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我国构建世界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等与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钟翰森研究员等团队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与阵列规模无关的常数时间消耗,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了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该方法为大规模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目前,该系统单比特门保真度达99.97%,双比特门保真度达99.5%,探测保真度达99.92%,已追平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国际最高水平,为构建基于中性原子阵列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奠定了技术...
【关键词】人工智能,刷新记录,关键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完成全球首个基于空芯光纤的单纤114.9Tb/s S+C+L多波段超大容量现网验证(2025-08-11)
【摘要】 8月1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联合宣布,双方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至东莞段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基于空芯光纤的单波1.2Tb/s S+C+L多波段137.36km现网验证,单向传输容量达114.9Tb/s,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光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试验,通过深度耦合超宽谱光系统与空芯光纤两大前沿科技,为构建超大容量、超远距离、超低时延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坚实基座。本次在深圳至东莞段空芯光纤商用线路上进行的现网测试,取得了关键成果,主要体现在传输容量领先、传输距离领先、光系统方案领先三个方面的领先。
【关键词】验证,重大突破,光通信
【医 药】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平均减重降幅高达12.4kg(2025-08-08)
【摘要】 8月8日,医药观澜讯,8月7日,礼来宣布了3期临床研究ATTAIN-1的积极顶线结果。该研究在3127名肥胖或至少伴有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超重但无糖尿病的成人中,评估了在研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在第72周时,orforglipron的三个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orforglipron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对于主要终点,每日一次且在对饮食和饮水不加以限制的前提下,orforglipron 36mg体重降幅高达12.4%,而安慰剂组为0.9%。礼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递交orforglipron的上市申请。在AT...
【关键词】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减重
【医 药】治疗儿童哮喘,阿斯利康抗体新药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2025-08-08)
【摘要】 8月8日,医药观澜讯,8月7日,阿斯利康宣布,其呼吸生物制剂本瑞利珠单抗注射液(benralizumab)新适应症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儿童(6至<12岁)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本瑞利珠单抗是精准靶向嗜酸性粒细胞的抗IL-5R生物制剂,此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SEA的维持治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本次的批准是基于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的TATE 3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在该临床试验中,本瑞利珠单抗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显示其在6-11岁SEA儿童中,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药效特征与安全性,与青少年及成人研究结果一致,支持其在儿童群体中使用。...
【关键词】儿童哮喘,阿斯利康,抗体新药
【高端装备】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2025-08-08)
【摘要】 8月8日,光明网讯,8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成功完成首次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任务。该航空器从深圳起飞,经过58分钟飞行,将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运送至150公里外的海上油气平台。相比传统船舶运输10小时以上的耗时和直升机的高成本,“凯瑞鸥”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次试飞实现了“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闭环,为海上紧急物资运输和应对渔船滋扰等场景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动航空器,海上运输,低空经济
【医 药】正大天晴小分子创新药罗伐昔替尼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025-08-07)
【摘要】 8月7日,医药观澜讯,8月7日,正大天晴宣布其1类新药罗伐昔替尼片(rovadicitinib,TQ05105)被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治疗。罗伐昔替尼为一款JAK/ROCK双重小分子抑制剂。目前,其用于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MF)在中国处于上市审评阶段;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在中国处于3期临床研究阶段,在美国已获准开展2期临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30%-70%。研究表明,JAK/STAT以及ROCK2...
【关键词】正大天晴,小分子创新药,罗伐昔替尼
【资产管理】中国平安深度应用AI技术,发布“EagleX”全球风险管理平台(2025-08-07)
【摘要】 8月7日,证券日报讯,8月6日中国平安在深圳举办活动,介绍自主研发的风险减量智能服务平台“鹰眼系统”,展示多项创新技术。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在全国预警25.9万场自然灾害,发预警信息42.6亿条等。今年是鹰眼系统上线十五周年,当日发布其海外版EagleX,这是国内直保公司首个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首期上线三大功能,为海外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自2010年起平安产险建设鹰眼系统,已历经1.0到3.0版本升级,3.0可识别24种自然灾害风险。借助EagleX,平安产险助力巴基斯坦某水电站应对山体滑坡风险。此外,平安产险在理赔等环节也广泛应用AI技术,基于PingAnGPT大模...
