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融】代销基金竞争加剧,微众银行500万以内非货基金赎回提速至T+0.5(2025-11-24)
【摘要】 11月24日,财新讯,近日,11月中下旬以来,基金代销领域竞争显著加剧。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机构陆续推出基金申购费率优惠,而微众银行将赎回效率作为核心差异化服务,将500万元以内非货币基金的赎回到账时间提升至最快T+0.5日,即投资者在T日提交赎回后可于次日中午前收到资金。该效率远快于市场上部分同类产品普通赎回需T+6日的周期,尤其对FOF、QDII等传统清算时间较长的产品,微众银行可将资金到账时间分别压缩至T+1.5日或T+2.5日,明显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快速赎回在货币基金领域并非新现象,互联网平台如蚂蚁财富早已通过“余额宝快赎”实现资金提前到账。但此次微众银行将快赎机制延伸至非货币基金领域,代表代销机构正从单一费率竞争转向服务效率竞争。其实现机制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垫付或银行内部拆借,通过“T+1上午投资者到账、当日晚间基金托管户回款”的流程完成流动性管理,风险可控且与传统垫资模式一致。赎回效率对不同基金类型的改善幅度显著:短债基金普通赎回需T+2日到账,快速赎回可提前约1.5天;混合基金普通为T+3日,快速赎回可提前约2.5天;QDII普通赎回通常需T+6日,快赎可提前4.5天。
【关键词】基金代销,快速赎回,银行渠道
【金 融】年内专项债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合计规模已超500亿元(2025-11-21)
【摘要】 11月20日,证券日报讯,11月,多地发布的专项债发行信息显示,地方政府正加快探索将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最新披露的案例来自深圳,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深圳拟于11月24日发行总额65.2亿元、期限10年的新增专项债,用于深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截至目前,北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累计已有超过500亿元专项债注入地方政府投资基金,成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扩大专项债投向范围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为地方将专项债用于股权类投资提供制度依据。专项债的投向更加多样化,除政府投资基金外,还包括土地储备、存量商品房收购等新领域。在地方层面,安徽省于今年9月成功发行规模50亿元、期限20年的专项债,用于注资合肥市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这是财政部首批专项债注资创投基金试点落地的重要案例。20年期限的设计反映政策明确支持“耐心资本”,增强对早期科技企业、硬科技领域的长期资金供给能力。分析人士指出,将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可以为地方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提供精准资本支撑,同时通过杠杆效应吸引保险资金、民间资本共同参与,提升资金供给的长期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专项债 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
【金 融】兴业银行落地首笔VEP质押贷款(2025-11-14)
【摘要】 11月14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日,兴业银行成功落地系统内首笔“特定地域生态价值(VEP)质押贷款”,以四川西昌邛海湿地景区一至三期的生态价值作为质押物,向项目运营方投放贷款1亿元。这笔贷款以国家AAAA级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多维价值为基础,实现了生态价值的核算、量化与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VEP概念指在特定地域内,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适宜产业在未来一定期间可产生的生态产品收益的价值总和,包括植被生物量、水源涵养、气候调节、释氧、固碳、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指标。邛海湿地景区的VEP评估值超过4亿元,生态功能突出,涵盖水源涵养、城市气候调节、水质净化及动植物栖息地提供等多项生态服务。兴业银行依托在绿色行业研究方面的优势,将生态系统价值纳入可抵质押资产体系,为绿色贷款产品创新提供了实践案例,也为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与资本要素融合探索了新路径。
【关键词】VEP,质押贷款,生态资产
【金 融】近20年中资券商首单,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发行5亿美元港股可交换...(2025-11-14)
【摘要】 11月13日,央广财经讯,11月3日,国泰海通旗下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定价发行7年期38.8亿港元(约5亿美元)的零息可交换债券,并于11月10日完成交割。本次发行主体为其境外全资附属公司 Guotai Junan Holdings Limited,国泰君安金控提供担保,债项评级为标普 BBB+。债券对应的可交换标的为港股国泰君安国际普通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即将到期的境外债券再融资。此次发行刷新近20年来中资券商在境外公募零票息港元可交换债/可转债领域的历史纪录:发行价高达103.5%,为该品种最高水平;年化收益率达负0.49%,创下最低水平。在当前美元融资成本高企背景下,实现显著的成本优势。债券期限7年,附有第3年末与第5年末的投资人回售权,结构设计兼顾投资者需求与发行人融资效率。本次发行获得亚太、欧美地区头部长线基金及对冲基金的积极参与,簿记需求多倍超额,体现复杂利率环境下国际投资者对优质中资金融机构债券资产的强劲配置需求。作为近20年来中资券商首单境外公募可交换债,该交易也是国泰海通首次发行可交换债,以及国泰君安金控首次公开亮相国际资本市场,标志着其境外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为多元化全球融资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可交换债,境外融资,中资券商
