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物企扩张策略发生变化(2025-02-14)
【摘要】 2月1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5年,物管行业的规模增长持续放缓,1月TOP50企业新增合约面积同比下降13%,头部物企效应进一步凸显,TOP10企业新增合约面积占比接近六成。行业扩张策略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益优先,区域聚焦和城市深耕成为共识。头部物企如万物云、中海物业等已制定明确的城市深耕计划,同时持续退出低效项目,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以规模导向的拓展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企业更加注重优质资产和高潜力区域,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未来,优势区域和优质客户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行业将向更高层次的服务质量迈进。
【关键词】物管行业,规模放缓,效益优先
【房 地 产】房企化债提速,远洋境外债重组迈出关键一步(2025-02-13)
【摘要】 2月13日,中国经营报讯,2025年春节期间,远洋集团的境外债重组计划取得重要进展,英国重组计划已获批生效。远洋集团自2023年7月陷入流动性危机后,率先处置境内债务,并于2024年1月成功展期10只境内债券。境外债重组方案涉及56.36亿美元,分为A、B、C、D四组,经过多次博弈,最终A组和C组获得高支持率,英国重组计划于2025年2月5日生效。除远洋集团外,融创中国、碧桂园等头部房企也相继公布债务重组进展。中指研究院指出,企业债务重组完成只是第一步,后续需改善经营基本面,把握政策窗口期,提高产品力和营销力度。远洋集团通过资产处置回笼资金超过170亿元,但销售规模已连续3年下滑。
【关键词】房企化债,远洋集团,债务重组
【房 地 产】头部房企组织“变阵”(2025-02-11)
【摘要】 2月1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5年开局至今,房企迎来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CRIC监测的65家重点房企情况来看,1月以来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建发房产、绿地控股等国资背景的行业领先房企,纷纷着手进行重大组织变阵与人员调整。从典型房企组织架构调整内容可以看出,区域合并已成为主流趋势。如保利发展对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区域旗下的城市公司进行了合并;中海地产将沈阳和大连公司合并为辽宁公司;招商蛇口则在华东区域启动城市公司合并,杭州公司更名为浙江公司,宁波公司调整为事业部并入浙江公司。对于大多数房企而言,2025年仍需开源节流提升内力,提高人均效能,同时聚焦核心城市住宅开发,首先确保项目盈利,保障企业盈利。
【关键词】组织架构,区域合并,人均效能
【房 地 产】万科巨变与房地产行业的时代转折:从市场化标杆到国资主导的逻辑...(2025-02-06)
【摘要】 2月6日,中国房地产报讯,2月5日,农历新年复工首日,中国房地产行业标杆企业万科集团发布了一份震动市场的公告:10余名来自深圳国资系统的高管全面入驻集团核心岗位,董事会主席郁亮卸任,由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接棒。这一变动标志着万科从“职业经理人主导”彻底转向“国资深度管理”模式,也折射出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债务危机与市场转型压力下的历史性转折。作为曾经的“最市场化房企”,万科的命运变迁不仅是企业个体自救的缩影,更预示着整个行业将进入一个由国资主导、风险化解与结构调整并行的新时代。
【关键词】管理层调整,国资主导,时代转折
【房 地 产】万科巨变:国资全面接管(2025-02-06)
【摘要】 2月6日,中国房地产报讯,2月5日晚间,春节开年第一天,万科重磅发文,宣布管理团队人员职责分工的决定。至此,万科新的权力分配图谱,逐渐清晰化。2月5日稍早时间,万科亦在内部发文,宣布多位高管人事任命,涉及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财务资金管理部、法务部等集团总部,以及北京、华东等开发经营本部等多个核心岗位。这些新任命人员,全部来自深圳国资系统。这批国资精英的到来,意味着万科正在从内而外进行“国资化”重构。尤其是被万科视作最核心部门的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同时任命总经理(赵正阳)和两名副总经理(鄢伯通、段军),或许预示着万科将加大资产重组、股权合作力度。
【关键词】万科,人事任命,国资化
【房 地 产】郁亮祝九胜辞职,深铁董事长当选万科主席(2025-02-05)
【摘要】 2月5日,金融界讯,1月27日下午,万科连发5条公告,涉及年报预告、高管变更、项目转让等内容。一是人事调整。郁亮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祝九胜辞去公司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等职务。二是资源整合。董事会决定利用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在内的各方资源优势,加快融资模式转型。选举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为公司第二十届董事会主席,法定代表人由郁亮变更为辛杰。三是出售资产。拟向深铁集团转让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四是大股东“鼎力支持”。深圳国资委负责人强调,市属国资国企资产超5万亿,全年营收超万亿,有足够的“子弹”,支持地铁集团推动万科稳健发展。深圳市还将统筹资产、资金、资源,持续、分批、逐步通过直接注资、划拨资产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地铁集团资产负债率,增强其流动性,支持其更好地发挥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作用。
【关键词】万科,深铁集团,董事会
【房 地 产】物企经营难题愈加尖锐,自我革新迫在眉睫(2025-01-23)