【关键词】AI技术,风险管理,鹰眼系统
【电子信息】国产半导体装备重大突破!璞璘科技纳米压印设备交付客户(2025-08-06)
【摘要】 8月6日,爱集微讯,璞璘科技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首台PL-SR系列喷墨步进式纳米压印设备通过验收并交付国内客户,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设备攻克了非真空完全贴合、喷胶与薄胶压印等核心技术,支持线宽小于10nm的工艺,超越国际巨头佳能同类产品(14nm线宽)。相比传统EUV光刻技术,纳米压印技术可降低60%设备成本和90%能耗,尤其适用于存储芯片制造。该设备已完成存储芯片、硅基微显等领域的研发验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璞璘科技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纳米压印设备的空白,展现了国产半导体装备的创新能力。纳米压印...
【关键词】纳米压印,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
【电子信息】中国科大微电子学院在水陆两栖紫外光电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25-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科大微电子学院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孙海定教授课题组受两栖生物启发,研发出一种无需封装、可在水下和陆地稳定工作的水陆两用自供电紫外光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水凝胶/铟镓氮纳米线异质结构,在280-420 nm紫外波段表现出高选择性检测能力,响应率达130.7 mA/W,响应速度小于10毫秒。研究团队进一步构建了全天候滨水环境紫外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紫外强度,并发现阴天仍存在显著紫外辐射(超过1 mW/cm2)。相关成果发表于《ACS Nano》并入选封面论文,为复杂环境下的可穿戴光电传感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将仿生学与光电技术深度...
【关键词】紫外传感,水陆两栖,可穿戴
【新 能 源】电涡流技术精准预警变桨轴承裂纹,破解风电运维难题(2025-08-05)
【摘要】 8月5日,上海应谱讯,上海应谱科技基于电涡流原理和裂纹因子算法,研发出变桨轴承裂纹监测系统,可精准识别微米级裂纹。该系统通过柔性传感器布设在变桨轴承外圈关键位置,实时监测裂纹形成与扩展趋势,解决了传统检测手段难以发现早期裂纹的行业难题。某风电场48台2MW机组部署该系统后,成功预警并定位了30mm的裂纹,避免了潜在的结构失效事故。该技术适配新老机组,安装便捷,为风电运维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电涡流技术的应用为风电行业提供了更精准的裂纹监测手段,有助于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和运维成本。该技术的成功部署验证了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为风电机组的安全运...
【关键词】电涡流技术,变桨轴承,裂纹预警
【新 能 源】远景两叶片风机高效稳定运行500天(2025-08-05)
【摘要】 8月5日,中国能源网讯,远景能源研发的两叶片陆上智能风机在内蒙古稳定运行500天,可利用率达99.3%,年等效满发小时数3048小时,性能表现与同场三叶片风机相当。该风机基于远景Model X平台设计,采用高速双馈技术,具备轻量化、高效率特点,在特定场景下可降低初始投资成本15%,优化平准化度电成本10%。远景通过自适应控制技术降低疲劳载荷30%,并完成制造、运维、吊装等工程技术攻关,实现两叶片风机的商业化落地。此前,远景曾在2012年推出全球首款两叶片海上风机“Game Changer”,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运行经验。远景能源的两叶片风机技术为风电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有助...
【关键词】两叶片风机,技术创新,绿电消纳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开通我国首条空芯光纤商用线路(2025-08-04)
【摘要】 8月4日,科技日报讯,7月29日,中国移动在广东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从技术原型到实际应用的跨越,更为深港两地跨境金融业务搭建起一条超低时延的“信息高铁”,使跨境业务处理效率成为行业标杆。期间,中国移动组织产业链输出了CCSA研究报告2项、企业标准1项、专利近20项、高质量论文11篇等关键成果。此次首条商用线路的开通,标志着我国新型光通信核心技术在应用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和跨境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关键词】中国移动,自主研发,行业标杆
【新 能 源】精准狙击“发热”痛点,风电变桨技术革新(2025-08-04)
【摘要】 8月4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阳光风能发布四象限变桨驱动器,解决大兆瓦风机轮毂过温问题。该技术通过IGBT模块整流实现能量回馈,替代传统制动电阻,显著降低轮毂温度风险。阳光风能还提出“四重保护机制”,提升变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国产变桨系统故障率已从200%降至5%,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阳光风能的四象限变桨技术有助于提升风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发电效率。通过能量回馈设计,解决了大兆瓦风机轮毂过温的行业痛点,为风电大型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国产变桨系统故障率的显著降低,体现了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和进步。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行业提质增效的模式,...
