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首张芯片级后量子密码卡问世(2025-07-04)
【摘要】 7月4日,科技日报讯,3日,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信息,由该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研发的国内首张芯片级后量子密码卡正式问世,标志着我国在量子安全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的后量子密码迁移奠定坚实基础。据悉,后量子密码技术是一种能够在现有电子计算机上实现的、具有抵抗未来量子计算机攻击能力的数学密码系统,能为信息安全提供更优解,被视为“制信息权”关键技术之一。该密码卡支持多种后量子密码算法,且兼容传统国密算法,可实现数字签名/验证、非对称/对称加解密、密钥生成等安全保密功能,全面满足各类信息系统抵御量子计算攻击...
【关键词】芯片,量子安全,突破性
【医 药】恒瑞医药干眼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2025-07-04)
【摘要】 7月4日,医药观澜讯,7月3日,恒瑞医药宣布其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69%-86%的干眼人群患有MGD。这表明在治疗干眼病时,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MGD的基础治疗为物理治疗,临床亟需一款有针对性、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MGD相关干眼病的药物。2019年,恒瑞医药从Novaliq公司引进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并拥有该产品在中国的独家权利。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是基于无水药物递送技术平台EyeSol研发的药物,由单一组分全氟己基辛烷(F6H8)组成,无水,不含油脂...
【关键词】恒瑞医药,干眼,获批上市
【新 材 料】我国科学家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飞秒级超快电子源,看清粒子瞬时变化(2025-07-04)
【摘要】 7月4日,新浪财经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成功研发出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超快电子源。该电子源利用碳纳米管的“延迟发射”机制,发出的电子束能量异常集中(0.3eV能量展宽)且时间极短(13飞秒),突破了传统激光驱动电子源能量与脉冲宽度间的折中限制。这项成果为构建飞秒级时间分辨、原子级空间分辨的超快电子显微镜奠定基础,已于7月2日发表在《自然·材料》上,有望助力科学家观察超薄材料中粒子的瞬时变化,加速新材料与纳米器件研发。
【关键词】飞秒级,超快电子源,粒子变化
【医 药】金赛药业1类抗体新药获批上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25-07-04)
【摘要】 7月4日,医药观澜讯,7月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官网公示,批准金赛药业申报的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firsekibart,曾用名:金纳单抗)上市,适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禁忌、不耐受或缺乏疗效的,以及不适合反复使用类固醇激素的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公开资料显示,伏欣奇拜单抗是一种抗白介素1-β(IL-1β)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大部分痛风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以及急性发作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部分痛风患者病程时间长,血尿酸控制水平难以达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
【关键词】金赛药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获批上市
【农 业】茶树生态低碳栽培显著提升茶园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2025-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生态栽培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分析35项研究的211组数据,揭示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园土壤特性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与耕作研究(Soil & Tillage Research)》上。研究发现,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提升茶园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产量与品质方面,茶叶产量平均增加19.8%,芽密度提高10.1%,水浸出物含量增加3.73%,游离氨基酸含量提升12.9%,同时茶多酚和氨基酸比值下降13.8%,有效改善了茶叶品质。有机肥类型效应上,不同有机肥的效果各具特点,商品有机肥和动物粪肥的增产效果最突...
【关键词】茶树,生态低碳,生产效益
【农 业】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2025-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次揭示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发掘出优异等位基因,为油菜高产分子育种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年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总产油量的50%以上,其产量提升直接关系到国家粮油安全。为此,该团队通过化学诱变和图位克隆技术,经过5年系统研究,成功鉴定出控制油菜产量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该基因通过与同为该团队率先发现的油菜产量基因BnARF18形成蛋...
【关键词】油菜,遗传育种,化学诱变
【农 业】水稻自动覆膜插秧技术实现绿色增效(2025-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靖江投入使用,该技术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传统插秧都是将秧苗直接插在田里,而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则是先给稻田盖上一层薄薄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然后在膜上同步打孔,将秧苗对穴插入田里。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的水稻种植模式能够物理隔绝田间杂草、降低水肥药的泄露和损失,实现水肥药等投入品的减量使用;覆膜条件下的水稻湿润栽培模式与传统水淹模式相比,可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30%,同时水稻覆膜种植还可增加全生育期土壤积温120℃以上,...