【金 融】友邦人寿发布其首款终身养老年金产品,“终身现金流”让长寿者尽...(2025-11-14)
【摘要】 11月14日,财经网讯,11月14日,友邦人寿宣布推出其首款终身养老年金系列产品,包括《友邦传世颐年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与《友邦传世未来2025荣耀终身版保险产品计划》。该产品体系围绕“终身稳定现金流”设计,旨在应对长寿时代与低利率环境叠加下日益突出的养老财务挑战,并契合国家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的政策方向。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持续攀升,“十五五”规划提出将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约80岁。更长的生命周期与利率下行趋势使得居民对终身、稳定、可持续的养老现金流需求显著增长。友邦人寿基于对此趋势的判断,将“终身享老”作为核心理念,通过分红机制增强产品的成长性,并设置保证领取期、灵活的领取年龄以及长期现金流递进设计。其中,“传世颐年”专注打造终身养老现金流,通过降低领取期现金价值换取较低费率与终身养老金覆盖,同时设置20年保证给付期,并以增额红利抵御通胀风险。“传世未来”强调“养老现金流+现价储备”双功能,采用主险与附加险组合设计,实现终身覆盖、红利增值,并于88周岁后延续现金流支持,形成覆盖长寿风险的“长、相、守”三重价值体系。
【关键词】身养老年金,友邦人寿,分红型产品
【金 融】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联合推出离境退税创新产品(2025-11-07)
【摘要】 11月07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联合推出离境退税创新产品,旨在优化境外游客在华消费体验,推动跨境支付便利化。此次合作推出的退税产品整合了“即买即退”与“口岸退税”两大核心功能,构建从“入境消费”到“离境退税”的完整闭环服务体系。境外游客可使用包括银联、Visa、万事达、JCB、大莱卡等多品牌银行卡,在退税商店和口岸服务点通过银联商务的专用POS机完成预授权担保与退税结算,实现退税金额快速到账。该产品通过“多卡组、多渠道”设计显著压缩退税处理时长,解决了传统银行卡退税到账周期长、流程复杂的问题。中国银联董事长董俊峰指出,该服务是银联支持国家对外开放与国际消费合作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支付体系的全球服务能力。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表示,银行将依托全球化网络与数字化能力,助力“购在中国”品牌建设,推动中国成为国际消费目的地。
【关键词】中国银联,中国银行,离境退税
【金 融】外资险企再添新军,法巴天星保险获批开业(2025-11-07)
【摘要】 11月06日,每日经济新闻讯,10月24日,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法巴天星保险)获批开业,成为我国第91家财产险公司。该公司由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德国大众汽车金服海外公司及小米集团旗下四川银米科技共同持股,兼具国际保险经验与科技平台资源。法巴天星保险的业务范围涵盖机动车保险、责任保险、货运保险、健康保险及再保险等多个领域。其核心团队由法国巴黎保险集团亚洲区高管OOI See See拟任董事长,相关任职资格正待监管批准。
【关键词】外资保险,数字化转型,车险创新
【金 融】中国平安深圳首家自营医院开业,“保险+康复+养老”深度协同(2025-11-03)
【摘要】 11月3日,新华财经讯,近日,中国平安旗下北大医疗集团在深圳市宝安区打造的首家自营旗舰康复机构——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正式开业,成为深圳第二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医院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核定床位301张,具备从急性期重症康复到居家照护的全周期医疗能力,年接诊量预计可达10万人次。该院对标国内一流康复中心,设立神经、骨关节、儿童、老年、脊髓损伤、疼痛六大康复专科,结合AI赋能与“家庭式服务”理念,构建“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体系,并引入外骨骼机器人、3D步态分析系统等智能康复设备。平安集团联席CEO郭晓涛表示,该院开业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与平安“医疗养老”布局的重要举措,将与北京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形成“南北呼应”。通过“保险+康复+养老”模式,医院正接入平安健康险直付系统与医保支付渠道,构建“医保/商保/跨境保”三保联动体系,实现“结算无边界”。同时,该院与平安臻颐年养老中心协作,形成院中—院后—社区—家庭闭环,全面打通医、康、养生态链。截至2025年三季度,平安医疗养老生态覆盖近2.5亿客户中的63%,医疗板块收入达41亿元。
【关键词】印度央行,现金准备金率,外汇干预
【金 融】交行三季报透视,单季度营收同比劲增3.92%(2025-10-31)
