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2023年超230家房企申请破产,较往年有所下降(2024-01-25)
【摘要】 1月24日,中房网讯,2023年,房地产行业依旧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房企整体销售额下降明显。房企业绩承压的同时,不少小型房企更是倒在了黎明前。通过人民法院公告网,以“房地产”为关键词检索,并剔除了重复分发企业、及非房地产企业的名单统计后发现,2023年全国约有233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不过与最近几年相比,房企破产数量较往年还有所下降。从省域分布来看,浙江、湖南、广东三省的破产房企数量居前三位,新疆和江苏的破产房企数量也较为靠前,上述5省累计破产房企数量超过2023年内破产房企总量的50%。整体来看,2023年破产房企主要还是以地方小微房企为主,且位于三四线城市的企业居多,经营及项目覆盖范围不大。
【关键词】深度调整,业绩承压,破产申请
【房 地 产】金茂服务打响2024年物企并购“第一枪”(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中房报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物企并购明显降温。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上市物企收并购数量42起,同比下降21%,披露并购金额33.73亿元,同比下降68%。2024年1月18日,金茂服务发布公告,以总现金代价3.238亿元(可予调整)收购润物嘉业全部股权,成为2024开年物管企业并购第一单。目标公司润物嘉业旗下的运营主体是“北京圣瑞”,主要从事提供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以及酒店运营的业务。北京圣瑞及其附属公司设有25家分公司及两家附属公司,在北京、西安、长沙、天津、石家庄及广州等多地提供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服务业态包括住宅、商业及写字楼。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圣瑞及其附属公司的合约建筑面积约为866万平方米,其中在管建筑面积约为798万平方米。
【关键词】金茂服务,物企并购,第一单
【房 地 产】去年12家房企退市,但还有多家仍面临危机(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中房网讯,2023年12月28日,泛海控股公告称收到深交所下达的《事先告知书》,因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交所拟决定终止*ST泛海股票上市交易。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A股和H股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A股的ST阳光城、ST泰禾等8家企业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退市,H股的三盛控股、嘉年华国际、南海控股、新力控股4家企业因“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18个月,未能按期完成复牌指引”而退市。近期还有多家房企也面临着退市危机。A股方面,有13家房企股价收盘价在2元以下,其中ST世茂更已在1元的退市“警戒线”附近徘徊。H股方面,还有8家房企处于停牌状态,若无法满足复牌指引,也面临退市风险。
【关键词】上市房企,1元退市,连续停牌
【房 地 产】政策力挺提振行业信心,多家房企更新债务重组进度(2024-01-19)
【摘要】 1月18日,中国网讯,近日,碧桂园披露债务重组最新进展,委聘毕马威担任境外债务重组的主要财务顾问,正积极与各方共同制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奥园、正荣地产、旭辉控股集团等房企的境内外债务重组也相继取得新进展。从债务重组过程来看,部分出险房企积极作为,拿出了诚意十足的债务重组方案,提供了包含债权和股权等在内的多种处置方式,能够满足债权人多样化的需求。再加上部分房企提供的资产较为优质,增强了债权人对公司恢复正常经营的信心。与此同时,多家大型房企正通过引入投资者、丰富融资渠道等方式,积极改善自身现金流。如近期不断变卖“家当”的万达集团,于2023年12月与太盟投资集团签署了新的投资协议,以应对2024年的偿债高峰。
【关键词】债务重组,债权人需求,引入投资
【房 地 产】碧桂园:2024年预计交付量超48万套(2024-01-16)
【摘要】 1月16日,中房网讯,1月15日,碧桂园集团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强调,2024年集团的重点工作仍然是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做好各相关方的沟通和安排,在保交付过程中有序修复资产负债表。2023年全年,碧桂园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2024年公司预计交付量超48万套,仍然是天量的交付任务,公司上下要从资金、资源以及个人状态上做好充分准备。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强调,没有销售,就没有造血。要在政策窗口期,紧跟政策大势,抓住机会获取支持,同时严守保交付底线,做好存量和增量销售,不断恢复企业的造血功能。
