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深受房地产拖累,物管“现金奶牛”盈利大跌(2024-03-15)
【摘要】 3月15日,第一财经讯,过往以来,物管公司因其业务、收入的稳定性,被市场称为“现金奶牛”。房企在售和已售的众多新房项目,都是自家物管公司收取物业费的一大稳定来源。但随着房企接连陷入困境,新开工及推售项目减少,已售项目交房也困难重重,物业公司“躺着赚钱”的日子也变了。除了增长速度放缓,如今盈利也大幅下滑。近日,多家物管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仅两家净利润实现增长,包括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在内的6家物管公司,净利润则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或亏损。关联方应收款减值拨备、对商誉进行减值计提等,是物管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物管公司,盈利下滑,关联方拖累
【房 地 产】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处置旗下房地产资产(2024-03-14)
【摘要】 3月14日,上海证券报讯,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对于旗下房地产资产处置的最新进展情况,上市公司去“房”的步伐仍有加速之势。3月12日,山子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转让公司房地产业务相关股权和债权资产,本次交易后,公司将全面退出房地产业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公告披露了对于旗下房地产资产处置的最新进展情况,不少上市公司处置房地产资产旨在聚焦主业发展,也有上市公司出售房地产资产以冲抵债务。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产处置,退出房地产
【房 地 产】提前还债46.1亿元,龙湖至2026年底已无到期美元债(2024-03-13)
【摘要】 3月13日,中房报讯,3月12日,龙湖集团股票开盘回落后冲高,其股价连续3日攀升,多只债券也在上涨。股债双升的背后来自两个利好消息:一是龙湖集团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虽然股东应占核心溢利同比下降45%~50%,但溢利规模仍在百亿元以上;二是龙湖集团于3月12日提前兑付了总规模46.1亿元的商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CMBS)。截至目前,龙湖集团已经完全兑付2024年一季度到期境内公司债,2024年内行权或到期的境内信用债券仅剩5只,存续规模为60.1亿元,且到期时间比较分散、无集中兑付压力。此外,至2026年底前,龙湖集团境外已无到期美元债。
【关键词】龙湖集团,提前还债,百亿溢利
【房 地 产】6.3亿美元债已兑付,万科回应下一步偿债安排(2024-03-12)
【摘要】 3月12日,中房报讯,面对近期资本市场传出的各种债务展期消息,万科用提前还债表明态度。3月8日,万科A提前将约6.47亿美元的资金存入代理行指定银行账户,用以全数偿付到期票据的本息。万科相关人士介绍,截至目前,万科今年境外公开市场的债务已经偿付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两笔境外债务将在5月及6月到期,会通过3种方式兑付,包括境外自有资金,境外子公司所获得的境内项目分红或股权转让资金,以及境外银团贷款。境内公开市场债务方面,今年93亿元的到期债务已经偿付了20亿元,若剔除包含选择权的到期债务,境内到期债务还剩四五十亿元。万科境内融资渠道通畅,不存在兑付压力。3月11日,万科A的股价结束连续三个交易日的下跌,录得3.05%的涨幅。
【关键词】提前还债,偿债安排,融资通畅
【房 地 产】约235家房企申请破产,行业出清进行时(2024-03-05)
【摘要】 3月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月21日,金科股份发布公告称,已向法院递交重整申请相关资料,成为首家主动发起重整的千亿房企。金科股份表示,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以“房地产”关键词检索,剔除重复信息及非房地产企业的名单统计后发现,2023年约有235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进入2024年,截至2月29日申请破产房企已有超20家。这些破产房企主要还是以地方小微房企为主,且位于三四线城市的企业居多,经营及项目覆盖范围不大。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阶段,容错率变得更低,一些实力不济的小房企将会被兼并或走向破产的边缘。