【关键词】变桨系统,四象限技术,风电安全
【绿色环保】我国科学家发现“吃”硫化氢和甲烷的最深海底生命群落(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在水深9533米的海底世界,存在着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它们不依赖阳光,而是利用地质流体中的化学反应获取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研究团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了这些生命群落及伴生流体活动,相关研究成果7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科研人员利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首次在9533米的深渊及绵延2500公里的海沟底部,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和甲烷储库。这些生命群落主要由深海管状蠕虫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组成,它们依靠富含硫化氢和甲烷的流体维持...
【关键词】地球,深渊,奥秘
【新 能 源】金风科技助力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并网(2025-08-04)
【摘要】 8月4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金数据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正式投运。金风科技为该项目提供26台GWH221-7.7MW陆上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2万千瓦。项目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实现能源供应与算力需求的动态匹配,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38.74%,每年可减少56.7万吨碳排放,并降低AI算力成本25%以上。金风科技的风电机组技术有助于提升数据中心绿电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项目采用的高塔架、大叶轮机组和智能感知技术,显著提高了发电效率,同时满足数据中心对电力稳定性的严苛要求。...
【关键词】绿电直连,源网荷储,算力降碳
【绿色环保】全球首台套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冶京诚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台套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自2022年10月21日在建龙西钢1#转炉落地应用以来,截至2025年7月成功实现近千日安全运行,累计冶炼超两万炉次,成为转炉烟气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标杆,持续引发钢铁冶金行业高度关注。转炉中低温段烟气作为较高品质余热资源,其安全稳定回收长期受困于煤气爆炸风险与烟尘黏附沉积等关键技术瓶颈。传统喷淋降温方式虽可有效避免煤气爆炸风险,却导致烟气余热被直接浪费。中冶京诚团队首次提出高温区“主动防爆+被动泄爆”的防爆理念,研发出高温火种捕集、高温泄爆、中低温...
【关键词】系统,长效,平稳
【绿色环保】我国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技术取得进展(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1A20321、72025401)资助下,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狄子琛副教授与清华大学鲁玺教授团队合作在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气-渣协同减排钢铁工业碳排放(Synergistic gas–slag scheme to mitigate CO?emissions from the steel industry)”为题,于2025年5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上。工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钢铁-焦化产业贡献了全球工业碳排放量的30%,伴生的高温熔渣(1600°C)与工艺尾气(含CO/H?/CH?)蕴含大量热能...
【关键词】空间,匹配,模型
【绿色环保】我国科学家揭示地球深部“能量引擎”(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地壳断裂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改写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能量剧本”。研究团队通过“压裂—反应”实验平台模拟地下数公里内的断裂活动。当岩石破裂产生新鲜表面时,断裂的化学键(自由基)瞬间与水相遇,生成可观的氢气和过氧化氢。项目负责人朱建喜研究员形容:“地震(剧烈的地壳断裂过程)等构造活动就像一台发电机,不断把机械能转换为化学能和电能。”氢自由基与过氧化氢耦合驱动了铁的氧化—还原循环,铁原子在两种状态之间反复“循...
【关键词】直接,取用,能量
【海洋经济】吨级“空中汽车”完成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海洋石油官微讯,8月3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任务。此次飞行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联合实施,运输物资包括新鲜水果与急需药品,从深圳起飞后经58分钟跨海航程成功抵达150公里外的惠州19-3海上平台。“凯瑞鸥”是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及适航证的2吨级eVTOL,本次飞行标志着远海低空物流补给体系迈入实用化阶段。传统船运耗时长、直升机成本高,此次任务打通了“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闭环。为确保飞行顺利推进,团队针对高盐雾、强风、有限起降空间等...
