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预制菜深度调整,味知香、千味央厨业绩踩刹车(2025-09-10)
【摘要】 9月10日,北京商报讯,近期,多家预制菜企业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成为上述企业在财报中重点提及的内容。从财报数据来看,味知香上半年实现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为3195万元,同比下降24.5%。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同比减少4.02个百分点至20.83%。另一家预制菜龙头企业千味央厨的业绩同样并不乐观。上半年,千味央厨实现营收8.86亿元,同比下降0.7%,归母净利润为3579万元,同比下降39.7%。自2018年起开始布局预制菜,并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重点打造的安井食品,同样面临业绩压力,上半年公司营收微增0.80%至7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79%至6.76亿元,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净利下降。预制菜头部企业业绩集体踩下刹车与整个行业从高速增长迈向结构性调整阶段的周期性规律密切相关。过去几年,在餐饮工业化、连锁化的趋势推动下,预制菜行业迎来资本与产能的快速扩张,形成了以B端降本增效为核心逻辑的增长模式,随着企业意识到对B端的高度依赖,也开始将重心放到新业务与新渠道的拓展等方面,行业正迈入一个新的调整阶段。
【关键词】预制菜,利润下滑,产业调整
【食 品】全品类产品组合+全时段运营模式,海底捞瞄准社区(2025-09-09)
【摘要】 9月9日,北京商报讯,近日,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玖耀里正式开业。产品上,除了海底捞的常规火锅产品之外,该门店不仅提供早餐车,售卖手工现制酱肉包、茶叶蛋、粥品等早点,还设有熟食档口。据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负责人介绍,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落户玖耀里社区型商业街区,辐射周边10余个社区及多所高校,能够满足社区邻居、学生和上班族等多元人群的全时段用餐需求。社区店团队基于对社区客群与消费习惯的调研,历经数月的调研和方案打磨,最终推动项目落地。在运营过程中,海底捞社区店将会不断收集居民的反馈,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和服务。预计后期会有小吃卤味、烧烤、拌饭等多元化的品类上新,为邻里提供更方便、丰富的用餐选择。
【关键词】海底捞,社区店,全时段运营
【食 品】二季度业绩回暖,舍得酒业以长期主义谋稳健发展(2025-09-08)
【摘要】 9月8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舍得酒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0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41%;实现归母净利润4.4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98%。经过多年积累,舍得酒业构建了以“舍得”“沱牌”为两大核心品牌、“天子呼”“吞之乎”“陶醉”“夜郎古”为培育性品牌的品牌矩阵。当前,白酒需求短期不及预期,消费价位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行业挤压式存量竞争不断加剧。舍得酒业白酒产品销售承压,客户信心仍处于修复阶段,特别是次高端产品消费需求仍待恢复。在严峻的行业背景下,得益于其“控量挺价”的战略,舍得酒业业绩逐渐回归正常轨道。分季度来看,舍得酒业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5.76亿元、11.25亿元;受行业调整影响,公司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营收分别同比下降25.14%、3.44%。值得肯定的是,其中,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激增139.48%。尽管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但二季度净利润回暖,基本追平上年同期水平。总体来看,在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舍得酒业整体经营状况呈现向好发展态势。
【关键词】舍得酒业,长期主义,稳健发展
【食 品】蒙牛亮相国际营养界“奥斯卡”,以自研益生菌引领精准营养新时代(2025-09-02)
【摘要】 9月2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在被誉为国际营养界“奥斯卡”的国际营养学大会上,蒙牛集团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益生菌菌株Lc19这一重大成果,首次揭示微生物色氨酸-胆酸(TRP-CA)调控血糖的新机制,为全球血糖健康管理提供全新的“中国方案”,彰显蒙牛在国际精准营养领域的实力和引领地位。当前,中国糖尿病患者达2.33亿,占总人口13.7%,规模和比例均居全球首位。面对这一重大公共健康挑战,蒙牛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中心,打破了国际品牌传统降糖成分的束缚,实现核心科研突破,率先自主研发出副干酪乳酪杆菌Lc19,找到了控糖领域的“中国解法”。目前,该项研究已成功实现产业应用。实际上,Lc19菌株的突破性成果只是蒙牛益生菌研发矩阵的“冰山一角”。针对我国乳制品产业优良国产益生菌缺乏、高活性加工技术落后的“卡脖子”问题,蒙牛率先于2010年实现中国自主菌种研发“零的突破”,并建立起拥有超1.8万株菌种的自主知识产权资源库。这些耀眼的科研成果,则得益于蒙牛在乳业自主研发领域长期主义的坚持。近年来,蒙牛在营养健康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年均增速为13%,2024年达5.13亿元。在此基础上,蒙牛布局全球资源,组建创新网络,在全球设立9大研发基地,以中国乳业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乳业高质量发展新风潮。