【关键词】金科股份,破产重整,中小房企
【房 地 产】理性看待百强房企销售数据(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中房网讯,近日,有机构发布了今年2月百强房企销售数据,仅根据该数据直接判断当前整体房地产市场走势会存在偏差,应结合以下具体情况作全面分析。一是存在去年同期基数高,而今年同期为传统销售淡季的影响。二是房企销售情况仅包含新房,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存量住房交易占比提升,二手房分流了一部分新房需求。三是受部分头部房企出险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格局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以销售额看百强房企的市场占有率近年呈下降趋势,百强之外的其他房企销售情况也值得关注。因此,仅根据百强房企这一局部数据对整体房地产市场走势作判断,高估了市场调整幅度。
【关键词】百强房企,交易结构,行业格局
【房 地 产】万科寻求债务展期?不实!(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中房报讯,时隔几个月,万科再次站在“风口浪尖”。近日,据相关消息,万科正与部分贷款机构(主要是保险公司)进行非标债务展期谈判,以延长其非标准债务的期限;万科还与债权人就潜在的资产处置进行谈判,万科正计划出售其租赁公寓子公司Port Apartment的部分股权。3月1日,万科多只境内债券出现普跌行情。3月3日上午,新华资产公开声明称:“近期,公司关注到有关我公司与万科企业的不实信息。万科企业系中国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一直与我公司保持正常的业务合作。”就在2月20日,万科将上海七宝万科广场剩余50%的股权卖给香港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而3个月前,万科还卖掉了3家悦榕庄酒店的股权。
【关键词】万科,债务展期,变卖资产
【房 地 产】百强房企2月操盘销售金额同比下降60%(2024-03-01)
【摘要】 3月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4年前2月,楼市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预期支撑不足,叠加需求和购买力低迷,整体低位运行。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2月,百强房企仅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858.6亿元,环比降低20.9%,同比降低60%。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前2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209.1亿元,同比近乎“腰斩”,降幅较1月扩大近15个百分点至48.8%。前2月,百强房企累计操盘金额超百亿的房企只有12家,而2023年同期有20家,2022年同期为25家。即便是全口径销售金额,过百亿的房企也只有14家。
【关键词】市场低迷,销售下滑,降幅加大
【房 地 产】“白名单”持续扩容,碧桂园入围项目超100个(2024-02-28)
【摘要】 2月28日,中房报讯,来自碧桂园方面的信息显示,截至2月27日,该公司已获批进入“白名单”的项目超100个,较春节前的30余个有大幅增加。中国奥园曾于2月1日宣布有4个项目入围,不到1个月时间,其入围项目已增加至8个。此外,华南某出险房企有2个项目入围第一批“白名单”,剩下的项目也均已申报第二批“白名单”。对于这一阵政策春风,民营房企寄予了较高的期待。碧桂园表示,进入“白名单”后,公司相关项目将获得融资支持,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推动保交付、资产盘活,提升项目可持续经营能力。
【关键词】白名单,碧桂园,中国奥园
【房 地 产】绿地集团:获批进入“白名单”项目已有49个(2024-02-26)
【摘要】 2月26日,中房网讯,2月23日,据绿地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截至目前,绿地获批进入“白名单”的项目已有49个,拟融资金额合计185.6亿元。入围项目均为重要区域的核心优质项目,分布在山东、四川、安徽、云南、黑龙江、陕西、辽宁等地。目前,入围项目正加快推进与银行对接具体融资等事宜,全力为保交付、稳民生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有一批项目也在审核当中,有望陆续进入“白名单”。开年以来,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部分项目已累计新增获批房地产开发贷款总额近15亿元,将有力推动项目建设进度。
【关键词】白名单,优质项目,融资对接
