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精细化比拼升温,量化多头策略迎大考(2025-11-26)
【摘要】 11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期A股股指高位震荡,个股分化,量化多头策略业绩分化明显。11月以来,该策略承压,部分传统因子和风格类信号有效性变化,超额获取能力减弱。10月量化多头产品平均回报率约0.93%,超额收益率1.5%,优于主观多头策略,但第四季度以来,头部及腰部量化机构超额收益率分化。风格偏小与偏大市值的量化选股表现差异显著。部分机构凭借全频段阿尔法策略实现稳健业绩,策略单一的机构表现欠佳,有的腰部量化私募已转向防守并加强回撤控制。量化策略面临因子有效性下降、交易成本攀升、合规趋严等挑战。为应对,头部、腰部机构多维度迭代,如蒙玺投资布局全频...
【关键词】量化多头,策略迭代,市场挑战
【电子信息】国产设备新突破,芯上微装首台350nm步进光刻机正式发运(2025-11-26)
【摘要】 11月26日,爱集微讯,11月25日,上海芯上微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自主研发的首台350nm步进光刻机AST6200正式完成出厂调试与验收并发往客户现场。该设备专为功率、射频、光电子及Micro LED等先进制造场景设计,具备高分辨率成像(350nm)、高精度套刻(正面80nm,背面500nm)、高产率设计及强工艺适应性等特点。AST6200搭载全自主可控软件系统,支持多种材质基片和复杂制程需求。芯上微装成立于2025年02月,专注于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主力产品包括晶圆级先进封装光刻机、激光退火设备和前道晶圆缺陷检测设备。
【关键词】国产设备,光刻机,半导体
【电子信息】京东方“一种扫描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专利获授权(2025-11-25)
【摘要】 11月25日,爱集微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扫描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9339671B,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10月14日,申请日为2023年7月18日。该专利涉及扫描驱动电路的设计,包括驱动信号生成模块及信号输出控制模块,通过控制信号输出实现同一帧内分行分频显示,从而降低功耗。技术方案具体描述了模块间的耦接关系及信号传递逻辑,强调了其在显示装置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京东方,扫描驱动,专利授权
【生物产业】亚盛医药耐立克胃肠道间质瘤领域研究进展在国际权威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2025-11-25)
【摘要】 11月25日,亚盛医药讯,亚盛医药宣布其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耐立克)治疗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转化医学和Ib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影响因子52.7)发表。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院士、邱海波教授团队领衔,纳入66例患者(含26例SDH缺陷型GIST患者),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23.1%,临床获益率(CBR)达8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5.7个月。转化研究首次揭示奥雷巴替尼通过抑制脂质摄取蛋白CD36调控脂质代谢的新机制,并证实其可同时抑制HIF、FGFR等多条致癌通...
【关键词】亚盛医药,耐立克,GIST
【高端装备】峰飞航空研发推出eVTOL零碳水上机场(2025-11-25)
【摘要】 11月25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1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发布自主研发的 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零碳水上机场方案,并推出“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该方案集成 eVTOL 起降平台、光储充能源系统、智能调度及通信功能,可快速部署于各类水域。机场采用纯电驱动,甲板铺设光伏板,船舱作为候机厅与机务室,适配峰飞航空的“大白鲨“凯瑞鸥”“盛世龙”等机型,适用于海洋运维、通勤、文旅、救援等场景。当日,峰飞在昆山淀山湖完成首次公开演示,展示 eVTOL 与零碳机场的协同作业及编队飞行能力。
【关键词】eVTOL,零碳机场,海空一体
【高端装备】印企研发军用无人机3D打印系统(2025-11-24)