【关键词】蒙牛,益生菌,自研
【食 品】呷哺呷哺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9.4亿元,外卖订单量涨幅超55%(2025-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尽管面临餐饮市场复杂多变的挑战,集团通过深化战略转型、优化运营效率、创新业务模式,实现了经营质量的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集团整体收入为19.4亿元。集团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成本优化,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显著提升。净亏损较上年同期的2.74亿元收窄至0.8亿元,降幅达71%,反映出集团战略转型措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呷哺呷哺外卖业务表现亮眼,单店月销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53万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27万元,增幅达20.9%。上半年整体订单量增长超过55%,带动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外送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呷哺呷哺集团通过多品牌、多业态的战略布局,实现了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呷哺呷哺,战略转型,外卖业务
【食 品】超九成产品定价15元以内,海底捞全国首家“超级甜品站”落地上海(2025-09-01)
【摘要】 9月1日,北京商报讯,近日,海底捞首家“超级甜品站”在海底捞上海中庚漫游城店亮相,推出30余款产品,覆盖咖啡、奶茶、柠檬茶、雪花冰、Gelato等休闲饮品、冰品系列及贝果、三明治、蛋糕、慕斯等甜点系列;超九成产品定价15元以内。超级甜品站设置在海底捞门店的门迎区域,紧邻商场通道,不仅服务海底捞火锅顾客,也能覆盖商场内其他非火锅消费人群。海底捞方面表示,“在同一空间完成多重需求”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海底捞甜品站的诞生,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对于餐后仍有休闲需求的顾客,用餐后可直接选购甜品、饮品外带,无需额外奔波;对于有早餐储备、下午茶需求的消费者,甜品站提供的贝果、咖啡、慕斯蛋糕等烘焙及轻食产品,可满足其即时性与储备性消费需求。近年来,海底捞通过“火锅+甜品站”“火锅+牛肉工坊”“火锅+羊肉工坊”的灵活组合模式,逐步从“单一品类”向“生态矩阵”转型。
【关键词】海底捞,甜品站,场景创新
【食 品】海底捞半年报显示外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60%(2025-08-26)
【摘要】 8月26日,证券日报讯,日前,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海底捞在财报中称,上半年利润下降受翻台率下降,以及产品、场景等创新模式方面的初期调整影响。同时,海底捞认为这一阶段业绩下滑反映出管理层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公司将进行改善。尽管整体业绩有所下滑,但海底捞的外卖业务表现强劲。上半年,公司外卖业务营业收入为9.28亿元,同比增长59.6%。其中,“下饭菜”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增长迅速,贡献了超过55%的外卖收入。海底捞表示,未来将整合多品牌、多品类资源,打造海底捞外卖超级厨房,探索卫星店新模式,驱动收入与利润双增长。同时打通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搭建私域运营体系,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与运营效率。
【关键词】海底捞,外卖业务,营收大增
【食 品】新茶饮价格战正盛,熊猫乳品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2025-08-26)
【摘要】 8月26日,北京商报讯,近日,在分析师会议上,“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就半年度业绩回答了投资者的询问。上半年,熊猫乳品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53亿元,同比下降2.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134.25万元,同比下降12.7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3311.6万元,同比下降16.06%。熊猫乳品称,营收下滑主要受贸易业务影响,不含贸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下降除贸易业务影响外,还受海南公司椰品业务毛利率下降及上海可宝相关支出的影响。早从2021年开始,以浓缩乳制品、乳品贸易为主的熊猫乳品,就试图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开辟奶酪、奶油、植物基等产品。但目前,“第二增长曲线”的体量较小,与头部品牌相比差距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现制茶饮终端价格战正盛,作为浓缩乳制品供应商,熊猫乳品68.7%的收入依赖该领域,订单量受到明显压缩。对于B端价格战以及竞争格局,熊猫乳品称,竞争可能继续加剧,头部乳企在加大ToB投入,目前主要依靠大客户起量。公司优势在于流通渠道,大客户、工业客户方面也在持续寻找机会。
