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普利特拟10亿元投建塑料改性材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2025-07-01)
【摘要】 6月30日,澎湃新闻讯,6月30日晚间,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普利特塑料改性材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年产能预计40万吨。产品包括改性PP、改性ABS、改性PA,改性PC、改性PEEK、改性PPS、LCP、碳纤维增强材料以及各类塑料合金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关键词】普利特,投资,改性材料
【摘要】 6月30日,澎湃新闻讯,6月30日晚间,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普利特塑料改性材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年产能预计40万吨。产品包括改性PP、改性ABS、改性PA,改性PC、改性PEEK、改性PPS、LCP、碳纤维增强材料以及各类塑料合金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关键词】普利特,投资,改性材料
【摘要】 7月1日,化工新材料讯,上海洁达尼龙材料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尼龙一体化项目,其12万吨/年己二胺装置于6月28日成功投料开车。该项目是围绕英威达40万吨/年己二腈产能打造的全球最大尼龙一体化产业基地,总投资15亿元,预计年均销售收入45亿元。项目采用英威达的先进技术,包括低压法己二腈加氢工艺和尼龙66聚合技术。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竣工,二期和三期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旨在建设高温尼龙和民用纺丝尼龙聚合产能,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关键词】洁达尼龙,英威达,产能投产
【摘要】 6月30日,化工新材料讯,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公示了其高温尼龙6T树脂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公司计划将其原有的2.3万吨间歇聚合装置中的1000吨产能替换为高温尼龙6T树脂生产,采用高温高压溶液缩聚工艺,年产1000吨。该项目位于平顶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投资约3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0万元。企业成立于1995年,是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塑料、化纤及其制品的原辅材料制造。
【关键词】高温尼龙,树脂改造,平顶山神马
【摘要】 6月27日,化工新材料讯,红墙股份全资子公司惠州市红墙化学有限公司与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聚醚多元醇产品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为2025年6月6日至2030年5月31日。根据协议,中海壳牌向红墙化学销售环氧丙烷,红墙化学则负责生产中海壳牌定制产品并销售给中海壳牌。该协议有利于红墙股份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发展,但具体交易金额未定,对公司本年度业绩影响不大。红墙化学的年产32万吨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衍生物项目已进入投产阶段,主要应用于建筑、日化、纺织、涂料等行业。
【关键词】红墙股份,中海壳牌,聚醚多元醇
【摘要】 6月25日,化工新材料讯,6月23日,新和成宣布公司与中石化合资的液体蛋氨酸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并成功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由双方各持股50%的宁波镇海炼化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建,年产能18万吨,新和成负责技术和销售,中石化提供场地和原料供应。项目于2024年四季度基本建设完成。新和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42.95%,净利润58.69亿元,同比增长117.01%。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20.91%,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16.18%。公司蛋氨酸项目新产能释放、下游养殖行业复苏等因素带动了业绩增长。
【关键词】新和成,中石化,液体蛋氨酸
【摘要】 6月23日,化工新材料讯,新和成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现有的聚苯硫醚(PPS)年产能为2.2万吨,并且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扩产。PPS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在机械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应用前景广阔。新和成在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显示出公司的强劲发展势头。此外,公司还在建和拟建多个项目,包括液体蛋氨酸项目和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进一步拓展其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同时,新和成注重海外市场拓展,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中心,并计划未来在海外建立工厂。
【关键词】新和成,PPS,扩产
【摘要】 6月12日,化工新材料讯,东丽树脂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在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正式竣工并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60亩,是东丽集团在海外打造的最大高性能树脂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全球领先。该基地主要生产高性能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电气元件、电子连接器、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家电等领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成为东丽集团全球唯一可生产全系列树脂产品且年产量最大的海外工厂。东丽集团自2017年以来在南海区九江镇布局了多个项目,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优势。此次投产进一步强化了东丽集团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其对中国市场潜力的长期看好,并致力于满足本土高端制造需求。
【关键词】东丽集团,高性能树脂,战略布局
【摘要】 6月14日,化工新材料讯,6月5日,广西华谊氯碱公司在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成功完成首船氯乙烯出口装运作业,标志着其氯乙烯船运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此举开辟了公司产品外贸新通道,是华谊钦州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项目顺利投运,广西华谊氯碱公司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严格遵循安全建设标准,并联合合作伙伴优化操作流程,圆满完成首航任务。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近1000亿元,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大的工业项目,对打造面向东盟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华谊钦州基地,氯乙烯船运,项目投运
【摘要】 6月11日,msn讯,海泰科宣布其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将分为两个生产基地实施。目前,青岛已建成年产3万吨的中试生产基地,而安徽合肥生产基地预计将在2025年年底前投产。届时,公司改性材料业务的总产能将达到15万吨/年。虽然目前公司改性材料业务的营收占比较低,但该项目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表示,已对可能出现的折旧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公司改性材料业务已实现小批量供货,为未来市场拓展和客户群增长提供了良好开端。
【关键词】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产能提升
【摘要】 6月3日,化工新材料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尼龙科技公司举行了10万吨/年艾斯安装置投产暨20万吨/年艾斯安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国在尼龙66关键原材料己二腈上的技术突破,长期被国外化工巨头垄断的局面得到改变。己二腈是尼龙66生产的关键原料,我国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其技术难题严重制约了尼龙产业发展。艾斯安项目是神马集团攻克尼龙产业链原料供应难题的重大科研项目,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路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实现了替代进口己二腈的跨越式突破。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有效缓解尼龙产业己二腈供应紧张,提升产业链整体韧性,为我国从“尼龙大国”迈向“尼龙强国”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神马集团,尼龙66,己二腈替代