【关键词】eVTOL,低空经济,海上平台
【资产管理】量化基金净值强劲上涨(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证券时报网讯,近来A股小微盘股行情带动公募量化基金净值强劲上涨,不少产品净值近期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超97%的公募量化基金取得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7月申万宏源小盘指数涨5.54%,创2023年4月下旬以来新高,前7个月累计涨12.22%;同花顺微盘股指数7月涨5.06%创历史新高,前7个月累计涨45.49%;巨潮中小盘指数7月涨5.01%,前7个月累计涨7.59%。受此影响,多只公募量化产品7月表现突出,浙商汇金量化精选混合等35只产品7月净值涨幅超10%,华夏量化选股股票A等23只产品7月30日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A等235只量化基金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复权...
【关键词】量化基金,净值,强劲上涨
【数字创意】Meta更新sEMG腕带在输入方面的研发成果(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VR陀螺讯,7月24日,Meta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其在表面肌电(sEMG)腕带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sEMG技术通过捕捉手腕肌肉的神经信号,将其转化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与设备的无缝交互。Meta开发的sEMG腕带原型已成功与Orion AR眼镜集成,支持用户在无需传统输入设备(如键盘或鼠标)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例如在自然垂于身侧的手势下完成轻敲、滑动和捏合等动作。此外,结合手写识别技术,用户可在硬质表面快速记录信息,实现隐秘沟通。Meta的神经网络基于数千名受试者的数据训练,能够精准解码细微手势,且无需个体校准。尽管通用模型已具备出色的性能,但少量个性化调整...
【关键词】Meta,sEMG腕带,人机交互
【数字创意】触觉反馈结合VR技术的医疗培训平台效果显著(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VR陀螺讯,7月20日,《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一项关于新型VR医学培训平台的研究。该平台结合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触觉反馈和高保真3D模型,显著提升了外科医生和医学生的技能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不仅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增强了受训者的信心和技能留存率,留存率高达90%。这一成果为解决全球医疗教育面临的高成本、资源有限和伦理困境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该平台的技术核心在于三大创新点的结合:高保真3D模型与交互、AI驱动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以及增强真实感的触觉反馈。通过Unity和Unreal Engine等工具,平台构建了高度精确的人体器官和...
【关键词】VR培训,触觉反馈,医疗教育
【数字创意】Meta与斯坦福大学展示3毫米全息显示屏(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VR陀螺讯,7月30日,Meta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展示了一款新型全息显示屏原型,该显示屏厚度仅为3毫米,为轻量化混合现实(MR)设备的商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突破。该显示器具备较大的视场角,能够自然地聚焦于多个图像平面,从而提供更自然的视觉体验。此外,该显示器将全息波导技术与人工智能(AI)模型相结合,以确保高3D图像质量。这种技术突破为未来轻量化、高性能的MR设备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有望推动混合现实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斯坦福,Meta,显示屏
【生物产业】礼来GIP/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在大型头对头研究中展现出心血管保护作用(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美通社讯,礼来公布SURPASS-CVOT3期研究结果。此为首个头对头比较两种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对比GIP/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与度拉糖肽。研究达主要终点,替尔泊肽在MACE-3事件发生率方面非劣效于度拉糖肽,风险降低8%,同时A1C下降与体重减轻更显著。替尔泊肽组全因死亡率较度拉糖肽组降低16%,还能延缓慢性肾病患者eGFR下降。该研究纳入超13000名患者,历时超4.5年,验证了替尔泊肽安全性与耐受性。结果将于9月EASD年会公布,年底前礼来向全球监管机构递交数据。
【关键词】替尔泊肽,心血管保护,头对头研究
【电子信息】自主创新再添利器,国产存算一体芯片实现端边AI普惠(2025-07-28)
【摘要】 7月28日,爱集微讯,后摩智能在WAIC 2025前夕发布全新端边大模型AI芯片“后摩漫界?M50”,并推出覆盖移动终端与边缘场景的完整产品矩阵。M50芯片基于第二代SRAM-CIM双端口存算架构,实现160TOPS@INT8、100TFLOPS@bFP16的物理算力,典型功耗仅10W,支持1.5B至70B参数的本地大模型高效运行。配套硬件包括力擎?系列M.2卡、力谋?系列加速卡及计算盒子,可满足PC、机器人、工业质检等多元场景需求。后摩智能通过存算一体技术解决传统芯片“数据传输慢、功耗高”问题,能效提升5~10倍,适配离线环境下的高安全、低延迟AI应用。公司已启动下一代DRAM-PIM技术研发,目标突破1TB/s片内...