【关键词】熊猫乳品,竞争加剧,利润下降
【食 品】舍得酒业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倍增,营收筑底企稳(2025-08-25)
【摘要】 8月25日,北京商报讯,近日,舍得酒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27.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表现抢眼,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971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9.5%。受行业下行和相关政策影响,叠加二季度传统淡季下消费需求偏弱,白酒行业整体承压,经营挑战加剧。舍得酒业凭借2024年提前布局去库存、稳价格措施,在2025年释放出强劲经营韧性和增长后劲。至今年二季度末,舍得酒业去库存已接近尾声,库存回归至理性水平。在去库存、稳价格策略下,舍得酒业核心大单品品味舍得和藏品舍得10年保持价盘稳固,带动渠道信心强劲恢复,上半年舍得酒业经销商数量达2585家。此外,多项核心数据持续优化提升,也印证了舍得酒业上半年业绩的修复态势。
【关键词】舍得酒业,
【食 品】国际罐首发,王老吉出海寻增量(2025-08-20)
【摘要】 8月20日,北京商报讯,近日,王老吉全球首发国际罐,首批合作企业在沪签约。活动现场,王老吉与大众点评、巨量引擎、淘宝闪购、美团外卖、王老吉加拿大合作商JYE公司等首批国际罐合作伙伴进行签约。目前,王老吉国际罐已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重庆、成都等国内多个核心城市上市,并逐渐覆盖全国市场。据悉,接下来国际罐还将在东南亚、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区上市。近年来,王老吉在品牌上动作频频。去年,王老吉发布了其国际化英语品牌“WALOVI”。今年,王老吉加大品牌投入,强化年轻消费者沟通,不仅赞助了《歌手2025》、独家冠名《披荆斩棘2025》,还签约当红演员为品牌全球代言人。同时,王老吉通过密集的海外供应链布局,不断加速出海步伐。仅今年上半年,王老吉就先后与宝钢包装、百达国际、马来西亚P.C.I.专业罐装公司、尼泊尔乔巴里商贸等合作伙伴签约,以“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产+深度分销”模式辐射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全新品牌升级的背后,王老吉继发布“WALOVI”国际品牌、布局海外供应链、签约明星代言人之后,补上了出海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
【关键词】王老吉,国际罐,出海战略
【食 品】鱼泉榨菜公司塑造竞争优势,青菜头从车间到全球(2025-08-19)
【摘要】 8月19日,中国经济网讯,鱼泉榨菜公司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是一家主营榨菜生产销售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2024年,公司生产各类榨菜产品4万多吨,营业收入超3亿元。2025年一季度,鱼泉榨菜海外订单同比增长8.72%,每月都有30多个集装箱货物发往全球各地。通过技术创新,鱼泉榨菜推动产品不断创新。据悉,鱼泉榨菜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作为研发专项资金,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并与西南大学、重庆光电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省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工作站,开展脱盐在线监测、榨菜免腌加工关键装备研制等项目转化应用。鱼泉榨菜突破并掌握了榨菜大池低温快速发酵技术、益生菌榨菜二次发酵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工艺,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近三年,公司革新工艺技术140多项,自主研发并上市新产品90多个,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关键词】鱼泉榨菜,技术创新,价值链延伸
【食 品】蒙牛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化,艾雪和贝拉米在新兴市场渗透加速(2025-08-18)
【摘要】 8月18日,中国经济网讯,2025年上半年,蒙牛集团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据悉,该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艾雪冰淇淋在保持东南亚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逐步拓展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贝拉米有机奶粉拓展至越南等东南亚市场。在全球乳业格局调整的背景下,蒙牛集团以“一体两翼”战略框架为指导,通过实施本土化运营与全球化资源协同的发展策略,重点布局高增长潜力市场并优化全球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商业模式。公开数据显示,艾雪在进入印尼市场三年后,年销售额从2000万元增长至12亿元。目前该品牌年营收已突破20亿元,在印尼市场份额达到34%,位居市场首位,同时在菲律宾市场排名第二,在越南的市占率突破至行业第二,并已拓展至泰国等周边国家。艾雪在东南亚地区已建成4个生产基地,其“研发+渠道+供应链”的本土化运营模式不仅在东南亚构筑了坚实的竞争壁垒,更为拓展其他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贝拉米作为蒙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柱,正在东南亚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作为源自澳洲的有机婴幼儿食品品牌,贝拉米旗下高端产品线“贝拉米白金有机A2”保持高速增长。贝拉米在东南亚高端母婴市场的成功布局,也助推了蒙牛全球业务体系的完善与升级。