【关键词】保交付,保经营,保信用
【房 地 产】万科组织构架调整:成立商业事业部(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中房网讯,近日,万科内部发布组织调整和人事安排,成立商业事业部,万科七区域的商业业务、印力集团统一并入商业事业部,由原南方区域首席合伙人孙嘉出任商业事业部首席合伙人;2023年加盟万科集团的周轶群,接任南方区域首席合伙人;丁力业继续担任印力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商业事业部首席顾问,王海武担任商业事业部核心合伙人。万科方面表示,公司一直坚持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战略,此次组织调整和人事安排是匹配战略发展需要。一方面,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试点为商业业务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通过商业板块的一盘棋建设和强化团队管理力量,以更好地抓住商业业务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开发业务在当前市场严峻挑战下,更需要以大江大海的开放心态,不拘一格用人才。
【关键词】万科,商业事业部,战略发展
【房 地 产】企业投资集中成趋势,还需挖掘城市优质板块(2024-01-12)
【摘要】 1月1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3年,房企投资受制于销售疲弱、资金短缺依然尚无起色。在整体投资氛围冷淡的环境下,龙头房企的拿地占比进一步大幅增加。其中,1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59%,11~2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比19%,两者合计占比78%,较2022年提升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房企投资的城市范围在不断收窄。以拿地金额TOP10的全国化房企来看,除保利、建发、华润、中国铁建拿地城市数量超过20个,其余企业拿地数量均在20以下。且从全年拿地结构来看,基本以一二线核心城市为主,占比超过八成。在这样的投资局面中,央国企的优势显著,尤其是在重点城市、核心地块的竞拍上,央国企持续“霸榜”,有效地提升了优质土储、优化了土储结构。
【关键词】投资收缩,态度谨慎,策略聚焦
【房 地 产】千亿房企缩至16家,要把握企业盈利机会(2024-01-11)
【摘要】 1月1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3年,百强房企销售门槛值继续下移,且各梯队门槛均降到近年最低。从不同梯队房企销售门槛值的变化来看,TOP10房企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韧性,TOP20和TOP30梯队房企格局变动加剧,仅16家规模房企全口径规模超过千亿,千亿房企数量进一步减少。在行业深度调整之下、百强房企格局分化持续,央国企销售表现显著好于混合所有制房企和民营房企。2023年,百强房企中,国企销售业绩同比增长3.6%,央企同比下降2.3%,混合所有制企业同比下降18.3%,民营房企同比下降31.5%。在经历了近几年行业的优胜劣汰之后,留下来的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将迎来一个复位,未来企业的利润水平、销售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房企要把握这一盈利机会。
【关键词】千亿房企,市场分化,盈利机会
【房 地 产】销售百强房企年度总结:七成业绩下滑,近半数未拿地(2024-01-10)
【摘要】 1月9日,中房网讯,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整体仍处在低位调整期。从房企销售情况来看,虽然年底各大房企加大供货量和营销力度,但楼市复苏动能不足、销售端也未有明显起色。2023年,销售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4049.5亿元,同比下降16.5%,累计业绩降幅继续扩大。拿地方面,经历了2022年的“腰斩”后,2023年拿地百强房企累计拿地金额15485亿元,同比下降6%。房企投资意愿仍然处于低位,销售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为0.21,销售后50强房企拿地销售地低至0.09,近五成企业投资停滞,房企投资维持“央国企强势、民企弱复苏、城投逐步退出”的格局。
【关键词】业绩下滑,投资低迷,央国企
【房 地 产】2023年,百强房企近九成市值下跌(2024-01-08)
【摘要】 1月8日,中房报讯,回顾2023年,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全年楼市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走势。但从资本市场行情表现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地产板块整体震荡下行。据统计,2023年,上市房企市值百强榜中,有近九成市值缩水,仅有14家房地产相关企业市值上涨。受地产关联公司影响,一些物管股2023年市值跌幅较大,例如恒大物业、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等,全年市值跌幅均在60%以上。此外,在房企困境并无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上市房企不得不从资本市场上退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年内已有12家房企退市,而且“退市潮”还在延续。如果股价持续低于每股1元,*ST泛海将有可能成为2024年第一家“面值退”的上市房企。