【摘要】 11月24日,新华网讯,印度无人机制造商祖帕地理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与 3D 打印机制造商“除以零”技术公司展开合作,共同研发可部署在前线的无人机 3D 打印系统。该系统为集装箱式可移动快速制造单元,能在数小时内完成无人机结构部件的制造、维修及定制化生产,减少对集中生产和物流链的依赖。目前,少量“除以零”公司的 3D 打印机已投入使用,印度陆军也在使用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研发的 3D 打印机进行无人机维护。
【关键词】无人机,3D打印,军事应用
【数字创意】Meta推升级版高拟真虚拟场景Hyperscape(2025-11-21)
【摘要】 11月21日,Donews讯,当地时间周四,Meta宣布推出升级版Hyperscape,该版本支持多人共享高拟真虚拟空间。用户能通过Quest3或Quest3S扫描现实房间生成数字场景,还可邀请最多8人共同进入该虚拟空间,未来人数上限可能还会提升。此次更新将渲染迁移至本地设备,同时新增音频功能,用户既可以通过头显加入,也能通过Meta Horizon手机应用加入。不过已有的扫描空间需要重新扫描才能进行分享。该功能将分阶段推送,部分用户需要等待。Meta表示,这一举措意在推动混合现实与元宇宙社交体验的发展,鼓励创作者构建更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Meta,Hyperscape,虚拟场景
【数字创意】中兴发布全新VR电影方案:5.5G高速网,支持4K/90fps(2025-11-21)
【摘要】 11月19日,快科技讯,在2025金鸡百花电影节·虚拟现实电影季上,中兴推出5G-AVMAXVR电影方案。该方案依托EasyOn·Meta专网与XRExplore元宇宙引擎,能实现4K/90fps画质的大规模并发播放,助力VR电影商业化落地。传统VR电影存在背包设备笨重、网络卡顿等问题,而中兴的5.5G方案通过室内专网覆盖,可实现100路4K内容同时传输,端到端时延低于15ms。观众只需佩戴轻量化头显,就能在虚拟场景中自由移动且交互无延迟。技术上,方案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边缘云承担算力渲染,XRExplore统一能力平台打造高度兼容的渲染播放系统,支持多平台内容开发、适配多品牌头显,降低了开发成...
【关键词】中兴,VR电影,5.5G方案
【数字创意】万兴科技以AI重塑数字创意生产力(2025-11-21)
【摘要】 11月21日,潇湘晨报讯,2025世界计算大会于11月20日在湖南长沙开幕,万兴科技携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及多款数字创意软件亮相。公司副总裁张铮分享了AI布局成果,指出AIGC技术重塑视频内容生产流程,推动“创意平权”。万兴科技持续推进AI技术创新,2024年发布万兴天幕,今年6月推出万兴天幕2.0,性能大幅提升。在视频创意、文档及绘图创意领域,公司焕新上线多款产品,降低创作门槛。作为“湘商回归”企业,万兴科技回湘发展后建成全球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参与本地数字化建设。在人才建设上积极引才,应届生平均年薪达50万元。其业务覆盖全球,累计活跃用户超20亿。
...
【关键词】万兴科技,AI技术,数字创意
【海洋经济】深圳发布新一代海洋大模型,全面提升灾害应急响应等效能(2025-11-19)
【摘要】 11月19日,新华财经讯,近日,由深圳大学贾森、牟林团队与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联合研发的国内首个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区域海洋大模型“瀛澜·深圳海洋”正式发布,标志我国在海洋智能化治理与自主大模型体系构建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该模型围绕深圳作为滨海特大城市的海洋动力预测、灾害防治与生态安全需求,通过多模态、多尺度海洋数据的统一建模,实现动力海洋、生态海洋与遥感信息的集成智能解析。模型在架构优化、训练策略与推理效率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并基于国产算力平台昇腾、AI框架MindSpore及国产操作系统实现全栈自主可控部署。其主要亮点包括:区域化高精度建模,整...
【关键词】海洋大模型,国产化,海洋灾害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完成业界首个2万公里高度的中轨NTN在轨试验(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浙江电信,携手清华大学、上海清申科技、北京捷蜂创智科技,依托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天地一体卫星试验能力,成功完成NTN(非地面网络)制式在中轨卫星条件下的在轨技术验证,为远洋、极地等特殊场景通信及6G天地一体组网奠定关键基础。本次试验依托轨道高度2万公里的“智慧天网01星”展开,聚焦极地科考、宽带边疆、远洋宽带通信等地面网络覆盖缺失的特殊场景通信需求。试验配置Ka频段100MHz带宽,基于自研的NTN终端样机,完成FR2频段n510参数配置的透明转发模式在轨通信技术验证及海域宽带应用试点,实测下行峰值速率达140Mbps...