【摘要】 1月23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对物业企业而言,2024年是面临多重挑战的一年。据企业年报、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市物企营收、净利润、现金流持续承压。2024年上半年,上市物企营收均值23.2亿元,营收增速进一步回落至4.7%,创近年来新低;上市物企净利润均值1.4亿元,同比下降30.1%。同时,据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住宅物业服务满意度继续下行,整体满意度评分降至69.3分,较2023年的71分下降约2%。为应对这些难题,物企亦不断强化现金流管理,并持续推进服务创新与升级。
【关键词】增速放缓,现金流承压,满意度下降
【房 地 产】融创中国境内债务重组方案获相关债权人批准(2025-01-22)
【摘要】 1月22日,中房网讯,1月21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融创房地产十笔债券的重组方案已全部经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这意味着,融创总规模154亿元的境内债重组整体宣告成功,正式成为行业第一家完成境内公司债券整体重组的房企。具体来看,融创的债务重组方案,组合了现金要约收购、股票及/或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种选项,且无任何强制选项,为债权人提供了多元化收益及退出机制。融创中国在公告中表示,化债方案施行后,预计可以为融创削减降低超过50%的境内公司债务,剩余留债部分最长展期可达9.5年,并且5年内不再有兑付压力。
【关键词】融创中国,债务重组,债务削减
【房 地 产】中交地产拟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给控股股东(2025-01-22)
【摘要】 1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讯,1月21日晚间,1月21日晚间,中交地产公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度期末归母净资产为负,在公司2024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业绩预告显示,中交地产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3亿元。与此同时,中交地产公告称,拟将公司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交地产表示,交易完成之后,公司将聚焦于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实现业务的战略转型。
【关键词】中交地产,资产转让,战略转型
【房 地 产】百强房企年度总结:业绩同比降近三成,投资更加谨慎(2025-01-15)
【摘要】 1月14日,中房网讯,得益于连续新政利好叠加年末房企业绩冲刺,2024年房地产市场以“翘尾”收官。克而瑞报告显示,2024年1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13.9亿元,环比增长24.2%,同比持平。但全年来看,百强房企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8840.2亿元,同比降低28.1%,仍延续筑底调整态势。土地市场方面,2024年房企投资表现更加谨慎、收缩,投资额也“一降再降”,全年新增土储金额TOP100总量同比降31%,较2020年高点减少76%;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0.17,与去年相比下降0.04,创近五年新低。
【关键词】翘尾行情,整体调整,投资下滑
【房 地 产】融创境内债“H融创05”二次重组获债权人投票通过(2025-01-15)
【摘要】 1月14日,中房网讯,1月13日,融创房地产集团的境内债“H融创05”二次重组在1月10日已获得债权人投票表决通过。此次融创的境内债二次重组涉及债券包括“H6融地01”、“H融创05”、“H融创07”、“PR融创01”、“20融创02”、“H0融创03”、“H1融创01”、“H1融创03”、“H1融创04”以及“H21融01优”,总金额面值为154亿元,新方案预计降债比例超50%。上述10只境内债券已有9只通过投票重组,仅剩下“H融创07”尚未形成有效决议,这笔债券最晚应于2025年1月21日进行分期本息偿付。据悉,融创披露的境内债重组方案显示,向债权人提供了包括现金要约收购、股票或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和全额长展期共四个选项。
【关键词】融创,境内债,二次重组
【房 地 产】龙头房企公布去年交房成绩单,碧桂园交房量占全国十分之一(2025-01-14)
【摘要】 1月14日,第一财经讯,各大房企密集披露2024年“保交房”成绩单。碧桂园去年全年交付38万套,约占全国整体交付量的十分之一,近两年来累计交付量近100万套;中海地产、融创中国、绿城中国、万科地产、保利发展、绿地集团等企业,去年交付套数也都超过10万套。规模房企是房地产市场的绝对主力军。据亿翰智库统计,2024年TOP50房企合计交付房屋约303.9万套。从全国范围看,据住建部部长倪虹于去年12月底透露的数据,去年全国已交付住房规模超338万套。
【关键词】碧桂园,保交房,交付规模
【房 地 产】开发商正扎堆“退地”(2025-01-08)
【摘要】 1月8日,中国房地产报讯,全国各地正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退地潮”,覆盖广州、北京、深圳、成都、宁波等一二三线城市。这波退地潮中,万科、越秀、华润等地产巨头纷纷行动,将一些早年拍下却尚未开发的土地退还地方。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调整土地用途、降低开发要求等方式“解套”,另一方面加紧推动土地再上市,以吸引开发商重新入场。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开始试水“地票”补偿政策。多位专家均预计,2025年房企“退地”情况还会增多。从囤地到退地,中国楼市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关键词】退地,土地用途,资金压力
【房 地 产】这一年,房企们忙了这些事(2025-01-07)
