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中海基金:旗下非货基2024年合亏3亿,收取超8000万元管理费(2025-06-25)
【摘要】 6月25日,面包财经讯,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以投资者为本。面包财经结合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透视中海基金发展情况。2024年中海基金实现营收1.25亿元,净利润365.14万元,但旗下非货基产品当年亏损超3亿元。2022-2024年,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其非货基产品合计亏损超50亿元,而近三年中海基金从这些产品收取管理费超3亿元,2024年从非货基产品收取管理费超8000万元。中海能源策略、中海环保新能源是主要亏损源,两只基金2022-2024年亏损均超10亿元,截至2025年6月23日,中海能源策略近三年净值下跌53.31%。由此引发对中海基金合规风控及是否秉承“持有人利益第一”原则的质疑。
【关键词】中海基金,非货基亏损,管理费
【资产管理】齐鲁转债或触发赎回,银行可转债队伍持续“减员”(2025-06-25)
【摘要】 6月25日,证券日报讯,6月23日晚间,齐鲁银行发布公告,因股价高涨,其发行的齐鲁转债预计满足赎回条件。这是今年以来又一只或将退出市场的银行可转债,届时银行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或进一步缩小。齐鲁银行于2022年11月29日公开发行80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设置有条件赎回条款。齐鲁银行股票自2025年6月3日至23日,15个交易日中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不低于转股价格130%。若未来15个交易日内再有5个交易日满足条件,将触发赎回条款。正股股价上涨是触发赎回机制直接原因,截至6月24日收盘,齐鲁转债转股溢价率为负,持有者转股动力强。银行推动可转债转股意愿强烈,因转股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将增加财务成本。年初至今银行股上扬,多只银行可转债触发赎回机制。目前市场仅10只银行可转债存续,规模1486.33亿元,年底规模将进一步缩减。
【关键词】齐鲁转债,银行股,转股溢价率
【资产管理】兴银理财叶予璋:市场进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阶段(2025-06-25)
【摘要】 6月25日,中证网讯,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在“2025金牛财富管理论坛”上指出,资管机构以股、债、黄金、市场中性策略及海外资产为策略底座,整合优质管理资源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可有效应对低利率环境。他提到中国低利率时代演进与海外相似,初期常用策略盈利空间因利差收窄消失,市场已步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阶段。理想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需满足资产间低相关性(两两相关性0.2以下)、不依赖价格波动产生收益、对抗宏观经济波动,股、债等4-5类资产符合。此外,资管机构要建立防御机制,关注利率上行及全球流动性紧缩或通胀冲击风险。叶予璋还认为,当前低利率、低通胀环境下,未来1-2年内股债风险平价策略或为最优,股债组合能抵御波动并争取稳健收益。
【关键词】大类资产配置,低利率环境,股债风险平价策略
【资产管理】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行100亿元支持上海稳外贸促发展主题债券(2025-06-20)
【摘要】 6月20日,人民财讯讯,6月19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举办期间,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上海稳外贸促发展主题债券”发行仪式在上海举行。本期债券期限1年,金额100亿元,发债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上海市重点外贸企业经营发展,涵盖航运、高新技术、能源保供、产业链供应链等外贸产业关键领域,且获得各类市场投资主体踊跃认购。此次债券发行,是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协同发力,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变局,以更大力度促进上海外贸稳定增长、推动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进出口银行,外贸债券,上海发展
【资产管理】万联证券:政策加力支持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2025-06-19)
【摘要】 6月19日,证券日报讯,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围绕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展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主题演讲并推出一揽子金融新政。万联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徐飞认为,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具国际化、完善性、创新性。国际化上,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业务,提升其跨境使用率;完善性上,健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与征信体系;创新性上,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同时,论坛聚焦金融开放合作与科技金融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科创投资的支持,将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此外,证监会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新设“科创成长层”,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与金融协同,形成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徐飞表示,“开放+改革”双轮驱动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提升我国金融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陆家嘴论坛,金融新政,高质量发展