【关键词】存算一体,AI芯片,后摩智能
【电子信息】东南大学徐晓宝/雷威团队的多维探测成像研究在钙钛矿晶圆制备与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2025-07-28)
【摘要】 7月28日,爱集微讯,近日,东南大学徐晓宝/雷威团队开发出六英寸高纯度铅卤钙钛矿晶圆制备工艺,解决了钙钛矿大面积均匀性与缺陷控制的难题。该工艺基于陶瓷制造技术,实现了晶圆级异质结构工程,载流子迁移率、寿命及缺陷密度等性能指标媲美单晶材料。团队成功制备了10×10 cm2钙钛矿异质结晶圆,并构建了256×256像素的X射线感知阵列,灵敏度达36532 μC·Gy?1·cm?2,检测限低至139 nGy·s?1,性能显著优于单晶探测器。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该研究为钙钛矿光电器件的规模化生产开辟了新路径,有望推动高性能辐射成像系统的实际应用。东南大学的研...
【关键词】钙钛矿,晶圆,东南大学
【科技金融】云南新条例: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边境贸易场景建设工作(2025-07-25)
【摘要】 7月25日,移动支付网讯,7月23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条例称,自贸试验区鼓励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简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依法采取下列措施,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研究推动金融机构参与人民币与周边国家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支持商业银行开展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对人民币柜台挂牌兑换;允许依法依规设立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边境贸易场景建设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支...
【关键词】云南,数字人民币,边境贸易场景
【生物产业】卫材将公布仑卡奈单抗连续治疗四年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2025-07-25)
【摘要】 7月25日,美通社讯,卫材宣布,于7月27-31日在多伦多及线上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公布阿尔茨海默病(AD)研发管线重磅进展。此次展示涉及两款核心产品,即治疗AD的双效抗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抗体“仑卡奈单抗”与抗微管结合区tau蛋白抗体“Etalanetug”(E2814)。卫材将通过21场口头报告、24份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仑卡奈单抗长期治疗数据、测量脑脊液中淀粉样蛋白-β原纤维的免疫测定法,以及仑卡奈单抗皮下注射剂型等多项研究成果。需注意,新闻稿中讨论的在研药物适应症处于研发阶段,不能保证完成临床开发或获监管部门批准。
...
【关键词】卫材,仑卡奈单抗,阿尔茨海默病
【海洋经济】我国自研海底电磁技术实现海洋油气勘探首次应用(2025-07-25)
【摘要】 7月25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可控源海底电磁探测技术在南海荔湾、流花、陵水等深水区域实现首次产业化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分析地下介质电阻率特性识别油气,具备对高饱和度油气藏的高灵敏度,弥补传统地震勘探对油气识别多解性强的短板。此次示范应用实现三项行业首次:激发电流达1900安培,探测深度提升至3000米;在崎岖海底实现激发源动态精准拖曳控制;在复杂洋流下高精度布放接收站,平均误差控制在水深5%以内。该技术由中海油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攻关...