【关键词】水稻,自动覆膜插秧,水肥药
【农 业】《肉鸭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正式实施(2025-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料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制定的《肉鸭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于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我国是世界肉鸭养殖与鸭肉消费第一大国,但肉鸭营养需要量数据严重缺乏。牧医所水禽育种与营养创新团队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系统研究,在鸭营养代谢调控、营养需要量研究、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牵头制定了《肉鸭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并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该标准提出了北京鸭、肉蛋兼用鸭、番鸭及半番鸭各生长阶段的能量、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关键词】肉鸭,营养,代谢调控,国家标准
【高端装备】我国自主研发首套航空运输大模型“天牧”发布(2025-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航空运输大模型“天牧”在南京发布,该模型隶属于低空飞行智慧大脑“天行”中枢系列产品,具备智能问答、辅助决策等核心能力。通过超千万条低空运行规则的学习训练,“天牧”在高算力集群支持下,实现了复杂场景自主查询效率提升50%的技术突破,首次构建了“AI驱动”的低空管服模式。此外,大会同期发布了聚焦低空安全的“天卫”系统和飞行器研发的“天工”系列产品,形成从单装到解决方案的体系化能力,为低空经济赋能各行业提供支撑。
【关键词】低空经济,智能管理,AI驱动
【海洋经济】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光伏项目投用(2025-07-02)
【摘要】 7月2日,国际金融报讯,近日,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由中国石化开发,占地约6万平方米,装机容量为7.5兆瓦,每年可发电1670万千瓦时。项目采用创新的漂浮式光伏结构,光伏板可随潮汐升降,提升发电效率5%至8%。为应对海水环境的腐蚀和生物附着,研发团队开发了抗腐蚀和抗附着的特制浮体与支架,以及能抵御13级大风的水下锚固系统。此项目为沿海及浅海地区光伏开发提供了新标准。
【关键词】光伏发电,海洋工程,清洁能源
【新一代信息技术】三项首创突破,中国广电5G应急通信技术系列试点工作圆满完成(2025-07-01)
【摘要】 7月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广电集团组织中广电移动、广东广电网络在广东汕尾市完成模拟“三断”场景下的5G应急通信技术系列试点,依托700MHz黄金频谱优势实现三项行业首创:全国首个广播电视大塔5G 700MHz应急通信堡垒基站、业界首个5G 700MHz便携应急通信背包站、全国首例广播电视大塔堡垒基站保障下的高可靠5G RedCap应急广播,为极端灾害场景打造“新型广电应急通信方案”。此次试点严格贯彻广电总局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要求及广东省委办公厅防灾减灾通信部署,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指导下,聚焦区域性极端天气引发的“断网、断电、断...
【关键词】5G,系列试点,行业首创
【新 材 料】科研人员突破新型半导体光伏技术产业化瓶颈(2025-07-01)
【摘要】 6月30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秦川江、王利祥研究团队在新型有机自组装分子设计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团队开发出一种高效、稳定且分散性优异的双自由基自组装分子材料,显著提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运行稳定性和大面积加工均匀性。该材料通过给受体共轭设计策略,增强了载流子传输能力,并实现高均匀性成膜。基于此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小面积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26.3%,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4.2%,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该研究为钙钛矿光伏组件的产业化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关键词】钙钛矿光伏,自组装分子,高效率
【电子信息】东京大学研发掺镓氧化铟晶体管,突破硅材料瓶颈提升AI效能(2025-07-01)
【摘要】 7月1日,集微网讯,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在微电子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晶体管。这种晶体管摒弃了传统的硅材料,转而采用掺镓氧化铟(InGaOx)晶体材料,有望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中提升计算效能,并在后硅时代延续摩尔定律的生命力。晶体管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组件,负责控制和放大电子信号。然而,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微型化和高速化,传统硅基晶体管正面临发展瓶颈,接近物理极限。面对这一挑战,东京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团队选择掺镓氧化铟作为替代材料,这种材料能形成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有...