【摘要】 10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10月30日晚间,交通银行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单季度营业收入达662.77亿元,同比增长3.92%;归母净利润239.78亿元,同比增长2.46%,盈利表现稳健。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96.45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0%,延续增长态势。在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交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为1.20%,同比下降8个基点,但降幅为国有六大行中最小,显示其息差管理的相对稳健。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1286.48亿元,同比增长1.4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3.98亿元,同比增长0.15%,非息收入的贡献提升了营收稳定性。截至9月末,交行总资产达15.50万亿元,同比增长4.02%;客户贷款余额9.07万亿元,同比增长6.04%,其中公司贷款增幅7.46%,个人贷款增长3.40%;客户存款余额9.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6%。不良贷款率降至1.26%,拨备覆盖率上升至209.97%,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值得关注的是,交行持续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服务企业超6万户;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6.72%,养老产业贷款增长41.75%,普惠贷款增长18.29%,数字经济贷款增长11.13%。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债券通交易量6501亿元、互换通交易量6344亿元,国际化布局持续深化。
【关键词】交通银行,科技金融,净息差
【金 融】上海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营收利润双增(2025-10-31)
【摘要】 10月30日,央广财经讯,10月30日,上海银行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11.40亿元,同比增长4.04%;归母净利润180.75亿元,同比增长2.77%;基本每股收益1.27元,同比增长2.42%。截至9月末,资产总额达33.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归母净资产2601.89亿元,增长2.36%。在信贷投放结构方面,上海银行持续深化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9月末客户贷款余额达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55%;科技贷款余额1976.38亿元,同比增长16.36%;绿色贷款余额1273.15亿元,同比增长8.91%;制造业贷款余额1128.04亿元,同比增长10.08%。同时,普惠贷款投放额1393.16亿元,同比增长2.93%。资产质量方面,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18%,拨备覆盖率高达254.92%,资本充足率14.33%,整体风险抵御能力充足。股东结构上,第一大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在三季度增持697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4.72%。此外,上海银行通过优化负债结构与强化资本管理,实现公司客户数增长至30.64万户;人民币公司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86%,付息率下降0.39个百分点,显示存款成本管控效果明显。
【关键词】上海银行,营收利润,科技金融
【金 融】京东获批香港保险经纪牌照,正式进军香港金融市场(2025-10-27)
【摘要】 10月27日,IT之家讯,近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IA)最新信息显示,京东旗下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已正式更名为“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并获得保险经纪牌照,业务范围涵盖一般及长期保险(含相连长期保险),牌照有效期至2028年10月13日,为期三年。这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入香港金融市场,并在金融科技与财富管理领域实现布局延伸。近年来,京东持续加码香港市场战略,2025年8月完成对香港佳宝超市的收购,拓展实体零售业务;其首家JD MALL实体旗舰店预计于2026年在湾仔核心商圈开业;此外,京东科技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计划发行与港元1:1挂钩的稳定币JD Coin,储备资产将由持牌金融机构托管,并接受定期审计与披露。这一系列布局显示京东正以“零售+金融科技+数字资产”多维模式,在香港构建跨领域生态体系。
【关键词】京东,香港,金融牌照
【金 融】平安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2025-10-24)
【摘要】 10月24日,财经网讯,10月24日,平安银行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显示,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贷款利率下行、业务结构调整及债券投资收益回落等因素。报告期内,净息差降至1.79%,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反映出银行业在低利率与竞争加剧环境下的盈利压力。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达5.77万亿元,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企业贷款增长5.1%,重点投向科技创新与绿色金融领域;个人贷款则下降2.1%,反映居民端消费与按揭需求仍然偏弱。负债端方面,存款余额3.55万亿元,较上年末小幅增长0.6%,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下降47个基点至1.73%,体现银行积极优化资金来源、降低负债成本的成果。风险控制方面,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229.60%,保持较强风险抵补能力。资本管理方面,平安银行继续强化内源性资本积累与精细化管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2%、11.06%和13.48%,较上年末均上升约0.4个百分点,资本稳健性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净息差,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