【关键词】蒙牛,国际化战略,新兴市场
【食 品】借新品唤回忆,贵州茅台老酒行至分岔口(2025-08-14)
【摘要】 8月14日,北京商报讯,近日,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上线后秒罄并在二级市场“疯炒”,从侧面印证着茅台纪念酒在终端市场的“号召力”。目前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产品在二级市场成交价普遍在1万~2万元不等,部分特定编码已炒至约10万元。不仅是终端成交价,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产品批价也正水涨船高。据今日酒价数据,与53度500ml飞天茅台批价价格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批价达8800元/瓶,相较于官方申购价格约上涨25.71%。与新品上线即售罄有所不同的是,作为茅台老酒市场的“旧友”茅台品藏家联谊会正在市场变化中博弈。有消息称,由艾利艾智库运营的茅台品藏家联谊会已停止运作,并向现有56家茅台品藏馆退还每家80万元的诚信押金。原有品藏馆将重新接受考核,通过考核将由贵州茅台酒销售公司监督运营。一面是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产品上线即售罄的火热,另一面是茅台品藏馆经营的冰冷,透过一冷一热不难发现,茅台老酒市场也因种种动作泛起多维度涟漪。
【关键词】贵州茅台,老酒,溢价
【食 品】太兴集团预计中期溢利达4000万至4500万港元(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北京商报讯,日前,太兴集团发布正面盈利预警。其中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预期股东应占溢利约为4000万港元至4500万港元,而上年同期约为1071.9万港元。董事会认为,集团预期股东应占溢利的上升主要由于,集团持续优化餐厅网络,通过开设新店铺及进行门店翻新,致力提升顾客用餐体验。于回顾期间,集团新增一个新品牌,门店净增长6家,而完成翻新之门店共7间,此外,集团持续发展及打造多元品牌,籍以推动本集团的收入增加。同时,太兴集团继续坚守审慎的理财政策和严谨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在新店选址时采取谨慎方式、与业主及供应商协商最优惠条款,并积极精简营运流程及优化企业架构,从而提升生产及营运效率。报告期内,太兴集团人力成本及租赁开支对收益比例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均令集团的溢利得以增长。
【关键词】太兴集团,中期报告,盈利增长
【食 品】燕京啤酒业绩超预期,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03亿元(2025-08-11)
【摘要】 8月11日,北京商报讯,日前,燕京啤酒披露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39.91%;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同比增长45.46%。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燕京连续三年保持半年报利润增速超40%的佳绩。燕京啤酒近四年的业绩都非常亮眼,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连续四年实现了增长,以2020年为基数,燕京啤酒4年来营业收入增长约34%;净利润增长约4.4倍。在消费板块普遍低迷的当下,燕京啤酒成为大消费产业寒冬中的逆袭者,逆市大幅增长的业绩成为业内难得的一抹亮色。燕京啤酒以变革和年轻化的策略突破自我,无疑给正身处寒冬的消费板块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
【关键词】燕京啤酒,半年报,利润大增
【食 品】大股东陷债务危机、高管变动,贝因美转型遇阻(2025-08-07)
【摘要】 8月7日,北京商报讯,继控股股东陷入债务危机后,董事又出现变动,让贝因美的转型之路再添不确定因素。近日,贝因美董事陈玉泉因达法定退休年龄,申请辞去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的职务。7月23日,贝因美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贝大美”)以“流动性紧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提交了预重整申请。今年6月,小贝大美及法人还被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2013年巅峰时期,贝因美营收超过60亿元,之后急转直下。2018年,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回归后喊出“行业前三,生态圈千亿”的目标,但目前距离行业头部差距巨大。2024年,贝因美实现营业收入27.73亿元,不到巅峰时期的一半。今年4月30日,贝因美提出将产品定位从“母婴营养”拓展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谢宏宣布“只赚5%利润,把省下的钱让给消费者”。但仅过去不到100天,谢宏的实控人地位就遇到了问题。近年来,贝因美积极尝试多元化转型,但新业务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主业又面临巨大压力,此次控股股东的债务危机,无疑给其未来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关键词】贝因美,债务危机,高管变动