【关键词】东京大学,微电子技术,硅材料
【新 能 源】全球首台40.5千伏4000安等级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成功投运(2025-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电力新闻网讯,6月28日,许继电气所属德理施尔公司自主研发的MISELA-40.5/4000-40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宁夏宁东绿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现代煤化工产业绿电园区复合光伏项目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成功投运。这是全球首台40.5千伏4000安等级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工程应用,标志着大容量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领域的重大突破。该设备额定电流达4000安,负载容量240兆瓦,柜宽仅900毫米,满足1.1倍额定电流温升要求,相比同规格空气绝缘开关设备占地面积减少50%以上。MISELA-40.5/4000-40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成功投运展现了我国在新能源电力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和...
【关键词】气体绝缘开关,光伏项目,技术创新
【高端装备】“朱雀三号”有望成为中国首枚实现垂直回收的液体火箭,可回收复用技术大幅降低发射成本(2025-06-27)
【摘要】 6月27日,光明网讯,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地面全系统测试,计划第四季度首飞。相比“朱雀二号”,其核心突破在于可回收复用技术,预计可降低70%的发射成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的协同控制能力,通过中间一台和十字交叉四台发动机的方向调节,实现推力精准匹配与飞行姿态稳定;二是米级落点精度的回收技术,依托栅格舵与发动机推力动态调整,将回收误差控制在极低范围;三是不锈钢箭体结构设计,兼顾强度与轻量化,为重复使用提供硬件基础。这些技术突破折射出我国民营航天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
【关键词】朱雀三号,液氧甲烷,垂直回收
【电子信息】LG Innotek开发全球首个移动半导体基板用“铜柱”技术,尺寸缩小20%(2025-06-26)
【摘要】 6月26日,集微网讯,6月25日,LG Innotek宣布已成功开发全球首个面向移动半导体基板的铜柱(Cu-post)技术,并实现量产应用。随着智能手机轻薄化竞争加剧,市场对既提升移动半导体基板性能又压缩尺寸的技术需求激增。LG Innotek预判这一趋势,自2021年就前瞻性开发了这款次世代移动半导体基板技术。与传统通过焊球直接连接半导体基板与主板的方式不同,该技术采用铜柱结构缩小焊球间距与体积。此举不仅能实现半导体基板小型化,还可在同等面积上排布更多电路,电路密度提升有效助力智能机实现“瘦身”与高性能并行。应用此项技术后,半导体基板在性能不变前提下尺寸最多可缩减20%...
【关键词】移动半导体,基板性能,压缩尺寸
【海洋经济】中国首个海洋领域开源大模型在杭州发布阵(2025-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26日,中国首个专注于海洋领域的开源大模型“OceanGPT(沧渊)”在浙江杭州正式发布,由浙江大学牵头、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导研发。该模型具备多模态理解能力,可对声呐图像、海洋观测图等复杂海洋数据进行自然语言解析,并嵌入知识增强的“慢思考”推理机制,有效降低通用大模型中常见的“幻觉式错误”。OceanGPT不仅支持专业知识问答,还可用于海洋机器人操控,通过自然语言输入自动生成代码,实现复杂水下作业任务的智能下发和部署。此外,该模型已集成MCP多模型协同协议,未来可部署至水下装备端侧,实现多机器人智能协同。目前,O...
【关键词】海洋大模型,水下机器人,多模态AI
【科技金融】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客户可直接交易稳定币等虚拟资产(2025-06-25)
【摘要】 6月25日,移动支付网讯,6月24日,国泰海通集团下属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国际”或“公司”)正式获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以及在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意见。此次牌照升级后,客户将可在国泰君安国际平台直接交易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稳定币(如泰达币等)等虚拟资产。至此,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服务覆盖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在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过程中提供意见,以及发行、分...