【关键词】市值下跌,经营困境,退市潮
【房 地 产】黎明前的突围:中国房地产企业积极化债,努力向前(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房报讯,自恒大危机以来,已有50余家房企相继出险,开启了漫长的债务重组。但两年来,只有少数企业顺利通关。中国奥园于11月29日宣布境外重组方案已获得债权人投票通过;此前一周中梁境外债务重组获92%债权人支持,距离正式落地仅一步之遥。龙光、佳兆业等房企还在与发起清盘呈请的债权人周旋,旭辉、禹洲、融信、时代中国、世茂、花样年等房企尚未敲定最终方案,多数企业仍在僵持。与此同时,房企批量退市的大幕也徐徐拉开。截至2023年12月底,沪深港股房企共计有12家上市房企退市。在出售核心资产、项目股权、多元化业务之外,房企们也通过债务展期、以资抵债和债转股等方式推动债务重组,积极自救。此外,部分企业还通过逆向混改等形式化解风险。
【关键词】债务重组,批量退市,积极化债
【房 地 产】销售百强半数未拿地,2024年房企投资延续分化(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受销售疲软、资金短缺影响,2023年房企投资尚无起色。2023年,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总量为15485亿元,同比下降6%。另外,房企新增货值和建面TOP100总额分别为31515亿元、1335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0%、3%。这是继2022年“腰斩”之后,新增货值、金额、建面TOP100总量继续下降。销售百强TOP2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达到78%,接近八成,其中接近六成货值集中在10强房企手中。“少城市、精地块”成为房企普遍的拿地策略,房企愿意投资的城市范围不断收窄。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为0.21,房企投资依然维持“央国企强势、民企弱复苏、城投逐渐退出”的格局。百强房企分化更为明显,过去一年,销售百强中有近五成企业投资停滞。
【关键词】投资下滑,谨慎聚焦,分化加剧
【房 地 产】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降低16.5%,修复行业预期是关键(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3年1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12.9亿元,环比增长15.7%,增幅低于往年同期;同比降低34.6%,同比降幅保持在年内高位。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12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4049.5亿元,同比降低16.5%,累计业绩降幅继续扩大。整体来看,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整体仍处在低位调整期。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市场基本处于低位运行,预期支撑不足、企业推盘积极性降低。虽然年底各大房企加大供货量和营销力度,但楼市复苏动能不足、销售端也未有明显起色。此外,2023年仅16家规模房企全口径规模超过千亿,千亿房企数量进一步减少。当前行业仍处在风险出清期,预计销售低迷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企业销售去化及回款还将持续承压。
【关键词】业绩下滑,降幅扩大,动能不足
【房 地 产】央、国企进击夯实中坚力量,行业洗牌持续(2023-12-28)
【摘要】 12月27日,华夏时报讯,2023年,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前11个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7379亿元,同比下降14.7%;销售额超千亿元房企16家,同比减少3家。TOP50房企中,央、国企销售额平均增长8.2%,稳健民企销售额平均下降6.8%,混合所有企业下降15.3%,出险民企下降48.0%,头部央国企销售较优韧性。而在销售排名前十房企中,除碧桂园、龙湖外,8家为国资背景(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资占优势地位)的开发商;TOP20中,国资背景开发商已达到了14家。与此同时,前11个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0855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6.6%。同期,拿地金额TOP50、TOP100中七成以上为央国企,央国企仍为拿地主力。
【关键词】竞争格局,央国企,行业洗牌
【房 地 产】“第二支箭”支持新希望地产26亿票据发行(2023-12-27)