【资产管理】绩优产品相继封盘,私募发行市场冷热不均(2025-06-19)
【摘要】 6月19日,新浪财经讯,近期私募发行市场呈现冷热不均态势,绩优产品相继封盘。百亿级量化私募衍复投资计划7月1日起关闭相关指数增强产品新客户申购,其2019年创立,2020年管理规模破百亿,现超700亿,近一年产品平均收益率超27%。宽德投资6月30日全渠道封盘,因业绩突出受关注。此外,6月18日国金基金对旗下量化多因子基金实施大额申购限制,该基金近年业绩佳,基金公司称此举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主观私募方面,睿郡资产5月30日宣布旗下董承非所管产品6月8日起暂停新客户申购,年初其产品募集到“小几十亿”,重阳投资等大型主观私募今年也募得不少资金。整体上,量化私募吸金能力强于主观私募,仅头部绩优机构产品热销,多数私募仍面临募资难题,部分还面临净赎回压力。
【关键词】私募封盘,冷热不均,量化私募
【资产管理】邮储银行成功完成1300亿元A股定向增发(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证券日报讯,6月17日,邮储银行圆满完成面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的A股定向增发工作,募集资金13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各级资本充足水平。此次发行是落实“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重要部分,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邮储银行改革发展的里程碑,有助于提升稳健经营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这是邮储银行首次获国家大规模注资,财政部直接认购,现有主要股东同步参与,彰显各方对其长期发展及经济向好的信心。邮储银行将以此为契机,贯彻决策部署,坚守服务定位,践行国家战略,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化资本管理,增强内生积累,优化配置效率,强化风险防控,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定向增发,补充资本,服务实体
【资产管理】海南佳岳私募因违规被责令改正,年内多家大中型证券类私募领“罚...(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证券时报网讯,近日海南佳岳私募因两项违规行为,被海南证监局责令改正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其违规行为包括私募基金间互投但未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以及向合格投资者之外个人募集资金。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管理规模20-50亿元。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已向证券类私募开出50多份“罚单”,虽多数被罚为小型私募,但也有多家超20亿元管理规模的中型私募受罚。如2月厦门博孚利资产因委托他人行使基金投资管理职责被警示;3月北京富纳投资因未按约定披露信息被责令改正;4月上海烜鼎私募因未切实履行主动管理等职责被责令改正,且去年12月还被列入网下投资者异常名单。中基协今年也披露多起对知名私募处罚,如1月上海复熙、君犀、添橙投资,4月上海竹润投资等。此外,百亿私募盈峰资本和红筹投资在“打新”中违规分别被中证协和上交所处罚。
【关键词】私募违规,监管措施,行业整顿
【资产管理】国有大行定增再迎新进展,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已完成缴款验资(2025-06-17)
【摘要】 6月17日,证券日报讯,6月13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布公告,已完成定向增发股票的缴款验资。中国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1650亿元,由财政部现金全额认购,用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交通银行向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双维投资定向增发约141亿股A股,每股8.51元,共募集120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定增预案,财政部包揽大部分新发行股份。目前,建设银行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尚需证监会注册;邮储银行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业内认为,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可满足监管要求、增强风险抵御力、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国有大行,定增,资本补充
【资产管理】国际化布局提速,西部证券拟设香港子公司(2025-06-17)
【摘要】 6月17日,证券日报讯,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背景下,国际业务能力成券商竞争力重要指标。6月12日晚,西部证券宣布拟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全资香港子公司“西部证券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推进国际业务发展。西部证券称此投资顺应市场开放趋势,满足战略发展与实体经济跨境投融资需求,利于拓展国际业务、服务跨境客户。目前,部分中型券商试水海外业务,将香港作为国际化起点。截至2024年末,中资券商在港已设35家子公司。头部券商全面“出海”,中小券商相对谨慎。中小券商“出海”初期困难多,可考虑与海外机构成立合资券商或收购本地券商,拓展国内优势与资源至海外,布局新兴市场。而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纵深推进,旗下国际子公司扩表,业绩贡献度提升。当前中资券商“出海”呈多种模式共进态势,推进国际化需立足本土优势,审慎布局。