【关键词】海底电磁,油气勘探,深水资源
【资产管理】国泰海通发布新一代全AI智能APP灵犀(2025-07-25)
【摘要】 7月25日,证券日报讯,在第三届国泰海通证券“724运维日”上,国泰海通发布证券行业首个新一代全AI智能APP“国泰海通灵犀”。该APP以AI引领券业智能服务模式变革,突破传统综合APP弊端,融合“专业能力、服务效率、个性化体验”,实现证券行业AI应用从“效率提升”到“模式再造”的转变,标志服务模式迈向“智能化定制”。产品端打造“对话、直播、盯盘”三大智能服务界面,依托“君弘灵犀”垂类大模型,融合君弘智投服务体系,针对不同客群自动化分层匹配服务。如交易上自然对话可完成操作;内容上有“投顾在线”直播及多元内容矩阵;盯盘上独创AIGC盯盘服务,能实时监测多种...
【关键词】国泰海通,AI智能APP,服务模式变革
【科技金融】富途与华夏基金香港合作推出代币化货币基金(2025-07-25)
【摘要】 7月25日,移动支付网讯,7月22日,富途集团与华夏基金(香港)宣布达成Web3.0长期合作,在香港推出代币化货币基金产品,覆盖港币、人民币及美元三大币种。双方将探索链上、链下双轨申赎机制,并探索稳定币直接购买股票功能,以及7x24小时交易。谈及香港稳定币的未来,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甘添认为,初期稳定币会用于跨境结算,未来“一定会有金融需求”,代币化基金是第一个金融资产来满足稳定币生息的功能,期待稳定币不断发展而带来的金融需求。富途集团董事总经理曾煜超表示,富途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的投资平台,在稳定币发行后,富途会在平台上支持稳定币使用,例如用户...
【关键词】富途,华夏基金,代币化货币基金
【科技金融】以色列向Revolut、Airwallex空中云汇等四家机构颁发支付牌照(2025-07-25)
【摘要】 7月25日,移动支付网讯,近日,以色列证券管理局向四家国际金融科技公司颁发支付牌照:Revolut、Rapyd、Mesh Payments和Airwallex。此项决定允许这些公司在以色列拓展业务。这些牌照允许这些公司提供资金转账、货币兑换、数字钱包和客户存款利息等服务。此举旨在增强与本地银行的竞争。根据《支付服务法》,这些公司必须遵守反洗钱措施、风险管理协议和消费者保护等法规。Revolut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5200万用户,但尚未在以色列推出全面的银行服务。该公司已任命Pepper前首席执行官Uri Nathan领导其本地业务。新的监管框架也可能为非金融科技公司...
【关键词】以色列,支付牌照,空中云汇
【科技金融】韩国KB国民银行申请美元、日元稳定币商标权(2025-07-25)
【摘要】 7月25日,移动支付网讯,近日,韩国KB国民银行申请了包括“KBUSD”“JPYKB”等在内的27项美元与日元稳定币相关商标,共计49件商标权,覆盖稳定币电子金融平台软件等类别。此前,KB国民银行已于上月申请韩元稳定币相关商标,当前布局扩大至美元与日元领域,意在抢占外币稳定币商标权。
【关键词】韩国KB国民银行,稳定币,商标权
【海洋经济】我国沿海首单船舶加氢成功,青岛港全球首艘氢电拖轮“首加氢”(2025-07-24)
【摘要】 7月24日,齐鲁晚报讯,7月24日,全球首艘氢电“双能源”混合动力拖轮“氢电拖1”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了首次岸基的氢气加注作业,这也是我国沿海首单船舶加注氢气的成功案例,为船舶绿色发展树立新航标。该氢气加注项目按照三级加氢站标准建设,为船舶加氢示范项目,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保税港区青岛港镰湾河拖轮基地,由青岛港轮驳公司委托青岛青港通达能源有限公司运营。站内采用“车-撬-船”加注模式加氢,不设置单独的储氢设备,设计加氢能力为240kg/12h。加注时,拖轮停靠在趸船上,借助引桥布置加氢管路,可将4米潮高的垂直位移变为不到2米的水平位移,极大地减少了加注过...