【摘要】 12月26日,财联社讯,12月25日,新希望地产2023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发行规模8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3.9%,全场2.15倍,边际10.5倍。据悉,新希望地产先后共发行了3支合计金额26亿元的中期票据,“第二支箭”支持规模已超过第一大贷款行的贷款余额。截至今年12月25日,“第二支箭”共为13家民营房地产企业累计发行38只合计361.68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提供增信服务。
【关键词】第二支箭,中期票据,融资增信
【房 地 产】建筑系开发商逆势“踩油门”,经营风险或攀升(2023-12-26)
【摘要】 12月25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近两年,在低温行情下,包括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北京建工等“建筑系”央国企在土地市场大举拿地、加速布局,活跃在一二线重点城市及热点区域土拍市场。根据CRIC新增货值榜显示,2022年、2023年1~11月多家“建筑系”央国企连续入榜。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经济下行、建筑施工主业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现况,“建筑系”的地产开发业务也面临营运能力承压、信用风险分化、地产开发拓展动力减弱等诸多挑战,中长期发展面临较大考验。
【关键词】建筑系,大局拿地,经营风险
【房 地 产】房企打响“股价保卫战”(2023-12-21)
【摘要】 12月2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今年以来,随着房企流动性危机的持续蔓延,以及房地产行业的下行,房企股价整体持续下跌。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止12月18日,181家A+H上市房地产企业总市值(不包括已退市房企)较期初减少10892亿元,降幅接近三成。为提振股价,头部房企有了新动作。近日,保利发展宣布将回购10~20亿元股份,大股东保利集团也计划增持2.5~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以来,已有泛海控股、美好置业、宋都股份、保利发展等10家房企宣布了回购和股东增持的计划,开启“护盘”模式。目前来看,回购及增持或可短期增强市场信心,但股价止跌仍需等待基本面复苏。
【关键词】股价下跌,回购股份,基本面
【房 地 产】又一房企,被取消上市地位!(2023-12-21)
【摘要】 12月20日,证券时报讯,12月20日,三盛控股公告称,香港联交所决定自2023年12月27日起取消该公司的上市地位。公告显示,该公司的股份自2022年5月16日起已暂停买卖。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该公司未能于2023年11月15日或之前履行联交所订下的复牌指引而复牌。2023年12月8日,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今年港交所第四家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房企,此前新力控股、南海控股、嘉年华国际分别于4月13日、11月16日、12月6日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不过在另一边,也有房企选择提前化债以提振信心。12月20日,有消息称龙湖集团当天提前偿还20亿港元银团贷款,该银团贷款总额153亿港元,于2024年1月到期。
【关键词】三盛控股,取消上市,港交所
【房 地 产】房地产商票逾期情况持续缓解,万达危机暂时解除(2023-12-18)
【摘要】 12月17日,克而瑞讯,近期票交所公布的《截至2023年11月30日承兑人逾期名单》显示,2023年6月至11月末发生3次以上商票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出现票据逾期行为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1297个,环比减少5.8%,同比大幅减少60.7%,占全部商票逾期企业的比重环比增加2.4pct至55.4%。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万达地产再新增2家项目公司发生商票逾期,单月新增逾期数量排在碧桂园、中骏和雅居乐之后,相对靠前。不过太盟投资联合其他投资者对珠海万达商管进行再投资,解决了万达的对赌危机。但与之对应的是万达转让了珠海万达商管29.99%的股权,丧失了对其的控制权。
【关键词】商票逾期,持续下降,万达
【房 地 产】碧桂园回血(2023-12-15)
【摘要】 12月15日,中房报讯,短短3天时间,碧桂园接连发布高管降薪、境内债回售、出售投资标的股权的消息,向外传递自救的决心。12月12日,杨惠妍、莫斌等4位管理层宣布主动将年薪降至12万元。12月13日,碧桂园透露“22碧地02”8亿元回售金额的本息已足额支付至指定银行账户。12月14日,碧桂园表示拟出售珠海万达商管1.79%股权,作价约30.7亿元。碧桂园方面表示,行业及公司仍处于困难阶段,本次交易的首批资金能有效补充公司的短期流动性,缓解阶段性的流动性压力,早日回归保交付、保经营、保信用的路径中。
【关键词】高管降薪,债券回售,出售股权