【金 融】中信证券资产规模破2万亿元(2025-10-24)
【摘要】 10月24日,证券日报网讯,10月24日,中信证券披露上市券商首份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8.15亿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归母净利润231.59亿元,同比增长37.8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8.15%,较上年同期提升1.8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27.75亿元,同比增长55.71%;实现归母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长51.54%。得益于投行、经纪、资产管理及自营投资业务的全面发力,中信证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展现出龙头券商的稳健增长态势。截至9月30日,中信证券总资产突破2.03万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证券公司;归母净资产达3150亿元。自2020年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元后,仅用五年再度实现翻倍,标志着其资本实力与资产质量显著提升。强劲的资本基础不仅提升了公司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也为其在经纪、投行、资管、衍生品等核心板块的深化布局提供了充足支撑。
【关键词】中信证券,资本实力,投行业务
【金 融】首创证券冲击港股IPO,上半年资管类业务收入降45.38%(2025-10-21)
【摘要】 10月21日,中新经纬讯,近日,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H股上市计划。此次募资将主要用于支持资产管理、投资、投行及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板块,同时加强IT与科技投入,加速公司数智化转型。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2022年已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此次登陆港股将使其成为A+H两地上市券商之一。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5.36亿元、29.79亿元和36.0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9.2%;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仅增0.7%,资产管理类业务收入降幅高达45.38%,主要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同期,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1655亿元,同比增长15%,投资业务收入占比达51.8%,成为业绩主驱动力。股权结构上,北京首创集团为控股股东(持股53.20%),京投公司持股20.87%。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旨在深化战略协作、优化股权结构。
【关键词】首创证券,港股,IPO
【金 融】首创证券港股IPO递表,冲击第14家“A+H”上市券商(2025-10-17)
【摘要】 10月17日,中国基金报讯,10月16日,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启动“A+H”双重上市进程,计划募集资金用于资产管理、投资业务及数智化转型。此次赴港上市由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与中银国际四家机构担任联席保荐人。作为北京市国资委控股券商,首创证券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2024年其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在42家A股券商中排名第五和第十。公司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居行业首位。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设立资管子公司、强化“固收+”与权益策略、拓展私募基金业务,并用于加强IT及安全系统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投研与客户服务中的应用。若上市成功,首创证券将成为第14家“A+H”上市券商,进一步完善其国际布局和资本实力。
【关键词】首创证券,资产管理,数智化转型
【金 融】渤海银行承销阿联酋沙迦酋长国主权熊猫债(2025-10-15)
【摘要】 10月15日,中国金融新闻网讯,10月15日,渤海银行作为主承销商成功为阿联酋沙迦酋长国(由沙迦财政部代表)承销20亿元人民币主权熊猫债。这是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后“上合组织伙伴”在中国银行间市场的首单主权熊猫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该债券期限三年、票面利率2.70%,认购倍数达1.77倍,境内外投资者积极参与,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沙迦酋长国预算支出及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落地。熊猫债是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累计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元。本次发行不仅凸显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也标志着中东国家对人民币融资渠道的信任度提升。渤海银行此次承销强化了其在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的领先地位,巩固了其年内熊猫债承销规模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的首位。截至目前,渤海银行年内已累计承销熊猫债15只,总额达67亿元,积极服务“天津+上合”合作战略,推动人民币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熊猫债,人民币国际化,渤海银行