【房 地 产】国企股东核实:华南城美元债已违约(2024-02-22)
【摘要】 2月21日,中房报讯,2月19日,深圳特区建发发布公告,华南城2024年10月票据于2024年2月9日到期的强制赎回款项和2024年4月票据于2024年2月12日到期的利息均未支付。此前,投资者一直对国资背景的特区建发寄予厚望,但后者自始至终都希望华南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化债。特区建发的相关人士表示,不方便披露有关华南城违约事件的信息,但公司在积极应对和处置。华南城此前曾表示,虽然公司自2022年以来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并成功将境外美元债进行了几次展期,但经营以及资金状况未能及时改善。有投资者表示,特区建发的营收规模不高,发展也需要举债,若华南城的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影响自身的信用评级。
【关键词】华南城,美元债违约,国企股东
【房 地 产】华润置地组织架构迎来重大调整(2024-02-20)
【摘要】 2月18日,中房报讯,2月6日,有消息称,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召开了一个小范围会议,正式公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方案。本次调整除了组织架构大变革外,还涉及众多地区公司负责人的轮动,计划2月底全部落实到位。其中,已明确的组织调整内容包括:原有7个大区重组为5个大区,原有28个地区公司重组为20个地区公司;原华北大区与原东北大区合并,成立新的北方大区;取消华中大区;原华中大区的武汉公司、长沙公司划归原华西大区,更名为中西部大区;原华中大区的郑州公司,划归北方大区管理;重组之后,华润置地将形成华东、华南、深圳、北方、中西部五个大区,旗下部分地区公司也将进行整合,相关人员也会进行调整。未来大区总经理主要承担业务督导职责,片区直接向总部汇报。
【关键词】组织架构,区域整合,人员调整
【房 地 产】招商蛇口组织再变阵,将旗下7个区域公司合并为5个(2024-02-19)
【摘要】 2月9日,中房报讯,2月7日,有消息称,招商蛇口在年初对公司组织架构做了新的调整,将旗下7个区域公司合并为5个。在这次调整前,招商蛇口地产开发板块原本有7大区域公司,包括:华北区域、华东区域、江南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华南区域、深圳区域。调整后,招商蛇口形成了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华北区域、江南区域以及华西区域。在这次调整中,深圳区域和华南区域被合并成新区,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则被撤销并入其他区域。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经有万科、龙湖、金茂、绿城、华润等多家头部房企在组织架构上作出调整。
【关键词】组织架构,区域合并,管理效益
【房 地 产】亏损总额达730亿元!A股34家上市房企发盈利警报(2024-02-05)
【摘要】 2月4日,中房报讯,过去两年持续的地产困境,让房企盈利跌入谷底。据Wind数据,截至2月1日,A股87家房企中已有54家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仅6家预计全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8家房企虽然盈利,但盈利水平下滑,净利润同比跌幅均在50%上;49家房企业绩出现同比下降,其中34家房企净利润预亏,总预亏额约486亿元至730亿元。在34家预告2023年净利润亏损的企业中,包括绿地控股、中交地产、京投发展、冠城大通等在内的10余家房企为近年来首次亏损。市场销售持续低迷、结算项目毛利率下滑、资产减值准备大幅提升等,是房企亏损的普遍原因。
【关键词】地产困境,经营亏损,资产减值
【房 地 产】央企市值管理将全面推开,物管行业央企表现如何?(2024-02-05)
【摘要】 2月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全面推开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这意味着,央企不仅要提升企业经营的业绩表现,而且要加强市值管理。聚焦物管行业,2023年资本市场触底未反弹,仅华润万象生活一家物企上榜中国市值500强,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可见一斑。其中物管行业5家上市央企市值管理表现良好,平均市值达到207.3亿元,远高于国企及民企。受限于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物管行业总市值进一步缩水,央企也未能幸免,但整体调整幅度明显小于国企及民企。2023年末,5家上市央企平均市净率约2.79倍,反映投资者更为偏好经营业绩较好的央企,愿意给予央企较高的估值水平。