【摘要】 1月6日,中国房地产报讯,2024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企业发展的高光时刻大多是由大型央企、国企创造的。在这一年的发展变化中,这类企业自身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即使如此,央企、国企目前也面临市场挑战。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今年以来,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均进行了自我变革,比如中国金茂、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均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对于出险房企而言,2024年重点工作则集中在风险化解和债务重组上。出险房企如龙光集团、中国奥园等在境外债务重组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得法院批准,为化解债务风险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键词】央国企,出险房企,竞争格局
【房 地 产】千亿房企仅剩11家,2025年首先要确保盈利(2025-01-07)
【摘要】 1月7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自2010年第一家千亿房企诞生以来,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一直到2020年,千亿房企达到顶峰43家,如今千亿房企数量回到2016年水平。2024年,百强房企销售门槛值继续下移,且各梯队门槛均降到近年最低,全口径千亿房企数量进一步减少至11家。从企业表现来看,有超八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下降,同比降幅大于30%的企业数量达到52家。进入2025年,房企首先确保项目盈利,其次保障企业也能够盈利。对于正常经营房企来说,紧跟政策大势,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对于已出险房企来说,仍应以保交付为主要目标,同时继续开源节流缓解流动性压力。
【关键词】千亿房企,继续缩水,确保盈利
【房 地 产】公募REITs发行创新高,推动房企加速转型(2025-01-07)
【摘要】 1月6日,丁祖昱评楼市讯,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24年已有29只公募REITs完成了上市,募集资金总额655.17亿元,创下近年来新高。随着公募REITs政策环境逐渐完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持有优质存量资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迎来了更多的机会,部分房企已经开始进行试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大悦城、万科、首创城发和中国金茂的8只REITs产品完成上市,总规模224.22亿元,此外还有金隅集团和万科的两只新发行REITs以及华润的租赁住房REITs扩募正在审批中。从房企参与的公募REITs的基础设施类型来看,主要还是在消费类基础设施和租赁住房两个方面。
【关键词】REITs,轻资产,转型
【房 地 产】房企化债进入深水区,债务重组方案多希望削债(2025-01-02)
【摘要】 1月2日,第一财经讯,1月2日,正荣地产对外公告称,根据重组支持协议的条款,重组支持协议已于2024年12月31日下午11时59分失效。正荣地产称,将继续与各持债者进行讨论,致力于实现公司境外债务的整体重组方案,以保障持份者的利益及确保公平对待所有适用债权人。有接近正荣地产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该项债务重组方案失效后,要重新谈带削债条款的方案。相似的变化也发生在境内债务方面,开始有房企寻求将境内债务重组方式从展期转向削债。2024年11月底,此前已完成境内债务重组的融创公布了境内债券的二次整体重组方案。
【关键词】债务重组,展期,削债
【房 地 产】加速回收99.89亿元应收账款,万物云频繁关联交易(2024-12-31)
【摘要】 12月30日,中国房地产报讯,12月26日,万物云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北京万科物业服务与联万享建筑科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涉及万驿商业管理100%股权的转让。资料显示,标的资产为北京住总万科广场写字楼甲3及甲4的2层~5层,共20套办公用房,总面积3072.46平方米。交易将会采用地产以支票方式向物业偿还0.55亿元前期欠费从而降低关联方应收,万物云在收到支票后以支票背书方式支付股权转让价款。值得一提的是,这是11月至今万物云围绕应收账款回收与万科开展的第三单交易。近年来,万物云在业务层面不断压降关联方交易占比之后,在高达99.89亿元的应收账款的面前,显然加快了回收速度。
【关键词】万物云,应收账款,关联交易
【房 地 产】滨江集团:今年销售额已突破1000亿元(2024-12-30)
【摘要】 12月27日,中房网讯,12月26日,滨江集团召开2024年度媒体恳谈会。总裁张洪力在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销售额1020亿元。同时,对于滨江集团明年的销售目标,公司董事长戚金兴透露,预计在1000亿元左右;这个“左右”的规模,如果幅度大一些,在750亿元到1250亿元,如果幅度小一些,在900亿元到1100亿元,继续保持房地产总销售1%的份额。之所以未将销售目标定死,是因为市场仍处于变化调整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企业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做出适度调整。
【关键词】滨江集团,销售额,1000亿元
【房 地 产】绿城服务增持养老产业,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2024-12-26)
【摘要】 12月26日,中房报讯,早在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随后,绿城服务也瞄准了养老赛道。2021年11月,绿城服务收购杭州健成20%的股权,代价为0.22亿元。时隔三年后,2024年12月23日,绿城服务发布公告,宣布其附属公司将收购杭州健成25%股权及相关股东贷款,交易总价为2.23亿元。自此,收购事项完成后,绿城服务所持有股权从20%上升到45%。资料显示,杭州健成间接持有一座位于杭州的土地开发及建设若干康养服务设施,并拥有投资项目100%的权益,拟建设为用作预防、康复、教学及科研用途的综合设施。
【关键词】绿城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