【关键词】中国电信,试验能力,奠定基础
【数字创意】蚂蚁国际推出虹膜识别智能眼镜支付方案(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蚂蚁国际讯,蚂蚁国际在第十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推出面向智能眼镜的Alipay+GlassPay支付方案。该方案集成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包括AI语音交互、意图识别及声纹核身,并展示了虹膜认证技术。虹膜认证通过比对260余个生物特征点,结合AI与活体检测技术,可抵御欺诈手段,实现精准识别。用户可通过智能眼镜完成叫车、司机对接、行程履约及会员奖励领取等操作,所有交易经声纹与虹膜认证核验,提供安全流畅的消费体验。Alipay+GlassPay由蚂蚁集团gPass技术驱动,致力于构建面向眼镜厂商和开发者的安全AI数字服务生态。
【关键词】Alipay,虹膜识别,智能眼镜支付
【海洋经济】钠电池技术突破储电量翻倍且可淡化海水(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国石化报讯,近日,英国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在钠电池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保留纳米结构钒酸钠水合物(NVOH)中的天然水分,实现了储电量翻倍、循环稳定性提升与海水淡化功能的同步突破。传统工艺通常通过加热去除NVOH结构中的水分,以避免对电池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该团队反向实验表明,天然水合状态并未削弱材料性能,反而使钠电池能量密度达到普通型号的两倍,在充电速度、循环稳定性等方面接近部分高端正极材料。另外,研究显示该材料在盐水中具有良好表现,可作为兼具储能与脱盐功能的活性介质,为未来开发以海水为低成本电解质的储能—淡化耦合系统提...
【关键词】钠电池,海水淡化,储能技术
【新 能 源】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试飞(2025-11-13)
【摘要】 11月13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2日,中国能建宣布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实现空中收伞。该捕风伞可在300米以上高空捕获风能,通过牵引缆绳拉动地面发动机发电。试验还完成了双1200平方米做功伞的开收伞测试。与传统陆上风电相比,高空风电可节约95%的土地、减少90%的用钢量、降低30%的度电成本。10MW高空风能系统年发电量达2000万度,可满足1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此次试验标志着高空风电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其资源利用率与环保优势显著。5000平...
【关键词】高空风电,捕风伞,试飞成功
【生物产业】全球首例,英美两国医生利用机器人完成中风血栓切除手术(2025-11-11)
【摘要】 11月11日,IT之家讯,11月10日,苏格兰邓迪大学教授Iris Grunwald与美国佛罗里达神经外科医生Ricardo Hanel合作,利用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例中风血栓切除手术实验。手术分别在邓迪大学和杰克逊维尔进行,两地相距超过6400公里。Grunwald通过远程操作机器人,在一具捐献的人体遗体上成功清除血栓;数小时后,Hanel跨大西洋操控同一设备完成手术。实验使用立陶宛公司Sentante的机器人设备,遗体灌入模拟血液,手术过程通过实时X光监测。团队表示,若技术获临床批准,将显著缩短患者等待时间。Grunwald称操作培训仅需20分钟,网络延迟仅120毫秒。
【关键词】全球首例,机器人,中风血栓切除
【生物产业】Baxdrostat在Bax24 III期试验中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收缩压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安慰剂校正后降幅达14.0 mmHg(2025-11-11)
【摘要】 11月11日,美通社讯,Bax24 III期试验的完整结果显示,Baxdrostat在12周时使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实现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安慰剂校正后降幅达14.0 mmHg(95% CI -17.2,-10.8;p<0.0001)。夜间动态平均收缩压降幅为13.9 mmHg(95% CI -17.5,-10.3;p<0.0001),坐位收缩压降幅为10.3 mmHg(95% CI -14.9,-5.6;p<0.0001)。71%接受Baxdrostat治疗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0mmHg,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7%(优势比15.2[95% CI 6.6,35.2;p<0.0001])。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试验,降压效果
【新 能 源】我国建成国际先进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2025-11-11)
【摘要】 11月11日,中核集团讯,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竣工并投入运行。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量子放射性计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是国内首个基于磁量热原理实现低能γ射线单光子脉冲探测的创新平台,能将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提升至百电子伏特(eV)量级。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出量子磁量热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部件,实现了国内磁量热原理信号探测“从无到有”的突破。同步启用的“一线多用”产研平台聚焦高端仪器“卡脖子”技术难题,构建了覆盖设计、开...