【摘要】 6月8日,化工新材料讯,宏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生物基四氢呋喃(THF)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年产2万吨的规模投产。生物基THF作为生产生物基氨纶的主要原料,相比传统的石化基THF,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能减少70%,并每年可消耗近2000万吨秸秆。该项目已建成10700平方米的基地,拥有11条中试线和30余台套中试设备,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完成的200吨/年生物基THF中试项目是国内首套非粮生物基THF工艺路线,技术和经济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工业化示范装置的建设,预计投产后可创造约2亿元/年的利税。
【关键词】生物基THF,宏业控股集团,中试项目
【摘要】 6月9日,化工新材料讯,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成功建成并投产了国内首套10万吨/年ASA树脂一体化生产项目,总投资22亿元。该项目引进了美国德希尼布国际领先的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工艺技术,利用公司现有的苯乙烯、丙烯腈、MMA、AMS等产品基础,实现了ASA树脂的全流程生产。ASA树脂是一种高性能先进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老化、耐候、色彩稳定和着色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和建筑材料等领域。该项目的投产填补了国内ASA树脂生产的空白,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利华益,ASA树脂,一体化生产
【摘要】 6月5日,新浪财经讯,5月29日,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上景新材料15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成功开车,产出合格聚丙烯产品。该项目位于福州市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西部化工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6条25万吨/年聚丙烯生产线,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SPG-HT工艺技术。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聚丙烯生产技术的进步,也为上景新材料有限公司乃至整个中国软包装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聚丙烯项目,产业链,高端制造
【摘要】 6月3日,化工新材料讯,总投资3.5亿元、占地89亩的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在江苏正式开园。该基地是江苏省首批三个化工中试基地中率先建成的项目,可同时为12个中试项目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场地,聚焦纳米新材料等高端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卡脖子”技术。南通市副市长李玲在致辞中表示,中试基地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场,更是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加速器。首批六个来自国内外“双一流”高校、研究院的化工类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入园“金钥匙”。
【关键词】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
【摘要】 6月3日,化工新材料,中简科技宣布将投资14.02亿元用于建设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预计建设时间为36个月。该项目年产2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包括T700级以上的高强型碳纤维)及配套产品,旨在扩大聚丙烯腈原丝、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的生产规模,增加高性能碳纤维的供应量。公司表示,该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并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响应速度和供应保障能力。中简科技长期自主研发的国产ZT7系列和ZT9系列碳纤维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稳定批量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
【关键词】中简科技,高性能碳纤维,投资建设
【摘要】 5月27日,化工新材料讯,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举行了年产700吨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新建项目的竣工投产仪式。该项目占地50亩,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将为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高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先诺新材自201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的研发和生产,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聚酰亚胺纤维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耐高低温、阻燃、隔热等多种特性,广泛应用于防护服、赛车防燃服、飞行服等防火阻燃服装,以及医用卫生防护服装、高效烟雾防护面罩等领域。
【关键词】聚酰亚胺纤维,新材料,先诺新材
【摘要】 5月23日,化工新材料讯,5月21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下一代纤维生产线”揭牌活动,标志着年产1万吨下一代纤维人造丝生产线和年产3万吨下一代纤维竹纤维生产线的正式投产。这一里程碑的实现,意味着吉林化纤成功实现了从废旧纺织品、废旧竹制品到高端功能性纤维的颠覆性跨越。同日,吉林化纤还与Circulose和福建青山纸业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打造绿色纤维产业新标杆,推动高质量发展。吉林化纤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纤维供应商和碳纤维生产基地,其人造丝产品出口至多个国家,并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此外,吉林化纤还计划与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吉林绿纤高科有限公司”,建设年产50000吨人造丝项目。
【关键词】吉林化纤,下一代纤维,生产线投产
【摘要】 5月25日,化工新材料讯,5月22日,中国化学发布公告,2025年1~4月,公司共签约合同总金额为1230.17亿元,其中境内合同金额为1048.83亿元,境外合同金额为181.34亿元。期间,中国化学共签订1404个项目,包括39个单笔超过5亿元的重大项目和19个化工新材料项目,涉及企业包括浙石化、中海壳牌等。最大单笔合同金额为48亿元,为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与印尼Pupuk Kaltim公司签订的30万吨/年纯碱项目EPC总承包合同。这是印尼首个纯碱项目,也是中国工艺技术侯氏制碱法首次在印尼应用。
【关键词】中国化学,签约合同,化工新材料
【摘要】 5月23日,化工新材料讯,5月18日,中国石化特种纤维项目和新材料化学品项目在宁夏宁东基地正式开工。这两个项目总投资近60亿元,是中国石化集团与宁夏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对推动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链发展、建设全国重要产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特种纤维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预计2027年3月建成投产,年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新材料化学品项目总投资9.38亿元,年产6万吨聚四氢呋喃,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年销售收入15亿元。此外,中石化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已于4月2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工建设。
【关键词】中石化,宁东基地,项目开工
【摘要】 5月15日,电池工业网讯,5月13日,四川内江市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已建成的3条生产线年产能将达6万吨。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分两期实施,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360亿元。硅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远高于传统石墨材料,能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选择。预计到2025年,硅碳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20万吨,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至7.1%。
【关键词】硅碳负极,新材料,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