【关键词】氢能船舶,氢电拖轮,加氢示范
【生物产业】西部首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顺利完成脊髓损伤患者脑机接口手术,可脑控机械手(2025-07-22)
【摘要】 7月22日,IT之家讯, 7月1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中国西部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患者因车祸脊髓损伤致四肢瘫痪,手术通过在其大脑硬脑膜外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利用无线供电技术实时传输脑电信号,助其实现脑控机械手。此微创脑机接口技术经多例临床试验,最长植入超21个月,现正开展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我国脊髓损伤患者达300-400万人,每年新增8-9万例。该脑机接口技术通过高灵敏度电极阵列捕捉脑电信号,结合解码算法,为患者搭建大脑与外界“神经桥梁”,带来康复新希望。
【关键词】脑机接口,脊髓损伤,华西医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业界首发全光网3.0技术白皮书(2025-07-21)
【摘要】 7月21日,科创电信讯,7月16日,在“未来产业 下一代光网络领域2025年推进会暨中国电信全光网3.0技术白皮书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顾问邬贺铨教授、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黄智勇、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名誉主任韦乐平,联合产业合作伙伴正式发布了《中国电信全光网3.0技术白皮书》。中国电信研究院院长张成良对白皮书进行详细解读。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电信“全光网3.0”的价值与愿景,并指出“全光网3.0”将以“全光智联”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以“光云智融合、光感业融合、天地海融合”为愿景的全光智能联接体系。
【关键词】中国电信,光网,白皮书
【新 材 料】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玉米芯变成了高端橡胶(2025-07-21)
【摘要】 7月21日,科技日报讯,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项利用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生产非粮生物基合成橡胶的技术成果,入选山东省科技厅“山东好成果”。该项目成功突破了原料开发、产品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将玉米芯转化为性能优异的衣康酸酯橡胶,实现了万吨级产业化。产品生物基碳含量高,生产过程碳排放显著低于石油基橡胶,并已通过全产业链ISCC PLUS认证。该橡胶应用于玲珑轮胎等高端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在高端鞋材、防护手套等领域也有应用,是绿色低碳材料的重要突破。
【关键词】非粮生物基,合成橡胶,绿色低碳
【新 材 料】中国科学家首创“蒸笼”方法“长出”高性能晶体管新材料(2025-07-21)
【摘要】 7月21日,新华网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历时四年,首创“蒸笼”方法,成功实现高质量硒化铟材料的晶圆级制造,并研制出性能超越3纳米硅基芯片的晶体管。硒化铟因迁移率高被视为硅基芯片替代者,但此前难以实现大面积高质量制备。新方法通过特殊容器和加热过程,精确控制硒铟原子比例,解决了这一国际难题。团队已制备出5厘米硒化铟晶圆,其集成器件在关键电学性能和能效上分别达3纳米硅基芯片的3倍和10倍,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关键词】硒化铟,蒸笼方法,高性能晶体管
【数字创意】中国团队打造65度大视场角、低像差AR准直透镜(2025-07-18)
【摘要】 7月18日,VR陀螺讯,7月10日,《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一款由中国台湾孙文信教授团队研发的高性能AR准直透镜。该透镜专为光波导AR眼镜设计,实现了65度的超大对角线视场角,并在像差控制方面取得显著突破。研究基于赛德尔像差理论,证明了理想平面光波导在垂直入射准直光时不会引入像差,从而简化了光学系统的设计。透镜系统由8个镜片组成,包括球面玻璃透镜和塑料非球面透镜,采用三片式消色差透镜组以校正色差。其核心性能指标包括10毫米光圈大小、F值2.046、角分辨率45 PPD,以及在60 cycles/mm空间频率下高于0.5的MTF值。此外,该设计引入了线...
【关键词】AR光波导,Nature,准直透镜
【资产管理】数据要素驱动金融业深度重构(2025-07-18)
【摘要】 7月18日,证券日报讯,7月17日,“天风中投保应收账款2期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数据资产赋能)”成功发行,作为市场首单数据资产赋能资产证券化产品,其创新在于引入“中投保信裕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数据”,助力资产定价、优化融资效率、监测风险,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数据要素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正与金融行业加速融合,通过量化无形价值,为资产定价提供依据,如助力“硬科技”企业融资;构建信用画像,打破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壁垒,通过整合跨部门数据勾勒企业经营全貌;提供场景化服务,实现风险与服务动态平衡,如电商平台数据助力金融机构为商家提...
【关键词】数据要素,金融融合,中小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