【关键词】量子计量,放射性,国际先进
【科技金融】易鑫发布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XinMM-AM1(2025-11-11)
【摘要】 11月10日,天津市租赁行业协会讯,易鑫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了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XinMM-AM1。该模型具有高响应速度和低延迟的特点,能够支持语音Agent的实时交互,并大幅提升获客、风控与运营效率,增强用户体验。XinMM-AM1通过全渠道互动、全模态感知、全局协同与全量安全合规等关键能力,赋能汽车金融业务全链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决策,有效解决行业难题。易鑫作为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持续推动智能汽车金融生态的建设。
【关键词】Agentic大模型,汽车金融,智能化
【医 药】正序生物碱基编辑药物治疗高血脂完成首位患者给药(2025-11-10)
【摘要】 11月10日,医药观澜讯,11月6日,正序生物宣布,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的针对高乳糜微粒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靶向APOC3的碱基编辑药物CS-121注射液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治疗的首位患者已完成给药并顺利出院。患者患有高乳糜微粒血症,历史空腹甘油三酯(TG)水平>12.5 mmol/L,多次诱发急性胰腺炎。此次IIT试验为剂量爬坡试验,患者在单次最低剂量给药后三天内,空腹TG水平显著下降,且未发生不良反应。正序生物CS-121注射液是利用上海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高精准变形式碱基编辑器tBE(transformer Base Editor)开发的针对高乳糜微粒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
【关键词】
【新 能 源】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发ITER朗缪尔探针(DLP)完成最终设计评审(2025-11-10)
【摘要】 11月10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讯,近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朗缪尔探针(DLP)系统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通过最终设计评审。该探针是ITER偏滤器上的重要诊断部件,用于测量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等参数,将安装于2号、10号、14号扇段偏滤器位置。自2015年签署初步设计合同以来,研究团队完成4版产品设计及测试,联合厦门钨业突破热负荷承受纪录,成功通过5000次10MW/m2和300次20MW/m2热循环测试。评审专家肯定了中国团队的全钨探针结构和高集成电源设计。下一步团队将优化方案并推进后续评审工作。此次突破标志着我国在ITER关键诊断系统研制...
【关键词】核聚变,朗缪尔探针,ITER
【农 业】太阳光驱动二氧化碳转甲烷的“双活性位点”催化新策略(2025-11-06)
【摘要】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讯,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创新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太阳光驱动二氧化碳转甲烷的“双活性位点”催化新策略,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ACS Nano)》。该研究通过纳米半导体晶面介导的“嵌入式双活性催化位点”设计,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转化速率较现有氧化铈晶面催化剂提升4倍以上,甲烷选择性达100%。传统沼气提纯方法能耗高、碳排放量大,而该技术可在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兼具“固碳减排”与“提纯增量”双重优势。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
【关键词】太阳光驱动,双活性位点,催化
【农 业】解锁智能时代下种质资源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创新路径(2025-11-06)
【摘要】 11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野生稻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系统解析了水稻种质资源在杂交稻改良中的遗传潜能,揭示其在杂种优势形成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整合了2088份水稻资源,筛选517份代表性材料,构建770个杂交组合,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鉴定出171个重要农艺性状位点(其中105个为新发现),并明确了基因OsGRW5.1调控粒宽与粒重的功能。团队还建立了杂交组合智能预测模型,可预测50万个潜在组合表现,发现超过45%的优势单倍型来源于地方稻种。该研究为杂交稻遗传改良提供了新路径,成果发表于《分子植物》。...