【关键词】国泰君安,虚拟资产,交易牌照
【科技金融】蚂蚁数科推出全栈金融智能体服务(2025-06-25)
【摘要】 6月25日,北京商报讯,6月19日,在中国国际金融期间,蚂蚁数科还宣布联合金融业伙伴进行创新,将推出超100个金融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通用等四大领域,包括银行财富管理、营销增长、AI原生手机银行和安全风控等多个蚂蚁数科已经在金融机构实际场景中深度落地的智能体解决方案。蚂蚁数科是蚂蚁集团旗下科技公司,致力于以AI大模型与Web3技术服务产业智能化转型。目前蚂蚁数科累计已服务100%的国有股份制银行、超60%的地方商业银行,数百家金融机构,支持金融业高效数智化转型。
【关键词】蚂蚁数科,金融,智能体
【科技金融】万事达卡联手Fiserv推广新型稳定币FIUSD(2025-06-25)
【摘要】 6月25日,移动支付网讯,6月24日,万事达卡表示,正在深化与Fiserv的合作关系,以便“将其新的FIUSD代币整合到万事达卡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为全球共同客户扩大稳定币的采用和实用性”。就在6月23日,Fiserv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前推出其新稳定币“FIUSD”。FIUSD将通过现有的Fiserv技术免费向客户推出,并可与其他稳定币互操作,目前已与PayPal的PYUSD达成有关协议。
【关键词】万事达卡,Fiserv,稳定币
【科技金融】央行公示重庆新一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2025-06-25)
【摘要】 6月25日,移动支付网讯,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对外公示新一批(第10批)重庆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该批次创新应用仅1项,申请机构为重庆银行,涉及的技术为机器学习、大数据、OCR等。该项目由重庆银行负责系统研发运维并提供金融应用场景,此外无其他第三方机构参与。据悉,这并非重庆首个以“数字金融”为主题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在前几个批次中,已有多项创新应用以“数字金融”为主题。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了解,截至目前,重庆已先后公示10个批次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共25项。申请机构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
【关键词】重庆,央行,金融科技
【海洋经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大剖面浮标,国内外首次在超3500米水深布放(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观海新闻讯,6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大剖面海气交互观测浮标系统,在南海超3500米水深区域成功布放,实现了全球首次在如此水深下进行浮标系统布设。该系统整合海洋量子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前沿传感设备,具备水上10公里、水下1000米的垂直探测能力,能长期同步采集海气界面及水体剖面数据。浮标平台通过创新锚系结构和高稳性设计,克服极端海况(风速超60m/s、波高20米)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难题。为保障长周期数据获取与平台能源自持,该系统集成了太阳能、风能、温差能和波浪能等复合能源方案,并搭载实时数据控制和高强度传输模块。浮标现已...
【关键词】深海观测,大剖面浮标,海气交互
【生物产业】诺和诺德在ADA科学年会发布数据:更高剂量的Wegovy为肥胖症患者带来平均21%的体重降幅,三分之一的受试者体重降幅达25%或以上(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美通社讯,近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上,诺和诺德公布针对不伴糖尿病的肥胖症患者的STEP UP 3b期临床试验结果。第72周时,接受更高剂量Wegovy(司美格鲁肽7.2mg)治疗的受试者较安慰剂组平均体重降幅达21%,三分之一受试者体重降幅达25%或以上;司美格鲁肽2.4mg组体重降幅为17.5%。同时,7.2mg剂量安全性与耐受性与2.4mg剂量一致,常见不良事件为胃肠道事件,多为轻中度。诺和诺德预计2025下半年在欧盟提交更高剂量Wegovy标签更新申请,后续在其他已上市市场提交注册申请。此次试验为肥胖症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也充实了Wegovy减重及健...