【关键词】券商国际化,西部证券,海外业务
【资产管理】证券业挑起科技金融“重担”,三大头部券商获批合计398亿元科创...(2025-06-16)
【摘要】 6月16日,证券日报讯,自5月7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公告后,券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6月13日晚间,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三家头部券商获批合计不超398亿元科创债额度,且此次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拓宽了发行渠道。5月7日至6月15日,29家券商发行33只科创债,规模达284.7亿元,期限多样,利率在1.64%-2.29%。招商证券发行规模居首。部分券商还调整此前债券额度用于科创债。投资者认购踊跃,9只认购倍数超5倍。多家券商承诺超70%募集资金用于科创领域。同期,53家券商承销超2660亿元科创债,中信证券等承销规模领先。多家券商将科创债业务作为发力点。未来,科创债发行结构有望优化,市场活跃度或提升。
【关键词】科创债,券商,科技创新
【资产管理】亚洲开发银行与华夏银行合作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证券日报讯,6月10日,亚洲开发银行与华夏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启动会,此获国家货币财政政策支持的金融服务零碳园区项目正式实施。会上,12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与华夏银行相关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亚行与华夏银行合作设立该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主权贷款项目,华夏银行作为执行机构与亚行、财政部分别签署协议。项目预计首批调动50亿元资金,专注产业园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创新推出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低碳方法学,助力园区绿色规划与碳管理。华夏银行已建立成熟绿色金融机制,绿色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占比超14%。此次项目实施,华夏银行将为产业园区提供融资与融智综合服务,助力“双碳”目标。
【关键词】亚行,华夏银行,绿色园区
【资产管理】华夏首单保障房REITs扩募发售圆满完成(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新浪财经讯,华夏基金宣告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扩募发售正式完成,标志国内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扩募发售圆满完成。此次采用定向扩募、竞价发售方式,向24个特定对象发售,价格4.220元/份,扩募发售约2.24亿份,募集资金约9.46亿元。扩募购入4个基础设施项目,基金首发与扩募资产均在京。该REIT自2022年8月上市运营稳健,2024年两次分红5385万元,可供分派率4.29%。其成功扩募意义重大,为同类型产品树立标杆,实现资产良性循环,提升产品潜力与投资价值。原始权益人北京保障房中心运营管理能力领先,借助REITs打通“投融建管退”通道。此次扩募深化“首发+扩募”双轮驱动格局,体现常态化发行,2024年沪市7只REITs发布扩募公告,未来公募REITs有望发挥更大效能。
【关键词】保障房REITs,扩募发售,金融创新
【资产管理】华夏银行成功发行全市场规模最大5年期商业银行科技创新债券(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证券日报讯,6月9日-11日,华夏银行成功发行规模100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1.78%的科技创新债券,为目前市场发行规模最大的5年期商业银行科创债券。此次发行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公告的积极响应。为匹配科创领域资金使用需求,债券设为5年期并采用超额增发机制。该债券获各类投资者踊跃认购,认购倍数超2.9倍。募集资金将投向科创领域,支持科技创新业务。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强化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完善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支持。未来,华夏银行将以科创债为支点,构建创新生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
【关键词】华夏银行,科创债券,科技金融
【资产管理】资金涌入债券基金,10余家公募机构同日宣布“限购”(2025-06-11)
【摘要】 6月11日,新浪财经讯,6月10日,招商基金、东方基金等10余家公募机构发布公告,旗下部分债券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各债券基金“限购”额度不一,如东方臻裕债券自6月11日起限制单笔超1万元申购及转换转入,工银瑞信4只债券基金对机构投资者限制金额为1000万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全市场3842只债券基金中,669只暂停大额申购,952只暂停申购,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居多。基金管理人“限购”主因是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专家认为,投资者集中大额申购会稀释收益、增加管理难度与风险。债券基金“限购”反映投资者关注度提升,近期债券基金发行加快、ETF规模增长。展望后市,有基金经理认为宏观增量政策有望落地,货币环境或阶段性宽松,利率中枢或长期偏低,债市配置价值高,信用债和利率债策略上可把握波段交易机会。
【关键词】债券基金,限购,资金涌入
【资产管理】中微公司拟参设私募投资基金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等领域(2025-06-11)