【关键词】杂交稻,种质资源,遗传潜能
【海洋经济】全球首台S90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改装项目成功落地(2025-11-06)
【摘要】 11月5日,龙de船人讯,11月5日,Everllence宣布全球首台B&W S90二冲程发动机完成双燃料甲醇动力改装,中远海运集运旗下2万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天秤座”成功试航,标志着大缸径主机脱碳改装取得里程碑成果。本次项目将原11S90ME-C发动机升级为11S90ME-LGIM(液态甲醇喷射)型号,由Everllence PrimeServ与中远海运重工联合实施,涵盖从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到系统调试、海上试航的全流程。Everllence在日本投资建设的4S90试验台验证了甲醇燃料性能,为该项目提供实验支撑。作为行业首例,该改装平台以“多燃料灵活性”为核心理念,使船舶能够兼容多种替代燃料体系,帮助...
【关键词】甲醇燃料,船舶脱碳,船舶改装
【资产管理】多只科技类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2025-11-06)
【摘要】 11月6日,证券日报讯,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公告,为旗下科技类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下半年以来已有20余只科技类ETF完成流动性服务商扩容,超半数为年内新成立产品。易方达基金新增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为易方达恒生生物科技ETF流动性服务商;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分别为旗下机器人50ETF、5G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晨星(中国)分析师崔悦表示,科技类ETF市场关注度高,但部分产品规模偏小、成分股流动性不足,需优化流动性安排。前海排排网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指出,流动性服务商能缩小买卖价差、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价格异常波动,并在...
【关键词】市场关注度
【新 材 料】稳定“单线态裂分”效应提升硅太阳能电池效率(2025-11-06)
【摘要】 11月5日,科技日报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太阳能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实现了一种稳定的“单线态裂分”效应,可显著提升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这一过程通过在硅电池表面叠加一层超薄有机分子层,使高能光子分裂成两个低能激发态,从而增加向硅层注入的电荷,提高电流输出。该技术使用的有机材料双吡咯并萘啶酮(DPND)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这一发现为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提供了新途径,有望将理论效率提升至45%。
【关键词】单线态裂分,硅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
【农 业】作物基因表达精准预测工具助力小麦智能育种(2025-11-06)
【摘要】 10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成功开发深度学习框架DeepWheat,可实现跨组织、跨品种的基因表达精准预测,为作物智能设计育种提供新工具。研究成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小麦基因组庞大且复杂,基因表达具有组织和发育阶段特异性,准确预测基因组变异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对育种至关重要。研究团队整合小麦多组织和时期的表观组与转录组数据,构建两个互补核心模型,开发出双模型协同的DeepWheat框架。该工具能识别关键调控元件变异的组织差异效应,实现小麦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的高精度预测,并...
【关键词】基因表达,智能育种,深度学习
【农 业】机器学习为生物炭氧化还原活性的调控提供新见解(2025-11-06)
【摘要】 10月31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讯,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秸秆资源化利用团队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揭示了热空气氧化激活生物炭氧化还原活性的机制。研究发现,热空气氧化作为一种绿色策略,可将生物炭的电子供给能力提升10倍以上,电子接收能力提升数倍。机器学习分析表明,电子供给能力主要受碳结构特性调控的电子迁移率影响,而电子接受能力则主要受活性位点数量制约。该研究为生物炭氧化还原活性的精准调控提供了新见解,有助于促进其在生物和非生物介导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关键词】机器学习,生物炭,氧化还原
【科技金融】邮储银行发布U证3.0版,科技赋能助力企业融资驶入“快车道”(2025-11-05)
【摘要】 11月4日,邮储银行+讯,近日,邮储银行发布线上U证(国内信用证)3.0版,进一步提升客户端操作体验,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客户综合金融服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上线当日,邮储银行河北省廊坊市分行成功为辖内某燃气公司开立一笔2000万元的信用证,随后邮储银行为受益人高效完成交单、承兑,实现了企业通过U链平台落地线上开证与承付“一键发起”的全新模式。此次U证3.0版的成功发布,是邮储银行以科技赋能金融、深耕区域经济的重要成果。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持续探索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路径,以更专业、更高效、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高质量...
