳水池对碳纤维交通艇进行性能优化测试,提升船型能效。
【关键词】水翼船,碳纤维,智能控制
【资产管理】公募量化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创历史新高(2025-10-30)
【摘要】 10月30日,中国基金报讯,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今年公募量化策略基金发行呈井喷态势,成立数量和募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年内合计成立158只,较去年95只增逾66%;募资总规模830.64亿元,较去年368.55亿元增长125%。其中增强指数型基金达132只,为“主力军”。自2004年3月首只公募量化策略基金易方达上证50增强发行,历经20多年发展,如今该类基金数量超700只、总规模超3800亿元。同时,因AI技术发展,部分基金公司引入量化手段,量化策略基金表现亮眼,年内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超28%,70只涨幅超50%。业内认为,指数增强与主动量化选股基金发展空间大,或为中小型...
【关键词】量化基金,发行规模,AI技术
【生物产业】歌礼选定同类最佳每月一次皮下注射胰淀素受体激动剂ASC36进入临床开发阶段(2025-10-30)
【摘要】 10月30日,美通社讯,歌礼制药有限公司宣布选定每月一次皮下注射胰淀素受体激动剂ASC36进入临床开发阶段,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向美国FDA递交治疗肥胖症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ASC36利用歌礼基于结构的AI辅助药物发现和超长效药物开发平台技术自主研发。在头对头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其平均表观半衰期约15天,比petrelintide长3倍;在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研究中,减重效果较petrelintide相对提升约91%。同时,ASC36理化稳定性优越,利于开发复方制剂。歌礼创始人吴劲梓博士表示致力于研发创新疗法丰富肥胖症等代谢疾病治疗选择。此外,歌礼计划将ASC36与每月皮下给药...
【关键词】ASC36,肥胖症,临床开发
【电子信息】地平线携手采埃孚首发城市领航coPILOT辅助驾驶系统(2025-10-29)
【摘要】 10月29日,爱集微讯,地平线与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联合推出城市领航coPILOT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基于采埃孚“采睿星”计算平台和地平线征程6P芯片打造,算力高达560 TOPS,支持端到端、VLA、VLM等辅助驾驶大模型高效落地。该系统已获得国内自主品牌车型定点,计划于2026年量产交付。coPILOT系统覆盖高速、城区、自动泊车等全场景功能,最高算力可达1000+TOPS,运算能力行业领先。地平线征程6系列芯片已累计量产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个千万级量产智驾品牌,并与超20家车企达成合作,2025年将赋能超100款辅助驾驶车型量产。
【关键词】辅助驾驶,地平线,采埃孚,,
【海洋经济】刷新两项世界纪录:我国自研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2025-10-29)
【摘要】 10月29日,IT之家讯,10月29日,东方电气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并网发电,刷新了全球单机容量与叶轮直径两项世界纪录。该机组在满负荷运行时,风轮每转一圈即可发出62度电,年均发电量高达1亿度,能满足约5.5万户家庭全年用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与减排效益。该风机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齿轮箱、发电机与电控系统,实现了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东方电气还透露,全球首个20兆瓦海上...
【关键词】印度央行,现金准备金率,外汇干预
【海洋经济】全球首个海上千方PEM槽及制氢系统发布(2025-10-24)
【摘要】 10月24日,氢能技术前沿讯,10月21日,全球首个海上千方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及制氢系统在南通完成全功率测试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绿色氢能装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该系统由申能集团投资的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氢盛能源联合研发,成功构建出适用于海上漂浮平台的高功率制氢装备体系,为深远海风电制氢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行路径。该系统具备防腐蚀、抗风浪、轻量化和离网运行等特性,能够在极端海洋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其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单小时制氢量达1000标准立方米,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海上漂浮PEM制氢系统。技术创新包括高耐久材料、高传质流场...
【关键词】海上制氢,PEM电解槽,深远海
【资产管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目前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2025-10-24)
【摘要】 10月24日,证券日报网讯,10月23日,在2025外滩年会“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圆桌环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金融与科技相辅相成,目前AI在金融行业主要用于优化业务流程和对外服务。其应用集中在三个领域:中后台运营智能化,在银行等内部广泛应用于数据收集等多环节;客户交流方面,在金融机构客户关系管理普遍应用;金融产品提供方面,对内降本增效,对外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尽管AI发展迅猛,但在金融领域应用仍处早期阶段,作用辅助性,无法取代人的决策。以柜员服务为例,AI不能替代柜员与客户个性化互动,信贷等关键领域仍需人的专业判断,金融...
【关键词】AI应用,金融领域,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