【关键词】司美格鲁肽,肥胖症,临床试验
【新 能 源】中国一汽红旗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讯,中国一汽红旗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近日通过氢耗与续驶里程关键试验,验证了其燃料电池系统的卓越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红旗氢燃料电池系统在稳定性和能量管理精度上表现优异,且相比整备质量更小的竞品实现了15%的氢耗降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成果得益于红旗研发体系的两大优势:一是高效的技术转化能力,通过敏捷开发体系加速技术产业化;二是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其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实现100%自主开发,为量产化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此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一汽已掌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未来将持续优化性能,巩固...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能耗优化,自主可控
【生物产业】华领医药在2025ADA科学年会公布多格列艾汀与DPP-4抑制剂联用在恢复血糖稳态的同时有望降低血脂(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美通社讯,6月23日,华领医药宣布在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上展示全球首创新药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最新研究成果。基础动物研究表明,多格列艾汀联合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较单药能更好改善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及GLP-1分泌,血液生化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对降低血脂(尤其LDL)有潜在获益。研究对DIO小鼠模型分别单药或联合用药30天,结果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优。同时,真实世界研究中期分析显示,多格列艾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6个月时CGM指标改善,β细胞功能指标提升。华领医药还受邀在ADA TV讲述多格列艾汀临床应用...
【关键词】多格列艾汀,血糖稳态,联合用药
【资产管理】期货市场衍生品总量将增至150个,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箱”(2025-06-23)
【摘要】 6月23日,证券日报讯,近日中国证监会同意大商所纯苯期货和期权注册,将督促做好准备确保平稳推出。业内认为其上市对赋能实体、保障产业链安全意义重大。截至5月底,中国期货市场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146个,加上6月推出的铸造铝期货及期权与本次纯苯期货和期权,衍生品总量将达150个。纯苯市场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其期货和期权与苯乙烯期货、期权形成“组合拳”,提升化工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增强价格国际影响力。证监会主席表示要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上市。各交易所推进新品种上市,期货公司积极把握机遇,建议加速绿色期货品种落地,紧扣国家战略...
【关键词】期货衍生品,风险管理,品种创新
【高端装备】哈工程牵头研制出新型四足机器人助力核能安全(2025-06-23)
【摘要】 6月23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中广核等单位研发的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在“华龙一号”机组完成应用测试。该机器人采用仿生四足设计,具备360度旋转检测臂和断电自锁功能,单次检测覆盖管孔数量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将传热管全面检测周期从10多天压缩至3天内。技术已适配“华龙一号”等主流堆型,预计可降低运维成本超30%。这款新型机器人突破核电高危场景的检测瓶颈,其“壁虎式”设计完美平衡了灵活性与可靠性。双探头协同作业模式不仅重构了检测效率标准,更填补了核电智能运维装备的空白。
【关键词】四足机器人,核电检测,智能运维
【资产管理】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逼近主观策略私募(2025-06-20)
【摘要】 6月20日,新浪财经讯,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39家,与主观策略百亿级私募仅差1家。今年百亿级量化私募梯队扩充,源于亮眼业绩与火热发行。截至5月底,32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级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9.23%,正收益占比100%。截至5月31日,今年备案新产品数量前十的私募中,量化私募占9席,百亿级量化私募占8席。量化私募业绩领跑,得益于小市值风格演绎,小微盘股交易活跃,价格偏离为量化策略提供超额收益机会。同时,今年市场流动性改善,为量化模型创造良好运作环境,且去年量化私募规模收缩,策略拥挤度改善,超额收益提升。在此背景下,主...