【关键词】邮储银行,线上U证,企业融资
【农 业】AI助力作物育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丰登·种业大模型”(2025-11-05)
【摘要】 11月5日,人民日报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组成的联合研发团队,于2024年4月发布了“丰登·种业大模型”。该模型经过科研攻关,于今年7月推出生物育种领域的科研智能体——“丰登·基因科学家”,辅助科研人员探索和验证未知的基因功能。作物育种的关键在于通过基因组精准设计优化农艺性状,而“丰登·基因科学家”能够模拟专家推理过程,自动完成从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到分析结果的完整流程。自今年5月向全球开放以来,已有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印度中央水稻研究所等国际权威育种机构使用。未来,系统将持续融入更多作物数据、环境数据...
【关键词】AI,作物育种,上海实验室
【科技金融】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再添新成果(2025-11-05)
【摘要】 11月4日,新浪财经讯,微众银行此次有3篇论文被EMNLP大会录取,分别为联邦大模型框架、大模型压缩、推理知识迁移方向的研究探索。微众银行AI研究团队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AI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与技术思考。微众银行是国内数字银行的先行者,始终秉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坚定不移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自立行以来,微众银行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普通民众和小微企业平等享有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面向未来,微众银行正加速从“数字原生”向“AI原生”跃迁:夯实AI基础设施,深化AI全场景应...
【关键词】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
【科技金融】工商银行申请一种多模式数据的特征筛选方法专利,提高了显著特征的准确率(2025-11-05)
【摘要】 11月4日,金融界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多模式数据的特征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873537A,申请日期为2025年09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数据的特征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评分卡模型对当前筛选任务对应的基础数据集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数据集;基于预设筛选划分规则及当前筛选需求对目标数据集进行数据划分,确定包含目标筛选数据分组的筛选数据分组集合及包含目标筛选方式的筛选方式集合;基于目标筛选方式对目标筛选数据分组进行特征筛选,确定目标筛选...
【关键词】工行,数据,特征筛选
【海洋经济】我国首台自主研发520mm缸径低速机成功实现氨燃料运行(2025-11-04)
【摘要】 11月4日,龙de船人讯,11月2日,中船集团旗下中船动力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520mm缸径低速机技术集成验证平台,在上海临港试验基地成功实现氨燃料加注、通氨密性及氨模式点火并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首次在低速船用发动机上实现氨燃料运行模式验证。该平台采用氨-柴油双燃料缸内高压直喷技术,具备氨燃料替代率高、燃料切换灵活、安全控制精密等特点。本次试验全面验证了氨燃料喷射器、燃料控制系统、安保系统与供应系统等关键部件性能,并完成了氨燃料辅助安全设施的功能验证,确保系统在高压、高温工况下的稳定运行。这一成果代表我国在船舶绿色动力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中船动力,氨燃料,低速机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效60倍,中兴通讯AI攻克芯片检测难题(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同花顺讯,在5G、AI、云计算发展的当下,芯片检测至关重要,但传统检测依赖经验丰富工程师,效率低且误差大。中兴通讯打造的芯片空洞智能检测系统实现了技术破局,它是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与多模态大模型的深度融合,通过“视觉-语言”智能交互,精准区分真实缺陷与干扰特征。该系统0.5秒精准锁定芯片区域,99%识别灵敏度,3秒完成单图检测,效率提升60倍。中兴通讯将其嵌入自研材料检测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且系统泛化能力强,能快速适配多种场景,未来还将拓展AI在微观检测场景的应用边界。中兴通讯这款芯片空洞智能检测系统堪称工业质检领域的革新利器。它以AI...