【摘要】 6月11日,证券日报网讯,中微公司公告拟参与投资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该基金拟募资15亿元,中微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7.35亿元,预计占基金募资规模不超49%。基金投资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等领域,优先支持有技术壁垒的领先企业,通过全周期价值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稳健增值,同时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标的,把握行业机遇。基金存续期结束时,80%以上实际总投资金额将投向中微公司所处集成电路等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上、中、下游企业。此次投资围绕中微公司战略方向,借助合作方投资经验与资源优势,拓展新领域,推动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微公司,私募投资,半导体领域
【资产管理】云南信托落地全国首例实质性运营数据信托产品(2025-06-05)
【摘要】 6月5日,证券日报讯,今年是我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在监管部门引导下,云南信托积极探索数据资产信托。5月,其首单数据信托落地,为全国首例实质性运营数据信托产品,底层资产为云南省文山市清溪供排水有限公司相关数据产品收益权。北京中数登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担任数据资产运营服务商,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作为信托产品保管人。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强调了数据要素的重要性。数据信托模式通过信托公司对数据资产的管理处分,实现收益分配,具有数据确权等制度优势。云南信托表示将继续加速科技赋能资产服务信托转型,为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云南信托,数据信托,数字经济
【资产管理】中国太保官宣200亿元私募基金(2025-06-05)
【摘要】 6月5日,中国经济网讯,中国太保宣布推出目标规模200亿元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定名),同时推出规模3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暂定名),首期募资100亿元。“太保致远1号”响应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号召,聚焦股息价值策略。“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今年以来,险资布局资本市场提速,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5月底平安资管设立相关私募基金。除大型险企,部分中小险企也在筹备。头部险企在股权投资领域也有布局,如太保寿险4月出资参与设立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政策层面,金融监管总局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累计试点金额将达2220亿元,还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等。市场层面,险资长期投资有望实现稳健增值。随着险资投资体量扩容和配置需求深化,保险系私募基金迎来发展高峰。
【关键词】险资投资,私募基金,政策支持
【资产管理】中信银行:获准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拟为100亿元(2025-06-05)
【摘要】 6月5日,证券日报讯,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其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筹建完成后,将按规定申请开业。该公司注册资本金拟为100亿元,中信银行以自有资金100%出资。设立此公司是中信银行响应国家号召,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关键举措。这有利于该行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业务,发挥对科创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作用,助力企业降杠杆,推动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信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注册资本
【资产管理】区域资本协同发力,财达证券助力河北银行成功发行20亿元永续债(2025-05-30)
【摘要】 5月30日,证券日报讯,5月28日,河北银行2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成功发行。债券期限结构为“5+N”,发行利率2.28%,全场认购倍数达2.8倍。财达证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深度参与发行全程。河北银行是河北省内唯一省级城市商业银行,自1996年9月成立,坚持“扎根河北、服务地方”。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56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2%;存款本金总额4280.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此次永续债发行,将有效补充该行一级资本,增强资本实力与风险抵御能力。财达证券近年来“深耕河北、服务河北”,发挥本土券商优势,通过多元化金融工具助力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此次合作是区域金融资本协同发展的典型,双方将以此为起点,深化合作,构建紧密区域金融生态,为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关键词】永续债发行,区域协同,资本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