【关键词】量化私募,主观策略,业绩表现
【高端装备】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研发成功(2025-06-20)
【摘要】 6月20日,金台资讯,近日,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研发出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LENS,其能耗不足传统系统的10%。该系统模仿人类大脑神经运作,通过脉冲神经网络和事件相机实现高效定位,仅需180KB存储空间(为同类系统的1/300),可识别8公里内的位置。核心算法结合事件相机(动态捕捉亮度变化)与神经形态芯片,以电脉冲形式处理信息,大幅降低能耗并延长机器人续航能力。
【关键词】神经形态计算,低能耗导航,事件相机
【新一代信息技术】我国科研团队在太赫兹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人民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的联合实验团队在太赫兹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太赫兹通信技术成功得到验证,为我国高容量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范例,相关成果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2024年10月起,紫金山天文台科研团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雪山牧场亚毫米波天文台址附近(海拔4445米)开展实验。团队利用一套配备500吉赫兹频段、具备量子极限灵敏度超导混频接收机的全自主研制60厘米口径太赫兹天文望远镜系统,以及一台输出功率仅为15微瓦的全电子学太赫兹信号发射器,成功实现了1.2公里距离高清视频实时无线传输。...
【关键词】通信技术,新思路,实践范例
【医 药】延缓儿童近视进展,参天制药创新产品在欧盟获批上市(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医药观澜讯,6月17日,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宣布其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Ryjunea(0.1mg/ml)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许可。这是继2024年12月用于控制近视进展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RYJUSEA Mini 0.025%在日本获批上市之后,参天制药在儿童近视防控和眼健康领域的又一突破。近视是指远处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不是直接在视网膜上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眼轴(前后方向)延长,使其难以聚焦在远处的物体上,进而导致视力模糊。低龄人群的近视进展速率更快,尤其是学龄儿童。因此,控制这一时期的近视进展对于治疗至关重要。此次Ryjunea(0.1mg/ml)在欧盟的获批...
【关键词】参天制药,Ryjunea,低浓度阿托品
【电子信息】中国科大提出厚电极锂离子电池的多梯度微结构设计理论方案(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爱集微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厚电极锂离子电池的多梯度微结构设计理论方案。该方案通过优化电极材料的空间分布和孔隙结构,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理论突破为锂离子电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方向,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梯度微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厚电极的离子传输和电子传导问题,但实际产业化仍需克服材料工艺和规模化生产的挑战。中国科大的研究再次展现了国内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厚电极,多梯度设计
【海洋经济】国内首次应用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海上架空输电线路巡查(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完成国内首次应用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海上架空输电线路桩基础探伤检测和可见光巡查。此前,传统人工潜水检测存在高压环境作业风险高、水下视野受限、数据采集效率低等问题。此次应用的水下机器人,集成声呐成像、4K高清摄影、钢管厚度精密测量等智能传感器及可伸缩机械手臂,下潜深度可达350米。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巡检可将单个桩基础检测耗时从4小时压缩至40分钟,效率提升超5倍,且检测范围覆盖以往人工目视无法观测到的桩基础底部等隐蔽部位,同时可规避潜水员水下作业风险等安全隐患。该机器人可通过声呐系统,可...
【关键词】机器人,海上输电线路,水下检测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完成交付(2025-06-16)
【摘要】 6月16日,央视新闻讯,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日发布消息,中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Engine2.0正式交付使用。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可类比经典计算机的主板,主要负责对量子芯片上的量子比特进行操作,执行量子算法运算等工作。据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介绍,相比上一代产品,新一代设备集成度提高了约10倍,是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中体积最小、性能最优的。科研人员还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大规模时钟同步等难题,测控精度等指标得到提升。此次交付的测控系统单机箱最高支持128数据比特及256耦合比...
【关键词】量子计算,技术攻关,坚实基础
【海洋经济】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开启“海上智驾”(2025-06-16)
【摘要】 6月16日,科技日报讯,6月16日,由大连海事大学与中远海运集团联合打造的“新红专”轮从大连启航,开启4000海里巡展任务,并将在海南开展繁忙水道智能航行实验。这是全球首艘融合科研与教学功能的智能研究与实训船,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船舶自主设计与制造领域迈出关键步伐。该船长69.8米,集成了智能航行、机舱、船体、能效和实训平台六大系统。其自主航行系统支持航线优化、视觉增强、碰撞与搁浅预警,且可远程操控并实现岸基信息协同。由深圳中远海运数字科技公司提供的“自由度”智能气象导航系统为其全程护航。此外,该船为国内首次应用船体彩绘贴膜,实现零VOC排放,推进绿...