【关键词】芯片,中兴通讯,应用边界
【新 材 料】新型气凝胶:轻如空气,硬比钢铁,长效耐受1400℃高温(2025-11-03)
【摘要】 10月28日,科技日报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气凝胶材料创新团队在伊希斌教授的带领下,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性能气凝胶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超轻、高刚性、超弹性、高弯曲柔性、抗冲击性等特点,其导热性仅为普通玻璃的1/39,并能长效耐受1400℃高温。经过15年的研发,该团队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放大的全链条攻关,其中两项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种新型气凝胶解决了传统气凝胶“身子脆”、“做得慢”、“用不起”三大难题,实现了产业化,并已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关键词】气凝胶,高温耐受,新材料
【绿色环保】我国地球深部能源探索迈出关键一步(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15日9时16分,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这一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钻井难度极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已钻穿23套地层,深入5.4亿年前的震旦系地层,首次进入四川盆地深部“无人区”,标志着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深地川科1井所处区域7000米以下即进入未知地层,钻探犹如“开盲盒”;井下超过200摄氏度的高温让金属钻具“像面条一样柔软”,地层压力超过130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区域承受着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传统观点认为8000米以下地层高温高压难以成藏,是油气勘探的禁区,但分析从地下9500多米深...
【关键词】科技,专项,研制
【绿色环保】嫦娥六号月壤中发现陨石残留物有助解释月球水来源(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科学家在对嫦娥六号2克月壤样品的科学分析中,识别出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而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来自这类陨石的撞击贡献。该成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3时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研究人员介绍,陨石被誉为“太阳系的信使”,是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但由于地球大气层和地质活动的影响,绝大多数陨石难以完好保存,尤其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在地球陨石记录中占比不足1%。而月球因缺乏大气和地质活动,成为保存陨石撞击痕迹的“天然档案馆”。由中国...
【关键词】冷却,结晶,产物
【绿色环保】麻省理工开发出“混凝土电池”(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据MIT News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通过将水泥、水、含纳米级颗粒的超细碳黑与电解质相结合,构建出具备导电特性的新型混凝土材料——碳基混凝土。据该团队介绍,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未来有望整合储能、自修复、碳封存等多元功能,成为兼具结构支撑与能量存储能力的“巨型电池”。?目前,该碳基混凝土已实现的最高性能为,每立方米可储存超过2kWh的能量,足以支撑一台常规冰箱运行一天。
【关键词】实现,最高,性能
【新 能 源】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光电转化效率突破30%(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新华社讯,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与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成功实现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的精准、无损探测。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偶极钝化层,显著提升了载流子迁移率和扩散长度,最终制备出光电转化效率达30.1%的新型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该成果于10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并被《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收录。太赫兹技术的应用为钙钛矿光伏电池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推动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发展。此次研究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光电转化效率突破30%具有里程碑意义。太赫兹技术...
【关键词】钙钛矿光伏,太赫兹技术,光电转化,,
【新 材 料】我国光刻胶领域取得新突破,首次解析光刻胶分子微观结构(2025-11-03)
【摘要】 10月28日,化工新材料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及合作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为开发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光刻技术是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微缩的核心驱动力,而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微观行为一直是制约先进制程良率提升的关键瓶颈。彭海琳团队的研究克服了传统技术无法原位、三维、高分辨率观测的难题,为在原子/分子尺度上解析液相界面反应提供了强大工具,有望推动先进制程中光刻、蚀刻和湿法清洗等关...
【关键词】光刻胶,微观结构,集成电路
【新 材 料】黑龙江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型高效脱氨技术登上《自然》杂志(2025-11-03)
【摘要】 10月30日,科技日报讯,黑龙江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项新型高效脱氨技术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标志着我国在药物合成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底物普适性,使用2,5-二溴吡啶通过亚硝酰胺方法合成目标产物,具有简单高效和极具竞争力的特点。此项技术已成功完成公斤级规模的放大生产验证,为未来大规模生产、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由黑龙江立科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合作完成,可应用于制药、化工、材料、农药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脱氨技术,药物合成,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