【金 融】首家日资独资券商获批设立(2025-10-13)
【摘要】 10月13日,能源与投资讯,日前,证监会正式发布批复公告,核准设立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穗证券(中国)”),业务范围为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限于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3亿元,由瑞穗证券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瑞穗证券”)100%全资持股。批复要求,瑞穗证券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完成瑞穗证券(中国)组建工作,足额缴付出资,选举董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同时,自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瑞穗证券(中国)的工商设立登记工作。瑞穗证券成立于1917年7月,至今已有超百年历史,现为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旗下核心证券子公司。瑞穗金融集团是日本规模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之一,业务覆盖银行、证券、信托等全金融领域。
【关键词】日资独资,券商,获批设立
【金 融】汇丰控股拟将恒生银行私有化(2025-10-09)
【摘要】 10月9日,智通财经讯,10月8日,恒生银行与汇丰控股联合公告,汇丰亚太(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汇丰控股全资附属公司)拟通过协议安排方式,根据《公司条例》第673条,将恒生银行私有化。根据方案,恒生银行计划股东每持有一股将获现金对价港币155元(较恒生银行当日收市价港币119元溢价约30.3%),若计划生效,计划股份将注销。汇丰控股及汇丰亚太确认对价不会上调,亦不保留调整权。公告指出,恒生银行将继续作为香港银行业条例下独立持牌银行运营,保留独立品牌、公司治理及分行网络。汇丰强调,其尊重恒生银行近百年的品牌历史与本地定位,未来将继续支持其社区项目及社会责任计划。此次私有化是汇丰拓展香港核心业务、深化本地市场布局的重要战略举措。汇丰计划通过整合汇丰亚太与恒生银行的业务协同,优化成本结构、强化技术创新与人才发展,并提升两大品牌的综合竞争力与客户体验。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不仅可强化汇丰在香港零售与中小企业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也为其亚太区资产整合与资本效率优化提供新的空间。
【关键词】汇丰控股,恒生银行,私有化
【金 融】债券回购进一步开放,汇丰“助攻”市场首单业务(2025-09-30)
【摘要】 9月30日,证券时报讯,9月29日,中国债券市场回购业务进一步开放首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协助鼎亚资本(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市场首笔境外机构债券回购交易,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迈出新的关键一步。鼎亚资本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渠道,完成买断式多券回购交易,成为首批参与该业务的境外投资者。汇丰中国担任结算代理银行及交易对手方,为其提供交易撮合、结算清算及跨境服务的一体化支持。此次交易的落地,源于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公告,允许所有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回购业务,涵盖通过“债券通”及直接入市两类主体。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外资机构在中国债市的操作空间,也完善了其流动性管理与风险对冲机制。汇丰中国副行长张劲秋指出,此次开放有助于强化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促进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并持续提升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关键词】债券回购,市场开放,汇丰中国
【金 融】全国首单外资消费REITs今日上市(2025-09-29)
【摘要】 9月29日,新京报讯,9月29日,由凯德投资发起的全国首单外资消费类公募REITs——华夏凯德商业REIT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75单公募REITs产品。这是境外资本首次通过REITs机制投资国内消费商业资产的重要突破。该基金由中信证券担任专项计划管理人,华夏基金担任基金管理人,底层资产为凯德广场·云尚与凯德广场·雨花亭两座高品质商业综合体。据披露,基金发售期间拟募集资金22.872亿元,市场认购热度空前,累计认购资金超过3091.7亿元,公众投资者与网下机构投资者的认购倍数分别达535.2倍和252.6倍,显示市场对优质商业类REITs的强劲需求。华夏凯德商业REIT的成功上市,标志凯德投资完成从私募到公募的多层次REITs体系布局。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表示,该项目融合国际成熟REITs运作经验与中国资本市场实践,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共享中国高质量消费资产的新渠道,亦为境外资管机构参与中国REITs市场提供了标准化范例。
【关键词】REITs,外资入市,消费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