【关键词】市值管理,物管央企,估值水平
【房 地 产】碧桂园超30个项目进入房地产融资“白名单”(2024-02-04)
【摘要】 2月3日,新京报讯,从接近碧桂园人士获悉,目前碧桂园确认已获批进入“白名单”的项目超过30个,包括河南、湖北、四川、山东、重庆等地的多个项目均在属地政府“白名单”内。碧桂园方面表示,进入“白名单”后,公司相关项目将获得融资支持,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推动保交付、资产盘活,提升项目可持续经营能力。同时,公司深感保交付责任重大,是公司必须坚守的底线。据悉,2023年全年,碧桂园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涉及31省份249个城市。
【关键词】碧桂园,项目,白名单
【房 地 产】国资房企积极参拍,1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超四成(2024-02-02)
【摘要】 2月2日,上海证券报讯,开年首月,国资房企活跃在土拍市场。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月,全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856亿元,同比增长44.8%。从拿地金额最多的前10家房企背景来看,7家为地方国企,2家为央企,1家为民企。另据克而瑞的数据显示,从企业类型来看,1月拿地金额排名前100的房企中,城投公司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拿地金额占百强总金额比例接近40%。从2023年土拍市场来看,拿地意愿和拿地能力较强的房企集中于央地国企。与此同时,多家上市房企近期均表示将积极“加仓”一线城市。
【关键词】土拍市场,央国企,城投公司
【房 地 产】1月楼市平淡开场,百强房企业绩同比下降34.2%(2024-02-01)
【摘要】 2月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4年伊始,楼市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预期支撑不足,叠加需求和购买力低迷,整体低位运行。1月,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为2350.6亿元,同比下降34.2%,环比下降47.9%,百强房企业绩规模创近年新低。各梯队销售门槛较去年同期进一步降低,且门槛值均降至近年最低水平。其中,TOP50房企销售门槛降幅最大,单月门槛值为9.6亿元,同比下降38.5%。此外,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为72.4亿元,同比降低32.7%。TOP30房企格局变动加剧,门槛值分别为16.6亿元,同比降低38.1%。TOP10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也降低21.7%至3.7亿元。
【关键词】需求低迷,销售下滑,平淡开场
【房 地 产】房企业绩持续承压,需求端表现将是“晴雨表”(2024-02-01)
【摘要】 1月31日,证券时报讯,1月31日,A股业绩预告披露暂时告一段落。申万房地产开发指数收纳的10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0家披露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其中预告类型为预增、扭亏等业绩预喜方向仅有14家,36家上市房企的最大净利润净额处于亏损区间。从盈利/亏损规模来看,曾经销售规模领跑行业的千亿房企们,同时出现在盈利、亏损榜单的两头,分化严重。“低毛利率”与“资产减值”两大原因仍然是限制房企盈利关键。此外,一些出险房企还正承担着债务化解、融资困难带来的亏损。在楼市销售冷清的背景下,房企大规模的利润修复难以出现。楼市需求端的表现,是预判房企业绩表现最直观的晴雨表,也是当下政策的着重发力点。
【关键词】业绩承压,资产减值,晴雨表
【房 地 产】恒大被清盘,影响有多大?(2024-01-30)
【摘要】 1月30日,中房报讯,1月29日,在清盘呈请聆讯延期7次后,中国恒大迎来了最关键的一次清盘呈请聆讯,香港法院向中国恒大发出了清盘令。那么中国恒大被清盘对各方影响会有多大?首先对于中国恒大而言,启动清盘程序后,公司无法再展开独立经营活动并失去财产、股份处置权,除非有香港高等法院的授权。其次,境内保交付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可能有限。另外,对于债权人而言,债项偿付具有先后顺序,优先次序为:公司成员、有资产担保的有担保债权人、清盘的开支(包括清盘人的薪酬)、《公司清盘条例》中所界定的优先付款、无担保债权人、债务利息、次级债权人。若中国恒大被清盘,其股东往往损失最大,股票回报大多数为零或极低。
【关键词】中国恒大,清盘令,股东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