【食 品】锅圈上半年净利润约1.90亿元(2025-08-05)
【摘要】 8月5日,北京商报讯,日前,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个月业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取得收入约人民币32.40亿元,同比增加21.56%;净利润为人民币1.90亿元,同比增加122.5%。锅圈表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坚持“社区央厨”的战略定位,通过多渠道、多场景的布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掘消费者需求,开发迭代产品组合,提升门店运营管理能力,完善会员生态建设等举措,形成了全方位的即时零售门店网络。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30日的9660家门店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00家门店,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同时,基于对下沉市场的深入理解,集团在乡镇市场的门店开拓也较为不错,于2025年上半年净新增270家乡镇门店。新乡镇门店,在产品结构和门店陈列等方面均有别于标准的社区门店,更好地满足了乡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诸如夜宵等在家吃饭的消费场景,集团亦推出了24小时无人零售门店的新店型,并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超过两千家零售门店的智慧化、无人化改造。
【关键词】锅圈,净利大增,社区央厨
【食 品】汇川实业从卖咖啡到卖“解决方案”(2025-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经济网讯,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的汇川实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咖啡生产基地,在冻干车间内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里,一条完全自主可控的冷萃冻干咖啡生产线上,咖啡豆烘焙机轰鸣作响,咖啡液正通过真空冻干技术转化为颗粒均匀的冻干咖啡粉。技术突破是汇川实业咖啡产品“出圈”的核心,“中国制造+东非原料”的高性价比,是汇川实业最大的优势。汇川实业自主研发的零下40摄氏度真空冻干技术,不仅能还原咖啡豆90%的风味,还能实现冷水3秒速溶;柔性化生产线可同时处理10种咖啡豆,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另外,为企业提供“咖啡解决方案”是汇川实业转型的方向,公司不再局限于提供单一的冻干粉原料,而是开发出一系列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将汇川实业在原料甄选、技术工艺、风味研发和全链成本控制上的综合优势打包输出,真正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关键词】汇川实业,科技创新,定制化方案
【食 品】茶颜悦色做烘焙副业拓新局(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北京商报讯,近日,茶颜悦色以店中店形式布局新店型“茶颜手作饼坊”,售卖中西式烘焙产品,产品定价集中在3~6元,价格较为亲民。一直以来,茶颜悦色在门店场景上都没少下功夫,除了主打不同品类的鸳央咖啡和古德墨柠之外,根据品牌小程序,茶颜悦色已推出多种不同店型,且定位各有所不同。茶颜悦色以“店中店”形式推出新店型,能够依托茶颜悦色游园会店型的既有客流与品牌认知,降低新业务的引流与运营成本。消费者在店消费时易被烘焙产品吸引,提升连带销售可能,且能共享场地、人员等资源。然而,店中店形式的有限空间可能制约产品展示效果与消费体验,需要精准规划产品组合以满足多元需求。虽然茶饮品牌布局烘焙并非新事,但茶颜悦色仍有市场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打造具备独特风味、高品质且融入品牌文化的差异化产品,以此形成竞争力。
【关键词】茶颜悦色,烘焙,业务拓展
【食 品】汾酒集团举办青花汾酒30复兴版升级款上市发布会(2025-07-30)
【摘要】 7月30日,北京商报讯,近日,汾酒集团在上海隆重举办青花汾酒30复兴版升级款上市发布会暨《与会世界 文明交响》圆桌论坛。汾酒曾在2024年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指出:青花26及30以上系列是汾酒复兴纲领第二阶段战略增长点。发布青花汾酒30复兴版升级款,是汾酒集团对时代的回应和对未来的战略笃定。针对如何让产品更好回应时代,汾酒集团提出三大突破方向:品质的升级更坚定,汾酒构建起领先行业的质量体系;科学表达更理性,从科学角度证实汾酒带来的愉悦体验;市场运营更聚焦:构建“1+4+1”推广模式:即以区域核心终端联盟与团购经销商联盟为依托,凝聚具备高端圈层资源及品牌推荐能力的核心客户。青花汾酒30复兴版升级款的瓶身以“旭日东升”为设计理念,延续故宫院藏“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的典雅器型,暗藏“微氧呼吸结构”——釉层与胎体间微隙,实现“陶坛陈酿”与“瓶储陈化”的双重滋养,让酒体在瓶储期间仍能实现缓慢陈化,如同为酒液注入“持续生长的生命力”。
【关键词】汾酒集团,新品发布会,战略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