【关键词】智能船舶,自主航行,AI决策
【生物产业】脑机接口技术迎来重大突破:可使渐冻症患者重新流畅说话、唱歌(2025-06-16)
【摘要】 6月16日,IT之家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发的新型植入系统让脑机接口技术获重大突破。研究团队在一位渐冻症患者大脑控制发音区域植入四组微电极阵列,实时捕捉说话神经信号,结合低延迟处理与AI解码模型,将信号转化为语音播放。此技术非“读心”,而是识别患者发声运动指令,借助发病前语音样本训练的声音克隆算法,合成声音与患者相似。从信号采集到语音生成仅需10毫秒,能实现实时对话,还能识别患者唱歌动作并合成旋律。该系统可复现语气词、判断句子类型、辨别强调词位置,还能合成虚构词语,使表达更自然。不过目前仅在一位患者身上试验,后续将拓展到其他丧失语言能力...
【关键词】脑机接口,渐冻症,语音合成
【数字创意】三星显示AWE 2025展示5000 PPI OLEDoS面板,剑指XR市场(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VR陀螺讯,三星显示在AWE USA 2025展会上首次公开1.4英寸5000 PPI的RGB OLEDoS微型显示器,刷新当前行业最高像素密度纪录,该面板尺寸与手表相当但像素密度达4K电视三倍;同时展出的1.3英寸OLEDoS面板支持4200 PPI分辨率与20000尼特亮度,结合微透镜阵列技术优化显示效果。三星旗下eMagin展示了0.62英寸2600 PPI超小型面板,并设立QD-OLED游戏设备体验区。公司预计XR面板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6亿美元增至2030年41亿美元,OLEDoS技术有望占据80%市场份额。
【关键词】OLEDoS面板,XR市场,硅基OLED
【数字创意】日本初创企业Cellid发布高亮度AR眼镜波导镜片及软件校正技术(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VR陀螺讯,日本AR显示技术企业Cellid在AWE 2025发布两款高亮度新型波导镜片R30-FL(C)和C30-AG(C),亮度分别达到上一代的2倍和3倍,支持全彩显示且具备轻薄特性。同时推出的软件校正技术能通过算法优化色彩不均和失真问题,计划结合硬件开发实现智能校正功能。该公司还透露正推进投影仪自研及产品化验证,以推动AR眼镜商业化进程。
【关键词】AR眼镜,波导镜片,显示技术
【生物产业】百时美施贵宝公布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关键III期试验POETYKPsA-1最新突破性数据,证实其在治疗成人银屑病关节炎中优于安慰剂(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美通社讯,百时美施贵宝公布POETYK PsA-1关键III期试验积极结果,该试验评估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治疗既往未接受生物制剂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的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治疗16周时,氘可来昔替尼治疗组ACR20应答比例达54.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4.1%(p<0.0001),同时在多项关键次要终点也有改善。试验未发现新安全信号,常见不良事件为上呼吸道感染。此外,POETYK PsA-2试验数据显示,治疗至52周,持续或换用氘可来昔替尼治疗患者临床应答持续改善,疗效稳定,安全性特征与既往一致。POETYK PsA-1试验数据将于6月11-14日在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年...
【关键词】氘可来昔替尼,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试验
【医 药】和誉医药小分子癌症新药申报上市(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医药观澜讯,6月10日,和誉医药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其自主研发的CSF-1R高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匹米替尼(pimicotinib)的新药上市申请(NDA),拟用于需要系统性治疗的腱鞘巨细胞瘤(TGCT)成人患者。匹米替尼是和誉医药自主研发并进入NDA审批流程的首个项目,已经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腱鞘巨细胞瘤生长在关节内部和周围,主要影响处于工作年龄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腱鞘巨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限制患者的工作和社交生活。基于MANEUVER研究的最新数据以及匹米替尼对C...
【关键词】和誉医药,匹米替尼,CSF-1R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